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附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现有一包不纯的K2CO3固体,可能含有Fe(NO3)3、CaCO3、KCl、BaCl2、Na2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几种。

现做如下实验:(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则原固体一定不含______。

(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______。

(5)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则原固体中一定______(选填“不含”或“含”)Na2CO3。

【答案】Fe(NO3)3、CaCO3、BaCl2 K2CO3+Ba(NO3)2=BaCO3↓+2KNO3 Na2SO4 KCl 含【解析】【分析】硝酸铁溶于水,溶液显黄色,碳酸钙难溶于水,硝酸钡和碳酸钾反应会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碳酸根离子和钡离子也会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

【详解】(1)取固体试样溶于足量水,得无色溶液A,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Fe(NO3)3、CaCO3、BaCl2;(2)向溶液A中加入足量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B和无色滤液C,加入Ba(NO3)2溶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钾,化学方程式是:K2CO3+Ba(NO3)2=BaCO3↓+2KNO3;(3)向固体B中加入足量稀HNO3,固体完全溶解,所以原固体一定不含Na2SO4;(4)取少量滤液C,先滴加过量稀HNO3,再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一定含有KCl;(5) K2CO3+Ba(NO3)2=BaCO3↓+2KNO3,138 19713.8g 19.7gNa2CO3+Ba(NO3)2=BaCO3↓+2NaNO3,106 19710.6g 19.7g13.8g的碳酸钾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10.6g的碳酸钠会生成19.7g的碳酸钡沉淀,原固体一定含有KCl,所以若所取固体试样为13.8g,实验(2)中得到白色固体B的质量为19.7g,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Na2CO3。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等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解析】【详解】(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Δ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

2.A~J均为初中常见化学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省略。

已知A 是人体胃酸的主要成分,B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盐类,C是一切生命生存所必须的物质,E 是厨房重要的调味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F____________,H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①~⑤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4)A和J反应可生成两种不同盐类,两者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但其比例不同,则A何J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1)

2020-2021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垃圾回收,分类的关键确定垃圾的成分,是对垃圾进行分类的前提。

某校化学实验室收集到一包固体废弃物,可能是由碳、镁、氧化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为了确定其成分,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取样进行了如下实验:(1)气体A是_____。

(2)由固体B得到气体C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3)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

【答案】H2化合反应碳、镁、氧化铜【解析】【分析】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氧化铜和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铜和水,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氯化铜和镁反应会生成氯化镁和铜,气体C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气体C是二氧化碳,铜和氧气加热会生成氧化铜,碳和氧气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样品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生成气体A,所以A是氢气,气体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C是二氧化碳,所以样品中一定含有镁、碳,由于固体A能与AgNO3溶液反应,可确定固体A中一定含有Cu。

固体B在空气中加热会生成残渣C,所以B中一定含有银,样品中一定含有氧化铜。

【详解】(1)由分析知,气体A是H2;(2)由固体B得到气体C的反应是碳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3)由分析知,原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镁、氧化铜。

【点睛】本题为物质推断题,根据题意涉及可能的四种物质,结合过程图进行分析,本题的突破口在固体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固体中一定有镁;最后的固体B灼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推导出一定含有碳单质,还有固体残渣剩余,有涉及物质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可以确定氧化铜的存在。

因此物质推断题解答时,找准突破口是关键。

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微溶物不列为沉淀),它们相互间发生反应或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1)A、F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__;(2)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G→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A→D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__.【答案】Ba(OH)2 Fe2O3 Fe+CuSO4=FeSO4+Cu 置换反应 FeCl3+3NaOH=Fe(OH)3↓+3NaCl 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解析】【分析】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C、E、F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G溶液呈黄色,A与C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所以G中含有铁离子,F会转化成G,所以F可以是氧化铁,F也会转化成E,所以E是铁,铁会与B反应,所以B可以是硫酸铜,C可以是硫酸,A是氢氧化钡,D是氢氧化铁,所以G可以是氯化铁,F氧化铁会转化成氯化铁、铁,会与硫酸反应,铁、氢氧化钡会与硫酸铜反应,硫酸会转化成硫酸铜,会与氢氧化钡、氢氧化铁反应,氢氧化钡、氯化铁都会转化成氢氧化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详解】(1)根据分析A是Ba(OH)2,F是Fe2O3;(2)B与E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G→D的反应是氯化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3)A→D的反应是氢氧化钡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实验现象为: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1)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含答案(1)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实验室内有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含有的杂质可能是氯化铜、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钠、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许该粉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只得到无色澄清溶液。

