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习题集(护理)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是()。
A. 物体中的化学成分及其相互关系B. 生物体中各种代谢活动C. 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D. 生物体形态结构2)DNA的主要功能是()。
A. 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B. 控制细胞的新陈代谢C. 合成蛋白质D. 去除细胞中的废物3)以下哪种酶主要参与糖代谢过程中的水解反应()。
A. 淀粉酶B. 脂肪酶C. 葡萄糖酶D. 过氧化酶4)以下哪种物质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A. 糖类B. 蛋白质C. 脂类D. 酸类5)生物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主要体现在()。
A. 速率的提高B. 反应物的生成C. 温度的升高D. 反应物的分解答案:1)A2)A3)C4)B5)A2. 填空题:1)当葡萄糖代谢为无氧呼吸时,一个葡萄糖分子最终可以转化为()个乳酸分子。
答:22)DNA中的碱基对是由()种氢键相互连接形成的。
答:两3)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其化学名称为()。
答:抗坏血酸4)生物体内的重要酶群之一是()酶。
答:蛋白酶5)生物体中的氨基酸是由()布朗斯特地链连接而形成的。
答:肽3. 简答题:1)请简要说明糖元是如何构成淀粉和纤维素的。
答:糖元是由多个葡萄糖分子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淀粉是由α-淀粉和β-淀粉两种形式存在,其中α-淀粉由直链糖元组成,β-淀粉则由分支糖元组成。
纤维素则是由β-糖元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
2)简要描述DNA的双螺旋结构及其重要性。
答:DNA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股互相缠绕形成的。
每个DNA螺旋由磷酸骨架和碱基对组成。
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连接,A碱基与T碱基之间形成两个氢键,而G碱基与C碱基之间形成三个氢键。
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得遗传信息的复制和传递变得可能,维持了生命的连续性。
3)简要说明酶的作用及其在生物体内的重要性。
答:酶是生物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而不被消耗。
酶在生物体内参与了代谢、转化、合成等各种生化过程。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答案)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答案)生物化学习题集一、名词解释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是指蛋白质多肽链本身的折叠和盘绕方式。
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自由回转等结构。
3、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因受物理的或化学的因素影响,其分子内部原有的高度规律性结构发生变化,致使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都有所改变,但并不导致蛋白质一级结构的破坏,这种现象称变性作用6、核酸的变性:核酸变性指双螺旋区氢键断裂,空间结构破坏,形成单链无规线团状态的过程。
变性只涉及次级键的变化。
7、增色效应:核酸变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增加的现象,称增色效应。
8、减色效应:核酸复性后,260nm处紫外吸收值明显减少的现象,称减色效应。
9、解链温度:核酸变性时,紫外吸收的增加量达最大增量一半时的温度值称熔解温度(Tm)。
11、酶的活性部位:活性部位(或称活性中心)是指酶分子中直接和底物结合,并和酶催化作用直接有关的部位。
14、同工酶:具有不同分子形式但却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的一组酶称为同工酶。
17、别构酶:生物体内有许多酶也具有类似血红蛋白那样的别构现象。
这种酶称为别构酶。
18、辅酶:是酶的辅助因子中的一类,其化学本质是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与酶蛋白结合得相对较松,用透析法可以除去,其作用是作为电子、原子或某些基团的载体参与并促进反应。
20、酶原的激活:某些酶,特别是一些与消化作用有关的酶,在最初合成和分泌时,没有催化活性。
这种没有活性的酶的前体称为酶原。
21、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
22、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呼吸链。
23、P/O比值: P/O比值是指每消耗一摩尔氧原子所消耗无机磷酸的摩尔数。
24、底物水平磷酸化作用:底物水平磷酸化是在被氧化的底物上发生磷酸化作用。
即底物被氧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些高能磷酸化合物的中间产物,通过酶的作用可使ADP生成ATP。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

生物化学习题集(附详细解析)第 1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A.丙氨酸B.赖氨酸C.丝氨酸D.谷氨酸E.苯丙氨酸【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酸性氨基酸包括:天冬氨酸和谷氨酸。
丙 氨酸属于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赖氨酸属于碱性氨基 酸,丝氨酸属于极性中性氨基酸,苯丙氨酸属于芳香 族氨基酸。
