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
传播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1、社会学传统与符号学传统都是通过符号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2、传播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所以传播学还要研究:

一、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㈠传播是一种社会化的信息共享活动。

㈡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㈢传播是一种双向互动行为。

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是双方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㈤传播是一种行为、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第二章人类传播的信息、符号与意义

一、符号学

1、符号

符号的特征:①符号是在特定指代关系中产生的②符号在形式上可以独立存在③符号的功能是携带和传达意义

④传播以符号为介质,但本质的意义的交流和互动

二、体态符号

1、符号的功能:①表述和说明②传递与传达③引发思维

2、信号的特征:①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的自然的因果性②信号与其表述事物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

3、象征符的特征:①象征符是人工符号,是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象征符除了表达事物,还能表达抽象概念③象征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来使用④象征符不需要和所指对象有必然联系

1)象征符的自由和随意性:一种象征符可表达多种事物一种事物可以用多种象征符表达

2)象征符的社会性和文化性:同一种象征符在不同的社会里有不同的解释,随着时代变迁意义也会发生变化例:美女、帅哥、同志、红卫兵三、意义

1、意义的定义

超自然的、独立的、不变的实体,绝对精神的产物。

意义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他人、自己的种种复杂交错的文化关系、历史关系、心理关系和实践关系。

2、意义的特征:

一、广义性:包含一切精神内容

二、普遍性: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

三、实践性:在实践中产生

符号意义的分类

明示性→暗示性

外延→内涵

指示性→区别性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①传者的意义:未必能正确表达本意②受者的意义:理解存在差异③情境的意义:外部影响因素的总和

四、象征性社会互动

1)象征符=表面意义+类比意义

象征行为的特点: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次意义转化

2)象征性互动=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象征性的社会互动: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

传者:对发出的符号赋予含义,预测可能引起的反应

受者:对传来的符号进行意义理解、解释和反应

第三章传播过程与系统

第一部分:传播过程模式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接受者、讯息、媒介、反馈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2.1“5W模式”或”拉斯韦尔程式”(使用了单向箭头,没有提供一条反馈渠道)

2.2申农-韦佛数学模式

3、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编码:将信息编辑成符号化的讯息用以传播

释码:理解符号所指的内容和对象

译码:思考符号意义并进行反馈

4、德弗勒互动过程模式

5、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6、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7、德弗勒的美国大众媒介体系模式

8、社会化媒体传播的蒲公英模式

9、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形式上:符号和讯息的流动

实际上:意义和精神的互动

②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因素有先后次序,按照信息流向依次执行,环环相扣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中的各因素的逻辑关联,以及内部的层次结构

第四章大众传播

第一部分大众传播的产生和发展

1.大众和大众社会的产生

大众社会是在不断增长的社会差异和心理隔绝中产生的,“大众”并不代表数量级,而是一种社会组织模式:

劳动分工、科层制、不同人口的不同消费方式,导致社会差异不断增大;

传统价值观和规范崩解,正式的控制手段不断增多;

心理异化造成的不信任,公开的简单传播活动变得更加困难;

现代社会的人们更依赖于大众传播来获得所需信息。

2.大众传播的定义

职业说: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活动

集团说:特定的社会集团通过符号和讯息向不特定的多数人表达和传递信息的过程

组织说:现代媒介组织运用法人资金,借助高科技和产业化手段,在国家调控的范围内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手段,以社会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3.大众传播的类型与发展过程

3.1 大众报刊

①政党和政论报刊(19世纪30年代前):以政治组织成员为主要发行对象,发行量低,订阅费用高昂

②廉价“便士报”的出现是报刊大众化的标志:

内容以新闻和社会事件为主

发行量大;

读者不限定阶层;

广告收入成为主要经济来源

3.2 电影

3.3 广播电视

3.4 互联网

互联网传播的特点:传播速度实时性;节目内容海量性;信息形态多媒体性;信息检索的便利性;传播过程交互性: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第二部分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和影响

1.大众传播的特点

1.1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在西方国家媒介组织以公共法人和企业法人形态为主;在我国以采取企业化运营的公有制事业机构为主、企业法人形态为辅的形式。大众传播是有组织有目的的传播活动。

1.2 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是现代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的主要部分。

1.3 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即“受众”,有着广泛的跨阶层、跨群体的社会属性。

1.4 大众传播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有着鲜明的社会文化和精神烙印,与普通的物质产品有着显著区别。

1.4 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内容与社会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息息相关,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每个国家的大众传播都有各自的制度和体系。

2.大众传播的乐观主义观点

2.1 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

早期的乐观主义观点以每国政治学家布莱士为代表,他认为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报刊的三种功能使舆论超越个人意见的简单相加,成为组织化的有机整体,在民主政治中发挥作用:

