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汽车发动机教案

长沙县职业中专

任教者:刘俊

2017年下学期

汽车发动机教案

关于教案的几点说明:

1、本教案主要着重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对教学的具体内容则主要体现

于课件中。

2、本教案中的教学方法设计内容用红色字体表示,以区别于一般课程内

容。

3、由于本课程由多从头到教师讲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对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并对难点的突破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体现

于教案开头之“难点突破方法栏”中。

4、对教学重点的强调由于不同教师根据各自的授课特点采用的方法不尽

相同,教案中未体现。

教案1

教学时数:2

重点: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单缸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单缸发动机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着重强调活塞的运动方向、气门的开闭情况、气缸容积的变化与缸内压力温度的关系,使学生通过一个行程的讲授掌握知识的规律,进而很自然地接受其他各行程的工作原理。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第一节发动机的分类

1) 按照所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

2) 按照行程分类:二行程发动机、四行程发动机

3)按照冷却方式分类:水冷式发动机、风冷式发动机

4) 按照气缸数目分类: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5) 按照气缸排列方式分类:直列式发动机、双列式(V型)发动机

(6) 按照进气系统是否采用增压方式分类:增压式发动机、非增压式发动机

第二节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4、单缸发动机的结构

利用课件讲授,对照课件中的结构图,逐一讲授,使学生对四冲程发动机的构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特别就弄清楚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的基本工作情况。

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应对发动机的重要零件加以特别强调,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曲轴之“曲”、连杆之“连”、活塞之“活”与“塞”、气门之“门”、气缸之“缸(容器)”等,使这些发动机的重要机件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二、发动机常用基本术语

利用课件进行讲授,对照课件中的构造简图,对发动机的常用术语逐一说明,简单说明其含义。

特别注意强调术语中的关键字:止点——止、气缸总容积——总、气缸工作容积——工作、燃烧室容积——小、压缩比——比、排量——排。

这些关键字的意义讲清了,不但可使学生掌握这此术语的含义,更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排气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讲授过程是:先对照课件中不运动的示意图进行讲授,再利用动画加深理解。

讲授中特别强调的应该是:气门的开闭情况、活塞开始时的位置及运动方向、气缸的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行程终了时气门的开闭情况等,具体参数只是帮助学生理解,不作为重点内容强调。

工作过程全部讲授完成后,利用动画对工作过程进行小结。

教案2

教学时数:2

重点:柴油机与汽油机工作原理上主要区别

难点:二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学生已有的四行程发动机的知识,着重将活塞上方和下方

的工作分别清晰的分开,使学生对曲轴箱换气的原理形成清晰的思路。

四、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

2、压缩行程

3、作功行程

4、排气行程

教学方法:仍利用课件演示讲授,由于已讲授四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柴油机工作原理重点放在其工作原理与汽油机的区别上。

四个过程讲授结束后,利用动画进行小结,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其规律。

五、二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1、二行程汽油机与四行程汽油机结构上的主要区别

(1)没有专门的配气机构,而是在气缸壁上开有三对窗孔:由上而下依次是:排气孔、换气孔、进气孔。活塞同时作为换气阀使用。

(2)曲轴箱是密封的。

2、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利用课件演示讲授)

第一行程:活塞由曲轴带动由下止点往上止点运动,当活塞上行到将换气口、排

气口关闭时,以进入汽缸的混合气被压缩,直至上止点压缩行程结束。

同时,随着活塞上行,活塞下方曲轴箱容积增大,形成一定真空度,当活塞上行到进气口露出时,混合气被吸入曲轴箱内。

第二行程:当活塞上行到接近上止点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汽缸内的混合气,在高温、高压的燃气压力作用下,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带动曲轴旋转作功。

当活塞下移止将进气口堵住时,随着活塞的继续下移,曲轴箱内的混合气被预压。当活塞下行至排气口露出时,燃烧后的废气在自身压力下经排气口排出气缸,紧接着换气口开启,曲轴箱内被预压的混合气经换气口进入气缸。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将活塞上方和下方分开考虑,待学生已基本理解内容后,再综合起来分析讲授。

3、小结:可见二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换气五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往复运动了二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一圈。

利用动画进行小结,让学生自己观察得出结论,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结论进行讲评。

教案3

教学时数:2

重点:内燃机型号编制规则

六、二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演示其工作过程,由于学生已具有二行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知识基础,可让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动画,总结出工作原理,最后由老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讲评。

第三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一、机体组

二、曲柄连杆机构、

三、配气机构

四、燃料供给系统

五、冷却系

六、润滑系

七、点火系(汽油机所特有)

教学方法:利用学生已有和感性知识进行引导讲授。

第四节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为了便于内燃机的生产管理和使用,国家标准(GB725-91)《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中对内燃机的名称和型号作了统一规定。

1. 内燃机的名称和型号

内燃机名称均按所使用的主要燃料命名,例如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等。

内燃机型号由阿拉伯数字和汉语拼音字母组成。

内燃机型号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3. 型号编制举例

(1) 汽油机

1E65F:表示单缸,二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100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

