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综述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综述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综述

《食品生产加工技术》

—“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学习心得

1.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我国食品工业的组成

我国食品工业由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所组成。其中,食品加工业包括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屠宰及肉类蛋类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盐加工业和其它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包括糕点糖果制造业、乳品制造业、罐头食品制造业、发酵制品业、调味品制造业和其他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包括酒精及饮料酒制造业、软饮料制造业、制茶业等,我国也将中药材中成药制造业划在此行业。

(2)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在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均居工业部门前列,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世界食品工业总产值约达30000亿美元,其中美国6000亿美元、欧洲4000亿美元、日本2500亿美元。美国、法国、荷兰、日本等国食品工业产值均居制造业之首。

2.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我国食品加工和保藏的历史悠久,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大量的食品加工经验,开发了许多国际知名产品及其生产技术。例如,白酒固体发酵、固态蒸馏技术;豆

豉、酱油等生产技术;饴糖生产技术、球糖生产技术;蔬菜的腌(泡)制加工技术;肉类的烟熏保藏技术等。许多名特产品选料严格、制作精细,色、香、味俱佳,深受欢迎,食品加工技艺已有相当水平。但一直是手工作坊,直到19世纪末,才开始建立食品加工厂。榨油工业开始于1895年,是英商太1942年建立浙江瑞安宁康炼乳厂,生产炼乳和奶油。解放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工业的发展与规划,加大投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较快:古洋行在辽宁营口设厂;1906年成立上海泰丰食品公司,开创了我国的罐头工业;1996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6000亿元(现值),居国民经济第一位;2002年我国食品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等四大类、62个小类的现代食品工业体系。

3.我国食品工业取得的成就

我国食品工业所取得的成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我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食品工业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势头。

(2)食品工业在总体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

(3)食品工业组织结构变化,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不断涌现,成为各食品行业的龙头和标志。

(4)食品工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

提高。

(5)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促进了行业的技术进步。生物工程技术、气调保鲜技术、超高温瞬时灭菌、无菌包装、速冻等新型保藏技术、超滤反渗透、超临界萃取等分离提纯技术、营养强化技术、仿真工程食品技术以及综合利用、环保技术等。

(6)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4.我国食品工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食品工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工业结构不合理,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2)食物资源精深加工少,产业链条短,对相关产业带动力不强。

(3)食品科研水平落后、科研投入少、科技进步贡献率低。目前,食品工业仍属比较落后的传统产业,先进科技应用不足,严重依赖引进技术,自主研发投入少,科技创新严重滞后。

(4)企业平均规模小,中小企业多。

(5)食品工业与农业缺乏有机联系。我国农业提供的食物资源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远不能适应食品工业的

需求。食品加工与发展之间的联系尚处于简单的初级供需阶段,即农业生产什么、食品工业就加工什么。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种植和加工,形成科学的合理的产业链。相应的农产品品种的改良和品质的提高没有与市场消费和有机的加工结合起来。

(6)与食品工业配套的食品装备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国内食品机械行业整体投入不足,技术含量低,存在设备性能差和精度、自动化程度不高等缺陷,而且设计与制造、使用严重脱节,不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而在引进国外技术时,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明显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引进、轻消化,重模仿、轻创新的问题,缺乏整体竞争力。

5.加快发展食品工业的措施

(1)深化食品工业企业改革,建立现代食品研发中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2)切实调整食品工业结构,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投入。(3)充分利用地域经济优势特别是农产品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增加产品多样化。

(4)增加食品制造业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第6卷 第10期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Vol. 6 No. 10 2015年10月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Quality Oct. , 2015 *通讯作者: 林向阳, 博士, 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生物质资源化)。E-mail: xylin@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904261.html, *Corresponding author: LIN Xiang-Yang, Ph.D, Professor,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No. 2, Xueyuan Road, University Town, Fuzhou 350108, China. E-mail: xylin@https://www.360docs.net/doc/2417904261.html,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颜梦婷, 刘施琳, 朱 丰, 黄金城, 张翠平, 林向阳*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州 350108) 摘 要: 休闲食品伴随人们生活方式和食品科技及产业的发展得到迅速发展, 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休闲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除了归功于政策推动, 极为重要的发展动力还源于支撑整个行业前进的食品加工技术, 其中包括膨化技术、挤压技术、油炸技术、脱水干燥技术等。这些关键的加工技术在近年来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呈现出复合化的趋势, 这些改变克服了很多以往加工中的缺点, 拓宽了原料选择范围, 丰富了产品种类, 优化了产品质量。本文综述了休闲食品中重要的膨化技术、挤压技术、油炸技术、脱水干燥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意在推动休闲食品创新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 休闲食品; 膨化技术; 挤压技术; 油炸技术; 脱水干燥技术 Research progress of snack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YAN Meng-Ting, LIU Shi-Lin, ZHU Feng, HUANG Jin-Cheng, ZHANG Cui-Ping, LIN Xiang-Yang *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Fuzhou University , Fuzhou 350108, 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eople’s lifestyles, snack food has occupied the essential part of daily life. In addition to policies that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industry,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exert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industry of snack food, including puffing technology, extrusion technology, fried technology and dehydration technology, etc. In recent years, these key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have changed greatly, which present a complex trend. These changes have overcome many shortcomings in previous processing: the scope of raw material selection is broadened, the variety of product is increased, and the quality of product is also optimized.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important snack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which included puffing technology, extrusion technology, fried technology and dehydration technology for promoting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nack food. KEY WORDS: snack food; puffing technology; extrusion technology; fried technology; dehydration technology 1 引 言 休闲食品——曾经人们口中的“零食”, 随着中国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及对于品质的追求如今已变成老百姓一天生活中重要的“第4餐”。由于中国旅游业、食品添加剂的发展迅速以及休闲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 近几年来我国休闲食品市场规模呈几何级的速度增长, 高出 食品市场平均增长率20%。目前, 国内外学者认为休闲食品未来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趋势: (1)休闲食品多样化; (2)休闲食品味道口感化, 路径趣味化; (3)休闲食品向健康营养安全方向发展; (4)休闲食品消费对象定制化: 即根据不同场合定制符合消费者希望的目标产品类型, 从清晨到深夜, 分清不同年龄组吃零食的习惯和场合, 以设计相应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1,2]。那么在休闲食品行业发展迅猛的