作为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

作为政治主张的代言人

反映读者意见的“测风标”

3.1 报刊创造的公众

3.1 舆论的组织和规范

3.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3.1 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和赖特的“四功能说”

环境监视

社会联系与协调(解释与规定)

社会遗产传承(社会教育)

提供娱乐

3.2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

政治功能:监视(收集情报)、协调(解析情报;制定、传播和执行政策)社会遗产、法律和习俗的传播

经济功能:收集关于资源和买卖机会的信息、解释这种信息,制定经济政策、开创经济行为

一般社会功能:收集关于社会规范的信息、协调公众的意愿,行驶社会控制、向社会的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的规定、娱乐(消遣活动)

施拉姆的分类法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指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收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同时其本身就是信息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3.2 拉扎斯菲尔德与默顿的功能观

①社会地位赋予

②社会强制规范

③作为负面的“麻醉作用”

4.巨型跨国传媒集团的形成

第五章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

第一部分大众传播制度的几种规范理论

控制研究:大众传播是一种极强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必须纳入社会制度轨道,考察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1、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对社会事务进行判断和评价时,不考虑事物本身内在规律,而是从外部权力和权威上考虑问题的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社会秩序完全由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达成,私人空间被压缩到几乎不存在的状态,自由被减至最低限度。

①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②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

③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④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又称为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其核心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念,即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观点的公开市场”,和“自我修正过程”:

人们是希望了解真理并愿意服从真理

接近真理的唯一的方法是保证不同意见能够在公开的市场上进行自由竞争

人们意见不可能相同,应承认他人权利的同时保证自己的权益见

最终能够产生一般人所能承认的一般意见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意义:

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发展的垄断阶段,后来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资本利益的理论;

今天则进—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3、社会责任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强调的是冲击波者的权利,而没有涉及作为公众的受传者的权利:

这个理论谈论的对象是意见,观点或思想的自由,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作为私有企业盈利活动的信息传播的性质和影响问题:

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

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

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二是为了防止由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4、民主参与理论

产生背景:

信息化:信息与传播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成员需要更多的信息和直接联系;

垄断化:媒介垄断使得传播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民众影响和接近媒体的机会越来越少;

①任何民主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

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

③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

④与大规模的单向垄断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5、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6、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第六章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媒介的多义性

1)工具和技术手段: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2)社会组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

第一部分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麦克卢汉把媒介看作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1.1 媒介即是讯息

1.2 媒介:人多延伸(任何媒介都是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如,文字和印刷媒介是人的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则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综合延伸)

1.3 热媒介与冷媒介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冷媒介”传达的信息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更多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也各具特点。

1.4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意义: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关于“地球村”的预言,也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

局限: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媒介工具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出发解释人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2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一)传播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必须关注媒介的现实社会问题,可以从媒介内容和媒介工具特性等因素来分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

(二)媒介不仅通过它的内容影响受众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以及它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受众的个性或人格。

2.1 “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

2.2 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第二部分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1. 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强制性组织: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为实现组织目标通常采用强制性手段

功利性组织:企业和盈利机构,从事物质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以金钱和物质为实现组织目标的手段。

规范性组织:宗教、教育机构、科学团体,实现组织目标的方法是宣传、传授、研究,具有自发性。

2.1 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

传媒的经济效益来自于两个方面:广告收益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意味着传媒面对的市场压力来自两个方面,广告主和广大受众。

2.2 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

非经济收益目标,即宣传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等。宣传目标的实现主要有两种途径:言论活动和报道活动。

2.3大众传媒的公益性与公共性

提供信息,满足社会普遍的信息需求;

所提供的信息和传播活动影响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

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传媒组织中的“把关人”

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取舍的过程。

4.拟态环境

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

☆☆第七章大众传播的受众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一、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

(一)受众的两个含义:

1.受众(即受传者):指传播过程中的信息接受者。

2.受众:指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体。

(二)受众的群体背景

1.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包括性别、年龄、籍贯、民族、职业、学历等等

2.社会关系意义上的群体,如家庭、单位、团体、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归属阶层,宗教信仰群体等等

(三)IPP指数分析(Index of Political Pre-disposition)

1.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2.“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

3.“选择性接触”:依据①个人兴趣爱好;②群体价值和群体规范。受众的选择机制

(一)选择性注意

接受者往往只注意那些同接受定向、接受期待、接受需要和接受个性等接受图式相吻合的接收对象,以保持心理平衡。

(二)选择性理解

一般来说,选择性理解可以分为三种:

1、创造性理解

2、歪曲性理解

3、卷入性理解:在实际接受活动中,一些受众往往混淆符号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把符号世界完全等同于现实世界,对其作出现实的卷入性的反应和理解。

