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6.22《世说新语》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
中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2《世说新语》二则教案

教学目标: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教学重点: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期行》一、情境创设: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文章——《期行》。
二、学法引导: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三、组织探究:活动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1)互动求助,读准字音。
(2)合理停顿,读准节奏。
A、教师范读:(学生划停顿符号“/”)B、分组朗读:(纠正其读音与停顿的不当之处)C、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活动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1)生生互动,理解词句。
(2)整体理解:逐句理解,积累文言词语。
(3)梳理情节:这是一篇文言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写了什么?开端:期行不至,太丘舍去。
发展:客问元方,怒骂太丘。
高潮:元方反驳,无信无礼。
结局:客惭下车,元方不顾。
活动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1)小组复述:组长复述,其余同学补充。
(2)探究:故事告诉我们什么?(3)小结:诚信是立世之本,我们都应当讲究诚信。
活动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1)人物评价:你喜欢或者不喜欢哪一位?为什么?谈谈你的想法。
(2)情境体验:假如你是太丘,回来知道故事里的情况,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元方,父亲回来后,你将怎么做呢?假如你是故事中的友人,太丘回来后你又将怎么做呢?(3)感悟讨论:学习本文,你懂得了什么或你明白了什么?四、归纳小结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努力的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
五、布置作业: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首诗歌或短文。
六、板书设计:期行太丘友人元方与友期行过中不至(无信)怒斥友人舍友与去对子骂父(无礼)有理有椐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学习《乘船》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2课世说新语二则学案

22《<世说新语>两则》学案七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学后自评:☆☆☆☆☆)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学习过程:第一则《期行》一、自主学习:1、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译重点词、句期:(古义)______、(今义)_____不:现写作“______”,表示______引:______ 过:______ 顾:______ 委:______(我能填出省略的成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 )去,( )去后()乃至。
二、合作交流在四人小组内结合课下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
三、质疑讨论〈1〉友人末到,陈大丘就独自走了你是陈大丘,你会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哪些言行表现了陈元方的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何看待元方这个“时年七岁”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友人渐,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假如第二天陈大丘与友人见面,请设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则《乘船》一、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正音,辨形俱:______ 幸:(古义:______)、(今义:______)尚:_____辄:______可:______舍:______抛弃宁:______所以:______ 邪:相当于“______”,表______ 遂:______ 翻译:本所以疑,正为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合作交流:四人小组结合课文注释进行翻译,并派代表向其它小组质疑三、质疑讨论1、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怎样评价他们的优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比较《期行》和《乘船》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比较《期行》《乘船》的写作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期行》行文简洁,故事情节紧凑,中心意思深刻,耐人寻味)(《乘船》行文简洁,故事情节完整,通过对比,揭示了文章中心总结:通过本文两个小故事的学习,我们主要学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置作业围绕对课文中所阐明的主旨——“诚信”,联系社会现实,结合生活实际以“诚信”为题材写一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寄语:诚信是一个人的最重要品格。
语文版七年级上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教案高品质版

《<世说新语>二则》教课目的:1、认识作者和《世说新语》的文学知识。
疏导文意,掌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认识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先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敬他人的美德。
3、学习对话和对照刻画人物的方法,熟读并背诵课文。
4、领会故事反应的道理,正确掌握人物形象特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教课要点:目标 2.教课难点:目标 4.教课方法:朗诵、商讨。
课型:新讲课。
课时数:2课时。
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导入新课:“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向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很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
今日,就让我们撷取此中的两朵小浪花,陪伴着先人的踪迹,去寻访诚信的真理吧!古代有个曾子,为人老实。
有一天,他老婆要上街买东西,孩子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老婆只能说:“你在家里玩,我回家杀猪给你吃。
”曾子的老婆上街回来后,看见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连忙劝止说:“我不过哄哄孩子,你不用当真。
”曾子说:“怎么能谎话呢?”就把猪给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人。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期行》,“期行”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期”是商定的意思,行,出行。
“期行”即商定日期出行。
此中会引起如何的事情?发人沉思。
《坐船》,“坐船”点明本文的主要事件,意在借事件讲明一个道理。
2、作者刘义庆(403—444),字令升,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
为人简素,喜好文学。
身旁齐集了许多文人学士。
《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录小说。
全文分品德、语言、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
记录了从汉末到东晋权门贵族和官僚士医生阶层的逸闻,较为集中地反应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
3、指导学生认识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文言文三步习读法)、认读:辨读字词,朗诵课文;(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要旨;(3)、创读:审美评论,延长创建。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2《世说新语》教案 (新版)语文版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课文内容,积累常见文言词汇,初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
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把握文中主旨。
2、过程与方法: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归纳主旨。
重点讲解文中的疑难字词,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引导学生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学习从小做一个守信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积累文言词汇。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在我国的文学史上诞生过无数著名的传世名作。
而古代小说又是其中最灿烂的一个部分,大家知道哪些古代小说呢?但任何一个伟大的作品都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才产生的,古代小说的源头在哪里?六朝时期风行一时的笔记体小说就是古典小说的摇篮。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世说新语》就是其中的代表作。
简介《世说新语》,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著。
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二、示标: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三、第一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一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展示提升注字音,读课文:(1)字音:尊君在不fǒu 陈寔 shí太丘舍shě去(2)停顿:陈太丘/与友/期行元方/时年/七岁四、第二次自学展示(一)自学指导二内容:课文翻译方法: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语文:6.22《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语文版七年级上)

