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结的城市_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探析_刘晨宇

合集下载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

探讨以城市滨水景观为核心的景观设计——以佛山南海橹尾撬水道堤岸景观工程为例子摘要:本文以橹尾撬水道一河两岸景观的改造设计,形成一堤双景的独特景观;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成为南海三山新城最重要的滨水城市景观。

在此项目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滨水景观对于城市的重要性。

关键字:风景园林;公园绿地;城市滨水公园;公园设计;引言滨水河岸景观设计,是未来朝向滨水发展新城区的一个城市重要元素,新创建的空间和不同地区的功能相协调,以便更好的满足市民和游客的需要,使其具有城市活动河岸功能和河流航行功能的作用。

1.项目概况:该项目处于南海三山新城核心区橹尾撬水道河岸两侧,西起东平水道,东至陈村水道,总用地面积约78.3公顷,长约8.2公里。

总共分为四期建设,一期文翰公园工程将于2015年初完成。

项目基地既是城市的滨水区和中心区,也是商业、休闲、生态保护集中区。

设计强调并且集中了从最城市化到最自然地段的详细整治,北岸中心岛屿与荷塘作为整个自然生态的中心,展现出滨水区河岸可持续化设计。

设计充分利用基地的特点,与规划区未来周边地块功能相结合,建立一个弹性的、多层次的、多元活力的滨水场所。

三山新城中心拥有一个大型的城市公园、一个生态水公园和一个文化河堤。

整个地区的总体设计方案可以使三山变为广东省内非常有吸引力的地方,甚至可能是全国性有吸引力的地方。

2.设计理念:该项目作为最重要的滨水风光带,并以中心文翰公园为核心,与城市内部相互渗透,景观交融。

设计以佛山水城的概念入题,将湖作为核心的凝聚点,围绕湖形成公共活动环,辐射周边地块,呼应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湖分别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增加公共绿地的辐射面,同时强调南北主轴线,以及东西向堤岸绿链形成清晰的发展结构。

一河两岸的绿色河谷呈现不同层次的带状空间,依托橹尾撬水道和文翰湖两个水系,一河两岸为主要的公共活动带,中间则是贯穿东西的自然绿带。

两岸通过景观步行桥进行联系,形成“一堤双景”:将堤岸这条绿链利用起来,与内外水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特色。

佛山水道一河两岸深化设计深化

佛山水道一河两岸深化设计深化

水岸特色 景观特征
亲近可达的水岸
佛山水道原本是城市的背面,被防洪河堤所包围。为了重新连接城市水岸,易道方案不采传统滨河道路方式, 改用“由街道到水岸“的观念,型塑水岸目的地,达成水岸可达性。
活力丰富的水岸
佛山水道两岸缺乏活动聚焦,入夜后即无人问津,成为城市黑点。方案根据两岸活动与土地使用的特性,划分 动静不同的昼夜活动,强调特定活动节点,打造滨江活动带,使原本沉寂的河岸成为市民休闲,健身,游憩的 目的地。
挑战与契机
挑战一:调整现有堤岸创造新的滨水空间
1. 南段堤岸基本不变;通过建筑,广场,公园地形来 吸收堤岸内外近3米的高程差;
2. 北段堤岸部分保留,部分堤路共构; 3. 北岛整体抬高至防洪标准高程; 4. 堤岸后退产生的堤外区域可作为休闲体育用地,以
及动态变化的景观绿地。
挑战二:提供多元的滨水到达方式
北岛 以水上大剧院为中心,创意文化产业为根基,搭配河流主题的购物,娱乐,观光休闲设施的文娱商业
办公岛体。
南湾 承接千灯湖轴线,设置湿地公园以及城市迎宾广场。 西水 大沥镇区域内的景观与活动节点。通过还迁现有村落,整合滨水绿地,打造水上赛艇主题公园,成为
社区核心活动空间。
东园 通过还迁现有村落,搬迁采砂挖泥的作业区后,恢复河岸生态景观,设置大型动物栖息地与湿地公
6. 分期逐步改造现有堤岸,展示佛山新水岸的景观要求:堤岸是 易道方案成立的条件。现有堤岸较大程度地阻隔城市与水岸的 连接,工程性的外观对水岸造成景观冲击。易道方案结合堤 岸,滨水景观道路以及节点建筑,形成新的防洪体系,满足必 要的安全需求,又提升了河道景观的精致与深度。
7
佛 山 水 道 一 河 两 岸 城 市 设 计 深 化 Urban Design For Foshan Riverfront and Core Area

