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日照百分率及实际日照时数的分析
日照的观测

⑶依照铅笔线计算各时日照时数以及全天的日照时数。
⑷如果全天无日照,日照时数记0.0。
⑸计算后的日照纸,应由次日白天值班员进行复验,以 弥补夜间对迹线辨别不清的缺陷。
③整个冬半年(秋分以后到第二年春分的一段时间),太阳位置在南 半球(赤道至南纬23.5度间)移动,故日照记录是两条向北凸出 的弧线。
3、从日照纸上的感光迹线来检查暗筒式日照计的毛病:
①纬度检查:纬度不正确,在春分或秋分时,感光迹线与时间线不垂直,而 变在了原横线位置同侧的两条弧线;如安装的纬度比实际纬度小,就在 原横线位置的上面的一弧线,如比实际纬度大,则在原横线位置的下面 成一弧线。
一、概述
定义:
1、日照是指太阳在一地实际照射的时数。在一给定时 间,日照时数定义为太阳直接辐照度达到或超过120 瓦·米-2(W·m-2)的那段时间总和,以小时(h)为 单位,取一位小数。日照时数也称实照时数。
2、可照时数(天文可照时数),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 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进入西方地平线,其光 线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可照时数由公式计算, 也可从天文年历或气象常用表查出。
(三)、安装
1、安装在开阔地,终年从日出 到日没都能受到阳光照射的 地方。
2、安在观测场内,要先稳固地 埋好一根柱子(高度以便于操 作为宜),柱顶要安装一块水 平而又牢固的台座(比日照计 底座稍大),座面上要精确测 定南北(子午)线,并标出标 记。
3、再把仪器安装在台座上
要求:底座要水平,筒口对准 正北,并将日照计底座加以 固定。然后,使支架上的纬 度线对准当地纬度值。
高三地理微专题 概念辨析之昼长 日照时数

第1页 共8页 ◎ 第2页 共8页地理概念辨析 光照 日照时数 热量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天文日照时数是指如果一个地方一直都是晴天,太阳照射地面的时数,也就是实际日照时数的上限。
实际日照时数与天文日照时数的比值,就是日照率,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地方晴天的发生率。
图乙中①为雷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②为北京实际日照时数、③为北京天文日照时数、④为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
结合图甲、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图甲 冰岛简图 图乙 北京和雷克雅未克各月日照时数分布状况1.下列关于北京和雷克雅未克日照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比雷克雅未克小 B .雷克雅未克实际日照时数各月均少于北京C .雷克雅未克夏季日照率低于北京D .北京日照率夏季高于冬季2.雷克雅未克天文日照时数季节变化幅度较北京大的原因是( )A .雷克雅未克全年昼长大于夜长B .雷克雅未克夏季比北京晴天多C .雷克雅未克纬度高,夏季昼长于北京,冬季昼短于北京D .雷克雅未克有极昼极夜现象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
图们江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
图示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下列问题。
3.4.该流域日照时数在3--5月出现高值的影响因素是 A .海拔 B .云量 C .下垫面 D .正午太阳高度5.6.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时数的比值(%)。
该流域9月份的日照百分率约为A .70%B .62%C .55%D .78%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年内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该地区( )A.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正相关B.太阳辐射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C.春季的太阳辐射高于秋季D.日照时数夏季最长8.该地区8月与12月太阳辐射相差较大的主导因素是( )A.太阳高度B.日照时数C.天气状况D.植被覆盖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的多少。
近42年大连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S5 近42年大连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宋 军1 高磊2(1.辽宁省大连市气象装备保障中心,大连 116001,2. 辽宁省大连市气象信息中心, 大连 116001 )摘要 基于大连地区7个国家级气象台站的1971~2012年日照时数、云量、水汽压、降水、能见度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滑动t检验法等分析大连地区日照时数的统计特征、变化趋势以及可能影响日照时数的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42 a以来大连地区年日照时数为明显的减少趋势,线性趋势系数-47.1h/10a,其中,夏秋季日照时数减少明显,冬春季不明显;大连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序列在1983、1984年附近发生了突变;水汽压增大、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日数增加是影响大连地区日照时数的减少的主要因素,影响能见度的天气现象日数增加可能主要是对流层大气气溶胶含量上升的结果。
