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顺耳_人生故事

合集下载

【人生感悟】忠言顺耳

【人生感悟】忠言顺耳

【人生感悟】忠言顺耳据说,我们的国民储蓄率在世界排名靠前,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节俭的结论,或者说是吝啬。

其实,我们最节俭最吝啬的不是金钱,而是赞美别人的话。

古人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于是,我们将古人的这番遗训贯彻得不折不扣。

我们专挑他人的毛病,他人包括亲人、朋友、同事以及不认识的人。

我们乐于为他人指路,人人是洞察一切高瞻远瞩的舵手级导师。

我们的声带不会发出赞美别人的声音。

父母不赞美子女,老师不赞美学生,夫妇不赞美配偶,老板不赞美员工。

不赞美也罢,我们还打着“忠言逆耳”的旗号刻薄地对待他人,以挑他人的毛病和打击他人的自信为乐事。

仿佛不这样,我们的民族就难以延续。

人性的本质就是渴求观赏。

人获得成功有赖于自信心。

真正的忠言就是赞美,引导就是顶级忠言,引导能够将白痴变为天才。

赞美和引导就是滋润他人自信心的灵丹妙药。

由于我们就是赞美他人的吝啬鬼,引致我们国民的自信心度相对较低,一个由缺乏自信的人形成的民族,很难快速前进。

我们的国家尚不繁盛,落到后边的原因很多,谁能够说道其中没我们的声带不能赞美同胞的因素?君不见2021年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我们的媒体采用甚嚣尘上的程度赞美安徒生,而至了我们中国自己的童话大师张天翼诞辰100周年时,媒体怎么就哑口无言了呢?不赞美就都别赞美,如果只赞美外国人,不赞美自己的同胞,外国就越来越繁盛,中国就越来越滞后。

请学会赞美别人,这不需要花钱。

从赞美亲人开始。

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

鼓励是自信之母,赞美是好心情之父。

有了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唾手可得。

没有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望尘莫及。

忠言逆耳利于行用具体事例说明

忠言逆耳利于行用具体事例说明

忠言逆耳利于行用具体事例说明我们每个人都爱听好听话,但是人生道路不可能事事都一帆风顺。

如果我们一直伴着好听话成长,一直执迷不悟地沉醉于自己所谓的一点点成绩,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成长。

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有人在我们的耳边说着不好听的话,说着令我们难堪的话,或长辈,或兄弟姐妹,或朋友。

我们也许会生气,也许会厌恶,但是这些不那么好听的话却能激励我们进步,教导我们成长,这就是——忠言逆耳利于行。

唐代的名臣魏征经常向唐太宗进谏,甚至有时当面指出唐太宗的不足,弄得唐太宗经常下不来台,甚至扬言要杀掉魏征。

但是就是这样的忠臣,这样逆耳的话语,却时时刻刻提醒着唐太宗,勉励着唐太宗。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唐太宗每天早上朗读它一遍,因为它无时无刻不督促着唐太宗为民造福,做一个明君。

这是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正面例子。

反之,历史上也一定有反面例子。

比如比干劝商纣王不能横征暴敛反被剖心,伍子胥劝吴王杀掉勾践夫妇不成反被杀害。

所以忠言不是对所有人都能产生积极影响,有的人一点就通,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的人却夜郎自大,至死不悟。

但是现代社会和古代不同,我们更应该仔细聆听逆耳忠言,更加需要接受逆耳忠言。

对待逆耳的话,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个冷静的心理,不让自己产生误解,也不让自己消极。

我有一位朋友,她很直率,很坦诚,而且十分明白事理。

但是正是因为她的直率、坦诚有时也会很令我难堪,会让我下不来台。

我刚开始会很不解,很迷惑,甚至会不耐烦。

但是仔细想想,她所说的并不那么好听的话却一直对我有益,一直慢慢地渗透着我。

我终于知道,那些只会对自己说好话的朋友,是损友,会让自己沾沾自喜从而一点一点退步;然后一直指出自己不足的朋友,让自己慢慢进步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益友。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愿这句传颂千古的至理名言能够就这样传颂、弘扬下去,经久不衰,历久弥新。

忠言“顺”耳更利行

忠言“顺”耳更利行

忠言“顺”耳更利行
导读:本文是关于忠言“顺”耳更利行,希望能帮助到您!忠言“顺”耳更利行
作者/ 贺淑矗
我国有句古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被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奉为金玉良言。

