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方法学-文献评价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医学科研方法答案

(完整word版)医学科研方法答案

“医学科研方法”答案1、逻辑思维的三大主要推理模式是(C、归纳、演绎和类比)A、分析、归纳和总结B、分析、演绎和总结C、归纳、演绎和类比D、分析、归纳和类比2、以下哪种类型的综述被认为是更高级的综述形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B、系统综述)A、叙述性文献综述B、系统综述C、归纳性综述D、普通综述3、以下哪种统计图表示两个连续型变量中一个随着另一个变化而变化的趋势(C、普通线图)A、直方图B、直条图C、普通线图D、圆图4、PubMed显示检索结果的缺省格式为(B、Summary格式)A、Abstrac格式B、Summary格式C、Citation格式D、Brief格式5、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内容主要是(A、人体对受试药的耐药程度)A、人体对受试药的耐药程度B、对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及危险性作出评价C、完成预期的受试病例数的系统观察D、在新药试生产结束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确认性评价6、现患率越靠近多少,样本含量就越小(C、50%)A、30%B、40%C、50%D、60%7、综述的写作基础是(D、复习相关文献)A、具有分析综合能力B、收集创新性资料C、摘取资料中有用信息D、复习相关文献8、过去根据文稿中资料的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分为了初级、中级、高级三类,高级文献综述即(B、评论性综述)A、归纳性综述B、评论性综述C、文献综述D、普通综述9、一般慢性病的随访间隔期可定为(A、1~2年)A、1~2年B、2~3年C、3~4年D、4~5年10、常用的有关调查表处理、数据库建立、统计分析处理软件中,完全免费可以自由拷贝的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这些磨练与考验使成长中的青少年受益匪浅。

在种是(B、EpiData,Epi info)A、ExcelB、EpiData,Epi infoC、FoxProD、SPSS,SAS11、对于计量资料,一般用什么来描述其集中趋势(B、平均数)A、标准差B、平均数C、相对数D、百分比12、血清抗体滴度常用的评价指标是(C、几何均数)A、疾病发病率B、疾病感染率C、几何均数D、算术均数13、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用于定量综合评价文献研究的常用方法,它的思想可追溯到(A、20世纪30年代)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4、循证医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于(D、20世纪90年代中期)A、20世纪60年代中期B、20世纪70年代中期C、20世纪80年代中期D、20世纪90年代中期15、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应符合的原则不包括(A、暴露应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A、暴露应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B、代表性C、可比性D、暴露不能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16、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点是(B、生态学谬误)A、无应答偏倚B、生态学谬误C、选择性偏倚D、回忆偏倚17、以下哪种分析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A、病例对照研究)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病例—队列研究D、病例—病例研究18、对于敏感问题,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A、问卷调查)A、问卷调查B、开放式调查C、随机应答技术D、封闭式调查19、累积发病率的量值变化范围为(A、0~1)A、0~1B、1~2C、2~3D、3~420、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不包括(B、有研究已解决,再次重复进行的课题)只有凭借毅力,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中西医临床科研方法学

中西医临床科研方法学

选择题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研究D、横断面调查考点:论证强度:I型(随机对照研究)> II型 > III型 > IV型2018年考题:论证强度最弱的是:IV型(历史对照研究)2、混杂性偏倚控制的方法,下面错误的是:CA、限制B、配比C、增大样本量D、分层3、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4、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5、分层分析可控制 C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5、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考点:入院率偏倚属于选择偏倚6、队列研究中最容易发生的偏倚是(B)A.混杂偏倚B.诊断怀疑偏倚C.失访偏倚D.报告偏倚E.回忆偏倚诊断怀疑偏倚:指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某些情况,以一种主观偏见或愿望在诊断过程中去探索某种结果,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倚。

常发生在前瞻性队列研究。

7、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BC.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D.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E.总人群中可疑危险因素的暴露率2018年考点:RR的计算13、灵敏度是指(E)A.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B.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C.筛检阳性者中真正成为病人的可能性D.试验检出阴性的人数占无病者总数的比例E.试验检出阳性的人数占有病者总数的比例考点:区别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概念;(1)敏感度:指确有该病的患者中诊断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的人数比例a/(a+c),即指该方法能检出所有确实患病实验对象的能力。

