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拧紧扭矩值计算公式

螺纹拧紧扭矩值计算公式
螺纹拧紧扭矩值计算公式

螺栓扭紧的力矩计算方法

1. 预紧力

为了增加螺纹副连接的刚性、紧密性、放松能力以及防止受横向载荷作用螺栓连接的滑动,多数螺纹连接都要预紧。预紧力的大小根据螺栓组受力的大小和连接的工作要求决定,设计时首先保证所需的预紧力,又不使连接得结构尺寸过大。一般规定拧紧后螺纹连接件的预紧力不得大于其材料的屈服点的 80% 。对于一般连接用的钢制螺栓,推荐用预紧力极限值如下计算:

碳素钢螺栓:F 0 =(0.6~0.7) σ s A s

合金钢螺栓:F 0 =(0.5~0.6) σ s A s

式中σ s ------ 表示材料的屈服点,单位 Mpa

A s ------ 表示螺栓的有效截面积,单位 mm 2

2.扭紧力矩

扭紧力矩是用扭矩扳手来完成的。扭矩扳手的力矩 T 是用于克服螺纹副的螺纹阻力 T 1 和螺母与被连接件(或垫片)支撑面间的端面摩擦力矩 T 2 组成。

T=T 1 +T 2 =KF 0 d

式中的 K---- 扭紧力矩系数(一般取 0.1~0.2 )

