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困扰果树种植者的常见问题之一。

它们会给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希望能帮助果农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

一、炭疽病病因: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真菌病,主要通过病斑上的分生孢子传播。

防治方法:1. 剪除和销毁病损枝干,减少病菌的来源。

2. 用药剂喷洒果树,可选用的药剂包括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根据药剂说明书的指导进行使用。

3. 调整果树的生长密度,保持通风和阳光充足,有利于病害的防治。

二、病毒病害病因:病毒病害由病毒引起,病毒可以通过昆虫或根部伤口传播。

防治方法:1. 使用无病毒的种苗,选用抗病毒品种。

2. 建立病害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隔离病株。

3. 加强果树的营养管理,增强抵抗力,使果树免疫系统建立和运作。

三、蚜虫病因:蚜虫以果树的汁液为食,会导致树体衰弱、叶片枯黄和花果减产。

防治方法:1. 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性小蜂等,控制蚜虫的繁殖。

2. 选用低毒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辛硫磷、苦杏仁等,注意按照药剂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蜘蛛螨病因:蜘蛛螨是比较常见的果树害虫之一,会寄生在果树的叶片上,吸食叶绿素,导致叶片脱水、凋萎。

防治方法:1. 提高树冠通风和光照条件,减少螨虫的滋生环境。

2. 喷洒防治药剂,如氧乐果、新高脂、甲氟螨酯等,根据螨害程度和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五、果实腐烂病病因:果实腐烂病常由真菌引起,多发生在果实成熟期和采摘后的贮藏中。

防治方法:1. 采摘果实时注意避免创伤,避免因伤口引入病菌。

2. 控制果实的湿度,保持干燥通风,减少病菌的生长条件。

3. 使用防腐剂进行果实的处理,如氯化汞、石灰等。

六、鸟害病因:果树上的果实对鸟类具有诱惑力,鸟类会啄食果实导致损失。

防治方法:1. 在果园周围搭建鸟网或者设置鸟哨,避免鸟类进入果园。

2. 安装吓鸟装置,如啄木鸟模型、发出鸟叫声的装置等,有效驱逐鸟类。

以上是一些常见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果农在种植果树时应密切关注果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护果树的生长和产量。

果树疫病防治技巧合理使用农药与病害防控方法

果树疫病防治技巧合理使用农药与病害防控方法

果树疫病防治技巧合理使用农药与病害防控方法果树疫病的防治是果农们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使用农药和采取科学的病害防控方法,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果树疫病防治的技巧,并探讨如何合理使用农药和病害防控方法。

1. 选择抗病品种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是果树疫病防治的基础。

不同品种对于疫病的抵抗力有所不同,因此,在种植果树时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

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可以有效降低疫病发生的几率,减少使用农药的需求。

2. 清除病害源果树疫病的发生往往与病害源的存在有关。

及时清除果园内的病害源,如病叶、病果、病残体等,在防治果树疫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清除这些病害源可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从而降低果树感染疫病的风险。

3. 保持果园环境卫生果园环境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果树疫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果园的环境卫生是果树疫病防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果树落叶,保持果园的通风良好,可以降低疫病的发生风险。

4. 合理施肥果树的营养状况对其抵抗疫病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果树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疫病的抵抗能力。

果农应根据果树的生长需求,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确保果树获得均衡的营养,减少疫病的发生。

5. 使用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方法是一种生态友好的病害防控方法。

通过引入对果树病原菌有天敌作用的生物,如益生菌、真菌等,可以有效控制果树疫病的发生。

果农可以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6.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的使用在果树疫病防治中有一定的作用,但过度使用农药会对果树的生长和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果农应根据果树种植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农药,并在使用农药时遵守使用说明。

同时,要注意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率,避免滥用农药。

7. 定期监测病害情况定期监测果树的病害情况是果树疫病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果农可以通过巡视果树、观察果树的叶片、果实等来了解果树的病害情况。

及时发现果树的病害问题,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阻止病害的扩散和进一步危害果树的健康。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有哪些有效方法果树的生长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效的病虫害防治不仅能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还能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且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1、合理修剪定期对果树进行修剪,去除病枝、弱枝和交叉枝。