医学科研方法学

医学科研方法学

医学科研方法学
医学科研方法学是指医学研究者在进行医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荟萃分析以及生物统计学等。

实验研究是医学科研方法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验证某种新型的医疗技术或治疗方法是否有效。

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者需要遵守一系列严格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规范。

调查研究是另一种常用的医学研究方法。

在调查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对大量病例进行问卷调查、临床观察或案例分析,来收集、分析和总结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治疗情况。

调查研究在疾病预防、病因探究以及评估疗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机对照试验(RCT)是一种严谨的实验研究方法。

在RCT中,研究者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在双盲的情况下给予不同的医疗干预,以验证新型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

RCT是目前最为可靠的评估医疗干预效果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试验和药物研发领域。

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则是对多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方
法。

通过系统收集、筛选和分析多项相关研究的结果,系统评价可以获得更为全面、可靠的研究结论,有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决策制定。

而荟萃分析则是对多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用于检验研究结果的置信度和可靠性,从而更好地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风险。

生物统计学则是医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生物统计学可以揭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发现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为研究者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工具,是医学研究中科学方法和技术的基础。

(完整版)医学科研方法考试试卷(详细)

(完整版)医学科研方法考试试卷(详细)

1 医学科研方法”答案1、逻辑思维的三大主要推理模式是(C、归纳、演绎和类比) A、分析、归纳和总结 B、分析、演绎和总结 C、归纳、演绎和类比 D、分析、归纳和类比2、以下哪种类型的综述被认为是更高级的综述形式,有较高的参考价值(B、系统综述)A、叙述性文献综述B、系统综述C、归纳性综述D、普通综述3、以下哪种统计图表示两个连续型变量中一个随着另一个变化而变化的趋势(C、普通线图)A、直方图B、直条图C、普通线图D、圆图4、PubMed显示检索结果的缺省格式为(B、Summary格式)A、Abstrac格式B、Summary格式C、Citation格式D、Brief格式5、I期临床试验的研究内容主要是(A、人体对受试药的耐药程度) A、人体对受试药的耐药程度B、对受试药的不良反应及危险性作出评价C、完成预期的受试病例数的系统观察D、在新药试生产结束时对其安全性、有效性作出确认性评价6、现患率越靠近多少,样本含量就越小(C、50%)A、30%B、40%C、50%D、60%7、综述的写作基础是(D、复习相关文献) A、具有分析综合能力 B、收集创新性资料C、摘取资料中有用信息D、复习相关文献8、过去根据文稿中资料的提炼加工程度、组织写作形式和学术水平的高低,分为了初级、中级、高级三类,高级文献综述即(B、评论性综述)A、归纳性综述B、评论性综述C、文献综述D、普通综述9、一般慢性病的随访间隔期可定为(A、1~2年)A、1~2年B、2~3年C、3~4年D、4~5年10、常用的有关调查表处理、数据库建立、统计分析处理软件中,完全免费可以自由拷贝的是(B、EpiData,Epi info)A、ExcelB、EpiData,Epi infoC、FoxProD、SPSS,SAS1、对于计量资料,一般用什么来描述其集中趋势(B、平均数) A、标准差 B、平均数C、相对数D、百分比12、血清抗体滴度常用的评价指标是(C、几何均数)A、疾病发病率B、疾病感染率C、几何均数D、算术均数13、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用于定量综合评价文献研究的常用方法,它的思想可追溯到(A、20世纪30年代)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14、循证医学发展最快的阶段在于(D、20世纪90年代中期) A、20世纪60年代中期B、20世纪70年代中期C、20世纪80年代中期D、20世纪90年代中期15、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对照应符合的原则不包括(A、暴露应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 A、暴露应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 B、代表性 