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简答复习资料,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

移动通信简答复习资料,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题1.简述移动通信中的近端对远端的干扰答:在一定通信系统中,当基站同时接受从几个距离不同的移动台发来信号时,若这些频率或远或近,则距离较近的移动台会对距离较远的移动台造成干扰和抑制,甚至淹没信号。
这使得基站很难收到远距离移动台的信号,也就是近段对远端的干扰,也称远近效应。
2.什么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信道共用技术请问: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提升无线信道的利用率和通信服务质量,布局在某一小区内的若干无线信道,其中任一一个空闲信道都可以被该范围内所有移动用户挑选和采用,称作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信道共用技术。
3.简述扩频通信的一般工作原理。
请问:在发端,输出信息先经信息调制构成数字信号,然后采用QPSK码序列将等待传输的信息数据的频谱宽展后,再调制至射频升空过来;在收端,宽带射频信号经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分解成和发端相同的QPSK码序列回去有关解扩,再经过模拟信号,恢复正常出来完整信息数据4.为了提高频率的利用率,可以从哪三个域寻找解决方案?并说明分别采用什么相关技术?答:为了提高系统频率利用率,可以从时间域、频率域和空间域三个方面采取相关解决方案。
时间域:多信道通用技术空间域:频率复用技术频率域:信道窄带化、宽带多址技术5.什么是同频干扰?它是如何产生?如何减少?请问:小区制由于使用了频率复用技术,相同的频率在相距一定距离的小区中重复使用,提升了系统利用率,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同频阻碍。
同频阻碍就是这些采用相同频率小区之间的相互阻碍。
同频阻碍就是由于相同小区使用了相同的频率而产生的。
为了增加同频阻碍,可以减小同频皮德盖距离,这样各个同频小区之间的阻碍可以增大。
6.什么cdma系统的软切换?请问:硬转换所指在导频信道的载波频率相同时小区之间的信道转换。
在转换过程中,移动用户与原基站和崭新基站都维持通信链路,只有当移动台在代莱小区创建平衡通信后,才断裂与原基站的联系。
7.cdma无线通信系统,采取了什么技术来降低无线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和衰落,分别对每项技术做简单介绍。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接口中哪一个是GSM的空中接口?AA.UmB.AC.AbisD.Sm2.以下效应中属于慢衰落的是?CA.多径效应B.多普勒效应C.阴影效应D.远近效应3.以下效应中只出现在高速车载通信时的是?BA.多径效应B.多普勒效应C.阴影效应D.远近效应4.ITU-R正式确定的4G法定名称是?DA.IMT-2000B.IMT-2020C.IMT-2030D.IMT-Advanced5.以下哪种业务4G网络无法支持?CA.微信聊天B.抖音直播C.远程医疗手术D.语音通话6.以下哪一个不是5G时代的挑战?AA.高清语音B.超高速率C.超大连接D.超低时延7.4G时代的用户面延迟(单向)要求小于为BA.100msB.50msC.5msD.1s8.GSM系统进行位置登记的目的( B )A.保证通信不中断B.保证网络找到移动台C.保护用户身份安全D.保证用户信息安全9.如果需要支持网络切片,应该采用的5G组网方式是?BA.NSAB.SAC.NRD.SR10.下列属于4G网络架构特点的是?CA.全IP化,扁平化B.独立服务,快速创新C.控制面、用户面彻底分离D.CS域与PS域共存11.以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站点同步设计可选用异步基站的是( D )A.WiMAXB.CDMA2000C.TD-SCDMAD.WCDMA12.ITU-R正式确定的5G法定名称是?BA.IMT-2000B.IMT-2020C.IMT-2030D.IMT-Advanced13.以下不是GSM系统使用的频段?BA.900MHzB.600MHzC.1800MHzD.1900MHz14.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是从第几代移动通信系统开始的?B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15.GSM系统来源于哪里?AA.欧洲B.北美C.非洲D.亚洲16.以下属于GSM的基站子系统网元的是?AC.AuCD.BSC17.以下哪个接口实现了GSM系统中基站子系统和网络子系统的连接?BA.AbisB.AC.UmD.B18.以下网元哪个是网络子系统的核心网元?BA.BSCB.MSCC.AuCD.EIR19.GSM区域划分中,以下区域最大的是?CA.PLMN区B.MSC区C.GSM服务区D.扇区20.以下哪个干扰是移动通信所特有的?AA.同频干扰B.多址干扰C.邻道干扰D.互调干扰21.以下号码,哪个是唯一标识用户的?AA.MSISDND.TMSI22.以下号码,哪个是用来标识终端设备的?AA.IMEIB.BSICC.IMSID.TMSI23.以下关于专用移动通信系统说法错误的是?DA.最早的专用调度网是无线对讲系统。