关键词大连地区;日照时数;趋势分析;t检验;能见度;成因Climatic Change of Sunshine Duration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in Dalian region during the Last 42 YearsSong Jun Gao Lei(1. Dalian Meteorological Equipment Support Center, Dalian,Liaoning 1160012.Dalian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entre ,Dalian,Liaoning 116001)Abstract By using the data of sunshine duration and cloud cover,surface vapor pressure ,precipitation,visibility,from 7 stations in Dalian region from 1971 to 2012 ,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change tren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nshine duration are analyzed by using linear trend analysis and t –test et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sunshine duration of Dalian has shown a significant decreasing tendency during recent 42 years with a decreasing rate of 47.1h /10a. The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 occurred in summer and autumn but no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 in other seasons. Abrupt changes took place in the 1983 and 1984;The decrease of annual sunshine duration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rface vapor pressure and the days of weather phenomena by visibility influencing. cloud cover and precipitation was shown to be in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visibility weather phenomenon increased the number of days is mainly due to rising atmospheric troposphere aerosol content results。
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日照峰值

一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5.08-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小时,辐射量在160-200千卡/cm²·年。
省份/直辖市主要城市年均日照(小时)平均日照(小时)具体平均峰值日照时间(小时)城市气候特点西藏拉萨3005.38.23 6.71 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
年日照时数30 14℃。
甘肃北部酒泉33169.08位于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之间年日照时数3033—3316小时,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秒,最大风速20—34.5米/秒。
玉门3166.38.67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l゜00'之间零下28.7℃;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
年日照时数降水量为63.3毫米,蒸发量达2952毫米。
年平均风速为4敦煌3246.78.90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月),月平均最低气温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宁夏北部银川30008.22 5.45 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小时~3000小时,是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无霜期185天左右。
新疆南部吐鲁番32008.77 东经88°5′-89°54′,北纬41°20′-43°35′。
全年日米 / 秒。
二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河北西北部、山西北部、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青海东部、西藏东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4.45-6.36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000~3200小时,辐射量在140-160千卡/cm²·年。
太阳能资源,全国各地日照峰值

类地区主要分布区域:青藏高原、甘肃北部、宁夏北部和新疆南部区域平均峰值:5.08-6.36 地域特点: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330O 小时,辐射量在160-200 千卡/cm�0�5·年。
省份/直辖市主要城市年均日照(小时)平均日照(小时) 具体平均峰值日照时间(小时) 城市气候特点西藏拉萨3005.3 8.23 6.71 地理坐标为东经91°06′,北纬29°36′。
年日照时数3000 小时以上,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零下14℃。
甘肃北部酒泉3316 9.08 位于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之间。
年均温3.9℃~9.3℃,最低为零下31.6℃,年日照时数3033—3316 小时,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其次是东风和西北风。
年平均风速2.7—4.2 米/ 秒,最大风速20—34.5 米/秒。
玉门3166.3 8.67 位于东经96゜15'~98゜30',北纬39゜40'~4l゜00'之间。
年平均气温6.9℃。
1 月最冷,极端最低可达零下28.7℃;7 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
