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与政策演进

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与政策演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近400年前的殖民地时期。
从最初的种植园到工业化时期,美国经济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国经济模式。
本文将分析美国经济的历史发展和政策演进,以及其与世界经济的关系。
第一阶段: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最初是农业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殖民地时期的种植园经济主要是种植棉花、烟草、甘蔗和咖啡等高档作物,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同时,在原始的交换制度下,贸易渠道主要通过与欧洲的贸易。
殖民地经济主要是为欧洲的复合增长模式服务的,其中殖民地通过生产出口商品并进口欧洲产品的关系。
第二阶段:工业时期19世纪是美国工业化的时期,这是美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美国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了一系列重工业和轻工业,如铁路、钢铁、纺织、石油等,成为工业大国。
同时,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科技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17世纪中期,由一群列克星敦的爱好者组成的“列克星敦俱乐团”,推动了机器制造和机械化制造,这种趋势将工业带入了第二个阶段,并最终导致革命性的机器化生产。
这一阶段的美国经济主要是以生产为主,对于高技术和资本的需求也基本被供给。
第三阶段:服务业时期20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处于一个重尾的时期,像所有发达经济体一样,这一阶段的美国经济主要是以服务业为主。
这是一个相对抵灭资源的时期,美国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发展了金融、娱乐、教育、医疗、科技等各种服务业。
这个阶段的一个重点是消费和个人消费行为的变化,美国人已由简单的生存追求转变为更多的文化娱乐和生活质量追求。
同时,全球贸易和金融市场的融合也对美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政策演进美国政策制定者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率。
为此,美国政府采取了许多经济政策,在不同的经济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
在殖民地时期,英国政府采取了重税政策,催生了美国的独立运动。
在工业时期,美国政府实行了自由市场政策,推动了工业化的发展。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超级大国,其经济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波折与辉煌。
从最初的殖民地经济,到如今的全球领先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阶段。
殖民时期,美国的经济基础主要依赖于农业和初级资源的开发。
当时的北美殖民地为欧洲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如烟草、棉花、木材等。
农业生产方式较为原始,以家庭农场为主,生产力相对较低。
但这一时期也为后来的工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资源。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中叶,美国迎来了工业革命。
新的技术和生产方式迅速传播,工厂制度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
纺织业、冶铁业等制造业开始兴起,交通运输条件也得到了显著改善,运河和铁路的建设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扩大。
19 世纪后半叶,美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镀金时代”。
这一时期,钢铁、石油、电力等重工业迅速崛起。
安德鲁·卡内基的钢铁公司和约翰·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成为了行业巨头。
同时,企业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重大变革,股份公司和托拉斯等垄断组织开始出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形成,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反垄断运动。
20 世纪初,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后,逐渐走向成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美国的工业带来了巨大的需求,使其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战后,美国的汽车、电器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消费主义兴起,大众消费市场逐渐形成。
然而,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萧条给美国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股市崩溃,银行倒闭,大量企业破产,失业率飙升。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通过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和公共工程,逐渐缓解了危机,为美国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盟军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战后,美国迎来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科技进步推动了电子、航空航天、计算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也不断加强。
美国经济史的演变与变革

美国经济史的演变与变革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而它的经济发展史也是充满着变革与演变的历程。
在它的发展历沉中,经历了从农业经济时期到工业革命、战争经济、新经济等多个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不仅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和产业结构,也深刻地影响了全球经济。
一、从农业时期到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逐渐摆脱了英国统治,走上了由渐进调整到重新塑造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道路。
在这个过程中,从美国独立到19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以种植业和牧业为主,并且是以自给自足为主导思想的。
美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机械化的农业改革,商人们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为了寻找自己的利益,在美国国内推广了新的农业机械和经营方式,从而使得农业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可持续化和自动化。
但是,工业革命的到来彻底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状况。
在19世纪初,美国的经济从农业经济转向了工业经济。
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以及先进的交通运输技术使美国快速实现了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了其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的步伐。
二、战争经济带来的变革在美国的发展历史中,战争是其最大的推动因素之一。
无论是在联邦制成立初期的美国内战,还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都致力于推进经济的发展。
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生产军事装备为主,进行了极大的投资。
这些投资和军事装备生产,逐渐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战是美国最早进行战争经济援助的时期,两战是美国至今战争经济模式的最高标志。
这种战争经济的影响也是持久的。
两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全球最富有和最强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新经济时期的演变1990年代中期以后,互联网、移动通信、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爆发,导致了新经济时期的到来。
