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包公断案

合集下载

包公断案——精选推荐

包公断案——精选推荐

包公巧断鸡蛋包拯三十岁当了开封府尹。

推荐他来京主事的,是当朝太师王延龄。

此人是三朝元老,白胡子齐腰长,还日夜思念着国事。

包拯虽是他推荐的,但是他对包拯的人品、才智究竟怎样,还了解的不那么清楚,总想找个机会试试包拯的才能。

这天一早,老太师刚刚起身,洗漱完毕,要仆人端上早点——三个五香蛋。

他一个鸡蛋刚吃完,忽听家人禀报:“新府尹包拯来拜。

”汪燕玲一听,惊喜异常,一面吩咐“快请”,一面脑子转开了:“我何不借此机会当面试试他呢。

”怎样试呢?王延龄拿着筷子,正要夹第二个蛋时,主意来了。

他赶忙放下筷子,端起蛋碗放到桌上,对丫鬟说:“秋菊,你替我办件事好吗?”秋菊说:“老太师尽管吩咐。

”王延龄指着桌上的五香蛋说:“秋菊,你把这两个五香蛋吃了,任何人追问,不管怎样哄骗、威胁、拷打,你都不要说是你吃的。

凡是有我做主,事后再赏你。

”秋菊听了一愣,可是老太师的吩咐又不敢拒绝,只得照吃了。

王延龄看她吃了,就走出内室,到了中堂,见到包拯后寒暄了几句,便说:“舍下刚发生一桩不体面的事,想请包大人协助办理一下。

”“太师不必客气,有时只管吩咐,下关一定照办。

”包拯说:“那好。

”王延龄说罢,便起身领着包拯走到内室指着空碗说:“每天早上,我用三个五香蛋当早点。

今日,刚吃了一个,因闹肚子,上厕所一趟,回来时那剩下的两个蛋竟不见了。

此事虽小,不过太师府里怎能容有这样手脚不干净的人?”包拯点点头,问道:“时间多长?”“不长。

头尾半顿饭的时间。

““这段时间内,家里有没有外人来了又走的?”“没有。

”“老太师问了家里众人吗?”“问了,他们都说未见。

你说怪不怪?”保证思索片刻说:“太师,只要信得过我立即判明此案。

”王延龄双手一拱,说:“那就仰仗包大人了。

”“太师,恕我放肆啦!”“不必客气。

”保证挽起袖子,走出内室,来到中堂,吩咐说:“现在太师府里大小众人,全部集中,一厢站立。

”常言说得好:“宰相家人四品官。

”这些家人虽然站立一旁,并不把新府尹放在眼里。

包公断案

包公断案

龙源期刊网
包公断案
作者:
来源:《小天使·六年级数学人教版》2010年第12期
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突然,包公听见有人在堂外击鼓,便唤他们进来。

击鼓的是兄弟四人,最年长的一位将状纸呈了上来。

包公接过状纸,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小民杨大毛,家住城南寨。

先父临终时,留下两顷田。

只因分不均,兄弟反目见。

青天大老爷,请把理来断。

包公又接过地契,杨家田地呈工字形,如何分配,好让四兄弟满意呢?他沉思片刻,唤来一名差役,耳语道:“只需如此……”差役遵嘱叫上四兄弟当场丈量,不一会儿,只见四兄弟满脸带笑地跪到案前,不住地叩头道:“多谢恩公明断!”
你知道包公是怎样这块田分成4块形状相同,面积相等的吗?。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我小时候最喜欢听的故事就是包公断案的故事,每次听完之后都感觉像是亲眼目睹了整个案件的过程。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印象深刻的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这个故事叫做“东篱寺施行所漏洞案”。

相传,清代卓妃被八国联军掳走,当时的皇帝流亡海外,朝廷没有了实权,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治安极其脆弱,小偷小摸的案件屡见不鲜。