于是,可我们在劝谏他人的时候,总是不考虑方式的“逆耳”,难以接受的时候还要加上这句老话“忠言逆耳”教育对方。

可是在生活中,虽然表家都知道良药苦口的道理,可真有人生病了,却更愿意服用“甜日”的良药。

事实证明,苦口的不一定都是良药,良药不一定都苦口。

裹着糖衣的苦药,往往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其实,忠嵩也是一门艺术,需要注重表达的方式和时机。

忠言或许是一副良药,但未必都是昔的,巧妙的语言表达方式不仅不会让忠言逆耳难听,反而会使这服药的药力十足。

历史上孙权劝学的故事就被称为美谈。

孙权的内心或许对爱将的不学习有点不满意,但是却把这不满压住,语重心长地劝吕蒙。

并且以自己为例,诚恳地现身说法,最终使吕蒙学有所成。

古语说,苦口良药利于病。

只是告诉我们应该忍受良药的苦涩,并不是说药一定越苦越好。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赞美。

用真诚赞美的语言劝人向善。

山西省吉县三中初一(127)班
指导教师:窦彩琴。

第11计 忠言顺耳

第11计  忠言顺耳

第11计忠言顺耳●要诀你的一句话可能赢得他的尊敬,也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因而在对人提出忠告时,要慎之又慎。

不要急着指责他人,你可以感觉到自己灵魂深处还处有一方沉思的净土。

●如何对人进行忠告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微笑以待、和善相处是很重要的,但这只是一种前提。

要想与某人的关系更进一层,除了一般的关怀和赞美外,还要善于对他的缺点提出善意的批评。

对他的不足提出忠告,这样往往能赢得对方的信任,甚至将自己视为他的知已。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忠告的话听起来一般都让人难以接受,甚至会引起反感或抵抗,取得相反的效果。

商朝末年,纣王昏庸无道,丞相比干多次进谏,纣王非但不听,还下令将比干剖心处死。

在商业行为中,对上司提出忠告很有可能遭致他的嫉妒,结果自己被炒,走人了事;对于下属的忠告也往往引起他们的不满情绪。

那么,怎么进行忠告呢?忠告首先应该是对他诚心诚意的关怀。

当你对某人提出批评时,如果对方发现你并不是为了关心他才批评他,而是出于你个人的某种意图,他马上会站到与你敌对的立场上。

忠告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了解真实情况,不要捕风捉影。

只有了解了事实,你才能清楚地判断是否有必要提出忠告,提出忠告的角度怎么选择,忠告以后会有怎样的效果。

如果你是公司的一位职员,你对公司的计划背景缺乏了解就对其提出自己的看法,你不可能获得上司的信赖,相反,他会认为你思考问题不够周到。

不了解朋友的意图就对他的行为妄加非议,他会认为你对他没有尽一个朋友的责任。

凭借听到的信息忠告别人,容易引起误解。

这时补救的办法是与他沟通,听听他怎么说,等了解清楚事实之后再想办法消除误解。

掌握了事实真相和对方的心理,就该拿出勇气来忠告,指出他应该改善的错处。

当然要注意你的措辞,得罪了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现在的年轻人自以为是”,“别理他,反正我们没有损失”,“这样太可笑了……”作为一名领导,诸如此类的措辞永远都是失败的,上司有指导属下的义务,对下属应有深切的爱护之情,以恳切的忠告作为帮助他们进步的动力,能够很快地获得愉快的人际关系,如果害怕得罪人,一味地保持缄默,做个老好人,最终无法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忠言顺耳的例子

忠言顺耳的例子

忠言顺耳的例子
1. 当你犯错时,朋友轻声说:“你这样可不行哦,得改改啦。

”就像迷路时有人给你指了条明路,这难道不是忠言顺耳吗?就像妈妈耐心地告诉你要多穿件衣服,别着凉,这简简单单的话语里满满的都是关心啊!
2. 你想想看,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诉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有出息,这和那温暖的阳光照亮你前行的路有啥区别呀?“你得更加努力呀”,这忠言听起来多亲切呀!
3. 爱人温柔地提醒你少喝点酒,注意身体,这简直就像冬日里的暖炉呀!“别喝那么多啦”,这轻轻的话语蕴含着深深的爱意,难道不是忠言顺耳吗?
4. 长辈和你说为人处世要真诚,这和夜晚的明灯指引你方向是一样的呀!“要真诚待人啊”,这么平常的话语却有着别样的力量,忠言就是这样温暖呀!
5. 同事笑着提醒你工作上要注意细节,这就像是给你送来了解决难题的钥匙呀!“细节决定成败呀”,听着多暖心呢!
6. 当好朋友劝你别总是熬夜,说那对身体不好,这和贴心的守护有啥区别呢?“别再熬夜啦”,这句忠言是不是特别顺耳呀?
我觉得忠言虽然有时候听起来不那么让人喜欢,但只要是为我们好的,都是值得我们去珍惜和感恩的,它们就像生活中的宝藏,能让我们变得更好。