第 2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DNA的一级结构是A.多聚A结构B.核小体结构C.双螺旋结构D.三叶草结构E.多核苷酸排列顺序【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DNA的一级结构是核苷酸排列顺序;二级结构是双螺旋结构;高级结构是超螺旋结构。
多聚A 结构是mRNA的特点;三叶草结构是tRNA的特点。
核小体结构是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 3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A.合成胆汁酸B.提供能量C.提供 NADPHD.合成酮体E.参与脂蛋白代谢【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TCA循环是3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是糖、脂肪、氨基酸代谢联系的 枢纽。
循环本身不是释放能量、生成ATP的主要环节,而是通过4次脱氢,为氧化磷酸化反应生成ATP 提供还原当量。
第 4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细胞内脂昉酸合成的部位是A.线粒体B.细胞液C.细胞核D.高尔基体E.内质网【正确答案】:B第 5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关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指A.氨基酸的排列顺序B.局部主链的空间构象C.亚基间相对的空间位置D.每一原子的相对空间位置E.每一氨基酸侧链的空间构象【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蛋白质二级结构是指局部主链的空间构 象如α螺旋、β折叠和β转角等。
氨基酸顺序指一级结构,亚基相对空间位置涉及四级结构,其余涉及三 级结构。
第 6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对稳定蛋白质构象通常不起作用的化学键是A.范德华力B.疏水键C.氢键D.盐键E.酯键【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蛋白质构象的稳定主要靠次级键,但不包 括酯键,因而酯键对蛋白质构象的稳定通常不起作用第 7题:单项选择题(本题1.5分)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峰是A. 200nmB. 220nmC. 240nmD. 260nmE. 280nm【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酸所含嘌呤和嘧啶分子具有共轭双键。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1、蛋白质溶液稳定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分子表面形成水化膜,并在偏离等电点时带有相同电荷2、糖类化合物都具有还原性( )3、动物脂肪的熔点高在室温时为固体,是因为它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比植物油多。
( )4、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副键是二硫键。
()5、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6、非竞争性抑制作用时,抑制剂与酶结合则影响底物与酶的结合. ( )7、儿童经常晒太阳可促进维生素D的吸收,预防佝偻病。
()8、氰化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是由于它具有解偶联作用。
()9、血糖基本来源靠食物提供. ( )10、脂肪酸氧化称β-氧化. ( )11、肝细胞中合成尿素的部位是线粒体。
( )12、构成RNA的碱基有A、U、G、T。
( )13、胆红素经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水溶性增强。
()14、胆汁酸过多可反馈抑制7α—羟化酶. ( )15、脂溶性较强的一类激素是通过与胞液或胞核中受体的结合将激素信号传递发挥其生物()单选题1、下列哪个化合物是糖单位间以α-1,4糖苷键相连:()A、麦芽糖B、蔗糖C、乳糖D、纤维素E、香菇多糖2、下列何物是体内贮能的主要形式()A、硬酯酸B、胆固醇C、胆酸D、醛固酮E、脂酰甘油3、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下列哪个: ( )A、多肽B、二肽C、L—α氨基酸D、L-β-氨基酸E、以上都不是4、酶与一般催化剂相比所具有的特点是( )A、能加速化学反应速度B、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C、具有高度的专一性D、反应前后质和量无改E、对正、逆反应都有催化作用5、通过翻译过程生成的产物是:()A、tRNA B、mRNA C、rRNA D、多肽链E、DNA6、物质脱下的氢经NADH呼吸链氧化为水时,每消耗1/2分子氧可生产ATP分子数量()A、1B、2C、3 D、4.E、57、糖原分子中由一个葡萄糖经糖酵解氧化分解可净生成多少分子ATP?( )A、1B、2C、3D、4E、58、下列哪个过程主要在线粒体进行( )A、脂肪酸合成B、胆固醇合成C、磷脂合成D、甘油分解E、脂肪酸β-氧化9、酮体生成的限速酶是()A、HMG—CoA还原酶B、HMG—CoA裂解酶C、HMG-CoA合成酶D、磷解酶E、β-羟丁酸脱氢酶10、有关G—蛋白的概念错误的是( )A、能结合GDP和GTPB、由α、β、γ三亚基组成C、亚基聚合时具有活性D、可被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E、有潜在的GTP活性11、鸟氨酸循环中,合成尿素的第二个氮原子来自( )A、氨基甲酰磷酸B、NH3C、天冬氨酸D、天冬酰胺E、谷氨酰胺12、下列哪步反应障碍可致苯丙酮酸尿症( )A、多巴→黑色素B、苯丙氨酸→酪氨酸C、苯丙氨酸→苯丙酮酸D、色氨酸→5羟色胺E、酪氨酸→尿黑酸13、胆固醇合成限速酶是:()A、HMG-CoA合成酶B、HMG-CoA还原酶C、HMG-CoA裂解酶D、甲基戊烯激酶E、鲨烯环氧酶14、关于糖、脂肪、蛋白质互变错误是:( )A、葡萄糖可转变为脂肪B、蛋白质可转变为糖C、脂肪中的甘油可转变为糖D、脂肪可转变为蛋白质E、葡萄糖可转变为非必需氨基酸的碳架部分15、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强弱取决于:( )A、抑制剂与酶的结合部位B、抑制剂与酶结合的牢固程度C、抑制剂与酶