6.22《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节次
第2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①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②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一)导人新课
1•导语。诚信是做人的准则,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2•简介作家作品。
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二)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l•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
2•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三)学习《期行》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品读。
(1)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词语教师予以点拨。
6.22《世说新语》二则 教案
节次
第1节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①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②锻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恪守信用的优良品质。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5《世说新语》两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word版

《世说新语》两则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过程和方法:练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点颂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参考资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是直叙起事。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课堂探究一、阅读课文。
1、学生自由阅读。
要求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
(1)注音:谢太傅何所似差可拟无奕女尊君在不(2)分角色阅读。
指导句读、语调。
二、疏通文义。
1、自己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义,不理解的划出来。
2、分组讨论解决不理解的文义。
(1)口头解释:俄而欣然拟未若期行乃至期行因风起(2)口头翻译:未若柳絮因风起。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思考:a、“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的是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b、联系上下文,“儿女”的含义与今天有何不同?c、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的比喻,哪个更好?为何?请你积累几句咏雪的诗句!d、“期日中,过中不至”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个怎样的人?元方义正辞严的指出了父亲的朋友的哪两点错误?e、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三、课外冲浪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其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而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为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1、划线字注音:2、解释划线字。
(1)窃入学舍(2)听已(3)冕因去(3)恬若不见3、翻译下列句子。
(1)王冕者,诸暨人。
(2)暮归,忘其牛。
或牵其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
(3)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王冕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值得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二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两则》学案(无答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世说新语》两则一、走近作者作品X义庆,彭城(今某某某某市)人,(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X义庆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体)小说。
此书不仅保留了大量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珍贵史料,而且语言简炼、文字生动鲜活,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古典名著。
自问世以来,便得到历史文士阶层的喜爱和重视,至今仍在海内外广为流传。
X义庆也因为此书而名垂千古。
二、初读课文,完成三标一感2.标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加以理解3.标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三、比一比,看一看,谁英雄,谁好汉: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柳絮()无奕()女道韫()期日中()尊君在不()相委()而去(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近义词:忽而、未几、既而、少顷、俄顷、须臾)(3)公欣然曰(4)撒盐空中差可拟(5)未若柳絮因风起(6)即公大兄无奕女(7)陈太丘与友期行(8)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9)尊君在不(11)相委而去(12)则是无信(13)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4)君与家君期日中而而不思则罔之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四、理清人物关系1.《咏雪》涉及到的人物有几个?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2.《陈太丘与友期》一文共有三个人物,通过他们言行,表现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学好语文,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课内探究学案一、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
2.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概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背诵两篇短文。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是“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背诵课文。
2.难点是对咏雪佳句的评价,人物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精品】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语文版

最新中小学教学设计、试题、试卷《世说新语二则期行》【学习目标】1、累积文言词语:“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能借助讲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要点)2、掌握本文语言精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色。
(学习难点)3、认识“诚信”是立世之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学习难点)【自主先学】一、文学知识:1、《世说新语》是古代集,分等三十六类,主要记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
作者,南朝宋家,彭城人。
2、《期行》选自,《坐船》选自。
这两篇体裁都是。
二、联合课下说明学习:1、重要词语解说:期日中:期()日中()则是无信:则()相委而去:委()下车引之:引()元方入门不管:顾()2、( 1)古今异义词:去后以致(去:古义:。
今义。
)( 2)通假字:尊君在不(“”通“”,读“”。
)3、翻译以下句子:(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管。
【讲堂研究】三、按要求在文中找原句子回答: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2、陈元方指出父亲朋人的两点错误是3、用一句话归纳《期行》的主要内容。
4、《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元方“入门不管”的做法能否失仪,谈谈你的见解。
6、若是次日陈太丘与友人会面,请假想一下,他们俩各自能说些什么?小结学了本文你有何收获及疑问雁山中学七年级语文科导教案课题:《世说新语二则坐船》课型:新讲课【学习目标】1、认识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2、累积文言词语:“辄、幸、尚、可、贼、舍、纳、托、宁、邪、拯”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能借助讲解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习要点)3、掌握本文语言精练,辞义隽永,以叙为主的特色。
(学习难点)4、认识“诚信”是立世之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学习难点)【自主先学】一、 1、重要词语解说:辄()幸()尚()可()贼()舍()纳()托()宁()邪()拯()2、一词多义:何为不行(为:。
)正为此耳(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世说新语》
班级:姓名:
【资料储备】
刘义庆(公元403年——公元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著有《世说新语》。
【自学体验】
《期行》
一、走近作者
《世说新语》是所创作的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小说。
二、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太丘舍()去尊君在否()非人哉()
2)、划分节奏
陈太丘与友期行太丘舍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元方时年七岁
3)、积累文言词汇
【通假字】
尊君在不(“”通“”,译为:)
【古今异义】
(1)、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今义:)
(2)、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3)、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今义:)
(4)、去后乃至(去:古:。
今:)
【虚词积累】
去后乃至(乃:)
则是无信(则:)
4)、译述重点语句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三、合作探究
元方“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你是如何评价元方的。
【学习感言】
《乘船》
【自学体验】
一、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华歆()歆辄()难()之宁()可以急相弃邪( )
2)、划分节奏
王欲舍所携人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3)、积累文言词汇
【古今异义】
①、有一人欲依附
..(古义:今义:)
②、何为不可.(古义:今义:)
③、后贼.追至(古义:今义:)
④、正为此耳.(古义:今义:)
【虚词积累】
何为不可(为:)正为此耳(为:)4、译述重点语句
宁可以急相弃邪
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二、合作探究
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他们的优劣?
三、延伸拓展
根据你的积累,写出两句你所熟知的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学习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