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

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

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doc很抱歉,我无法为您创建文档或文件。

但我可以在这里为您提供一份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的大纲和内容概要,您可以根据这些信息自行整理成文档。

以下是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的概要: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引言实习实训的目的和意义实习实训的总体目标一、实习实训单位介绍单位概况:单位的基本情况介绍实习部门:化学分析室的职能和主要工作内容实习环境: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工作环境二、实习实训内容理论知识学习:化学分析基础理论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技能培训:基本实验操作仪器使用和维护实验项目参与:参与的具体实验项目实验流程和方法三、实习实训过程实习前的准备:实习计划的制定理论知识的预习实习过程:实验操作的学习和实践数据收集和分析问题解决和实验调整实习中的交流与合作:与导师和同事的交流团队合作经验四、实习实训成果实验技能的提升:掌握的实验操作和技能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总结五、实习实训中的挑战与问题实验操作的困难:遇到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方法和经验总结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验室安全问题:实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安全措施的实施六、实习实训的收获与体会专业知识的增长:对化学分析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实验技能的提高: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实验室工作的职业素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未来职业规划的思考:实习对职业规划的影响对未来工作方向的思考七、实习实训的改进建议实习内容的优化:对实习内容的建议和改进意见实习过程的改进:如何提高实习效率和质量实验室管理的建议:对实验室管理和运作的建议结语总结实习实训的总体体验对实习单位的感谢参考文献列出用于撰写本文的参考文献。

这个概要提供了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的基本框架。

化学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化学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化学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一、实训概述
本次化学实训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培养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训内容包括了从实验设备操作到各种化学反应的实践,涵盖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二、实训内容
在本次实训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实验:
1. 溶液的配制和滴定实验:学习了如何准确配制溶液,并使用滴定法测量其浓度。

2. 酸碱反应实验:观察了酸碱反应的速度和程度,学习了pH值的测量。

3. 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并进行了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转换实验。

4. 沉淀反应实验:学习了沉淀反应的原理,并进行了重金属离子和硫化物的沉淀实验。

三、问题与解决方案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例如在配制溶液时出现了误差,在酸碱反应实验中pH值测量不准确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请教老师,找到了解决方案,提高了实验技能。

四、实训总结
通过这次化学实训,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技能,还深入理解了化学原理,学会了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了实验操作的重要性,明白了精确和细致的态度在科学研究中的必要性。

此外,我们还学到了如何面对问题,如何通过团队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次化学实训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我们感谢老师们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实验室提供的优良设备和环境。

我们将把这次实训的收获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分析化学实训体会(4篇)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分析化学实训体会(4篇)

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分析化学实训体会(4篇)关于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一一、教学目标达标情况1、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2、积极参与理化生,特别是化学教学研究工作,成绩显著。

本学期,我本着提高自己,锻炼自己的目的,认真参与组内教学研究,利用各种休息时间看课外教辅书籍,制作优秀课件,备优秀案例,并资源共享。

本期参与听课15节次,参与讨论了多个教研专题,按学校要求完成了一系列教研工作,成绩显著。

3、培优辅差工作成绩明显。

针对我校学生基础较差的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面向全体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听懂、会做课堂练习,同时又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原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他们把知识向纵、横方向发展,对原有知识基础一般、学习信心较弱的后进生,重点指导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并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鼓励后进生的学习信心,培养优秀生的探索精神,取得良好效果,有数十位同学通过辅导化学科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4、组建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四个,积极开展各类课外实验,效果明显。

二、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较差,学习兴趣难以养成,思想滞后,目光短浅,对化学学科不重视,不能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

2、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喜欢上实验课,不喜欢做课外实验,不能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没有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

3、有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现象,合作意识不强,探究能力较差,不能独立总结相关的结论。

4、由于自己刚接触新教材化学教学,对理念的运用,对教材的分析和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有时不能组织一堂精彩的化学课。

关于分析化学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篇二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力。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提高学生化学科学素养。

二、工作目标: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成教学任务。

3、做好培优补潜工作。

三、具体措施:1、要求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认真探究,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2、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多提问;3、多下班辅导学生,作好信息反馈工作,培养优生,辅导好学习困难生,抓好中上水平的学生,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力争全面提高;4、抓好实验教学,让学生多动手;5、成立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竞赛。

化学分析试验室的工作总结

化学分析试验室的工作总结

化学分析试验室的工作总结
化学分析试验室是一个重要的科研和生产技术支撑平台,其工作内容涵盖了化学分析、质量检验、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化学分析试验室团队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公司的发展和产品质量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我们在化学分析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我们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公司产品中的各种成分进行了分析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公司要求。

