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综合与实践(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绿色出行》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1课时绿色出行
1.通过活动使学生巩固简单的统计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交通出行方式有关数学问题的研究,理解绿色出行的意义,提升环保意识。

量折线统计图,行驶里程条形统计图。


2.出示例1: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

一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全国2011年末之前购买的私人轿车在2012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15000km)
学生独立完成。

通过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想?
(再次观看环保宣传图片)
3.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第2自然段。

出示问题:小明爸爸如一年按245个工作日计算,一年上、下班行驶多少千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后,全班交流反馈。

讨论:爸爸、妈妈、小明谁的交通方式最环保?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4.你是如何出行的呢?各小组把你们的调查结果总结在一起,并派一名组员说说。

计算一下本班同学及家长绿色出行所占的百分比。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

教师小结:汽车方便了我们的出行,同时也在污染着我们的环境,作为地球的一份子,保护环境,我们也有责任。

出行时,我们应少开车,多骑车、多步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通过碳减排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

结,拓展
延伸。

2.布置作业。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本部分内容旨在运用实际知识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运用相关数学知识。

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让学生明白绿色出行的含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评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评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综合与实践》评课稿一、引言《综合与实践》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教材,本评课稿将对该教材进行评析。

本教材作为六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教材之一,对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本评课稿将从教材的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效果三个方面对《综合与实践》进行全面评价,以期对该教材的优劣进行客观评价,为教学实践提供参考。

二、教材内容设计1.教材的结构安排《综合与实践》教材按照数学的不同领域和知识点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包括整数、有理数、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等。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和巩固各个数学知识点。

2.教材的内容质量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置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数学应用场景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同时,教材注重数学概念的深化和应用,通过实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难度设置教材的难度设置合理,循序渐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每个单元的难度按照递进的原则设置,从简单到复杂,有助于学生逐步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同时,教材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延伸拓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方法1.引导方式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等。

这些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实践中获得深入理解。

2.教学策略教材中配套的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想象力。

例如,任务型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任务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3.多媒体辅助教学教材设计了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配套PPT、音频和视频等,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以使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评价效果1.学生学习兴趣《综合与实践》教材在内容设计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1)》优质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1)》优质教学课件

4
3
48×(1-14)=36(本)
答∶科技书有36本。
3. 笑笑某天时间分配情况如下表∶
活动
学习
休息
锻炼
时间 分配
请你提一个你喜欢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不唯一)其他占了一天的几分之几?
1-13-38-112-112=18
答∶阅读理解型数学问题 考点精讲 这类问题,在解决时,首先要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所要解 决的问题,根据问题,寻找相关信息,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广州市花都区)今年5月,某景区举办了新一届“火龙果采摘 节”,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前来采摘和游玩。 (1)陈伯伯家果园去年接待游客多少人? 360÷(1-14)=480(人) (2)根据文中或对话中提供的信息,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我提出的问题是∶( 张叔叔家今年产火龙果多少千克? ) 列式计算∶ 2500×(1+20%)=3000(kg)
一、选择题。
1. (深圳市龙岗区)田田身高150厘米,
。优优身高多少厘
米?如果求优优的身高的算式是150×(1+4%),那么横线上应选的
条件是( B )。 A. 田田比优优矮4% B. 优优比田田高4% C. 田田比优优高4% D. 优优比田田矮4%
2.(广州市天河区)某学校图书馆里有科普书300本,
【解析】任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可,如∶六年级缺勤的学生有多 少人?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六年级的总人 数乘2.5%,即可解答。(答案不唯一)
【答案】问题∶六年级缺勤的学生有多少人? 360×2.5%=9(人) 答∶六年级缺勤的学生有9人。
跟踪训练
1. 根据算式补充适当的条件。
【解析】A.只能得出童话故事书的数量,无法得出连环画书的 数量。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生活与百分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百分数的概念及常见的表示法;2.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3.学会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计算百分数的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百分数的概念;2.百分数的读法、写法、意义及表示法;3.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4.初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百分数的概念及表示法;2.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相互转换。

四、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及投影仪;2.教学PPT;3.教案、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进行课堂开场,通过提问学生的日常经验和认知引入;2.学生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直观感受0.5、50%、1/2这三种不同的表达方法代表的含义;3.老师简单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

2. 发现问题、巩固知识1.教师展示一个表示成百分数的三位数,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特殊数字,并提问这个数字表示什么?2.建构出现问题的情境:如果一份工资涨了20%,那么表示为百分数是多少?3.导入幻灯片,介绍课堂要学的知识点,让学生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常见表示法,以及它与小数、百分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3. 提供练习、自主巩固1.阅读和解决相关的题目,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老师把练习题投影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写下答案,再分组进行讨论,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自主巩固。

4. 拓展知识、提升能力1.准备一些幻灯片或者实物,在课堂上模拟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提升对百分数的理解和使用;2.比如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张消费记录表,鼓励学生们把日常花销数据都转化为百分数的形式,然后进行分析和比较;3.老师可以设计出关于百分数的小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游戏或活动中真正感受到百分数的应用价值。

5. 总结、检验1.整合课堂知识,做一次全方位的复习和总结;2.教师可以出相关试题并进行测验,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3.老师或者学生进行一个总结性的发言,让全班学生一起对这节课进行总结和复盘,让大家在课堂结束之前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6年级下册1单元:《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