三)选择性记忆

记忆上的主动筛选、取舍,就是信息接受内在机制中的所谓选择性记忆。影响选择性记忆的因素,主要有三类:

1、主观因素

2、客观因素:节目或作品的本身特点和形貌。

3、载体因素: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多种传播媒介的综合运用有助于受传者增强选择性记忆的效果和信息的传通。

二、作为“市场”的受众

一)受众即市场

1.经营性——大众传媒是一种经营组织,出售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

2.商品性——其信息产品和服务必须能满足大众需求,被大众所购买;

3.竞争性——个传媒机构之间激烈的竞争大众这个市场。

(二)“市场”的受众观点的局限性

1. 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卖方”和“买方”的关系;

2. 着眼于大众的消费特点,不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

3. 这种观点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或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惟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4. 把受众视为“市场”的观点只能是传媒一方的观点,只能使人从传媒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从受众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

三、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

1.传播权:传播权,即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社会成员有权将自己的经验、体会、思想、观点和认知通过言论、创作、著述等活动表现出来,并有权通过一切合法手段和渠道,包括大众传播渠道,加以传播。

2.知晓权:广义:知晓权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力。是人的生存权力的基本内容。

狭义:知晓权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3.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另外还具有选择权、表达权、反论权、监督权、隐私权

“使用与满足”

——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一、何谓使用与满足研究(uses and gratifications approach)

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一、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对广播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尽管对同一个广播节目,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动机收听。

(二)对印刷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对书籍的普遍性的阅读动机

1.实用动机:追求书籍对生产生活的参考价值;

2.休憩动机:通过阅读活动消解疲劳获得休息;

3.夸示动机:通过谈论读书获得他人夸奖;

4.逃避动机:通过读书转移日常生活烦恼;

5.社交动机:提供丰富话题,活跃社交活动;

6.习惯化:获得充实感。

(三)对电视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研究

看电视的四种动机

1.心绪转换:暂且释放日常生活的压力;

2.人际关系:把电视节目中的主持人、剧情角色当作熟人;

通过谈论电视节目内容获得与他人交谈的话题;

3.自我确认:通过电视节目确认自己的社会认知符合主流;

4.环境监测:通过观看电视节目检测自身所处的生活环境

二、传媒接触的社会条件因素

三、对“使用与满足”研究的评价

(一)“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

2.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

3.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

(二)“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局限性::

1.过于强调个人的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2.脱离了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地考虑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因而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

3.它指出了受众的某种能动性,但它仅局限于对媒介提供的内容进行“有选择的接触”的范围之内,因而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主体、有着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

第八章传播效果研究

一、传播效果的概念含义

(一)什么是传播效果

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

它指传播活动尤其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

(二)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传播效果: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行动层面

社会效果: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二、传播效果的类型及研究课题

(一)研究课题:

(1)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传播内容与传播效果

(3)讯息载体与传播效果

(4)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5)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二)大众传播效果的四种类型:长期预期的、短期期非预期的、长期非预期的

三、传播效果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意义:通过对各类传播效果的性质、它们的产生过程和制约因素的考察,来把握传播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来加深我们对人类传播行为的科学认识。

①国家制定发展战略和传播政策

②媒介制定报道方针和从事媒体经营

③新闻工作者采编新闻

④企业进行公关广告宣传

⑤从事社会交往活动

传播效果的三种理论: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播媒介的直接体验而形成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直观性、零碎性)

现场理论在传媒内部工作的人所持的观点业务主义、商业主义

社会科学理论从个人、社会与媒介三者的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

第二节传播效果研究的历史与发展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

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魔弹论”是错误的,它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过分夸大了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否定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

“传播流”研究——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使用与满足”研究

(一)《人民的选择》

1.“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2.“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

3.“意见领袖” 和“两级传播”

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4.对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

小变化

强化

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的态度明确起来的效果

改变

(二)《个人影响》和《创新与普及》

1.《个人影响》

《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二章传播、传播学及其发展历史 一、传播学的概念 1、定义 1)库利(社会学角度) 2)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角度) 3)施拉姆 4)郭庆光(本书观点):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共享说)信息的共享。 (劝服说)突出强调传播是有目的的。 (反映说)传播是一个有机体对于某种刺激的不同反应。 (交流说)用语言进行思想交流。 2、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的定义 ①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②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指出,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揭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 ③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信息的特点和分类 信息分类: 根据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分为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或分为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社会信息及其传播的特点: 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它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三、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正是社会信息系统本身 1、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传播学把社会传播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即传播系统)中进行,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开放性是社会信息系统执行其功能的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双重偶然性: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活动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精神和心理运动规律的制约,使社会信