4100Q-4: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0mm,水冷车用,第四种变型产品

CA6102: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02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8V100:表示八缸,四行程、缸径100mm,V型,水冷通用型

TJ376Q:表示三缸,四行程,缸径76mm,水冷车用,TJ表示系列符号

CA488: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88mm,水冷通用型,CA表示系列符号(2) 柴油机

195: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通用型

165F:表示单缸,四行程,缸径65mm,风冷通用型

495Q: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95mm,水冷车用

6135Q:表示六缸,四行程,缸径135mm,水冷车用

X4105:表示四缸,四行程,缸径105mm,水冷通用型,X表示系列代号

教学方法:先由教师指导学分析其中的一些型号,绝大多数型号则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后,由教师通过讲评首先肯定学生的分析能力,再帮助他们纠正其中的错误或补充其不足。

教案4

教学时数:2

重点:机体组的构造分析、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难点:机体组的构造

难点突破方法:利用课件展示构造,并利用现场教学加深印象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第一节概述

一、功用

1、把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转变为曲轴的转矩。

2、把飞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想一想,这二个功用分别通过哪些行程实现?(启发)

结论:在作功行程中,曲柄连杆机构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行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行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

二、组成

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以分为三组: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三、工作特点

1、工作条件差(教学方法:通过工作原理分析得出结论:“三高:高温、高压、高速;而且受腐蚀性气体的作用。”)

2、受力大。(教学方法:通过工作原简单分析说明)

3、润滑困难。(同上)

四、受力分析

主要承受气体作用力、往复惯性力、旋转离心力及机件摩擦力的作用。

这些力不断大小和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作用效果可由曲——连机构对不同位置的受力进行分析得出。

教学方法:分析其中一个位置的受力,其余引导学生自主分析

第二节机体组

一、气缸体

利用课件展示其基本构造,并对其不同部分的构造和作用进行分析

1.气缸体形式

(1)一般式:亦称元裙式

(2)龙门式:亦称有裙式

(3)隧道式:亦称整体式

分别利用课件展示其基本构造,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是将基本思路展示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在理解上基础上记忆。

2.气缸体冷却形式

(1)水冷式

(2)风冷式

教学方法:通过课件展示,并分析其优缺点。

3.气缸的排列形式

(1)直列式

(2)双列式(V型)

(3)对置式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演示

4.气缸套

(1)干式气缸套:外表面不与冷却水接触。(课件展示)

(2)湿式气缸套:外表面与冷却水直接接触。(课件展示)

二、气缸盖

1、气缸盖的功用

(1)密封气缸

(2)安装其他机构的零件

(3)组成进气道

2、气缸盖的结构:一般用灰铸铁或铝合金铸造而成。

重点:进、排气管的安装座、气门安装座、冷却水腔体、进排气道、燃烧室的型式、紧固螺栓及紧固顺序。

教学方法:利用课件展示,并分析说明

三、气缸垫

1、气缸垫的功用:密封

2、气缸垫的结构

3、气缸垫的安装注意事项:(原则是:卷边朝向硬表面和易修复表面)

四、油底壳

1、油底壳的功用:盛装机油,密封曲轴箱

2、油底壳的构造

教案5

授课时数:2

重点:活塞的结构、气环的形状及安装注意事项、活塞销的连接方式

难点:矩形环的泵油作用、恒范钢片式活塞的结构

难点突破方法:分析活塞的受热和其各部位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而引导学生分析:为了让活塞正常工作时是下圆柱形,其常温下形状应该如何?

第三节活塞连杆组

1、活塞

(1)活塞的功用:承力、传力、密封

(2)活塞的工作条件:高速、高压、高温、受力大

**由工作过程分析讲授

2、对活塞的要求:

1)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传力可靠;

2)导热性能好,要耐高压、耐高温、耐磨损;

3)质量小,重量轻,尽可能地减小往复惯性力

3、活塞的构造

1)活塞顶部

2)活塞头部

3)活塞裙部

(1)预先做成椭圆形(见课件)

(2)开槽(膨胀槽和隔热槽)

(3)局部去除金属

(4)恒范钢片活塞

综上所述,活塞的整体形状可描述为“上小下大,裙部不圆”。

4、活塞的偏心布置

有的汽油机上,活塞销孔中心线是偏离活塞中心线平面的,向作功行程中受主侧压力的一方偏移了1~2mm(图2-19)。这种结构可使活塞在从压缩行程到作功行程中较为柔和地从压向气缸的一面过渡到压向气缸的另一面,以减小敲缸的声音。在安装时,这种活塞销偏置的方向不能装反,否则换向敲击力会增大,使裙部受损。

(见课件)

二、活塞环

1、气环

1)气环的功用:密封、传热

2)气环的工作条件:高温、高速、润滑困难、受冲击力作用3)气环的材料:灰铸铁

4)气环的密封原理(见课件)

5)气环的断面形状

(1)矩形环及其泵油作用

(2)微锥形环

(3)扭曲环:内切扭曲环、外切扭曲环

(4)梯形环

(5)桶面环

(借助课件分别说明各种环的优缺点、安装使用注意事项。)