这样可以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虫害滋生的环境。

同时,修剪下来的病枝要及时清理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以防止病虫害传播。

2、清洁果园在冬季和早春,彻底清理果园内的落叶、枯枝、病果等。

这些废弃物往往是病虫害越冬的场所,清理它们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基数。

3、合理施肥科学合理地施肥,增强果树的树势和免疫力。

多施有机肥,适量搭配氮、磷、钾等化肥,避免偏施氮肥。

健壮的果树对病虫害的抵抗力更强。

4、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能力强的果树品种进行种植。

在引进新品种时,要严格检疫,防止带入新的病虫害。

二、物理防治1、人工捕捉对于一些个体较大、活动能力较弱的害虫,如天牛、金龟子等,可以通过人工捕捉的方法进行防治。

2、黄板诱杀利用害虫的趋黄性,在果园内悬挂黄板,可以诱杀蚜虫、白粉虱等害虫。

3、灯光诱杀在果园内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夜间开灯诱杀蛾类、金龟子等害虫。

4、果实套袋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进行套袋处理。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食心虫、蝽象等害虫对果实的侵害,同时减少果实病害的发生。

三、生物防治1、利用天敌保护和利用果园内的天敌昆虫,如瓢虫、草蛉、赤眼蜂等,它们可以捕食或寄生害虫,从而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2、微生物防治使用有益微生物制剂,如芽孢杆菌、木霉菌等,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病害的发生。

3、性诱剂诱杀针对一些害虫的性信息素,使用性诱剂进行诱杀。

这种方法具有专一性强、效果好、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

四、化学防治1、药剂选择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合理选择药剂。

2、适时用药要掌握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在关键时期及时用药。

林果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果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林果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林果苗圃作为果树的重要基地,其病虫害防治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就详细介绍林果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病害防治1.炭疽病炭疽病是种常见的热带和亚热带果树病害,其主要侵害果实,其次是叶片和花器官。

炭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是防治病害源和药剂防治。

①防治病害源:果树的枝条和落叶是炭疽病的病害源,可在果树发芽前及时清除;果树病痕累累、生长季节叶片受害严重或果实上附着有炭疽病孢子的果实都要及时清除或摘除掉。

②药剂防治:应该加强药剂喷洒的同时,控制药剂喷洒的时间和药剂的剂量,避免药害和药剂残留。

2.褐斑病①卫生防治:果树的叶面和病害器官应当及时清除,同时注意菌体能够在地上越冬,因此用草屑或土壤覆盖物物理防治效果更佳。

②药剂防治:可以使用杀菌剂进行喷洒,但应避免药剂过量,保证药剂的有效成分浓度。

3.霜霉病①防治病害源:清理果树的残枝败叶,促进空气流通,防止病菌在空气中传播。

②药剂防治:以硫磺为主要杀菌剂进行喷洒,防止病害在果树及附近地面上的传播。

4.果实腐烂病①防治病害源:及时地清除果树上残留的果实和造成污染的作物,保持果树干燥。

1.螟蛉螟蛉是林果苗圃最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吸取果树的汁液,对果树的病害防治和灾害防治有很大的影响。

防治螟蛉主要有以下方法:①采用杀虫剂进行喷洒,对害虫进行集中消灭;②可以采用黄板捕获的方法防治螟蛉,将黄板悬挂在果树上,能够有效地捕获螟蛉。

2.肥皂虫肥皂虫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害虫,主要侵扰果实和花器官。

防治肥皂虫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定期对果树进行清洗,清除死叶、残枝、败果等,促进空气流通;②可采用化学药剂喷洒、拍打和粉尘的方法进行灭虫。

3.果小食心虫①清理果树根、枝、叶等处的残料,减少虫害的生存和繁殖;②可用化学药剂喷雾灭虫;③果树捕虫器摆放在周围,可以有效地吸引和捕捉虫害。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

果树病虫害防治的六个有效措施果树病虫害是困扰果农的重要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果实质量和产量。

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六个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帮助果农有效管理果园。

1. 良种管理良种选择是有效预防果树病虫害的第一步。

果农应该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同时,在购买果树苗木时,要选择健康无病虫的苗木,以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

