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_word版含
高考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把握现在,着眼未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诗人食指)(2)我们在谈论未来的时候,未来已来,当我们讨论将至的可能性时,将至已至。
面对席卷而来的未来浪潮,我们只有以变革的姿态迎接未来,决胜未来。
(袁振国)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就此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来源】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例文】把握现在,着眼未来有人说:人要在希望中生活,因为明天很美好。
有人说:人要专注于现实,因为明天很渺茫。
我说:人要专注于现实,因为现实每一步决定着明天是否美好;人更要对未来充满希望,因为这美好的希望能让你在坎坷的现实中充满动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人生漫长,充满着无法预知的事件。
谁也不知道明天会变成什么样,所以踏实把握住每个今天,走好现实的每一步,便是理性的人生选择。
然而现实往往并不尽如人意,遍布曲折与艰难,只有憧憬未来满怀希望,才能踏平现实的荆棘,信心百倍、勇往直前,获得美好的明天。
脚踏实地,着眼未来,才有可能活出迷人的风采。
你无法改变过去,但你可以把握将来;你无法事事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奋发,人生将会变得更加精彩。
灭国的屈辱,丧家的痛苦,偷生的无奈,使越王勾践的人生充满了挫折与坎坷,但他却对未来抱有希望。
公元前498年吴王夫差攻破越都,勾践被迫屈膝投降,并随夫差至吴国,勾践给吴王夫差当马夫,受尽了屈辱。
后来,勾践日日忍辱负重,不断等待时机,终于被赦返国。
于是勾践每天卧薪尝胆,蛰伏数年终于练就了王者之剑,报了国仇家恨,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绝唱。
勾践对未来的希望,是他能复国的重要原因,他一直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复国;明天很美好是他坚持的理由,重视当下,脚踏实地,十年聚生,积蓄力量是他能复国的根本条件。
泰安市中等职业学校高职对口招生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NormalMicrosoft Word 8.0M楣牯獯晴⁗潲搠㠮_PID_GUID{E3C09DE7-DC0B-11D5-9776-C3BA917EEC8F}{E3C09DE7-DC0B-11D5-9776-C3BA917EEC8F}]礳阐扙斌丐00ᄃ縟末會胕语讇旕讘頍郩戈ア儓0&刌ᅬ欏岘頒&刉-祝阳成教二000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选择(共30分,每小题2分)1.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川流不息化险为夷藕断丝连脑差成怒推心置腹胜券在握一愁莫展晶莹玲珑不假思索盛气凌人肆无忌惮变本加厉励精图治直截了当相形见绌黄粱美梦加点字的意思全不相同的一组是()A.温文尔雅文过饰非不名一文文如其人B.自以为是共商国理一无是处实事求是C.举世瞩目举贤荐能举手之劳举目无亲D.故步自封温故知新故弄玄虚一见如故3.找出不是变式句的一句()蓬头,赤脚,册边扣着钮扣,几个还没睡醒册“懒虫”从楼册冲下来了。
粥菜?这注不可能有的。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怎么了,你?句式结构注例句相注注注句是()例:我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
我真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讲这些错话。
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这些话常常引起我好几天的沉思。
朝鲜人民的深情厚意,就是这样叫人终生难忘。
跟例句中的“左右”词性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拿不准啊,左右在这一带山里。
这件事真是叫我左右为难。
我左右闲着没事,就陪你走一趟吧。
在这职位上,他左右逢源。
主席台左右的红旗迎风飘扬。
修辞方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远处如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
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一条鸟道,像绳梯从空中落下来。
〇土地〈一文引用的晋公子重耳亡命故事的出处是()A.〇左传〈B.〇国语〈C.〇战国策〈D.〇史记〈对句子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因果)/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抹去,(递进)/只是在万分必要时才给予答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1.2.1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11.读准字音①彷徨()②篱墙()③榆阴()④颓圮() ⑤漫溯() ⑥长篙()⑦青荇() ⑧斑斓() ⑨笙箫()答案①pánɡ huánɡ②lí③yīn④tuí pǐ⑤sù⑥ɡāo⑦xìnɡ⑧bān lán⑨shēnɡ2.词语辨用(1)寂寥·寂寞老人独自生活在这座巨大而的空房子里,内心无比。
(2)彷徨·徜徉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在知识的大道上。
(3)沉淀·积淀就像在杯子里只有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味一样,你只有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
(4)斑斓·灿烂徐志摩为中国现代新诗留下了的一页,如同的玛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1)寂寥寂寞(2)彷徨徜徉(3)沉淀积淀(4)灿烂斑斓解析(1)“寂寥”和“寂寞”的适用对象不同。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多指周围环境。
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
