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完整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整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条件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种子发芽先看到种皮胀大,然后先长根,再长出叶。
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3.植物的生长必要的条件: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7.自然界里的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
9.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12.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比如,植物的根会朝向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和叶会朝向有光的地方生长;植物的叶子会根据环境中水分的多少发生形态的变化等,以上都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很好的实例。
13.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4.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5.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等第二单元光和影1.影子产生需要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点亮的白炽灯、太阳、点燃的蜡烛等。
3.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五年级科学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得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宜得温度。
不需要阳光与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得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得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植物生长得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得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得生长需要一定得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得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得适应环境得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得环境里,不同得动物对环境有不同得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就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得.7、生物得生存除了需要一定得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就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得。
8、食物就是动物生存最重要得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得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得肉食动物终止.10、减少水与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得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得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就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得一种恶劣天气.13、猎隼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得土壤中.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她多种生物得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得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得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得食物得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得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得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得这些生物与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得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瞧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单元1:观察世界
- 观察的意义: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单元2: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特性:物体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量、硬度等特点,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性。
单元3: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特性: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单元4: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有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特征,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点。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单元5:生物的营养需求
- 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生长和发展所需
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维持生物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单元6: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实验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 安全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发生意外。
单元7:科学探究
- 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回顾。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营养。
2、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4、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7、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8、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9、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0、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1、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1)爱护、不伤害动植物;(2)保护森林,不乱砍伐;(3)保护草原,合理放牧;(4)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动植物。
12、资料库:(1)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2)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3)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4)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我国面积最大的保护区,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头的生态系统;(5)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大熊猫;(6)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世界上最大的野生珍稀麋鹿保护区,主要保护麋鹿。
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太阳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单元、1.我们在呼吸1、人体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与肺。
2、用手捏住鼻子,感觉呼吸很困难。
3、人体须要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气削减了。
4、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就是一个人的肺活量,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年龄)、(性别)、(运动量多少)等因素有关。
5、人体吸进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不一样。
吹一支点燃的蜡烛,蜡烛会熄灭,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6、我们吸入的气体是氧气,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7、肺是氧气与二氧化碳进展交换的场所。
8、拉瓦锡发觉空气是混合气体,其中有支持燃烧的(氧气)与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氮气)等。
9、人的呼吸是由呼吸器官进展的。
10、人体呼出二氧化碳与水蒸气。
11、普里斯特利发觉:支持动物生命活动的气体与支持燃烧的气体是一样的(氧气)。
12、吸气时胸腔(扩张),呼气时胸腔(收缩)。
2、心脏与血管1、心脏与血管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2、脉搏是(血管有节奏的搏动),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3、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有关。
心脏与脉搏跳动的次数一样。
4、17世纪英国医生哈维发觉,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全身,心脏舒张时血液从静脉流回心脏。
5、血管包括动脉血管、静脉血管与毛细血管。
血管遍布全身,形成血管网。
6、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
7、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工厂)。
8、年龄越小,心跳的越快;年龄越大,心跳的越慢。
9、心脏有力的跳动使得血液在全身循环。
人的一生中,心脏都在不停地工作着。
常常熬炼的人心跳缓慢、有力、心脏的休息时间更长。
10、心脏由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与右心房组成。
11、抽烟、喝酒对心脏的安康有害。
12、少年儿童在正常状况下,心跳每分大约60——100次。
13、献血对身体有益,但不提倡未成年人献血。
14、心脏的跳动与血液循环有什么关系?答:心脏总是有规律的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向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到心脏心跳一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够生存下来。
2、动物的生存离不开植物,一些动物生存离不开另一些动物的存在。
3、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空气。
4、绿豆芽生长需要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等。
5、不同植物生长在不同的环境里,环境会影响植物,植物也会努力适应环境。
6、植物的根会朝有水的方向生长。
7、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2、当一种生物灭绝,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3、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15、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6、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二单元1、像电灯这样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打亮的日光灯。
)2、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
3、物体在中间,光源和影子在物体的两边。
4、光源下物体影子变化的特点:a.影子方向变化与光源的方向有关。
b.影子的长短(大小)变化与物体同光源的距离有关。
c.影子的形状变化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4、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5、物体影子与太阳方向相反。
6、一天中早晨物体影子长,正午短,傍晚又长了。
7、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低有关。
8、阳光下物体影子每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人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五年级上册的科学学习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了自然界、天文、物质和生命等多方面的知识。
在下面的内容中,我将按照列表的方式为大家梳理和介绍这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内容。
一、自然界1. 大气运动在自然界中,空气流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大气运动,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气象现象的发生原因,如风、云等。
2.地球与太阳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平台,而太阳则是维持生命的源头。
学习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可以让我们了解到日出日落、四季变化等现象的原因,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时间和方位。
3.水循环水循环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过程。
通过学习水的循环方式,我们可以了解到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能够了解到各种水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二、天文1.星座的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别有一番魅力,学习星座观察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不同的星座及其代表意义,还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天文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