佛山市佛山水道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佛山市佛山水道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

目录一、测量范围及内容......................................... 1二、技术依据............................................... 2三、测绘基准............................................... 2四、主要仪器设备........................................... 2五、控制测量............................................... 3六、数字化带状地形图测绘................................... 8七、河道纵横断面测绘..................................... 10八、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3九、作业进度计划表....................................... 14十、资料上交............................................. 14附录1:河道横断面成果表.................................. 14附录2:河道横断面图示例.................................. 16附录3:河道纵断面成果表.................................. 17附录4:河道纵断面图示例................................... 18附录5:同时水位换算公式.................................. 19佛山市佛山水道疏浚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书一、测量范围及内容为配合佛山市佛山水道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受佛山市环境保护局委托,佛山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将对佛山水道(西起沙口水闸,东至五丫口)、佛山涌(北起人民桥,南抵东平水道)进行数字化带状地形图及河道纵横断面测量,全长约30km,其测量范围见图1。

城市回归文化与生态引热议

城市回归文化与生态引热议

城市回归文化与生态引热议,“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产城互动:广东新型城市化的南海探索佛山城市化“产城互动”理念与“强中心”战略成为昨日论坛的重点议题。

以“产城互动”和“强中心”战略为引领,广东金融高新区在南海区千灯湖畔加速崛起。

南海西部片区围绕西樵山生态环境推进城镇化,让城市回归文化、回归生态。

南海城市建设的成果:南海区千灯湖公园。

在广东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一个区域的城市与产业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城市与产业的关系如何重新审视?城市之于产业,可以有怎样的创新认识和创新实践?昨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和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12南方有为论坛”第一场分论坛,以“产城互动:广东城市化的南海创新实践”为题,深度探讨“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思考与新探索,为全省贡献来自新型城市化一线前沿的鲜活经验。

“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中国社科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淮,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王世福,中山大学教授、高级城市规划师袁奇峰等4位海内外知名专家聚首一堂,以佛山市和南海区为样本,综论产业与城市的互动共融之道。

与会专家认为,城市发展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城市是涵盖多方面的,而产业是其中一部分。

在新一轮发展中,城市应该引领产业发展。

在这一方面,目前正强力推进“城市升级三年行动计划”的佛山市和南海区,先行先试,逐步实现从以往的“产业催生城市”转入“城市引领产业”历史新阶段的主动转变。

佛山新路:重构城市与产业关系在刚刚闭幕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明确指出:广东加快转型升级,必须把新型城市化作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重要抓手。

推进新型城市化,绕不开一个重大命题:产业与城市,两者如何统筹协调发展?在当前城市正日益成为区域竞争重要载体的“城市时代”,城市之于产业,需要有怎样的一番新认识?“佛山的经济总量在全国排在第11位,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佛山排名更是在第一位。

建构全方位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框架——以佛山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建构全方位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框架——以佛山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建构全方位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框架——以佛山城市水系规划为例梁励韵;刘晖【摘要】作为一种新的规划类型,城市水系规划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编制面向水体的城市设计,提出明确的控制导则,日益受到业界关注.该文以佛山水系规划项目为例,阐述全市域范围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的价值与特点,并介绍如何建立全面、完善的城市设计指引框架.【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0(028)003【总页数】4页(P99-102)【关键词】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水系规划;全市域【作者】梁励韵;刘晖【作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510642;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秘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近年来,随着人民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水环境、水生态和水安全问题不时显现,城市生态景观尤其是水系及滨水空间的开发建设倍受关注。

河道整治、滨水区开发及滨水景观建设等项目在国内许多城市屡见不鲜,涉及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的美化环境,而是综合了水利防洪、社会经济、城市规划、景观生态、历史文化保护及人类行为心理等多学科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

从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角度出发所编制的滨水区城市设计指引,不仅综合反映了众多相关因素,同时亦推进了系统化的规划设计方法在更广泛区域内的运用。

1.1 从局部设计到全局控制和引导当前不同学科从自身的角度对滨水区规划建设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①城市经济学研究滨水区土地开发的合理模式,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②景观建筑学则对某个具体水域或滨水区提出景观改造方案,以达到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局部生活环境的目的;③景观生态学则着重于改善河流及周边的生态系统,同时美化环境。

以上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均对城市滨水区的开发设计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又普遍存在不足:其研究方法决定了它们只能针对城市中最重要的几条主干河流或重点区域,因此难以将研究成果直接推广到全市域的滨水空间,尤其是在水系复杂多变的城市。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