多指人心里感觉。
(2)“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3)“沉淀”和“积淀”都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但二者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同。
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③比喻凝聚,积累。
“沉淀”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积淀: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下来的事物。
“积淀”多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素质等抽象事物。
(4)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但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斑斓”指灿烂多彩,专指色彩。
“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华美或事业辉煌、美好。
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纵观TPP成员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有着数额巨大的国际贸易,TPP有可能使中国原本富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黯然神伤。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名校最新模考试题练习(共10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模考试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分)八、山东省泰安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三、整本书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在《红楼梦》中,王熙凤虽不是主角,但仅是“一笑”,似乎就能让人知道王熙凤是何许人也,其出彩之处,令读者拍手称绝。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18题。
材料一:凤姐协助料理秦可卿丧事。
“来旺媳妇献茶漱口毕,凤姐方起身,别过族中诸人,自入抱履内来,按名查点,各项人数都已到齐,只有迎送亲客上的一人未到。
”即命传到。
那人已张惶愧惧。
“凤姐冷笑道:“我说是谁误了,原来是你!'”。
材料二:贾琏和凤姐被告知鲍二媳妇上吊自尽时,凤姐先是吃惊,后隐藏怯色。
接着,只见林之孝家的进来悄回凤姐道:“鲍二媳妇吊死了,他娘家的亲戚要告呢。
”凤姐儿笑道:“这倒好了,我正想要打官司呢!”18.以上两段材料分别表现了王熙凤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析。
(10分)(总字数不超过120个字)九、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1~22 题。
海鞘在全球海洋均有分布,它的身体包在胶质或近似植物纤维素成分的被囊中,再加上基本不移动,所以_____①____,实际上却是一种体呈袋形或桶状的雌雄同体动物。
最近,研究人员通过小鼠模型,发现用海鞘补充饮食,可以扭转小鼠的衰老迹象。
为何会产生这种效果? 经深入探索,研究人员发现,___②___ 。
其实,这种物质在别的海洋生物(比如扇贝) 体中也有,只是含量各有不同罢了。
研究显示,_____③____,从而阻止认知能力下降,逆转衰老大脑中的认知障碍。
在那次小鼠实验中,被喂食缩醛磷脂的小鼠就具有更高数量和质量的神经元突触。
皱纹、白发、记忆减退、体能下降等都是衰老的迹象,缩醛磷脂或许会创造新的可能,扭转老人记忆减退的趋势,给人类逆转衰老提供新的启示。
山东省泰安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泰安二中2022级高三上学期十月月考语文试题2024.10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小题。
什么是龙,确乎是一个谜。
龙像马,所以马往往被呼为龙。
《月令》“驾苍龙”,《周礼·庾人》“马八尺以上为龙”,皆其例。
龙有时又像狗。
《后汉书·孔僖传》“画龙不成反类狗”,所以狗也被呼为龙。
此外还有一种有鳞的龙像鱼,一种有翼的又像鸟,一种有角的又像鹿。
至于与龙最容易相混的各种爬虫类的生物,更不必列举了。
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Totem),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
因部落的兼并而产生的混合的图腾,古埃及是一个最显著的例子。
在我们历史上,五方兽中的北方玄武本是龟蛇二兽,也是一个好例。
不同的是,这些是几个图腾单位并存着,各单位的个别形态依然未变,而龙则是许多单位经过融化作用,形成了一个新的大单位,其各小单位已经是不复个别的存在罢了。
前者可称为混合式的图腾,后者则为化合式的图腾。
部落既总是强的兼并弱的,大的兼并小的,所以在混合式的图腾中总有一种主要的生物或无生物,作为它的基本的中心单位,同样的在化合式的图腾中,也必然是以一种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其主干,而以其他若干生物或无生物的形态为附加部分。
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
这表明在当初那众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为最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金文龙字的偏旁皆从已,而已即蛇,可见龙的基调还是蛇。
大概图腾未合并以前,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
这种蛇的名字便叫作“龙”。
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团族(Klan)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ab469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0.png)
山东省泰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时代,没有哪个人能够超越自己的时代。
