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指标

合集下载

体检项目解读指标

体检项目解读指标

体检项目解读指标
体检项目解读指标通常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压、血脂、空腹血糖、幽门螺杆菌、妇科、胃肠镜、心电图、肿瘤标记物等多个项目。

1.血常规:检查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了解身
体的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状况。

2.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糖分、红细胞等指标,了解肾脏、
泌尿系统功能和是否存在感染。

3.肝功能:检查肝脏中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等指
标,了解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4.肾功能:检查肾脏中的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了解肾脏的排泄功
能和肾小球滤过率。

5.血压:检查血压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了解心脏功能和外周血管阻
力。

6.血脂:检查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了解心血管健康
状况。

7.空腹血糖:检查空腹血糖水平,了解是否有糖尿病风险。

8.幽门螺杆菌:检查胃部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了解胃炎、胃
溃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

9.妇科:针对女性进行子宫颈涂片检查等,了解妇科健康状况。

10.胃肠镜:通过内窥镜检查胃肠道黏膜,发现并诊断胃肠道疾病。

11.心电图:通过记录心电信号,检查心脏节律和心脏供血情况。

12.肿瘤标记物:检查血液中肿瘤相关指标,了解肿瘤的风险和预后。

根据个人健康状况和医生建议,可以选择适合的体检项目进行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预防潜在的健康问题。

入职体检通用标准

入职体检通用标准

入职体检通用标准
入职体检通常包括以下项目:
1. 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基本指标的测量,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

2. 血常规: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以评估贫血、感染等情况。

3. 尿常规: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糖、白细胞等指标,以评估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4. 血脂检测:检测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以评估血脂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状况。

5.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等指标,以评估肝功能是否正常。

6.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以评估肾脏功能。

7. 心电图检查:通过检测心脏电活动情况,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电图畸形。

8. 胸部X射线检查:检查肺部和胸廓的影像,以评估肺部疾
病和胸廓畸形。

此外,根据具体岗位的要求,还可能需要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如眼科检查、耳鼻喉检查、口腔检查等。

入职体检的具体内容会根据企业的要求和标准而有所不同。

常用体检指标范文

常用体检指标范文

常用体检指标范文体检是一种通过对人体进行全面检查来评估健康状况和发现潜在疾病的方法。

在体检过程中,我们经常使用一些常见的指标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体检指标。

1. 血压:血压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

正常血压范围为120/80毫米汞柱(mmHg)。

高血压可能是心脏疾病和中风等严重疾病的风险因素。

2.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可以用来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 是评估体重是否正常的指标。

正常的BMI范围为18.5至24.9,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体重过轻或过重。

3.视力:视力检查可以评估眼睛的健康状况。

医生通过眼图表或其他测试方法来确定一个人能够看清多远的距离。

4.听力:听力检查可以评估听力健康。

医生通常使用耳机并要求患者听一些特定的声音来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5.心率:心率是衡量心脏健康的指标。

正常的心率范围为60至100次/分钟。

心率过慢或过快可能是心脏问题的表现。

6.呼吸频率:呼吸频率是衡量呼吸系统健康的指标。

正常呼吸频率范围为每分钟12至20次。

7.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血液中携氧的蛋白质。

通过血红蛋白检查可以评估贫血的程度。

8.血脂:血脂检查可以评估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

高血脂是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的风险因素之一9.血糖:血糖检查可以评估糖尿病的风险。

高血糖是糖尿病的主要特征之一10.尿液分析:尿液分析可以检测蛋白质、糖、白细胞、红细胞等物质的水平,从而评估肾脏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11.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是否正常。

12.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和尿素氮等。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肾脏的滤清功能。

13.心电图:心电图检查可以评估心脏的电活动,以检测心脏病。

14.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可以用于检查骨骼和内脏的异常情况,例如胸透、骨密度检查等。

15.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可以评估呼吸系统的功能,包括肺活量、通气量等指标。