然而,数次类似的案件中,皆是有些神秘之处,看似包公难以破解,实则是那些涉案人物结伙投机,以不可告人的方式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这一次,包公正在杭州任知府。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份密报,说是在东篱寺施行所发生了漏洞案。

包公当即赶往现场,仔细的调查了整个案件,并留下了一句话:“真正的罪犯,是邻居。

”这句话看似公开且单纯,但实际却隐含了深意。

包公担心,如果他公开点名,被指认出来他的邻居会施加报复。

因此,他雇用了一位卖馄饨的老婆婆,在她的摊位上发表了一番演讲。

老婆婆的话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甚至引起了当时的官员们的关注。

她一口气讲了三个小时,但始终不提到这个案件。

直到最后,她用:“好吧,我来说一件事情。

”的话题,把观众的注意力又重新拉回了她的身上。

她告诉大家,她居住的那条街,最近颇有几个姑娘失踪的事情。

她曾看到周围的人们都以为是那些以为神秘的人干的,但她看出来了,“罪犯就是他的邻居”。

她说认为邻居很可疑,但不敢直接指明。

于是,她邀请邻居们到小巷里玩耍,然后趁机搜查了邻居们的家,查找是否有任何嫌疑物。

果然,她在一个邻居的家中找到了被偷窃的物品。

这时,邻居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妙,便向包公自首。

最终,案件得以有效解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包拯不只是一个聪明的法官,他也很善于利用周边资源。

通过用一系列的复杂谋划,他能够引导市民向正确的方向,他的思维密密麻麻的,而且却不脱离现实。

他大胆创新,不顾传统和风烛残年,用他的智慧,在那个技术极其落后的时代,追求合理。

他的独特思维标志着他的伟大。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一切。

包公断案的故事

包公断案的故事

包公断案的故事包拯,字希仲,号包青天,北宋时期的名臣,以清廉公正、勤政爱民而著称。

他曾经主持断案,处理了许多著名的案件,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包公断案”。

有一天,包青天接到了一个奇怪的案件。

一个商人被指控偷了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而且证据确凿,众目睽睽之下,包青天被委以重任,要为这起案件做出公正的裁决。

包青天深知自己面临的是一场棘手的案件,因为证据确凿,众人都认为这位商人就是罪魁祸首。

但是包青天深知,法不责众,他不能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个商人有罪,就草率地做出判决。

于是,他决定深入调查,还原真相。

包青天先是去了案发现场,他细心观察了周围的环境,发现了一些破绽。

然后,他开始逐一审问目击证人,发现他们的证词有很多矛盾之处。

最后,包青天找到了当时的守夜人,通过细致的询问,他发现了一些关键的线索。

在经过了一番深入的调查之后,包青天终于还原了当时的案发经过。

原来,这起案件并非如表面上看起来那样简单。

商人并非偷窃玉佩,而是被人陷害。

最终,包青天找到了真正的罪犯,并为商人洗清了冤屈。

包青天的公正和智慧赢得了人们的敬佩和赞扬。

这起案件也成为了包公断案的经典之作,让人们铭记于心。

包青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法官应该保持公正,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要有勇气和智慧去还原真相,做出公正的裁决。

正如包青天一样,我们也要学会用心去观察,用脑去思考,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包公断案的故事,让我们见识了包青天的智慧和正直,也让我们明白了公正是法治社会的基石。

愿我们都能像包青天一样,心怀正义,守护公平,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包公断案的经典故事

包公断案的经典故事

包公断案的经典故事
包公(包拯)是中国宋朝时期的一位著名法官,他以公正、明智和聪明才智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一个关于包公断案的经典故事:
某天,有一位富商来见包公,并声称自己被偷了一匹价值连城的宝马。

富商指认了一个村民是嫌疑犯,并要求包公为他做主。

包公听完了富商的诉说后,决定进行调查。

他先召集了富商、村民和其他相关人等进行询问,但是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包公却决定采取一个了不起的方法,他将被指控的村民和富商分别带到一条没有通行的小巷里。