人的时代性,也就是人的历史性,因为任何时代都是历史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人都是从自己所处的时代和个人处境观察事物和世界的,因此历史性和时代性既是人类认识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不可超越的命运。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不是绝对精神的体现者,而是伟大的思想家,他们都是生活于具体时代的现实的人。
他们的思想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创造的思想学说不仅反映他们所处时代的要求,而且具有超越时代的智慧。
真正的思想既有时代性,又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性。
有人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提法是不对的。
儒学中凡是能留传下来的都是精华;不是精华,早就被历史淘汰了。
对于整个传统文化来说,也是如此。
这样说对吗?只说对了一半。
留传下来的既有精华,也有糟粕。
因为传统文化的流传并非文化自身,而是人的选择,尤其是处于统治地位的统治者的选择。
他们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来进行文化传承的。
文化传统的演变并非与社会无关的文化自身的演变,而是要经过时代和历史的过滤与筛选,而过滤与筛选的标准不可能脱离阶级的标准,因为在任何社会中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朱熹选取《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编为四书,当然有他的标准。
乾隆编《四库全书》时的取舍和删改也有其标准。
我们处于社会主义中国,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同样有我们的标准,这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有人说,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是分不清的。
的确,文化不像苹果,烂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一分为二,去掉烂的,保留好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机体,①对待传统文化不可能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经过肠胃的消化,这就是阅读和理解。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文化观。
不仅共产党人这样做,历朝历代都在这样做。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2最新部编版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9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一、选择题。
(共12分)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提供.(ɡòn ɡ)—供.认(ɡōn ɡ) 晃.眼(hu ǎn ɡ)—摇头晃.脑(hu àn ɡ)B.停泊.(b ó)—血泊.(p ō) 监.牢(ji ān )—国子监.(ji àn )C.丈夫.(f ū)—逝者如斯夫.(f ū) 喧哗.(hu á)—哗.哗流水(hu á)2.下面加点的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师傅. 副.业 负.担 附.庸 B.俊.马 竣.工 严骏. 峻.杰 C.树稍. 船艄. 捎.话 梢.胜一筹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哪一项解释有误( ) A.其人弗能应.也。
应:应答。
B.果.有杨梅。
果:果然。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闻:听说。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家长会上,学校领导认真总结并听取了家委会成员的建议B.今天全班都来参加毕业典礼彩排,只有龙一鸣一人请假C.中国为了实现半导体国产化这一夙愿,展现出毫不松懈的态度5.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中,哪一幅是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A. B. C.6.对这幅漫画的寓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医生自己生病了,却不愿意进行急救B.讽刺少数医生良心出了问题却不承认,不改正C.有些人总喜欢把没有生病的人送进抢救室二、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共2分)马老师多么和蔼可亲呀!上课时,他教我们耐心地写字的方法;下课时,他常常和我们在一起。
昨天下午,他给淘淘补了一天的课,他非常感动马老师。
山东省济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
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
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
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
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
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载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
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
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
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