则杂质一定不含______。

(2)取(1)中无色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有______。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则杂质还一定含有______。

通过以上三个实验还不能确定含有的杂质是______。

【答案】氯化铜碳酸钠氯化钠硝酸钾【解析】【详解】(1)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故填:氯化铜(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故填:碳酸钠(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KCl+AgNO=AgCl+KNO3374.5143.514.9g28.7g↓NaCl+AgNO=AgCl+NaNO3358.5143.511.7g28.7g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推断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推断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2.已知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7种不同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其中A、B、C、D、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E、F、G三种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_____。

(2)写出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B和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A与F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答案】H2O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高温CaO+CO2↑) Ca(OH)2+2HCl═CaCl2+2H2O或Ca(OH)2+H2SO4═CaSO4+2H2O 置换反应【解析】【分析】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为碳酸钙。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推断题及详细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推断题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无色气体,其中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D是最轻的气体,E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的其他产物已略去)。

请回等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B______ C______D______E______(2)氧化铜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

【答案】O2 CO2 CO H2 CH4 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解析】【详解】(1)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气体E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所以E为甲烷,C容易与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所以C是一氧化碳,D是最轻的气体,D 是氢气,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B,所以B是二氧化碳;气体A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可以知道A就是氧气,氧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水,氧气和甲烷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O2,B是CO2,C是CO,D是H2,E是CH4,故填:O2,CO2,CO,H2,CH4;(2)氧化铜与D的反应是氢气和氧化铜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ΔCu+H2O,反应基本类型属于置换反应,故填:CuO+H2ΔCu+H2O 置换反应。

2.思维导图是激发大脑潜能,练就科学思维的有效方法。

A-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相互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析推理,回答问题:(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A 与D反应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化学推断题(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各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反应的条件已省略):已知:B、C两种物质在不同情况下可分别发生①和②两个反应;A﹣G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一种物质是单质;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C。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 G_____;(2)请写出E+F→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NH4HCO3 H2CO3 C6H12O6+6O2一定条件6CO2+6H2O【解析】【分析】A、B、C、D、E、F、G七种物质都是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物质,七种物质都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其中只有一种物质是盐,则该种物质一定为铵盐,假设为碳酸铵,碳酸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在一定条件可生成葡萄糖;碳酸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代入验证符合转化关系;【详解】(1)所以A为碳酸氢铵,B为二氧化碳,C为水,D为氨气,G为碳酸;(2)E+F→B+C的反应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02一定条件6CO2+6H2O。

2.现有A、B、D、E、F六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E是金属单质,B、C、D、F 分别只是酸、碱、盐、氧化物中的一种,A、F是黑色粉末,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用两圆间的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箭头“→”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双向箭头“←→”表示可以相互转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以上反应均在初中知识范围内)(1)图中有一条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转化的双向箭头没有画出,请在图中补充画出并使其转化关系成立____;(2)写出化学式:A___:F___;(3)写出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4)足量B与F反应的实验现象为___。

2020-2021中考化学 推断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

2020-2021中考化学 推断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1.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I是红棕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其实际应用为________。

(3)J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________合金中________含有金属(填“一定”、“可能”或“不”)。

【答案】Na2CO3 CO2 3CO+Fe2O3高温2Fe+3CO2高炉炼铁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解析】【分析】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是烘焙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则A为碳酸氢钠;A加热可分解产生可通电分解的C,则C为水;B、D分别为碳酸钠和二氧化碳;H和D的组成元素相同,且经高温可以转化,则H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I是红棕色固体,则I为氧化铁,J为铁。

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详解】(1)B是碳酸钠,D是二氧化碳,故填:Na2CO3、CO2。