d----- 螺栓的公称直径,单位 mm

Exp. 以 M16 螺栓,等级 8.8

T=KF 0 d K 取值为 0.2

F 0 =(0.5~0.6) σ s A s

A s =167mm 2 d=16mm σ s =640N/mm 2

T=KF 0 d =0.2 × 0.55 × 640 × 157 × 16 × 10 -3

=177NM

各种标准螺纹螺距底孔

60%100%60%100%60%100%60%100%60%100% M1 ×0.250.750.840.73M1 ×0.20.800.870.78W1/16-60 1.20 1.26 1.05Nr.1-64 1.50 1.60 1.42Nr.0-80 1.30 1.32 1.18 M1.1 ×0.250.850.940.83M1.1 ×0.20.900.970.88W3/32-48 1.80 1.97 1.70Nr.2-56 1.80 1.89 1.69Nr.1-72 1.60 1.62 1.47 M1.2 ×0.250.95 1.040.93M1.2 ×0.2 1.00 1.070.98W1/8-40 2.60 2.69 2.36Nr.3-48 2.10 2.17 1.94Nr.2-64 1.90 1.93 1.75 M1.4×0.3 1.10 1.21 1.08M1.4 ×0.2 1.20 1.27 1.18W5/32-32 3.10 3.36 2.95Nr.4-40 2.30 2.43 2.16Nr.3-56 2.10 2.22 2.02 M1.6 ×0.35 1.25 1.37 1.22M1.6 ×0.2 1.40 1.47 1.38W3/16-24 3.60 3.95 3.41Nr.5-40 2.60 2.76 2.49Nr.4-48 2.40 2.50 2.27 M1.7 ×0.35 1.35 1.47 1.32M1.8 ×0.2 1.60 1.67 1.58W7/32-24 4.50 4.74 4.20Nr.6-32 2.75 2.99 2.65Nr.5-44 2.70 2.80 2.55 M1.8 ×0.35 1.45 1.57 1.42M2 ×0.25 1.75 1.84 1.73W1/4-20 5.10 5.37 4.72Nr.8-32 3.50 3.65 3.31Nr.6-40 3.00 3.09 2.82 M2 ×0.4 1.60 1.74 1.57M2.2 ×0.25 1.95 2.07 1.93W5/16-18 6.50 6.85 6.13Nr.10-24 3.80 4.14 3.68Nr.8-36 3.50 3.71 3.40 M2.2 ×0.45 1.75 1.91 1.71M2.5 ×0.35 2.15 2.27 2.12W3/8-167.908.317.49Nr.12-24 4.50 4.80 4.34Nr.10-32 4.10 4.31 3.97 M2.3 ×0.4 1.90 2.04 1.87M3 ×0.35 2.65 2.77 2.62W7/16-149.309.728.791/4-20 5.10 5.53 4.98Nr.12-28 4.70 4.90 4.50 M2.5 ×0.45 2.05 2.21 2.01M3.5 ×0.35 3.15 3.27 3.12W1/2-1210.5011.079.995/16-18 6.507.02 6.411/4-28 5.50 5.76 5.37 M2.6 ×0.45 2.15 2.31 2.11M4 ×0.5 3.50 3.68 3.46W9/16-1212.0012.6611.583/8-167.908.497.815/16-24 6.907.25 6.79 M3 ×0.5 2.50 2.68 2.46M4.5 ×0.5 4.00 4.18 3.96W5/8-1113.5014.1012.927/16-149.309.939.153/8-248.508.848.38 M3 ×0.6 2.40 2.61 2.35M5 ×0.5 4.50 4.68 4.46W3/4-1016.5017.1015.801/2-1310.8011.4310.587/16-209.9010.299.74 M3.5 ×0.6 2.90 3.11 2.85M5.5 ×0.5 5.00 5.18 4.96W7/8-919.2520.0618.619/16-1212.2012.9112.001/2-2011.5011.8811.33 M4 ×0.7 3.30 3.55 3.24M6 ×0.5 5.50 5.68 5.46W1-822.0022.9621.335/8-1113.5014.3813.389/16-1812.9013.3712.76 M4 ×0.75 3.25 3.51 3.19M6 ×0.75 5.25 5.51 5.19W11/8-724.7525.7923.933/4-1016.5017.4016.305/8-1814.5014.9614.35 M4.5 ×0.75 3.75 4.01 3.69M7 ×0.75 6.25 6.51 6.19W11/4-727.7528.9627.107/8-919.5020.3919.173/4-1617.5018.0217.33 M5 ×0.8 4.20 4.48 4.13M8 ×0.757.257.517.19W13/8-630.2031.6729.501-822.2523.3421.967/8-1420.2521.0520.26 M5 ×0.9 4.10 4.70 4.66M8 ×1.07.007.35 6.92W11/2-633.5034.8532.6811/4-728.0029.3927.821-1223.2524.0323.11 M6 ×1.0 5.00 5.35 4.92M9 ×1.08.008.357.92W15/8-535.5037.3734.7713/8-631.0032.1830.3411/8-1226.5027.2026.28 M7 ×1.0 6.00 6.35 5.92M10 ×0.759.259.519.19W13/4-538.5040.5537.9411/2-634.5035.3533.5211/4-1229.5030.3829.46 M8 ×1.25 6.807.19 6.65M10 ×1.09.009.358.92W17/8-4.541.5043.2940.4013/4-539.0041.1538.9513/8-1232.5033.3532.63 M9 ×1.257.808.197.65M10 ×1.258.759.198.65W2-4.544.5046.4643.572-4.545.0047.1344.6911/2-1236.0036.7335.81 M10 ×1.58.509.038.38M11 ×1.010.0010.359.92 M11 ×1.59.5010.039.38M12 ×0.7511.2511.5111.19 M12 ×1.7510.2010.8610.11M12 ×1.011.0011.3510.92 M14 ×2.012.0012.7011.83M12 ×1.2510.7511.1910.65 M16 ×2.014.0014.7013.83M12 ×1.510.5011.0310.38 M18 ×2.515.5016.3815.29M14 ×1.013.0013.3512.9260%100%60%100%60%100% M20 ×2.517.5018.3817.29M14 ×1.2512.7513.1912.65W1/16-60 1.40 1.42 1.32Nr.1-64 1.70 1.73 1.64Nr.0-80 1.40 1.42 1.35 M22 ×2.519.5020.3819.29M14 ×1.512.5013.0312.38W3/32-48 2.10 2.18 2.04Nr.2-56 2.00 2.04 1.94Nr.1-72 1.70 1.74 1.66 M24 ×3.021.0022.0520.75M15 ×1.014.0014.3513.92W1/8-40 2.85 2.93 2.77Nr.3-48 2.25 2.34 2.23Nr.2-64 2.00 2.06 1.97 M27 ×3.024.0025.0523.75M15 ×1.2513.7514.1913.65W5/32-32 3.55 3.66 3.46Nr.4-40 2.55 2.64 2.50Nr.3-56 2.30 2.37 2.27 M30 ×3.526.5027.7326.21M15 ×1.513.5014.0313.38W3/16-24 4.25 4.36 4.08Nr.5-40 2.90 2.97 2.83Nr.4-48 2.60 2.67 2.56 M33 ×3.529.5030.7329.21M16 ×1.015.0015.3514.92W7/32-24 5.05 5.15 4.88Nr.6-32 3.15 3.25 3.08Nr.5-44 2.90 2.99 2.86 M36 ×4.032.0033.4031.67M16 ×1.2514.7515.1914.65W1/4-20 5.75 5.86 5.54Nr.8-32 3.80 3.91 3.74Nr.6-40 3.20 3.30 3.16 M39 ×4.035.0036.4034.67M16 ×1.514.5015.0314.38W5/16-187.307.407.03Nr.10-24 4.35 4.48 4.25Nr.8-36 3.85 3.94 3.78 M42 ×4.537.5039.0837.13M18 ×1.017.0017.3516.92W3/8-168.808.928.51Nr.12-24 5.00 5.14 4.91Nr.10-32 4.45 4.57 4.40 M45 ×4.540.5042.0840.13M18 ×1.2516.7517.1916.65W7/16-1410.3010.429.951/4-20 5.75 5.94 5.66Nr.12-28 5.05 5.19 4.99 M48 ×5.043.0044.7542.59M18 ×1.516.5017.0316.38W1/2-1211.7511.8911.345/16-187.307.487.171/4-28 5.95 6.06 5.86 M52 ×5.047.0048.7546×59M18 ×2.016.0016.7015.833/8-168.809.018.675/16-247.407.597.36 M56 ×5.550.5052.4350.05M20 ×1.019.0019.3518.927/16-1410.3010.5210.133/8-249.009.188.95 M60 ×5.554.5056.4354.05M20 ×1.2518.7519.1918.651/2-1311.8012.0711.641/2-2012.1012.2912.01 M64 ×658.0060.1057.50M20 ×1.518.5019.0318.38 M68 ×662.0064.1061.50M20 ×2.018.0018.7017.83PT(Rc)PS(Pp)PF(G) M72 ×666.0068.1065.50M22 ×1.021.0021.3520.92下孔径下孔径下孔径M76 ×670.0072.1069.50M22 ×1.2520.7521.1920.651/16-28 6.30 6.50 6.70 英时 英时//公 对照表 无屑丝攻美制细牙螺纹 无屑丝攻美制细牙螺纹((UNF UNF)) 规格规格规格规格 公制粗牙螺纹 公制粗牙螺纹((M) 下孔径(%) 下孔径 规格 公制细牙螺纹 公制细牙螺纹((M) 下孔径 下孔径(%) 无屑丝攻英制粗牙螺纹 无屑丝攻英制粗牙螺纹((W) 规格规格 英制管牙螺纹 无屑丝攻美制粗牙螺纹 无屑丝攻美制粗牙螺纹((UNC UNC)) 针车牙螺纹 针车牙螺纹((SM SM)) 英制粗牙螺纹 英制粗牙螺纹((W) 下孔径 下孔径(%) 规格 美制细牙螺纹 美制细牙螺纹((UNF UNF)) 下孔径 下孔径(%) 规格 螺丝攻下孔径对照表 下孔径 下孔径(%) 下孔径 下孔径(%) 下孔径 下孔径(%) 美制粗牙螺纹 美制粗牙螺纹((UNC UNC)) 下孔径 下孔径(%)