我们还针对不同的产品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为产品的改进和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其次,我们在质量检验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对原材料、中间品和成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和评估,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我们还参与了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了公司产品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了技术研发工作。

我们与公司的研发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和创新工作,为公司产品的技术升级和产品线的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技术交流和合作,不断吸收国内外最新的技术成果,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的来说,化学分析试验室的工作总结是我们在化学分析、质量检验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我们将继续发扬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为公司的发展和产品质量保障继续努力奋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化学分析试验室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实训报告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现代化学分析技术实训旨在通过实验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1. 熟悉化学分析实验室的基本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2. 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学会使用常用的化学分析仪器和设备;4. 能够独立完成化学分析实验,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实训环境实训地点:化学分析实验室实训设备:电子天平、滴定仪、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色谱仪等实训材料:标准溶液、待测样品、试剂、仪器耗材等三、实训原理化学分析是利用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手段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次实训主要包括滴定分析、分光光度分析、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等。

1. 滴定分析:利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测量反应终点来确定待测溶液中待测物质的含量。

2. 分光光度分析: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量吸光度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通过测量待测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待测元素的含量。

4. 色谱分析: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通过色谱柱分离各组分,然后检测和定量。

四、实训过程1. 滴定分析实训(1)称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溶解后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

(2)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溶液,置于滴定管中。

(3)加入适量的指示剂,开始滴定。

(4)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滴定终点。

(5)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2. 分光光度分析实训(1)配制标准溶液,测定其吸光度。

(2)配制一定浓度的待测溶液,测定其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物质的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实训(1)将待测样品溶液进行原子化。

(2)测定待测元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元素的含量。

化学实习总结(9篇)

化学实习总结(9篇)

化学实习总结(9篇)化学实习总结(精选9篇)化学实习总结篇1一、实习的目的和意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工科专业,是与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一个专业。

所以我们在本科的四年的学习中,不仅要掌握化工相关的理论知识,跟要理论联系实践,逐渐接触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为将来毕业参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次的认识实习课正是我们面向实践的一地步,让我们实地参观常见机械,了解电工知识和技能,了解工件生产的基本流程。

大二的时候我们已经学习了《化工导论》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这两门课,对常见的机械零件(如内外螺纹紧固件、轴、齿轮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仅仅是停留在书本图片上的认知。

此次去材料所的认识实习,让我们对机械设备、机械零件有了立体的、感性的认识。

认识实习的目的是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中的机械设备密切结合,使学生加深理解已学过的机械设计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在实习中初步培养学生对机件和机械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读懂复杂图纸的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为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全面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实习的收获虽然我们再之前的课上了解过相关知识,但毕竟是纸上谈兵。

这次认识实习课程,让我了解了常用机床类型,金属切削加工的过程,对车刀的结构和形状、车刀的磨制有课一定的认识;了解了钳工操作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了锯、丝攻和攻丝等基本钳工操作工具。

通过这次认识实习,我亲眼看到了机械设备,亲眼看到了机械零件的加工过程,使我对机械设备、机械零件有了立体的、感性的认识,加深了对《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我今后读懂复杂图纸,有利于提高我的工程设计的能力。

四、实习所得到的感想短短不到两个小时的认识实习,让我感觉意犹未尽。

这次的认识实习,让我对我是一名工科学生有了实感,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工科学生,仅仅是学好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工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面向生产面向实际应用的一门学科,我们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理论联系实践,真实地了解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才能学以致用,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科学生。

分析化学实训报告个人总结

分析化学实训报告个人总结

一、实训背景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为了更好地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实验技术和操作方法,我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分析化学实训课程。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分析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对实训过程的总结。

二、实训内容1. 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实训课程首先对基本操作技能进行了培训,包括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装配、使用等。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玻璃仪器的正确洗涤方法和装配技巧,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定量分析实验实训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包括滴定分析、重量分析等。

通过实验,我学习了滴定原理、指示剂选择、滴定操作等知识,提高了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3. 定性分析实验实训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定性分析实验,包括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等。

通过实验,我学习了各种反应现象、反应条件、产物鉴定等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仪器分析实验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仪器分析方法。

通过实验,我了解了仪器分析的基本原理、仪器操作方法、数据处理等知识,提高了对仪器分析技术的认识。

5. 综合实验实训课程最后,我们进行了综合实验,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通过实验,我锻炼了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能力。

三、实训收获1. 提高了实验技能通过实训,我掌握了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了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玻璃仪器、如何配制溶液、如何进行滴定等操作。

2. 深入理解了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实训课程使我深入理解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如滴定原理、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等。

这些知识为我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了理论支持。

3. 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实验问题和现象,通过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等方式,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完整word版)化学分析室实习总结报告