C、可比性D、暴露不能作为选择对照的依据16、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点是(B、生态学谬误)A、无应答偏倚B、生态学谬误C、选择性偏倚D、回忆偏倚17、以下哪种分析性研究又称回顾性研究(A、病例对照研究)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病例—队列研究D、病例—病例研究18、对于敏感问题,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A、问卷调查)A、问卷调查B、开放式调查C、随机应答技术D、封闭式调查19、累积发病率的量值变化范围为(A、0~1)A、0~1B、1~2C、2~3D、3~420、具有创新性的课题不包括(B、有研究已解决,再次重复进行的课题) A、填补医学史的空白,前人或他人尚未研究的问题 B、有研究已解决,再次重复进行的课题C、虽有研究但尚未解决,有待进一步探索或修改D、原有的技术、方法和产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有待进一步提高的课题21、为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方法学的基础的是(C、临床流行病学的异军突起)A、信息网络技术和检索工具的不断完善B、人类疾病谱的改变C、临床流行病学的异军突起D、医学模式的更新转变22、关于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传统医学关注对象是病人,而循证医学关注对象则是疾病)A、传统医学关注对象是病人,而循证医学关注对象则是疾病B、传统医学对证据的评价未能给予足够重视,而循证医学有专门用于评价文献证据的方法C、疗效判断传统医学主要依据检查结果等变化,而循证医学依据患者最终结局和生存质量D、医疗决策时传统医学较少考虑临床经济的成本效益,而循证医学综合考虑效益和经济技术等因素23、Hirewire Press免费期刊文献网站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所属Highwire出版社于哪一年创建(C、1995年)A、1985年B、1990年C、1995年D、2000年24、医院感染管理科的主要职责不包括(A、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全院控制医院感染规划、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25、据国外统计,医学文献在整个科技文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约(A、四分之一)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三分之二26、生态学研究又称(B、相关性研究)A、描述性研究B、相关性研究C、实验性研究D、类实验性研究27、关于问卷中问题的顺序,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相关问题列在一起,事件应由远到近)A、问题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相关问题列在一起,事件应由远到近B、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在前面C、敏感的问题放在最后回答D、开发性的问题通常放在后面28、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是(D、归因危险度) A、人群归因危险度 B、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C、相对危险度 D、归因危险度429、一般英文题目以多少个实词以内为宜(C、10个) A、15个 B、12个 C、10个D、8个30、与盲法研究相对的是(A、开发试验)A、开发试验B、对照试验C、现场试验D、个体试验31、项目申请书的摘要最多不超过(B、400字)A、300字B、400字C、500字D、600字32、分位数间距指的是同一组资料中的两个分位数之差,其中用得最多的是(A、四分位数间距)A、四分位数间距B、十分位数间距C、百分位数间距D、千分位数间距33、如果失访率达到多少,则研究的真实性值得怀疑(A、20%以上) A、20%以上B、15%以上C、10%以上D、5%以上34、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的外文署名方法,张雪华的外文署名应为(D、“Zhang Xuehua”)A、“ZhangXuehua”B、“ZHANG XUEhua”C、“Zhang-Xuehua”D、“Zhang Xuehua”35、参照WHO及美国CDC诊断标准,我国卫生部于哪一年制定出《医院感染诊断标准》(B、1990年)A、1985年B、1990年C、1995年D、2003年36、关于总人口对照,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对比资料不容易得到)、可认为是外对照的一种,但也可看作不设对照 B、对比资料不容易得到C、资料比较粗糙,往往不十分精确或缺乏欲比较的细目,人群可比性差D、对照中可能包含有暴露人群37、医学论文中材料与方法应归于哪一部分(C、主题部分)A、文摘部分B、前置部分C、主题部分D、附录部分38、关于序贯试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由于序贯试验能回答多个方面问题,因此适宜用于多因素研究)A、由于序贯试验所用受试对象明显少于其他设计,故务必切实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与可比性B、序贯试验要求较快获得结果,所以反应慢的过程不宜选用序贯试验C、由于序贯试验能回答多个方面问题,因此适宜用于多因素研究 D、将序贯试验与其他设计结合起来,将有利于复杂研究工作的进39、什么是所有研究设计都必须使用的,是对专业设计的合理性与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保证(C、统计学设计)A、合理的科研思路B、专业知识水平C、统计学设计D、正确的研究方法40、目前我国一般医学期刊登载的综述多为四五千字,引文15~20篇,其中外文参考文献不应少于(B、1/3)A、1/2B、1/3C、1/4D、1/541、常用的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不包括(D、盲法) A、限制 B、随机化 C、配比D、盲法42、1-β称为假设检验的检验效能,也成称为(A、把握度) A、把握度 