工程陶瓷材料光整加工技术的研究(科技方法训练)

工程陶瓷材料新型光整加工技术的研究 可 行 性 分 析 报 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景德镇陶瓷学院

一、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工程陶瓷材料新型光整加工技术的研究 2、目的和意义 工程陶瓷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比如较高的硬度和强度,很强的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能力和良好的化学惰性等,因此在航空航天、化工、军事、机械、电子电器以及精密制造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各发达国家如德、日、美、英等国非常重视工程陶瓷的开发及应用。80年代以来,各国竞相投人大量的资金及人力,在工程陶瓷加工理论和技术、产品开发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由于陶瓷材料的高硬度和高脆性,被加工陶瓷元件大多会产生各种类型的表面或亚表面损伤,这会导致陶瓷元件强度的降低,进而限制了大材料去除率的采用。对陶瓷高效磨削加工而言,根本目标就是在保持材料表面完整性和尺寸精度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材料去除率。目前陶瓷的加工成本己达到整个陶瓷元件成本的80%~90% ,高加工成本以及难以测控的加工表面损伤层限制了陶瓷元件更广泛的应用。 陶瓷材料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复杂的加工特性,都要求对陶瓷的磨削加工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陶瓷磨削的新型方式、陶瓷磨削的材料去除机理、磨削烧伤、磨削表面完整性等的影响因素、不同磨削条件的最佳磨削参数等多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就陶瓷磨削的研究现状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3、磨削机理的研究: 由于砂轮的磨粒尺寸、形状和磨粒分布的随机性以及磨削运动规律的复杂性,给磨削机理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在陶瓷磨削方面由于陶瓷的高硬度和高脆性,大多数研究都使用了“压痕断裂力学”模型或“切削加工”模型来近似处理。20世纪80年代初,Frank和Lawn首先建立了钝压痕器、尖锐压痕器和接触滑动三种机理分析研究模型,提出了应力强度因子公式K=aE·P/C2/3,根据脆性断裂力学条件K≥KC,导出了脆性断裂的临界载荷PBC =Cb·K ,他又根据材料的屈服条件s≥sY,导出了塑性变形模式下临界载荷PYYC=s3/g3(或PYYC=H3Y/g3)。 4、完成期限: 1、2012年08月,完成各单元最佳磨削参数的实验研究 2、2013年03月,完成砂轮工作轨迹的软件设计 3、2013年09月,完成用户试用 4、2013年10月,完成样机性能检测 5、2013年12月,样品技术鉴定 5、成果提供形式:

超声波金属表面光整--以车代磨技术--镜面加工新技术

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介绍 一.概述 超声波是一项新的应用技术,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理,被应用于许多领域。超声加工起源于50年代初,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包括超声清洗、超声(塑料)焊接、超声钻孔等,超声车削、超声磨削、超声光整、复合加工等多处于研究阶段,还没有大量应用于生产。 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是这样一种先进应用技术。其机理是通过高频振动的硬质滚轮作用于待加工金属工件表面,使工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在塑性变形的过程中,产生了冷作硬化,达到了改善表面质量的目的。这种表面质量的改善是综合的,既有硬度的提高,又有表面粗糙度降低,同时也弥合了一些微观裂纹,提高了工件的疲劳强度。 与传统的砂纸抛光、压光、磨削相比,超声波表面加工具有很多优点: 1.作用力大幅度降低在静压力等于传统压光静压力四分之一的情况下,其显微硬度相 2.加工区温度大幅度降低由于改变了加工方式,滚轮与工件的接触为断续捶击,大大减小了相互间的摩擦,温度也相应的降低,杜绝了因温度过高造成的表面缺陷。 3.大幅度降低表面粗糙度Ra值表面粗糙度可以提高三级以上,最高可达Ra0.02以下。 4.不产生切屑 5.提高已加工表面的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抗疲劳强度由于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是压缩型塑性变形,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残余压应力,同时表面硬度提高50%以上,疲劳强度可提高近几倍。 6.节约设备成本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可直接代替砂光和磨削,在普通车床上即可进行光整加工,因此大大节约了购置设备的费用,尤其对大型和超大型工件,效果更为明显。 7. 生产效率高例如在普通车床上加工外圆表面,工件线速度70m/S,走刀量为 0.05-0.15mm/r,其效率相当于精车。 二.系统构成 本系统由超声波系统、工具头和其他一些附件构成。工具头可以安装到普通机床(如车床)上对工件进行加工而不需对设备作任何改变,对于一些特殊的加工项目也可以开发相应的工艺装备以便于加工。 三.应用范围 超声波表面光整加工设备可用于加工内外圆表面、平面,如各种液压缸内外孔、活塞杆、冶金轧辊等的加工,可以直接替代珩磨和磨削;借助数控设备或专用工装可以加工各种异型面如汽轮机叶片、航空发动机叶片、飞机蒙皮等;可加工的材料包括碳钢、工具钢、合金钢、不锈钢、铸铁、铸钢、铜及铜合金、铝及铝合金、铝镁合金等材料,所加工材料的硬度最高可达HRC60。对加工的零件来说,越是大型零件越具有优越性,可应用于工程机械、压力机、石油机械、煤矿机械、汽车、轧钢等行业。 技术-山科数控,金属表面纳米加工技术的唯一持有者,山科数控研发团队与国内知名高校三年研发、近千次实验,汲取德国加工技术精髓,二次创新、提高,成就了山科数控的纳米磨床!