新经济是指网络经济、电子商务、高技术和创新等经济现象的综合。
这些倡导“先兴而后成”的企业文化和理念,也带来了全新的经济生态。
新经济时期的发展,使得传统制造业逐渐被数字经济所取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服务领域。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追溯到18世纪中期。
在美国独立战争后不久,美国政府开始采取措施鼓励国内工商业发展。
在整个19世纪,美国经济经历了工业革命、西部拓荒以及金融稳定等重要阶段。
在从战后到当代的20世纪,美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19世纪初,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而且大部分国内居民也从事农业。
然而,工业革命和交通革命的兴起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
通过改进交通运输系统,尤其是铁路和运河的建设,美国不仅加速了内部贸易,而且开辟了更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农民和工业工人之间的联系。
此外,工业革命也改变了美国的生产方式,使得机械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生产方式。
这使得美国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国家。
19世纪中后期,美国的工业经济进一步发展。
战后,南北战争结束且废奴运动的胜利,工业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制造业和工业中心之一。
美国的制造业产值急剧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随着人们从农村迁往城市,美国城市的规模和人口也迅速增加。
20世纪初,美国迎来了一系列重要的经济变革,其中包括进步主义运动、工会运动和反垄断立法。
这些重大变革为保护工人权益、提高工作条件和限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打下了基础。
同时,美国政府也开始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增长,例如实施贸易政策、鼓励创新技术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在20世纪中期,美国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繁荣,被称为“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美国的经济增长迅速,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例如经济衰退和关税冲突等。
然而,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包括降低税收、实施货币政策和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
20世纪后半叶,美国经济继续迅速增长,并在全球范围内起到引领作用。
然而,在近年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中,美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
经过一系列政府干预和经济改革措施,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并实现增长。
总的来说,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展示了这个国家通过不同阶段的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政府干预等手段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

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特点美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美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殖民地时期,主要有农业、手工业和贸易。
第二阶段是独立时期,通过工业革命、土地扩张和创新技术推动了经济增长。
第三阶段是经济大发展时期,美国的经济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军事需求和工业化需要。
第四阶段是现代美国经济发展,涉及了科技、金融、能源等各个领域。
美国经济的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活动表现出了几个重要特点。
第一,美国有着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
在美国,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经济规模都非常庞大,这使得公司和政府有吸引资本的多种方式,加速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第二,美国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强大。
美国在工程和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位置,因此在众多高科技行业里,美国一直是领先者。
许多大公司和科技创新的初创企业都位于美国。
第三,美国的企业活动非常活跃。
美国的消费群体很大,产品市场非常丰富且具有竞争力。
创业公司在美国的繁荣和成功也反映出这种繁荣。
第四,美国的经济增长非常有韧性。
由于美国的体量庞大并且经历过几次经济危机,其经济增长也比其他国家更具弹力。
这也为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提供了有力支持。
第五,美国的经济开放度较高。
美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贸易和投资往来,这使得美国的企业和消费者具有更广泛的选择和更大的活力,同时也使得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联系密切。
结论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国经济模式和特点也正在不断演变。
当前,对于美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动结构性改革以加快经济发展速度,并规避风险,加强国内的外部经济依存度,以确保美国能够继续在全球经济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经济可以追溯到17世纪初的殖民地时期。
从一片未开垦的土地到如今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重要的时期和转折点。
本文将回顾美国经济发展史,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
殖民地时期与早期发展(17世纪-18世纪)在殖民地时期,美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导。
农庄、种植园和渔业是殖民地经济的支柱。
主要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烟草和棉花。
除了农业,手工业和贸易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英国对殖民地的贸易限制,如导航条例和糖 Act,对美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独立与工业化(19世纪前半)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美国获得了自主权,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机会。
在这一时期,美国经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
英国的技术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对美国起到了一定的启发作用。
棉纺织业、铁路和煤矿业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
此时期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发明,如织布机和蒸汽机,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
内战与重建时期(19世纪后半)19世纪中叶,美国发生了内战。
内战对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南方农业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
然而,在内战后,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重建政策,通过银行体系改革和新的经济政策,恢复了经济的增长势头。
重建时期,美国采取了许多所谓的西部扩张政策,推动了西部地区的定居和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市场。
美国崛起为世界强国(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20世纪初,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工业化的进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制造国。