2.行星的探索行星是太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不同行星的特点和探索情况,对我们进行天文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帮助。
三、物质1.物质的分类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通过学习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了解到物质的本质特征和分类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2.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是自然界中不可避免的过程,通过学习能量的形式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形成过程,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科技领域的基本原理。
四、生命1.生命的起源和演化生命是世界的奇妙之处,通过学习生命的起源和演化,我们可以了解到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探索自身的真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体运动与保健身体健康是我们生活的基本需求,通过学习人体运动和保健原则,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体,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众多,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了解其奥秘,我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植物的发芽、生长1.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2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当环境条件改变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合环境的水平。
(它们会努力的适合环境的变化。
)3种子发芽能够不需要阳光,而生长必需阳光。
4总来说之,植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阳光、养分、空间等。
二、动物的生存1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
2当环境不适合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3以生存。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5动物对环境有基本的需要。
如空气、水、空间和食物等。
三、生物生存的关系1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有着食物能量交换关系。
2植物和动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环境实行选择。
不同的生物对环境有着自己特有的需要。
3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4所有的生物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的环境的变化。
5生物的生存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6植物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存有着非常复杂的关系。
7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8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10食物链中直接或者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1也就是说,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12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能够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13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14池塘里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15池塘里有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16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能够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
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能够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资料《生物与环境》单元知识点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 做(对比)实验时,实验组与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要相同。
3. 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实验中,如果推测“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那么,实验中让种子有水的这组就叫(对照)组,另一组(得不到水的)就是(实验)组。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4.在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中,我研究的是“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
”5.绿豆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有:(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6.绿豆芽生长需要的条件有:(水分)、(温度)、(空气)、(阳光)、(土壤)。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8.蚯蚓喜欢(黑暗)、(潮湿)的环境。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0.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11.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12.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3.生物之间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14.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把它们看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15.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16.减少生态瓶里的水,会减小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17.改变生态瓶中其中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18.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里的植物(不是越多越好)。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19.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了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20.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动植物遭到灭绝或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1.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不乱砍乱伐)、(不过度捕杀)、(不过度放牧)、(保护环境)、建立(生态保护区)。
22.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它们需要的时候,它们才能生存下来。
《光》单元知识整理第一课:光和影1.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遮挡物)和(屏)。
2.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物体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物体影子的大小与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4.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1.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2.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的,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3.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日晷)计时。
日晷又叫(日规)。
第三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 30万)千米。
2.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第四课:光的反射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如:汽车(反光镜)、医生的(额镜)、潜水艇的(潜望镜)。
第五课:光与热1.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2.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3.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第六课: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
2.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3.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的本领有关系,阳光直射比斜射吸热(快)。
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第八课: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知识整理第一课:地球表面的地形1.地球表面有(陆地、海洋、高原、盆地、峡谷)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
3.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山)、东部地区多(平原)。
4.我国的主要地形有:(丘陵)、(山地)、(盆地)、(平原)、(高原)等。
《运动与力》单元知识梳理第一课:我们的小缆车1.物体都受到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
2.一定的拉力,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 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 慢)。
3.拉力的大小是通过(垫圈的个数)来表示的。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1.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他们会产生一个(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2.当他们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3.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物体的弹力。
4.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产生的弹力越(大),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远)。
第三课: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式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4.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5.要使运动的物体停止运动,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第四课:测量力的大小1.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
2.弹簧测力计是由(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挂钩)组成。
3.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
科学技术上则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 N )表示。
1牛≈( 100 )克力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物体轻重)、(物体运动方式)有关。
3.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4.物体重,运动时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摩擦力(小)。
第六课:滑动与滚动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2.同一个物体,滚动时的摩擦力(小),滑动时的摩擦力(大)。
3.(滚珠轴承)是一种将(滑动)转变为(滚动)的装置。
第七课:运动与设计滑动和滚动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2.当人们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减小)它。
3.自行车上,增大摩擦力的地方有(轮胎花纹)、(车把手)等;减小摩擦力的地方有(脚踏板轴)、(前后轮轴)等。
第八课:设计制作小赛车1.轮胎的设计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
3.车身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
4.设计流线型车身,减小空气(阻力)。
难点汇总:1、实验计划我们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绿豆种子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叫对照组。
这个实验至少要有两个小组同时进行。
2、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长出根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3、仙人掌(热带荒漠、叶变成刺)、香蕉(热带、亚热带;叶片宽大)、松树(温带地区,针叶形)4、食物链举例水稻老鼠猫头鹰;蝉螳螂黄雀;虾米小鱼大鱼。
5、认识弹簧测力计(右图)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弹簧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a.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
b.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c.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7.弹簧测力计读数读数: (3.6N )8、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实验记录我们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不改变的条件要改变的条件 (接触面光滑程度) 摩擦力大小 物体的重量同一弹簧测力计 光滑 0.35N 粗糙 0.75N 读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