最新《传播学总论(第二版)》笔记与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传播学的兴起 一、传播学兴起前的传播研究 二、传播学兴起的背景 传播学的诞生期: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 传播学的诞生地:美国 传播学诞生的背景:①(社会基础)工业化大生产使得资本主义生产活动和范围走向国际市场,因而对信息的要求就更高。 ②(社会需求)报业加上各种新兴媒介逐步形成了传播业,这给社会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因此,社会急需要关注和思考传播带给人们的一切。③(学科基础和需要)两次科技革命带来了两次思想革命,人们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认识广度和深度有了大幅度的拓展。人们能够科学而全面地研究影响日益扩大的传播活动。 传播学诞生于美国有政治、经济、社会、学科四方面的背景: 1.政治:①政治家对传播媒介宣传重视和利用,进而重视对传播的研究,这推动了传播研究在美国的开展。②在第 一次世界大战中宣传起了重大作用,战后学者又进行了总结分析。③二战中格外重视宣传工作,推动了传播研究 的深入,为传播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经济: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②战后大 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推动大众传播业进一步研究传播规律,改进传播行为,扩大传播效果。 3.社会:科技革命中产生的新的传播技术推动了传播业的大发展。新媒介在推动社会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暴 力、色情、特别是对儿童的影响),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4.学科:①传播学具有学科交叉性,不同学科的学者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研究传播学,从而使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异 彩纷呈。②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随着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概 念。此时大众传播学出现,大众传播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就是传播学。 传播学的基本发展轨迹:新闻学→大众传播学→传播学 新闻学发展的四个趋势:①从定制分析到定量分析。②从人文学方法到行为科学方法。③从伟人研究到过程与结构。④从 区域性角度到国际性角度。 ①媒介制度。 ②媒介机构(机构关系)。 ③媒介内容(功能关系)。 ④媒介活动(角色关系)。 对传播学有重要贡献的学科: 社会学、心理学、“三论”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 社会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社会学研究范例。 ②传播学利用社会学方法进行研究。 心理学对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 ①传播学借用许多心理学研究范例。②传播学从心理学中借鉴了实验法等研究方法。 第二节传播学的发展 一、国外传播学研究的发展 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著作: 1922 李普曼《舆论学》 1927 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1944 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两级传播” 1948 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5W模式”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修订版)

传播学概论基础知识吐血大整理 (修订版) 第一章 1.传播的三种定义 ①共享说 ②劝服说 ③反应说(生理学原理来自俄罗斯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2.信息、符号、媒介的概念 ①信息:产生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过程中,如果获悉的某一事物的表征,使人感到对这件事物的不确定性减少了,那么这种表征就是信息。 ②符号:指有意义的代表物或象征形式。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 ③媒介:信息、知识的载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 3.媒介技术发展的四个时代 口语媒介→文字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 4.传播的四种类型 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5.印刷术的影响 1、印刷品数量增多,广泛传播、廉价供应 2、促进知识和思想的传播与扩散 3、导致了近代报刊的产生 4、形成生机勃勃、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为民主政治创造了环境。