结构的相似程度D、酶的结合基团E、底物与抑制剂浓度的相对比例16、红细胞中还原型谷胱苷肽不足,易引起溶血是缺乏()A、果糖激酶B、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C、葡萄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己糖二磷酸酶17、三酰甘油的碘价愈高表示下列何情况( )A、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高B、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愈C、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碳链愈长D、其分子中所含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愈高E、三酰甘油的分子量愈大18、真核基因调控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基因重排B、基因转录C、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D、mRNA的衰减E、翻译速度19、关于酶原激活方式正确是:( )A、分子内肽键一处或多处断裂构象改变,形成活性中心B、通过变构调节C、通过化学修饰D、分子内部次级键断裂所引起的构象改变E、酶蛋白与辅助因子结合20、呼吸链中氰化物抑制的部位是: ( )A、Cytaa3→O2B、NADH→O2C、CoQ→CytbD、Cyt→CytC1E、Cytc→Cytaa3三、多选题1、基因诊断的特点是:() A、针对性强特异性高B、检测灵敏度和精确性高C、实用性强诊断范围广D、针对性强特异性低E、实用性差诊断范围窄2、下列哪些是维系DNA双螺旋的主要因素()A、盐键B、磷酸二酯键C、疏水键D、氢键E、碱基堆砌3、核酸变性可观察到下列何现象()A、粘度增加B、粘度降低C、紫外吸收值增加D、紫外吸收值降低E、磷酸二酯键断裂4、服用雷米封应适当补充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B2B、V—PP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E、维生素C5、关于呼吸链的叙述下列何者正确?()A、存在于线粒体B、参与呼吸链中氧化还原酶属不需氧脱氢酶C、NAD+是递氢体D、NAD+是递电子体E、细胞色素是递电子体6、糖异生途径的关键酶是( )A、丙酮酸羧化酶B、果糖二磷酸酶C、磷酸果糖激酶D、葡萄糖—6—磷酸酶E、已糖激酶7、甘油代谢有哪几条途径()A、生成乳酸B、生成CO2、H2O、能量C、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D、合成脂肪的原料E、合成脂肪酸的原料8、未结合胆红素的其他名称是( )A、直接胆红素B、间接胆红素C、游离胆红素D、肝胆红素E、血胆红素9、在分子克隆中,目的基因可来自( )基因组文库B、cDNA文库C、PCR扩增D、人工合成E、DNA结合蛋白10关于DNA与RNA合成的说法哪项正确: ()A、在生物体内转录时只能以DNA有意义链为模板B、均需要DNA为模板C、复制时两条DNA链可做模板D、复制时需要引物参加转录时不需要引物参加E、复制与转录需要的酶不同四、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1、胞液中产生的NADH经和穿梭作用进入线粒体。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习题集(护理)

(完整word版)生物化学习题集(护理)生物化学习题集(护理学专业)【名词解释】第一章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蛋白质的三级结构3.结构域4.分子伴侣5.蛋白质变性第二章1.核酸的一级结构2.DNA变性3.T m值4.DNA复性5.核酸分子杂交第三章1.酶的必需基团2.酶的活性中心3.同工酶4.K m值5.酶的竞争性抑制第四章1.糖酵解2.糖的有氧氧化3.三羧酸循环4.糖原分解5.糖异生第五章1.必需脂酸2.脂肪动员3.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4.酮体5.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在HDL等的作用下,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胆汁酸后排出体外。
第六章1.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2.氧化磷酸化3.底物水平磷酸化4.呼吸链5.P/O比值第七章1.必需氨基酸2.转氨基作用3.联合脱氨基作用:两种脱氨基方式的联合作用,使氨基酸脱下α-氨基生成α-酮酸的过程。
包括①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②转氨基偶联嘌呤核苷酸循环4.鸟氨酸循环5.一碳单位第八章1.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指由磷酸核糖、甘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一碳单位及CO2等简单物质为原料,经过多步酶促反应合成嘌呤核苷酸的过程。
2.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体内现成的嘧啶碱基或嘧啶核苷为原料,经过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或嘧啶核苷激酶等简单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
3.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指某些嘌呤、嘧啶、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以“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作用。
4.痛风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基本生化特征是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的溶解度很低,当血尿酸超过8 mg/dL时,则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软骨及关节等处,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或在肾脏中沉积形成肾结石。
