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咬伤急救

合集下载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它可能导致感染、出血和其他并发症。

在遇到动物咬伤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步骤和处理方法。

一、急救步骤1. 保护自己:在急救动物咬伤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动物仍然在附近,迅速离开危险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控制出血:动物咬伤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需要迅速控制出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直接压在伤口上,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3.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轻轻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酒精或氢过氧化物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伤口更加疼痛。

4. 消毒伤口:用碘酒或氯己定等消毒剂消毒伤口。

将消毒剂涂抹在伤口上,避免涂抹在伤口周围的健康皮肤上。

5. 覆盖伤口:用无菌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感染。

确保敷料覆盖伤口的全部范围,并用胶带固定。

6. 就医治疗:即使伤口较小,也建议尽快就医。

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无法控制,应立即就医。

二、动物咬伤的处理方法1. 处理浅表伤口:对于浅表伤口,通常可以在家中进行简单的处理。

按照上述急救步骤进行处理后,每天清洁伤口并更换敷料。

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如果有则及时就医。

2. 处理深层伤口:对于深层伤口,建议尽快就医。

医生可能需要进行缝合或其他进一步的处理,以确保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在就医之前,可以按照急救步骤进行处理,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预防感染:动物咬伤容易导致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在处理伤口前,务必洗手并戴上手套。

避免触摸伤口周围的其他物体,以免引入细菌。

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

4. 疫苗接种:在一些情况下,动物咬伤可能需要进行疫苗接种。

如果伤口来自野生动物或可能携带狂犬病等疾病的动物,建议尽快就医,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接种相应的疫苗。

5. 抗生素治疗:对于严重的动物咬伤,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情况,可能发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接触过程中。

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有可能咬伤人体,因此了解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步骤、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一、动物咬伤的急救步骤1. 保护自己:在处理动物咬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动物仍然在附近,远离它们,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二次受伤。

2. 控制出血:动物咬伤可能导致出血,因此需要尽快控制出血。

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压伤口,直到出血停止。

如果伤口较大或出血无法止住,应立即就医。

3. 清洁伤口:动物咬伤后,伤口很容易感染,因此需要及时清洁伤口。

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周围的皮肤,避免使用酒精或氢过氧化物等刺激性物质。

4. 使用消毒剂:清洗伤口后,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消毒伤口,如碘酒或双氧水。

涂抹消毒剂时要小心,避免进入伤口,以免引起刺激。

5. 创口贴或敷料:在伤口干燥后,可以使用创口贴或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选择透气性好的敷料,并定期更换,以促进伤口愈合。

6. 观察感染迹象:在处理动物咬伤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是否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

二、动物咬伤的处理方法1.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动物咬伤的程度如何,都应该尽快寻求医疗帮助。

医生可以根据伤口的情况评估伤势,并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缝合伤口或接种狂犬病疫苗等。

2. 狂犬病疫苗接种:动物咬伤后,特别是野生动物咬伤,应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通过动物的唾液传播。

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3. 破伤风疫苗接种:动物咬伤时,还应考虑接种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

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4. 抗生素治疗:如果动物咬伤导致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治疗。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可能会导致感染、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在遇到动物咬伤的情况下,正确的急救与处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伤害,并预防感染。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1. 急救措施当遭受动物的咬伤时,首先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1 停止出血:如果伤口出血,应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进行直接压迫,以止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应尽快就医。

1.2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污垢和细菌。

注意不要用酒精或过氧化氢来清洁伤口,因为这可能会对伤口造成更多损伤。

1.3 创可贴或敷料: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以使用透气性的创可贴或敷料进行覆盖,以防止细菌感染。

对于较大的伤口,应尽快就医。

2. 就医处理无论伤口大小,如果动物咬伤引起的伤口较深或出血较多,或者如果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疼痛或感染症状,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包括以下步骤:2.1 清洗伤口:医生会使用适当的抗菌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洗伤口,以去除污垢和细菌。

2.2 缝合伤口:对于较深或较长的伤口,医生可能会使用缝合线将伤口闭合,以促进愈合。

2.3 抗生素治疗:如果伤口感染的风险较高,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感染或治疗已经发生的感染。