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第一轮复习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下,每天都是霓虹流转,光怪陆离....,人们都在忙忙碌碌马不停蹄地追赶着自己的梦想,宁静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_______,沉静下来让自己有一个满意的心情,(气定神闲/从容不迫)地做点儿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什么都不做,只寻一个恬淡的去处。
我曾多次(领略/领教)过北欧咖啡厅的别致风味。
咖啡厅里,几乎座无虚席....,但却宁静得让人心悸,人们一个个安祥..地(翻阅/翻检)着手中的一本书、一张报纸,或是什么都不做,只优雅地目视着前方,而眼前的一杯咖啡,抑或是一杯红酒,似乎只是个简单的道具而已。
那样的宁静,实在是当今世界的一种大美。
朋友也曾在冬至时带我到海边寻觅“静”。
举目四顾,昔日宛若步行街般兴旺的海滨,早已繁华落尽,像一个垂暮的老人,慈祥、安静、从容。
坐在海边的礁石上极目,见海天茫茫处的渔村,掩映在层层浓密的芦荡之中,__________。
天高地迥....,海风阵....,远黛苍茫阵,鸟鸣啾啾,一颗躁动..抑郁的心也随之静若幽谷。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霓虹光怪陆离B.奢侈座无虚席C.安祥天高地迥D.躁动远黛苍茫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气定神闲领教翻检B.气定神闲领略翻阅C.从容不迫领略翻阅D.从容不迫领教翻检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清晰可见有几缕炊烟B.因此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依稀有炊烟袅袅升腾C.但是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依稀有炊烟袅袅升腾D.因此忙碌之中,总该给自己一个间隙清晰可见有几缕炊烟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美国UIGO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来自于13亿光年外的引力波,引力波与阿尔法射线、贝塔射线一样,无声无臭....,看不见,摸不着。
B.多年来,面对名利和诱惑,著名词作家阎肃一直坚守底线,一片冰心....,始终高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体现出一名文艺老兵高尚的人格修养。
C.供给侧改革是对过去30多年改革注重需求端的重大思路调整,绝非一项短期政策变化,而是一项长周期经济改革,实践中不可能一挥而就....。
D.春节刚过,医院号贩子又死灰复燃....,北大口腔医院、同仁医院、北京妇产医院等医院的号贩子准点“上班”了,而且明目张胆,不避保安。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表明,当下的世界已经形成经济高度依存、信息高度发达、产业相互交融的格局,是一个经济高度一体化的时代。
B.与流行文化相比,乡土文化的变化明显迟缓,要想让乡土文化保持质朴无华的本色的同时吮吸流行文化的养分,需要下一番工夫不可。
C.近年来,我国关于留守儿童的舆情事件增幅显著,无疑暴露了这一群体面临的非常严峻的“成长危机”,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的伤痛”。
D.实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推行阳光行政,是实现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元素”一词中的“元”意谓本源、本根,“素”意谓未被分割的基本质素。
“中华文化元素”,指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铸造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质素,如阴阳和谐、五行相生相克、民本思想、区别于拼音文字的形义文字等。
它们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观念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中华文化的不同级次、不同门类包含着各具个性的元素。
如水墨画的书画同源、墨分五色:武术的技艺合一、刚柔相济、讲究武德;园林的天然雅趣、可居可游可赏等。
可见,文化元素绝非神秘存在物,从来都与民族、民间的文化实践相共生,始终附着并体现于器物、制度、风俗之中。
中华文化元素之于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须臾不可分离。
从诸多文化事象、文化符号中,可以提取、揭示中华文化元素的精魂。
汉字及汉字文化,是彰显中华文化元素的典型案例。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从象形文字进化而来,多数文字从象形走向拼音,而汉字则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
近有学者将汉字归为“拼义文字”,即注重语义拼合的文字:首先创造多个视觉符号作为表达万象世界的基本概念,然后将这些符号组合起来,用小的意义单位拼合成大的意义单位,表达新事物、新概念。
自成一格的汉字创发于中国,是世界上仅存的生命力盎然的古文字。
它主要传播于东亚,成为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
在古代,中国长期是朝鲜、越南、日本等东亚国家的文化供给地;至近代,日本以汉字译介西方文化,成效卓异,日制汉字词中国多有引入。
汉字在汉字文化圈诸国所起的作用。
相当于拉丁文在欧洲诸国所起的作用。
故有学者将汉字称为“东亚的拉丁文”。
汉字是中华文化系统中影响最深远广大的文化符号。
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的汉字,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它区别于印度文化、伊斯兰文化和欧洲文化。
汉字文化圈是一个有着强劲生命活力的文化存在,是世界上颇具原创性和传承力的文化圈之一。
内蕴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的中华文化元素并非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而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因而是经典的。
它同时具有随时推衍的变异性、革命性,因而又是时代的。
中华文化元素也是在世界视野观照下、在与外域元素相比较中得以彰显的,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华文化元素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