第二章 一、施拉姆 1、创立传播学博士课程的时间:1943 2、传播研究所的时间:1947 二、拉斯韦尔 1.5W模式 传者(控制分析) 内容(内容分析) 媒介(媒介分析) 受者(受众分析) 效果(效果分析) 2.传播三功能说 社会雷达(环境监视)、使社会各部分适应、环境传承社会遗产 三、拉扎斯菲尔德 1.伊利县研究 背景:伊利县位于大城市克利夫兰和托莱多之间,人口4.3万,主要为工人和农民。居民多阅读克利夫兰日报、收听克利夫兰、托莱多及全国广播公司的节目;在历届总统选举中,此县投票结果与全国大选结果相近,具有典型性;调查从5月开始,到11月罗斯福击败威尔基结束。 调查结果:大众传播对改变选民投票意向并没有什么用。 2.二级传播论 选民中存在一些意见领袖,大众传播内容基本上是从大众传媒流向意见领袖,然后由他们传给他们想要影响的人们,即人际传播扩大了大众传播内容的传播范围,且比大众传播更有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传播学概论复习笔记 一、名词解释 1、什么就是传播:传播即就是社会信息得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得运行。 2、刻板成见: 人们持有得固定、简单化得观念印象,通常伴随着价值评价与好恶 感情。 3、拟态环境:指信息环境,它并不就是现实环境得“镜子”式得再现,而就是传播 媒介通过象征性时间或信息进行选择与加工,重新选择得结果。 4、传播情境概念:指得就是对特定得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得外部事物、条件 或因素得总称,它包括具体得传播活动(如二人对话)进行得场景,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无她人在场等;在广义上,传播情境也包括传播行为得参与人所处得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得环境。 5、群体规范:群体意识得核心内容。指得就是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得 规则,在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即群体成员关于就是非好坏得判断标准。 6、集合行为: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得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 7、媒介接近权:媒介接近权即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 及开展各种社会与文化活动得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播应该向受众开放得义务与责任。媒介接近权得核心内容就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 8、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得力量,它们所传递得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 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得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得态度与意见甚至直接支配她们得行动。 9、传播流:所谓“传播流”指得就是由大众传媒发出得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 “流”向传播对象得社会过程。传播流(研究三部曲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得《人们得选择》、卡兹等人得《个人影响》、罗杰斯得《创新与普及》、)以及克拉帕得《大众传播效果》。 10、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发出得信息,由于信源可信度得负影响,其内容本 身得说服力不能得到立即发挥,而就是处于一种睡眠状态,经过一段时间这种负影响减弱或消失后,其效果才能充分表现出来。 11、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她人提供信息、观 点或意见并对她人施加个人影响得人物称为“意见领袖”。 12、信息社会:所谓信息社会,指得就是信息成为与物质与能源同等重要得甚 至比之更加重要得资源,整个社会得政治、经济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得社会。 13、知沟假说:大众传播得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就是低 者都会带来知识量得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得人获得信息与知识得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得推移,最终结果就是两者之间得“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一)关于传播的定义与传统 1、社会学传统:美—库利——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2、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美—皮尔士——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3、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的实质与其他定义 1、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2、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3、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一)社会信息科学与传播学 1、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A.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B.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1)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2)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二)信息 1、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3、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1、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①“传播和社区有共同词根,彼此不可分。”(施拉姆)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也可是横向的。 ③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其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任何传播都是通过信息的授受和反馈展开的社会互动。 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否则传而不通,导致误解。在广义上,共通的意义空间还包括人们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行为、过程、系统是人们解释传播时的三个常用概念,它们从不同角度概括了传播的另一些重要属性。 3、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一)传播学及其类型 1、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2、系统: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一切事物都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社会传播同样具有系统性。 4、社会传播五种基本类型: A.人内传播——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处理的活动。具有典型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人体本身就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制约的各部分构成,能对个人信息进行处理的有机整体(完整的信息系统 B.人际传播——(个人与个人间的信息传递)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结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人们通过信息的授受,保持着相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 C.群体传播——(主指自然发生的社会群体,如家庭、亲友、社交圈等)是更大的系统,它不仅存在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这些个体系统的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群体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帮助个人实现社会化,在社会化完成之

【重点】传播学教程笔记(背诵版)

传播学教程 第一章 1、信息的定义 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4、社会传播的类型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6、双重偶然性 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能是否正常。 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在是必然的。 第二章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 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手段; 摄影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 第三章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 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 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3、意义的定义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六章

第六章 传播过程 第一节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及其特征 伯洛首先提出将传播作为一个过程来研究。 传播是由多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组成的动态的有结构的信息流动过程。 过程观 结构观 二、传播模式: 用模式来表述传播的结构和运动过程。 模式: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的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课向人们提供客观事物的整体信息。 文字模式、图表模式、数学模式 传播模式的分类: 1,基本模式:拉斯韦尔公式、申农-韦弗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2,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模式:刺激与反应模式、两级传播模式、创新扩散模式……3,大众传播对宏观社会的影响模式:议程设置、依赖模式、沉默的螺旋…… 4,受众中心模式:使用与满足模式…… 5,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模式:媒介组织模式、守门人模式…… 第二节线性传播过程 一、线性传播过程模式 (一)拉斯韦尔模式 表明传播过程是一种说服过程; 奠定了传播学研究的范围和基本内容。 缺陷:过高估计了传播效果;忽视了反馈。 (二)申农—韦弗模式 1949年,信息论创始人申农与同事韦弗提出通信的数学原理 五个正功能: 一个负功能: 讯息发出的信号所接收信号讯息 二、线性传播模式的缺陷: a、忽略了反馈,把传播理解为直线、单向的过程; b、忽略了外部环境,把传播理解为孤立、静态而不是系统的过程。 第三节控制论传播过程 一、控制论观照下的传播过程 1948,维纳,《控制论》 控制论基本思想:运用反馈信息来调节和控制系统行为达到预期的目的。 带有反馈的双向交流过程的传播过程成为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即带有反馈回路的闭环控制系统。