(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2Fe+3CO2,其实际应用为高炉炼铁。

故填:3CO+Fe2O3高温2Fe+3CO2,高炉炼铁。

(3)铁制品在沙漠地区锈蚀缓慢的原因是在沙漠地区缺水,合金为某些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加热熔合而成的混合物。

故填:在沙漠地区缺水、一定。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单质,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B为红棕色粉末,H为蓝色的硫酸盐溶液。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H中溶质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反应①~③中为置换反应的是(填序号)。

(4)写出稀盐酸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备战中考化学备考之化学推断题压轴突破训练∶培优 易错 难题篇附详细答案一、初中化学推断题1.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其中A 是一种黑色物质,B 、C 组成元素相同,C 、D 、E 、F 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且E 可用作建筑材料,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转化为另一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E 的化学式为____;(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反应②属于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2Ca(OH) 2232CO +2NaOH=Na CO +H O 复分解【解析】【分析】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F 与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则F 是酸,B 、C 组成元素相同,则B 、C 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中的一种,D 生成C ,B 也能生成C ,则C 是二氧化碳,B 是一氧化碳,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详解】(1) 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E 的化学式为2Ca(OH)(2)反应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CO +2NaOH=Na CO +H O(3)反应②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点睛】A~F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E 可用作建筑材料,D 和E 的溶液均呈碱性,则E 是氢氧化钙,D 和氢氧化钙反应,D 是碳酸钠,A 是一种黑色物质,则A 是碳。

2.A 、B 、C 、D 、E 是由H 、C 、O 、Cl 、Na 、Ca 组成的五种初中常见化合物,其中A 、B 、C 、D 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通常情况下E 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

如图用圆和方框表示这五种物质。

用两圆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1)写出物质C的常见用途____________;(2)写出检验物质D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中的两种物质可以制取烧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答案】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Ca(OH)2+CO2=CaCO3↓+H2O Ca(OH)2+Na2CO3= CaCO3↓+2NaOH【解析】【分析】【详解】E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因此E是水;E能够和C相互转化,因此C是氢氧化钙;C能够和D反应,因此D可能是二氧化碳;C还能够和B反应,B能够和A反应,且A、B、C、D各代表酸、碱、盐和氧化物中的一种物质,则A和B只能是酸或盐,如盐酸、碳酸钠,因此:(1)物质C是氢氧化钙,可以用于重要的建筑材料,改良酸性土壤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2)物质若D为二氧化碳,则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看是否变浑浊,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 (OH)2+CO2=CaCO3↓+H2O;(3)利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可以制取烧碱,故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Na2CO3═CaCO3↓+2NaOH。

3.图中的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其中A是盐,常用做建筑材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有的一种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F、G是碱。

它们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图中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物质A、B的化学式:A_____ B_____;(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3)写出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_____。

【答案】CaCO3 HCl Na2CO3+Ca(OH)2═CaCO3↓+2NaOH吸水潮解,与CO2反应【解析】【分析】根据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所以B是盐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溶液D和C,C和碱F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所以C是二氧化碳,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所以E是碳酸钠,二氧化碳和G反应会生成碳酸钠,所以G是氢氧化钠,二氧化碳和碱F会生成碳酸钙,所以F是氢氧化钙。

【详解】(1)A、B、C、D、E、F、G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所以B是盐酸,故A是,B是(2)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3)物质G在实验室必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是:吸水潮解,与反应。

【点睛】A是一种盐,常用作建筑材料,所以A是碳酸钙,B是人体胃液中所含的一种酸,则B是盐酸,C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一种原料,则C是二氧化碳,E是盐,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E是碳酸钠。

4.两会的焦点之一是环保及能源问题,为了解决环保以及能源问题,有科学家提出一种新的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过化学反应后转变为甲醇(CH3OH)。

此构想技术简要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_____。

(2)写出步骤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_____和质量不变。

(4)甲醇和乙醇同属醇类,请推测甲醇的一个化学性质_____。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_____,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答案】氮气 CO2+3H2CH3OH+H2O 化学性质可燃性酸性增大【解析】【详解】(1)因为空气的主要成分为氧气和氮气,故流程中一种非可燃性单质的名称氮气。