(完整word版)化学分析室实习总结报告

化学分析室实习总结报告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1)前言《生产实习》的目的意义:在学习了有关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后第一次到生产现场实习。

是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进行的重要一环。

本次生产实习从2013年9月3号开始,前两天先后参观xx钢钢研所,xx市中药研究院、博物馆,之后回校先后参与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锡青铜中铜、锡的测定,钢铁中锰的测定。

9月3号,我们到xx钢钢研所,赵老师和陈老师先后给我介绍了各种分析仪器和基本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S-444LS:利用2 ,S2 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吸收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l000 的电磁波。

通过600摄氏度下催化氧化碳硫化物,从而检测2和S2的含量,再换算出试样中的碳硫含量。

氮氧分析仪T-436:分析样品在惰性气流存在下于石墨坩埚中加热熔融,其中脉冲炉温度可自由设定,并通过一个非接触式的光学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用于实现样品的完全分解,反应所生成的 H2和N2被带入到具有高稳定性和灵敏度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对于的检测采用的是非色散性红外检测器,对于N2和H2的检测则采用热导检测器。

氢分析仪RH-402:测定金属中氢含量。

光电直读光谱仪PDA-7000:在激发光的高温作用下,分析的物质被离解为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出线状光谱。

每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可以产生一组其特征的光谱,各类特征谱线按特定角度从相应出口狭缝出射,由光电接受装置进行光电转换,再通过AD转换变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即成为直读光谱光谱仪。

即物质->原子->光信号->电信号->数据紫外分光光度计UV-2550: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9月4号我们到xx市中药研究院,首先听取了院长的讲座,介绍了GAP,GP,LP,GSP,P等药品标准,药品的质量与标准体系及其应用与历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分析室实习(实训)总结报告
前言
《生产实习》的目的意义:在学习了有关基础知识和部分专业知识后第一次到生产现场实习。

是理论联系实际必须进行的重要一环。

本次生产实习从XX年9月3号开始,前两天先后参观xx钢钢研所,xx市中药研究院、博物馆,之后回校先后参与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锡青铜中铜、锡的测定,钢铁中锰的测定。

9月3号,我们来到xx钢钢研所,赵老师和陈老师先后给我介绍了各种分析仪器和基本原理。

红外碳硫分析仪cS-444LS:利用co2,So2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吸收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l000的电磁波。

通过600摄氏度下催化氧化碳硫化物,从而检测co2和So2的含量,再换算出试样中的碳硫含量。

氮氧分析仪Tc-436:分析样品在惰性气流存在下于石墨坩埚中加热熔融,其中脉冲炉温度可自由设定,并通过一个非接触式的光学温度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控,用于实现样品的完全分解,反应所生成的coH2和N2被带入到具有高稳定性和灵敏度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对于co的检测采用的是非色散性红外检测器,对于N2和H2的检测则采用热导检测器。

氢分析仪RH-402:测定金属中氢含量。

光电直读光谱仪PDA-7000:在激发光源的高温作用下,分析的物质被离解为原子或离子,被激发出线状光谱。

每种元素的原子被激发后,可以产生一组其特征的光谱,各类特征谱线按特定角度从相应出口狭缝出射,由光电接受装置进行光电转换,再通过AD转换变成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即成为直读光谱光谱仪。

即物质->原子->光信号->电信号->数据
紫外分光光度计UV-2550: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

9月4号我们来到xx市中药研究院,首先听取了院长的讲座,介绍了GAP,GmP,jLP,GSP,jcP等药品标准,药品的质量与标准体系及其应用与历史。

参观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UV-2410、UV-1601,旋光仪PoLAX-2L,气象色谱仪6890N,超声波细胞破碎仪jy92-IID,全自动薄层色谱成像系统ADc2,双波长飞点薄层扫描仪cS-9301Pc,中低压梯度快速制备色谱仪c-605等等。

后又来到xx市中药博物馆,在导游的带领和介绍下,参观了解了肉苁蓉,冬虫夏草,灵芝孢子粉,穿山甲、羚羊、黑熊等标本。

9月5号,我们在学校做了拉伸试验。

测定了低碳钢拉
伸时的强度性能指标:屈服应力和抗拉强度。

测定低碳钢拉伸时的塑性性能指标: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

(1)强度性能指标
屈服应力(屈服点)——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载荷不增加而试样仍能继续产生变形时的载荷(即屈服载荷)除以原始横截面面积所得的应力值,即
抗拉强度——试样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除以原始横截面面积所得的应力值,即低碳钢是具有明显屈服现象的塑性材料,在均匀缓慢的加载过程中,当万能试验机测力盘上的主动指针发生回转时所指示的最小载荷(下屈服载荷)即为屈服载荷。

