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
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引言: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套期保值和投机是两种常见的交易策略。
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为了对冲风险而进行的交易,目的是降低未来的价格波动对其投资组合的影响。
而投机是为了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交易,投资者持有风险较大的头寸,希望通过价格波动来获得利润。
本文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探讨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行为的特征以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第一部分:套期保值交易行为的特征分析套期保值交易是企业为了防范价格风险而采取的一种策略。
通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财务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套期保值交易行为的特征:1. 套期保值交易通常应用于原材料和能源等价格波动较为剧烈的行业,如农业、石油化工等。
2. 大部分企业采取短期套期保值,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价格波动。
3. 在套期保值交易中,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一些常见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约、期货合约等。
第二部分:投机交易行为的特征分析投机交易是为了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交易行为,投资者通常持有头寸以期望价格波动为自己带来利润。
根据对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以下投机交易行为的特征:1. 投机交易更常出现在金融行业,如股票、期货等市场。
2. 投机交易更多地采用长期持有策略,以获取更大的利润。
3. 在投机交易中,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较为复杂的交易工具,如期权和衍生产品。
第三部分:套期保值和投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下面我们将通过实证分析进行探讨:1. 套期保值可以稳定企业的盈利能力,有效对冲价格风险。
通过减少未来价格波动对企业的影响,套期保值有助于提高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2. 投机交易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一旦市场出现逆转,投资者可能面临较大的亏损。
对于企业而言,投机交易并不是一个可靠的获利方式。
3. 套期保值和投机交易在市场中起到互补作用。
套期保值可以为投机者提供交易机会,而投机者的交易行为也为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流动性和市场深度。
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基于我国对外贸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金融衍生工具套期保值——基于我国对外贸易行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一、我国外贸行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分析(一)我国外贸行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现状我国入世以来,与国际联系日益紧密,金融衍生工具的运用日渐频繁。
但国内现行的风险管理模式还不是很成熟,不能应对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因而存在很多风险,这对企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目前,国内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风险防范的企业中最主要的是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企业,但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已是大势所趋。
(二)我国外贸行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问题我国外贸行业运用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使金融衍生工具无法有效发挥其规避风险的作用;二是违规操作以及过度投机,国内部分企业无视国家规定,违规操作,使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脱离了实际需求,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三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风险管理机制在关键时刻根本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四是未制定相关风险的应对策略,国内企业在运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时,没有预测潜在风险并制定对策,使企业的发展缺少保障。
二、外贸行业企业江西铜业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实例分析(一)运营风险分析江西铜业的产业链很长,从上游的铜矿开采到下游的终端销售,各个环节价格模式不同,因此江铜存在经营价格的风险。
由于江铜原料自给率下降且大部分原料从国内外市场购买,而加工型企业面临的问题是终端产品对于铜价不太敏感,因此铜价波动给加工型公司的利润带来了巨大风险。
如果不实施套期保值,公司将面临巨大的经营风险。
(二)套期保值策略分析江西铜业的套期保值目标是在各个业务板块上利用套期保值工具优势,处理好原材料采购和销售工作,规避风险的同时赢取市场份额。
公司对主要业务的各风险敞口做出了相应的套期保值策略。
在原材料进口环节,依据公司年度生产经营计划,计算出每日进行期铜买(卖)建仓的数量。
供应商供货后,江铜根据供应商点价指令和数量,将原头寸平仓。
套期保值还是投机?中国上市企业外汇衍生品使用目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

套期保值还是投机?中国上市企业外汇衍生品使用目的识别及影响因素研究2016年2月,我国汇改做了进一步调整,在人民币中间价日波幅2%的基础上,增加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定价变量。
此种定价机制更加市场化和透明化,同时也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波幅倍增,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将大幅增加。
外汇衍生品作为企业对冲汇率风险的工具之一,然而我国企业对外汇衍生品的参与程度较低,本文的样本显示仅有16.3%的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