B、效度C、I型错误D、Ⅱ型错误43、变异系数是不受单位影响的一种变异指标,通常用什么表示(B、CV)A、MSB、CVC、SD、R44、以下哪种类型的问卷适合于大范围的调查或研究(D、封闭型问卷)A、非结构型问卷B、开放型问卷C、图画型问卷D、封闭型问卷45、计量资料的完全随机设计实验,在组与组之间样本含量相等(n1=n2)条件下,每组样本含量(n)的计算公式为(A、n=2[(s/d)(zα+zβ)]2)A、n=2[(s/d)(zα+zβ)]2 B、n=3[(s/d)(zα+zβ)]2 C、n=4[(s/d)(zα+zβ)]2 D、n=5[(s/d)(zα+zβ)]246、在一定时期内,同期住院病人中新发生医院感染例次的频率,称之为(A、感染例次发生率)547、我国现行《新药审批办法》要求受试药受试病例数不应少于(C、100例) A、50例B、80例C、100例D、120例48、生态比较研究中最为简单的方法是(A、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A、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的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B、比较不同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态,以了解该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差异 C、探索现象产生的原因,找到值得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D、评估社会设施、人群干预以及政策、法令的实施情49、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引起的不良反应,其程度轻重与用药剂量有关,这种类型不良反应属于(A、A型不良反应)A、A型不良反应B、B型不良反应C、C型不良反应D、D型不良反应50、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科学研究主要是(A、病例分析) A、病例分析B、临床与基础的结合研究C、临床与现场的结合研究D、临床-基础-现场相结合的防治研究51、明确疾病的概念定义主要是为了(D、以上皆是) A、防治疾病的错误分类,从而保证研究病例的匀质性B、防治非病例由于误诊而进入病例组,而导致研究的病例组稀释,降低研究的效力C、有利于与他人的研究进行比较 D、以上皆是52、一个理想试验特异度为(D、100%)A、50%B、60%C、80%D、100%53、以下属于选择偏倚的是(A、无应答偏倚)A、无应答偏倚B、回忆偏倚C、调查人员偏倚D、测量偏倚54、面上项目包括自由申请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期限一般为况55、病例对照资料分析的最基本形式是(C、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 A、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 B、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C、未匹配未分层资料的分析D、未匹配分层资料的分析56、文献积累主要有什么形式(D、以上皆是)A、文献卡片B、读书笔记C、读书心得D、以上皆是5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应用范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研究,主要适宜于尚未有肯定防治效果的疾病研究)A、临床治疗性或预防性研究,主要适宜于尚未有肯定防治效果的疾病研究B、诊断研究,证实某种新诊断试验的真实性和可靠性C、在特定的条件下,可用于病因学研究D、预后研究,确定早期发现的某病患者可能发生情况58、入院率偏倚又称(A、伯克森氏偏倚) A、伯克森氏偏倚B、奈曼偏倚C、现患病例—新病例偏倚D、检出偏倚59、大约有多少初次单胎妊娠妇女会发生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或子痫(C、30%)A、10%B、20%C、30%D、40%60、1928年哪位英国人发现青霉素(A、Florey)A、FloreyB、DukesC、ListerD、Pasteur61、最为经典的分组方法是(B、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A、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 B、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C、交叉设计试验 D、序贯试验设计 62、1999年7月中国哪位教授作为中心代表,当选为世界Cochrane协作网指导委员会委员,成为亚洲地区的惟一代表(A、李幼平)A、李幼平B、潘伟贤C、谢邦昌D、银庆刚63、进行诊断试验评价的基本方法是(B、与诊断某病的金标准作盲法和同步比较) A、确定某病诊断的金标准B、与诊断某病的金标准作盲法和同步比较C、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D、合理计算样本含量64、由于横断面研究所搜集的资料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通过追踪观察将来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为(B、前瞻性研究)A、回顾性研究B、前瞻性研究C、现状研究D、生态学研究65、现场试验的研究对象为(C、未患所要研究疾病但又是该病的易感者) A、已患所要研究疾病又是该病的易感者 B、已患所要研究疾病但又不是该病的易感者 C、未患所要研究疾病但又是该病的易感者D、未患所要研究疾病而且也不是该病的易感者66、关于Meta分析与传统的文献综述的联系与区别,以下说法错误的是(B、两者的评价方法相同)A、两者都是对同类研究结果的综合评价B、两者的评价方法相同C、Meta分析为定量的系统评价D、传统的文献综述多依赖综述者的主观分析来进行定性评价67、三因素设计包括(B、拉丁方设计、尧敦方设计及裂区设计)8A、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及序贯设计B、拉丁方设计、尧敦方设计及裂区设计C、配伍组设计、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配对设计D、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68、新药临床验证适用于《新药审批办法》规定的(D、第四、五类新药) A、第一、二类新药 