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1.4知识总结: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途径和技巧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课件 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共19张PPT)

吸收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
2、作用: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可知道有机物里含有氢 原子种类以及不同种类氢原子的数目之比。
核磁共振 氢 谱信息
A.吸收峰数目=氢原子类型
B.不同吸收峰的面积 不同氢原子
之比(强度之比)
的个数之比
思考:CH3-_O-CH3 、CH3CH2-OH各有几种吸收峰? 不同氢原子数目为多少?
( B)
练1:某有机物的结构确定: ①测定实验式:某含 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经燃烧分析实验测 定其碳的质量分数是64.86%,氢的质量分数是 13.51%, 则其实验式是( C4H10O ) .
②确定分子式:下 图是该有机物的质 谱图,则其相对分
子质量( 74 )
分子式( C4H10O)。
对称CH3
对称CH2
C—O—C
[练2].下图是分子式为C3H6O2的有机物的红外光谱 谱图,推测其结构。
O
CH3—C—O—CH3
不对称CH3
C=O
C—O—C
2.核磁共振氢谱(HNMR) p22-23
1、原理:在不同环境中的氢原子因产生共振时吸收电
磁波的频率不同,在图谱上出现的位置也不同,
各类氢原子的这种差异被称作化学位移;而且,
【例1】 某含C、H、O三种元素的未知物A,经燃烧分析
实验测定该未知物碳的质量分数为52.16%,氢的 质量分数为13.14%,试求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思路点拨】 (1) 先确定该有机物中各组成元素原子的质量分数 (2) 再求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
实验式:C2H6O
若要确定它的分子式,还需要什么条件?
三、分子结构的鉴定:
1.红外光谱 p22第一段
原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1有机化学总复习要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41有机化学总复习要点

高中化学学习资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有机化学总复习重点一、碳原子的成键原则1、饱和碳原子;2、不饱和碳原子;3、苯环上的碳原子。

[ 应用 ] ①利用“氢1,氧 2,氮 3,碳 4”原则解析有机物的键线式或球棍模型;二、官能团的重要性质1、 C=C:①加成( H2、X2或 HX、 H2O);②加聚(单聚、混聚);③氧化[延生]2、 C≡ C:3、:①取代(卤代,硝化,磺化);②加成( H2)[ 延生 ] ①引入氨基:先引入— NO2还原—NH2②引入羟基:先引入X水解ONa酸化OH③引入烃基:RCl AlCl 3R④引入羧基:先引入烃基R酸性 KMnO 4COOH4、 R—X:R X NaOH H 2O R OH NaX ;R/CH 2CH 2 X NaOH醇溶液R/CH CH 2 NaX H 2 O 5、醇羟基:2R OH2Na2R ONa H 2R OH HX R X H 2O;R CH 2OH O,催化剂R CHO O ,催化剂R COOH22R OH R/COOH浓硫酸,R/CO OR H 2 OR OH H ONO2浓硫酸,R ONO2H 2 OR CH 2CH 2OH浓硫酸,R CH CH 2H 2 O6、酚羟基:①与 Na, NaOH, Na2CO3反应2— OH+2Na→ 2— ONa +H2↑— OH +NaOH→─ ONa +H2O─ OH +NaCO→─ ONa +NaHCO233 [ 注意 ] 酚与 NaHCO3不反应。

─ ONa H 2CO3或H 2SO3或 H+─ OH +NaHCO3( NaHSO3, Na )②苯酚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反应(卤代,硝化,磺化)的地址:邻位或对位。

③酚与醛发生缩聚反应的地址:邻位或对位。

[ 检验 ] 遇浓溴水产生白色浑浊或遇FeCl 3溶液显紫色;7、醛基:氧化与还原 R CH2 OH H2R CHO O2R COOH [ 检验 ] ①银镜反应;②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共热。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五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选修五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选修五是一个重要的模块,涉及到许多核心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巧。

在本文中,我将对高二化学选修五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系统地掌握这一模块的内容。

第一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碳及其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

在选修五中,我们将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结构特点以及它们的一些重要反应。

1.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 碳骨架命名法:根据碳原子构成的连续性骨架进行命名。

- 功能团命名法:根据有机化合物中存在的功能团进行命名,如醇、酮、醛等。

- IUPAC 命名法:根据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规则进行命名。

2.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烷烃:仅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分子以碳原子构成的直链或环状结构为主。

- 单元式和结构式:用元素符号和直线、曲线表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 保持平面性和自由旋转性:碳原子的四个键角度为109.5°,使得有机化合物保持平面性,并且碳-碳键可以自由旋转。

3. 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醇: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氧化、脱水等反应生成醛、酮等。

- 酮:含有羰基(C=O)的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和选择性还原反应进行转化。

- 醛:含有羰基的有机化合物,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脱水反应等。

第二章:有机物的合成与反应机理有机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变化过程中涉及的原子轨道重排和电子云重排的规律。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学习有机物的合成方法和反应机理,以及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反应类型。

1. 有机物的合成方法- 加成反应:两个或多个单体通过化学键的重排结合形成较复杂的分子。

- 消除反应:一个分子中的两个或多个官能团通过原子轨道重排产生较简单的分子。

- 取代反应:一个官能团中的一个或多个原子被另一个官能团中的原子取代。

2. 有机物的反应机理- 电子云移动:通过共轭体系、杂化轨道等方式使电子云移动,进而发生反应。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教学设计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教材分析《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1章第4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实现这些步骤的方法有哪些,通过这些方法讨论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这部分知识放在学习各类有机物之前,目的是为进一步研究有机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2.掌握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方法(蒸馏法、重结晶法、萃取法等);3.了解测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方法;4.掌握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5.理解理解鉴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2.能力目标:学会确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与结构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分离和提纯”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联系知识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热爱,认识有机物结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机物分子组成与结构的确定。