然而,外汇衍生品也是一把双刃剑,我国企业在衍生品的使用过程中却发生频频巨亏,部分企业的过度投机更使金融创新走上预期的对立面,多数企业对外汇市场望而却步,导致其受汇率波动影响而发生亏损。
基于此,本文欲通过实证分析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是否能达到套期保值的目标,并进一步识别企业外汇衍生品的使用动机和研究影响企业是否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因素。
我们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结果:(1)通过两阶段回归分析,首先度量出每个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敞口变系数,并识别出大多数上市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的目的为套期保值。
(2)其中也存在少数企业进行投机套利交易,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动机更倾向于投机套利。
通过倾向匹配得分PSM估计分析得出,制造业企业比非制造业企业面临的汇率风险更大,更需要使用外汇衍生品进行套期保值。
(3)利用Logistic模型和Tobit模型检验外汇衍生品使用和使用程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企业规模、管理者薪酬、跨国经营对外汇衍生品使用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验证了避免“投资不足”假说和管理层决策假说,说明企业规模和总经理薪酬会增加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可能性和使用程度,而节税假说在稳健性检验中被证实。
(4)相对于国有企业,企业规模、研发成本占比和汇率风险对民营企业使用外汇衍生品的影响更明显,而总经理薪酬对国有企业衍生品使用决策的影响更显著。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引起上市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对汇率风险的重视,使其对外汇市场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更有效的鼓励企业套期保值及加强汇率风险防范意识,为市场监督者和企业管理者针对投机套利的违规操作行为提出惩罚建议,维持金融市场秩序,使外汇市场能健康稳定发展。
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问题研究

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问题研究
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理念和实践的提升,大大加快了金融工具创新的步伐。
企业为了规避价格和信用风险,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各种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本文将结合规范研究和实地调研的方法,对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会计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旨在阐明我国建立套期会计的必要性,分析我国套期会计规范和实务现状,并对我国套期会计准则的完善和相关配套工作提出建议。
本文首先展示了套期会计规范的发展历程和套期会计处理的基本框架。
在此基础上,对套期会计的实质、存在问题和实施套期会计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提出在全面公允价值会计未能实现之前,套期会计因其能有效衡量和披露管理者风险管理业绩而成为一种较合适的选择;并认为在我国实施套期会计,既是企业利用衍生工具套期保值的需要,也是我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最后,作者在对我国目前的套期会计实务现状和规范现状进行分析和评述的基础上,从准则的完善和实施两个角度提出建议。
对于准则的完善,作者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制定实施指南和应用示例;二是增加表外披露要求,强化表外披露。
对于准则的实施,作者则认为,应该做好技术、人员、企业风险管理和外部审计等四个方面的配套工作,为准则的顺利实施建立坚实的平台。
财政金融-衍生产品使用对公司价值和业绩影响的实证检验

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避险需求的增长全球期货全世界的公司将大量的资源用于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利率和汇率的波动日益剧烈面对原料和产品双方面的商品价格波动风险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是否能够提升企业的价值成为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一派观点认为企业使用衍生产品可以通过减少税收支出节约破产成本以及减少投资不足带来的损失等方式改变公司现金流量持反对观点的学者则认为风险管理中面临的汇率和利率等风险Small因此不会对公司价值产生显著影响(Brown此外由于规避了外部监督加深了代理问题实证检验中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到底是提升还是损害了公司价值其对公司价值有何影响公司财务决策不影响公司价值从公司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广东 深圳518028浙江 杭州 310004)摘要并以深沪两市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行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结果发现中国企业使用衍生产品并没有像西方理论所认为的那样可以提升公司价值所以无法起到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文章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关键词公司价值作者简介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研究员行为金融和资产定价供职于浙江金迪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Based on a theoretical review of corporateuse of derivatives, this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status quo of corporate China. Taking as samples listedcompanies of non-ferrous and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empirical study was made on whether use offinancial derivatives could enhance corporate value orperformance. The findings were use of derivativeshardly improves corporate value, contrary to thewestern theories. The side effect overtakes the positiveeffect. Policy suggestion was given accordingly.Key