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三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在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3分)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A.去商场乘电梯上楼时,若以电梯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2.(3分)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C.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约为42℃D.做一遍中学生眼保健操的时间约需5s3.(3分)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4.(3分)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最快的是()A.钢轨B.湖水C.煤油D.空气5.(3分)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A.6m/s B.6.25m/s C.6.75m/s D.7.5m/s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B.“夜半钟声到客船”我们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判断的7.(3分)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8.(3分)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冰要化成水B.水要结成冰C.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成水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9.(3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量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
2016-2017自贡市八年级上期物理试题

2016-2017自贡市八年级上期物理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自贡市八年级上期物理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自贡市八年级上期物理试题的全部内容。
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每小题4分,共64分)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
“看山恰似走来迎所选的参照物是( )A、山B、船C、地面D、河岸2、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A.2.5km B.2。
5m C.2.5dm D.2.5cm3、有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这个物体在2s内的速度一定是()A、2。
5m/sB、5 m/sC、20 m/sD、40 m/s4、如图所示,关于声音,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5、蜜蜂载着花蜜飞行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蜜蜂是飞出去采花,还是采了蜜飞回家,养蜂人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6、科研人员发现,将一种合金液添加到两金属块之间,合金液固化后能把金属块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常温焊接。
这种合金液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下列现象相同的是( )A.初春,薄雾缥缈B.盛夏,夜深露重C.深秋,天降浓霜 D。
寒冬,滴水成冰7、如图所示,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30°角,则()A.入射角是3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60°C.入射角增大5°,反射角增大10° D.反射角是60°8、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使光线AO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0点,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绕ON前后转动板E B。
【月考试卷】四川省富顺县童寺学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童寺督导组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三学月物理试卷(总分100分)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环境保护的是()2、从物理学的角度对一下成语进行解释,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声音的响度很大 B.隔墙有耳--声音的传播可以不需要介质C.掩耳盗铃--固体可以传声 D.耳熟能详--声音的传播速度很大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面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汽车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4、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速度为4米/秒,后一半路程速度为6米/秒那么物体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4米/秒B、4.8米/秒C、5米/秒D、6米/秒5、如图,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6、据报到,2012年5月17日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有一幢高291.6m的大楼正在施工,下午3时许,刮起了大风,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数百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乌云 C.自已 D.大楼7、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气化成的水蒸气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上物理课时,老师做了这样的演示实验: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0℃的冰放在敞口的烧瓶中加热,直到沸腾.小红发现自己和另外三位同学根据记录数据,绘出的冰在物态变化全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象不同,如图所示,你认为正确的是()9、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 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 升华、液化D. 凝华、液化10、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斜射入盛水的容器中,在容器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的方向不变,逐断放掉容器中的水,器底的光斑将()A.向右移动 B.向左移动 C.保持不动 D.无法判断11、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第三中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总分100分,90分钟完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D.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是误差,因此即使测量方法正确也会产生误差,故A错误;错误是测量时未遵循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是存在差异,故B错误;C、采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尽量减小误差,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但不可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选用精密测量仪器,改进试验方法,可以减少误差,但不可避免误差,故D 正确误,故选D。
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空气中小。
C.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D.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答案】D3.【解析】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一个过程,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继续传播,A错误;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较大,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较小,故B错误;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故选D。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 v与s成正比B v与t成反比C s与t正比D 速度v的大小与路程s、时间t无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选D。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是某机场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初二物理 2016.1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三大题,29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B.手在小提琴上不C.道路两旁的隔音D. B超检查身体对话,说明声音同位置按弦,主要墙是在声源处减是超声波在医可在真空中传播目的是改变响度弱噪声学中的应用2.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B.撞击月球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在空中传播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A.(1)(3)B.(2)(4)C.(3)(4)D.(1)(2)4.如图所示,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日食是光的直线B.黑板右端反光是由于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D.平面镜成正立传播形成的光的漫反射形成的的反射而形成的等大的实像5.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6.下列关于生活中常见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高山上烧水,水温低于100℃就沸腾了,这是因为高山上气压低,水的沸点低B.天热时,狗常把舌头伸出口,这实际上是利用水蒸发制冷C.衣柜里防蛀虫的樟脑丸越来越小,这是因为樟脑丸汽化了D.夏天,室外的自来水管外会有湿润现象,这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7.如图是某固态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由图可以判断A.这种物质在第8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这种物质在CD段己变成气体C.这种物质熔化过程用了12minD.这种物质的熔点是190℃8.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A. AB.只有C.D.9.如图,乙试管容器内盛有水,甲烧杯内盛有下表所列的其中一种液体。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物理