教案6

授课时数:2

重点:油环的结构、活塞销的连接方式、曲轴的结构及支承方式

难点:活塞销的连接方式、曲轴的平衡

难点突破方法:(启发)四缸以上发动机的曲轴自身受力是否平衡?铸铁和锻钢曲轴在结构上为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老师要通过不断启发(形状?材料?膨胀?)使学生的思路逐步接近正确答案,并对学生的思路进行讲评。

3、油环

1)普通油环(利用课件辅助,讲授其作用及优缺点)

2)组合式油环(讲授方法同上)

三、活塞销

1、活塞销的功用:连接、传力(根据工作过程加以简单引导,可由学生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进行点评)

2、工作条件:受冲击、润滑困难(讲授方法同上)

3、活塞销的结构及尺寸分组

(其形状是中空圆柱,几种具体结构见课件)

4、活塞销的连接方式

(1)全浮式:工作过程中,活塞销与活塞销座及连杆间均为间隙配合。

(2)半浮式:工作过程中,上述二个位置只有一个位置为间隙配合,另一处为过盈配合。

四、连杆

1、功用:连接活塞与曲轴

2、工作条件:受力大且复杂(针对其工作特点引导之)

3、连杆的构造

(1)连杆小端

(2)杆身

(3)大端及连杆盖

(以上内容分别对照课件讲授)

(3)连杆的润滑方式(小端可采用压力润滑或飞溅润滑,大端均采用压力润滑)

五、连杆轴承

1、功用:减摩(磨)

2、结构

(由于连杆轴承的结构较为简单,对照课件进行简单讲授即可)

第四节曲轴飞轮组

一、曲轴飞轮的组成(对照课件简单描述,后面将详细介绍其结构和功用)

二、曲轴飞轮组的主要机件

1、曲轴

(1)功用:运动转换、功率输出

(2)工作条件:受力大且冲击性强、速度高、

(3)曲轴的构造:前端、后端、主轴颈、连杆轴颈、曲拐(分别利用课件对各组成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讲授)

(4)曲轴的支承方式

①全支承式曲轴:结构特征:主轴颈数量=连杆轴颈数+1,即每道连杆轴颈两边均有主轴颈支承。

②非全支承式曲轴:结构特征:主轴颈数量≤连杆轴颈数。

(5)曲轴的平衡(利用课件展示其效果)

教案7

教学时数:2

重点:多缸机的工作顺序、主轴承盖的安装注意事项

难点:六缸机、八缸机的作功情况表

难点突破方法:详细分析不同缸数发动机的作功间隔角,将之与一个行程的角度(180°)比较,得出结论。

具体列表方法:只按工作顺序列出其作功行程在表中的位置,其余问题则迎刃而解。

(6)曲轴的轴向定位:止推片式、马鞍形主轴承式

(7)多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分析多缸机各缸工作顺序,并画出作功情况表,利用课件展示作功情况表的画法:先分析分段角度并画出相应空白表格,然后在表中按工作顺序填入各缸的作功行程,其余行程则可很容易地填入,这样,将较难理解的内容变成为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由学生完成——变难为易)

如:四缸工作顺序为1-3-4-2的发动机的作功情况表

表中的空格学生可很容易地填入,这们便使难以理解的作功情况表,变成以学生自己画出的表格,理解也自然变得容易起来。)

①四缸发动机曲拐布置及工作情况表(1-2-4-3)

②二缸发动机的工作情况表(1-2-0-0)

③直列六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及工作情况表(1-5-3-6-2-4)

④V型八缸发动机的曲拐布置及工作情况表(1-8-4-3-6-5-7-2)

(各种发动机的曲拐布置用课件展示讲授)

二、飞轮

1、功用

(1)贮存能量,保证发动机运转平衡

(2)作为其它机构和系统检查调整的定位基准

(3)启动元件

(4)动力输出

2、结构(用课件展示讲授,飞轮的结构较为简单,但要强调其安装紧固的具体要求及重要性。)

图解常见汽车发动机结构图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泉,就像人的心脏一样。不过不同人的心脏大小和构造差别不大,但是不同汽车的发动机的内部结构就有着千差万别,那不同的发动机的构造都有哪些不同?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汽车动力的来源 汽车的动力源泉就是发动机,而发动机的动力则来源于气缸内部。发动机气缸就是一个把燃料的内能转化为动能的场所,可以简单理解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巨大压力推动活塞上下运动,通过连杆把力传给曲轴,最终转化为旋转运动,再通过变速器和传动轴,把动力传递到驱动车轮上,从而推动汽车前进。 ●气缸数不能过多

