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知识点 常见易错易混成语 个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命题老整理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命题老整理易错成语

中考语文命题老师熬夜整理:中考出错率最高的150个成语都在这里了!(附误例)进入初三,语文的学习应该是以专题为主了,同学们也要尽快有专题复习的思维。

有语文老师整理了中考的高频成语,这些既是易错点也是易考点。

同学们每天花点儿时间看一看记一记,或许就能避免一次失分!初一初二的同学也要提前看!ps.这篇成语汇总是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的,所以,大家可以直接按照ABC的顺序来查找自己想看的部分,建议收藏起来哦~【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

该词易犯“大词小用”的毛病。

误例: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遍体鳞伤】浑身都是伤痕。

已包含“浑身”的意思,不能再说“浑身遍体鳞伤”。

误例:他被敌人抓住后,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别无长物】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不能理解成“自己没有什么长处”。

误例: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不耻下问】不可用于与自己相当和比自己高明的人。

误例: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有疑难要不耻下问,老师一定会耐心解答。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误例: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与“不翼而飞”表示东西丢失不同。

误例:汉代陵寝的一些石雕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多数都已损坏,有些甚至不胫而走,最终出现在国外的文物拍卖市场上。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

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误例:兄弟俩原来关系亲密,好得不可开交,但是自从弟弟结了婚,不知怎么,两兄弟渐渐形同路人。

【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有人将此词与“一发而不可收”揉到一起用,变褒为贬。

一发而不可收,形容对发生的气势难以控制。

误例:自2001年全国书画大展上获奖以后,这位年轻画家由专攻传统国画转而大搞新技法创新,佳作频出,一发而不可收拾。

初中语文:118个中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初中语文:118个中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

初中语文:118个中考高频易错易混成语尽管希望愚弄人,但人仍需要希望,因为希望本身就是快乐。

——约翰逊今天于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中考的高频成语,这些既是易错点也是易考点。

同学们一定要摘抄下来并背诵这些成语的意思,考试时才能更好拿分!1.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2.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3.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多为贬义用法。

4.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

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5.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6.好高骛远:比喻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7.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

8.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9.妙笔生花: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10.喜出望外: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感到非常高兴。

11.满不在乎:丝毫不在意,形容对事情一点也不重视。

12.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13.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

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1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15.罄竹难书:用尽竹子也难写完。

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多用于贬义。

16.精神矍铄(jué shuò):指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

17.白驹过隙:像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

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拭目以待: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19.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20.休戚与共: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21.杳无音讯:没有一点消息。

22.涣然冰释:指嫌隙、误会消除。

23.不期而至:指没有预料的到来。

24.不名一文:一点钱也没有,形容极度贫穷。

25.不屑一顾:放在一边不管,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关心。

26.始作俑者:某种恶劣风气的开创者,为贬义,不符合句子的感情色彩。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成语

初中生容易混淆的成语成语运用是中考必考题型,下面这些常见的易混成语,赶快给孩子们收藏起来吧!A1.[爱财如命·一毛不拔]都形容极其吝啬。

异:“爱财如命”偏重于性格上的吝啬,语意重;“一毛不拔”偏重行为上的自私,语意轻一些。

2.[安分守已·循规蹈矩]都有规矩老实的意思。

异:“安分守己”偏重于拘守本分,不来:“循规蹈矩”偏重于拘守成规,不敢变易。

3.[安之若素·随遇而安]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不在意的意思。

异:“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跟往常一样(素:平日,往常);“随遇而安”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

4.[按部就班·循序渐进]都有遵循一定程序的意思。

异:“按部就班”强调按一定步骤和规矩(部、班:门类,次序。

就:遵照);“循序渐进”强调逐渐深入或提高。

5.[暗箭伤人·含沙射影]都比喻暗中诽谤、攻击或陷害别人,但使用的手段有差别。

“暗箭伤人”使用的手段包括语言、行动,程度比“含沙射影”重;“含沙射影”手段只是语言,并有影射某人、某事的意思。

B6.[八面玲珑·面面俱到]都有对各方面应付得很周到的意思,有时可以通用。

异:“八面玲珑”多含贬义,偏重于处事手腕圆滑;“面面俱到”是中性词,偏重于应付得十分周到。

7.[跋山涉水·风尘仆仆·风餐露宿]都有旅途辛苦之意。

异:“跋山涉水”重在远行艰辛,“风尘仆仆”重在长途奔波忙碌,“风餐露宿”重在强调野外食宿艰难。

8.[百依百顺·唯命是从]都有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异:“百依百顺”含有由于感情上的爱而表现出来的顺从;“唯命是从”有贬义,多用于上下级之间。