初中生命题作文:忠言也要顺耳

初中生命题作文:忠言也要顺耳

初中生命题作文:忠言也要顺耳
古代就有说过,“忠言逆耳利于行。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忠言说着很顺耳会怎么样呢?会不会比逆耳更好?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则这种“忠言也要顺耳”的故事。

在齐国里面有一位叫徐公的美男子,人人皆知。

宰相邹忌有一天突然想问这位美男子,问他的妻子、小妾和客人,他与徐公谁更美?邹忌得到的答复都是一样的,都是“徐公不若君子美也”。

后来,邹忌见了徐公,才知道自己是小巫见大巫,也得出了要广开言路的治国道理。

为了能让威王听得顺耳,采用了现身说法的说话方式。

最终,使齐王高兴地接受了邹忌的忠言,虚心纳谏。

这个故事很好地体现了“忠言也要顺耳”的效果。

试想一下,如果宰相邹忌没有用现身说法去劝诫齐威王,而是才用很直接的说法方式,那后果会是怎么样呢?邹忌急匆匆地跑到齐威王面前,跟他说,“皇上,你犯了很多错误了,百姓们都不敢用真话对你说!”齐威王听到了,你猜他会怎么样?他肯定会觉得没有尊严,直接不理邹忌。

那齐国很快就会落败,被其它强国给吞没。

之后,也不会有齐国的强大。

所以说,有时候忠言也需要顺耳讲。

如果这样做的话,就会像邹忌和徐公一样,得到很好的回应。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的朋友做错了,你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肯定会不高兴,你们的关系很可能会决裂。

如果,你委婉地跟他说,他很容易接受,还会很感谢你!你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
本文作者:北城没有海。

忠言有用一句话 顺耳好话一箩筐

忠言有用一句话 顺耳好话一箩筐

忠言有用一句话顺耳好话一箩筐“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源自古代谚语“忠言逆耳利于病,毒药苦口利于行”。

所谓“毒药”,是指真正能治病的剧烈的药。

后来孔X改为“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把“毒药”改为“药酒”。

再后来人们又把“药酒”改成了“良药”,一直流传到现在。

我想,这是因为人们心理上更能接受良药。

从改这句箴言似的谚语就可反应出人在语言上的心理需求,即柔比刚好,明明知道你是想以柔克刚,也愿意。

人心就像黄土,绵绵细雨可以渗透,若是暴雨,尽管也能触到深处,可后果却是让黄土变成愤怒的泥石流,宁愿与尔同归于尽。

古代无论是法家还是儒家,都偏重于理性,而轻慢于人性。

所以难免在教义上出现偏激。

比如司XX的“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就是说,虚言误人,直言利人,忠言救人,甜言害人。

古人把甜言一概当作坏言。

“忠言逆耳”固然好,但有人能接受,也有人不能接受。

当年刘X进入咸阳秦宫,贪图享乐,樊X进谏,劝他出宫,他不听。

这是因为,虽是忠言,却话不耐听。

还是张X一番好言相劝,细说了退出秦宫的道理,刘X才还军霸上。

“忠言逆耳”固然好,但顺耳的忠言更好。

逆耳的忠言有时太直,像匕首一样直刺人心;逆耳的忠言有时太恶,让人怀疑忠言者的好意。

既然是忠言,为何不柔一些、缓一些、优雅一些、中听一些?古人不是也有这方面的教诲吗?荀X在《荣辱篇》里说过:“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所谓暖布帛之善言,就是指柔和的温暖人心的忠言。

所谓伤人如矛戟之言,或许也是忠言,但它所起到的作用正好相反。

荀况还有一些处世哲学也是值得借鉴的:“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

”就是说,不观察对方的脸色就谈论,叫做瞎眼。

“君子之度己则以绳,接人则用楫。

”就是说,君子衡量自己像用木工用墨线来取直线一样,严格要求,对待别人就象船工用船桨接引人登船一样耐心引导。

忠言相劝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提醒对方改正错误观念或做法,避免失误或损害,获得最佳效果吗?既然出发点是好的,就要力求实现。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忠言逆耳成语故事篇1释义忠告的话往往不合自己的思想,听不进耳朵。