包公告诉他们:“我会在这里放一匹宝马,你们需要用自己相信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或者对于宝马的所有权。


第二天早上,当包公来到小巷时,他看到宝马被绑在了柱子上。

富商对包公说:“这匹宝马是我的,因为我相信只有我才能找到它。


而被指控的村民却说:“这匹宝马不是我的,我相信它会回到真正的主人身边。


包公听完后,满意地笑了笑,并宣布村民的清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包公不仅仅依靠证据来断案,他更注重人的内心和信仰。

他通过这个简单但巧妙的测试,揭示了人们的真实品质。

包公断案故事

包公断案故事

包公断案故事包公,名忠,字文正,河北省真定县(今正定县)人。

他是宋朝的一位著名官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吏。

包拯在任官期间,以清廉公正著称,被后世尊为“包青天”。

包青天断案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包公神威挂帅》中的“断案”故事。

相传有一个叫做白玉堂的人,他在一次赶考途中遇到了一个叫做李大嘴的人。

李大嘴是个骗子,他一直在逃避法律的制裁。

白玉堂心地善良,看到李大嘴的遭遇,便决定帮助他。

他将李大嘴藏在自己的行李中,一同前往京城应考。

在京城,白玉堂和李大嘴住在一家客栈里。

不料,客栈的老板被人害死了,而白玉堂和李大嘴成了嫌疑犯。

当地官员想要借此案件升官发财,于是便将罪名推到了白玉堂和李大嘴身上。

白玉堂知道自己冤枉,但却无法证明清白。

他只好向包青天求助。

包青天接到了白玉堂的求助,他决定亲自前往客栈调查此案。

包青天来到客栈,他先仔细查看了客栈老板的尸体,发现老板是被人用绳子勒死的。

包青天随即召集了客栈里的所有人,仔细审问他们。

经过一番审问,包青天发现了一些破绽。

原来,凶手是客栈里的一个叫做阿大的伙计。

阿大嫉妒客栈老板对白玉堂和李大嘴的照顾,便趁机将老板害死,嫁祸于他们。

包青天将阿大绳之以法,为白玉堂和李大嘴洗清了冤屈。

白玉堂感激涕零,李大嘴则悔过自新。

包青天以他的聪明才智和公正无私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成为了一代传奇。

包公断案的故事流传至今,不仅是一部优秀的侦探故事,更是展现了包青天的智慧、公正和勇敢。

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公正无私,为人民伸张了正义,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楷模。

包公断案的故事告诉我们,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良的人终将得到公正的对待。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智慧和勇气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只要我们勇敢面对,智慧超群,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愿我们都能像包青天一样,成为正义的化身,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包公断案的小故事包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官员,以清廉公正、铁面无私而著称。

他断案如神,使得许多疑难案件得以水落石出。

以下是几个包公断案的小故事。

故事一:包公智破杀人案有一天,包公到一个小镇视察,正好碰到一起杀人案。

案情复杂,嫌疑人众多,但是大家都互相指责,无法确定真凶。

包公决定亲自调查此案。

经过一番审讯和调查,包公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嫌疑人都曾经在同一个旅店住宿过,而且每个人都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