一般的汽车都是以四缸和六缸发动机居多,既然发动机的动力主要是来源于气缸,那是不是气缸越多就越好呢?其实不然,随着汽缸数的增加,发动机的零部件也相应的增加,发动机的结构会更为复杂,这也降低发动机的可靠性,另外也会提高发动机制造成本和后期的维护费用。所以,汽车发动机的汽缸数都是根据发动机的用途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权衡后做出的选择。像V12型发动机、W12型发动机和W16型发动机只运用于少数的高性能汽车上。 ●V型发动机结构 其实V型发动机,简单理解就是将相邻气缸以一定的角度组合在一起,从侧面看像V字型,就是V型发动机。V型发动机相对于直列发动机而言,它的高度和长度有所减少,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盖更低一些,满足空气动力学的要求。而V型发动机的气缸是成一个角度对向布置的,可以抵消一部分的震动,但是不

好的是必须要使用两个气缸盖,结构相对复杂。虽然发动机的高度减低了,但是它的宽度也相应增加,这样对于固定空间的发动机舱,安装其他装置就不容易了。 ●W型发动机结构 将V型发动机两侧的气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就是W型发动机了。W型发动机相对于V型发动机,优点是曲轴可更短一些,重量也可轻化些,但是宽度也相应增大,发动机舱也会被塞得更满。缺点是W型发动机结构上被分割成两个部分,结构更为复杂,在运作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所以只有在少数的车上应用。 ●水平对置发动机结构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与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与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与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与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就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得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得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得混合气与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得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得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与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得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缸得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得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得最高车速时,ECU 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得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与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开发现状及趋势 丁志盛叶挺宁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 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 燃油喷射控制;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

汽车传动系概述教案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与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习传动系的组成与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与功用 1. 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与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与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与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与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与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194779.html,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雷朱坦 来源:《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年第05期 【摘要】课程教学的职责就是培养人才,而教学方式就是培养人才的必经之路,汽车发 动机原理是我国以工程、机械或汽车等学院为主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旨在培养汽车及交通工程行业的人才,填补我国这方面人才的空缺。本文将从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概述以及国内外的课程教学现状出发,探究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本科及高职院校等毕业生的增多,人才市场正趋于饱和,为了能在毕业后的求职大军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也为了能被越来越主动实践能力和个人特长的企业顺利录取,学生必须在学习期间掌握专业性知识,学校的责任也就是尽全力培养出各行各业的人才。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的改革,有助于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增添实际经验,为之后从事汽车及交通工程类行业奠定基础。 1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及其教学现状 1.1 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 汽车发动机原理是与汽车及交通工程有关的专业性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有汽车发动机性能评价、提高性能的有效方法、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及其特性等。此课程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汽车工作原理的了解,也是为了学生能在更深入了解提高汽车工作效率相关途径之前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时此课程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设置实践课时,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行业积累技术知识及实践经验。 1.2 国外教学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创新素质突出、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在汽车发动机原理课程中主要是开设自主讨论课时以及实践课时,其实国外发达国家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就特别重视自主讨论,发展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例如位于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之一的普林斯顿大学就设有七十多节学生自主讨论课。所以国外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创类活动,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结合性地开展实践教学,这会使得汽车发动机原理这一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课程顺利高效地进行。 1.3 国内教学现状

传动系概述 教案

南充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课堂反 馈 课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备注一、汽车传动系概说 1.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1)功用: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2)分类: ·按结构和传动介质分有: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容积液压式)、电动式 (3)组成及布置形式 (4)功能 1)减速和变速 2)实现汽车倒驶引题: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传动系是动力的传动装置。 重点介绍: ·要求掌握传动系的功用与组成

3)必要时中断传动 4)差速作用 (5)各部分功能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2.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 ·按发动机相对于各总成的位置,汽车传动系有下列几种布置形式: 1)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Front-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传统的布置形式,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客车采用。 2)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FF):Front-engine Front-drive 比较讲解重点介绍: ·要求学生掌握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正确识别和分析FR、FF及其特点

·特点:是在轿车上逐渐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的质量、降低地板的高度、改善高速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3)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 Middle-engine Rear-drive ·特点: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型轿车和方程式赛车所采用的布置形式。 4)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 Rear-engine Rear-drive ·特点:目前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有利于车身内部布置等优点。 5)全轮驱动(nWD) 4Wheel Drive ·特点:有多个驱动桥,在变速器后加了一个分动器,其作用是把变速器输出的动力经几套万向传动装置分别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总结

《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教学总结 依据我校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在校教务科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对汽车专业《机械识图》课程进行了较大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1.“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开进行,难以有机统一。根据《机械识图》课程直观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我们相对集中了一个月时间,进行“三位一体”的教学,即将汽车发动机的拆装实习、现场教学和课堂多媒体教学有机组合在一起,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由老师指导,学生动手,由外到内,由表及里,逐个系统,逐个零部件地进行发动机的拆装,在分组拆装发动机的同时,老师现场讲解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直观明了,学生轻松掌握;学生现场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师生互动,既锻炼了同学“真刀实枪”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师生感情交流。对发动机一些复杂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全班集中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分有合,有理论有实践,实践——理论——再实践,不断提高,现场即是课堂,多媒体课堂也在现场,灵活机动,有机结合,相辅相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果。 2.“五合一”的教学内容组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与发动机原理分为二册,先讲“构造”,后讲“原理”,将一个有机整体割裂开来,导致讲“构造”时难以深入,而讲“原理”时,又枯燥乏味,而且以前所学的构造已经忘记,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本次调整,我们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合成一门课,相关内容有机穿插,有些系统是先讲构造,后讲原理;而有的是先讲理论,提出问题,再讲构造;还有的是构造、原理穿插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觉得有骨有肉。除此之外,我们还结合拆装发动机的机