反馈:原意指控制系统中将输出回输到原系统中。传播学认为,反馈就是受传者在接受信息后作出的各种反应。 德弗勒模式最重要的贡献:反馈机制的增加 二、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 (一)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由奥斯古德首创,施拉姆提出(1954) 特别适用于人际传播 传受双方互为传播过程的主客体,兼具编码、译码、释码功能。 编码:将意义或信息转化成符号的过程。编码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约着传播效果的好坏。 编码受到个人因素、社会因素的制约。 译码:将符号还原成信息或意义的过程,与编码过程相对应。 施拉姆大众传播模式 (二)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 该模式指出大众传播过程是经过选择的,且选择经若干阶段进行,说明了大众传播中的把关人和多重把关性。 指出了反馈的重要性。 (三)控制论传播过程模式的缺陷 1,认为传播过程是循环的、平衡的自我调节系统。 2,认为传播过程是一个独立的本体运动过程,忽视传播过程的社会背景。 第四节系统传播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宏观系统认知 线性传播过程、控制论过程均关注于传播过程系统的内部微观要素与环节。 系统论观点:传播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行过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赖利夫妇模式 二、系统过程传播模式 (一)马莱茨克模式 德国学者马莱茨克1963年提出 将大众传播过程细分为众多因素构成的复杂的社会过程。 (二)梅尔文·德弗勒模式(大众媒介的内部体系和行为的模式) 美国社会的外部环境和文化条件 消费者中趣味不同的受众 投票等政治程序 保护 提供商品、服务、广告等 市场调查 消费 表述了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中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与传播过程的关系; 支撑体系运行的是媒介的“低级趣味”内容,它是满足这个体系运转的首要财政条件的主要途径,这是自由市场原则支配下的大众传播体系。 大众传播对微观个体的影响之模式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具有公开性、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等许多独特个性。它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 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⑤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舆论的功能和主要目的: 一功能 (一)、主要功能: 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1、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起着监督和制约的作用;2、对公众起着鼓舞或约束作用。是社会控制的有效形式之一 控制作用体现在: 1、体现在: (1)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制约。表现为监督政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程度;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2)对政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表现为实践过程是否遵从国家既定的法律和制度,是否伤害公民正当权益,实践结果是否维护或促进了社会公益。 (3)对决策和执行人物的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形式权力,履行职责。2、体现在: (1)鼓舞公众或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行为的发生。 (2)鼓舞公众或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或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二)、社会功能: 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三)、舆论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思想启蒙、争取群众的作用,为改革和革命赢得人心,获取正确的社会评价铺路,这时它又成为先行者和启蒙者。 二、目的: 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两面性:

传播学原理 张国良 笔记

传播学原理笔记 第一章传播基础论 1、传播的含义 (1)传播与“communication” A、相同点:两者均含“传达”(消息、意识等)及“传染”(疾病)之意; B、不同点:后者含“运输”(货物与人)及(双向)“交流”之意,从传播学意义上讲,“传播”=Commnication,其主要含义是:精神内容的传布。 (2)“传播”的定义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持此类主张的学者往往会追溯英语Communication的词源,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是,无可否认,在传播实践中,施拉姆等人强调的这种“共享”,不仅是主观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也是客观结果。即,它既是传播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凡强调“共享”的用语,都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不能适用于一切传播现象。诚然,传播能实现“共享”的情况是多数,但是还存在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相反的情况(尽管是少数)。 由此可知,“共享”说虽然指出了传播的一部分规律,但作为定义,是不全面的。 B、“交流说”——强调“传播”是有来有往的、双向的活动。 此说有点类似“共享说”,但着眼点不在“结果”,而在“过程”。但一“共享”一样,“交流”的情况也是常见的,但并非一定会发生。此外,传播也远非一定要用语言。 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此说既正确地指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带有功得性、目的性的传播活动,又不正确的将其当成了一切传播活动的表征。 D、“符号说”——强调“传播”是符号(或信息)的流动。 △以上各学说都是学者从不同的学术领域去理解,更多地关注本学科研究对象的传播活动,范围和方式等,而没有从更多普遍意义上和层面上对“传播”进行定主,因而难免挂一漏方。 △传播: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 (3)信息视野中的传播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笔记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社会学传统 社会互动理论倡始人。强调传播的社会关系性,把传播看做是人与人关系得以成立和发展的基础。 美—皮尔士符号学或语义学传统 符号学的创始人,强调符号作为精神内容的载体在传播中所起的特殊作用。 他们开创了界定传播概念的两传统,一是社会学的传统,一是符号学或语义学的传统。后来,这两传统逐渐发生融合 传播的实质: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 两个传统的融合:传播是通过符号或象征手段而进行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而共享意义。 信息概念引入后,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施拉姆:当我们从事传播的时候,也就是在试图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传播至少有三个要素:信源、讯息和信宿。 阿耶尔:传播在广义上指的是信息的传递,它不仅包括接触新闻,而且包括表达感情、期待、命令、愿望或其他任何什么。 二、传播与信息 传播学考察的主要对象—始终都是人类的社会信息及其传播活动 社会信息与自然界的其他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共同点)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精神内容的载体都表现为一定的物质讯号,作用于人的感觉系统 并引起反馈。因此,社会信息也具有物质属性(至少就精神内容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而言)。 区别: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特殊性质)第一,它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两个伴随) 第二,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人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一个创造物)在此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传播学与信息科学是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的)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巨大贡献 一.把信息概念引进了传播学领域,提高了传播学理论表述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提高两性) 二.拓宽了传播学的视野,使它能够把人类传播活动放在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加以考察,这有助于探索人类社会传播的一般和特殊规律。(一宽一大) 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最广义的信息概念。一切表述事物的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社会信息:除人的生物和生理信息以外的、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 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信息是由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社会学视点和信息科学视点结合的传播概念: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社区: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递行—地形) 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独有—多人共有。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五章