2.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能够提高果树的免疫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果农可以通过合理施肥、改良土壤结构、保持适当的湿度等方式改善土壤环境。

此外,定期清除果园周围的杂草和残留物也能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3.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定期进行病虫害监测是及时发现并控制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果农可以利用专业的病虫害监测设备或人工巡视果园,观察果树叶片、枝干和果实的异常情况,及早发现病虫害的迹象。

同时,果农还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历史数据和气象条件进行预警,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农药合理使用农药的合理使用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果农在使用农药前应该仔细阅读标签指导,并按照推荐剂量和喷洒规则进行施药。

为了减少农药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果农还需要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合理掌握施药的时间和方法。

5.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寄生虫或微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繁殖和扩散,果农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农药的数量,降低防治成本。

果农可以根据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对抗害虫的捕食性昆虫或使用生物杀虫剂。

6. 栽培管理技术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于果树病虫害的防治至关重要。

果农可以采用合理的修剪技术,保持果树的通风和日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此外,果农还可以利用覆盖材料、育苗技术或温度控制等手段改善果树生长环境,提高果树的免疫力。

通过以上六个有效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综合应用,果农可以降低果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有效提高果实的产量和质量。

如何防治果树病虫害

如何防治果树病虫害

如何防治果树病虫害果树病虫害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问题,它对果树的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保护果树的健康,防治果树病虫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合理施肥、定期检查、病虫害防治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如何防治果树病虫害。

一、合理施肥果树的健康与土壤的肥力密切相关,因此合理施肥是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重要环节。

首先,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果树种类选择适合的施肥方法。

在施肥过程中,要注重根据果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肥料配比,以确保每棵果树都能获得充足的养分。

此外,施肥的时机也需掌握好,一般选择在果实采摘期后进行追肥,切忌在盛夏或低温季节施肥。

二、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及时发现果树病虫害的重要手段,只有早发现,才能早防治,减少损失。

在果树生长季节,我们可以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检查,以确保果树的健康。

检查重点主要包括果树的叶片、果实和枝干。

对于叶片上有明显虫害或疫病的果树,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避免病虫害扩散。

三、病虫害防治方法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通过引入天敌或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繁殖和传播,不仅可以保护果树免受病虫害的侵害,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放养捕食性昆虫、喷洒有益微生物制剂等。

2.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其通过使用农药来杀灭或抑制果树上的病虫害。

在使用化学农药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果树上的病虫害类型,选择相应的农药,并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施药。

但是,在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过量施用或频繁使用,以免对果树和环境造成危害。

3. 防治措施结合运用针对不同的病虫害,我们可以将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以提高防治的效果。

例如,对于果树的常见病虫害如炭疽病、蚜虫等,可以先采取生物防治方法,如引入蚜虫天敌,然后再根据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喷洒。

四、果树管理果树管理也对果树病虫害的防治起到重要作用。

管理措施包括修剪、清除枯枝病叶、杂草清除等。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果树病虫害是制约果树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果树的健康生长和丰收,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果树病虫害防治方法。

一、生物防治法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天敌生物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没有污染等优点。

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包括引进天敌昆虫、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繁殖、发展益生菌等。

例如,可以引入捕食性昆虫如瓢虫和蜻蜓来控制果树上的有害昆虫,或者使用昆虫性信息素干扰害虫的繁殖行为,从而减少它们的数量。

二、化学防治法化学防治法是通过使用农药或化学药剂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害虫和病菌的数量,但使用过量或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在使用化学药剂时需要注意剂量控制和使用时机选择,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三、物理防治法物理防治法是利用物理手段来阻止果树上害虫的危害。

常用的物理防治法包括粘黄板和黏虫球控制飞虫,使用陷阱和挡板阻止爬行虫的侵入,利用粉剂和烟熏驱赶病菌等。

这些方法不会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并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四、栽培管理防治法栽培管理防治法是通过合理的栽培措施来预防果树病虫害的方法。

这包括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合理的施肥和浇水,及时修剪和清理病虫害部位等。

通过优化栽培管理,可以提高果树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五、综合防治法综合防治法是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方法来控制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性方案。

这种方法相比单一防治手段更具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综合防治法通常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和栽培管理防治的综合应用,结合果树生长的特点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