移动通信期末考试-附自整理无误复习资料-各知识点全

移动通信技术期末考试题(附自整理无误答案,知识点全)一、填空、判断与选择部分(此部分知识点通用)1.HLR的全称是__归属位置寄存器____;2.GMSC全称是 ____移动关口局______;3.用户手机和GSM系统网络部分的互通接口是__Um____接口;4.利用一定距离的两幅天线接收同一信号,称为___空间____分集;5.与CDMA蜂窝系统不同,4G移动通信网的物理层以OFDM 技术为核心,以MIMO 向技术为辅助。
;6.CDMA系统的一个载频信道宽是___1.2288____MHz;7.CDMA系统前向信道有___64__个正交码分信道;CDMA前向控制信道由导频信道、同步信道和寻呼信道等码分信道组成,CDMA系统中的前向业务信道全速率是__9.6____kbps;8.GSM系统的载频间隔是___200___kHz;9.IS-95CDMA是属于第__2__代移动通信系统;10.3G主流技术标准包括___CDMA200__、__TD-SCDMA__和__W-CDMA_。
11.移动通信采用的常见多址方式有__FDMA_、___TDMA___和__CDMA___;12.GSM网络系统有四部分,分别是:___NSS__、__BSS_、__MSS_和__OMS_;13.基站BS是由__BST__和_____BSC____组成的;14.常用的伪随机码有__m序列码___和___gold码___;15.SDCCH指的是_____慢速随路控制____信道;16.TD-SCDMA采用的是__智能____天线,工作方式是___FDD___模式;移动通信中的干扰主要是_同频干扰__、__邻频干扰__和__互调干扰__;17.一般GSM网络中基站采用的跳频方式是___基带____跳频;18.GSM采用的调制方式为__GMSK_____;19.天线分集、跳频能克服___多径____衰落,GSM采用的跳频为___慢跳频___。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复习资料1. 引言移动通信是指在移动环境下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
它是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并且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回顾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技术和发展历程,并对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移动通信是通过无线信道传输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
它与传统有线通信不同,具有移动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移动通信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无线通信与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信道进行通信的技术和方法,包括了无线传感器网络、卫星通信等。
移动通信网络是为了实现移动通信而构建的网络,包括了蜂窝通信网络、移动互联网等。
3. 移动通信的技术移动通信的技术包括了信号调制、多路复用、无线接入技术等。
其中,信号调制是将要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无线传输的信号格式,常见的信号调制方式有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等。
多路复用是将多条通信信号合并在一起通过一个信道传输,以提高信道利用率。
无线接入技术是指移动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了蜂窝网络、Wi-Fi、蓝牙等技术。
4.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几个重要阶段。
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是模拟通信技术,如1G(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通信技术逐渐成熟,2G、3G、4G等数字通信系统相继出现。
目前,5G移动通信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具有更高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连接密度,将为移动通信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5. 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的未来发展将更趋于智能化、跨界融合。
未来的移动通信网络将不仅仅是简单的通信工具,而是具有智能感知、自主决策能力的网络。
同时,移动通信将与其他行业相结合,为医疗、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6. 结论移动通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第一篇:移动通信技术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3G的主要目标:全球同一频段、统一标准、无缝隙覆盖、全球漫游;提供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业务;便于过渡、演进;高服务质量;高频谱利用率;低电磁辐射CDMA手机。