年日照时数3166.3 小时,平均无霜期为135 天。
年平均降水量为63.3 毫米,蒸发量达2952 毫米。
年平均风速为4.2 米/秒。
敦煌3246.7 8.90 位于东经92°13′-95°30′,北纬39°53′-41°35′。
全年日照时数为3246.7 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9.4℃,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4.9℃(7 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9.3℃(1 月),年平均无霜期142 天,属典型的暖温带干旱性气候。
宁夏北部银川3000 8.22 5.45 四季分明,春迟夏短,秋早冬长,昼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燥,风大沙多等。
年平均气温8.5℃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800 小时~3000 小时,是中国太阳辐射和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菏泽市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发现南宁市日照时数的减少与废气排放量、降水量 有关,找出了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与降水量、废气排 放总量的关系。利用荷泽市7县2区气象观测站 1971—2010年的日照资料,研究了 40a来荷泽市不 同区域的日照时数变化情况和区域分布。
1资料与方法
利用1971—2010年荷泽市地面气象观测站提 供的日照时数的资料,对从年际、年代及季节等多时
间尺度,运用kriging空间插值分析、线性回归分析 法、M—K检验法、信噪比以及各县区的日照时数保 证率进行了详细分析。
季节划分采用气候学的划分标准,3—5月为春 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一次年2 月为冬季。地理信息资料采用的是国家基础地理信
息中心提供的1:25万荷泽市基础地理背景数据。
⑵式中:x与y为样本的平均值;r为相关系数; x与y为样本变量。 1.3 M—K检验法
为了解荷泽市日照时数变化特征,采用M-K 法(即M-K非参数检验法)进行突变检验,用该方 法来确定突变开始的时间。 1.4信噪比
根据累计距平曲线的最大值,找出其可能发生 转折的年份。为了检验其转折是否为突变,则可以计 算转折年相邻两气候阶段的平均值之差I7T-7TI
1.1 一元线性拟合方程
假设:%= a+bx(t=l,2,3,4…n)
(1)
X (t-D(y-y) 其中:b= ---------------
X(t-D2 i= i
(1)式表示用一条直线表示y和时间x之间的
基金项目:山东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蒲泽市霜冻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及预报技术研究"(SDYBY2016-16) 1作者简介:陈楠(1987年9月一),女,满族,山东荷泽人,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与气候变化研究。E-mail:sdchen2006@o
云南太阳能资源分析

云南太阳能资源分析云南是一个太阳能资源丰富的省份。
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全年太阳辐射能比较充裕,季节分配比较均匀,四季温暖,年温差较小。
云南省太阳能资源主要分布在热带山原或低纬高原地区,其中金沙江河谷地区太阳总辐射量最多。
日照时数是太阳能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云南地区年理论可照时数约4400小时,南北纬度差造成的差异仅6小时左右。
但由于地形复杂、天气气候各异等因素,各地实际日照时数相差十分悬殊。
根据云南省各地气象资料分析,省内日照时数最大的地方在永仁县,为2698小时,日照时数最小的地方在盐津县,为869小时;省内大部分地区的年实际日照时数在2100-2500小时之间。
时间分布方面,由于低纬高原多数地区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季、雨季之别,故干季和雨季的日照时数有较大差异。
干季晴天多,日照充足,光照强度大;而雨季的降雨日数多,云层较多,各地日照时数一般比干季少。
因此,在考虑太阳能资源利用时,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季节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云南省太阳总辐射量的时间分布规律与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的规律相似。
在干季(11月~5月中旬)太阳总辐射量明显大于雨季(5月下旬~10月),全省大多数地区的全年月最高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出现在3月,最低太阳总辐射量一般出现在7、9月份。
值得注意的是,太阳总辐射量的时间分布与地区的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因素也有关系。
一般认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太阳总辐射量最大,极端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7、8月份。
在云南省,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大,日照时间长,地表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总辐射量多,因此气温较高。
冬季则相反,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
然而,由于云雨的影响,夏季的太阳总辐射并不总是全年最高,冬、夏季的太阳总辐射量季节差别不大,年间气温差远低于其它省区。
因此,云南省多数地区春季的太阳总辐射量最大,极端最高气温常出现在春末夏初。
一般情况下,云南全省范围内春季的太阳总辐射量多于秋季,春季温度也高于秋季。
【doc】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