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摘要:介绍了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相关技术背景、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关键词: EECS,ECU汽车发动机电喷一、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简称EECS)通过电子控制手段对发动机点火、喷油、空气与燃油的比率、排放废气等进行优化控制,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达到提高性能、安全、节能、降低废气排放的目的。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中国发动机论坛(XHEPPo!G - 燃油喷射控制; |柴油机|柴油机配件|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发动机测试| - 点火系统控制; - 怠速控制; - 尾气排放控制; - 进气控制; - 增压控制; - 失效保护; e - 后备系统; - 诊断系统等功能。 |柴油机|柴油机配件|内燃机原理|内燃机构造|发动机测试另外,随着网络、集成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作为汽车控制主要单元的EMS系统通过 CAN(Controllers Area Network)总线与其他控制系统,例如:安全系统(如ABS、牵引力电子稳定装置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底盘系统(如主动悬挂ABC(Active Body Control))、巡航控制系统(Speed Control System或Cruse Control System)以及空调、防盗、音响等系统实现网络互联,实现信息共享并实施集成优化统一控制。在不久的将来,车载通讯平台将利用现有无线通讯网络为汽车驾驶提供更广泛的咨询、娱乐等增值服务(如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开发主要涉及以下技术内容: - 传感器 主要包括空气流量传感器、空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曲轴位置传感器、凸轮轴位置传感器、爆燃传感器、车速传感器、氧传感器等。- 执行器 主要包括喷油器、点火控制模块、怠速空气控制阀以及各种电磁阀等。 - 电控单元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和控制算法程序软件 其作用是通过采集各种传感器输入信号并将信号进行调理,根据发动机管理控制算法进行运算,然后输出控制信号并进行功率放大给执行器。同时检测传感器信号正常状态,出现故障时报警。 另外,为了应对汽车产业产品作为多种产品链状集成开发的特点以及快速更新的市场需求,高性能的发动机试验台架、集成开发环境工具以及测试产品耐环境性能的设备为快速开发高质量面向不同汽车发动机的管理系统产品提供保障: - 发动机试验台架 主要包括不同种类的发动机以及工况装置、测功仪、废气测量仪以及各种传感器和测量装置。 - 集成开发环境IDE(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系统 主要包括用于开发电控单元ECU 和控制算法程序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目前,基于模型设计(Model Based Design)、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技术以及符合OSEK标准的实时操作系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耐环境实验设备 用于元器件、产品的耐温、振动、抗干扰、防漏水、耐久性等环境试验设备。上述设施的联合使用,为开发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提供必要的联调、参数标定、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等必要条件。另外,为了适应不同区域的气候条件,在不同海拔地区、不同季节的车载试验需要脱离发动机试验台架并借助车载标定系统在特定环境及试验地完成,以确定相对不同区域和气候的控制参数。 二、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应用市场现状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技术属于汽车电子领域的关键技术并占据汽车电子市场的主要份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教案知识交流

汽车传动系概述(上) 教案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我们对汽车都有所了解了,知道汽车由四大部分组成(请一位学生回答哪四部分?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发动机我们已经学过,这学期我们就着重学习汽车底盘,汽车底盘也由四部分组成(请一位同学回答哪四部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学 习传动系的组成和功用。

一、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功用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 机械式传动系统主要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其中万向传动装置由万向节和传动轴组成,驱动桥由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组成。 机械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路线:(飞轮)一离合器一变速器一传动轴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液力传动系统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自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 液力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飞轮)一液力变矩器一自动变速器一主减速器一差速器一半轴一驱动轮 2.传动系各部分的功用 1)离合器: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平顺接合,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传动系,或者使两者分开,切断传动。 2)变速器:实现变速、变扭和变向。 3)万向传动装置:将变速器传出的动力传给主减速器。 4)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增加扭矩。 5)差速器:将主减速器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左、右轴。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6)半轴:将动力由差速器传给驱动轮。 3.传动系统的功用 (1)减速增矩发动机输出的动力具有转速高、转矩小的特点,无法满足汽车行驶的基本需要,通过传动系统的主减速器,可以达到减速增矩的目的,即传给驱动轮的动力比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转速低,转矩大。 (2)变速变矩发动机的最佳工作转速范围很小,但汽车行驶的速度和需要克服的阻力却在很大范围内变化,通过传动系统的变速器,可以在发动机工作范围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满足汽车行驶速度变化大和克服各种行驶阻力的需要。 (3)实现倒车发动机不能反转,但汽车除了前进外,还要倒车,在变速器中设置倒档,汽车就可以实现倒车。 (4)必要时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起动发动机、换档过程中、行驶途中短时间停车(如等候交通信号灯)、汽车低速滑行等情况下,都需要中断传动系统的动力传递,利用变速器的空档可以中断动力传递。 (5)差速功能在汽车转向等情况下,需要两驱动轮能以不同转速转动,通过驱动桥中的差速器可以实现差速功能。 【课堂小结】 1汽车传动系统的组成及功用。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和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和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和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和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 缸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的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的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计算相应工况下的点火提前角,并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爆震信号等修正点火提前角,最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读书铸魂强体博才 XXXXXX学院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工程汽车学院汽修教研室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说课稿