生物化学综合习题集

生物化学综合习题集一、名词解释α-螺旋、β-折迭、β-转角、氨基酸的等电点(pI)、Sanger反响、Edman反响、茚三酮反响、双缩脲反响、超二级结构、结构域、肽平面与两面角、酸性氨基酸、碱性氨基酸、电泳、蛋白质变性与复性、福林-酚反响、简单蛋白质、结构蛋白质、分子病、肽与肽键、肽单位、谷胱甘肽、蛋白质的亚基、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DNA的变性与复性、Chargaff定律、Hoogsteen配对、退火、碱基堆积力、熔解温度、核酸杂交、单成份酶和双成份酶、全酶和辅因子、辅基和辅酶、酶促反响、底物、酶的活性中心、酶的活性基团、酶的抑制剂和激活剂、酶原、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体、同工酶、诱导酶、变构酶、固相酶、酶活力、酶活力单位、比活力、米氏常数、温度系数、核酶、维生素、酒精发酵、乳酸发酵、磷酸果糖激酶、糖酵解、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回补反响、葡萄糖的异生作用、电子传递链、ATP合酶、代谢、物质代谢〔合成代谢、分解代谢〕、能量代谢、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键、能荷、生物氧化、氧化磷酸化、磷氧比、底物水平磷酸化、外(内)源NADH、解偶联作用、解偶联剂、脂肪酸的β–氧化、α–氧化、乙醛酸循环、ACP·SH、BCCP、限制性内切酶、核苷酸从头合成、核苷酸的补救合成、核酸酶、非特异性核酸酶、中心法那么、复制、转录、翻译、逆转录、半保存复制、岗崎片段、有意义链、无意义链、cDNA、基因文库、光复活、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启动子、终止子、内含子、外显子、氧化脱氨作用、必需氨基酸、硝酸复原作用、遗传密码、密码子、变偶假说(摆动假说)、转氨作用、直接氨基化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简并性、同义密码子、移码、单顺反子、多顺反子、信号肽、第二信使、操纵子、反响抑制、反响激活、前馈激活、共价修饰二、问答题◆生物化学经历了哪几个开展阶段?各个时期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举各时期一二例重大成就。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有何重要意义?蛋白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其根本结构单元是什么?写出其结构通式。
《生物化学》习题集

生物化学习题集第01章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蛋白质的二级结构3.蛋白质的三级结构4.蛋白质的四级结构5.模体6.结构域7.分子伴侣8.协同效应9.蛋白质变性二、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项是编码氨基酸?()A.胱氨酸B.酪氨酸C.鸟氨酸D.瓜氨酸2.含有羟基的氨基酸是()。
A.谷氨酸B.苯丙氨酸C.色氨酸D.酪氨酸3.含有巯基的氨基酸是()。
A. SerB. CysC. HisD. MetE. Thr4.含咪唑基团的氨基酸是()。
A. TrpB.TyrC. HisD. PheE. Arg5.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
A.半胱氨酸B.瓜氨酸C.蛋氨酸D.甘氨酸E.赖氨酸6.在多肽链的β-转角中发现的氨基酸是()。
A.脯氨酸B.半胱氨酸C.谷氨酸D.蛋氨酸E.丙氨酸7.功能性蛋白至少具有几级结构?()A.一级结构B.二级结构C.三级结构D.四级结构8.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稳定的化学键是()。
A.肽键B.氢键C.疏水键D.盐键9.一分子血红蛋白可以转运多少分子氧?()A.1B.2C.3D.4E.510.以下哪项属于寡聚蛋白?()A.胰岛素B.乳酸脱氢酶C.肌红蛋白D.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11.以下哪项不是结合蛋白?()A.白蛋白B.核蛋白C.血红蛋白D.脂蛋白12.在以下哪种pH溶液中,血清白蛋白(pI = 4.7)带正电?()A. pH4.0B. pH5.0C. pH6.0D. pH7.0E. pH8.013.蛋白质变性的本质是()。
A.肽键断裂B.氢键断裂C.次级键的断裂D.二硫键的断裂三、填空题1.已知血清样品中的氮含量为10g / L,蛋白质浓度为g / L。
2.当血清样品中的蛋白质浓度为70 g / L时,氮含量为g / L。
3.除了和外,蛋白质的构件分子均为L-α-氨基酸。
4.维持亲水性蛋白质胶体稳定性的两个因素是蛋白质颗粒表面和。
5.是一种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中迁移能力的分离技术。
护理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护理生物化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结构的主要稳定因素是()。
A. 氢键B. 疏水作用C. 离子键D. 范德华力答案:A2. 核酸对紫外线的最大吸收波长是()。
A. 260nmB. 280nmC. 320nmD. 340nm答案:A3. 酶促反应中,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方式是()。
A. 提高反应物浓度B. 提供反应物C. 改变反应途径D. 提供能量答案:C4. 糖酵解过程中,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产生ATP的摩尔数是()。
A. 2B. 36C. 38D. 40答案:A5. 脂肪酸合成过程中,乙酰辅酶A的来源是()。
A. 葡萄糖B. 氨基酸C. 脂肪酸D. 甘油答案:A6. 细胞内合成尿素的主要器官是()。
A. 肝脏B. 肾脏C. 脾脏D. 心脏答案:A7. 细胞内一碳单位的主要来源是()。
A. 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B. 核苷酸的合成C. 脂肪酸的氧化D. 糖酵解答案:A8. 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配对方式是()。