2.构成BTS与MS与之间的信号传输采用Um无线接口,BSC与B TS之间采用Abis有线接口,BSC与MSC之间采用A有线接口。
3.移动通信的蜂窝小区采用六边形形状最好。
功耗小,但操作仍不方便。
2.移动通信为什么要采用多址技术?常见的多址技术有哪几种?答: 对于移动通信系统而言,由于用户数和通信业务量激增,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在频率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
由于多址方式直接影响到通信系统的容量,所以一个移动通信系统选用什么类型的多址技术直接关系到4.调制码片速率是3.84 Mc/s5.码片速率:通过编码形成比特数据流,第二次交织后就是物理信道影射,经过物理信道映射后的数据还要进行数据调制形成符号,扩频调制后的速率就是码片速率。
6.GSM调制方式:一般是GMSK,后也有用EDGE。
二、填空题1.GSM900系统采用频分双工通信方式,手机发射频率(上行)为 890-915MHz ,接收频率(下行)为 935-960MHz,各占25 MHz,每一个载频的间隔为0.2 MHz,共分124个载频,双工收发间隔为45 MHz。
2.GSM: 第二代主流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CDMA: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TD-S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NSS:移动交换子系统BTS:基站无线收发信台BSC:基站控制器OSS:操作维护子系统 BSS:基站分系统MSC:移动交换中心3.半波振子长度(f=900MHz)4.扩频通信原理:在发端输入的信息先调制形成数字信号,然后由扩频码发生器产生的扩频码序列去调制数字信号以展宽信号的频谱,展宽后的信号再调制到射频发送出去。
在接收端收到的宽带射频信号,变频至中频,然后由本地产生的与发端相同的扩频码序列去相关解扩,再经信息解调,恢复成原始信息输出。
《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原理》期末复习资料1.“电信”是指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波和其他电磁波表达形式,对消息、情报、指令、文字、图像、声音等信号进行远距离传输和交换的过程。
2.一个最简单的传输系统,至少要由一个发射器、一个接收器和把它们连接起来的传输介质组成。
3.在电信传输系统模型中,信源是消息的产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
4.在电信传输系统模型中,信宿是信息传输的归宿点,它将复原的原始信号转换成与信源相对应的消息。
5.在信道传输信号时,由于传输介质本身存在的漏电阻和分布电容,使信号功率被逐步损失消耗,通常把信号功率的损失称为损耗或衰减。
6.干扰是指信号在信道传输中非有用信号对信号传输带来的影响。
7.下图为实用电信传输系统一般结构图,请回答图中A、B两个位置的设备分别是什么设备:复用设备、有线传输终端8.常用的TEM波传输线有平行双导线、同轴线、带状线、微带线等。
9.当传输线的几何长度L比其上传输的电磁波的波长λ更长时,传输线称为长线。
10.在对传输线进行分析时,若传输线工作在长线状态,则采用传输线为分布参数的等效电路组合。
11.同轴线的阻抗特性Ze的值一般为40~100Ω,常用的是50Ω和75Ω.12.相速度是指信号以单频信号形式沿一个方向传输的行波(入射波或反射波)电压、电流等相位点移动的速度。
13.电信传输中的阻抗匹配提高了传输效率和质量,但接收设备能够接收到的最大功率只是发送信号功率的一半。
14.阻抗特性定义为传输线上入射电压与入射电流之比。
15.对称电缆按敷设方式分类,分为架空电缆、管道电缆、直埋电缆、水底电缆。
16.对称电缆在固定电话用户接入网系统中的应用最广泛,如在于线电缆、配线电缆、用户引入线等场合。
17.对称电缆的线径普遍在0.32-0.6mm之间。
18.双绞线电缆,按其电气特性分类,一般可分为UTP和STP19.我国常用的UTP电缆特性阻抗为100Ω。
20.双绞线电缆在计算机局域网中最典型的应用是构成10Mb/s 以太网。
移动通信期末试题及答案

移动通信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无线信道的性能特征?A. 带宽B. 频谱效率C. 传输速率D. 延迟答案:C. 传输速率2. 在分组交换网络中,以下哪个协议用于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建立虚拟连接?A. IP协议B. ARP协议C. TCP协议D. ICMP协议答案:C. TCP协议3. 以下关于无线传输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A.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噪声干扰B.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C. 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多径效应D. 无线传输只能支持单向通信答案:D. 无线传输只能支持单向通信4.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下列哪个技术不属于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A. GSMB. CDMAC. LTED. TD-SCDMA答案:C. LTE5. 以下哪个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一种多址技术?A. FHSSB. DSLC. FDMD. ATM答案:A. FHSS二、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以下移动通信系统中常见的术语:小区、基站、蜂窝答:- 小区:移动通信系统将整个覆盖区域划分为多个小区,每个小区由一个基站负责覆盖。