一、课前分析 (一)生产实际分析 新发动机装配、发动机大修及气门出现异响时,都需检查调整气门间隙。 (二)学情分析 授课学生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该班学生已经完成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能正确使用一些日常工具,并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总体构造及曲柄连杆机构有了全面的了解。 通过前两个模块的教学,该班学生在学习新课时都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致,渴望学到更多的新知识是他们的最大优点,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和对所学技能不愿多加练习,熟练程度不够,往往存在自以为是的误区。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到同学们学习优点和不足,在深刻分析他们学习习惯的基础上,有重点和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确定及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企业生产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和我校教学资源情况,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理解气门间隙的概念,领会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运用两次调整法进行四缸发动机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根据与老教师的交谈、学过的学生的交流及自己教学经验,确定本次课的难点为: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 根据我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及我校对模块教学的要求,本次课实施分组教学,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组2名学生。由我负责每一组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 1.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为了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以往的教学经验,本次课总体上采用边讲边练、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 2.多媒体课件讲授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气门间隙的调整原理这个难点的理解,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彩色图片、动画、视频等有机结合,生动形象,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引入新课,使学生觉得学的内容能解决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 4.口诀教学法:为了更快的使学生掌握两次调整法进行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教学生“双排不进、不进双排”的口诀。 5.示范操作法:在实践操作时,先由教师示范操作,讲解操作要领和规范,然后学生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五)学生学习方式的设计 1.探究学习:研究四缸发动机曲轴布置、工作情况表、凸轮的形状等与调整气门间隙的关系,使其能够更好的领会本节的难点。 2.合作学习: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探讨、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学习:通过布置作业与思考题,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安全教育与常用工具的介绍 1、实训的目的与要求: ⑴、学生掌握安全的重要性。 ⑵、掌握各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⑶、掌握英制扳手与米制扳手的区别及单位的换算关系。 2、实训内容: (1)、由老师讲解安全内容,根据一定的案例说明安全在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性,由此引出在汽车维修行业的安全内容。 (2)、把实操室的工具陈列在桌上,由老师讲解各个工具的用途、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由老师示范一次各工具的正确使用。 3、实训设备及工具: (1)、常用工具(梅花板手、开口扳手、套筒扳手等)各一套。(2)、专用工具(机油滤清器扳手、活塞环装卸钳、火花塞套筒等)若干。 (3)、EQ1091发动机2台、普桑发动机一台、CA1091发动机2台。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老师讲解 (2)、老师示范 (3)、抽部分学生检查学生了解的程度。 (4)、对部分学生的动手进行评比,提出缺点,表扬掌握好的学生。

二、发动机总体构造的认识 1、实训目的与要求 (1)、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各系统组成; (2)、初步认识汽车发动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外形及安装联接;(3)、初步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2、实训内容 (1)、汽车发动机的整体和主要部件的认识; (2)、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 3、实训设备 (1)、装备齐全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2)、拆散机件齐备的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各一台; (3)、发动机及各系统的电动示教板一套。 4、实训方法及步骤 (1)、每班分成三个大组或若干小组,分三个内容进行实训:一个大组进行汽车发动机整体及外围部件认识,一个大组进行发动机内部主要部件的认识,一个大组通过电动示教板了解发动机及各系统的工作过程。 (2)、三个大组依次进行轮换,分三次完成。 (3)、课内实训时以指导老师讲解、演示为主,学生提问进行教学互动。学生实际指认零、部件时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提问。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精编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 元E C U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和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和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和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和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