电机转速转矩计算公式

针对你的问题有公式可参照分析: 电机功率:P=1.732X UX I x cos 4 电机转矩:T=9549X P/n ; 电机功率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转矩=9550*输出功率/输出转速 P = T*n/9550 公式推导 电机功率,转矩,转速的关系 功率=力*速度 P=F*V---公式1 转矩(T)=扭力(F)*作用半径(R)推出 F=T/R ---公式2 线速度(V)=2兀R*每秒转速(n秒)=2兀R*每分转速(n 分)/60 =兀R*n分/30--- 公式3 将公式2、3代入公式1得: P=F*V=T/R* 兀R*n 分/30 =兀/30*T*n 分 ---- P=功率单位W T=转矩单位Nm n分=每分钟转速单位转/分钟 如果将P的单位换成KW/那么就是如下公式: P*1000=兀/30*T*n 30000/ 兀*P=T*n 30000/3.1415926*P=T*n 9549.297*P = T * n

电机转速:n=60f/p , p为电机极对数,例如四级电机的p=2 ; 注:当频率达50Hz时,电机达到额定功率,再增加频率,其功率时不会再增的,会保持额定功率。 电机转矩在50Hz以下时,是与频率成正比变化的;当频率f达到50Hz时,电 机达到最大输出功率,即额定功率;如果频率f在50Hz以后再继续增加,则输 1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出转矩与频率成反比变化,因为它的输出功率就是那么大了,你还要继续增加频率f,那么套入上面的计算式分析,转矩则明显会减小。 转速的情况和频率是一样的,因为电源电压不变,其频率的变化直接反应的结果就是转速的同比变化,频率增,转速也增,它减另一个也减。 关丁电压分析起来有点麻烦,你先看这几个公式。 电机的定子电压:U = E + I R (I为电流,R为电子电阻,E为感应电势); 而:E = k f旅(k:常数,f:频率,X:磁通); 对异步电机来说:T=W I X (K:常数,I:电流,X:磁通); 则很容易看出频率f的变化,也伴随着E的变化,则定子的电压也应该是变化的,事实上常用的变频器调速方法也就是这样的,频率变化时,变频器输出电压,也就是加在定子两端的电压也是随之变化的,是成正比的,这就是包V/f比变频方式。这三个式子也可用丁前面的分析,可得出相同结果。 当然,如果电源频率不变,电机转矩肯定是正比丁电压的,但是一定是在电机达到额定输出转矩前。 电机的扭矩”,单位是N?m (牛米) 计算公式是T=9549 * P / n 。 P是电机的额定(输出)功率单位是千瓦( KW) 分母是额定转速n单位是转每分(r/min) P和n可从电机铭牌中直接查到。 电机转速和扭矩(转矩)公式 含义:1kg=9.8N 1千克的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力是9.8牛顿。 含义:9.8N m 推力点垂直作用在离磨盘中心1米的位置上的力为9.8N。

