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郑人买履》课文语文
郑人买履文言文附翻译(1篇)

郑人买履文言文附翻译(1篇)郑人买履文言文附翻译 1郑人买履先秦:韩非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1.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怎么样)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
5.度(duó):衡量。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6.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7.置:放,搁在。
(动词)8.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指郑人的。
(代词)10.坐:通“座”,座位。
11.至:等到。
12.之:到。
去,前往。
(动词)13.操:拿、携带。
(动词)14.已:已经。
(时间副词)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革履。
(名词)17.乃:于是(就)18.持:拿,在本文中同“操”。
(动词)19.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名词)20.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21.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22.及:等到。
23.反:通“返”,返回。
24.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25.遂:于是。
26.曰:说。
27.宁(nìng):副词。
宁可,宁愿。
28.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9.自信:相信自己。
30.以:用。
31.吾:我。
32.市罢:集市散了33.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课文文言文翻译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持之。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
遂不得履。
人谓郑人曰:“何不试以履?”郑人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以是终不履。
翻译:
郑国有一个想要买鞋子的人,他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尺寸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当他到了市场,却忘记了带上自己的尺寸。
于是他返回家中,去取那个尺寸。
等他再次回到市场,市场已经关闭了,结果他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对郑人说:“为什么不试着穿上鞋子试试呢?”郑人回答说:“我宁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
”因此,他最终没有买鞋子。
译文:
在郑国,有一个人打算购买鞋子。
在出发之前,他先量了一下自己的脚的尺寸,并将这些尺寸记录下来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当他来到市场上,却因为忘记携带尺寸而未能购买鞋子。
他不得不回家去取那个尺寸。
然而,当他再次回到市场时,市场已经结束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对这个人说:“你为什么不直接穿上鞋子试试呢?”但这个人回答说:“我更愿意相信事先量好的尺寸,而不是自己的直觉。
”因为这个原因,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方式,最终没有成功买到鞋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过分依赖固定的规则和模式可能会束缚我们的思维,导致错过实际的机会。
在这个例子中,郑人过于相信事先量好的尺寸,而忽视了直接尝试的重要性。
这反映了人们在面对选择时,可能会因为对规则的过度依赖而错失良机的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灵活变通,既尊重规则,又不拘泥于规则,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环境,把握机会。
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16《郑人买履》

小学文言文阅读详解:16《郑人买履》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1.欲:将要,想要。
2.者:(怎么样)的人。
3.先:首先,事先。
4.度(duó):衡量。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5.而:然后6.置:放,搁在。
7.之:代词,它。
8.其:他的,指郑人的。
9坐:通“座”,座位。
10.至:等到。
11.之:到……去,前往。
(动词)12.操:拿、携带。
(动词)13.已:已经。
14.履:鞋子,革履。
(名词)15.乃:于是(就)16.持:拿,在本文中同“操”。
(动词)17.反:通“返”,返回。
18.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19.遂:于是。
20.宁(nìng):副词。
宁可,宁愿。
21.自信:相信自己。
22.以:用。
31.吾:我。
【参考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子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到了集市,却忘了带尺子。
已经拿到了鞋子,却说:“我忘记带尺子了。
”就返回家去取尺子。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就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尺子,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拓展】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待事物要会灵活变通、随机应变,不能墨守成规,死守教条。
这篇故事的作者是韩非子。
【课后练习】【参考答案】1用“|”给上文断句。
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先 自 度 其 足 |而 置 之 其 坐 |至 之 市 而 忘 操 之 |已 得 履 |乃 曰 吾 忘 持 度 反 | 归 取 之 及 反 市 罢 |遂 不 得 履|人 曰| 何 不 试 之 以 足|曰 |宁 信 度 |无 自 信 也|2、你知道下面的字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吗?请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履(lǚ) 度(duó)持(chí)宁(nìng )3、请你写出下面划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郑人买履文言文及翻译