缸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的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的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2、点火(ESA)控制 ⑴、点火提前角控制 发动机运转时,ECU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信号,计算相应工况下的点火提前 角,并根据发动机的水温、进气温度、节气门位置、爆震信号等修正点火提前角,最后得到一个最佳的点火正时。在点火正时前的某一预定角,ECU控制点火线圈的初级通电,在到达点火正时角时,ECU切断点火线圈初级电流并在次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电使相应气缸的火花塞跳火,点燃混合气。 ⑵、通电时间(闭合角)控制 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在断开时需要保证足够大的电流,以使次级线圈产生足够高的电压。与此同时,为防止通电时间过长而使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2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计划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本校特色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中的基础模块专业教程。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各零部件的名称,各零部件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常见损坏、损坏后的故障现象、常用的检测手段、排除解决方法及综合故障的排查思路,且能够按正规操作要求能熟练地拆装发动机等。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今后的实际维修中。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程后,应能基本达到维修技工(机修工)四级/中技水平,具备一定发动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应付实际维修中的常规保养作业、一级维护保养作业、二级维护保养作业、发动机大修拆装作业等,能排除发动机机械的一般性常见故障。初步形成解决维修实际问题的能力。 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 1)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2)四行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与二行程发动机的区别 3)发动机的基本组成 4)各组成部件的原理、结构和安装部位 5)各组成部件的常见损伤、故障、检测方法和解决手段,及某些部件的维修、拆装注意事项 6)依据理论分析某些故障产生的因素及故障的大致排查思路 2、实际操作教学目标: 1)能正确选用工具与量具 2)能独立完成发动机本体的拆卸与装配作业 3)能应用量具测量发动机各机件的配合间隙 4)能独立完成教材和课堂规定的实操作业 三、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润滑系统 1、掌握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 2、理解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 3、掌握润滑剂的分类和使用 4、掌握机油泵的构造、工作原理、耗损和检测维修方法 5、掌握机油滤清器的工作原理、更换里程及注意事项 6、理解机油冷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 (二)发动机冷却系统 1、理解发动机的冷却形式及原理

汽车传动系教案

淮海技师学院教案 编号:SHJD—508—14 版本号:A/0 流水号: 课题:模块二离合器(一)课题一离合器的构造与拆装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2、学会正确拆装离合器; 教学重点:离合器的构造组成与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授课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多媒体 教学后记:

板 书 设 计 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一、 离合器的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四、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五、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六.螺旋弹簧式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接合状态 2、需要分离时 3、恢复动力传动时 七.离合器的自由间隙与踏板的自由行程 1、离合器的自由间隙 2、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 八、离合器的拆卸 九、离合器的装配

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 复习: 1、汽车底盘的作用是什么? 2、汽车底盘是由哪几大部分组成的? 3、汽车传动系统的布置形式由哪几种? 4、汽车传动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新课导入: 刚才我们复习了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汽车传动系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汽车行驶过程中又离不开离合器,离合器能按需要中断或接合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动力传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汽车离合器方面的知识。 授新课: 一、离合器的作用: 1、连接或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保证汽车平稳起 步 2、暂时分离,便于换档(空挡) 3、防止传动系过载,起保护作用 二、摩擦式离合器类型 离合器的类型较多,分类如下: 1、按从动盘的数目可分为单片式、双片式和多 片式; 2、按压紧弹簧的形式及布置形式可分为周布螺 旋弹簧式、中央弹簧式和膜片弹簧式; 3、按操纵机构可分为机械式(杆式和绳式)、液 压式、气压式和空气助力式等。 三、膜片弹簧式离合器的结构 膜片弹簧式离合器在汽车上应用较多,例如 解放CA1092、丰田海狮、上海桑坦纳、天津夏利、重庆长安等都采用这种离合器。 1、主动部分——由飞轮、离合器盖和压盘组成。复习巩固前次课的重点内容 从离合器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讲解 举例讲解 举例讲解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作者:————————————————————————————————日期: 2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 功能说明书 佛山菱电变频实业有限公司王和平 2004年3月

一、概述 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一般有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电脑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进气系统由空气滤清器、空气流量计、节气门、进气总管、进气歧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空气;燃油供给系统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和供油管等组成,它为发动机可燃混合气提供所需燃油;点火系统为发动机提供电火花,它由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火花塞、高压导线等组成;电脑控制系统由电子控制单元(ECU)和各种传感器组成,它控制燃油喷射时间和喷射量以及点火时刻。 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可以根据发动机的不同工况,向发动机提供最佳空燃比的混合气和最佳点火时间,使发动机始终处在最佳工作状态,发动机的性能(动力性、经济型、排放性)达到最佳。 汽车发动机机电子控制单元(ECU)的主要功能: 1、燃油喷射(EFI)控制 ⑴、喷油量控制 发动机控制器(ECU)将进气量和发动机负荷作为主要控制信号,以确定喷油脉冲宽度(即基本喷油量),并根据循环水温度、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尾气氧含量等信号修正喷油量,最后确定总喷油量。 ⑵、喷油正时控制 采用多点顺序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ECU除了控制喷油量外,还要根据发动机各缸的点火顺序,将喷油时间控制在最佳时刻,以使燃油充分燃烧。 ⑶、断油控制 减速断油控制:汽车在正常行驶中,驾驶员突然松开油门踏板时,ECU自动中断燃油喷射,直至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设定的低转速时再恢复喷油。 超速断油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安全转速或汽车车速超过设定的最高车速时,ECU自动中断喷油,直至发动机转速低于安全转速一定值且车速低于最高车速一定值时恢复喷油。 ⑷、燃油泵控制 当打开点火开关后,ECU控制燃油泵工作3秒钟,用于建立必要的油压。若此时发动机不起动,ECU控制燃油泵停止工作。在发动机起动和运转过程中,ECU控制燃油泵正常运转。