第五章 传播的基本类型 “研究传播学其实就是研究人;研究人与人、人与他的团体、组织和社会的关系;研究人怎样受到影响,怎样互相影响,……要研究传播学,应先了解人与人怎样建立关系。” ——威尔伯·施拉姆 I、自我传播 又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 自我传播实际上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在和外在表现,它是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人内传播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 达摩祖师:面壁思过 河南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中峰的上部,离峰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天然石洞,这个石洞高约3米,深约有7米。方方的洞门,正好向阳敞开,冬暖夏凉,空气清爽。相传,达摩在这个石洞里,整日面对石壁,盘膝静坐。不说法,不持律,默然终日面壁,双眼闭目,五心朝天,在"明心见性"上下工夫,在思想深处"苦心练魔"。达摩在石洞里面壁了9年,当他离开石洞的时候,坐禅对面的那块石头上,竟留下了他面壁姿态的形象,衣褶皱纹,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色的水墨画像。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为"达摩面壁洞"。始至今日,遗址犹存。 大江歌罢掉头东, 遂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 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 主我 I 客我 Me 有 意 义 的 象 征 符 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 (一)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乔治·赫伯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

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主要著作: 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 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 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 (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 人能够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self interaction)。 (三)内省式思考——人内传播 吾日三省吾身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自我传播的主要特性 自我传播既有传播的一般特性,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如以下三点: ①隐蔽性,这种传播的互动过程仅限于自身,常常不要求、不希望与其他人共享。 ②内动性,自我传播即人的自我交流,是每一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这一切的传播活动都是发生在由自己开拓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 ③短途性,传播作为信息交流的过程,总是从甲流到乙,并从乙流动到甲,而自我传播就是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达到主我和客我的信息交流和对话,瞬息之间就完成了一个自我的传播过程。 自我传播的形式: 1,感觉和知觉 2,记忆 3,思维 4,想象 5,情绪和感情 感觉:包括“五觉”,是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形状、声音、气味、软硬、凉热等作出的反映,这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 知觉:感觉的集合,或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分散的个别信息属性进行的综合。知觉的过程,就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理解自我传播: 人内传播虽然是人体内部的信息处理过程,但这个过程不是孤立的,它的两端都与外部过程保持着衔接关系; 人内传播虽然与人的生理机制密切相关,但它在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 人内传播不是对外部世界的消极、被动的反应,而是积极能动的反映; 人内传播是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II、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在两者或两者以上之间进行的,面对面的或凭借简单媒介如电话、书信等非大众

论网络传播学(一)

论网络传播学(一)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回顾了人类传播史,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当今因特网及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学的任务、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相关学科,概述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并进行了前瞻。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ofnetworkcommunication.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ditio nalcommunicationtheorycan'tproperlyexpla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phenomenonandtheref oreanewnetworkcommunicationmustbefounded.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actualityandfutureof thenetworkcommunicationtheoryhavebeendiscussedinthisarticle. Keyword: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完整版)传播学笔记整理