总结: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是果树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栽培管理防治和综合防治等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减少果树病虫害的发生,保证果树的正常生长和高产丰收。

然而,应充分考虑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产品,合理使用,确保果实的安全和质量。

果树栽培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果树栽培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

果树栽培的常见病虫害与防治方法果树是农业中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然而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常常遭遇各种病虫害的威胁。

这些病虫害如果不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将给果树的正常生长和产量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了解果树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是每个果树栽培者必备的知识。

一、病害防治1. 果树病害种类果树的病害种类很多,常见的有1) 果实病害,如果斑病、炭疽病等;2) 枝干病害,如树勃腐病、死亡干枝等;3) 叶面病害,如褐斑病、锈病等。

2. 病害防治方法2.1选择抗病品种首先,选择抗病品种是预防果树病害的首要措施。

在果树栽培过程中,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种。

这样能够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2.2病害防治药剂a) 杀菌剂的使用果树病害防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使用杀菌剂。

杀菌剂具有快速杀灭病原体的能力,可以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但是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果树和环境造成污染。

b)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绿色的病害防治方法。

通过增加有益生物的数量,抑制病原体的生长和传播,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例如,使用寄生菌、拮抗细菌等来控制果树病害。

2.3果树栽培管理良好的果树栽培管理也是预防果树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合理施肥、修剪树冠、保持树体通风和环境卫生等,能够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二、虫害防治1. 果树虫害种类果树栽培中常见的虫害包括1) 杂食性昆虫,如蚜虫、跳蚤等;2) 果实食性昆虫,如果蝇、蚜虫等;3) 枝干食性昆虫,如蜘蛛捕食螨、粉虱等。

2. 虫害防治方法2.1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在虫害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入天敌昆虫或昆虫病原体来控制果树害虫的数量。

例如,可以引入食草动物、捕食性昆虫等来控制果树害虫的繁殖和传播。

2.2化学防治在果树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施用杀虫剂,能够快速有效地控制果树害虫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对果树和环境造成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果树病害防治技术果树病害的概念果树病害:果树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忍耐的程度,使果树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果树就是发生了病害。

果树病害的病原一、果树病害的病原和类型引起果树生病的直接原因称病原。

果树病害的病原可分两大类:1.生物性病原。

2.非生物性病原。

生物性病原指以果树为寄生对象的一些有害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

这是常见的五大类,统称为病原生物,简称病原物。

其中病原真菌、病原细菌简称病原菌。

它们都是寄生物,被寄生的果树叫寄主。

也可惯称为寄主植物。

凡是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果树病害都能相互传染,所以称传染性病害或侵染性病害,也称寄生性病害。

常见的传染性病害叶片病害:褐斑病、霜霉病、灰斑病、圆斑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花叶病等。

果实病害:炭疽病、轮纹病、黑星病、白腐病、褐腐病、霉心病、锈果病等。

枝干病害:干腐病、腐烂病等。

根部病害:根朽病、圆斑根腐病、紫纹羽病、白绢病等。

非生物性病原是指一切不利于果树正常生长发育的气候、土壤、营养、有害物等因素。

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果树病害是不能相互传染的,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非侵染性病害,也称为生理病害。

常见的非侵染性病害果实病害:霜环病、水心病、苦痘病、虎皮病、缩果病、果锈、日烧等。

叶部病害:小叶病、黄叶病、叶枯等。

枝梢病害:抽条、枝枯、裂纹等。

根部病害:肥害、冻害、水分过多引起的沤根、根枯、死根等。

二、果树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果树发生病害是植物与病原在特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下相互斗争,最后导致果树生病的过程。

所以,影响果树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条件)是:病原、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

1、病原即引起果树发病的直接原因。

其中病原物大都是寄生物,被寄生的果树称寄主。

病原物的存在及其大量繁殖和传播是果树病害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消灭或控制病原物的传播蔓延是防治果树病害的重要措施。