B、第二、三类新药 C、第三、四类新药 D、第四、五类新药69、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并设有对照的调查研究方法,在循证医学中属(C、三级设计方案)A、一级设计方案B、二级设计方案C、三级设计方案D、四级设计方案70、队列研究的优点不包括(D、适用于少见病)A、可直接计算发病率及危险度,能充分而直接地分析暴露的病因作用B、样本量大,结果比较稳定C、可同时研究一种暴露与多种疾病的关系D、适用于少见病71、完全随机设计的两组计量资料比较常用的检验方法为(C、t检验) A、X2检验B、u检验C、t检验D、非参数检验72、表头设计的根本原则是(B、不混8A、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及序贯设计B、拉丁方设计、尧敦方设计及裂区设计C、配伍组设计、均衡不完全配伍组设计、配对设计D、析因设计、正交设计和均匀设计B、获得当前最佳的临床研究成果或证据C、临床流行病学不断产生和发展D、患者的参与74、队列研究的用途是(D、以上皆是)A、检验病因假设B、研究疾病自然史C、评价预防效果D、以上皆是75、问卷中出现“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是否经常失眠”等这样的问题属于(B、行为型问题)A、事实型问题B、行为型问题C、态度或感情型问题D、原因或理由型问题76、新药Ⅲ期临床试验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比例不低于(B、1:3A、1:2B、1:3C、1:4D、1:577、相对危险度也叫(A、率比)A、率比B、率差C、归因危险度百分比D、超额危险度78、进行序贯试验的要求为(D、以上皆是) A、能较快获得试验结果 B、仅以单一指标作为依据C、能依据试验结果决定样本含量的增减D、以上皆是79、预后研究的意义在于(D、以上皆是)A、了解疾病的行为,如各种预后因素对疾病预后的影响B、利用统计分析的结果来预测病人的预后C、比较各类病人的预后情况D、以上皆是80、正交设计的首要关键是(C、表头设计)A、确定主效应B、确定水平数 D、确定表格行数81、按照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流行病学实验可分为哪两大类(A、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A、现场试验和临床试验B、社区试验和临床试验C、个体试验和社区试验D、个体试验和群体试验82、广义的实验研究包括(D、以上皆是)A、动物试验B、临床试验C、社区试验D、以上皆是83、医学论文的前置部分不包括(B、前言)A、题目和作者B、前言C、内容摘要关键词84、综述的基础是(C、文献复习)A、文献收集B、文献整理C、文献复习D、文献归类85、近几十年来,发达国家哪些疾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发病率逐渐降低(A、传染性疾病) A、传染性疾病 B、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C、循环系统疾病 D、癌症86、PubMed的主体为(C、MEDLINE数据库)A、ProQues数据库B、MeSH数据库C、MEDLINE数据库D、CBM数据库87、西蒙斯模型又称(D、两个无关问题的RRT模型)10C、三个无关联问题的RRT模型D、两个无关问题的RRT模型88、光盘是什么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型信息载体(C、20世纪80年代) A、20世纪6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0世纪80年代D、21世纪90年代89、使病例组和对照组中有某种或某些特征的比例相同指的是(B、频数匹配) A、个体匹配 B、频数匹配 C、成组匹配 D、群体匹配90、随机误差又称为(A、偶然误差)A、偶然误差B、抽样误差C、选择误差D、检出误差91、要求通过样本资料的分析能够回答课题设计中所提出来的问题,这个指的是样本的(C、有效性)A、准确性B、可靠性C、有效性D、实际性92、一组同质计量资料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指的是(A、极差) A、极差 B、方差C、标准误D、标准差93、研究结果能用现代医学知识解释,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指的是关联的(A、合理性)A、合理性B、重复性C、特异性D、强度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属于哪种形式的对照(A、空白对照) A、空白对照 B、实验对照 C、标准对照 D、安慰剂对照+94、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属于哪种形式的对照(A、空白对照) A、空白对照 B、实验对照 C、标准对照 D、安慰剂对照95、表头设计的原则不包括(A、研究因素与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应排在同一列) A、研究因素与不可忽略的交互作用应排在同一列B、水平数与具体的量根据实验目的,参照专业知识与预备试验或实践经验而设定C、能忽略的交互作用应尽量忽略D、在多因素中凡已成定论者可不列入观察的因素,需观察的因素应当精选,宜少勿多96、指标的哪种特性用来表示该指标鉴别真阴性的能力(B、特异性) A、客观性 B、特异性 C、敏感性 D、准确性97、统计表的线条一般是(A、“三线式”) A、“三线式” B、“四线式” C、“条形式”D、拆线式98、医学科研按科技活动类型包括(D、以上皆是)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开发研究D、以上皆是1199、基础研究主要属于哪一类创新(A、原始创新)A、原始创新B、次级创新C、思维创新D、技术创新100、队列研究资料分析的关键是(B、结局事件的发生率的计算) A、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 B、结局事件的发生率的计算 C、发病密度的计算 D、累计发病率的计算。

