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数字化转型管理论文
报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刍议

报业数字化转型战略刍议——以河北省报业为例Strategy Research: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NewspaperIndustry程栋Cheng Dong【内容摘要】信息时代,与新媒体融合,走数字化道路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的共识。
就河北省而言,各报纸纷纷设立网站,开发报纸网络版,手机报纸,开始尝试进入新兴传播领域。
本文主要将河北省所包括的1家省级报纸,11家市级报纸的报业数字多媒体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研究河北报业数字化现状。
并以此典型省份为例,探寻报业数字转型的发展方向:为区域性新闻网站的建设提出较为可行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报业数字化河北省区域性新闻网站Abstract: The information age and new media integration, taking the digital road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traditional press. On the terms of Hebei Province, the newspapers have set up websites, developed the Internet version of newspapers and mobile phone newspapers, and began to spread into new areas. This paper will collect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ummary in one provincial newspaper, 11 city–level newspaper press digital multimedia application in Hebei, analyze Hebei Press Digital status quo.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spaper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vide a more viable solution to the building of the Regional sites by using this typical example of provinces.Key words: newspapering, digital, Hebei Province, regional news sites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报纸与报纸之间,报纸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领域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和迅速普及更加剧了媒体之间的竞争。
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精品文档供您编辑修改使用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学习资料、课堂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学习、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进步,全媒体时代已经正式到来。
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报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从全媒体时代背景、我国报业现状、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方式以及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与挑战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全媒体时代背景全媒体时代是指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传媒业不仅要适应网民获取信息的习惯,还要融合多种传媒形态,实现跨媒体合作和资源整合。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传播更加快速、便捷和广泛,也为报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我国报业现状尽管我国报业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传统纸媒报刊的销售额逐年下降,广告收入也在减少。
其次,报纸的读者群体日渐老龄化,年轻人对传统报纸的关注度降低。
此外,传统报业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关系日益紧张,新媒体的崛起对报纸销量产生了冲击。
面对这些挑战,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对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报业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提高用户黏性。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实现报业的跨平台传播,扩大报道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增加报业的新利润来源,如付费阅读、数字广告等。
四、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方式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将传统报业与新兴网络媒体有机结合,实现内容、形式、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创新。
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内容数字化,即将报纸内容数字化并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
二是发展移动端应用,通过App等移动端产品,使得报纸可以随时随地浏览。
三是充分利用社交媒体,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和内容传播。
四是开展全媒体融合报道,将传统纸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跨媒体同步传播。
五、数字化转型中的问题与挑战数字化转型虽然对报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媒体数字化报刊转型策略研究

传统媒体数字化报刊转型策略研究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下,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数字化报刊的转型已成为传统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然而,这一转型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深入研究和实施有效的策略。
一、传统媒体数字化报刊转型的背景与必要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便捷。