小区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最小覆盖单位,通常以一个圆形区域来表示。
- 基站:基站是承载和处理无线信号的设备,负责与移动终端进行通信。
每个小区都有一个基站,基站间通过无线链路相连,将移动终端的通信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
- 蜂窝:蜂窝是指将整个服务区域划分为一片片六边形的小区,每个小区称为一个蜂窝。
通过将覆盖区域划分为蜂窝,可以充分利用频谱资源,提高通信容量和覆盖范围。
2. 简述CDMA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场景。
答: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技术是一种多址技术,其优势如下:- 抗干扰能力强:CDMA采用扩频技术,通过使用特定的扩频码将信号展宽,使得不同用户的信号在频域上交叠,从而提高抗干扰能力,可以更好地抵御窃听和干扰攻击。
- 频谱利用率高:CDMA技术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同一频段的信道资源,通过不同的扩频码进行区分,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增加通信容量。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

移动通信复习资料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复习资料第⼀章:1.在4G系统中,⽹元间的协议是基于IP的,每⼀个MT(移动终端)都有各⾃的IP地址。
2.IP核⼼⽹:它不是专门⽤作移动通信,⽽是作为⼀种统⼀的⽹络,⽀持有线和⽆线接⼊。
主要功能是:完成位置管理和控制、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
3.4G⽹络应该是⼀个⽆缝连接的⽹络,也就是说各种有线和⽆线⽹都能以IP协议为基础连接到IP核⼼⽹。
当然为了与传统的⽹络互联则需要⽤⽹关建⽴⽹络的互联,所以将来的4G⽹络将是⼀个复杂的多协议的⽹络。
4.移动通信的定义:指通信双⽅或⾄少有⼀⽅处于运动中进⾏信息交换的通信⽅式。
5.移动通信系统包括:⽆绳电话、⽆线寻呼、陆地蜂窝移动通信、卫星移动通信等。
6.⽆线通信是移动通信的基础。
7.移动通信所受⼲扰种类:(1):互调⼲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作⽤在通信设备的⾮线性器件上,产⽣与有⽤信号频率相近的组合频率。
从⽽对通信系统构成⼲扰的现象。
(2):邻道⼲扰:指相邻或邻近的信道之间的⼲扰,是由于⼀个强信号串扰弱信号⽽造成的⼲扰。
(3):同频⼲扰:指相同频率电台之间的⼲扰。
8.移动通信的⼯作⽅式:(1):单⼯通信:指通信双⽅电台交替地进⾏收信和发信。
它常⽤于点到点通信。
(2)双⼯通信:指通信双⽅。
收发信机均同时⼯作。
即任⼀⽅讲话时都可以听到对⽅的话⾳,没有“按-讲”开关。
(3)半双⼯通信第⼆章:1. 移动通信的信道:指基站天线、移动⽤户天线和两幅天线之间的传播路径。
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移动⽆线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就是对移动信道的研究。
(判断)3. 移动信道的基本特性就是衰落特性。
4. ⽆线电波的传播⽅式:直射、反射、绕射和散射以及它们的合成。
5. 移动信道是⼀种时变信道。
在这种信道中传播表现出来的衰落⼀般为:随信号传播距离变化⽽导致的传播损耗和弥散。
6. (1)阴影衰落:由于传播环境中的地形起伏、建筑物及其它障碍物对电磁波的遮蔽所引起的衰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 (1)绪论
质量指标:有效性指标,可靠性指标各有那些?书P3-4 计算:符号传输速率与信息传输速率关系:
R b =N B log 2M
式中,R b 为信息传输速率(bit /s);N B 为符号传输速率(码元/秒或波特);M 为码元(或符号)的进制数。
(见课件: 绪论P61-63)
(2)光纤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构成? 书P11-12 渐变型光纤包层和纤芯折射率的关系? 阶跃型光纤的导光原理? 书P18(计算)
计算:数值孔径NA,
最大时延差△τmax (见课件: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P25-27) 例:n 1=1.48、n 2=1.46的阶跃光纤的数值孔径是多少?