标准紧固件概述

标准紧固件概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紧固件指能够起紧固作用的零件。 螺纹紧固件是指带有螺纹的紧固件,是根据一定的尺寸制造的,它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的相互配合来发挥其基本功能,我们正是利用螺纹紧固件具备的这种功能,使螺纹紧固件在物体与物体的连接和紧固上,以及物体的移动等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紧固件不仅包括螺纹紧固件,还有垫圈、铆钉、销等。 1、螺纹的分类 根据用途可把螺纹分成四类 ①紧固螺纹,包括普通螺纹;过渡配合螺纹;过盈配合螺纹;小螺纹;MJ螺纹 ②传动螺纹,包括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方形螺纹。 ③管螺纹,55°牙型角的管螺纹;60°牙型角的管螺纹;米制锥螺纹;干密封管螺纹。 ④专用螺纹,包括光学仪器用螺纹;锻钢阀门用短牙梯形螺纹;机床梯形螺纹丝杠;石油螺纹;气瓶螺纹等等。 2、螺纹的加工方法:滚压、磨削、切削三种方式。 3、螺纹的标注方法: 例如:M 10×1 LH –7H-L M表示普通螺纹特征代号;10×1表示公称直径×螺距,粗牙不注螺距;LH表示左旋螺纹代号,右旋螺纹不注出旋向代号;7H表示公差带代号;L表示旋合长度组别代号。中等长度不注出组别代号,特殊需要时注出具体长度值。 一、紧固件的种类 紧固件一般包括: 螺钉、螺栓、螺母等螺纹紧固件 垫圈、铆钉、销等非螺纹紧固件 1、编号规则

标准件的编号应依照标准CACBW-7,主要有以下7个部分组成。 1汽车标准件的代号 2类别代号、组别代号 3尺寸规格代号 4材料、机械性能等级和热处理代号 5覆盖层代号 6全螺纹代号 7涂胶代号 具体内容如下: 1、汽车标准件的代号。标准件特征代号有Q或CQ、T三种形式 2、类别代号、组别代号。 第一位数字: 1—螺栓类 2—螺钉类 3—螺母类 4—垫圈、挡圈、铆钉 5—开口销、销、键 6—螺塞、管接件、环箍夹片 7—润滑件、密封件、连接件 8—空号 9—其他。 第二位数字为标准件的组别代号。 第三位数字为标准件的分组号,对于螺纹件其偶数表示粗牙,奇数表示细牙;管螺纹例外。 3、尺寸规格代号。 螺栓、螺钉、铆钉、销及销钉等以“螺纹直径”或“杆径”和“长度”表示。直径为一位时,应在左边加“0”定位,长度是几位就写几位。 螺母以螺纹直径表示,并以两位数定位,若螺纹直径为一位数字时,应在左边加“0”定位。 垫圈、挡圈等均以相应联接的螺纹或轴孔直径表示,当直径为一位数字时在左边加“0”定位。两位以上照实书写。

螺纹螺距对照表

螺距表,螺距 紧固件螺纹直径与螺距对照表 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粗牙螺距 细牙螺距- - - - 螺纹规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 细牙螺距 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 细牙螺距- - - - 螺栓、螺钉、螺柱公称长度表 6 8 10 12 16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注:尽量不采用括号内尺寸 螺栓、螺钉、螺柱螺纹的公称长度 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12 14 16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4 60 66 72 78 84 90 96 102 - - - - 注:公称长度1 螺纹长度b,则:①1≤125 b=2d+6 ②1>125—200 b=2d+2 ③1>200 b=2d+5 公、英制对照表、紧固件常用尺寸规格 规格牙距规格称呼径牙数 粗牙细牙极细牙粗牙细牙韦氏牙 M3 4# 40 48 M4 6# 32 40 M5 8# 32 36 M6 10# 24 32

扭矩和功率的计算公式推导及记忆方法全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是电机学中常用的关系式,近期在百度知道上常有看到关于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相关计算式的问答, 一般回答者都是直接给出计算公式,公式中的常数采用近似值,常数往往不容易记住,本文的目的就是帮助大家方便的记住这些公式, 并在工程应用中熟练的使用。 记住扭矩和功率的公式形式 扭矩和功率及转速的关系式一般用于描述电机的转轴的做功问题,扭矩越大,轴功率越大;转速越高,轴功率越大,扭矩和转速都是产生轴功率的必要条件,扭矩为零或转速为零,输出轴功率为零。因此,电机空转或堵转就是轴功率等于零的两个特例。 功率和扭矩及转速成正比,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具有如下形式: P=aTN 上式中,a为常数,对应的有: T=(1/a)(1/N)P 即扭矩和功率成正比,和转速成反比。 记忆方法: 记住扭矩T和功率P成正比,扭矩T和转速N成反比,而系数a不必记忆。 记住力做功的基本公式 提问者通常都知道上述关系式,问题的焦点在于常数a的具体数值。 如果不是经常使用该公式,的确很难记住这个常数,本人亦是如此。 不过,只要记住扭矩和转速公式的推导方式,可以很快推导出结果,得到系数a的准确值。 我们知道力学中力做功的功率计算公式为: P=FV ?(2) 上述公式为力做功的基本公式。然而,基本公式中没有出现扭矩T和转速N。 如果我们注意到:扭矩实际上就是力学上的力矩。就很容易联想到扭矩T和力F的关系。 由于力矩等于力F和力臂的乘积,而力臂是轴的半径r,因此有:

T=Fr 或 F=T/r(3) 图2扭矩和力臂的关系 记忆方法: m 是长度的单位,因此,力等于扭矩除以长度,而长度就是半径r。 扭矩的单位是,N是力的单位, 掌握角速度和速度的转换方法 第二节告诉我们,扭矩与轴的半径有关,可是,扭矩和功率的关系式( 1 )中,并无轴半径的参数r,也无力做功基本公式(2)中的速度V。 这就引导我们去思考,将速度V变换为转速N后,转速N与扭矩T相乘,应该可以抵消掉轴半径r。实际正是如此: 电动机轴面上任意一点的速度与旋转的角速度及轴半径成正比,即: V= (4) 记忆方法: 圆弧的长度等于角度乘以半径,圆周运动的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径。 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 将式(3 )和(4)代入式(2),得到: P=T 3 (5) 式(5 )为扭矩和功率的基本公式,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按照上述方式推导,不过最好的办法还是直接记住。

螺纹紧固扭矩-拉关系实验方法

作者:张德利 文章来源:网络 6-3-139:33:51 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试验方法标准 在螺纹紧固件的使用中应用的较广泛的是螺栓-螺母连接副的形式,应用的较多的是有预紧力的连接方式,预紧力的连接可以提高螺栓连接的可靠性、防松能力及螺栓的疲劳强度,并且能增强螺纹连接体的紧密性和刚度。在螺纹紧固件的连接使用中,没有预紧力或预紧力不够时,起不到真正的连接作用,一般称之为欠拧;但过高的预紧力或者不可避免的超拧也会导致螺纹连接的失败。众所周知,螺纹连接的可靠性是由预紧力来设计和判断的,但是,除在实验室可以测量外,在装配现场一般是不易直观的测量。螺纹紧固件的预紧力则多是采用力矩或转角的手段来达到的。因此,当设计确定了预紧力之后,安装时采用何种控制方法?如何规定拧紧力矩的指标?则成为关键重要问题,这就提出来了螺纹紧固件扭(矩)-拉(力)关系的研究课题。 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不仅涉及到扭矩系数、摩擦系数(含螺纹摩擦系数和支撑面摩擦系数)、屈服紧固轴力、屈服紧固扭矩和极限紧固轴力等以一系列螺纹连接副的紧固特性的测试及计算方法,还涉及到螺纹紧固件的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的计算方法等基础的术语、符号的规定。并且也还必须给出螺纹紧固件紧固的基本规则、主要关系式以及典型的拧紧方法。目前,这些内容 ISO/TC2尚无相应的标准,德国工程师协会早在七十年代就发表了DVI22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系统计算》技术准则。日本也于1987和1990年发布了三项国家标准,尚未查到其他国家的标准。国内尚未发现相应的行业标准,仅少数企业制定了企业标准。尤其是随着引进技术的国产化不断的拓展和螺纹紧固件技术发展的需要,这一需求日趋迫切。这也就是制定此项标准的初衷。 日本国家标准JISB1082-198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JISB1083-1990《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及JISB1084-1990《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三个标准,概括了国际上有关螺纹紧固件扭-拉关系的研究成果和应用经验,根据标准验证,对我国也是适用的。因此,在制定标准时,在充分消化、分析日本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采用的意见。 因此,本系列标准也包括了下列三个国家标准: 1、GB/T16823.1-199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2、GB/T16823.2-1997《螺纹紧固件紧固通则》; 3、GB/T16823.3-1997《螺纹紧固件拧紧试验方法》 一、GB/T16823.1-1997《螺纹紧固件应力截面积和承载面积》

螺纹紧固胶使用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三种常用螺纹紧固胶的适用范围和建议的表面预处理、涂覆、粘接、验证、拆卸、清洗、再装配等操作程序,具体作业程序见相应的作业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机电设备工程所产品的螺纹锁固。 2.常用螺纹紧固胶分类及应用 可拆卸锁固胶 222螺纹紧固胶,厌氧胶类,(图1) 适用于直径小于1/4" (6mm)的螺纹紧固。一般适用于所有需要涂覆厌氧胶的作业面使用,推荐用于可拆卸的地面仪器及井下仪器骨架无螺母固定的紧固件。可以用手持工具将工件拆卸。 不可拆卸锁固胶 272螺纹紧固胶,厌氧胶类,(图2) 适用于直径小于36mm的螺纹紧固,能经受住450 °F(约为230℃)的高温。一般适用于高温、高强度、重载的紧固件因震动、振颤及热压力而造成的松动,用于永久或长时不拆卸的作业面,如与外界直接接触的作业面 双组分胶粘剂,俗称AB胶,分别存放在两个容器内,(图3) A、B两个组分混合后,温度越高,干透时间越短。可以粘结塑料与塑料、塑料与 金属、金属与金属,粘结后剥离需要刀具或热熔分离。塑料与塑料粘结效果极好,几乎等同ABS合成树脂的强度。 双组分胶粘剂粘接强度较高,拆卸困难,一般在地面面板中做粘合剂使用,不应替代螺纹紧固剂使用。 由于AB胶粘接而影响更换密封圈的场合不得使用AB胶