郑人买履文言文及翻译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人买履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
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寸,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搁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
准备去集市时,忘了拿量好的尺寸。
已经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
”于是返回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打烊了,最终他没买到鞋,悻悻而归。
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脚试呢?” (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事先5.度(duó):用尺子量。
动词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13.操:带上,拿着的意思。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子。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指集市已经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29.吾:我。
注意字词【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读音】宁:nìng 鼻音,第四声【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灯谜】郑人买履(打三字口语一)谜底:不知足主题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待事物要注重实际,不要墨守成规要懂得变通。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属于典型的哲理寓言,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文言文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读音】宁:nìng 鼻音,第四声【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原文及翻译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文原文及翻译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郑国有个人想要买一双鞋子,他事先自己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它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却忘了拿量好的尺码。
他在市集上挑选好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携带尺码。
于是说:“我忘记带已经量好的尺码了。
”便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结果没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一试鞋子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ù)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一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不会随船而前进。
用刻舟求剑的方法去找剑,难道不是很糊涂吗?幼时记趣【原文】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
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译文】我回忆童年小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看着太阳,眼力足以看清极其细小的东西。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郑人买履》这则寓言属于典型的哲理寓言,一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店铺整理的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郑人买履文言文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郑人买履文言文注释1.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2.欲:将要,想要。
3.者:......的人。
(定语后置)4.先:首先。
5.度(duó):测量。
6.而:连词,表示承接。
7.置:放置,搁在。
8.之:代词,代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9.其:他的。
10.坐:通假字,同“座”,座位。
11.至:等到,直到。
12.之:到……去,往13.操:携带。
14.已:已经。
15.得:得到;拿到。
16.履:鞋。
17.乃:于是,这才。
18.持:拿。
19.度(dù):量好的尺码。
20.反:通假字,同“返”,返回。
21.市罢:集市散了。
23.遂:于是。
24.曰:说。
25.宁(nìng):宁可。
26.无:不。
27.自信:相信自己。
28.以:用。
注意字词【读音】履:lǚ 边音,第三声【读音】度:duó 多音字,第二声【读音】宁:nìng 鼻音,第四声【读音】遂:suì 非常用生字,第四声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郑人买履》通过对郑国的人过于相信尺度,而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讽刺了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郑人买履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郑人买履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翻译: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用尺子度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前往集市,却忘了携带量好的尺码。
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
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注释: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春秋时代郑国,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欲:将要,想要。
者:(怎么样)的人。
(定语后置)先:首先,事先。
度(duó):衡量。
用尺子度量的意思(动词)而:顺承连词,意为然后。
置:放,搁在。
(动词)之:代词,它,此处指量好的尺码。
其:他的,指郑人的。
(代词)坐:通“座”,座位。
至:等到。
之:到……去,前往。
(动词)操:拿、携带。
(动词)已:已经。
(时间副词)得:得到;拿到。
履:鞋子,革履。
(名词)乃:于是(就)持:拿,在本文中同“操”。
(动词)度(dù):量好的尺码,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
(名词)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及:等到。
反:通“返”,返回。
罢:引申为散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遂:于是。
曰:说。
宁(nìng):副词。
宁可,宁愿。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自信:相信自己。
以:用。
吾:我。
市罢:集市散了至之市:等到前往集市。
赏析:这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它既是一个成语,也是一个典故,但它更是一则寓言,主要说的是郑国的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人买履》课文
[苏教版第六册]
郑国有个人想买一双新鞋。
他先比着自己的脚量了个尺码,就急急忙忙到集市上去了。
他在集市上挑中了一双鞋,才发觉量好的尺码忘记带来,就对卖鞋的人说:“请等一会儿。
”他回到家拿了尺码便急匆匆地赶回来,可是集市已经散了。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直接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呢?”这人振振有词地答道:“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人教版第十二册]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北师大版第九册课文]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译文:
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量好自己的脚,顺手把量好的尺寸放在座位上,到集市去的时候,忘记带了。
他拿到鞋后,突然想起来,对卖鞋的人说:“我忘带尺寸了。
”匆忙返回家取,可是等到回来,集市已经散了,因而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呢?”他回答:“我宁肯相信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