【doc】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18陕西气象文章绩号:1006—4354(2008)01—0018—04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吴林荣,江志红,鲁渊平,杜继稳3,乔丽.,刘海军(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210044;2.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4; 3.陕西省气象局,西安710014)擅要:根据陕西省96站1971—2OO5年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应用EOF和REOF等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省年日照时数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年日照时数可分为全省一致,陕南地区为中心,延安地区为中心,榆林地区为中心等多种分布型.日照百分率与日照时数的分布十分相似.且各种分布型都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即近40a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秦岭山区及以南地区,陕北长城沿线及渭北高原地区呈缓慢减少趋势,延安地区及关中西北部呈缓慢持续增加趋势.关键词:REOF;时空分布;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中圈分类号:P468.027文献标识码:A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是用气候学方法计算太阳辐射的主要参数,研究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分布规律是衡量某一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的重要指标.将EOF和REOF方法用于降水和温度的研究已有不少人做过大量的工作,也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c1].本文试图将EOF和REOF方法运用到陕西省日照时数的研究中,充分利用 EOF和REOF的时空分离技术优点,分析陕西省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时空演变特征,以期对全省的太阳能资源普查做一些引导性的工作.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选取与区域划分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包括陕西省共96 个观测站1971—2OO5年的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资料,样本长度为35a.根据陕西省地理特征, 将陕西省分为三部分:秦岭以南地区称为陕南地区;北山以北地区称为陕北地区;北山和秦岭之间的地区称为关中地区.1.2方法选用自然正交展开分析方法(E0F)和旋转收疆日期:2007—08—23-作者简介;吴林荣(1975一),男,陕西城固人,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应用气象和网络管理.E3]E4]E5][G]//长期天气预报理论,方法和资料库建立研究项目总课题组.长期天气预报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261-270. 施能,刘卫兵,苗子书.南方涛动与我国大尺度季, 月气温的关系EJ].气象,1989,15(12):8-12.李春晖,管兆勇.何金海,等.西太平洋海温和南方涛动与中国冬季气候异常关系年代际变化的对比分析[J].应用气象.2005,16(1):105- 113.任广成,范飞龙,沈爱华.东南沿海前汛期与后汛 [61E71E81期降水的比较分析EJ].海洋预报,2007,24(1):16—24.罗树森.海温与涛动EJ].热带气象,1988,4 (3):283—288.方之芳.罗增淼.南方涛动,热带海温与西太平洋副高的联系EJl.成都气象学院.1990,12 (1):22—29.叶笃正.陶诗言.李麦村.在六月和十月大气环流的突变现象EJ1.气象,1958.29(4):249- 263.吴林荣等: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19自然正交展开方法(REOF)].2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特征陕西1971—2OO5年年日照时数1265, 2833h,最小镇巴为1265.5h,最大府谷为 2832.4h.全省年日照时数基本呈从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最高值在陕北北部的长城沿线,最低值在陕南西部山区,渭北高原也是日照时数较大的地区(图1).图1陕西省年日照时数分布为了进一步研究全省日照时数的时间演变特征,对日照时数资料作EOF和REOF 分析,进而对各种分布型的时间演变特征作客观分析. 21EOF分析将陕西96个站1971—2OO5年共35a的年日照时数资料标准化后,采用EOF展开分析,发现前三个特征向量累计方差已超过7O,基本上代表了陕西省35a来年日照时数的整体空间结构,其余特征向量方差贡献均较小.第一特征向量方差贡献为549/i,其特征向量为全省96站呈一致的正值,反映陕西省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第一种类型,即全省一致的日照时数偏多或偏少. 第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为9%,反映陕西省年日照时数第二种分布型,即陕西秦岭山区及以南为负值,其余为正值,即基本以秦岭为界年日照时数分布相反,即北多南少或北少南多.第三特征向量方差贡献7,其特征向量为陕北北部及渭北高原地区的大多数为正值,其余为负值,反映陕西省年日照时数第三种分布型,即陕北北部和渭北高原地区年日照时数偏多(偏少),而其它地区偏少(偏多).从图2中第一主成分时间系数可以看出1971,1972,1973,1977,1978,1979,1987,1995,1997,2002和2004年为全省年日照时数一致偏多的典型年份,1975,1983,1984,1988,1989,1993,1996和2003年为一致偏少的典型年份.从第二主成分时间系数可以看出1971和1977年为典型的北少南多型,1997,1999和2005年为典型的北多南少型.从第三主成分时间系数可以看出 1974,1980和1982年为典型的陕北北部及渭北高原偏多型,而其它地区为偏少型;1992,1995 和2003年为典型的陕北北部及渭北高原偏少而其它地区偏多型.综合来看,典型的全省一致偏多偏少年份出现得比较均匀,各个年代都有出现; 典型的南北相反分布大多出现在近10a,特别是 1995年后出现次数增多;典型的陕北北部及渭北高原地区偏多而其它地区偏少的分布多发生在 2O世纪9O年代以前,9O年代以后则多为陕北北部及渭北高原地区偏少而其它地区偏多.