休闲食品工艺与配方

本产品运用现代西式肉制品加工技术生产的具有中式风味的即食肉制品、由于其风味独特和营养价值高,食用方便而倍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并作为一种休闲、旅游食品正以极快的发展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开。 –食用方式:即食 –前景:即食休闲肉制品是我国肉制品中采用新技术工艺生产的产品,目前大约有十几个品种,其具体产品包刮两类:肠类制品和禽类制品。肠类制品有:玉米腊肠、果仁腊肠、青豆腊肠、烟熏肠等;禽类制品有:鸡翅、鸡爪、鸡肫、鸭翅等。由于消费者需求产品不断变化品种越来越丰富。已有业者选择学生为消费对象,在学校周围的便利店鲜卖,带动包装产品的推广,形成相对固定的消费群体。有句广告词贴切的描绘了休闲肉制品的前景“夏天的雪糕冬天的鸡翅”。 玉米腊肠 —、配方与设备(单位:KG) 1)、材料: 2)、设备:绞肉机、切丁机、调速打桶、灌肠机、烘干房、夹层锅、真

空包装机、杀菌设备、封口机。 二、工艺流程: 原料处理→绞肉、腌制→混合斩拌→灌肠、打节→烘烤→卤煮→沥干→烘干→真空包装→杀菌→冷却→装袋→成品 三、操作工艺: 在生产、贮运和销售过程中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萨啦咪肠的生产过程严格监控。从而使产品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1、原料肉整理: 一般选用来自健康牲畜,经检验合格,质量好,新鲜的肉。凡热鲜肉、冷却肉或冻肉都可用来制作。但在工厂的实际生产中,为保存和运输方便常使用冻肉。一般来说,肉经冷冻再解冻其保水性、风味都比鲜肉要差。冻肉应采用自然解冻。在温度15℃以下的操作间里将淤血、淋巴、筋膜修整干净。修整好的瘦肉用Φ8MM眼板绞肉机绞碎要求绞出的肉粒完整无糊状,肥膘则切成肥膘丁或肥膘颗粒。 2、腌制: 腌制的主要目的是发色、提高保水性和风味。腌制中起重要作用是食盐、发色剂、保色剂。食盐的添加量既要适合人的口味,又要使成品具有鲜嫩的口感。发色剂、保色剂的最佳投放量则要使产成品色泽红润、改善风味、抑制氧化、抑制细菌繁殖。同时又要使亚硝酸钠的残留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然而还应对原料肉的新鲜程度、腌制时间、腌制温度、搅拌均匀程度等有关因素实施控制。下面有一表格,介绍了有关香肠的一些香精香料、品质改良剂、发色剂、保色剂的参考用量,用途及功效。

素肉食品加工技术

素肉食品加工技术 素肉食品加工技术 文章导读:素肉食品是素食类产品的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采用先进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经过成型、蒸煮、炒制等操作处理最终使素食产品成为仿荤食品,使其无论是在外形还是色、香、味等方面等更像荤食,同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样的仿荤食品被称为素肉食品,现在介绍素肉食品加工技术,素肉的做法。 素肉食品加工技术 素肉食品加工就是采用先进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将大豆、小麦和魔芋等植物类原材料进行处理,经过成型、蒸煮、炒制等程序,制成仿荤食品,使其无论在外形,还是色、香、味等方面更像荤食,同时又保持了原有的营养物质,本期农广天地视频介绍素肉食品加工技术,素肉的做法。 农广天地视频同步解说词: 观众朋友,当您看着这些熟悉的“鸡腿”、“牛排”、“鳗鱼段”、“烤鸭”等在眼前晃动的时候,是否不会去怀疑它们的真实性?其实这一道道美味佳肴都是素肉食品。 那到底什么样的食品可算得上是素肉食品呢?下面呀就请大家一起来认识认识。 一、素肉食品的概念 其实,素肉食品是素食类产品的进一步延伸。也就是采用先进的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及设备,将植物类原材料进行处理,经过成型、蒸煮、炒制等操作处理最终使素食产品成为仿荤食品,使其无论是在外形还是色、香、味等方面等更像荤食,同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使素食更容易推广普及。这样的仿荤食品被称为素肉食品。 二、素肉食品的加工原料 素肉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有大豆蛋白、小麦蛋白和魔芋等,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原料的营养特点。 大豆蛋白 大豆素有“植物蛋白肉”的美称。 大豆蛋白顾名思义就是从大豆中提取出来的蛋白质。大豆蛋白是唯一植物来源的完全蛋白质,不仅能够提供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浅析超精密加工机床现状及展望