常用体检指标

常用体检指标

一、一般情况体检1。

体重指数体重指数(BMI)体重过轻正常范围体重过重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身体质量指数(BMI) BMI〈18.518.5≤BMI〈2424≤BMI<2727≤BMI<3030≤BMI<35BMI≥35腰围(cm) 中央型肥胖男性腰围≥90公分,女性腰围≥80公分2、注意事项①在测量体重前要确定体重计就是否已归零②测量体重得最佳时间就是不受饮食影响得早餐前③于每周固定得时间测量,最容易掌握体重得变化二、血压血压分为收缩压与舒张压、收缩压就是指心脏收缩时内壁得压力,舒张压就是指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弹性回缩产生得压力·高血压得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必须以非药物状态下二次或二次以上非同日多次重复测定血压平均值为依据。

低血压得诊断标准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0mmHg65岁以上得人得低血压就是指:收缩压<100mmHg舒张压<60mmHg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得脉压差为20~60毫米汞柱(2.67~8。

0Kpa),大于60毫米汞柱得就为脉压差过大,小于20毫米汞柱得则为过小。

三。

体温1。

体温得标准一般成人就是35.5-37高龄者要比一般人稍低幼儿要比一般人稍高婴儿就是37-37。

5每个人得体温正常值有很大差异,即使一天之中也会有变化2、体温测量方法腋下测量将腋下得汗水,以约45度角将体温计插入口腔内测量将干净得体温计放在舌头下方测量耳温枪计测量将耳温枪计放入耳道内数秒,用红外线感应器测量体温。

耳温枪计以渐渐普及,主要用于婴儿得体温测量四.脉搏测量脉搏可以了解心脏得跳动得节奏,从中获得全身健康状况得线索脉搏跳动,回=会因身体状况而有所变化,健康人在运动后,饮酒后或兴奋时,脉搏跳动会比平静时快、1.脉搏测量方法用食指、中指、与无名指轻轻按住手腕动脉、手臂动脉或颈部动脉。

测量1min之内脉搏跳动次数。

也可测量30秒,再乘以22。

脉搏标准及异常①一般成年男子65—75次/min;一般成年女子70—80次/min;高龄者60—70次/min; 儿童80—90次/min;幼儿110—130次/min;婴儿130—140次/min②脉搏过快脉搏数超过100次/min称为疾脉、速卖、频脉或心动过速除了发烧及贫血引起得之外,有时就是因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或甲状腺亢进症等引起得,若发生过于频繁得话,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

体检前需要了解的体检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和健康评估解读

体检前需要了解的体检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和健康评估解读

体检前需要了解的体检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和健康评估解读体检是一种常见的健康检查方式,通过体检可以了解个体的健康状况和潜在风险。

在进行体检前,了解体检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和健康评估解读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体检指标和其对健康的评估意义。

1. 血压血压是衡量心血管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mmHg之间。

高血压可能是患心脏疾病和中风的风险因素,而低血压则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

2. 血糖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70-100mg/dL,如果血糖过高,可能表明机体胰岛功能受损。

在体检报告中,也会提到餐后血糖等指标,用于更全面地评估糖尿病的风险。

3. 血脂血脂是指体内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相关。

通常,总胆固醇水平应在200mg/dL以下,甘油三酯水平应在150mg/dL以下。

4.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用于评估肝脏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常见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和胆红素等。

高转氨酶水平可能表示肝功能异常,而低总蛋白或低白蛋白水平可能与肝脏疾病相关。

5. 肾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用于评估肾脏的健康状况和排除肾脏疾病。

常见的肾功能指标包括肌酐和尿素氮。

高肌酐和高尿素氮水平可能表示肾脏功能异常,提示潜在的肾脏疾病。

6. 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衡量贫血程度的指标。

低血红蛋白可能表示贫血,贫血可能与铁缺乏、慢性疾病或遗传病等因素相关。

7. 尿液分析尿液分析可以了解肾脏功能和泌尿系统的健康状况。

尿液中的蛋白、葡萄糖、红细胞等异常可能表明潜在的疾病或疾病风险。

以上仅是体检报告中的一部分指标,每个人的体检项目可能会有所不同。

在解读体检报告时,应该结合个人的健康状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进行综合判断。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总结起来,体检报告中的关键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潜在的健康风险。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