2.4 破伤风疫苗:如果您的破伤风疫苗不是最近五年内接种过,医生可能会建议您接种破伤风疫苗,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3.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动物咬伤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3.1 注意动物行为:避免接近或触摸不熟悉的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或有攻击性的动物。

3.2 避免惹怒动物:不要打扰正在进食、休息或照顾幼崽的动物,以免引起其攻击行为。

3.3 学习动物行为:了解不同动物的行为特点和攻击信号,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受伤。

3.4 使用防护装备:在与动物接触时,特别是与可能具有攻击性的动物接触时,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长袖衣物等。

3.5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尤其是在与动物接触后。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情况,可能由各种动物引起,如狗、猫、蛇等。

在遭受动物咬伤后,正确的急救和处理措施可以减轻伤害并降低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

一、急救措施1.确保安全:在处理动物咬伤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动物仍然在附近,要远离它们,以免再次被咬伤。

2.止血:如果伤口出血,应迅速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干净的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并保持压迫。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抬高伤肢,有助于减少出血。

3.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清洁伤口,轻轻搓洗伤口周围的皮肤。

避免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伤口进一步受损。

4.消毒伤口:用碘酒或酒精棉球消毒伤口。

在消毒之前,要确保伤口已经清洁干净。

5.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细菌感染。

不要使用粘性胶带直接贴在伤口上,以免引起感染。

6.就医:无论伤势轻重,都建议尽快就医。

医生可以评估伤口的严重程度,并提供进一步的治疗建议。

二、处理措施1.观察伤口:在处理动物咬伤后,应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应及时就医。

2.疼痛缓解:如果伤口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止痛药缓解疼痛。

但在使用药物之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

3.抗生素治疗:如果伤口感染严重,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来治疗感染。

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按照医生的指示正确使用,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感染的复发。

4.破伤风疫苗:如果动物咬伤的伤口较深或咬伤的动物有破伤风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疫苗通常在咬伤后的24小时内接种,以预防破伤风的发生。

5.伤口修复:在伤口愈合之前,应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使用受伤的部位,以免伤口再次受损。

如果伤口需要缝合或修复,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

三、预防措施1.与动物保持安全距离:在不了解动物性格和行为的情况下,应与陌生动物保持安全距离,以避免被咬伤。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或其他严重后果。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方法,以确保伤者的安全与健康。

一、急救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如果动物仍然在附近并且具有攻击性,迅速离开现场,确保自己的安全。

2. 控制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轻压在伤口上,以止血。

如果出血较严重,应尽快就医。

3. 清洁伤口: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

避免使用酒精或过氧化氢等刺激性物质。

4. 消毒伤口:使用碘酒或氯己定等消毒剂消毒伤口,避免感染。

注意不要过度使用消毒剂,以免对伤口造成刺激。

5. 覆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感染。

二、就医处理:1.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伤势轻重,都应尽快就医。

医生会对伤口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2. 狂犬病疫苗:如果咬伤的动物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医生会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注射狂犬病疫苗。

3. 抗生素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以预防或治疗可能的感染。

4. 伤口缝合:如果伤口较大或深,医生可能会进行缝合或使用胶带进行伤口闭合。

5. 破伤风疫苗:如果伤口较深或有脏物污染,医生可能会建议注射破伤风疫苗。

三、注意事项:1. 观察伤口:在处理后的几天内,密切观察伤口的变化。

如果发现伤口红肿、渗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就医。

2. 避免自行处理:不要尝试自行处理严重咬伤,尤其是面部、颈部或关节附近的伤口。

应立即就医寻求专业帮助。

3. 预防措施:在接触动物时,要注意保护自己,避免与野生或未接种疫苗的动物亲密接触。

定期接种破伤风和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咬伤感染。

4. 咨询专业人士: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请咨询医生或专业的动物保健人员。

总结:动物咬伤是一种常见的伤害,但正确的急救与处理可以减少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在处理动物咬伤时,应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进行急救措施,如止血、清洁伤口和消毒。

接下来,尽快就医寻求专业帮助,医生会根据伤势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注射疫苗、开具抗生素药物或缝合伤口。