临床医学科研论文撰写与评价

临床医学科研论文撰写与评价

两端及表内项目间不划分割线。
表1 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杆菌结果 主栏 组 别 宾栏 根治(%) 未根治(%) 合计
137 主 三联组 语 奥美拉唑组 7 合 计 144
87.3
4.3
20 12.7
154 95.7
157
161
174
318
表2 分度
两组介入化疗后血象降低情况 参麦治疗组 白细胞 血小板 对照组 白细胞 血小板
Î » · î ¿ Á ë Ó å Ì Ø Ö Ä µ à Ï Ø ¹ Ø ¹ µ Ï
4 3.5 Î ·» î Á ¿
¿ Á î Î » ·
3 2.5 2 1.5 1 0.5 0 0 20 40 60 80
å Ì
Ø Ö
4、线图 表示某种因素在一定时间或时期内变化的趋势 或用于表达两个可变因素之间的关系。也可以 在同一图内有多条连点线,表示在同一条件下 同时观察的多种项目。
(Ë ê )
5. 其它:两种药物治疗门脉高压结果
在病例数少的时侯──图示法。 治疗前值与治疗后值。 治疗组 对照组 门 4
脉 3
压 2 1
疗效前 疗期间 疗效前 疗期间
附2、常用表格的设计
要求 :
1)有准确的表序和标题。 2)有关项目的相关性要表达清楚, 但项目不宜繁多。 3)表的顶线和底线要用粗线,表的
结果结果resultsresults列出列出主要的有意义的或新发现主要的有意义的或新发现的研究察的研究察结果指出临床与统计学意义和价值结果指出临床与统计学意义和价值结论结论conclusionconclusion肯定经过科学分析的研究结果及其获得肯定经过科学分析的研究结果及其获得的某些结论或论点指出这些结论或论点的的某些结论或论点指出这些结论或论点的理论或实用价值以及某些尚待进一步探理论或实用价值以及某些尚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

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

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是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环节,它关乎着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的相关内容,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

一、临床科研方法学概述临床科研方法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临床医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

它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结果解释等多个方面。

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研究的内部有效性、外部有效性和可推广性,从而使研究结果更具参考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二、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的重要性1.提高研究质量:遵循临床科研方法学原则,有助于提高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减少研究误差。

2.保护研究对象: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可以确保研究对象的安全和权益。

3.指导临床实践: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医学发展。

4.促进学术交流:遵循临床科研方法学规范,有助于提高研究的透明度和可重复性,促进学术交流。

三、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内容1.研究设计: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合适的研究设计,如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等。

2.数据收集:制定详细的数据收集计划,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4.结果解释:对研究结果进行合理解释,探讨其临床意义和适用范围。

5.文献综述:搜集和整理相关领域的文献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6.研究报告:撰写规范的研究报告,遵循国际通用的报告规范,如CONSORT声明、STROBE声明等。

四、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注意事项1.严谨的研究态度:在进行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时,要严谨认真,遵循科学原则。

2.持续学习:临床科研方法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要关注学术动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3.合作交流:多与同行交流合作,分享经验,提高研究水平。