难点:有机物分离与提纯。

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水平有差距。

分离实验学生有一定的基础,但有些学生还是不清楚,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对于用高科技方法确定有机物结构式首次接触,需要教师指导并得出正确的认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法: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如条件不具备可采用演示实验)。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蒸馏”“重结晶”,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六(或八)人一组,实验室内教学。

课前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课前准备好所需实验用品。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2010-2-26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高二化学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化学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化学 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 知识精讲 人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确定二. 重点、难点:1. 了解确定有机物实验式、分子式、结构式的方法。

2. 掌握有关有机物分子式确定的计算。

三. 具体内容:1.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分子中原子种类及数目的式子2. 最简式:表示物质化学组成和各成分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的式子(实验式) 说明:(1)化学式式量最简式分子量分子式⎭⎬⎫————(2)无机物一般地:分子式=最简式 有机物: 物质可能不同最简式相同分子式相同⎭⎬⎫(3)分子式=⨯n 最简式 (一)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 分子量的确定 (1)基本概念法nm M =(2)相对密度法Mr D M ⋅=(3)绝对密度法mol L M /4.22⨯=气ρ(4)化学方程式 2. 分子式的确定:(1)mol 1有机物中各元素物质的量 (2)最简式+分子量 (3)通式+分子量①=12M原子数(x )、余数(y )y x H C ⇒ ② ⎪⎪⎩⎪⎪⎨⎧=苯差炔差烯烷余620214M (4)化学反应推导① 特殊物质,如26≤M ,一定有甲烷② 注意反应前后V ∆,P ∆,ρ∆,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进行列式 ③ 有机物性质中的定量关系如:Na OH R +-反应,)(22Br H C C += 烷烃2Cl +等等(二)有机物结构式的确定分子式−−→−性质结构式【典型例题】[例1] 已知某氮的氧化物,经实验测定该化合物中氮与氧元素质量之比为20:7,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52O N解析:5:216/2014/7)()(==O n N n 点评:要正确写出某物质的化学式,需要知道有关条件为:化学式⎩⎨⎧元素间的质量关系元素组成[例2] 实验测定某碳氢化合物A 中,含C 80%,含H 20%,求该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3CH解析:3:11201280)()(==H n C n ∴ 3CH点评:确定无机物分子式的方法不适用于有机物,在有机物中存在着最简式相同但分子式不同的现象,若要确定分子式,还需要另一个条件:分子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知识点总结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二章烃和卤代烃第一节脂肪烃第二节芳香烃第三节卤代烃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一节醇酚第二节醛第三节羧酸酯第四节有机合成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第一节油脂第二节糖类第三节蛋白质和核酸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第五章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第一节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第二节应用广泛的高分子材料第三节功能高分子材料归纳与整理复习题结束语——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高二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2010-2-26一、重要的物理性质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定有机物分子式和结构式的途径、技巧
1.有机物组成元素的推断
一般来说,有机物完全燃烧后,各元素的对应产物为:C ―→CO 2,H ―→H 2O ,Cl ―→HCl 。

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后若产物只有CO 2和H 2O ,其有机物组成元素可能为C 、H 或C 、H 、O 。

2.有机物分子式的确定
(1)燃烧通式法
根据有机物完全燃烧反应的通式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或物质的量或体积关系,利用原子个数守恒来求出1 mol 有机物所含C 、H 、O 原子的物质的量,从而求出分子式。

如烃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通式可设为C x H y O z (z =0为烃),燃烧通式为C x H y O z +(x +y /4-z /2)O 2―→x CO 2+y /2H 2O
(2)平均值法
根据有机混合物中的平均碳原子数或氢原子数确定混合物的组成。

平均值的特征为:C 小≤C≤C 大;H 小≤H≤H 大。

(3)实验室法
首先根据题意求出烃的实验式,设为C a H b ,a b =x ,
讨论:
①若x <12,该烃必定是烷烃。

可直接求分子式,据烷烃的通式C n H 2n +2,n 2n +2
=x ,求出n 值即可。

②若x =12,该烃可能是烯烃。

不能直接根据通式求分子式,需再知道相对
分子质量才能确定分子式。

③若12<x <1,该烃可能是C n H 2n -2或C n H 2n -6。

可直接求分子式,用C n H 2n -2或C n H 2n -6分别代入验证,看是否符合。

④若x =1,是C 2H 2或C 6H 6或C 8H 8等,不能直接求分子式。

特别提醒 对无机物来说,可以根据该物质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来确定其分子式,对于有机物,这种方法仅能得到该物质的有机物表现的性质及相关结论―→官能团―→确定结构式。

如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实验式。

当求得
的有机物实验式中H已达到饱和,该有机物实验式就是分子式。

3.确定有机物结构式的技巧
(1)根据价键规律确定:
某些有机物根据价键规律只存在一种结构,则直接根据分子式确定其结构式。

例如C2H6,只能是CH3CH3;CH4O只能是CH3OH。

(2)通过定性实验确定:
实验→有机物表现的性质及相关结论―→官能团―→确定结构式。

如能使溴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有机物分子中可能含有,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可能是苯的同系物等。

(3)通过定量实验确定:
①通过定量实验确定有机物的官能团,如课本中乙醇结构式的确定;②通过定量实验确定官能团的数目,如测得某醇1 mol与足量钠反应可得到1 mol气体,则可说明醇分子含2个—OH。

(4)根据实验测定的有机物的结构片断“组装”有机物:
实验测得的往往不是完整的有机物,这就需要我们根据有机物的结构规律如价键规律、性质和量的规律等来对其进行“组装”和“拼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