浅析超精密加工机床现状及展望 张建锋学号:11309017 (汕头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广东) 摘要:本文主要讨论超精密加工以及加工机床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现状、关键技术要点以及展望。通过对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现状和难点分析,总结了未来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发展趋势,并且具体给出了超精密加工机床的重点需要突破革新的要点和对策。 关键字:超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机床、精度、效率。 0 前言 超精密加工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为了适应核能、大规模集成电路、激光和航天等尖端技术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精度极高的一种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之一,它与传统加工在加工方法、加工精度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是零件加工精度和质量的飞跃。超精密加工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前沿领域,主要包含有超精密制造、超精密检测、超精密环境控制及其各类辅助研究分支。大部分仪器系统和设备都是通过机床加工出来的,如隐形眼镜就是用超精密数控车床加工而成的。目前隐形眼镜的加工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旋转成型工艺、切削成型工艺和模压成型工艺。计算机硬盘驱动器、光盘和复印机等高技术产品的很多精密零件都是用超精密加工手段制成。当现有加工设备不能满足零件加工要求时,必然要设计新设备,这就是我们经常提起的超精密机床的研究,而超精密加工机床的结构设计是其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一个高精密机床的设计不仅仅是机械部门一个单元能完成的,它受到材料、物理、设计和工艺水平等多个环节和整个系统的综合影响。本文主要从超精密加工的起源、内涵、影响因素、研究方向和对策等方面来阐述超精密加工机床结构。 1 超精密加工相关知识概述 超精密加工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理解。通常我们认为一定尺寸的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为超精密

光整加工

光整加工 第一节概述 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加工出的工作表面,如车削、铣削,包括普通磨削的工作表面放大后都有较明显的高低不平的微小峰谷。而精密设备及仪器中的许多零件精度要求很高,表面粗糙度值要求很小,普通加工方法难以满足要求,需要采用光整加工方法。 光整加工是使被加工对象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实现精度的稳定甚至提高加工精度等级的一种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光(精)整加工的定义 光整加工是指精加工后,从工件上不切除或只切除极薄的材料层,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或强化其表面的加工方法。光整加工可以获得比一般机械加工更高的表面质量。 精整加工是指在精加工之后从工件上切除很薄的材料层,以提高工件精度和减小表面粗糙度为目的的加工方法。 光精整加工是指工件精加工或者在普通磨削后,用粒度很细的磨料对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挤压、擦光的过程,主要用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或强化其表面或提高工件精度的加工方法。 二、光整加工技术特点 进行光整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无论是传统的光整加工方法,还是今年来出现的新工艺技术,都具有一下主要特点: 1)光整加工的加工余量小,原则上只是前道工序公差带宽度的几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只能改善表面质量(减小粗糙度值,消除划痕、裂纹和毛刺等),不影响加工精度。如果余量太大,不仅生产效率低,有时还可能导致工件的原有精度下降。 2)光整加工所用机床设备不需要很精确的成形运动,但磨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应尽量复杂。因为光整加工是用细粒度的磨料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挤压、划擦的过程,只要保证磨具与工件加工表面能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接触,

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心名称: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目的和意义 1、本技术领域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麦是我省的主要农产品,2007年我省小麦产量达2800多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28.6%,相当于位居第二、第三的山东省和河北省小麦产量的总和。同时,我省小麦精深加工也处于全国的前列,如XX面粉加工企业达400多家,年实际加工能力1500多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0%。XX省的方便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5%左右、挂面产量占全国总量的50~60%。目前,我省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面粉、挂面和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的生产基地。 挂面和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省小麦生产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加了我省小麦产业的附加值,提升了我省小麦品牌经济在全国的影响力。XX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生产基地和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小麦产业经济链,保障了我省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自2007年,我省食品工业产值达到2785亿元,占全省GDP的15%,并超过广东,跃入全国食品工业综合实力第二位,其中挂面和方便面等方便食品产业化发展和规模化经营的贡献功不可没。 组建“XX省方便食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足于上规模的方便面生产龙头企业,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目的是为了加大小麦制粉和小麦方便食品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强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增强我省挂面、方便面等小麦类方便食品产业的竞争能力,推动我省食品工业及相关产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2、建设本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必要性 按照“十一五”食品行业规划的目标,到2010年,XX省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2500亿元以上,粮食加工能力、油料加工能力、肉类加工能力、奶加工能力、果蔬加工能力将分别达到3200万吨、500万