此外 1971,1977,1995和1997年在几种分布型有重复,说明EOF方法的分型效果并不理想.另外从图2还可以看出3条曲线的上升或下降趋势并不明显,有必要采用REOF方法进一步分析. 图2陕西省年日照时数旋转前主成分时间系数 2.2REOF分析2.2.1年日照时数的空间分布在EOF分析基20陕西气象础上,取前3个特征向量和主成分进行旋转,得猫陕西省年日照时数不同的分布型.旋转后的第一特征向量方差贡献为32,高荷载主要集中在秦岭山区及以南大部地区(图3a),即以陕南地区为中心的日照时数分布型.旋转后的第二特征向量方差贡献为22,高荷载主要集中在延安地区,向南扩展到关中西北部(图3b),即以延安为中心的日照时数分布型.旋转后的第三特征向量方差贡献为16,高荷载主要集中在榆林地区 (图3c),即以榆林为中心的日照时数分布型.' 第一特征向量,b第=特征向量一第三特征向量 a图3旋转后的特征向量空间分布图2.2.2年日照时数空间分布的演变特征从图 4可以看出:秦岭山区及以南地区(第一主成分) 从2O世纪7O年代中期至8O年代中期是日照时数减少较明显的时期,进入9O年代以后日照时数呈缓慢减少趋势,整个来看,秦岭山区及以南地区的日照时数呈缓慢减少趋势,其中1977,1978,1979年是日照增幅较大的年份,1982,1984, 1989,1999,2005年是日照时数减幅较大的年份; 延安地区及关中西北部(第二主成分)的日照时数从7O年代至今呈现出缓慢的持续增加趋势,其中9O年代中后期日照时数增加加快,1995,1997, 2005年都是增加较多的年份;榆林地区及渭北高原地区(第三主成分)的日照时数从8O年代到9O 年代中期持续减少,而9O年代中期以后又有缓慢增加的趋势,其中1980,1982,2005年是增加较明显的年份,而1992,1994,1996,2003年是减少较明显的年份.比较图2和图4可以看出,经REOF旋转后日照时数各分布型的变化趋势也表现得更加明显.'时间/年份图4旋转后前三个特征向量对应的时间系数 3年日照百分率的时空分布特征3.1年日照百分率空间分布特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的空间分布(图5)与日照时数的分布特征十分相似.全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28,64,最小镇巴为28,最大府谷, 横山均为64.全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基本呈从北向南依次递减的趋势,最高值在陕北北部的长城沿线,最低值在陕南西部山区,渭北高原一带也是日照百分率较大的地区.3.2年日照百分率时间演变特征由于全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与年日照时数的分布十分相似,因此直接采用选代表站的方法,也2008(1)吴林荣等:陕西省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时空分布演变特征图5陕西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分布图可以进一步验证前面EOF和REOF方法分析结果是否一致.取汉中作为陕南片区的代表站,延安作为延安市及关中西北片区的代表站,榆林作为陕北长城沿线片区的代表站.为更直观的描述各代表站的日照百分率时间演变规律,分别将各站对应的资料进行线性拟合(y=kx+6),可得3 站的直线方程.从图6可看出:日照百分率榆林随时间是缓慢减少的(志:一0.232),延安是缓慢增加的(志一 0.208),而汉中也是缓慢减少的(志一一0.223).从图6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全省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从北向南依次递减(截距分别为:66.143,52.629,图6榆林,延安,汉中站年日照百分率随时间的演变 38.505),这一结果与前面日照时数随时间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把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结合起来描述为:秦岭山区及其以南地区,陕北长城沿线及渭北高原地区随时问呈缓慢减少趋势;延安地区及关中西北部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随时间呈缓慢的持续增加趋势.4结论4.1全省年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基本都是自北向南依次递减的,最高值在陕北长城沿线,最低值在陕南西部山区,且渭北高原一带也是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较大的区域.4.2用EOF和REOF方法分析全省日照时数, 发现全省年日照时数和日照百分率可划分为全省一致型,陕南地区为中心型,延安地区为中心型和榆林地区为中心型.4.3近40a来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秦岭山区及其以南地区,陕北长城沿线及渭北高原地区随时间呈缓慢减少趋势;延安地区及关中西北部呈缓慢的持续增加趋势.参考文献:[1]肖科丽,赵国令,王越,等.陕西汛期降水时空分布及典型旱涝年环流特征EJ3.气象科技,2006, 34(4):410-414.E23屠其璞,邓子旺,周晓兰.中国气温异常的区域特征研究EJ3.气象,2000,58(3):288—296. E33白爱娟,施能,方建刚.陕西省降水量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EJ3.高原气象,2005,24(4):635—641. E43蔡新玲,张永红,高红艳.陕北地区近46年气候变化分析EJ3.陕西气象,2005(4):2卜24. E53周宁芳,秦宁生,屠其璞,等.近5O年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变化的区域特征分析EJ3.高原气象,2005,24(3):344—349.E63李晓文,李维亮,周秀骥.中国近3O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EJ3.应用气象,1998,9(1):24—31. [7]董亚非,李兆元.关中地区气候资源特征分析EJ] .陕西气象,1995(6):34—36.[8]庞文保.陕西省太阳辐射变化规律[J].陕西气象, 1997(5):24—27.Eg]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E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0:13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