6年级下册1单元:《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

小学数学学科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
《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一课三单”
教学
内容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和提出与百分数相关的问题,并能运用百分数相关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2.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前预习单: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看到、听到、用到过百分数?
设计目的及依据(细化):初步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所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课中学习单: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预设类主问题:1.根据海报信
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写下
来。

2.小组交流整理提出的数学问题,
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解决:
(1)这次活动的奖品总金额是多
少元?
(2)至少要卖出多少元的书,奖券
才能全部送出?
(3)本次活动的中奖率是多少?
生成类问题:1.书城老板为什么
要搞这样的促销活动?
2.还有没有其它的促销方式?哪种
方式赢利更多?
设计目的及依据(细化):有奖购书活动中的数学问题
1.让学生在在观察、分析中获取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自主提问,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检测卷及参考答案(2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检测卷及参考答案(2套)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综合与实践检测卷(1)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19+23= 3.5+4.7= 1.5×3= 3.6÷12= 18×29= 13+12=1-38= 45×38= 12÷18=2.计算下面各题。

0.4×(12×2.5) (3.8-1.8÷12)×0.5(8+49)÷4 14×4÷14×4813÷7+17×513716×9-716×73.解方程。

9∶5=4.5∶x 28x =0.40.1110∶x =18∶145∶4=2.7∶x二、填空题。

1.邮政部门规定:信件首重质量不超过100克的,寄给本市亲友,每重20克收取资费0.8元,不足20克的按照20克计算。

小强要把一封重45克的信件寄到本市,需要贴面值0.8元的邮票( )枚。

2.一个上半部分是半圆形的玻璃窗(如右图)。

半圆的半径是( )厘米,半圆的圆弧长( )厘米。

如果配上一块大小相同的玻璃,玻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玻璃的周长是( )厘米。

三、按照要求做题。

(12分)1.求下面图形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2.画棋子。

(1)在右侧的托盘上应该放多少枚棋子?(2)在右侧不同的托盘上应该放多少枚棋子?四、解决问题。

1.兄弟俩在玩跷跷板,哥哥体重30千克,坐的地方距支点10分米,弟弟体重20千克,他坐的地方距支点多远才能保持跷跷板的平衡?2.有一个运动场如下图,两端是半圆形的,中间是长方形的。

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3.如图,在一个正方形中放置一个最大的圆。

这个圆的面积是多少?4.目前,城市居民用电的电价是0.52元/千瓦时。

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如下。

分 段峰 时(8:00~21:00) 谷 时(21:00~次日8:00)每千瓦时电价/元0.550.35小刚家一个月大约用电150千瓦时,谷时用电量是峰时用电量的23。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 绿色出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综合与实践 第1课时 绿色出行-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

2. 数学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绿色出行吗?2. 学生回答:绿色出行就是采用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如骑自行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

3. 讲解:绿色出行是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地球家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

二、新课内容1. 讲解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

2. 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实际问题1:计算绿色出行的距离和时间1. 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要从学校到公园,选择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的距离和时间分别是多少?2.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距离和时间。

3. 分享结果,讨论哪种出行方式更环保、更节能。

实际问题2:计算绿色出行的费用1. 提问:同学们,如果我们要从学校到图书馆,选择骑自行车和乘坐公交车的费用分别是多少?2. 学生分组讨论,计算费用。

3. 分享结果,讨论哪种出行方式更经济、更实惠。

三、总结与反思1.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绿色出行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 学生回答:绿色出行是为了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我们应该选择环保、低碳、节能的出行方式。

3. 提问:你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4. 学生回答:我们学会了计算距离、时间和费用,运用了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绿色出行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下册 同步练习题 电子课堂作业设计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含答案)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 下册 同步练习题 电子课堂作业设计 第6单元 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含答案)

第6单元整理和复习——综合与实践第1课时绿色出行一、某市今年新购私人轿车12000辆,每年每辆汽车行驶12000km,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该市今年新购的轿车一年共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二、据测算,每生产5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

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

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

(一年按365天计算)(1)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2)这样每天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参考答案一、某市今年新购私人轿车12000辆,每年每辆汽车行驶12000km,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g二氧化碳,该市今年新购的轿车一年共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12000×12000×160=23040000000(千克)23040000000千克=23040000吨二、据测算,每生产5000双一次性筷子需要1棵大树的木材。

每棵大树每天可吸收0.1千克二氧化碳,产生0.75千克氧气。

一家饭店,如果平均每天使用500双一次性筷子。

(一年按365天计算)(1)一年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大约需要消耗多少棵大树的木材?500×365÷5000=36.5(棵)(2)这样每天将少吸收多少千克二氧化碳?少产生多少千克氧气?36.5×0.1=3.65(千克)36.5×0.75=27.375(千克)第2课时北京五日游小贝的爸爸、妈妈预计7月20日从长春出发,下午6时到达北京,从21日到24日在北京游玩,7月25日返回长春。

长春与北京间的火车和飞机票价如下:交通工具火车(硬卧)飞机(普通舱)票价265元998元说明身高1.1~1.4m的儿童享受半价票已满2周岁未满12周岁的儿童享受半价票一家人在北京的主要开支预计有以下几项:住宿每日150元伙食每人每日100元市内交通每人每日70元旅游景点门票每人200元(1)小贝的身高1.44m,年龄未满12周岁,如果他们往返都坐火车,至少要准备多少钱?(2)请你算一算小贝家这次北京之行至少花费多少元?参考答案小贝的爸爸、妈妈预计7月20日从长春出发,下午6时到达北京,从21日到24日在北京游玩,7月25日返回长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