甜瓜干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甜瓜干休闲食品生产技术 成都乐客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斯波 对于瓜类休闲食品生产成为一类高品质消费需求的上档次的食品,如何将瓜类加工成口感好、风味自然,消费者喜爱的休闲食品是农产品加工的关键技术,成都乐客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过长达3年的研究,将研究出一套可行性高、口味好、麻辣特色的甜瓜干新产品。 一、甜瓜干加工工艺 甜瓜→清理→切丝→腌制→烘烤→调味→成品→包装 对于甜瓜的生产存在一些技术上很难实现过程我们经过长时间不断积累经验,探讨出以上加工工艺,经实践:具体操作如下: 1、甜瓜的清理:先将瓜清理干净,去除死皮和不良瓜组织的肌肉,以免影响后期加工,同时将瓜内籽粒去掉,切除瓜肉类死结的坚硬部分,以免在干制后形成硬食物,清理后的甜瓜比较容易变色,需要及时加工处理。 2、切丝:采用切菜机切成丝状,尽量做到均匀一致,避免大小不一致的甜瓜丝导致成品为一些粉末或者难以烘烤。 3、腌制:采用食盐腌制60分钟,腌制过程中瓜内一些水分会不断溢出,要将瓜内的多余水分沥干,这样的话烘烤才容易进行。腌制程序是:先用食盐腌制沥出大量水分后,30分钟之后沥干,翻匀15分钟后再添加一些比较容易入味的鲜味物质肉鲜素、水溶性耐高温辣椒香精、复合氨基酸、共结晶I+G、水解动物蛋白进行腌制入味,这样在烘烤之前的瓜丝具有良好的风味,而不是没有风味的瓜丝。 4、烘烤:将腌制后的甜瓜丝放入烘盘进行烤制,烤制温度在100℃2小时,同时烘烤的程度为浅黄色甜瓜丝、半干状态。一方面不能过于干燥,干燥会导致烤糊或者易碎、不良口感、调味时难以处理。 二、甜瓜干调味配方 甜瓜干调味配方如下: 原料执行标准比例/kg 甜瓜380 食盐 1.5 水溶辣椒精0.1 鲁尼-肉鲜素SB/T10415-2007 1.4

光整加工

模具表面的光整加工技术 刘德平1,李宏兵1,2 (1.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450000;2.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450002)关键词:模具;光整加工;高速铣削 光整加工是指精加工后,从工件上不切除或只切除极薄的材料层,以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或强化其表面的加工方法。光整加工可以获得比一般机械加工更高的表面质量。 模具表面光整加工一直以来都是模具加工中的难题之一,特别是对于一些硬度较高的金属模具进行装配时,我国目前仍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手工研磨抛光不仅难以保障产品质量、加工周期长,而且模具钳工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从而使之成为模具制造效率的瓶颈,也制约了我国模具行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对于模具复杂型腔和一些狭缝的精加工,传统的机加工方法已无法胜任,必须采用新的工艺措施,如电化学或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模具的加工工艺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模具的抛光效率和表面质量,使我国模具制造工艺水平再上新台阶,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在模具表面光整加工技术中,主要的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传统光整加工技术和非传统光整加工技术。传统光整加工技术主要是以手工研磨抛光为主和逐渐发展起来的机械光整加工;非传统光整加工主要包括化学抛光、电化学抛光、电解研磨、电化学机械光整加工、超声波加工、电火花抛光、激光抛光技术以及磁流变抛光等。下面就主要的加工方法进行介绍。

1. 常用光整加工方法与设备 (1) 手工研磨抛光 该方法是传统模具光整加工所采用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目前仍广泛采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适应性比较强,主要依赖于模具钳工的经验和技术水平,但效率低(约占整个模具周期的1/3),且工人劳动强度大,质量不稳定,制约了我国模具加工向更高层次发展。但就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状况来看,在今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淘汰这种加工手段。 (2) 数字式模具抛光机 这种抛光工具采用数字化控制,数字式显示和控制工艺参数,备有整套磨头及磨料,半自动抛光,具有体积小、使用方便的优点。其工艺特点主要有: a)具有平整功能,最大可平整的波纹长度为75mm。 b)和手工抛光相比,功效提高一倍,质量提高一个等级。 c)质量稳定,重复性好。 应用范围: a)各种模具材料:包括铸钢、锻钢、铝合金及锌基合金。 b)适用模具表面尺寸:从100×100mm~1500×3000 mm。 (3) 超声波模具抛光机 该抛光工具采用高频电火花脉冲电源与超声波快速振动研磨的原理进行抛光。它能完成一般抛光工具(电磨软轴等)难以伸入的窄槽、窄缝、边、角等曲折部位的抛光,抛光后不塌棱角,不影响模具的精度。该工具可以解决用户过去因工件形状复杂难以达到抛光要求这一难题。并且缩短了抛光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提高粗糙度大于Ra1.6工件的抛光速度,工具采用超声波与专用的高