随着大量移民的到来和技术的进步,美国经济发展迅速。
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石油工业等新兴产业崛起,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为美国的经济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萧条与新政时期(20世纪30年代-40年代)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历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股票市场崩溃、银行倒闭和高失业率使得经济陷入衰退。
为了应对危机,美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包括罗斯福的“新政”政策。
美国经济发展史

美国经济发展史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经济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殖民地时期。
从那时起,美国经济经历了许多起伏,创造了许多独特的经济模式和发展路径。
本文将从殖民地时期开始,探讨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殖民地时期(17世纪-18世纪)在殖民地时期,美洲大陆上的英国殖民地经历了初期的艰难开拓和发展。
最早的殖民地主要依靠农业、渔业和皮毛贸易为主要经济来源。
农业生产主要以种植粮食和出口可可、烟草为主,而渔业和皮毛贸易则是殖民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殖民地时期的经济结构基本上是农业为主导,初期殖民地社会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主要依赖英国供给的生产资料和市场;同时,殖民地还受到贸易限制政策的影响,只能与英国进行贸易往来。
然而,随着殖民地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提高,殖民地经济逐渐开始脱离英国的控制,形成了自己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独立时期及西部扩张(18世纪末-19世纪初)美国独立后,经济逐渐从传统的农业模式向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模式转变。
这一时期,美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行西部扩张,大量国内移民和探险家涌入西部地区,开垦土地,开展农业生产。
而在东部地区,由于工业革命的推动,美国开始兴起了一些制造业中心,如纽约、费城和波士顿等城市,这些城市的出现促使了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制造业的发展使得美国开始从原始的农业经济国逐渐转型为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体。
三、南北战争及重建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19世纪中期,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战后,南部的农业经济受到了严重破坏,而北部的制造业却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
随着铁路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和技术创新的引进,美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
重建时期是美国工业化进程的重要阶段,也是美国崛起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契机。
此时,美国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发展,钢铁、石油、化工等行业日益壮大,带动了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大萧条及二战时期(20世纪20年代-20世纪40年代)20世纪20年代初,美国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但随后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即大萧条。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

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美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7世纪早期的殖民地时期。
当时,美洲大陆上的最早的英国殖民地开始以农业和渔业为主要经济活动,如种植烟草、玉米等。
然而,在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的浪潮逐渐触及美国,带来了工业化的机会。
19世纪初,美国经历了西进运动,西部边疆的拓展使农业成为经济的主要支柱。
大规模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起来,南方的奴隶制度得到推广,奴隶劳动成为重要的劳动力来源。
与此同时,东北部的工业化在逐渐兴起,纺织、钢铁和煤炭等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城市的兴起。
到了19世纪中叶,美国开始迅速扩张,西海岸的探索和加利福尼亚淘金热的爆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投资。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是1862年通过的《太平洋铁路法》。
该法案授权修建横跨大陆的铁路,进一步加强了美国东西部的联系,促进了商品和人员的流动。
到了20世纪初,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经济得到了巨大的推动,劳动力需求和战争物资的供应导致了美国工业的进一步增长。
在战争后的经济繁荣时期,汽车、化工、电子、航空等重要行业迅速崛起。
然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失业率飙升,金融市场崩溃,许多企业倒闭。
为了恢复经济,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新政策,采取了经济刺激、金融监管和就业保护等措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迎来了长达数十年的经济繁荣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
国内消费的激增、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经济面临了一系列问题,包括高通胀、石油危机和产业竞争的加剧。
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一波新的经济繁荣,被称为“互联网热潮”。
互联网和科技企业的兴起改变了许多传统行业,为全球化和数字经济奠定了基础。
然而,美国经济也受到了一系列挑战,如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②
世
年
纪
代
末
1894年美国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大国。
年代
二战前的193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36%。
二战后的1948年,美国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4%。 二战结束至今美国一直是超级大国。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末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 期”。这一时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
1、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 70
经济危机
2、加强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19 80
“滞胀”阶段 3、重视科技、大力发展教育
调整复苏 4、刺激、鼓励、保护企业进
19
90
改革繁荣
行竞争,提高效率与质量
20
5、改革税收、发展新兴产业
01
再次衰退
克林顿政府措施:扶持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增加供应 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取得 成功。
这轮经济增长反映出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 刻变化。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 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
20世纪90年代
克林顿发表经济复苏的演说
特点:
4.6
3.0
率
学派和货币学派理论的主
张,对经济调节和干预是
有效的
思考:表中数字说明了什么?(现象.原因)
美 国 第 三 阶 段 原 因
20世纪8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复苏和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稳步增长。
他如何使美国经 济走向复苏和繁荣?