9.[半斤八两·势均力敌]都有彼此一样、不分上下之意。

异:“半斤八两”强调水平相当,“势均力敌”偏重力量相当。

10.[半途而废·浅尝辄止]都有中途停止之意。

异:“半途而废”偏重在“半”,中途停止,有惋惜之意;“浅尝辄止”偏重在“浅”,不深入(辄:就)。

(中考高频成语必看)58个易混淆、误用成语精心整理

(中考高频成语必看)58个易混淆、误用成语精心整理

中考58个常考成语误用01首当其冲【解释】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

【误用】常被误用为“ 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

02鼎力相助【解释】敬辞,用于请托或表示感谢。

【误用】只用于对方或他人,自己。

03—言九鼎【解释】一句话的分量像九鼎那样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守信用,背离本义。

04首鼠两端【解释】形容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

【误用】常被误解为前后言行不一致。

05溢美之词【解释】过分夸赞的言辞。

【误用】常被误用为褒义。

06蓬荜生辉【解释】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误用】易被误用在别人身上。

07三人成虎【解释】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

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误用】易被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08美轮美奂【解释】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美好事物。

09炙手可热【解释】手一挨近就感觉热,形容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误用】易被误用为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背离本义。

10侃侃而谈【解释】“侃侃”本意为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误用】现多被误用形容聊天,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混淆。

11蹉跎岁月【解释】蹉跎:光阴白白地过去。

形容虚度光阴。

【误用】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2望其项背【解释】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多用于否定式。

【误用】常被误用为“只能望其项背”。

13差强人意【解释】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用】多被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背离本义。

14抛砖引玉【解释】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误用】常被误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15不知所云【解释】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絮乱或空洞,指说话人。

【误用】易被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16惨淡经营【解释】指煞费苦心地从事绘画或诗文创作,也指苦心规划和开拓某项事业。

中考语文90个易错成语,年年考,年年错!

中考语文90个易错成语,年年考,年年错!

中考语文90个易错成语,年年考,年年错!成语,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难点。

成语一方面体现着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文风俗,另一方面也能快速解答试卷上的考题,优化我们的作文,一定程度上提高考试分数。

熟练掌握成语,最基本的就是掌握它的写法,再者才是词义辨析和使用方法。

总有些成语,考试年年考,学生年年错!今天,小七为大家整理了中考语文最容易错的90个成语,大家快来看看吧!(括号内是正确的字)A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按,压住、搁下。

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B4.暴珍(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

后指任意槽蹋东西,不知爱惜。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

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6.毕(笔)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猛烈。

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指比原来更加发展。

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走:跑。

没有腿却能跑。

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鸟巢;臼:舂米的石器。

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

中考易错成语望文生义类50个1. 向壁虚构:文章词句凭空捏造,出于杜撰。

常误用为形容作画时将画框固定在墙上,俯仰奋笔。

2. 旷日持久:耽误时间,拖延很久。

常误用为形容花费时间久、有耐心的正面意义。

3.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常误用为形容空谷中的脚步声。

4.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常误用为表示对某事不赞同,不说一句赞同的话。

5. 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使人不敢接近。

常误用为形容商品热门,受欢迎。

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到了大街上。

形容盛大的集会或新事物把许多的人都吸引出来了。

常误用为形容街上空无一人。

7.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常误用为褒义词,表示什么都敢做。

8. 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

多用作贬义。

常误用为中性的互相庆贺。

9. 不刊之论:内容正确,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常误用为水平低而不能刊登的言论。

10. 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

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不能卒读。

11.安土重迁:原指留恋故土,不肯轻易迁往别处。

常误用为喜欢和重视迁移。

12.空穴来风:原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常误用来表示毫无根据的事情。

13.七月流火:原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常误用来形容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

14.美轮美奂:原指房屋高大美丽。

常误用为形容其他美好事物。

15.目无全牛:原指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常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16.首鼠两端:原指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常误用来形容言行前后不一致。

17.首当其冲:原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

常误用为冲锋在前。

18.望其项背:原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

常误用为“赶不上”。

19.差强人意:原指大体上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20.明日黄花:原指重阳节后的菊花。

常误用为未来美好的事物。

21.差强人意:勉强使人满意。

常误用为“使人很不满意”。

22.穿云裂石:形容声音高亢嘹亮。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

中考语文中易错的成语中考语文中容易出错的成语125例1.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