(2)二氧化碳和氢气在铬锌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3)在化学变化中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保持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所以步骤②中铬锌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和化学性质不变;(4)乙醇在实验室通过燃烧可以为一些化学反应提供热量,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过燃烧提供能量,所以乙醇具有可燃性,通过类比思想可知,甲醇也具有可燃性。

(5)还有人认为把大气中CO2通入深海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过多的CO2,但专家认为这样会造成海洋酸性增大,导致珊瑚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消失。

故答案为(1)氮气。

(2)CO2+3H2CH3OH+H2O。

(3)化学性质。

(4)可燃性。

(5)酸性增大。

5.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其中物质。

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

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G成为下为气体,在实验室中常用A制取G。

(1)F的化学式是;物质A的一种用途是;(2)D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图中涉及B物质的反应中,未出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答案】(1)Ca(OH)2,除锈(气体答案合理亦可)(2)2H2O22H2O + O2↑ (3)复分解反应【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F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是熟石灰Ca(OH)2,G是气体且能和F 反应为CO2,A能用于制备G,应该是CaCO3或稀盐酸,又因为A能转化为气体B,所以A 一定是稀盐酸而不是CaCO3,由此可得知B为H2,E 和B能相互转化E应为H2O,D和E 组成元素相同,D为双氧水H2O2,D和生成E和D,E为水,所以D为O2考点:常见物质间转换关系6.如下图所示,甲、乙、丙、丁、戊五种物质(或其溶液)俨然是滑冰赛道上参加接力比赛的“运动员”,相邻“运动员”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已知:五种物质分别是 Fe 、HCl 、NaOH 、CaCO 3 和 CuCl 2,中的一种,其中,甲是单质,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

(1)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_____、_____反应(写化学式)。

(2)丁与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丙与丁的反应属于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

(4)若把无机物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进行分类,无机物 X 的类别不同于上述五种物质,如果用 X 替换戊,它也能与丁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________(写一种)。

【答案】HCl CuCl 2(不分先后)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复分解反应 CuO (或“Fe 2O 3”等其他合理答案)【解析】【分析】甲是单质,则甲是铁,甲和乙能反应,则乙是盐酸或氯化铜,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则乙是氯化铜,乙和丙反应,则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戊是碳酸钠。

【详解】(1)甲是单质,则甲是铁,故甲能分别与另四种物质中的盐酸和氯化铜反应,化学式为HCl 、2CuCl 。

(2)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丁与戊反应是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化学方程式为3222CaCO +2HCl=CaCl +CO +H O 。

(3)丙是氢氧化钠,丙和丁反应,则丁是盐酸,丙与丁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4)丁是盐酸,反应生成一种生活中常用的液态灭火剂,X 是金属氧化物,则X 可以是氧化铜或氧化铁,化学式为CuO 或23Fe O 。

【点睛】甲是单质,则甲是铁,丁与戊反应产生的气体可以熄灭终点的火炬,则生成二氧化碳,则丁与戊分别是盐酸和碳酸钠的一种。

7.一包白色粉末由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

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分析实验过程,回答:(1)白色粉末中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2)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OH 、CaCO3 CuSO4 CaCO3、NaOH、BaCl2 CaCO3、NaOH、Na2SO4【解析】【分析】根据硫酸铜溶于水得到蓝色溶液,而本题中得到是无色的溶液,所以在混合物中一定不含硫酸铜;同时能形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钙,而白色沉淀能全部溶于稀盐酸,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所以该沉淀为碳酸钙;已知无色溶液pH>7,为氢氧化钠;可以据此分析判断并解答该题。

【详解】(1)把白色粉末溶解后得无色溶液,可知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会使溶液变蓝;(2)测定滤液的pH大于7,说明一定有氢氧化钠;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说明一定有碳酸钙,氯化钡和硫酸钠不能共存,因此白色粉末三种成分的可能组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故答案为CaCO3、NaOH、BaCl2;CaCO3、NaOH、Na2SO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