逆耳:不顺耳、不中听。

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故事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关中,秦王子婴觉得抵挡不住,就投降刘邦。

于是,刘邦进入秦宫仔细查看。

秦宫宝物无数,美女如云,刘邦见到这些,喜出望外,想好好享用这一切。

樊哙是刘邦的部下,他看到刘邦在秦宫赖着不走,就问他是要做一个大富翁,还是要占领天下。

刘邦是个心怀大志的人,很痛快地说道:“我起兵除暴,当然是想占领天下了。

”樊哙苦口婆心地说道:“秦朝为什么会灭亡?其根源就是秦宫中的美女和珍宝。

您若想夺取天下,请快快返回霸上,千万不能学秦朝君王的老样子。

”刘邦觉得樊哙的话不中听,就沉默不语。

谋士张良对刘邦说:“秦王昏庸,贪图享受,老百姓才起来反抗,您才能进入关中。

现在您替天下百姓灭掉暴秦,就应当树立好的形象,做一个节俭的人。

可是,您刚进入秦宫就想享受财宝、美色,岂不是让众百姓对您失望!“忠诚正直的话虽然不顺人的耳朵,可是对行动非常有好处;良药总是苦的,但对治病很有效果。

樊哙性子直,不会拐弯抹角地说话,可他对您忠心耿耿!希望您听从樊哙的忠言!”刘邦想,现在为了大局,还是退出秦宫为好,等到占领天下之后,再慢慢消受美女、财宝不迟。

想到这里,他听从了张良的劝告,离开秦宫。

他传下命令,封府封库,关闭宫门,无论是谁,都不许擅动秦宫财宝。

传下命令后,刘邦返回霸上。

关东父老见刘邦不爱财宝、美色,以为他是个节俭之人,都对他非常崇敬。

忠言逆耳成语故事篇2【成语】:忠言逆耳【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解释】:逆耳:不顺耳。

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近义词】:良药苦口、持平之论【反义词】:甜言蜜语、花言巧语【歇后语】:虞公不听宫之奇劝阻【成语故事】:魏征出身卑微,少年时孤苦贫困,曾经出家做过道士。

他喜欢读书,用心钻研古籍,学识非常丰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忠言顺耳
据说,我们的国民储蓄率在世界排名靠前,由此可以得出中国人节俭的结论,或者说是吝啬。

其实,我们最节俭最吝啬的不是金钱,而是赞美别人的话。

古人告诉我们,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于是,我们将古人的这番遗训贯彻得不折不扣。

我们专挑他人的毛病,他人包括亲人、朋友、同事以及不认识的人。

我们乐于为他人指路,人人是洞察一切高瞻远瞩的舵手级导师。

我们的声带不会发出赞美别人的声音。

父母不赞美子女,老师不赞美学生,夫妇不赞美配偶,老板不赞美员工。

不赞美也罢,我们还打着“忠言逆耳”的旗号刻薄地对待他人,以挑他人的毛病和打击他人的自信为乐事。

仿佛不这样,我们的民族就难以延续。

人性的本质是渴望欣赏。

人获得成功离不开自信。

真正的忠言是赞美,鼓励是顶级忠言,鼓励能将白痴变成天才。

赞美和鼓励是滋养他人自
信的灵丹妙药。

由于我们是赞美他人的吝啬鬼,导致我们国民的自信度偏低,一个由缺乏自信的人构成的民族,很难快速前行。

我们的国家尚不发达,落在后边的原因很多,谁能说其中没有我们的声带不会赞美同胞的因素?君不见2005年丹麦作家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诞辰200周年,我们的媒体使用甚嚣尘上的程度赞美安徒生,而到了我们中国自己的童话大师张天翼诞辰100周年时,媒体怎么就哑口无言了呢?不赞美就都别赞美,如果只赞美外国人,不赞美自己的同胞,外国就越来越发达,中国就越来越落后。

请学会赞美别人,这不需要花钱。

从赞美亲人开始。

赞美别人,就是赞美自己。

鼓励是自信之母,赞美是好心情之父。

有了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唾手可得。

没有自信和好心情,不管干什么,我们都将望尘莫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