2、寄主植物(果树)果树发生病害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有寄主植物的存在。

当病原物侵染时,果树本身并不是完全的被动状态。

相反它要对病原物进行积极的抵抗。

一旦病原物的力量强大,就可能发病,相反则不一定发病。

也就是说,当果树本身的抗病性强时,虽然有病原物的存在,但它有自身的防御能力,导致不发病或发病很轻。

因此,在防治果树病害时,常采用栽培抗病耐病品种和提高果树的抗病性,作为防治果树病害的主要途径之一。

3、环境条件病原物与果树斗争的过程不是孤立地进行的,它们离不开自然环境,如一定的气候,土壤,地理环境等。

环境条件一方面可以直接影响病原物促进或抑制其发育;另一方面,也可以影响寄主植物(果树)的生活状态,增加其感病性或抗病性。

因此,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而不利于寄主植物(果树)时,病害才能发生和发展;相反,当环境条件有利于寄主而不利于病原物时,病害就不会发生或受到抑制。

三、果树病害的症状和类型病害的症状果树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

症状又可分为病状和病症。

病状是指果树得病后其本身所表现的不正常状态,如变色、畸形、腐烂和枯萎等。

病症是指引起果树发病的病原物在病部的表现。

如霉层、小黑点、粉状物等。

果树发生病害迟早都表现有病状,但不一定表现病症。

病状的类型1、变色:(1)花叶(2)褪色(3)黄化(4)条纹、条斑、条点(5)白化苗2、斑点(坏死):(1)叶斑(2)叶枯(3)叶烧(4)猝倒、立枯(5)溃疡3、腐烂:(1)干腐(2)湿腐(3)软腐4.萎蔫:枯萎、黄萎、青枯5.畸形: (1)增生型: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2)增大型:根结、徒长恶苗(3)减生型:矮化、小叶、小果、卷叶(4)变态(变形):花变叶、叶变花病症的类型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果树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

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

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

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 注意:由于植物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因此只有病状,而不产生病症。

症状的变化1、典型症状一种病害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病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的症状,其中一种常见症状成为该病害的典型症状。

2、综合症状有的病害在一种果树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情况称谓综合症。

3、并发症状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果树上混发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的类型的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并发症。

有时会发生彼此干扰的拮抗现象,也可能出现加重症状的协生作用。

4、隐症现象病害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

隐症的果树体内仍有病原物存在,是个带菌植物,一旦环境恢复或农药作用消失,隐症的植物还会重新显症。

果树非侵染性病害果树的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果树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果树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果树的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1、环境中的不适宜因素(1)物理因素:温度、湿度和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2)化学因素:土壤中的养分失调、空气污染和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等。

2、果树自身遗传因子或先天性缺陷引起的遗传性病害,虽然不属于环境因子,但由于没有侵染性,也属于非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1、诊断的目的:查明和鉴别果树发病的原因,进而采取响应的防治措施。

2 、诊断方法:现场调查、排除侵染性病害、治疗诊断。

3、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特点:(1)没有病症。

(2)成片发生。

(3)没有传染性。

(4)可以恢复。

4 、生理性病害与病毒病因为均无病症,容易混淆,区别是一般病毒病的田间分布是分散的,且病株周围可以发现完全健康的植株,生理病害常常成片发生。

非侵染性病害和侵染性病害的关系非侵染性病害使果树抗病性降低,利于侵染性病原的侵入和发病;如冻害不仅可以使细胞组织死亡,还往往导致果树的生长势衰弱,使许多病原物更易于侵入。

侵染性病害有时也削弱果树对非侵染性病害的抵抗力,如落叶病害不仅引起果树提早落叶,也使果树更容易受冻害和霜害。

加强栽培管理,改善果树的生长条件,及时处理病害,可以减轻两类病害的恶性互作。

果树病害综合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植物检疫、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法、化学防治。

防治植物病害的策略1、消灭或抑制病原物;2、提高寄主植物的抗病性;3、控制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而利于植物。

综合防治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或农业生态的总体观点出发,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为害。

而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存在繁殖的条件,因地制宜,全理应用植物检疫,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防治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经济、安全、有效地把病害控制在不能造成危害的程度,同时把整个农业生态系内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化学防治原理-杀菌剂保护作用∶在病原物侵入寄主之前,使用杀菌剂阻止病原物的侵入,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作用。