words此后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流派另一派是经理层自利论经理层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减少预期税收说(Smith和[12]Stulz1985) 和避免1993) 此外1997) 认为使用衍生产品通过降低融资成本而提高了公司价值这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最关心的问题公司价值最大化论认为企业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会对公司经营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和政策因此但也会因代理问题负面影响公司价值并不一定能产生正面影响但是汇率风险并不十分显著其溢价也不显著Guay 和Kothari(2003) 采用了234家美国非金融类大型公司的数据现有的证据更加支持使用衍生产品能够提升公司价值的观点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降低摩擦成本外部融资成本和破产成本以及减少投资不足带来的损失只有少数企业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在2004年年度报告和2005年中期报告的外部融资反而可能降低公司价值1998) 有的研究证明其溢价甚至高达40%[1]Allayannis和Weston(2001) 采用Tobin[4]8%16%也有学者持反对观点其依据是其对公司回报会产生显著影加快发展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有利于企业化解经营风险中进行套期保值的上市公司(1)金属(2)能源(3)机械(3)食品(4)农业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最主要的是金属共有中金岭南等14家企业使用金融衍生产品商业经纪与代理业中的建发股份和上海物贸也使用了期货需要大量用汇的企业由于国内衍生产品市场欠发达同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也很有限只占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的3.59%中国上市公司从参与数量和质量上根本无法与国外相比国家对国内企业境外期货交易在业务使许多企业通过地下渠道来参与国外期货交易但这部分资金操作上极不规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其深度和广度都尚待提高尽管存在争议此外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可以通过减少公司破产可能性来减少这种冲突一我们选择了六个指标度量公司价值和业绩每股现金流量托宾Q的计算方法为年底收盘价+总负债+非流通股数量参考国内外相关实证研究具体有拥有垄断地位国内许多实证研究也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与公司规模呈正相[16]关(孔翔本文使用了公司总资产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作为度量公司规模的变量中国上市公司的负债比率与总资产报酬率许小年和[17]王燕(1999) 也发现了类似关系本文也将公司的负债比例视为控制变量通常用来衡量成长性投资机会的变量有(2)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由于本文是考察衍生产品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此本文选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指标衡量企业的成长性例如孔翔因此5.资产构成资产构成指的是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而决定企业的经营风险的大小本文将资产构成作为控制变量加入模型(1)行业非金属行业中的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企业(共有14家企业使用)本文选取深沪两市有色金属加工或生产企业行业的所有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剔除一家2005年上市的其中共有14家使用期货进行套期保值因此本文主要将研究集中于金融衍生产品中的商品期货万得资讯等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2)通过招商证券和国信证券两家券商的有色金属行业研究员调查和核实(这两家券商均居2005年度券商研究综合排名前五强)(5)对上市公司的直接电话询问nYi0Di为是否使用衍生产品哑变量Xi为影响公司价值或业绩的一组控制变量1是否显著小于零来研究使用衍生产品时是否对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产生影响如果我国上市公司使用衍生产品可以提升公司价值和公司业绩1>0模型每股现金流量市值账面比作为公司价j=2值和业绩的指标从表4可以发现在5%的统计水平上全部不显著ROE的回归系数显著小于零总体而言本文模型的结果表明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企业可使用的金融衍生产品种类少只占其主营业务收入的3.59%)效果一般(2)中国上市公司目前使用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的水平不高甚至经常成为国外大型投机基金的伏击对象(3)通过正当渠道参与国外期货市场交易的企业经常遭遇重大损失江西铜业2005年上半年在国际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损失了2.48亿元中国[1] Allayannis, G., and J.P. Weston,2001,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14:1: 243-276.[2] Bartram, S. M., Gregory W.Brown, and Frank R. Fehle,2005,,working paper.Kenan-Flagler BusinessSchoo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ChapelHill.[3] Brown, G., 2001, ,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60, 401-448.[4] Carter, David A, Daniel A.Rogers, and Betty J. Simkins, 2003,,The case of the US airlineindustry, unpublished manuscript.[5] Daqing Qi, Woody Wu and HuaZhang, 2000, ,Pacific-BasinJournal of Finance 48:1: 267-284.[12] Smith, C.W., and R.M. Stulz,1985, , Journal of Financial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20:4: 391-405.[13] Stulz, R.M., 1984, , Journal of Financial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2: 127-140.[14] Stulz, R.M., 1990, ,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26:1: 3-27.[15] Tufano, P., 1996, ,Journal of Finance 51:4: 1097-1137.[16] 孔 翔2005.[17] 许小年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M]1997.Finance Journal 8, 587-610.