在这样的环境下,传统报刊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逐渐下滑,面临着生存危机。
数字化报刊转型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满足读者日益变化的阅读习惯。
读者更倾向于在移动设备上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数字化报刊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阅读体验。
其次,拓展传播渠道,扩大受众范围。
通过网络平台,报刊内容可以触达更广泛的读者群体,突破地域和时间的限制。
再者,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数字化报刊减少了纸张、印刷、发行等环节的成本,同时能够更快速地更新内容。
二、传统媒体数字化报刊转型面临的挑战(一)技术难题数字化报刊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网站建设、移动应用开发、内容管理系统等。
传统媒体在技术方面往往存在短板,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和技术研发能力。
(二)内容创新不足传统报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相对固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难以满足读者对多样化、个性化内容的需求。
(三)盈利模式困境传统报刊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和发行,而数字化报刊的广告模式和收费机制尚不成熟,难以实现稳定的盈利。
(四)版权保护问题数字化环境下,内容的复制和传播变得更加容易,版权保护面临巨大挑战,这可能影响到报刊的创作积极性和盈利能力。
三、传统媒体数字化报刊转型的策略(一)技术投入与人才培养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建立自己的技术团队或与专业的技术公司合作,打造功能强大、用户体验良好的数字化平台。
同时,加强对员工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养和操作能力。
(二)内容创新与个性化服务注重内容创新,结合多媒体元素,如图片、视频、音频等,丰富报刊内容的呈现形式。
报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

报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体行业面临着巨大的转型挑战。
报纸行业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之一,也不能回避数字化转型的洪流。
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意味着将报纸内容传统化到数字化媒体平台上,更需要通过创新的策略和实践来满足当代读者的需求。
本文将探讨报纸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与实践。
要实现报纸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首先需要进行内容创新。
传统的报纸内容以文字和图片为主,但在数字化时代,仅仅依靠文字和图片已经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因此,报纸行业需要通过采用多媒体形式发布内容,如视频、音频和动画等,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此外,还可以结合互动性的特点,与读者进行互动、提供参与性阅读体验。
通过创新内容形式和机制,报纸行业能够更好地与读者互动,提升内容吸引力。
其次,报纸行业需要重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技术的支持,报纸行业需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更加精准的新闻推送和个性化推荐。
通过分析读者的兴趣爱好和阅读习惯,精准推送符合读者需求的内容,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此外,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实现报纸行业的自动化生产和配送,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第三,在数字化转型中,报纸行业需要积极拓展新的渠道和合作伙伴。
传统报纸主要通过印刷和发行渠道进行传播,数字化转型后,需要将目光放在网络和移动平台上。
利用社交媒体、新媒体平台和自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拓展读者群体。
此外,还可以通过与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和移动运营商等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
以合作伙伴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加速报纸的数字化转型。
除了以上策略,报纸行业还需要重视用户体验和品牌建设。
数字化时代,用户习惯了快速获取信息和即时交流,报纸行业需要提供更便捷、更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通过建立用户中心,了解用户需求和反馈,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同时,品牌建设也是关键。
报纸行业需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保持和传承自己独特的内容风格和价值观,树立起与读者相连的强大品牌形象。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随着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今许多行业发展的趋势。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不例外,也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增强其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报刊杂志事业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策略。
一、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数字化转型对报刊杂志事业单位来说是必要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效率。
传统的报刊杂志事业单位生产流程繁琐,需要经过编辑、校对、排版等环节,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借助数字化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的排版和印刷,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其次,数字化转型可以扩大受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获取新闻和信息。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将内容与读者更好地连接起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拓展受众群体。