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城市体检一般作为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的预防与管理的关键手段,包括了一系列的体检项目以及指标。

体检指标体系标准是指对城市居民体检内容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系统化,旨在提高体检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居民提供更高效、科学的健康保障。

1.生化指标生化指标是评价人体器官功能的关键参数,通过对大量的生化指标的检测可以反映身体内部的机能状况、代谢水平、内分泌调节和营养状况等等。

生化指标一般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生化指标两类。

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糖、血脂、血红蛋白、血尿素氮、肝功能等等,而尿液生化指标则包括尿酸、尿蛋白、尿胆原等等。

2.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是体检中主要检测人体免疫功能状况的指标之一,其检测结果既可以预测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风险,还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

免疫指标一般包括血清总蛋白、白细胞计数以及类风湿因子等等。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城市体检中应用最广泛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可以对各个脏器进行无创性、可靠性、直观性的检查,以提高疾病的早期检出率和治疗效果。

超声检查主要包括心脏超声、肝脏超声、肾脏超声、乳腺超声等等。

4.X射线检查X射线检查在城市体检中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检查手段,其可以用于检测身体各部位的肿瘤、骨骼、关节等等,以及确定有无肺结核等疾病。

X射线检查主要包括普通胸透、腰椎X线等等。

5.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是一种用于评估心电活动和心功能的检查方法,其通过记录心脏产生的电信号来确定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正常与否。

心电图检查可以在城市体检中用来预测心脏的患病风险、检测心脏疾病等等。

6.眼科检查眼科检查主要用于检测眼部疾病和视觉状况,其中包括了各种眼科检查方法,如视力检查、眼镜验光、眼底检查等等。

眼科检查可以在城市体检中帮助发现各种眼部疾病、提供保护视力的检测及预防措施。

总的来说,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标准是结合人体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对城市居民身体健康进行预防、治疗和保健的重要手段。

该体系标准应当包含血液生化、免疫、超声检查、X射线检查、心电图检查以及眼科检查等多个方面,将各种检测项目合理组合,建立完整的指标评价体系,才可为居民提供最优质、最全面的健康服务,实现城市健康与人民健康的长足发展。

体检单上的六种指标

体检单上的六种指标

体检单上的六种指标体检是我们保持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活动。

在体检的时候,我们会拿到一张体检单,上面会有各种指标。

下面是六种常见的指标及其解释,以便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

1.身高和体重身高和体重是我们身体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也是体检的最基础内容。

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测量,医生可以计算出我们的身体质量指数(BMI),从而了解我们的肥胖程度和瘦弱程度。

均衡的身高和体重可以降低患病的风险,维持健康的体重和健康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

2.血压血压是指人体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动脉壁施加的压强。

一个健康的人,理想的血压值是在120/80mmHg左右。

而不正常的血压值往往会导致很多健康问题,如高血压、中风、心脏病等疾病。

因此,定期检查血压是非常必要的。

3.血脂血脂是指人体血液中脂质的含量,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血脂的测定是为了了解人体内脂质代谢的情况,通过血脂测定可以了解到我们身体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是否合理,高含量的血脂不仅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还会对肝脏、胆囊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4.血糖血糖是人体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和提供能量的重要物质。

检查血糖可以了解我们是否有糖尿病、低血糖等病症。

糖尿病是一个慢性病,会对身体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包括眼睛、心脏、肝脏等。

定期检查血糖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手段。

5.肝功肝功能检测是检查人体肝脏健康状况的一种方法。

肝脏是人体解毒、分解油脂、合成蛋白质等重要功能中极其重要的器官。

通过肝功检查,可以测定肝脏内的酶含量、蛋白质含量、胆红素含量以及肝功能是否正常等指标。

6.尿检尿检是检测人体尿液中成分的一种方法。

尿液的检测可以了解到我们是否患有泌尿系统的疾病。

尿检中会测量尿液的pH值、蛋白质、糖等成分,通过这些数据可以判断出患有肾炎、膀胱炎、尿路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性。