方便食品行业分析及趋势

方便食品行业分析及趋势 相伴着经济的进展,现代都市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方式也在随之改变和调整,方便食品越来越成为食品行业的新宠。新近调查显示,方便食品在要紧超市、商场的经营比重已占到10%以上,是食品销售中比重最大的一块。 方便食品的种类专门多,大致有以下四种: 一、即食食品:如各种糕点、面包、馒头、油饼、麻花、汤圆、饺子、馄饨等,这类食品通常买来后就可食用,而且各具特色。 二、速冻食品:把各种食物事先烹饪好,然后放入容器中迅速冷冻,稍经加热后就可食用。 三、干或粉状方便食品:这些食品像方便面、方便米粉、方便米饭、方便饮料或调料、速溶奶粉等通过加水泡或开水冲调也可赶忙食用。 四、罐头食品:指用薄膜代替金属及玻璃瓶装的一种罐头。这种食品较好地保持了食品的原有风味,体积小,重量轻,卫生方便,只是价格稍高。 另外,还有一部分半成品食品,也确实是方便食品。 一直以来,我国的方便食品产业就处于产品系列单一的逆境中,方便面专门大程度上确实是方便食品的代名词,占方便食品90%的市场份额,而方便面中油炸面又占据90%的市场份额。方便食品家族的其他成员如粉丝、米线、方便饭、非油炸面、杂粮面等多个系列作为油炸面的补缺产品,占据方便食品市场10%的份额。 但近年来,米制方便主食也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方便米粉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差不多逐步推开。方便粉丝作为方便面的市场补缺者,在过去的五年里得到了迅猛进展,专门在发源地四川更是得到了长足进展。 速冻食品的快速进展要紧得益于事实上用的便利性。都市购物超市化,加速了速冻产业的进展。品牌企业稳固的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促进了速冻行业的健康进展,培养了成熟的消费市场。目前市场上要紧的速冻食品品牌有“三全”、“想念”、“湾仔码头”,三者合计占据了近60%的市场销售份额,竞争也十分猛烈。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精密与特种加工技术 结课论文 题目: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指导教师:沈浩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工程 姓名:司皇腾 学号:152085201020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超精密加工是多种技术综合的一种加工技术,是获得高形状精度、表面精度和表面完整性的必要手段。根据当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对超精密切削、磨削、研磨以及超精密特种加工及复合加工技术进行综述,简单地对超精密加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方向是: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向加工检测一体化方向发展;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本世纪的精密加工发展到超精密加工历程比较复杂且难度大,目前超精密加工日趋成熟,已形成系列,它包括超精密切削、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超精密特种加工等。在不久的将来,精密加工也必将实现精密化、智能化、自动化、高效信息化、柔性化、集成化。创新思想及先进制造模式的提出也必将为精密与超精密技术发展提供策略。环保也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加工精度;超精密加工技术;超精密特种加工;纳米技术;复合加工 【引言】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代表了加工精度发展的不同阶段,往往我们一提到超精密这个词,就会觉得它很神秘,但同任何复杂的高新技术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掌握,都会被大众所了解,也就不再是所谓的高科技了,超精密加工也是这样。实际上,如果拥有超精密的加工设备,并且在其它相关技术和工艺上能匹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就能很好地掌握它,但这需要一个过程。超精

密加工领域集成了很多IT、机械以及电气控制方面的技术,设备方面的操作和使用也非常复杂,所以,只有在对它有很深的理解之后才能把它用好。 通常按加工精度划分,可将机械加工分为一般加工、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科学技术水平下,对超精密加工有不同的定义,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划分的界限不断变化。过去的超精密加工对今天来说可能已经是普通加工了,所以对其划分的界限是相对的,而且在具体数值上至今没有确切的界限。现阶段通常把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达到零点几微米,表面粗糙度优于百分之几微米的加工技术称为超精密加工技术[1],也可以理解为超精密加工就是在超精密机床设备上,利用零件与刀具之间产生的具有严格约束的相对运动,对材料进行微量切削,以获得极高形状精度和表面光洁度的加工过程,其精度从微米到亚微米,乃至纳米。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重要支撑技术,是现代高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是现代制造科学的发展方向[2]。 超精密加工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及现代光电技术、计算机技术、测量技术和传感技术等先进技术。同时,作为现代高科技的基础技术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着现代机械、光学、半导体、传感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以及材料科学的发展进步。超精密加工在现代武器和一些尖端产品制造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其它一些加工方法无可替代的,它不仅可以应用于国防,而且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比较高端的民用产品中,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历史 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起源从一定意义上可以上溯到原始社会:当原始人类学会了制作具有一定形状且锋利的石器工具时,可以认为出现了最原始的手工研

光整加工技术综述全解

光整加工技术综述 摘要:介绍了光整加工技术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光整加工技术进行分类并分析了光整加工技术的工艺方法及特点,叙述了各类光整加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几类非传统光整加工技术的应用和不足,最后分析了光整加工技术未来的发展要求和方向。 1 光整加工技术的含义、地位及作用 表面质量是评价零件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零件表面的凹凸不平、飞边毛刺、磕碰划伤和微观裂纹等,不仅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同时也影响整机的装配精度、性能和使用寿命。所谓光整加工,是指被加工对象表面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实现精度的稳定甚至提高加工精度等级的一种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 光整加工技术的特点 进行光整加工的目的,主要是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无论是传统的光整加工方法,还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工艺技术,都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光整加工的加工余量小,原则上只是上道工序公差带宽度的几分之一。一般情况下,只能改善表面质量(减小粗糙度值,消除划痕、裂纹和毛刺等),不影响加工精度。如果余量太大,不仅生产效率低,有时还可能导致工件的原有精度下降; (2)光整加工所用机床设备不需要很精确的成形运动,但磨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应尽量复杂。因为光整加工是用细粒度的磨

料对工件表面进行微量切削和挤压、划擦的过程,只要保证磨具与工件加工表面能具有较大的随机性接触,就能使表面误差逐步均化到最终消除,从而获得很高的表面质量; (3)光整加工时,磨具相对于工件的定位基准没有确定的位置,一般不能修正加工表面的形状和位置误差,其精度要靠先行工序来保证; (4)有效地清除铸件、锻件和热处理件的表面的残渣、杂质及氧化皮; (5)改善工件表面层应力状态,形成抗疲劳破坏的均匀压应力值(一般比原值增大50%以上); (6)改善工件表面层金相组织状态,提高表面显微硬度,一般提高6% ~ 20%,形成一定深度的耐磨损、抗疲劳的致密金属层,深度一般提高4倍以上; (7)提高工件清洁度,完成传动件的初期磨损,改善整机部分性能指标,缩短整机磨合期40%以上; (8)降低工艺成本,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无污染,便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 3 光整加工技术的分类及工艺方法 光整加工主要有采用固结磨料或游离磨料的手工研磨和抛光、机械传统光整加工、非传统光整加工和复合非传统光整加工。如果按能量提供方法分类,则可大致分为机械法、化学和电化学法、热能作用这几类。若按光整加工的主要功能来分,可分为下面3大类:

2015版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15版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目录 1. 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分析 (1) 1.1.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定义 (1) 1.2.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产值占GDP比重 (1) 1.3.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企业规模分析 (2) 2. 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资产、负债分析 (4) 2.1.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资产分析 (4) 2.1.1. 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流动资产分析 (5) 2.2.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负债分析 (6) 3. 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利润分析 (8) 3.1.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8) 3.2.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主营业务利润分析 (9) 4. 2009-2014年方便面及其他方便食品制造行业成本分析 (11) 4.1.2014年行业总成本构成情况 (11) 4.2.2009-2014年行业成本费用分项分析 (12) 4.2.1. 2009-2014年行业产品销售成本分析 (12) 4.2.2. 2009-2014年行业产品销售成本率分析 (13) 4.2.3. 2009-2014年行业产品销售费用分析 (14) 4.2.4. 2009-2014年行业产品销售费用率分析 (16) 4.2.5. 2009-2014年行业管理费用分析 (17) 4.2.6. 2009-2014年行业管理费用率分析 (18)

超声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超声加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前言:超声波加工是利用超声振动工具在有磨料的液体介质中或干磨料中产生磨料的冲击、抛磨、液压冲击及由此产生的气蚀作用来去除材料,或给工具或工件沿一定方向施加超声频振动进行振动加工,或利用超声振动使工件相互结合的加工方法。超声波加工技术是一种涉及面广且更新快的机械加工技术。结合近年来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状况,综述了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进展和超声加工技术在深小孔加工、拉丝模及型腔模具研磨抛光、难加工材料的加工、超声振动切削、超声复合加工等方面的最新应用,并阐述了超声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声波加工、超声振动、声复合加工、应用、发展、正文: 1、超声振动系统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超声振动系统由换能器、变幅杆和工具头等部分组成,是超声设备的核心部分。在传统应用中,超声振动系统大都采用一维纵向振动方式,并按“全调谐”方式工作。但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基础研究的进展和在不同领域实际应用的特殊需要,对振动系统的工作方式和设计计算、振动方式及其应用研究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日本研究成功一种半波长弯曲振动系统,其切削刀具安装在半波长换能振动系统细端,该振动系统换能器的压电陶瓷片采用半圆形,上下各两片,组成上下两个半圆形压电换能器(压电振子),其特点是小型化,结构简单,刚性增强。日本还研制成一种新型“纵-弯”型

振动系统,并已在手持式超声复合振动研磨机上成功应用。该系统压电换能器也采用半圆形压电陶瓷片产生“纵-弯”型复合振动。日本金泽工业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了加工硬脆材料的超声低频振动组合钻孔系统。将金刚石中心钻的超声振动与工件的低频振动相结合,制造了一台组合振动钻孔设备,该设备能检测钻孔力的变化以及钻孔精度和孔的表面质量,并用该组合设备在不同的振动条件下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金刚石中心钻的超声振动与工件的低频振动相结合是加工硬脆材料的一种有效方法。 东南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超声振动切削系统。该系统采用压电换能器,由超声波发生器、匹配电路、级联压电晶体、谐振刀杆、支承调节机构及刀具等部分组成。当发生器输出超声电压时,它将使级联晶体产生超声机械伸缩,直接驱动谐振刀杆实现超声振动。该装置的特点是:能量传递环节少,能量泄漏减小,机电转换效率高达90%左右,而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操作。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建立了镗孔用超声扭转振动系统,采用磁致伸缩换能器,将超声波发生器在扭转变幅杆的切向作纵向振动时在扭振变幅杆的小端就输出沿圆周方向的扭转振动,镗刀与扭振变幅杆之间采用莫氏锥及螺纹连接,输出功率小于500W,频率为16~23 KH z,具有频率自动跟踪性能。西北工业大学设计了一种可在内圆磨床上加工硬脆材料的超声振动磨削装置。该装置由超声振动系统、冷却循环系统、磨床连接系统和超声波发生器等组成,其超声换能器采用纵向复合式换能器结构,冷却循环系统中使用磨削液作为冷却液;磨床连接系统由辅助支承、制动机

新风味麻辣休闲食品调味新技术

新风味麻辣休闲食品调味新技术 成都乐客食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技术顾问斯波 麻辣休闲食品种类繁多,对于一些特色的风味成为多家麻辣休闲食品生产厂家所需研发的,通过和麻辣休闲食品的研发,特提出一些新风味麻辣休闲食品调味技术及其特色原料的应用,将供诸位参考、借鉴! 一、新风味麻辣休闲调味厚味配方的设计原理 由于麻辣风味及口感的特殊性,麻辣特色的厚味配方主要是:咸味剂、甜味剂、鲜味剂、香辛料、香味剂、品质改良剂、咸味香精香料、 甜味剂 咸味剂 鲜味剂 品质改良剂 香辛料、香味剂 肉味 主体 肉类抽提物进行科学复配,强化肉味使其留香留味持久、回味绵长。 以肉味主体为中心,围绕肉味进行麻辣休闲食品调味的研发,成就特色风味研发主要来源于肉味主体的特征及其主要风味。 肉味主体为特色畅销的有红烧肉味泡椒牛板筋、菜籽油花香和肉味复合的臭干子风味、牛排风味的小面筋风味成为如今市场上畅销的风味。在干制麻辣休闲食品之中通过清香花椒