幼儿园常用急救术-动物咬伤

幼儿园常用急救术-动物咬伤

幼儿园常用急救术-动物咬伤动物咬伤1.虫咬伤(1)虫咬伤处理①蚊子、臭虫等咬伤。

夏秋季蚊虫增多,被蚊虫叮咬的机会也随之增多。

被蚊子、臭虫咬伤时,可用乙醇擦患处,严重者可用虫咬水或清凉油擦拭。

②黄蜂和黄刺蛾幼虫(洋辣子)蜇伤。

蜂和洋辣子刺伤时,伤口处疼痛红肿。

可先用橡皮膏把插入皮肤内的刺粘出来,然后用肥皂水涂于伤处。

若为黄蜂蜇伤,因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将食醋涂于伤处。

③蜈蚣咬伤。

蜈蚣毒液呈酸性,受伤后可用肥皂水、氨水或小苏打等碱性溶液冲洗伤口并施行冷敷,然后送医院处理。

(2)虫咬伤的预防①消除生活环境中蚊虫滋生的场所,卧室安上纱门纱窗,定期使用喷雾式的杀虫剂进行杀虫。

②注意幼儿卫生,保持皮肤清洁,衣着干净。

身上可涂擦花露水防止虫蚊。

③户外活动时注意安全,教育幼儿不要独自到草丛多的地方玩耍,不要捅马蜂窝。

2.宠物咬伤凡是被狗、猫咬伤,不管是疯狗、病猫还是正常的狗、猫(据文献报告,有相当多的正常狗、猫的唾液中带有狂犬病毒),千万不要急着到医院找医生诊治,而是应该立即、就地、彻底清洗伤口。

冲洗伤口一是要快,分秒必争。

因为时间一长,病毒就进入人体组织,侵犯中枢神经,致人以死地。

二是要彻底。

要用力挤压伤口周围的软组织,而且冲洗的水量要大、水流要急,最好是对着自来水龙头急水冲洗。

三是伤口不可包扎。

除个别伤口大,有伤需要止血外,一般不上任何药物,也不需要包扎,因为狂犬病毒是厌氧的,在缺乏氧气的情况下,狂犬病毒会大量生长。

正确处理伤口后,应尽快把幼儿送医院。

及时注射狂犬疫苗,能行之有效地预防发病。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

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动物咬伤是常见的伤害情况,无论是家养宠物还是野生动物,都有可能咬伤人类。

在遇到动物咬伤的紧急情况时,正确的急救和处理方法至关重要,可以减轻伤害并避免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咬伤的急救与处理步骤。

1. 急救措施当遇到动物咬伤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动物仍然在附近,并且仍然具有攻击性,应迅速离开现场,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动物已经离开,可以开始进行急救措施。

1.1 住手出血动物咬伤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首先要住手出血。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轻轻压在伤口上,以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或者出血无法止住,应即将就医。

1.2 清洁伤口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应先清洁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用温水轻轻冲洗伤口,然后用温和的肥皂清洁周围的皮肤。

切勿使用酒精或者过氧化氢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

1.3 判断伤势根据伤口的大小和深度,判断伤势的严重程度。

如果伤口较小,只是轻微的擦伤或者划伤,可以自行处理。

但如果伤口较大、深度较深或者出血无法止住,应尽快就医寻求进一步的治疗。

2. 处理方法在急救措施之后,还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方法,以避免感染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2.1 使用抗生素动物咬伤容易导致感染,因此,可以考虑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的发生。

可以咨询医生或者药师的建议,选择适合的抗生素,并按照医嘱使用。

2.2 打破伤风疫苗动物咬伤还可能导致伤风感染,因此,如果伤口较深或者是野生动物咬伤,应及时进行伤风疫苗接种。

可以前往医疗机构接种伤风疫苗,以预防伤风的发生。

2.3 注意伤口护理在处理动物咬伤后,应注意伤口的护理。

可以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药膏或者消毒剂进行伤口的处理。

同时,应避免用手触摸伤口,以免引起感染。

2.4 观察伤口情况处理动物咬伤后,应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浮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可能是感染的迹象。