[6] Froot, K.A., D.S. Scharfstein, andJ.C. Stein, 1993, , Journal of Finance48:5: 1629-1658.[7] Géczy, C., B.A. Minton, and C.Schrand, 1997, , Journal ofFinance 52:4: 1323-1354.[8]Grinblatt, M.and Titman,S.,1998,Financial markets and Corporate Strategy,Irwin/McGraw-Hill, Boston, MA.[9] Guay, Wayne, and S.P. Kothari,2003, , Journal of FinancialEconomics 70, 423-461.[10] Mian, S.L., 1996, , Journal of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1:3:419-439.[11] Nance, D.R., C.W. Smith, Jr.,and C.W. Smithson, 1993, ,股票市场并没有像国外市场实践中和西方财务理论证实的那样降低财务困境成本和避免但是中国企业受制于国内欠发达的衍生产品市场其操作水平和风险控制又存在一定问题所以无法起到提升公司价值的作用降低企业风险和提高企业价值的作用因此1.加快发展衍生产品市场加快发展我国的衍生产品市场提升公司价值但这主要与目前我国企业运用衍生产品的程度公司使用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将会通过节约税收等渠道提高公司价值此外其可以替代表内的资产负债工具成为企业调整财务政策的手段之一将有利于包括股东在内的公司利益相关人该领域的会计处理还不规范这严重影响了投资者判断投资风险和投资价值决策及业绩的影响的研究ZZ200508)。
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案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企业参与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在国际贸易中,汇率风险、商品价格风险、利率风险等问题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是采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企业采用衍生工具来锁定未来交易或资产的价格,以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
近年来,中国企业逐渐认识到套期保值的重要性,在跨境贸易、跨境投资、外债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套期保值业务。
大量的实践表明,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规避市场风险,减少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稳健性。
因此,研究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案例,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案例,揭示其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流程、应用效果和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套期保值的流程、类型和优缺点;2.选择多个中国企业在实际业务中进行套期保值的案例,介绍其套期保值策略、操作流程、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以及套期保值的效果与成本;3.对比分析不同企业的套期保值策略和方法的异同点,总结套期保值的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并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和启示;4.探讨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研究解决思路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收集整理相关文献和资料,包括中国企业套期保值的政策法规、套期保值的理论分析和操作手册、企业套期保值的案例等;2.确定案例研究对象,选择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的套期保值案例,并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揭示企业的套期保值策略和方法,评估套期保值效果和成本,总结典型的成功或失败案例的原因和启示;4.对比分析不同企业的套期保值策略和方法的优缺点,总结规律和常用技巧,研究经验和教训;5.结合实际案例和分析结果,论证中国企业利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套期保值仍是投机——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引言:中国的金融市场进步迅速,涌现出许多上市公司。
这些公司在面临外汇市场波动和价格风险时,需要做出决策来管理和控制风险。
套期保值是其中一种常见的对冲工具,被广泛用于管理外汇风险。
但是,这种工具的使用往往存在争议,一些观点认为套期保值只是一种形式的投机行为。
为了探讨套期保值工具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使用状况以及其是否具有投机性质,本文将进行一项实证分析。
一、套期保值的基本原理套期保值是一种金融衍生工具,用于对冲价格风险。
它通过在期货市场或其他金融市场上进行来往,获得与现货市场波动相反的收益来降低风险。
一种常见的套期保值形式是通过买卖遥期合约或期权合约来对冲风险。
二、套期保值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使用状况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的分析,可以得出套期保值在这些公司中的使用状况。
依据数据显示,大多数公司(约80%)都使用了套期保值工具来管理和控制风险。
这些公司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包括制造业、贸易和金融等。
而且,在使用套期保值的公司中,绝大多数公司报告了正面的投资回报。
三、套期保值的优劣势比较由于套期保值工具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因此需要对其优劣势进行分析和比较。
套期保值的优点包括:1)有助于稳定收入,缩减市场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冲击;2)可以改善现金流的猜测性和可猜测性,提高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的准确性;3)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并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效果。
然而,使用套期保值工具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承担成本和费用,增加公司的负债风险,以及可能对投资回报率产生负面影响。
四、套期保值是否具有投机性质那么,套期保值是否具有投机性质?这是一个争议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套期保值只是为了赚取差价而进行的投机行为,并没有真正的对冲意义。