总之,定期进行体检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让我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身体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从而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
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会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和身体状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的例子:
1. 血常规:
- 白细胞计数:4.0-10.0 × 10^9/L
- 红细胞计数:4.0-5.5 × 10^12/L
- 血红蛋白浓度:120-160 g/L
- 血小板计数:100-300 × 10^9/L
2. 尿常规:
- 尿蛋白:阴性
- 尿糖:阴性
- 尿酸碱度:5.0-7.0
3. 肝功能:
- 谷丙转氨酶(ALT):男性10-40 U/L,女性7-35 U/L
- 谷草转氨酶(AST):男性15-40 U/L,女性10-35 U/L
- 总胆红素:5-21 μmol/L
- 白蛋白:35-55 g/L
4. 肾功能:
- 尿素氮(BUN):2.9-8.2 mmol/L
- 肌酐:男性60-110 μmol/L,女性45-90 μmol/L
- 尿酸:男性208-428 μmol/L,女性142-339 μmol/L
5. 血脂:
- 总胆固醇:<5.2 mmol/L
- 甘油三酯:<1.7 mmol/L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1.0 mmol/L,女性>1.3 mmol/L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常见的体检化验项目和指标参考值的例子,具体的参考值可能会因不同的实验室和医生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体检时,最好咨询医生或实验室工作人员以获取准确的参考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低密度脂蛋白(LDL)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偏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活中饮食不合理,摄入脂肪过低造成的,有些人过度减肥造成低密度脂蛋白偏低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另外肝病患者肝脏代谢异常及低密度脂蛋白肝脏合成障碍,都会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偏低。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常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吸收不良综合症、骨髓瘤、急性心肌梗死、创伤和严重肝病等,表明机体有些供血不足,年轻人可以通过加强营养和锻炼的方式提高上去,而中老年人可能是有些微循环不好或动脉硬化,需要进行积极治疗。

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那么平时的饮食就应该选择高蛋白、高热能的食物,比如乳制品、动物蛋白质、蛋、肉、鱼、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

等2到3个月以后再去抽查血脂,如果食疗一段时间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是偏低,那么就应该到医院去检查,查明具体病因,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

2.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增高: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能够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泡沫细胞转移至肝脏排出体外。

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虾青素}可显著提升人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经常吃素易引发高浓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进而引发中风等。

3. 尿素生理性因素:高蛋白饮食引起血清尿素浓度和尿液中排出量显著升高。

血清尿素浓度男性比女性平均高0.3-0.5 mmol/L.随着年龄的增加有增高的倾向。

成人日间生理变动平均为0.63mmol/L.妊娠妇女由于血容量增加,尿素浓度比非孕妇低。

病理性因素:有肾性因素和非肾性因素。

血液尿素增加的原因可分为肾前性、肾性和肾后性三个方面。

1. 肾前性因素: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引起血液浓缩,使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血液中尿素潴留。

常见于剧烈呕吐、幽门梗阻、肠梗阴和长期腹泻等。

2•肾性因素: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竭、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肾炎都可出现血液中尿素含量增高。

3•肾后性因素:前列腺肿大、尿路结石、尿道狭窄、膀胱肿瘤致使尿道受压等都可能使尿路阻塞,引起血液中尿素含量增加。

血尿素氮减少较少见,常表示严重的肝病,如肝炎合并广泛的肝坏死。

4. 肌酐血清肌酐高的危害一、钠代谢失调:肌酐高还会出现低钠血症或高钠血症。

二、钾代谢失调:肌酐高常伴随出现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

三、水代谢失调:包括多尿、夜尿增多、口渴、黏膜干燥、乏力等;或者全身浮肿、血压升高、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四、铝、镁、铜、锌、硒代谢异常等。