此时应及时就医,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3. 预防措施除了急救和处理动物咬伤的伤口外,还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以避免动物咬伤的发生。

动物咬伤或蛰伤的急救处理

动物咬伤或蛰伤的急救处理
3蚂蟥咬伤的急救
蚂蟥生活在水中,在我国南方多于北方。当 其附着在人体皮肤黏膜处时,即钻进去吸血,同时 分泌一种抗凝物质,阻碍血液凝固。蚂蟥一旦吸 附在人体时,很难自动脱落。在蚂蟥生活的区域, 若患者有下水史,且患处疼痛、流血不止或发生溃 疡,应考虑蚂蟥咬伤。正确的处理原则:①切记不 要用手硬拉蚂蟥露在皮肤外面的部分,以免拉断 造成吸盘留置在伤口内,加重病情。可用棉球沾 酒精、食醋或盐水放于其头部;或用手拍打、针刺、 烟熏其头部,使其自动脱落。若喉、鼻腔、消化道、 泌尿道或阴道等处被蚂蟥叮附,可在内镜直视下, 用1%~2%的丁卡因或2%~4%的利多卡因涂 于蚂蟥的头部,使其麻醉后,再用镊子取下。②有 出血者,可用棉球沾染麻黄素溶液压迫止血。③ 伤口用盐水冲洗,无菌纱布包扎。④肌肉注射破 伤风抗毒素。
口,然后在碘酒、酒精消毒后挤出留在体内的毒 液。因毒蜘蛛蛰伤的伤口较小,不利于引流和排 毒,故可先用消毒的针或刀片将伤口扩大一些,再 挤出毒液。③可用季德胜蛇药2片捣碎后用凉水 调成糊状,敷在伤口四周。也可用中药半边莲、蒲 公英、薄荷叶、鲜桑叶、鱼腥草等,选用一种至数种 捣烂后敷于患处。严重者可加口服季德胜蛇药。
4.期刊论文 熊诗泉.张志华.XIONG Shi-quan.ZHANG Zhi-hua 2009年华容县动物致伤人群调查 -实用预防医学
2010,17(9)
目的 分析华容县2009年动物伤人的流行病学规律,为狂犬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华容县2009年动物致伤病例填写统一调查表,运用描叙性流 行病学方法对全县2009年因动物致伤而就诊者的个案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数据的输入与分析均运用SPSS13.0进行.结果 全年共接诊动物伤人病例3 284例 ,其中男性占57%,女性占43%;日均咬伤人数为9人,咬伤时间主要集中在5-9月份,咬伤动物以犬为主(79.4%);全年咬伤率为46.25/万.结论 加强犬、猫等动 物的综合管理,暴露后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及时进行疫苗注射及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微中毒处理
– 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取出毒刺(蜜蜂)
– 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
取出毒刺(黄蜂)
– 尖细的刀尖或针头挑出毒腺囊及毒刺
冲洗伤口(蜜蜂)
– 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
冲洗伤口(马蜂)
– 酸性物质如食醋、甚至尿液等冲洗
– 吮吸法
排除毒液
伤口处理
毒蛇毒性种类
• 血液毒(竹叶青、五步蛇,蝰蛇)
侵犯血液系统为主,局部反应快而强烈,一般在被咬后三十分钟内,局部开使 出现剧痛,肿胀,发黑,出血等现象。时间较久之后,还可能出现水泡,脓 包,全身会有皮下出血,血尿,咳血,流鼻血,发烧等症状。
毒蛇毒性种类
• 混合毒
同时兼具上述两种症状。
• 可用70%酒精消毒,外加于纱布包扎,一般无不良后果。
取出毒刺
– 胶布粘贴后揭起或用镊子将刺拔出
冲洗伤口
– 肥皂水、5%~10%碳酸氢钠溶液等
后续处理
– 皮康霜等外敷药膏涂抹伤口(镇痛) – 保持伤口清洁 – 严重者口服蛇药、送医
预防蚂蚁蛰伤
• 不要去干扰蚂蚁巢穴
• 用合成除虫菊或其他有效成份的喷雾剂(如拜贡,威 灭等),沿墙脚或蚂蚁行走的路线喷洒
如何辨认有毒、无毒蛇
无毒蛇
特点:行动敏捷,见人就逃,头为椭圆行,瞳孔为 圆形