包公决定亲自去一趟那个旅店。

到了旅店之后,包公仔细观察了每一个嫌疑人的房间,发现了一个人房间里的窗户是开着的,而且窗户下面的地面上有少量血迹。

这引起了包公的怀疑。

接着,包公又调查了旅店的账簿,发现了一个可疑的支出项:旅店老板曾经在案发前一天晚上给一个陌生人提供了一间房间。

这个陌生人是谁?和案件有没有关系?经过一番调查,包公终于查明了这个陌生人是旅店的老板娘的亲戚,而且他曾经和被害者发生过争执。

在包公的审讯下,这个亲戚最终承认了自己是凶手,并被判处了应有的惩罚。

故事二:包公巧断无头案另一天,包公接到了一起无头案。

案发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只是发现了一具无头尸体。

包公经过一番思考,决定采用一种独特的方法来破案。

他将一张纸贴在案发现场旁边的树上,然后大声宣布:“明天我要在此处审讯本案的嫌疑犯,请各位乡亲父老前来观审。

”第二天,众多乡亲父老前来观审。

包公将所有的嫌疑人带到现场,让他们依次进入案发现场旁边的屋子。

每个嫌疑人进入屋子后,包公都会安排两名乡亲父老站在门口观察。

当一个嫌疑人走出屋子时,乡亲父老发现他的身上有少量血迹。

这个嫌疑人立即被带回屋子审讯,最终承认了自己是凶手。

包公是如何知道真凶的呢?原来,他事先安排了两名乡亲父老在案发现场附近观察。

当真凶经过案发现场时,他的身体会不自觉地摇晃,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鬼。

包公通过这种方法巧妙地找到了真凶。

故事三:包公智破毒杀案还有一次,一个富商的妻子被毒死了。

富商怀疑是自己的一个债主干的,于是将债主告上了法庭。

歇后语包公断案

歇后语包公断案

歇后语包公断案导读: 歇后语包公断案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包拯是北宋人,28岁考取进士,步入仕途。

曾当过知县、州官、府尹,出使过契丹,还在财政、监察部门担任要职,官至宰辅。

包拯为官大公无私,清正廉明,断案如神,体恤民众,被人们称为“包青天”。

包公断案的故事(一)包拯早年做天长县的县令时,县里发生一个案件,有个农民夜里把耕牛拴在牛棚里,早上起来,发现牛躺倒在地上,嘴里淌着血,掰开牛嘴一看,原来牛的舌头被人割掉了。

这个农民又气又心痛,就赶到县衙门告状,要求包拯为他查究割牛舌的人。

这个无头案该往哪里去查呢?包拯想了一下,就跟告状的农民说:“你先别声张,回去把你家的牛宰了再说。

”农民本来舍不得宰耕牛,按当时的法律,耕牛是不能私自屠宰的。

但是一来,割掉了舌头的牛也活不了多少天;二来,县官叫他宰牛,也用不到怕犯法。

那农民回家后,果真把耕牛杀掉了。

第二天,天长县衙门里就有人来告发那农民私宰耕牛。

包拯问明情况,立刻沉下脸,吆喝一声说:“好大胆的家伙,你把人家的牛割了舌头,反倒来告人私宰耕牛?”那个家伙一听就呆了,伏在地上直磕头,老老实实供认是他干的。

原来,割牛舌的人跟那个农民有冤仇,所以先割了牛舌,又去告发牛主人宰牛。

打那以后,包拯审案的名声就传开了。

包公断案的故事(二)一天王五赶自己的驴去卖炭,他把驴捆在市场门口的树上,一会卖完了出来看见驴变的又瘦又小,就去报了案,包公想了想说:“把这头驴关上3天,再审,第三天包公说把这头驴打40打板,他爱怎么跑就怎么跑!然后派人在后面跟着那头驴,果然找到了偷王五驴的坏人!包公断案的故事(三)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宋朝时期,有个男孩帮父亲上街叫卖,他累了在一块石头上睡着了,等他醒来,发现篮子里的钱被偷了。

包公跑过此地,说审这块石头,大家都感到好奇,于是包括偷钱的那个人也赶来看热闹。

第二天,包公说让每个人往装了水了水桶投下一枚铜钱。

当一汉子将铜钱投入水中时,水面泛出一层油膜,于是下令抓住这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律环保小品(包公断案)
法律环保小品(包公断案)
主持人前言: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着环保、能源、发展、创新等热点话题,公益事业部的队员自编自演的一个小品,通过包公审理美人鱼毁容的案中案、连环案,为大家带来一些启迪,寓教于乐,耐人寻味。