然而,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套期保值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控制和管理价格风险,其目标并不是为了投机获利。
此外,大多数公司使用套期保值后,能够获得正面的投资回报,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对冲效果。
衍生工具应用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

衍生工具应用对上市公司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选取制造业中的金属、非金属行业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研究衍生工具使用对上市公司价值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衍生工具的使用会显著增加公司价值。
关键词:衍生工具;套保避险;公司价值;托宾Q一、引言随着全球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风险管理需求的增长,在过去几十年里,金融衍生工具在公司风险管理中的运用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
据09年召开的第24届国际掉期与衍生品协会(ISDA)公布的衍生工具利用调查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明确利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的多达471家,比例高达94.2%。
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全面国际化,世界再生产过程也日益全球化,经济波动和价格波动的风险也在全球化、同步化,加上每年我国都有大量企业加入到跨国贸易和制造行列,如何防范原材料和产品两方面的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有效地风险管理,成为我国企业实现稳定持续经营的当务之急。
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衍生工具,并加入到运用衍生工具进行企业风险管理的队伍中来。
使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究竟能否提升企业价值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
大部分国外研究结果认为公司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有助于提升公司价值,国内学术界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上不多。
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实证检验国内上市公司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究竟是提升还是损害了公司价值,以检验国外假说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二、文献综述衍生工具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主要工具之一,其使用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国外学者研究得比较多,但不同学者在衍生工具使用是否影响公司价值这个问题上存在争议,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无关论、正面效应论以及负面效应论。
Guay和Kothari(2003)[1]选取234家大型美国非金融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套期保值几乎不影响公司价值。
Yanbo jin和Jorion(2006) [2]提出了“避险溢价失踪”的困惑,因为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套期保值虽然能够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股价波动,但对公司价值却无显著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上市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实证研究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和80年代Q条例的解除,使各国企业面临的汇率和利率波动日益剧烈,加速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迅猛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
但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杠杆性、复杂性和投机性等特点,使其具有高收益性和高风险性并存的天然属性,使用不当、贸然参与或过度投机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在次贷危机中,国资委就调查得出68家央企在2008年前10个月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导致浮亏114亿元的结论。
但是,除了铺天盖地的有关央企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导致巨亏的新闻报道,却很少有文章对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现状和可行性进行冷静而全面的分析。
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情况有太多的谜需要通过调研和实证研究来揭开:中国企业主要运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还是投机套利?如果是套期保值,那么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主要对冲哪些风险?哪些因子决定了企业启动衍生金融工具计划?又是哪些因子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运用头寸?运用衍生金融工具降低企业风险没有?又增加企业价值没有?本文以我国上市企业年度报告为基础,手工搜集大量的企业特征数据,并结合CSMAR和WIND数据库信息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按以下思路逐层推进:第一,在实证分析前,将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企业区别开来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因为两种交易方式的预期效果截然不同,前者会降低或消除与基础资产价格相关的风险,后者则因杠杆效应而获得额外的风险;第二,以套期保值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与否”及“套期保值程度”的决定因子是什么;第三,实证研究套期保值效果,即如果企业最优决策是套期保值,那么套期保值能否降低风险或增进企业价值,同时要注意控制企业风险或价值反向影响套期保值运用决策的内生性问题;第四,鉴于定量研究假设条件的苛刻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的特殊性,选择在次贷危机中发生重大亏损的企业分析本土企业启动衍生金融工具计划的特殊动因,以及造成巨额亏损的根本原因,为今后的运用提取经验教训;并对定量实证研究进行校正和完善。
第五,将投机套利的影响与套期保值效果对比分析,向监管者和投资者提出我们的建议。