治疗作用∶当病原物已经侵入或寄主开始发病时,使用化学药剂处理植物,使寄主体内的病原物被破坏或抑制,或增强寄主的抗病力,使寄主植物恢复健康的作用。

免疫作用∶是将化学药剂引入寄主体内,以增强植物对病原物抵抗能力,从而达到限制或消除病原物侵染的作用。

钝化作用∶氨基酸、维生素、植物生长素、抗生素等物质进入寄主植物体后,能影响病毒的生物学活性,起到钝化病毒的作用。

严格寄生菌所致病害由严格寄生菌引起的果树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葡萄霜霉病、桃缩叶病、苹果白粉病以及苹果、梨的锈病等。

腐生菌所致病害由腐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有:苹果、梨、桃等的枝干腐烂病和葡萄白腐病、套袋果实黑点病以及桃、苹果、梨褐腐病等。

兼性寄生菌所致病害由兼性寄生菌所致病害主要有: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褐斑病、梨黑斑病、柿圆斑病、柿角斑病以及桃、杏果实疮痂病和桃、樱桃枝干流胶病等。

果树根部病害果树的根部病害主要是樱桃根癌病、立枯病、根腐病、猝倒病、白绢病、根朽病和紫纹羽病、白纹羽病。

病毒类病害果树的病毒病主要有:苹果树衰退病、苹果锈果病、苹果树花叶病、梨石痘病、梨树衰退病、桃红叶病、樱桃病毒病、葡萄病毒病、枣疯病、柿疯病以及草莓病毒病等。

细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主要是桃细菌性叶片穿孔病、猕猴桃溃疡病和软腐病以及枣缩果病。

线虫病害苹果根结线虫和苹果的根腐烂线虫主要危害果树的根系。

草莓的芽线虫主要危害芽和匍匐茎,轻者新叶发育不良,皱缩畸形,重者整株萎蔫。

常见果树病害的防治技术苹果白粉病:发病规律:病菌在病芽内越冬,来年春季果树发芽后,随着病芽萌发病菌就近传播危害,所以新梢抽生即可发现病芽病叶。

春梢和秋梢旺盛生长期是白粉病的两个发病高峰期,凡是春季温暖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的前期流行。

夏季多雨凉爽,秋季晴朗,则有利于后期发病。

防治策略:①清除菌源。

结合冬剪,认真剪去病芽、病枝和病叶,病情严重的果园应避免轻剪,适当重剪,消灭越冬菌源。

②根据白粉病病菌在病芽内越冬的特性,萌芽前后对叶芽实施破顶修剪,这样不但有效消灭了菌源,而且发挥了抑顶促萌,提高了中短枝量,有利于花芽分化。

③发病果园在花序分离期,掌握芽鳞片脱落后到花前,全园细致喷布金力士7500倍+柔水通4000倍液,间隔7—10天,连喷两次。

④花期,结合疏花疏果,摘除病芽病叶,并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⑤春梢封顶期,为防止病菌侵入新芽,应再喷两次金力士6000-7500倍液,这样可有效控制病芽的再次侵染和秋季发病。

⑥秋季发病的果园,还应全园细致喷布喷布一次金力士7500倍+柔水通4000倍液,间隔10天左右,连喷两次。

⑦防治叶部病害,一定要注意每次喷药要加喷优质叶面肥,这样可有效提高叶片的抗病能力,发挥药肥双效的效果。

苹果褐斑病:发病规律:越冬:病菌以菌丝、菌索、分生孢子盘或子囊盘在落地的病叶上越冬,次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进行初次侵染。

传播:孢子借风雨传播,侵入:多从叶片的气孔侵入,也可以经过伤口或直接侵入。

再侵染:发病后从病斑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4-5月份,苹果落花后到收麦前,每遇一次降雨,病残叶上越冬的病菌分生孢子就向新生叶片上传播一次,病菌侵入后有一个较长的潜伏期,7-8月份开始表现症状、落叶,落叶上的病菌可以反复侵染。

一般于5-6月初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发病严重时7月上中旬开始落叶,9月叶片大部脱落。

流行条件:雨水是病菌传播和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4-5月份多雨时,能促进病残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凡春季多雨,夏秋多雨高温、高湿的年份,病害就会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