第三,数字化转型可以创新发展。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新的媒体形式和交互方式,报刊杂志事业单位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进行创新,丰富内容形式,提升读者体验,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策略要实现数字化转型,报刊杂志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用户导向的内容策略用户导向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报刊杂志事业单位需要深入了解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内容服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用户调研,可以了解读者喜好,为其提供更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并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内容。
2. 多平台发布的分发策略数字化时代,报刊杂志事业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数字技术和平台,将内容发布到多个渠道,融入用户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
除了传统的纸质报刊,还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社交媒体等多种形式,实现内容的多元化分发,扩大影响力和传播范围。
3. 数据驱动的运营策略数字化时代,数据是宝贵的资源,对报刊杂志事业单位的经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了解读者行为、市场趋势等信息,为业务拓展和内容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报刊杂志事业单位应建立起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将数据驱动纳入到战略规划中。
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普及,我们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全媒体时代。
这个时代以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范围广、形式多样为特点,为各类媒体,特别是报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本文旨在探讨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将首先概述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和我国报业面临的主要挑战,然后分析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我国报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希望为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以推动其在全媒体时代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二、我国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在全媒体时代的大潮下,我国报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传统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这些变化,我国报业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断探索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目前,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报纸的数字化呈现。
许多报纸纷纷推出电子版,实现在线阅读和下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阅读方式。
同时,报纸还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渠道进行传播,扩大了报纸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二是报纸内容的多元化发展。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报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报道,而是积极引入视频、音频、数据可视化等多媒体元素,使报道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三是报纸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许多报纸通过与新媒体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全媒体传播体系。
四是报纸经营模式的创新。
在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报纸开始尝试线上广告、付费阅读、会员服务等新型盈利模式,以实现经营收入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一些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的报纸来说,难以实现全面转型。
《2024年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以《新安晚报》为例》范文

《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以《新安晚报》为例》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传统媒体之一的报业,如何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实现转型发展,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安晚报》作为一家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性报纸,其转型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其他报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文以《新安晚报》为例,探讨全媒体时代的报业转型。
二、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全媒体时代是指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传播时代。
这个时代的特点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互动性强、个性化明显等。
这些特点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机遇。
三、《新安晚报》的转型历程面对全媒体时代的挑战,《新安晚报》开始了转型之路。
其转型历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内容创新:从以传统新闻为主,向更加注重民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新闻报道转变;同时加强了原创内容的创作,提高了内容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2. 形式创新:从单一的纸质版面,向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等多元化传播形式转变;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了新闻报道的精准性和互动性。