以下是各章节的主要结论和观点:1、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
与大部分外文文献调查结果相同,我们的统计发现我国上市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主导目的是套期保值。
但是真正达到高度有效套期保值的企业仅占运用衍生金融工具企业的十分之一,而且有少部分企业出现错选衍生金融工具、操作不当等情形,实则沦为投机套利。
2、套期保值决定因子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Logit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如果企业拥有税收亏损结转或投资税收抵免等税收优惠,则对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具有正向影响;具有应付利息净额或固定资产比率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市盈率或市净率越低的企业,越有可能套期保值;高管薪酬、高管持股份额和董事持股份额都与套期保值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这些估计结果说明理论文献中的税收凸性、财务困境、投资机会和信息不对称都是影响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的重要因子。
其他与套期保值显著正相关的因子有最大股东持股份额、海外销售与外币借款率、境外运营虚拟变量、浮动利率虚拟变量、公司规模和多元化水平。
一个有意思的结论是,国有股比例与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形成替代关系。
因为如果企业拥有国有大股东,则由于政府信用担保,更易获得融资,发生财务困境和破产的概率更小,因此套期保值动机较弱。
3、套期保值与企业风险的实证研究。
本文用个股回报率的标准差和年度Beta值来衡量企业的总风险和系统风险。
在2007年的Logit模型估计结果中,启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计划,增加了企业总风险,降低了系统风险,说明我国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可
以达到协调风险管理功能,即降低系统风险,提高核心商业风险,而后者会提高企业的期望经济利润。
但是,Tobit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随着套期保值头寸的增加,会提高系统风险。
另外,在2008年和2009年的实证结果中,无论是衍生金融工具虚拟变量和衍生金融工具头寸都与企业总风险和系统风险正相关。
究其原因,是因为发生金融危机时,套期保值企业个股收益与市场指数的协方差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纽带作用将大于未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企业。
在市场指数回报率方差相同的情况下,协方差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企业系统风险必然增大,进而推高企业总风险。
4、套期保值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
本文用托宾Q和市值账面比作为企业价值的代理变量。
在2007年和2008年的实证结果中,无论是启动套期保值计划,还是增加套期保值头寸,都降低了企业价值。
但是,在2009年的实证研究中,套期
保值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即出现了套期保值溢价。
5、投机套利的实证研究。
在样本企业纳入投机套利企业后,财务困境和风险敞口的代理变量变得不再显著,而投资机会变量和公司规模变量变得更显著。
这个变化说明企业投机套利不是为了规避财务困境和汇率利率风险,而是出于利用投资机会和降低衍生金融工具启动和交易成本的考虑。
而在样本企业纳入投机套利企业后,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风险的实证研究中,不再表现出协调风险管理功能;衍生金融工具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中,也不再出现套期保值溢价。
由此可见,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应以套期保值为主要目标,才能起到应有
作用。
6、案例研究。
本文选择2008年亏损或盈利超过1亿元的企业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偏离套期保值目标,变质为降低生产成本或提高经营业绩的手段;衍生金融工具选择不当,保值方向不清;操作不当;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内控体系不健全;投机亏损未能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并因此提出,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时应明确套期保值目标、尽可能运用场内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建立有效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专项内控制度、提高套期保值操作水平、善用替代策略套期保值等建议。
本文通过系统的研究,在如下几个方面形成研究特色,达到了某种程度的突
破和创新。
1、数据来源新颖由于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的数据大量分散在各个企业的年度报告上,手工搜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此,大多数文章都是以数据库批量信息为基础进行实证研究,导致实证数据极端不完整,或研究样本
少等不足。
本文通过手工搜集上市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数据和其他企业特征变量信息,从而为全方位的实证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而且,本文也是首次将国内企业运用衍生金融工具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区别开来进行实证研究。
这样,一方面可以排除投机套利对套期保值实证研究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考察企业投机套利的后果,以解投资者和监管层之忧。
2、系统而规范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本文运用参数检验法、非参数检验法、Pearson相
关系数法、Logit模型、Tobit模型和OLS法进行估计,并用联立方程、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控制内生性,系统而规范的实证研究保障结论的有效性。
3、研究框架创新我们将运用动机区分、套期保值决定因子、套期保值效果以及案例研究四个问题作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来研究。
这四个部分缺少任何一部分,都会影响其他部分结论的有效性。
因为:区分套期保值和投机套利是研究的基础和逻辑起点,它的工作质量会影响整个研究的严谨性,第二部分套期保值决策是第三部分套期保值发挥效果的前提,第三部分套期保值效果实际上是对第二部分一些理论假设的再验证;第四部分案例研究不但再次验证第一部分套期保值与投机套利划分的有效性、完善第二部分套期保值决定因子的理论假说,而且对第三部分的实证研究也是一种补充。
系统研究可以保障结论更全面和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