佛山市南海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规划检讨发表时间:2017-10-12T17:14:54.04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蔡耀基[导读] 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摘要:1996年南海市启动千灯湖规划建设,2007年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南海区千灯湖金融商务区冠名为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以下简称金融高新区),至今总面积发展为约18平方公里。

但目前南海区面临着商业办公建筑同质化严重、容量相对过剩的客观形势,金融高新区近两年商业用地建设有所放缓。

另一方面国家鼓励培育租赁市场,出台商业用房土地用途调整的意见,商业办公类建筑规划调整诉求强烈。

本次规划检讨将根据南海区发展实际,结合国内外中央商务区发展经验,提出若干建议,以回应近期调整诉求以及保障远期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规划检讨;中央商务区;南海区。

1规划演进1.1中心城区确立(1996-2002)《南海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996)确立桂城片区为全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现千灯湖片区布置全区性商务中心、行政办公中心,结合大型公园构成南海“心脏”。

将现千灯湖板块3.4平方公里规划为南海城市中心区,利用虫雷岗山与千灯湖公园创造南北向城市景观主轴,通过开敞空间以及配套设施引领城市发展,以超前的眼光定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由于当时片区缺乏产业发展的明确方向,开发强度较低,商业用地容积率普遍在2.0左右,公共开敞空间用地与建设用地比例约为1:1.5。

1.2金融高新区挂牌(2003-2008)2007年7月,广东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海区千灯湖畔设立“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是广东建设金融强省战略七大基础性平台之首,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唯一省级金融后台服务基地。

城市界河景观案例

城市界河景观案例

城市界河景观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建设和规划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中界河景观设计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界河是城市中的天然景观,如果合理利用和设计,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城市界河景观设计的案例。

一、凤凰涅磐——石门河生态修复案例石门河位于重庆市中心,曾经是城市的垃圾河,水质污染严重,河道淤积。

经过重庆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多年的努力,石门河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河道两岸种植了大量绿化树木,修建了步道、桥梁和观景平台,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如今,石门河成为了市民休闲散步、观鸟观景的好去处,也成为了重庆市的一张名片。

二、北京南水北调——通州运河景观设计案例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通州运河是北京南水北调的重要水系之一,也是北京市的重要景观。

在通州运河沿岸,北京市政府对河道进行了治理和整治,修建了沿河绿道和景观步行街,还在河道两岸建起了各式各样的文化广场、雕塑和艺术装置,打造了一个集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通州运河已成为北京市民休闲放松的新去处,也成为了北京的一大旅游景点。

三、杭州西溪湿地——浑河自然公园景观设计案例杭州西溪湿地是杭州的一处天然湿地,也是杭州市区的一处重要界河。

为了保护西溪湿地的生态环境,杭州市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生态修复和景观设计。

修建了湿地生态公园、观鸟亭、生态步道等设施,打造了一个集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城市界河景观带。

如今,杭州西溪湿地成为了杭州市的一处重要生态休闲区,也是市民了解湿地生态、感受大自然的好去处。

四、上海滨江大道——黄浦江岸线景观设计案例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城市规划和建设一直走在时代前沿。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滨江大道是上海市的一条重要城市景观带。

文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_以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_张力玮

文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_以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_张力玮

[摘 要]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单调化、低质化问题日益突出,原有的空间特色和尺度消失殆尽,其根源在于空间塑造脱离了城市的背景。