4.伦理审查:确保研究遵循伦理原则,保护研究对象权益。

总结:临床科研方法学工作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研究质量和促进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科研

医学科研

1、结合自己的专业,叙述医学科研的基本步骤医学科研由五部分组成: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施方法,统计分析和总结归纳。

(1)科研选题:医学科研的选题就是确定所要探索的题目它是科研的起点,也是关系科研成败和成果大小的关键性问题。

结合个人的专业,我认为选题应具备的条件是:思路要新,要善于在疾病现象或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寻找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研思路要独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方案可行,技术路线新颖、简洁,方法先进。

科研选题的基本程序为:原始想法或提出问题→文献评价→假设形成→立项。

(2)科研设计:医学科研设计是对医学科研具体内容和方法的设计与计划安排,是整个医学科研过程的纲领。

结合个人的专业,我认为医学科研设计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创新性、先进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且决定了完成课题的速度与经费的开支等问题。

科研设计主要包括专业设计和统计学设计,前者是运用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技术来进行设计,后者是运用数理统计学理论和方法来进行设计。

(3)实施方法:按照研究对象的属性和实验场所不同,医学科研实施方法可分为调查、实验和观察三大类,我个人从事的专业中,三种方法均有所涉及,同等重要。

科研方法实施阶段,也是资料收集阶段,其中原始数据的保存是关键。

(4)统计分析:实际工作中深深体会到:大多数情况下,医学科研中实验或观察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偶然现象,必须进行重复观察。

这就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在实际工作中,要搞好医学研究,我们做为研究者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需具备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知识。

(5)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医学科研中的最后一个步骤,即根据研究事实与统计分析结果,运用综合、归纳、分析与演绎等方法,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在我们的具体专业中,总结归纳的基本形式有撰写论文与课题鉴定总结两种。

专业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归纳总结中有两点重要:第一,推理要基于已有的研究数据,既要尊重研究证据和客观公理,不天马行空、凭空捏造,又要不拘泥于传统观念,敢于怀疑,推陈出新;第二,重视研究对象的固有特征,即只能推出本科研设计的总体特征,切不可轻易外延推断。

Meta分析方法及其医学科研价值与评价

Meta分析方法及其医学科研价值与评价

Meta分析方法及其医学科研价值与评价在医学科研中,针对同一问题常常同时或者先后有许多类似的研究。

由于研究对象数量的限制、各种干扰因数的影响以及研究本身的或然性等原因,许多研究结果可能不一致甚至相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严格设计的大规模随机试验进行验证;二是通过对这些研究及其结果的综合分析和再评价,即越来越受到重视的Meta分析。

目前,Meta分析是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 Medicine)大量文献分析的核心方法,几乎成了循证医学的代名词。

有关Meta分析方法的介绍和研究零星见于一些统计学和临床流行病学专业文献。

为正确认识和合理应用Meta分析方法,就Meta分析的基本步骤、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在医学科研中的作用和存在问题予以论述。

一、Meta分析的基本思想和方法Meta分析的基本思想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应用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领域,70年代初Ligh和Smith正式提出可以对不同研究结果汇总数据进行综合分析,1976年由Glass首次命名为Meta analysis,其意思是“more comprehensivem”,即更加全面或超常规的综合,国内一般译为元分析或荟萃分析,但文献中多使用“Meta分析”一词。

Glass对Meta分析的定义是:以综合已有的发现为目的,对单个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统计学分析方法;Sacks等的定义是:对以往的究所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合并和严谨的系统综述方法。

Meta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依靠搜集已有或未发表的具有某一可比特性的文献,应用特定的设计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与综合评价,对具有不同设计方法及不同病例数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比较。

其基本步骤是: (1)提出需要并可能解决的问题;(2)确定检索策略,检索有关文献;(3)评价文献质量,剔除不满足要求的文献;(4)综合分析文献资料;(5)总结报告研究结果。