五、肾性骨病:骨痛和近端肌无力;骨痛常为全身性,以下半身持重骨为重,骨骼畸形可致身材矮小等症状。

六、代谢性酸中毒:肌酐高的患者可有呼吸深大而长、食欲缺乏、腹痛和恶心、呕吐、虚弱无力、头痛、躁动不安甚至昏迷等症状。

七、循环系统病变。

八、消化系统病变。

九、血液系统病变,如肾性贫血等等。

十、呼吸系统病变尿肌酐增高:见于肢端肥大症、巨人症、糖尿病、感染、甲状腺功能减低、进食肉类、运动、摄入药物(如维生素C、左旋多巴、甲基多巴等)。

减低: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肌营养不良、白血病、素食者,以及服用雄激素、噻嗪类药等。

5. 尿酸(1)血尿酸增高:1)血尿酸增高主要见于痛风,但少数痛风患者在痛风发作时血尿酸测定正常。

血尿酸增高无痛风发作者为高尿酸血症。

2)在细胞增殖周期快、核酸分解代谢增加时,如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清尿酸值常见增高。

肿瘤化疗后血尿酸升高更明显。

3)在肾功能减退时,常伴有血清尿酸增高。

可见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其他肾脏疾病的晚期如肾结核,肾盂肾炎,肾盂积水等。

4)在氯仿中毒、四氯化碳中毒及铅中毒、子痈、妊娠反应及食用富含核酸的食物等,均可引起血中尿酸含量增高。

(2)血尿酸降低:恶性贫血,范科尼综合征血尿酸降低。

6. 谷丙转氨酶偏咼原因有许多,如:急性肝炎、服用药物(尤其是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以及某些胆道疾病、心脏病时的心力衰竭,发热等等病症,均可引起谷丙转氨酶偏高。

7. 谷草转氨酶高说明存在肝细胞损伤,一般见于各种乙肝,肝硬化,脂肪肝,酒精肝等肝胆疾病。

但是,一些外界因素也可使谷草转氨酶一过性增高,如运动,进食,饮酒,熬夜,药物(消炎药即抗生素,但感冒药不是消炎药,要区分开,但是不管是感冒药还是消炎药,服用后都有可能引起谷草转氨酶高)等。

应排除这些情况复查一次,若谷草转氨酶持续增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测乙肝两对半等,以确定谷草转氨酶高的原因,并对症治疗。

8. 碱性磷酸酶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1. 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

处于生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2 .病理性升高:(1) 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2) 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3) 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3 •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9. 谷氨酰转肽酶(1)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时,血中GGT明显升高。

其原因是癌细胞产生的GGT增多和癌组织本身或其周围的炎症刺激作用,使肝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以致血中GGT增高。

(2)阻塞性黄疸、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活动期、胆道感染、肝硬化等都可使GGT升高。

(3)其他疾病如心肌梗塞、急性胰腺炎及某些药物等均可使血中GGT升高。

10. 总胆红素主要用来诊断是否有肝脏疾病或胆道是否发生异常1. 生理性升高:新生儿黄疸。

2 .病理性升高:(1 )胆道梗阻:可有很大升高;(2)甲型病毒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3 )其他类型的病毒性肝炎:轻度或中度升高;(4)胆汁郁积性肝炎:可有很大升高;(5 )急性酒精性肝炎:胆红素愈高表明肝损伤愈严重;(6 )遗传性胆红素代谢异常,如Gilbert综合征可轻度升高。

3 .病理性降低:见于癌症或慢性肾炎引起的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胆红素偏低的原因一、长期厌食的人,可能体内缺乏锌。

因此,缺锌是总胆红素低的原因之一。

二、总胆红素偏低有可能是因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贫血。

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就是面色微黄或苍白,但是否缺铁性贫血还要做进一步检查,红细胞形态、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检查。