试样超过屈服载荷后,再继续缓慢加载直至试样被拉断,万能试验机的从动指针所指示的最大载荷即为极限载荷。

当载荷达到最大载荷后,主动指针将缓慢退回,此时可以看到,在试样的某一部位局部变形加快,出现颈缩现象,随后试样很快被拉断。

(2)塑性性能指标
伸长率——拉断后的试样标距部分所增加的长度与原始标距长度的百分比,即
式中:为试样的原始标距;为将拉断的试样对接起来后两标点之间的距离。

9月6号,我们了解并参与了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的试验。

布氏硬度:用一定大小的试验力F把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的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除试验力,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压痕平均直径d,然后按公式求出布氏硬度HB值,或者根据d从已备好的布氏硬度表中查出HB值。

洛氏硬度:当被测样品过小或者布氏硬度大于450时,就改用洛氏硬度计量。

试验方法是用一个顶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9mm/3.18mm的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深度求出材料的硬度。

根据实验材料硬度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标度来表示:HRA是采用6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的硬度,用于硬度较高的材料。

例如:硬质合金。

HRB是采用100kg载荷和直径1.58mm淬硬的钢球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较低的材料。

例如:退火钢、铸铁等。

HRc是采用150kg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的硬度,用于硬度很高的材料。

例如:淬火钢等。

9月9号,我们进行了冲击试验。

将质量为m的摆锤抬到一定高度H1,该摆锤具有势能mgH1,释放摆锤,使摆锤自由转动落下,撞断试样,摆锤继续上摆到高度H2,具有势能mgH2,二者势能差即为试样在被撞断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称为冲击吸收功,用Ak表示:Ak=mgH1-mgH2冲击韧度为式中:为试样在断口处的横截面面积。

9月10号,我们进行了金相样品制备。

过程大致分为:1,取样。

我们直接拿取冲击试验之后的样品。

2,磨光。

通常分为粗磨和细磨两步。

我们先用砂轮机磨平,并且磨去四个角。

然后用手将砂纸平铺在玻璃板上拿持试样在金相砂纸上细磨。

3,抛光。

我们使用的是机械抛光,由电动机带动水平圆盘旋转,盘上铺有抛光布,布上带有起研磨作用的氧化铝抛光粉混合液。

下面是由我做出来的样品,可判定为45钢
9月11号,我们进行了锡青铜中铜、锡的测定。

9月12号,我们进行了钢铁中锰的测定。

实验过程以及数据处理见实习笔记。

总结:
通过本次生产实习,我在xx钢钢研所化学分析室了解了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原理及分析具体对象,特点。

熟悉了气体分析仪,钢铁中的氮、氢、氧等气体分析方法及意义。

掌握了c、S分析意义及方法。

红外c、S分析仪;燃烧气体容量法定c、S。

理解了红外c、S分析仪;光电直读光谱仪分析原理特点。

掌握了滴定分析测量锡青铜中铜、锡,钢铁中mn的含量。

掌握了金属材料的硬度测量方法。

学习了冲击实验具体操作。

了解了金属材料的弯曲实验测量方法。

通过这次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
化工生产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应用,了解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和理论与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

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从而使我们能够综合实际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了解专业学习与实际生产之间的联系,更好的学习!
利用co2,So2对红外线具有选
择性吸收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l000的
电磁波.利用co2,So2对红外线具有选
择性吸收这一原理研制而成的,红外线是指波长为0.78~l000的
电磁波.
实习(实训)总结报告的写法及基本要求
一、实习(实训)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可以采取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基本格式为,“关于××的实习(实训)报告”。

2.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前言:主要描述本次实习(实训)的目的意义、大纲的要求及接受实习(实训)任务等情况。

主体:实习(实训)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详述实习(实训)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内容、安排、组织、做法,以及分析通过实习(实训)经历了哪些环节,接受了哪些实
践锻炼,搜集到哪些资料,并从中得出一些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结尾:可写出自己的收获、感受、体会和建议,也可就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等。

二、对实习(实训)报告的要求
1.按照大纲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实习(实训)报告,报告内容必须真实,不得抄袭。

学生应结合自己所在工作岗位的工作实际写出本行业及本专业(或课程)有关的实习(实训)报告。

2.校外实习报告字数要求:不少于800字每周,累计实习3周及以上的不少于XX字。

用A4纸书写或打印。

校内实习(实训)报告字数要求可适当减少,具体要求由学院依据课程特点规定。

3.实习(实训)报告撰写过程中需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学生应在实习(实训)结束之前将成稿交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