延续城市文脉的城市设计,不仅是解决城市具体空间问题和矛盾的方法,更是构建美好城市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在对基地文脉的物质、精神要素进行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文脉撷取、移植和营造等方法,从文脉的视角出发,进行城市空间营造,这一设计思路有助于复兴城市文脉,可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文脉;场所;空间营造;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文章编号]1006-0022(2014)S1-0031-06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BUrban Space Construction In The Cultural View: A Foshan Case/Zhang Liwei, Cheng Liang[Abstract] Under the fast urbanization, the problems of monotonous and low-grade space are more serious, the intrinsic feature and scale of space are disappearing, and the space construction separating from urban background is the main reason. Continue the urban culture is a helpful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urban space, also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onstruct a beautiful space and come tr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shan Dongping river “one river, two banks” design base on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elements, use the capturing, transplant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from cultural view, construct the urban space. This design thought will help to the revival of urban culture.[Key words] Urban culture, Space, Space construct, “One river, two banks” design, Foshan文脉视角下的城市空间营造策略—以佛山东平河一河两岸城市设计为例□ 张力玮,程 亮0引言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规划、管理与城市文脉相脱节,破坏了城市长期以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脉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13942/ki.hzjz.2014.01.032 城乡规划 · 园林景观 [Urban Planning · Gardens Landscape]
联结的城市——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探析
Connected City: A Case Study on Urban Design of Foshan Water
[Abstract] The key point of urban design is how to deeply grasp 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main problem and contradiction on the section of an area under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put forward pertinent and sustainable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hrough an introduction of urban design project of Foshan Water Channel with “One River Two Banks”, complicated urban design issues were explored in this paper. It was concluded that a multi-dimension optimization analysis should be conducted from the aspects of land use, open space, traffic organization, nodal relevance and municipal facilities, and etc. So as to construct a pleasant and multi-dimensions linked urban space. [Key words] Foshan water channel, Multi-dimension linked, Urban space
自2003年以来,南海融入大佛山,赋予了城市建设更深的内涵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围绕广 佛都市圈的建设,21世纪南海城市发展的动力,将更多地来自新旧地区的联动力。而位于现有城 市中心区以北,沿佛山水道两岸的地区,作为体现广佛新城市中轴线北延暨东联广州战略的重要 区域,将完善的城市功能和优美的滨水环境整合其中,有利于充分发挥南海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产 业优势。它将与原有城市中心构成整体,为人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城市空间体验,并蕴含着成为广 佛新都市圈重要联结城市的巨大潜力。
结合《南海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及相 关规划意象,规划区域采取与南北两极功 能补充和差异化发展策略,完善行政办 公、商业、商务、公共服务、文化媒体、 艺术、展览、游憩、居住等土地利用的调 整,建设职住平衡、高标准、高起点的现 代化人居新城,为居民提供工作环境优 越,生活、游憩舒适,交通方便的环境。
规划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的功能分区: 中央城市公园,将东西向和南北向城市空 间整合在一起,在与佛山水道自然绿地的 对比中构成中心区景观空间的主结构。媒 体艺术展示区位于南海大道以西。佛山水 道南岸区域结合原有产业区改造更新成为 新的融艺术、文化、媒体、产业展示的区 域。滨河休闲景观带位于佛山水道两岸, 是休闲、娱乐、旅游、景观展示的区域。 商业办公混合区围绕“T型结构”东西边 界生长。“T型结构”周边地带配置一定 规模的居住用地及其配套公建。在基地东 侧的佛山水道水口利用形态较完整的半岛 形地块,形成集金融、商贸、保险、银 行、办公、投资、酒店(高级公寓)等高 端功能于一身,集中发展高密度、功能复 合的高层、中高层综合商贸区(图4)。