请欣赏小品《包公断案》。

背景音乐《开封有个包青天》
击鼓声,衙役打着哈欠上“大清早的,谁击鼓鸣冤?待我报与包大人。

”喊:“包大人,有人击鼓鸣冤!”
包公踱步登台,“黄河远上白云间,开封就在黄河边,冤案奇案难办案,老包一到准能办!”。

坐下,“众衙役!”“在!”
惊堂木一拍:“升堂!”
衙役后台喊:“升——堂————!”
众衙役后台喊:“威——武——!”
包公:“带那击鼓之人上堂!”
鱼碎步上来,一幅冤屈的样子,道了个万福:“民女见过包大人,请包大人为小人伸冤!”
包公:“有何冤屈,尽管讲来!“
鱼(梨花带雨):“包大人,我本是黄河里的一条美人鱼。

想当年,我美貌绝伦、眉目传情。

我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现在却落得个多愁多病的身……”哽咽着说不下去。

包公:“且莫悲伤,慢慢道来。


鱼:“都是酸雨惹的祸!自从酸雨来了之后,一切都变了——我的容貌被腐蚀,家园遭破坏,人类饕餮了有毒的我们,得了很多的病。

可恶的酸雨,它…..它….它….它侵害了我的健康权、生命权,真是罪大恶极。

”擦眼泪:“我要求酸雨立即停止侵害,恢复原貌,赔偿经济损失100万,精神损失1000万!”
包公严厉:“竟有此事!怪不得近来所食鱼儿味道怪异,原来是这酸雨捣鬼。

来呀,与我传那酸雨上堂!”
酸雨战战兢兢上,鱼走到另一边。

包公逼向酸雨,酸雨躲到另一边;包公追过去,酸雨又躲到这边。

包公猛地:“与我站好了!哼!你与本官玩躲猫猫?!你知道吗!躲猫猫也会死人的!”稍顷,“现有美人鱼告你毁容,你有何话讲?”
酸雨:“可是,可是我是从安哥拉飘过来的耶,你对我没有管辖权!”包公一拍桌子:“大胆!美人鱼在本地控告你,本府当然有管辖权!驳回管辖权异议!从实招来!”
酸雨:“冤枉啊,我的青天大老爷!这不关我的事,我飘到这来只是打酱油的。

想当年,我也是冰清玉洁、玉树临风的帅小伙一枚!”摆POSE。

“可是…,可是,是煤和石油的儿子富二代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死皮赖脸,紧紧纠缠于我,我使出浑身力气也摆脱不掉”扭动身体,“就这样,我由纯洁的雨变成了呸呸人人唾弃的酸雨!包大人,我也是被同流合污、被酸雨的呀!您可要明察秋毫!”
包公:“又扯出煤、石油来了,宣煤和石油上堂!”
煤怒气冲冲地上来,双手一拱:“小人来迟,望大人见谅!另,石油兄正忙于运作提价、日进斗金,无暇顾及此等琐事。

此有授权书一份,特托小人面呈,替他打点料理!”将授权书递与包公。

包公站起打开授权书,发现一份大红包,内含美元若干。

包公喝道:“大胆!竟敢公然用美元贿赂本官!”
煤吃惊:“啊!没想到经过这些年,石油竟然染上了人间恶习!哎!包大人,此乃石油手书加封交与小人,与小人无关!”
包公道:“此事改日必将严办!今且搁下。

”顿,“煤,美人鱼控告酸雨毁容,酸雨控告你和石油,你有何话讲?”
煤转身与酸雨对视、转圈,手指酸雨,“假发总会被风揭穿,假话总会被人戳穿。

你竟敢诬告我!”酸雨一哆嗦。

转向包公:“包大人明察秋毫、刚正不阿,此事不应迁罪于小人!若论根源,(声音突然放低)“小人不敢直说。


包公:“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煤:“若论根源,这酸雨之过,恰恰是您包大人所在的人类所为。