A. A-T,G-CB. A-C,G-TC. A-G,G-CD. A-C,G-T答案:A9. 细胞内合成DNA的主要酶是()。
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核酸酶答案:B10. 细胞内合成RNA的主要酶是()。
A. 逆转录酶B. DNA聚合酶C. RNA聚合酶D. 核酸酶答案:C11. 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D12. 细胞内合成脂质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B13. 细胞内合成糖原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质答案:D14. 细胞内合成核酸的主要场所是()。
A. 线粒体B. 内质网C. 高尔基体D. 细胞核答案:D15. 细胞内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场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线粒体内膜中存在两条呼吸链:________和________。
4.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胞质中生成的NADH进入线粒体的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4.真核基因表达调控以________占主导。
5.真核基因的顺式作用元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十四章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一类能识别的核酸酶。
2.常用的基因工程载体包括,和病毒DNA。
3.获取目的基因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2,3-BPG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红蛋白的________。
4.合成血红素的基本原料是甘氨酸,和。
5.血红素合成的关键酶是,该酶的辅酶是。
第十六章
1.生物转化的第一相反应包括,,,第二相反应是。
2.肝细胞中生成的初级胆汁酸按结构可分为和两大类。
3.胆红素在生成,在血浆中以的形式存在和运输。
4.胆红素在肝脏的结合反应中,葡萄糖醛酸的活性供体是。
4.糖异生的原料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由于红细胞没有________,其能量几乎全由________提供。
第五章
1.脂肪动员的限速酶是________。
2.每一轮脂肪酸β-氧化包括四部连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DNA复制时,新链合成的方向是从________端到________端。
4.DNA复制时,理顺DNA超螺旋结构的酶是________,解开DNA双螺旋的酶是________。
5.________或________均有可能导致框移突变。
第十一章
1.原核生物RNA聚合酶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4.受体:是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识别外源化学信号并与之结合的成分,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个别糖脂也具有受体作用。
5.第二信使:将cAMP、cGMP、IP3、DAG、Ca2+、PIP3和NO等这类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化合物称为第二信使。
第十章
1.半保留复制
2.冈崎片段
3.端粒及端粒酶
4.逆转录
5.框移突变
2.基因工程:实现基因克隆所采用的方法及相关的工作统称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DNA的特异序列,并在识别位点或其周围切割双链DNA的一类核酸内切酶。
4.目的基因:应用重组DNA技术有时是为分离、获得某一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或是为获得感兴趣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这些感兴趣的基因或DNA序列,就是目的基因,又称目的DNA。
4.痛风症:是一种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其基本生化特征是高尿酸血症,由于尿酸的溶解度很低,当血尿酸超过8 mg/dL时,则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软组织、软骨及关节等处,形成痛风性关节炎,或在肾脏中沉积形成肾结石。
第九章
1.酶的变构调节
2.酶的化学修饰
3.信号转导:细胞针对外源信息所发生的细胞内生物化学变化及效应的全过程。
第十一章
1.不对称转录:转录时只以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转录,而另一条链不转录;转录模板并非都在同一条DNA链上。转录的这种选择性称为不对称转录。
2.转录后加工:转录后生成的各种RNA都是其前体,必须经过加工处理,才能成为有功能的活性的RNA分子,这种从新生的、无活性的RNA转变为有活性的RNA的过程,称为转录后加工。
5.人体内嘌呤碱分解代谢的终产物是________。
第九章
1.三大营养物的分解代谢均可生成________,后者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彻底氧化成CO2和H2O,生成能量。
2.代谢调节是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上进行的。
3.水溶性激素作用于________受体;脂溶性激素作用于________受体。
第十二章
1.遗传密码的重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蛋白质合成的原料是________,在________上合成。
3.密码子共有________个,其中编码氨基酸的有________个。
4.多肽链合成时,氨基酸的活化形式为________,催化活化过程的酶是________。
5.核蛋白体阅读mRNA上密码子的方向是________,多肽链合成的方向是________。
第十三章
1.基因表达就是基因________和________的过程。
2.生物体内的基因表达方式有________和________。