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是Meta分析的关键部分,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其基本步骤是1)确定研究效应的统计指标,如计量资料检验统计量t值、u值、F值、相关系数r和计数资料的率、比值比(OR)、相对危险度(RR)、χ2值等;(2)对多个独立研究进行同质性检验(常用方法总结见表1);(3)对具有一致性的统计量进行加权合并,综合估计出平均统计量,对综合估计的统计量进行统计检验和统计判断,最后计算某些统计指标的95%可信区间(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Fracture Prevention with Zoledronate in Older Women with Osteopenia来自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原文:Prevention of fractures with bisphosphonates has been shown most clearly in patients with osteoporosis, which is defined either by a bone-density T score of less than−2.5or by the presence of prevalent vertebral fractures; whether bisphosphonates are efficacious in patients with osteopenia alone is uncertain. However, treating only patients who have osteoporosis has only a limited capacity to decrease total numbers of fractures, since fractures tend to occur in the much larger group of women whose bone mineral density is in the osteopenic range.2If interventions are to achieve a substantial decrease in the total numbers of fractures, therapies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women with osteopenia are needed.Zoledronate (also known as zoledronic acid) has characteristics that make it attractive for use in women who have osteopenia. It is administered by intravenous injection at intervals of1year or longer, it is preferred over oral bisphosphonates by a majority of patients,7and it has had a satisfactory safety profile.8,9The current trial assesses the effects of zoledronate on fractur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with hip bone mineral density that is characterized as osteopenia.研究背景简洁清晰介绍了双膦酸盐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效果明显,但在骨质减少的患者中,双膦酸盐是否有效尚不确定。

另外治疗骨质疏松减少骨折总数的能力有限,因为骨折发生在骨质减少范围内的更多妇女群体中,这部分群体的T值小于-2.5,但往往含有其他的骨折风险因素。

现有的研究尚不能充分证明双膦酸盐能够减少骨质疏松骨折发生率。

2. 设计方案:是否恰当?设计方案原文:We conducted a6-year, double-blind trial involving2000women with osteopenia (defined by a T score of−1.0to−2.5at either the total hip or the femoral neck on either side) who were65years of age or older. 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 four infusions of either zoledronate at a dose of5mg (zoledronate group) or normal saline (placebo group) at18-month intervals. A dietary calcium intake of1g per day was advised, but calcium supplements were not provided. Participants who were not already taking vitamin D supplements received cholecalciferol before thetrial began (a single dose of2.5mg) and during the trial (1.25mg per month). The primary end point was the time to first occurrence of a nonvertebral or vertebral fragility fracture.恰当。

进行的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文章对研究方案详细介绍,并具体描述了实施过程。

3. 随机、盲法是如何实施?随机、盲法具体实施原文:Consecutive eligible participants were assigned to one of the two trial groups on the basis of a randomization list with variable block size that was prepared by the trial statistician. Infusion bottles were labeled by staff members who had no contact with trial participants. All the trial personnel were unaware of the initial trial-group assignments.4. 受试对象的选择及代表性受试者选择的原文:Eligible participants were ambulatory postmenopausal women65years of age or older, with a T score of−1.0to−2.5at either the total hip or the femoral neck on either side; both hips were assessed in all patients. A T score of less than−2.5at one hip site (total hip or femoral neck on either side) did not preclude participation in the trial, as long as another hip site met the criteria, so patients at the interface of osteopenia and osteoporosis were included. The presence of spinal osteoporosis was not an exclusion criterion as long as the T score was above−3.0. Other exclusion criteria were an 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of less than30ml per minute per1.73 m2of body-surface area, major systemic disease, cancer in the previous2 years, metabolic bone disease, or regular use of bone-active drugs in the previous year (including bisphosphonates, estrogen, antiestrogens, and prednisone at a dose of2.5mg or greater per day or equivalent).文章详细描述了纳入排除标准,受试者均来自新西兰奥克兰地区使用选民登记册招募的2000名妇女。

5. 施加因素:标准化、稳定性、合理性施加因素原文:A total of2000women were recruited with the use of electoral registers from the Auckland region of New Zealand and were randomly assigned, in a 1:1ratio, to receive four infusions of either zoledronate at a dose of5mg (zoledronate group) or normal saline(placebo group), packaged in identical containers, at18-month intervals.Women who were not already taking vitamin D supplements were given a single oral dose of cholecalciferol(2.5mg[100,000IU]) at least1weekbefore their first infusion and subsequently received cholecalciferol at a dose of1.25mg per month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trial. A dietary calcium intake of1g per day was advised, but calcium supplements were not supplied.安慰剂(生理盐水)与唑来膦酸均采用相同的容器包装;两组均每18个月输注4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