例:一阶跃折射率光纤,已知n 1=1.486,n 2=1.472,仅考虑模式色散,计算每1km 长度的脉冲展宽。
渐变光纤相对阶跃型光纤的最大优点? (见课件: 第二章 光纤和光缆P28) 光纤的传输特性:损耗限制传输距离和色散限制系统容量。
衰减系数o
i
P P L lg 10=
α 书P25 光纤通信3个低损耗“窗口”? 最低损耗窗口的中心波长是? 书P25-26
在单模光纤中只有基模传输,因此不存在模式(模间)色散,只有(模内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导色散。
光纤单模传输条件,归一化频率V 应满足的条件,光纤中只有HE11基模传输?0<V<2.405书 书P23
计算:单模光纤的截止波长
光纤的两种连接办法,固定连接采用的办法?活动连接采用的器件?书P34-35(见课件) 光发射机其核心部件?主要采用哪两种器件?书P36 半导体光源的工作原理 自发辐射(LED ),受激辐射(LD ),受激吸收(光检测器PIN 、APD )书P37(见课件: 第三章 光 端 机P14-17)
实现光辐射(放大)的条件:粒子数反转分布状态P37(见课件: 第三章 光 端 机P18) LD 形成激光振荡的条件: 书 P40
LD 与LED 特性比较?(见课件: 第三章 光 端 机P53-55)
405
.2221a
n c
∆=πλ
问答:光端机的作用是什么?在LD光发射机中,为什么要设置APC(自动功率控制)和ATC(自动温度控制)电路?书P36,P53,P51
问答:半导体激光器控制电路中自动温度控制(ATC)电路工作原理?书P51和上课讲的内容
问答:数字光接收机的组成及其各部件的作用?书P53
光接收机的的核心?其广泛使用的器件类型?书P53
30/32路PCM E1基群传输速率?书P77
24路PCM系统T1基群传输速率?书P77
PDH和SDH关系?书P78
问答:根据SDH的帧结构图,说明帧结构中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并计算STM-N的各部分容量?书P79
光纤接入网的类型?书P94
(3)卫星通信
通信卫星的核心设备?其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书P136-137
问答:卫星通信地球站接收分系统的各主要功能模块和各功能模块的主要作用。
书P146(注意图7-13)
问答:在卫星通信中,频分多址(FDMA)的基本原理?频分多址(FDMA)有哪几种具体实现形式?书P159-161
在FDMA中,每载波传送一路信号的方式SCPC 书P161
数字卫星通信中的差错控制技术ARQ ,FEC?书P169
(4)移动通信
多径效应的含义书P221-222
慢衰落的主要原因:大气折射和阴影效应
互调干扰?
小区制蜂窝网频率复用的思想书P237
小区制通过频率重复使用带来了什么干扰?为提高小区制容量,实现小区分裂两种方案是什么?(见课件:第3章移动通信基本技术P54,P64-67)
计算:已知小区的半径R=150m,不同区群的两个同频小区的位置,求区群中的小区数,两个同频小区的距离?书P238(见课件:第3章移动通信基本技术P47-53)
移动通信中,两种频率配置法?频率配置法各自避免什么干扰?书P240
问答:GSM 系统组成,13-1图,以及BSC ,BTS ,MSC 的主要作用?书P250-251 移动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户识别模块,亦称?卡。
移动设备识别寄存器(EIR)存储着移动设备的?码。
MSC 和BSC 之间的接口?BSC 和BTS 之间的接口?基站和MS 之间的无线接口?书P251- 在GSM 基站测试中,测得某发射机的工作频率为948.200MHz ,该发射机工作在( )号信道书P252
GSM :TDMA/FDMA 原理书P252(时隙数和载频的带宽)
在GSM 系统中, 每个用户均分配一个惟一的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为了防止非法监听进而盗用IMSI ,在无线链路上需要传送IMSI 时,均用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 )代替IMSI 。
GSM 系统通信上行频段?上行频段?其双工收发间隔?载频的带宽?书P252表13-1 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包括两个并行的系统:GSM 900 和DCS 1800 GSM 无线子系统一个载频上两种复帧及结构,功能? 书P253 问答:根据下图说明GSM 系统中的语音信号从语音编码到形成常规突发序列的处理过程?书P256-257
问答:一个移动台呼叫另一个移动台的接续流程?书P258 问答:GSM 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鉴权过程?(见课件)
问答:过区切换的实现方法和主要指导思想?及其切换的三种情况?书P259 计算:
例:某一移动通信系统, 基站天线高度为50 m , 天线增益为6 dB ,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3 m ,天线增益为0 dB ,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 通信距离为10 km , 工作频率为450 MHz , 试求:
常规实发
(1) 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
(2) 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20W,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见课件:第2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P32-37)
例:设用户忙时话务量AB=0.01Erl,呼损率B=10%。
现有4条信道,试比较采用多信道共
P93-94)
频率 / MHz
基
本
损
耗
中
值
A
m
(
f
,
d
)
/
d
B
基
地
站
天
线
高
度
增
益
因
子
H
b
(
h
b
,
d
)
/
d
B
-
基地站天线有效高度
h
b
/ m
-
-
2000
1000
-
移
动
天
线
高
度
增
益
因
子
H
m
(
h
m
,
f
)
/
d
B
移动天线高度
h
m
/ m
f
/
M
H
z
大城
市内
中
小
城
市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