2.3 交通组织不成体系,零乱复杂
基地内道路多为村镇以及工业区内部 道路,尚未形成规模等级体系。基地外 围的海八路、广佛高速、快速路佛山一 环、广三铁路穿过用地,与土地利用、
123
HUAZHONG ARCHITECTURE
水系、自然景观缺乏互动,并造成立体
3a
3b
交通的复杂化。由于现状土地被佛山水
因此,道路系统以方格网为原型,道 路等级为六级,分别是:城市快速路、城 市一级主干道、城市二级主干道、城市次 要道路、街区道路、步行路径。城市主干 道的网格形态延续南海现有的干道系统模 式,并建议在海八路主要交叉口设立机动 车下行通道,建立海八路以南与地块内的 便捷联系,消弱对南北地段的割裂。地块 内其余区段顺应自然河岸成蜿蜒曲线型, 在保证车流畅通的基础上,创造出丰富的
Channel with One River Two Banks in Nanhai City
刘晨宇 Liu 孙一民 Sun
Chenyu Yimin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4)01-0122-04
[摘 要] 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研究地段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行深入、系统性的分析,以期提出 针对性、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案。该文通过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城市设计案例,探讨了面对一个复杂的 城市设计课题,如何从土地利用、开放空间、交通组织、节点关联和市政设施等多个方面,进行优化分析, 以期创造出宜人的、多维联结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 佛山水道 多维联结 城市空间
海八路、佛山一环、盐秀路(规划中)、 颜溪路(规划中)等围合而成(图1)。
2 现状调研与分析
经过调研发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有以下几方面。
2.1 现状土地使用形态分散,土地使 用模式缺乏多样性
基地内用地主要为工业、绿地,村镇 建设用地及水域。闲置用地与耕地较少, 市政设施用地比例偏低。工业用地、镇村 居住生活用地、农田混合,布局散乱无 序,整体空间呈均质化和碎片化,作为产 业基地,在居住环境与工作场所等方面都 难以形成吸引力。因此,有必要在上一层 次规划的指导下,对土地使用进行全面梳 理,重新整合土地的功能与形态,使之符 合新区发展的内在要求。
南海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以鼓励城市现有空间向北和向东拓展。“北联”旨在利用新区在空
HUAZHONG ARCHITECTURE
122
1
2
4
图1 规划范围 图2 现状分析图 图4 总平面图
间和土地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北部大沥 综合商贸区项目的启动,为城市北部新中 心区设立新的经济增长点。“东拓” 将奠 定未来广佛纵向接合的空间形态发展的结 构基础,而南海佛山水道一河两岸地区恰 恰是“北联东拓”的重要枢纽,起到承接 两大高等级都市功能的辐射与外溢的重要 作用。
①构筑南海乃至广佛地区具有凝聚力 的新核心功能区,带动南海城市中心区向 北延伸。完善区域的公共服务、居住、商 业、商务,休闲娱乐等功能,营造复合型 的城市中心区,同时集成多种利用现有自 然条件改造或新建的人工景观综合体, 形成新区独特的空间形态。②营造景观 优美、脉络清晰、公共生活丰富的城市 空间。更新佛山水道沿河两岸的景观面 貌,使之最大程度地向公众开放,将公共 休闲、娱乐、运动、交往、购物等核心功 能,以及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产业等 特质融合到设计之中,营造以复合型中央 区域为核心的新中心区的主要“T型”开 放空间系统,充分体现广佛新都市中轴线 北延意象。③将商业开发引入中轴线,形 成统一界面和连绵天际线,使其所聚集的 人流充分利用主景观空间,成为产业、空 间、文化与自然环境南北联系的枢纽。④
空间和视觉效果。
4.3 塑造绿色开放空间体系,引导城 市生活,实现空间景观效益
设计中,力求构建城市设计区域的主 景观空间――“T型结构”,与次级景观网 络相辅相成。“T型结构”主要由东西、 南北轴线构成。东西轴线即为富有地理特 征的佛山水道沿岸地带。南北轴线具有连 接新旧城区发展的核心功能,以复合型城 市公园为枢纽双向延伸,融合发展,将形 成广佛新都市区中轴线。此外,由中央城 市公园、商业办公复合区、连续步行广场 带、工业遗产公园、生态展示公园、滨水 休闲景观带、沿佛山水道的线性开放空间 网络等,形成多层次、多文化的绿色开放 空间体系,支持核心区内居民休闲、体育 锻炼和公共交往。
1 区域背景与设计起源
佛山市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珠江三角洲腹地,邻近港澳,南部与佛山市区接壤,东部与 广州毗邻,自然景观环境、交通网络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广佛地区各城市产业、空间、商贸等 的一体化发展将成为南海地区未来提升的主要方向,从“工业南海”到“城市南海”的发展也将 是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南海现有城市中心区无论在面临周边地区竞争格局、自身 空间资源约束,还是产业深度转型方面,均遇到不同程度的压力。如何进一步发掘空间、土地和 区位优势,提出该地区恰切的空间发展策略与空间管理措施,将成为平衡新旧城区之间经济发展 和促进广佛都市区一体化进程的关键。
道、村落、发电厂、高压走廊、园艺
场、道路等分割成破碎且不规则地块,
பைடு நூலகம்
十分不利于开发,因此,伴随土地利用
的整合,道路系统需结合自然景观的优
势,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
2.4 市政设施隔离地块,影响整体景观
用地内市政设施相对薄弱。几条高压 走廊穿越基地,切割用地。大沥与桂城 发电厂均设于佛山水道旁,对景观环境 造成一定影响。佛山水道旁有两个电排 站、一个排水站,是这个地区最主要的 纳污渠道,污染严重。防洪堤基本已建 好,但堤岸多为硬质铺装,只针对防洪 而未考虑景观效用,缺乏人性化设计。 有必要梳理与开发高压走廊周边环境, 完善与调整市政设施,弱化其造成的整 体景观隔离现象(图2)。
该课题研究以国际邀请赛的形式 进行,意图是接收被邀请单位的规划概 念,并从中选择最理想的方案指导城市 设计。由我校建筑设计研究院与美国Ai+ Achitecture建筑与城市设计公司提供的方 案,得到专家的好评与肯定。本次设计分 规划和城市设计两个层面进行:规划控制 用地范围为1328.6hm2,由广三铁路、佛山 一环、海八路等围合而成。城市设计规划 用地范围为950.4hm2,由广三铁路沿线、 桂和路、联景大道(规划中)、桂丹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