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

并非悲哀而不伤心。

2.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条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3.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

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

4.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于现有成就。

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绩。

百尺竿头: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养的极高境界。

5.暴殄天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自然资源。

暴:损害。

殄:绝6.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7.别开生面:另外开创新的局面或创造新的格局。

生面:新的格局博闻强识:见闻广博强。

(正:记忆;误:认识)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

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10.不耻下问: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11.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12.不经之谈:荒诞无稽的话。

(正:正常;误:经常)13.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

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

14.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

容易误用为贬义。

15.不逞之徒:指心怀不满而胡作非为的人。

不逞:不得志,不如意。

16.不足为训:并非不值得作为教训,而是不值得作为遵循或仿效的法则。

17.不学无术:既没有学问,又没有能力。

(正:学问;误:学习)18.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19.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20.察颜观色:观察对方脸色,以摸清其真实的意图。

(正:脸色;误:颜色)21.差强人意:差:稍微地。

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

容易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

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

中考语文常考且易混淆的200个成语汇总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

安然:平安;恙:疾病。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

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搬弄:挑拨。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

本:原来;厉:猛烈。

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

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药:用药治疗。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

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速:邀请。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不折(z hé)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

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

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

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 hè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

称:适合,相当;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

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易错易混成语100个2018中考语文知识点:常见易错易混成语100个 1.暗(黯)然失色:黯然,阴暗的样子。

“黯然失色”,形容相比之下暗淡无光,大为逊色的样子。

2.按步(部)就班:部,门类;班,次序。

“按部就班”,指按其门类,就其次序,比喻学习要循序渐进,做事要遵循规章。

3.安(按)兵不动:指军队暂不行动,等待时机,也借指接受任务后不肯行动。

按,压住、搁下。

4.暴珍(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殄,灭绝;天物,自然界的宝贵生物。

5.别出新(心)裁: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

6.毕(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

意指驾着柴车,穿着破旧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艰辛。

7.变本加利(厉):厉,通砺,在这句成语里当“更加深一层”或“更加严重”讲。

8.病入膏盲(肓):病到了无可医治的地步,也比喻事情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程度。

膏肓,中医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和隔膜之间叫肓,认为此二者是药力达不到的地方。

9.不可明(名)状:名,说出;状,形容、描述。

“不可名状”,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10.不加(假)思索:假,假借、依靠。

“不假思索”,不经过思考就作出反应。

11.不茅(毛)之地:“不毛之地”形容贫瘠的土地或荒凉的地区。

12.不径(胫)而走:胫,小腿。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不待推行就迅速传播流行。

13.不落巢(窠)臼:窠、巢同义,但“窠臼”与鸟巢无关,含义是“现成格式、老套子”。

14.苍(沧)海桑田:沧海,蓝色的海洋。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15.重蹈复(覆):辙不吸取失败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覆辙,翻过来的老路。