3. 经营模式创新:从以广告为主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模式转变;加强了与新媒体的融合,拓展了新的经营领域。
四、《新安晚报》的转型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新安晚报》的转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 读者群体更加广泛:通过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吸引了更多的年轻读者和移动端用户。
2. 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通过原创内容的创作和精准的传播策略,提高了报纸的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
3. 经营效益稳步增长:通过多元化经营模式的拓展和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了经营效益的稳步增长。
五、对其他报业的启示《新安晚报》的转型经验对其他报业具有重要的启示:1. 坚持内容为王: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全媒体时代,内容都是吸引读者的关键。
因此,报业要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原则,注重原创性和可读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业数字化转型管理论文论文关键词风险投资国家主导疏导积聚业外资本论文摘要本文从报业传媒引入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入手,提出了“国家主导下。
外资疏导与民间资本积聚为两种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建构设想。
基于数字化的推动。
中国报业正经历着第二次转型,当我们以“媒介融合”、“媒介的数字化转型”来定义目前报业为延伸自己的生存空间而展开的产业形态和发展模式的变革,究其实质就是着力构建同一内容的多介质平台。
截止到2007年,已经有大约300家以上的报社和关联产业单位加盟“报业数字化实验室”。
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实验计划的组织实施。
吸纳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报媒,进行分门别类的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全行业共同朝着数字内容产业的方向发展。
报业要实现数字化的宏伟蓝图,策略的制订是成功的第一步。
经过近两年的市场孵化。
全行业启动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并且也有了成功运作的模版,而关键的第二步是战略的如何实现?报业启动数字化工程首先必须依赖最先进的传播技术。
投人大量的设备、建设通畅的网络渠道等,这些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大量的资金支撑。
而资金紧缺是传媒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中国传媒大学创研市场研究所(IMI)主持的调研表明,目前中国传媒资金紧缺的机构高达82%。
而且。
现行的媒介产业运作,由于绝大部分都没有上市流通,缺乏适当的融资渠道,所以,要实现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寻找得当的融资平台是首先要突破的瓶颈。
以4E战略开启中国报业数字化时代的解放日报传媒集团,凭借其独特的营运模式获得了两千万的风险投资基金,使得风险投资这种致力于中长期、以股权投资为特征的融资模式,开始走进报业市场,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优越性与传媒市场需要的高度契合,使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这种融资模式牵引中国传媒市场数字化改革的进程。
一、报业数字化战略引入风险投资的优越性分析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是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它是指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但暂时缺乏资金,不具备上市资格的新兴产业做长期股权投资,目的不是通过其所投资从事实体经济活动的赢利中取得回报,而是通过资本增殖来实现回报的投资行为。
而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将风险投资定义为;“风险投资是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投资对象包括两类:一类是高新技术:一类是新媒介。
风险投资的过程包括融资、投资、风险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而退出阶段是风险资本实现和撤除渠道,其顺畅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风险投资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风险投资出现在中国市场已经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从大多数人不知道风投的概念到外资频频出手中国市场,投资聚众传媒。
引领新浪、网易、分众在境外成功上市,在获得高额的回报时,也让国人充分领略了风投的神奇魅力与资本的张力。
风险投资越来越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是文化产业。
特别是资金缺口较大的传媒产业融资的主渠道。
相对于新媒介和电影产业,报业传媒亦拥有自己的价值优越性,完全可以把这种融资方式导入自己的扩张战略中,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实现两者的双赢。
1传媒产业的高效益近年来,风险投资频频闪现在中国的传媒市场,究其原因缘于传媒产业的高收益。
据1998年摩根斯坦《全球竞争》报告中对八种产业中的企业成长为世界级有竞争力的大企业所需要的年限统计分析。
发现传媒产业所需年限为八年,是仅次于金融业和黄金产业的高回报产业。
如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在1999年投入120万美元拥有百度49%的股份,2005年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价迅速攀至每股150美元,按此计算,IDG单此投资即可获得1亿美元的收益。
风险投资是催生高科技产业的孵化器,其基本特点就是高风险、高收益,而依赖高新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报业传媒本身就具有了高新科技的某些性质。
报业传媒产业的未来不是新媒体,而是支撑在新媒体后面的新技术。
传统报业与新媒体的合作,其实质是“新技术为报业所用”。
通过新技术,可以建立报纸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这样稳固了老受众,开发了新受众,同时又可以利用新技术实现对广告客户的增值服务;更有前景的是通过利用新技术形成新的赢利模式,拓宽报业传媒的产业链。
所以,报业数字化的发展前景必定是吸引风险投资的共赢基础。
2政策的倾斜性在我国,作为数字化转型先锋的报业集团大都是以党报、党刊为龙头成立的。