开掘并弘扬中华文化元素,有助于加深中华文化对国人的感召力、亲和力,促使人们增强历史敬畏感和时代使命感、提升民族自信心和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自觉性。
此外,通过发掘蕴含着中华文化元素的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彰显可亲可敬的中国风格,并将其传播给异域受众,可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选自2016年1月21日《人民日报》,作者冯天瑜,有删节) 6.下列对本文主旨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生长发育于中华民族生活、思维方式中,蕴藏于中华民族器物、制度、行为、观念等文化中,为海内外华人所认同和信守。
B.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意音文字”的汉字,作为中华文化元素重要内容,造就了一种具有特殊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文化系统。
C.中华文化元素既有经典性又有时代性。
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是构建当代中华文化的基本成分之一;开掘并弘扬之意义重大。
D.中华文化元素并不是一个凝固不变、自我封闭的系统.它具有历史承袭性、稳定性,是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民精神的重要资源。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华文化元素是指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熔铸而形成的较为稳固的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韵味的基本文化成分。
B.日常所见的诸多中华文化事象、文化符号,如魂之附体、影之随形,与中华文化元素共生共存,须臾不可分离。
C.从象形走向拼音,是世界上文字进化的基本趋势,而汉字则是唯一从象形走向表意与表音相结合的文字。
D.汉字创发于中国,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东亚诸国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互动的语文载体。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联、福字、窗花,象征吉祥如意的红灯笼,以“孝”为载体的家国天下情怀,这些都是中国文化中的民俗文化事象、文化符号。
B.汉字具有极强的造词能力,如以“电”为词干可组成电灯、电话、电脑等词语,可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新概念。
C.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四大发明、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的“中国红”,都是中华文化元素经典性和时代性的体现。
D.美国好莱坞动画片《功夫熊猫》《花木兰》演绎中华文化元素并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完全可以“走出去”。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方庆,雍州成阳人也。
其先自琅琊南度,居于丹阳,为江左冠族。
其祖随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
父弘直,为汉王元昌友,畋猎无度,乃上书切谏。
元昌览书而遽止。
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
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
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永淳中,累迁太仆少卿。
则天临朝,拜广州都督。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古指马来人)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昆仑怀刃杀之。
方庆在任数载,秋毫不犯。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
未尝鞫问。
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神功元年七月,清边道大总管建安王攸宜破契丹凯还,欲以是月诣.阙献俘。
内史王及善以为将军入城,例有军乐,而今上孝明高皇帝忌月,请备而不奏。
方庆奏曰:“臣按礼经,但有忌日,而无忌月。
晋穆帝纳后,用九月九日,是康帝忌月,于时持疑不定,下太常,礼官荀讷议称:‘礼只有忌日,无忌月。
若有忌月,即有忌时、忌岁,益无理据。
’当时从讷所.议。
军乐是军容,与常不等,臣谓振作于.事无嫌。
”则天从之。
则天尝幸万安山玉泉寺,以.山径危悬,欲御腰舆而上。
方庆谏曰:“今山径危险,石路曲狭,上瞻骇目,下视寒心,比.于楼船,安危不等。
陛下万人父母,奈何践此畏涂?伏望停舆驻跸。
”则天纳其言而止。
方庆博学好著述,所撰杂书凡二百余卷。
尤精《三礼》,好事者多询访之。
每所酬答,咸有典据,故时人编次,名曰《礼杂答问》。
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褒北徙入关,始家.咸阳焉家:安家B.旧都督路元睿冒.求其货冒:贪污C.欲以是月诣.阙献俘诣:前往D.比.于楼船比:等同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 B.臣谓振作于.事无嫌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天下可运于.掌C.当时从讷所.议 D.以.山径危悬某所.,而母立于兹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B.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C.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D.聚书甚/多不减秘阁/至于图画亦多异本/诸子莫能守/其业卒后/寻亦散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方庆家世显赫,其祖随王褒入关;其父王弘直,秉性耿直,敢于劝谏;王方庆年少有为,十六岁时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