提取物和肉香复合的特色麻辣休闲食品、以肉香特色复合烤牛肉的香味也成为畅销的麻辣休闲食品。 以肉味为调味核心是麻辣新风味及其麻辣休闲食品调味的理论基础之关键,有的麻辣调味将麻辣为调味的核心,但是麻辣味的增减成为麻辣味改变的主要因素,这样实现的麻辣休闲食品很难改变其核心风味,唯有将肉味主体为核心,附加其他相关调味因子实现麻辣休闲食品个性化调味之关键。这一理论基础得到了众多从事麻辣休闲食品调味者的认同,也成为多年调味经验积累总结的实际应用成果。 二、新风味麻辣休闲食品的类别 我们将近期特色原料研发的新风味麻辣休闲食品的调味描述如下: 1、炒青椒香型+肉香型 这一个性风味实现“青辣椒炒肉”风味为核心调味,实现其特色麻辣休闲食品调味,相关具体调味是目前市场上没有出现的非常有个性的风味。这样特殊的新风味具有相档的市场前景,青椒炒肉成为老百姓熟悉的风味,对于消费者接受起来相当容易。 2、香芹香+肉香 这一特色风味是麻辣特色的一大新风味,芹菜的特色风味在肉香的复合之下形成特点比较突出的“香芹肉香”风味,即可研发成为市场上独树一帜的个性化麻辣休闲食品。 3、蒜香+肉香 蒜香的特色主要,主要有青蒜苗和肉香复合、大蒜香味和肉香、烤蒜肉香、泡蒜肉香复合四大类比较有特色的麻辣休闲食品香味,目前有极少数厂家有些类似的麻辣休闲食品风味出现,要更好地实现蒜香和肉香复合的麻辣休闲食品风味,有待于深度研发其蒜味和肉味的有机复合。 4、榨菜香+肉香 体现榨菜的发酵酱香和肉香的结合,实现比较有个性的榨菜肉香型新风味的特色,目前市场上也有极少数这样的新风味,将来这样的风味能在市场上走多远,关键看如何进行市场操作。

光整机X400新说超塑

BJG-X400自由磨具光整设备 使用说明书 廊坊市北方天宇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各种机器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光整技术(包括光整加工工艺及设备)也获得迅速发展。 由我公司与太原理工大学联合设计的X400自由磨具光整设备是对零件表面,特别是轴类零件表面进行光整加工的一种新型设备,它具有生产效率高、光整加工效果明显的特点,填补了我国光整加工设备的空白,并列为1995年度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同年获得了国家科委颁发的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奖。 目录 1、机床的用途 2、机床的技术规格 3、结构与工作原理 4、装料简介 5、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机床的润滑 7、电器设备原理 8、机床的搬运与安装 1、机床的用途 本机床广泛应用于对各种轴(曲轴、凸轮轴、齿轮轴、光轴)、齿轮、盘套、杆件零件表面去毛刺、去飞边、倒圆角、倒棱边。经本机床光整后的零件表面粗糙度在原基础上细化1-2级;同时不改变工件原有尺寸及配合精度;改善零件表面物理机械性能,消除集中应力,并能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增加零件表面耐磨层,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且能降低成本,使生产率提高4-10倍。 2、机床的技术规格 三轴加工直径范围≤230mm 三轴加工长度范围≤300mm 六轴加工直径范围≤200mm 六轴加工长度范围≤220mm 主轴数 6根 主轴电机功率 4kW

滚筒电机功率 5.5kW 滚筒容积 400升 横梁升降速度 1.28m/min 横梁升降最大行程 600mm 升降电机功率 0.75kW 水循环系统功率 2.2kW 机床外形尺寸(长×宽×高) 1660×1120×2640(mm) 机床重量 2200kg 3、结构与工作原理 如下图: 结构简图及部件名称 1.底座 2.立座 3.下限位开关 4.立柱 5.夹紧机构 6.横梁 7.提升机构 8.上限位开关 9. 主轴箱 10.滚筒 11.转盘 12.支座及回转机构13.操作面板 14.变频器 工作原理: 在光整工件时,工件在提升机构的带动下,插入滚筒磨料中,并在主轴箱的带动下自转。而滚筒则带动磨料、磨液和水回转,回转方向与工件自转方向相反,从而使磨料对工件表面进行碰撞、挤压、划刻等,实现对工件的微切削高效加工。 4、装料简介 4.1 磨料装至距滚筒上部80mm左右即可。 4.2 水循环系统的容量约600L 4.3 磨液为水的1.5%左右。 5、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5.1 操作程序 a.接通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亮。 b.主轴箱位于装卡工件位置,横梁夹紧手柄位于夹紧位置。 c.将装夹好被加工零件的专用夹具安装在主轴上,同时松开横梁 夹紧手柄。 d.依加工时间调定时器,然后按下主轴箱旋转按钮,主轴带动工 件顺时针方向旋转。 e.按主轴箱下降按钮,主轴箱下降。当工件插入磨块中至加工位 置后,松开按钮,下降停止。 f.搬动横梁锁紧手柄,使横梁夹紧在立柱上。 g.按动循环按钮,滚筒逆时针方向旋转,开始加工工件,通过时 间继电器自动转换主轴和滚筒的旋向,实现正反运动。 h.加工完毕,主轴、滚筒同时停止转动。 i.松开横梁夹紧手柄,按主轴箱上升按钮,主轴箱上升至装卡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