《大众传播学通论》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传播与传播学 一、什么是传播 1、传播是人类交流信息的一种社会性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他们所属的群体、组织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所进行的信息传递、接受与反馈的行为总称。 2、三种定义类型 (1)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传者”对信息的分享。指人们在传播时,总是努力想同谁确立“共同的东西”。代表人物是美国传播学集大成者施拉姆,但是,共享说无法概括拒斥、不通、误解、独处等传播现象。(“心有灵犀一点通”可谓是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最佳状态的描述。) (2)交流说:强调传播是“用语言交流思想、观念、情感,已建立和巩固人际关系的过程”。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E.T·霍尔。交流说忽视了除语言之外的其他符号系统的重要性。 (3)信息说:即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信息是人们对接触到的讯息,“排除不确定因素”后,从中选择出自己所需要的那部分内容,而语言就是这些内容的载体。忽略传播过程的“环生态”现实而留下的遗憾。代表人物是C.E·申农和W·韦弗。 3、传播层次: (1)自我传播:指不起交际作用的内部信息交流过程,是个人处于感知和理解时的言语活动。表征是“不出声”。(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自我互动”的理论、“内省式”思考——郭书P78) 特点:“传播者”与“受传者”角色重叠,往往表现为矛盾的统一体;所传信息不与人分享;由大脑储存信息量的多少决定自我传播的活跃程度,同时,自我传播的自觉程度也决定着大脑对有效信息的储存状态。 (2)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传播活动,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 作用:A教化作用;B联系作用;C协调作用 特点:信息交流渠道多、形式多样,可以面对面直接交流,也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讯媒体“准间接交流”;交流符号可以用语言,也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符号交流,甚至是多种符号复合式使用;人际传播构成一种双向的动态系统,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可以在相互作用中随机互换,反馈非常及时。 (3)群体传播:群体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的团体。分为正式群体(组织传播)和非正式群体(群体传播)。正式群体是指人们在共同利益制衡和理性认知基础上自觉建立的社会组织。非正式群体指以个人好恶、兴趣、认知水平为基础,自发形成的无固定目标、成员间无地位差异、彼此同情、价值观趋同的舆论群体。(郭书P89-98)特点:A群体传播对成员保持一种亲和力和凝聚力,个人参与群体传播会受到影响。 B、成员之间的关系靠传播过程中的心领神会、彼此认同来维系和发展。 C、成员往往会承认群体中的权威和个别人的威望。 D、群体传播是一种开放形式,成员可以自由进出。 补充知识点: 1、群体意识: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 2、群体规范:指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群规不仅对群体内的传播活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复习笔记 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 一、名解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 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 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指的是在传播活动进行过程中,由于传播系统本身存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障碍,如不合理的传播制度,不畅通的传播渠道而导致的传播行为受到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指的是在传播过程之中,个体,群体,世代之间因为特定利益、价值、意识 形态和文化的差异,导致传播双方的正常传播行为受到影响,甚至严重阻碍传播行为的进展。 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 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 1、传播的基本特点 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 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 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胡正荣版《传播学总论》传播学概论笔记 第七章.r

第七章 传播者 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即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及其从业人员。 控制分析: 1、传播者对大众传播过程的控制; 2、传播者所受的社会因素的控制。 第一节传播者的制度环境 一、社会制度与传播的四种体制 “那种认为媒介是独立的力量,能够随意影响和型造社会的老看法,过于简单而且已经过时。所有的制度都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它们的媒介加以管制和控制。基本的原则是,在任何社会对它的传播机构所施加的控制都是从这个社会中产生出来并代表它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梅尔文·德弗勒 希尔伯特、彼得森、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 1、集权主义传播体制 2、自由主义传播体制 3、社会责任传播体制 4、苏维埃-极权主义传播体制 1、集权主义(君主独裁式) 发展于:16、17世纪的英国;现在很多地方仍被广泛接受并采用 思想源泉:君主和政府绝对权力的哲学思想 主要目的:支持、推进现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 媒介使用者:取得皇家特许的人 媒介控制:政府特许、指导、颁发执照,时有新闻检查 媒介禁忌:批评掌权的政治机构或官僚 媒介所有权:私有或公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虽说不一定为政府所有,但一定是执行政府政策的工具 2、自由主义(自由竞争式) 发展于:1688年后,为英美采用;也影响其他地方 思想源泉:弥尔顿、洛克、密尔等人的启蒙思想著作;理性主义和自然权利的基本哲学思想主要目的:提供信息、娱乐,进行销售,但主要用于了解真相、监督政府 媒介使用者:任何有经济力量可以使用媒介的人 媒介控制:依靠“思想自由市场”实现“真理的自我修正过程”,依靠法庭 媒介禁忌:诽谤、亵渎、无礼,战时煽动叛乱 媒介所有权:主要为私有 与其他三者的主要区别:监督政府的工具,也满足其他社会需要 弊端: ①大众传播媒介不受政府控制,但是受到资本控制。媒介所有者形成了垄断,使得其他声音的发出者根本无法进入这个领域,自然谈不上意见的自由竞争。 ②大众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利润,多注意肤浅和刺激性的新闻事件,娱乐内容也缺乏积极性和创造力。 3、社会责任(自我约束式) 发展于:20世纪的美国 思想源泉:报业自由委员会的报告,媒介从业者的实践,媒介自律守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