”指包公和台下:“人类挖掘小人来发电、燃烧小人来取暖、加工小人来出售,小人可谓自我牺牲、无私奉献!”撤掉外套,露出“为人民服务”字样T恤。

“而小人又得到了什么?煤矿倒塌,黑心矿主赚了钱,矿工死伤无数,小人背了黑锅;拉闸限电,坊间怨声载道,小人千夫所指;而今,竟又被酸雨诬陷,指为祸首!不错,二氧化硫是我们煤炭和石油的孩子,但更是人类的私生子!人类只顾燃烧我们,利用我们,却从不
好好安顿我们的孩子——人类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小人斗胆直言,个中曲直,望大人明鉴!”
包公“你这一讲,倒叫本官为难了。

这人类之过却如何审呢?”稍顷,“尔等先下去,待本官查明再判!”
鱼、酸雨、煤:“谢包大人恩典!”下。

包公思考。

蓝多衣衫破烂,蓬头垢面,边跑边喊上:“小人有冤,小人有冤……”
包公:“你是何人?”
蓝多:“小人蓝多,——”
包公一摆手:“蓝多?听来好似懒惰。


蓝多(献媚地):“小人正是人类懒惰性格的代表。


包公:“有何冤屈,从实道来。


蓝多:“小人要状告那观音违反承诺,不讲信用。


包公:“你所告何人?”
蓝多:“观音。


包公饶有兴趣地“哦”了一下,“那本官问你,你有观音的地址和电话吗?”
蓝多:“没有!”
包公:“QQ号也行呀,有吗?”
蓝多:“也没有!”
“没有那你来告的什么?!”包公惊堂木一拍:“没有联系方式,本官如何通知观音到庭!”顿了顿:“你这属于滥用诉权,本该驳回起诉!”顿“姑且饶你这一次。

你告观音什么?仔细说来。


蓝多走到另一边,慷慨陈词:“观音号称大慈大悲、有求必应,于是我把她供奉在家,晨昏三叩首,早晚一柱香,祈求她保佑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我对观音如此虔诚,没想到她违背诺言,没有给我任何荣华富贵。

所以,我要状告那观音!”
包公:“我且问你,懒惰,你每天除了烧香叩头,还干何事?”
蓝多:“俗话说,心诚则灵嘛!我将全身心都放在祈求观音保佑上,别的什么也不干。

”两眼放光,“慢着!”冲过去捡地上的美圆,“美圆!难道观音显灵了?!”
包公一拍桌子:“放下!此乃贿赂款,要上交国库!”
蓝多将美圆放在桌上,依依不舍地离开,还瞅两眼。

包公下台手指蓝多“你每天烧香叩头,祈求不劳而获,就是贪图享受。

人类只顾享用煤与石油,却不解决伴生的环境问题,这不能不说与你这懒惰的因素有关!”
包公指台下:“我听说有一个叫CEIEC的地方,那里的人个个都勤奋上进、开拓创新,近几年来二次创业取得非凡业绩,还在继续前进发展。

你这懒惰在那里必定没有招摇的市场。

大家说是不是呀?”
包公冲后台喊“煤、酸雨、美人鱼!来呀!”
煤、酸雨、美人鱼上。

包公回到台上,惊堂木一拍,手指蓝多,“本官判你离开人类的灵魂去接受改造,拉下去!”扔签。

蓝多向前扑,哀号:“包大人,冤枉呀!冤枉呀!”
煤、酸雨冲过来,架起蓝多走向后台,美人鱼指指戳戳。

包公悠然抚摸胡子踱步“列位不要迷恋本官,本官只是个传说。

本官审的不是案子,是正义!”
后台人喊:“包公,你妈妈喊您回家吃饭!”。

“中!”包公,“退堂—!”众演员回台致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