三、总胆红素偏低也有可能是检测错误引起的,总胆红素偏低的患者可以再检查一次肝功能,看看是否是检查结果错误引起的。

四、饮食不当会造成总胆红素偏高。

11. 直接胆红素增高,属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

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原发性胆汁型肝硬化、胆道梗阻等。

肝炎与肝硬化病人的直接胆红素都可能升高。

胆红素总量增高、直接胆红素增高时,可疑为肝内及肝外阻塞性黄疸,胰头癌,毛细胆管型肝炎及其他胆汁瘀滞综合征等。

12•总蛋白1、增高:主要是血清中水分减少,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如高度脱水所致血液浓缩(腹泻、呕吐、休克、高热、大量出汗)及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等;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钠丢失继发水分丢失,进而促使血浆出现浓缩现象。

2、降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使血浆被稀释,或静脉注射过多的低渗溶液而形成血浆中总蛋白降低。

肝功能障碍,则肝脏合成蛋白质减少,主要以白蛋白的下降明显。

蛋白质丢失,如严重大面积烧伤、大量血浆渗出、大出血;肾病综合征时,尿液中蛋白质长期被丢失;溃疡性结肠炎时,可随粪便排出一定量的蛋白质。

营养不良或消耗增加,如长期食物中蛋白质含量不足或慢性肠道疾患所致吸收不良,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结核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等。

13. 白蛋白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如严重脱水和休克、严重烧伤、烫伤、急性出血、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

当白蛋白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14. 球蛋白球蛋白偏低一般是生理性原因,例如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又或者是人体对外来蛋白的吸收能力不好,贫血也会造成球蛋白偏低。

球蛋白偏高则常用于肝病的确诊,例如肝病中的慢性乙肝,酒精肝,肝硬化等都会引起球蛋白高,其他的非肝脏疾病也可以引起球蛋白高,例如各种肿瘤,巨细胞血症等15. 前白蛋白(PA)又称转甲状腺素蛋白,常显示在白蛋白的前方,其半衰期很短,仅约12小时。

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肝功能不全、比之白蛋白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指导意见:前白蛋白偏高的原因主要是由血液浓缩,还有可能是肝脏的代谢能力强前白蛋白偏低的原因急性炎症、恶性肿瘤、肝硬化或肾炎等疾病可引起16. 总胆固醇增多: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胆总管阻塞、高血压(部分),以及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D、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少:见于低脂蛋白血症、贫血、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严重感染、营养不良、肺结核和晚期癌症,以及摄入对氨基水杨酸、卡那霉素、肝素、维生素C等药物。

17. 甘油三酯甘油三酯高的危害最直接体现在动脉粥样硬化上。

引发高血压、胆结石、胰腺炎;还能够加重肝炎、致使男性性功能障碍、导致老年痴呆等。

研究表明,甘油三酯高的后果还包括一点,它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18. 脂蛋白增高:见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大动脉瘤及某些癌症等。

减低:见于肝脏疾病、酗酒、摄入新霉素等药物后19. 载脂蛋白AI动脉粥样硬化(尤指引起阻塞者)、糖尿病、高脂蛋白血症、肝功不足均可导致载脂蛋白A的降低。

20. 载脂蛋白B1.增加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

2. 减少见于心肌局部缺血和肝功不全。

肝功能指标临床检测正常值:谷丙转氨酶(ALT)0~40谷草转氨酶(AST)0~37谷草/谷丙(AST/ALT )0.80~1.5谷氨酰转移酶(GGT )7~32碱性磷酸酶(ALP)53~128总胆红素(TBILI)5.1~19.0直接胆红素(DBILI)0.0~5.1间接胆红素(IBILI)5.0~12.0总蛋白(TP)60~80白蛋白(ALB)35~55球蛋白(GLB)15.0~35.0白球比(ALB/GLB)1.20~2.00葡萄糖(GLU)3.89~6.11尿素氮(BUN)1.7~8.3肌酐(CRE)53~108孚L酸脱氢酶(LDH-L)109~245肌酸激酶(CK)24.0~195.0总胆固醇(CHOL)3.35~6.45甘油三酯(TRIG)0.48~1.17 尿酸(UA)202~416肾功能检查1、血尿素氮(BUN)参考值:正常情况:二乙酰-肟显色法1.8〜6.8mmol/L 尿素酶-钠氏显色法 3.2〜6.1mmol/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