3.操纵子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同组成。
2.DNA和RNA分子中的不同碱基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3.真核生物染色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4.DNA变性会出现________效应,复性会出现________效应。
5.富含稀有碱基的RNA为________,其二级结构为________。
2.嘧啶核苷酸的补救合成途径:是指利用体内现成的嘧啶碱基或嘧啶核苷为原料,经过嘧啶磷酸核糖转移酶或嘧啶核苷激酶等简单反应,合成嘧啶核苷酸的过程。
3.核苷酸的抗代谢物:是指某些嘌呤、嘧啶、叶酸以及某些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通过竞争性抑制或以“以假乱真”等方式,干扰或阻断核苷酸的正常合成代谢,从而进一步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以及细胞增殖的作用。
3.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非共价键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4.在280nm波长处有特征性吸收峰的氨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蛋白质空间构象的正确形成,除________结构为决定因素外,还需要一类称为________的蛋白质参加。
第二章
1.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三羧酸循环
4.糖原分解
5.糖异生
第五章
1.必需脂酸
2.脂肪动员
3.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
4.酮体
5.胆固醇的逆向转运:在HDL等的作用下,将肝外组织细胞内的胆固醇,通过血循环转运到肝,在肝转化为胆汁酸后排出体外。
第六章
1.生物氧化:营养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氧化称为生物氧化,主要指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体内分解时逐步释放能量,最终生成CO2和H2O的过程。
第三章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不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全酶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3.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可分为两类,即________和________。
4.医学上竞争性抑制的实例有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和抗代谢药物的抗癌作用。
4.目前公认的第二信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PKA的激活属于________调节,磷酸化酶b的激活属于________调节。
第十章
1.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__,不连续合成的链称为________。
2.DNA复制中引物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
第七章
1.氨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体内主要的转氨酶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辅酶是________。
3.肌肉组织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
4.尿素循环中两个氨基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
5.________是体内转甲基作用的活性甲基供体。
4.信号肽:是未成熟分泌性蛋白质中可被细胞转运系统识别的特征性氨基酸序列。由碱性N—末端区、疏水核心区及加工区组成。
5.蛋白质的靶向输送:指蛋白质合成后定向地到达其执行功能的目标部位。
第十三章
1.基因表达
2.管家基因
3.操纵子
4.顺式作用元件
5.反式作用因子
第十四章
1.基因重组:是指基因在染色体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重新排布。
第八章
1.体内核苷酸的合成途径有________和________。
2.嘧啶碱从头合成的原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脱氧核苷酸由________催化,在________水平直接还原而成,但除外________。
4.dTMP在体内主要由________经________而生成的。
5.基因载体:是在基因工程中为携带感兴趣的外源DNA、实现外源DNA的无性繁殖或表达有意义的蛋白质所采用的一些DNA分子。
【填空题】
第一章
1.根据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四类。
2.多肽链中氨基酸的________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主要化学键为________。
5.黄疸的主要类型有,和。
第十七章
1.维生素B1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可作为等的辅助因子。
2.维生素PP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和。
3.维生素B6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可作为等的辅酶。
4.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为,它是体内的辅酶。
5.在B族维生素构成的辅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均含有AMP。
4.根据重组DNA时所采用的载体性质不同,导入重组DNA分子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