图1 图2 图3 3. 操作步骤 技术准备 仔细阅读螺纹紧固胶使用说明书 粘接材料要符合说明的适用场合。 粘接前应检查螺纹紧固胶是否过期 各种螺纹、紧固件的公差应符合《紧固件公差螺栓、螺钉和螺母》(GB/)的规定。 表面处理 涂覆厌氧胶的零件表面在清除了油漆涂层和其他残余物后,可用金属清洗剂,三氯乙烯,三氯乙烷或丙酮中任意一种溶剂清洗,以清除油污、油脂和防锈剂等其他 杂质。 、涂覆厌氧胶的零件表面应无毛刺以及磕碰和划伤等引起的凸起痕迹。 厌氧胶涂覆及粘接 普通螺纹:在螺纹紧固件的外螺纹或内螺纹上(盲孔)涂覆适量的厌氧胶液,螺纹的开始两扣处不要涂覆厌氧胶液(图4),然后拧人螺纹并拧至设计转矩。粘接 完成后用棉签清除多余的锁固胶(图5),粘接24小时后方可使用管螺纹(通常以NPT、PT为后缀或G开头,如1/4-28NPT、G18等):在管螺纹的外部上涂覆厌氧胶液,螺纹的开始两扣不要涂覆胶液,以免进到管口里,然后拧紧。 当需调整管路角度时,应在30分钟内进行。粘接完成后清除多余的锁固胶,粘 接24小时后方可使用

螺纹螺距对照表

螺纹: 螺纹指的是在圆柱或圆锥母体表面上制出的螺旋线形的、具有特定截面的连续凸起部分。螺纹按其母体形状分为圆柱螺纹和圆锥螺纹;按其在母体所处位置分为外螺纹、内螺纹,按其截面形状(牙型)分为三角形螺纹、矩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及其他特殊形状螺纹。 螺距: 螺距:沿螺旋线方向量得的,相邻两螺纹之间的距离。一般指在螺纹螺距中螺纹上相邻两牙在中径线上对应两点间的轴向距离。 螺纹螺距对照表: 紧固件螺纹直径与螺距对照表 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0.5 0.7 0.8 1.0 1.25 1.5 1.75 2.0 2.0 2.5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4.5 4.5 5.0 5.0 5.5 5.5 6.0 细牙螺距----1.0 1.0-1.25 1.5-1.25 1.5 1.5 1.5 2.0-1.5 2.0 2.0 2.0 2.0 2.0 3.0 3.0 3.0 3.0 3.0 4.0 4.0 4.0 4.0 螺栓、螺钉、螺柱公称长度表 6 8 10 12 16 20 25 30 35 40 45 50(55)60(65)70 75 80 85 90

(95)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220 240 260 280 300 注:尽量不采用括号内尺寸 螺栓、螺钉、螺柱螺纹的公称长度 螺纹规M3 M4 M5 M6 M8 M10 M12 M14 M16 M18 M20 M22 M24 M27 M30 M33 M36 M39 M42 M45 M48 M52 M56 M60 M64 粗牙螺距12 14 16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4 60 66 72 78 84 90 96 102---- 注:公称长度1螺纹长度b,则:①1≤125 b=2d+6②1>125—200 b=2d+2③1>200 b=2d+5 公、英制对照表、紧固件常用尺寸规格 规格牙距规格称呼径牙数 粗牙细牙极细牙粗牙细牙韦氏牙 M3 0.5 0.35 4#2.9 40 48 M4 0.7 0.5 6#3.5 32 40 M5 0.8 0.5 8#4.2 32 36 M6 1.0 0.75 10#4.8 24 32 M7 1.0 0.75 12#5.5 24 28 M8 1.25 1.0 0.75 1/4 6.35 20 28 20 M10 1.5 1.25 1.0 5/16 7.94 18 24 18 M12 1.75 1.5 1.25 3/8 9.53 16 24 16

什么是扭矩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什么是扭矩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2008年01月07日 10:07 转载作者:本站用户评论(0) 关键字: 什么是扭矩 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扭矩越

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lb-ft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9.8N,所以1kgm =9.8Nm,而磅尺lb-ft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可以算出1lb-ft =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2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m,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1 挡齿比(齿轮的齿数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3×4=2400Nm(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2400Nm/0.3m=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变速箱齿比×最终齿轮比×机械效率 驱动力= ———————————————————— 轮胎半径(单位:米) 小结:1kgm=9.8Nm 1lb-ft=0.13826kgm 1lb-ft=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我们知道,功率P=功W÷时间t 功W=力F×距离s 所以,P=F×s/t=F×速度v