1汽车传动系统概述课件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教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适用于汽车制造和检测专业 院系(部)____ _汽车工程系__ _ 班级____ _15汽技16汽检7班__ 教师_______ 李玉超_ _ ____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机械式传动系一般组成及布置示意图 1-离合器 2-变速器 3-万向节 4-驱动桥 5-差速器 6-半轴 7-主减速器 8-传动轴 图为传统的发动机纵向安装在汽车前部,后桥驱动的4×2汽车布置示意图。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传到驱动桥。在驱动桥处,动力经过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传给驱动车轮。 二.发动机前置、纵置,前轮驱动的布置示意图

1-发动机 2-离合器 3-变速器 4-变速器输入轴 5-变速器输出轴 6-差速器 7-车速表驱动齿轮 8-主 减速器从动齿轮 发动机前置、纵置,前桥驱动,使得变速器和主减速器连在一起,省掉了它们之间的万向传动装置。 三.典型液力机械传动示意图 1-液力变矩器 2-自动器变速器 3-万向传动 4-驱动桥 5-主减速器6-传动轴 液力传动(此处单指动液传动)是利用液体介质在主动元件和从动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过程中动能的变化来传递动力。液力传动装置串联一个有级式机械变速器,这样的传动称为液力机械传动。 四.静液式传动系示意图 1-离合器 2-油泵 3-控制阀 4-液压马达 5-驱动桥 6-油管 液压传动也叫静液传动,是通过液体传动介质静压力能的变化来传递能量。主要由发动机驱动的油泵、液压马达和控制装置等组成。 五.混合式电动汽车采用的电传动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及相关题目

汽车发动机实训教案 一、发动机汽缸盖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汽缸盖的正确拆装方法, 2.能正确判定汽缸垫质量的好坏; 3.汽缸盖装配后应付合技术要求 (二)工具、量具: 1.套筒扳手一套,扭力扳手一个; 2.拆卸时用11mm套筒拆卸汽缸盖螺栓。 (三)设备: 发动机总成一台; (四)安全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设备、工量具的损坏,防止人身伤害。 2.拆卸后的零件要摆放整齐,保持场地清洁。 (五)、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汽缸盖的拆卸步骤及方法 (1)用扭力扳手按先两侧后中间的原则,均匀对称分数次拧下汽缸盖螺栓,拆下后的螺栓应放置有序。 (2)用橡胶锤轻轻敲击汽缸盖两侧边缘(非工作表面),使汽缸盖松动,或通过摇曲轴的方法冲松汽缸盖,然后取下。 (3)汽缸盖取下后应平放在工作台或零件架上。 2.检验汽缸垫质量: (1)检验汽缸垫两工作面是否烧蚀变硬无弹性,卷边是否有冲坏现象。 (2)发现上数情况之仪者均应更换新汽缸垫。 3.汽缸盖的装配方法及步骤。 (1)在汽缸体上装上汽缸垫,注意汽缸垫的卷边方向。 (2)装上汽缸盖及螺栓,用扭力扳手拧紧。拧紧螺栓的方法是有两侧到中间均匀对称的分数次拧紧,其拧紧力矩为20N.M。 (3)拧紧时,各螺栓力矩应相等,防止拧紧力矩不等而使缸盖变形,还防止拧紧力过小而使汽缸盖漏水,又防止拧紧力矩过大而拧断螺栓。 二、活塞连杆组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连杆组的正确装配方法;

3.活塞连杆组装配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1.扭力扳手一个, 2.套筒扳手一套。 3.14mm的梅花扳手一个。 (三)设备: 发动机总成一个。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连杆组的拆卸 (1)将活塞连杆组摇转到下止点位置,用梅花扳手拧下连杆轴承固定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衬垫、和轴承;此时应注意检查活塞、连杆、和连杆轴承盖的安装记号 (2)用手锤木柄由里向外推出活塞连杆组,取出后应将已取下的连杆盖、衬垫、轴承和连杆螺栓等按原样装复,防止错乱。 2.将活塞连杆组的装配: (1)将活塞连杆组由缸体上部装入汽缸;注意活塞顶部的记号应指向发动机前方,气缸号标记应与汽缸相对应。将活塞环开口按要求错开。具体方法是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二道环开口应错开。第一道环开口与第三道环开口应错开并避开活塞销方向和最大侧压力方向。并涂少许机油。 (2)用活塞钳子包住活塞环使活塞环压缩进入环槽内,再用钳子夹紧。 (3)用手锤柄将活塞推入汽缸内,使连杆大头落于连杆轴颈上,按标记扣合连杆轴承盖并涂少许机油,按规定扭矩拧紧,拧紧力矩为:30N.m。 (4)注意装配后其轴承间隙应符合技术要求。 三、活塞环的拆卸与装配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1.掌握活塞环的拆卸方法。 2.掌握活塞环的安装方法。 3.活塞环安装后应符合技术要求。 (二)、工量具: 活塞钳一个。 (三)设备: 活塞连杆组一套。 (四)实训操作步骤及方法 1.活塞环的拆卸: 用活塞环钳从活塞环槽内拆下各道活塞环,拆下的活塞环应分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