16.出奇致(制)胜:制,取得。

“制胜”,取胜。

17.穿(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

川,河流。

18.发奋(愤)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进取,谋求强盛。

发愤:决心努力。

19.飞扬拔(跋):扈意气举动超越常轨,不受约束。

跋扈,蛮横。

20.分道扬镖(镳):镳,马嚼子。

“扬镳”义为“策马”。

“分道扬镳”,比喻志趣不同而分路。

21.纷至踏(沓):来连续不断的到来,纷纷到来。

沓,多而重复。

22.甘之如怡(饴):感到像糖一样甜,表示甘愿承受艰苦、痛苦。

饴,饴糖。

23.各行其事(是):是,正确的。

“其是”,自以为正确的。

所以,这句成语含有贬义。

24.攻城掠(略)地:掠、略二字都有“夺取”义,但夺取的对象不同:掠,夺取人、财、地;略,夺取土地。

25.固(故)步自封:故步,取自“邯郸学步”的故事,本义为“原来走路的姿势”,在这句成语里比喻成规旧套。

“故步自封”比喻安于现状,盲目自得。

26.骨梗(鲠)在喉:鲠,鱼刺。

“骨鲠在喉”,比喻有话憋在心里不吐不快。

27.鼓(蛊)惑人心:迷惑、毒害人心。

蛊,毒虫,用来放在食物里害人。

28.鬼域(蜮)伎俩:蜮,传说中在水里害人的怪物。

“鬼蜮”即鬼怪。

29.汗流夹(浃)背:浃,音jiā,义为“透彻”。

“浃背”,湿透脊背。

30.好高鹜(骛)远: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鹜,鸭子,无“追求”义。

比喻不切实际,不踏实。

31.和霭(蔼)可亲: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蔼,和气、态度好。

32.怙恶不俊(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悛,悔改。

33.煌煌(皇皇)巨着:皇皇,形容盛大。

“皇皇巨着”,形容着作浩大。

34.既往不究(咎):咎,本义为“过失、罪过”,引申为“责备”。

“不咎”即不责备。

35.及及(岌岌)可危:岌岌,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

36.竭泽而鱼(渔):渔,捕鱼。

“竭泽而渔”直译为“排尽湖水捕鱼”,比喻一味索取而不留余地。

37.禁(噤)若寒蝉:噤,闭口不言。

寒蝉,秋后的蝉,寒蝉是不叫的。

这句成语用“寒蝉”作比喻,形容不敢作声。

38.金璧(碧)辉煌:“金”和“碧”,是国画的两种颜料:金黄色的泥金和翠绿色的石绿。

用它们画出来的画,鲜亮耀眼。

“金碧辉煌”通常用于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

39.精兵减(简)政:“精简”不是“减少”,而是去掉不必要的,留下必要的,从而使机构精干,人员素质更高。

“精简”的真谛在于精干。

40.苦心孤旨(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诣,到。

41.烩灸(脍炙)人口:脍,切得很薄的肉片;炙,烤肉。

“脍炙人口”,比喻优美的诗文或美好的事物得到人们交口称赞。

42.老奸巨滑(猾):形容十分奸诈狡猾。

猾,狡猾。

43.厉(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

励,振奋。

44.礼上(尚)往来:尚,崇尚,讲究。

“礼尚往来”,指礼节上注重有来有往。

45.廖廖(寥寥):无几形容非常少。

寥寥,稀少。

46.鳞次节(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整齐地排列。

栉,梳篦。

47.伶牙利(俐)齿:伶俐,聪明灵活。

“伶牙俐齿”,形容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48.流言非(蜚)语:蜚,同“飞”。

流言、飞语,均指毫无根据的话。

“流言蜚语”多指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49.留(流)芳百世:美名流传百世。

流芳,流传美名。

50.毛骨耸(悚)然:悚,恐惧。

悚然,恐惧的样子。

51.美仑(轮)美奂:轮,轮囷,古代的圆形谷仓,形容高大的样子。

奂,众多。

“美轮美奂”,形容建筑物的高大宏丽,其他用法要慎重。

52.迷(弥)天大谎:弥天,满天,形容“谎言已达到极致”。

53.糜糜(靡靡):之音低级趣味的音乐。

靡靡,颓废淫荡。

54.棉(绵)里藏针:形容柔中有刚,或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

绵,丝绵。

55.明火执杖(仗):仗,兵器。

“明火执仗”,指点燃火炬,手拿武器,比喻强盗行为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56.名符(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副,符合。

57.名贯九洲(州):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所以“九州”是“天下”的同义词。

大禹时代的“天下”,即华夏大地。

58.默(墨)守陈(成)规:墨守,墨翟之守,说的是墨子与公输般较量攻守的故事,本义为“固守”,后来演变成“守旧”。

成规,久已通行的规则或方法。

“墨守成规”,比喻因遁守旧不知变通。

59.沤(呕)心沥血:呕心,费尽心思;沥血,滴血。

“呕心沥血”,竭尽心血。

60.旁证(征)博引:旁,广泛;征,搜集。

“旁征博引”,形容做文章广泛搜集和引用材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61.青出于兰(蓝)而胜于兰(蓝):“兰”是“兰”的简化字,不是“蓝”的简化字,“蓝”简化作“蓝”。

蓝,蓼蓝,一种草本植物,叶汁可作蓝色染料。

青,靛青,从蓼蓝叶汁中提炼出来的青色染料,颜色比蓝深,所以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作为成语,比喻学生超过老师,后人超过前人。