标准螺纹螺距对照表

标准螺纹螺距对照表 螺纹粗牙细牙 M1 0.25 0.2 M1.1 0.25 0.2 M1.6 0.35 0.2 M2 0.4 0.25 M2.5 0.45 0.35 M3 0.5 0.35 M4 0.7 0.5 M5 0.8 0.5 M6 1 0.75, (0.5) M8 1.25 1, 0.75, (0.5) M10 1.5 1.25, 1, 0.75, (0.5) M12 1.75 1.5, 1.25, 1, (0.75), (0.5) (M14) 2 1.5, 1.25, 1, (0.75), (0.5) M16 2 1.5, 1.25, 1, (0.75), (0.5) (M18) 2.5 2, 1.5, 1.25, 1, (0.75), (0.5 ) M20 2.5 2, 1.5, 1.25, 1, (0.75), (0.5) (M22) 2.5 2, 1.5, 1.25, 1, (0.75), (0.5 ) M24 3 2, 1.5, 1, (0.75) (M27) 3 2, 1.5, 1, (0.75) M30 3.5 3, 2, 1.5, 1, (0.75) (M33) 3.5 (3), 2, 1.5, 1, (0.75) M36 4 3, 2, 1.5, (1)

(M39) 4 3, 2, 1.5, (1) M42 4.5 (4), 3, 2, 1.5, (1) (M45) 4.5 (4), 3, 2, 1.5, (1) M48 5 (4), 3, 2, 1.5, (1) (M52) 5 (4), 3, 2, 1.5, (1) M56 5.5 4, 3, 2, 1.5, (1) (M60) 5.5 4, 3, 2, 1.5, (1) M64 6 4, 3, 2, 1.5, (1) (M68) 6 4, 3, 2, 1.5, (1) M72 6 4, 3, 2, 1.5, (1) (M76) 6 4, 3, 2, 1.5, (1) M80 6 4, 3, 2, 1.5, (1)

英、美制螺纹标准直径、螺距参照表

英、美制标准螺纹直径、螺距参照系列表 UNC-粗牙UNF-细牙 标准国别美制ANSI BI.1-1982英国标准BS84-1956 规格直径UNC牙数/寸UNF牙数/寸BSW牙数/寸BSF牙数/寸0# 1.52 / 80 / / 1# 1.85 64 72 / / 2# 2.18 56 64 / / 3# 2.51 48 56 / / 4# 2.84 40 48 / / 5#,(1/8”) 3.18 40 44 40 / 6# 3.51 32 40 / / 8# 4.17 32 36 / / 10#(3/16”) 4.83 24 32 24 32 12#(7/32”) 5.49 24 28 / 28 1/4” 6.35 20 28 20 26 5/16”7.94 18 24 18 22 3/8”9.53 16 20 16 20 7/16”11.11 14 20 14 18 1/2”12.70 13 18 12 16 9/16”14.29 12 18 12 16 5/8”15.88 11 / 11 14 11/16”17.46 / 16 11 14 3/4”19.05 10 / 10 12 13/16”20.64 / 14 / / 7/8”22.23 9 / 9 11 15/16”23.81 / 12 / / 1”25.40 8 12 8 10 1 1/8”28.58 7 1 2 7 9

1 1/4”31.75 7 1 2 7 9 1 3/8”34.93 6 1 2 / 8 1 1/2" 38.10 6 1 2 6 8 1 5/8”41.28 / / / 8 1 3/4”44.45 5 / 5 7 1 7/8”47.63 / / / 2”50.80 4.5 / 5 7 螺纹站孔的直径的计算 一般按下列公式: 1.攻公制螺纹:螺距t<1毫米,dz=d-t t>1毫米,dz=d-(1.04~1.06)t 式中t——螺距(毫米) dz——攻丝前钻孔直径(毫米) d——螺纹公称直径(毫米) 2.攻英制螺纹: 螺纹公称直径铸铁与青铜钢与黄铜 3/16"~5/8" dz=25(d-1/n) dz=25(d-1/n)+0.1 3/4"~11/2" dz=25(d-1/n) dz=25(d-1/n) +0.2 式中dz——攻丝前钻孔直径(毫米) d——螺纹公称直径(英寸)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