这种行政手段为主的整合。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报业的市场化竞争,但是它带来的相对利好就是报业组织能充分享有政策的倾斜,也就是公共性和公益化的性质能够让报业传媒在税收、财政补贴与政策优惠上享有独有资源,与充分市场化竞争的企业不同,传媒的市场虽然亦要接受市场的考验,但是,这种竞争是在政府的统领下进行,是一种相对理想的竞争模型。
政策的倾向性能够降低风险投资的风险性。
3传媒资本的结构要求股权投资优先中国报业传媒的发展资本主要在两大版块:内在资本的积累与业外资本的融资。
而在业外资本的融资中又可以分为股权融资,即通过上市。
在金融市场获得企业可持续发展资金;另一种为债权投资,即通过银行融资与发行债券融资。
而在中国报业组织的外部融资中,债务融资在资本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这样的资本结构存在着很高的风险危机,因为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有两种控制选择,一是清算,二是重组。
一般而言,股票投资者愿意选择重组的方式,而债权人喜欢清算,因为股票是清算的最后索取者。
所以,如果发生危机,中国传媒企业破产的概率是很高的,而且由于债权人占投资者的绝大部分,往往会对传媒组织采取清算的方式,从而导致中国传媒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非常低。
而风险投资一般都为股权投资,虽然可以获得一定期限的经营权与收益权。
却无法获得实际控制权及国家认可的媒介产权。
所以,这种投资模式非常切合报业传媒的资本扩张路径选择。
两者的结合是一种资源的互相补充。
4版权工业的无风险性中国报业正经历的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的是从内容的供应商跃升为信息提供商,促成升级的核心就是版权,也称版权工业。
是否拥有版权是传媒投资的核心。
与一般的传统产业不同。
后者需要大规模的人员、设备投资等硬件投资,而版权工业是一种高智力、高产出的投资,是典型的以精神产品创造力为核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贩卖的是创造者的创新智慧。
所以,相对之下,投资的经营风险比较小。
同时报业传媒数字化战略的实现目的是希望通过资本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最终成功上市。
而风险投资的终极目的也是借助股权投资与管理,培育投资企业快速成长,促其成功上市,通过股权转让实现投资套现并获得高额的增殖收益,因此,在实现利润增殖的选择路径上,两者殊途同归。
二、国家主导下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尹明华曾经说过2008年是报业传媒转型的攻坚年,而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是“破题”的关键。
报业传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否应该引入风险投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而且已经有了成功的运作经验。
在现行的风险投资资本结构中,国有融资方式占了主流,这种资本原则必定将逐步减弱其核心地位。
因此,我们倡导在国家主导下,以外资疏导和民问资本的积聚为两个取向的风险投资模式的建构,其要旨在于大力发展业外资本进入报业传媒的改革市场。
1何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提倡国家主导的模式建构首先必须清晰国家的性质,关于国家的属性存在两种理论:契约论和掠夺理论。
契约论认为:国家是被公众创造出来的保护公众利益、调解社会纠纷的制度安排。
他们主张由国家来组织、实施各种契约或规则,可以节省各种签约成本、实施成本和保护成本。
而掠夺理论或剥削理论认为“国家是某一阶级或集团的代理者,它的作用是代表该阶级或集团进行压迫和剥削,榨取他们的收人。
按照掠夺论的观点,国家界定了一套产权或制度安排,目的在于使权利集团的收益最大化,而可能无视其他社会集团的利益,也无视它对社会整体福利的影响。
因而,这种理论只能解释不利的产权结构或制度安排为何能够存在。
在我们看来国家是一个大概念,在某种程度而言,代表了一种公共意志表达的产物。
只是代表国家行使权利。
所以,国家和公民通过宪法来规制权利和义务,而国家和政府之间又因为宪法确立了政府和国家问的关系,公民也确认权利由政府行使。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国家、政府与公民之间是两个委托代理的关系。
真正意义上的国家不能等同于政府,它的内涵中应该包括普通的民众。
因此,我们提出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与现行的政府主导模式是有差异的,后者是市场中实际的“操盘手”。
“执行者”,不仅通过行政指令介入与管理市场,而且还是行为主体;而前者不再是实施者,它的作用与功能体现在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与引导,也就是国家主导是一种管理方式,不是具体的执行策略。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就是在国家的控制、指导、调节或准许下,使市场机制的作用在传媒领域得到逐步发挥和全面贯彻。
2国家主导下风投模式的两种取向:外资的疏导与民间资本的积聚我们倡导的国家主导的风险投资模式是为了弱化政府的行政职能。
旨在通过规划、引领、调控实现角色的转换,因而在新的框架内,通过制度供给疏导外资,盘活市场存量;再开通渠道,实现民间资本的积聚,放大增量,发挥业外资本的主流作用。
(1)外资的疏导自1995年以来,先后有50多家国外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我国,2004年。
旗下管理高达183亿美元投资基金的全球最大的私募基金之一的美国凯雷集团投资聚众传媒,标志着真正的国际资本进入新兴传媒。
外资风投进入中国采取的是大量合作经营与部分独资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的特点是:其一,规模不大。
2006年只有10个亿的金额出现在传媒市场上,这个量不仅相对风投机构没有完全展开,而且对传媒的市场需求容量也是微小的;其二,投资的领域狭窄,更多在影视制作与新兴媒介,染指传统报业的微乎其微。
所以,我们现在要争取的是外资投入的扩量与增容,将庞大的业外资本引入报业市场,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政策的开放与市场的疏导。
对于外资的利用与疏导,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风险投资形式,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它们都是以发达的资本市场为基础,同属于证券市场中心型模式。
但是具体而言,他们介入传媒产业的方式存在明显的不同,美国主要采用“赤字模式”,即在新产品的开发中,风险投资者和制作者分担投资风险,投资者可以获得该产品的使用权,而制作者因承担部分市场风险而享有传媒的二级和三级销售权。
英国则是“成本附加模式”,即投资者不仅可以委托制作者制作产品并支付全部费用,还要预付利润作为回报,投资者可以获得大部分二级权利。
而作为风险投资后起国的韩国采用的是国家资本与私人资本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以动员社会资本为主,官民共同融、投资的方式进行资本经营。
中国传媒产业现实特点与韩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存在很多相似点,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之处,营造以国家主导。
外资与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官、民共融的投资模式。
(2)民间资本的积聚所谓民间资本包括社会机构资本和私人资本两类,在现行的风险投资市场,民间资本很难涉足传媒市场,原因是多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