62.磬(罄)竹难书:罄,器皿中空,用尽;竹,竹简,古代的书写材料;罄竹,把竹简用光了。

“罄竹难书”,多用以形容罪大恶极,比喻罪恶事实多得写不完。

63.人才挤挤(济济):济济,读作jǐjǐ,义为“众多的样子”。

类似的成语还有“济济一堂”。

64.如愿以尝(偿):偿,归还、抵补,引申为“满足”。

“如愿以偿”表示自己的愿望实现了。

65.弱不经(禁)风:禁,承受。

66.色彩斑烂(斓):斑,斑点或斑纹;斓,多彩。

“斑斓”,形容灿烂多彩。

67.山青(清)水秀:清,清明洁净。

“山清秀水”,山水清净秀丽。

68.稍(少)安勿(毋)躁:少,音shǎo,暂时。

毋,不要。

“少安毋躁”的意思是:耐心等待,不要急躁。

69.水乳交溶(融):融,融合。

比喻关系融洽或结合紧密。

70.所向披糜(靡):力量所到之处,一切障碍全被扫除。

靡,顺风倒下。

71.危如垒(累)卵:累,堆积。

“累卵”,一层层堆积起来的蛋,比喻局势极不稳定。

72.委屈(曲)求全:曲意迁就,以求事成。

曲,委曲己意。

73.相形见拙(绌):跟另一些人或事物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绌,不够、不足。

74.向偶(隅)而泣:独自在一旁哭泣,比喻非常孤立或因得不到机会而失望、难过。

隅,角落。

75.心无旁鹜(骛):骛,纵横奔驰,引申为“追求”。

“旁骛”,没有杂念,比喻专心致志。

鹜,鸭子,无“追求”义。

76.心心相映(印):印,印证。

“心心相印”原为佛教术语,本义为“以心印证佛法”。

演化为成语,形容思想境界和感情完全一致。

77.辛辛(莘莘):学子许多学生。

莘莘,众多。

78.虚座(左)以待:空着左边的尊位恭候贵客,指特意留待他人。

左,古礼主人居右,宾客居左,因以左为尊。

79.炫(烜)赫一时:名声、气势在一个时期内很盛。

烜,盛大。

80.淹(湮)没无闻:被埋没而无人知晓。

湮,埋没。

81.淹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的垂死之状。

奄奄,气息微弱。

82.掩(偃)旗息鼓:偃,本义为“人倒地若卧”,引申为“隐匿”。

“偃旗息鼓”,指放倒旗帜,停止敲鼓,形容隐蔽行动,也指停止战争或停止行动。

83.摇摇欲堕(坠):形容极不稳固,就要掉下来或垮台。

坠,掉下。

84.遗(贻)笑大方:遗、贻二字,都有“留下”的意思,但使用时有所分工:表示“死人留下”用“遗”,表示一般留下用“贻”。

“大方”,专家、方家。

“贻笑大方”,让行家里手见笑。

类似的成语还有:“贻害无穷”、“贻害后学”。

85.以(倚)老卖老:倚,仗恃。

“倚老”,倚仗年纪大。

86.饮鸠(鸩)止渴:鸩,传说中的一种鸟,用它的羽毛泡酒,可以致人死命。

87.渊源(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88.越桌(俎)代庖:厨子没做饭,掌管祭祀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

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俎,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

89.悠(优)哉游哉:优,本义为“吃饱了”,引申为“有余、悠闲”。

“优哉游哉”,形容悠闲自在。

90.忧(优)柔寡断:优,由“悠闲”引申为“犹豫”。

91.再接再励(厉):厉,通“砺”,即磨刀石,作动词用,表示“磨砺”。

“再接再厉”源自唐代诗人孟郊描写斗鸡情景的诗句:斗鸡在再次厮斗之前[再接],先在地上磨喙[再厉]。

“再接再厉”,比喻做事要不断努力。

92.责无旁代(贷):贷,借贷,要求贷方守信,不可推卸还贷的责任。

“旁贷”,推卸给别人。

93.仗义直(执)言:执言,说公道话。

94.真知卓(灼)见:灼,本义为“火烧”,引申为“明白、透彻”。

“真知灼见”,建立在真知基础上的正确而深刻的见解。

95.针贬(砭)时弊:砭,古代治病的石针,“针砭”在这句成语里作动词,当“指出”讲。

96.震(振)聋发聩:“振”和“发”同义,都是“唤起”的意思;“聋”和“聩”也同义,都是“听不见声音”。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精神麻木的人。

97.众口烁(铄)金:众人异口同声的议论,足能熔化金属,形容社会舆论的力量很大。

铄,熔化。

98.纵横俾(捭)阖:以辞令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和争取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

捭阖,开合。

捭,分开。

99.走头(投)无路:走投,投奔。

“走投无路”,比喻陷入绝境。

100.自出机抒(杼):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别出心裁,富有新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