扭矩计算公式和单位扭矩:扭矩是使物体发生转动的力。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扭矩和功率一样,是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指数之一,它反映在汽车性能上,包括加速度、爬坡能力以及悬挂等。 它的准确定义是:活塞在汽缸里的往复运动,往复一次做有一定的功,它的单位是牛顿。在每个单位距离所做的功就是扭矩了。是这样的,扭矩是衡量一个汽车发动机好坏的重要标准,一辆车扭矩的大小与发动机的功率成正比。举个通俗的例子,比如, 像人的身体在运动时一样,功率就像是身体的耐久度,而扭矩是身体的爆发力。对于家用 轿车而言,扭矩越大加速性越好;对于越野车,扭矩越大其爬坡度越大;对于货车而言, 扭矩越大车拉的重量越大。在排量相同的情况下,扭矩越大说明发动机越好。在开车的时 候就会感觉车子随心所欲,想加速就可加速,“贴背感”很好。现在评价一款车有一个重 要数据,就是该车在0-100 公里/小 时的加速时间。而这个加速时间就取决于汽车发动机的扭矩。 一般来讲,扭矩的最高指数在汽车2000-4000/分的转速下能够达到,就说明这款车的发动机工艺较好,力量也好。有些汽车在5000/分的转速左右才达 到该车扭矩的最高指数,这说明“力量”就不是此车所长。 扭矩在物理学中就是力矩的大小,等于力和力臂的乘积,国际单位是牛米Nm此外我们还可以看见kgm lb-ft 这样的扭矩单位,由于G=mg当g=9.8的时候,1kg = 9.8N,所以1kgm= 9.8Nm,而磅尺lb-ft 则是英制的扭矩单位,1lb=0.4536kg;1ft=0.3048m ,可以算出1lb-ft = 0.13826kgm。在人们日常表达里,扭矩常常被称为扭力(在物理学中这是 2 个不同的概念)。现在我们举个例子:8 代Civic 1.8的扭矩为173.5Nm@4300rpn,表示引擎在4300转/分时的输出扭矩为173.5Nm,那 173.5N的力量怎么能使1吨多的汽车跑起来呢?其实引擎发出的扭矩要经过放大(代价就是同时将转速降低)这就要靠变速箱、终传和轮胎了。引擎释放出的扭力先经过变速箱作 “可调”的扭矩放大(或在超比挡时缩小)再传到终传(尾牙)里作进一步的放大(同 时转速进一步降低),最后通过轮胎将驱动力释放出来。如某车的 1 挡齿比(齿轮的齿数 比,本质就是齿轮的半径比)是3,尾牙为4,轮胎半径为0.3米,原扭矩是200Nm的话,最后在轮轴的扭力就变成200X 3X4 =2400Nm (设传动效率为100%在除以轮胎半径0.3米后,轮胎与地面摩擦的部分就有 2400Nm/0.3m= 8000N的驱动力,这就足以驱动汽车了。 若论及机械效率,每经过一个齿轮传输,都会产生一次动力损耗,手动变速箱的机械效率约在95%左右,自排变速箱较惨,约剩88%左右,而传动轴的万向 节效率约为98%。整体而言,汽车的驱动力可由下列公式计算: 扭矩X变速箱齿比X最终齿轮比X机械效率 驱动力= ————————————————————轮胎半径(单位:米)小结: 1kgm= 9.8Nm 1lb-ft = 0.13826kgm 1lb-ft = 1.355Nm 一般来说,在排量一定的情况下,缸 径小,行程长的汽缸较注重扭矩的发挥,转速 都不会太高,适用于需要大载荷的车辆。而缸径大,行程短的汽缸较注重功率的输 出,转速通常较高,适用于快跑的车辆。简单来说:功率正比于扭矩X转速 补充一点:为什么引擎的功率能由扭矩计算出来呢?

螺纹紧固力工艺规范

螺纹紧固工艺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各种产品常见螺纹连接的装配。 本规范可作为工艺人员编制工艺文件、生产现场进行工艺控制以及生产部门准备螺纹连接工具的依据;同时可作为产品螺纹连接可靠性检验以及进行工具申购和发放的参考。 说明: 功率器件的安装要求应按照DMBM0.054.121G《功率器件安装通用工艺规范》及 DMBM0.072.001G《IGBT和SCR器件装配通用工艺规范》执行。 2引用标准、规范、参考书目及试验报告 本规范的制订主要依赖于一系列的试验结果、实践验证和理论计算,同时参考了国内外一些电子厂家的螺钉紧固数据。所使用的资料如下: 2.1试验报告 略。 2.2标准规范 GB944.1-85 螺钉用十字槽 JISB1012-97 Cross Recesses for Screws GB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 GB5779.1-86 紧固件表面缺陷-螺栓、螺钉和螺柱-一般要求 GB90-85 紧固件验收检查,标志和包装

Q/EFIOS.005-98 超艺螺丝工业有限公司标准——十字槽自攻螺钉 GB3098.5-86 紧固件机械性能自攻螺钉 GB/T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 MECHANICAL FASTENING WORKMANSHIP STANDARD MDST-7472-005 2.3书目 《机械设计手册》第3卷机械工业出版社汪恺主编 《机械设计手册》第2卷机械工业出版社徐灏主编 《紧固件连接设计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 《无线电整机装配工艺基础》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术语与约定 3.1说明 对本规范中的部分术语加以解释。 由于不同厂商、不同地区对一些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称谓,并可能已经应用在各种文件中,为避免产生歧义和误解,在本文中对一些称谓进行约定,在工作中应以本约定统一称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