特点:行动迟缓,见人不立即逃窜,等待攻击,头大呈 有毒蛇 三角形,瞳孔多为裂孔状,花纹色彩鲜艳
眼镜王蛇
竹叶青
五步蛇
银环蛇
金环蛇
烙铁头蛇
蝮蛇
蝰蛇
毒蛇毒性种类
• 神经毒
侵犯神经系统为主,局部反应较少,会出现脉弱,流汗,恶心,呕吐,视觉模 糊,昏迷等全身症状。
– 用蛇药外敷 – 用蒲公英等解毒药草捣烂敷患处
预防毒蜂蛰伤
• 远离山林树丛、山洞或家庭居室窗外房檐下 • 穿戴浅色光滑的长衣、长裤,戴上帽子 • 不要涂抹化妆品、香水 • 招至攻击,唯一的办法是用衣物保护好自己的头颈,反向逃跑或原
地趴下
严重表现
• 发热、呼吸困难、肢体肿胀、休克等
– 减少活动,局部放置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中毒表现
• 小蜈蚣咬伤,仅在局部发生红肿、疼痛
中毒表现
• 大蜈蚣咬伤,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有时 整个肢体出现紫癫。有的可见头痛、发热、眩 晕、恶心、呕吐,甚至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状。
冲洗伤口
– 用5~10%的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石灰水冲洗
– 吮吸法
排除毒液
后续处理
– 在伤口四周约2cm处涂上花露水、清凉油、蛇药等 – 口服蛇药 – 症状严重者就近送医
• 滴到蚂蝗身上,吸盘处多用一点,受刺激后,蚂蝗也会松口。
• 在蚂蝗身体上烫几下
• 止血、消毒
预防蚂蝗
• 远离水多、潮湿、草多的地方 • 穿厚质长袜,扎紧袜口或打绑腿 • 在裤管和鞋袜上喷洒驱虫剂、浓盐水 • 不要喝生水
• 挤压伤口,排去污血
• 扩大伤口,冲洗伤口
• 注射疫苗
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
– 不要奔跑走动应立即坐下或卧下
防止毒液扩散和吸收
– 迅速用可以找到的鞋带、裤带之类的绳子绑扎伤口的近心端

• 绑扎后每隔20分钟左右松解—次,每次1—2分钟 • 冷敷被咬伤的肢体及伤口周围
取出毒牙
– 小刀或其他尖锐物将伤口内有毒牙残留挑出
冲洗伤口
– 盐水、肥皂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
预防蜈蚣咬伤
• 使环境尽量干燥 • 可能爬入蜈蚣的地方撒石灰粉或雄黄水
中毒表现
• 轻者仅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灼热感,也可有水泡、瘀斑、局部淋巴结肿大, 数小时至1一2天内自行消失。
中毒表现
• 如果身休被蜂群螫伤多处,常引起发热、头痛、头晕、恶心、烦躁不安、昏厥 等全身症状。
• 蜂毒过敏者,可引起荨麻疹、鼻炎、唇及眼睑肿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个别严重者可致喉头水肿、气喘、呼吸困难、昏迷,终因呼吸、循坏衰竭而死 亡。
排除毒液
– 吮吸法 – 扩创法(不适应于血循环毒蛇咬伤)
后续处理
– 用干净敷料包扎伤口后将患肢置于低位 – 口服蛇药 – 就近送医
– 以牙痕为中心作十字切开,深至皮下,然后用手从肢体的近心端 向伤口方向及伤口周围反复挤压,促使毒液从切开的伤口排出体 外,边挤压边用盐水冲洗伤口。
预防毒蛇
• 长衣,长裤、厚靴、草帽及厚帆布绑腿 • 棍棒在前方左右拨草将蛇赶走 • 将露营地附近之长草,泥洞,石穴清除 • 四肢涂擦防蛇药液及口服蛇伤解毒片 • 遇到毒蛇时采用左、右拐弯的走动来躲避追赶的毒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