里根1981—1989
里 削减政府开支和紧缩货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根 革
抑制通货膨胀
命 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
医治生产停滞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三.美国的“新经济”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1946年生于阿肯色州。 1968年获国际政治学学士学位, 并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1970 年考入耶鲁大学法学院,973年 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 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 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 最高委员会主席。1992年11月 3日,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 1996年11月再次当选。
滞胀具体表现:
特点: 外部因素: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石油危机
(滞胀的直接原因之一)
2.“新边疆”和“伟大的社会”施政纲领 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
收效甚微,凯恩斯主义失灵。
滞胀具体表现:
特点: 外部因素:
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相互交织 石油危机
(滞胀的直接原因之一)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1911年2月6日2004年6月5日) 是美国第40任总统,生 于伊利诺伊州。父亲杰克是个皮鞋推 销员。1937年进入好莱坞华纳兄弟 电影公司当电影和电视演员。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在空军服役。 退伍后重返好莱坞,在接下来的20年 里,他共参加了53部电影的演出。后 任电影演员公会主席、电影委员会主 席。1980年被提名,并在竞选中击 败卡特而获胜。1984年连任。里根 执政期间,提出一项旨在压缩政府开 支、减少国营事业、降低通货膨胀率 的改革计划。对外,对苏联等社会主 义国家取强硬立场,并提出了“星球 大战”计划。
哈里·杜鲁门 1945-1953
艾森豪威尔 1953-1961
肯尼迪 1961-1963
约翰逊1963-1969
1.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期” (1).原因
①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②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
③政府进行宏观管理
④延续并发展了罗斯福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2).地位:绝对优势
据1948年统计,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 量中所占的比重达到53.4%,出口贸易占 32.4%(1947年数字),黄金储备占74.5%。
光荣与梦想
1980-1989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
①80年代初,美国开始了
年
经济复苏,摆脱了70年代
份 1980 1981 1以98来2 的19经83 济1滞984胀1困98境5 ;1986 1987 1988 1989
②1982年以后美国经济连
增 长
- 0.3
1.9
-续2.增5 长3.;6 6.8 3.4 2.8 3.4 ③说明里根政府实行供应
第一,“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第二,“新”在打破了凯恩斯主义“通货膨胀和低失业 率不会同时出现”的理论,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 出现,基本实现零通涨下的充分就业
第三,“新”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用技术 创新,用供应来刺激新需求,再用新需求来促进经济 的持续增长,经济增长伴随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 打破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的连动关系
表现 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②政府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
二.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凯恩斯(1883—1946),英 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凯恩斯 主义创始人。1906年后致力于 对经济问题研究,长期在剑桥 大学任教和主编《经济学杂 志》。1913年发表他第一部经 济著作《印度的通货和财政》。 以后又发表《货币政策论》和 《货币论》。 1936年发表 《就业、利息和通论》提供了 完整的凯恩斯学说。
掌控着美国经济命脉的 实权人物艾伦·格林斯潘
克林顿倡导“介于自由放 任的资本主义和福利国家之 间的第三条道路”,试图把 自主经营、自由经营和国家 干预有机结合起来,从增加 公共投资、减少财政赤字、 精简政府机构、改革税收制 度、改革医疗制度五个方面 着手,对美国经济实施根本 性的变革。
在克林顿的8年任期内,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成就令 世人瞩目。
一时见效 严重滞胀 长期滞胀
80年代 里根 90年代 克林顿
货币学派和 供给学派
削减政府开 支紧缩货币 减税和加大 国防开支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经济回升 增长摆脱 滞胀
低通货膨胀和 低就业率
高赤字高国 债高利率高 贸易逆差
贫困与富裕竞 争与垄断并存
19
45
经济霸主
19 50
19 “黄金”时期
60
谈谈对我国经济发展启示?
美国经济发展历程
时间阶 主要的 经济理
段
总统 论依据
二战结
凯恩斯
束到60
杜鲁门 艾森豪威尔
主义
年代末 肯尼迪
70年代
凯恩斯
经济 尼克松 主义
“滞胀”
主要经 济政策
充分就业 赤字财政 通货膨胀
交替使用 紧缩财政 和赤字财 政
实践结果 主要问题
减轻危机破坏, 财政赤字
控制失业,稳 定社会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美 国 第 二 阶 段 原 因
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经济发展的萧条时期。 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停滞、通货膨胀严重。
理查德·尼克松 1969-1974
福特 1974—1977
卡特 1977—1981
2.“新边疆”和“伟大的社会”施政纲领 3.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
收效甚微,凯恩斯主义失灵。
当代美国的变化
哈里·杜鲁门 1945年2月12日 1953年1月19日
罗纳德·里根 1981年1月20日 1989年1月19日
比尔·克林顿 1993年1月20日 2001年1月 19日
聆听历史是一种深远的智慧 让历史照亮我们未来的行程
美国战后经济增长率波动曲线
发
展
水
准
③④⑤
⑥
2001
1993 1981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