2016—2017年八年级学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 .教室内的课桌高度约为80cm B .人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60℃ C .中学生在体侧中跑完1000m 用时2min D .大凤路限速216km/h2、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B .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C .声音产生的原因D .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3、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 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A .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B .课间不要在楼道高声喧哗C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 .上自习时使用防噪声耳罩 4、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A .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 .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 .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D .利用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6、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 A .用保鲜膜把蔬菜包好放在冰箱里 B .用扫帚把地上的水扫开C .用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D .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向水面吹气 7、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 ( ) (1)滴在桌子上的水逐渐干了;(2)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了一层小水珠;(3)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4)春天冰雪消融。
A .(1)(2)B .(2)(3)C .(2)(4)D .(1)(4) 8、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0℃的房间内,发生的现象是 ( )A .冰会熔化B .水会凝固C .冰不熔化水不凝固D .无法判断 9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 C.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 D.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10、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
自贡市富顺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自贡市富顺县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 (1分)(2020·新泰模拟) 如图所示,物体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a、Fb分别作用于物体A、B上,使A、B一起在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且Fb=2Fa。
以fA表示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以fB表示B受到桌面的摩擦力的大小,则()A . fA=0,fB=FaB . fA=0,fB=2FaC . fA=Fa , fB=FaD . fA=Fa , fB=2Fa2.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用手托着重1N的苹果水平移动1m,手对苹果做的功是1JB . 质量为9.8kg的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重力大小不等于1NC . 重为1N的苹果放在1m2的水平桌面上,苹果对桌面压强是1PaD . 某人的心脏每分钟跳动72次,其跳动频率为72Hz3. (1分) A、B是两个质量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轻轻放入水中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两物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B . 两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大小关系是:C . 两物体排开水的体积大小关系是:D . 两物体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大小关系是4. (1分) (2017八下·安庆期末) 关于物体沉浮条件及应用实例,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 同一密度计在不同液体中漂浮时,所受浮力大小相同B . 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大C . 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实现的D . 潜水艇靠改变排开水的体积来改变浮力,从而实现上浮和下沉5. (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用手从地面竖直提起水桶,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B . 提着水桶在路面上水平向前移动一段路程,手竖直向上的拉力对水桶做了功C . 抛出手的铅球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过程中,推力对铅球做了功D . 用力推一辆汽车,汽车静止不动,推力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做了功6. (1分)小明用100N的力踢一个重5N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A . 小明对足球做功2000JB . 重力对足球做功100JC . 小明对足球做功2100JD . 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0J7. (1分) (2018八上·福田期中) 小李同学先后用同样大小的力F使同一木箱分别在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表面上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该力F在这三个过程中所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W丙,关于做功大小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C .D .8. (1分) (2018八上·福田期中) 下列关于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功率大的机器做的功一定多B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C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D . 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慢9. (1分)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表示的含义是()A . 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JB . 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JC . 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JD . 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W10. (1分)(2018·枣阳模拟)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G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水平方向5N 的拉力F.物体经过E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用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EG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 . 物体在EF段的速度大于GH段的速度B . 物体在GK段受到的摩擦力等于5NC . 拉力F在EF段所做的功大于在GH段所做的功D . 拉力F在EF段的功率小于在GK段的功率11. (1分)利用拖拉机耕地时总比在道路上行驶时速度慢,这是为了()A . 提高拖拉机的效率B . 增大柴油机的功率C . 提高燃料的利用率D . 增大拖拉机的牵引力12. (1分) (2018八上·福田期中) 如图所示,人造卫星沿椭圆形轨道绕地球运行,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增大B . 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C . 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D . 动能逐渐增大,势能逐渐减小,机械能减小13. (1分) (2018八上·福田期中) 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
2016-2017上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1)

………○…………○…绝密★启用前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卷Ⅰ和Ⅱ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35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65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规定的位置将姓名、准考证号等内容填写准确。
3. 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第Ⅱ卷的表格中。
第Ⅱ卷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 共3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A 、物理课本的厚度B 、一根粉笔的长度C 、黑板的长度D 、饮水杯的高度2. 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 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 处的速度是6m/s ,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 A.6m/s B. 6.25m/s C. 6.75m/s D. 7.5m/s .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选择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 A .“歼—l0”战斗机 B .地面上的房屋 C .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 .“歼—l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4.甲声音波形如图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乙声音的波形是下列图中的哪一幅( )A .B .C .D .5.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城市多建绿化带可减弱噪声危害B .道路两侧多种树可以减弱噪声危害C .马路边住户打开窗户可以减弱噪声危害D .减少道路汽车流量可以减弱噪声6、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霓虹灯7.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电子钟示数的图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A .21:10B .10:21C .10:51D .12:018、教室内用来放映投影片的银幕,表面是白色且粗糙的,其目的是( ) A.不反射光 B.能折射光 C.发生漫发射 D.发生镜面发射9. 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 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 点出发向Q 运动,它们运动的s-t 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 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经过6s ,乙车离P 点10mC .甲车比乙车早3s 通过Q 点D .经过3s ,甲、乙两车相距6m10.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声波能传递能量 B .真空不可以传光C .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 .模仿秀模仿的是音色二、不定项选择(漏选扣一分,选错不得分)(每个3分,共15分)11、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12、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B .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D .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13.人眼看到的下列现象中,为虚像的是()A.阳光穿过树叶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清晰亮斑B.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C.从上面看到的圆型鱼缸中的鱼D.“海市蜃楼”奇观14.下列句子中,“高”指音调高的是()A 这首歌太高了,唱不上去B 引亢高科C 男高音D 不敢高声语1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虽然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C 用红光去照射蓝色玻璃,在后面的光屏上我们能看到红光D 潜水员从水中看岸上的树木,树木变矮了图1 图2 2016—2017学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试题Ⅱ卷(非选择题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16.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童寺学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2.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cmB.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 m/sC.某同学身高约为160dmD.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3.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 cm、5.50 cm B.1 cm、8.30 cmC.1 mm、2.8 cm D.1 mm、2.80 cm.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化成水 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C.铁块化成铁水 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5.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火车 B.同学C.小明 D.火车内其他乘客6.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A.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B.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C.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量时未遵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D.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水能够传声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D.利用“B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1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12.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13.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14.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1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16.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7.有一座高架桥正式全线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上限速40km/h,约合m/s(保留一位小数),高架桥全长约1.2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需要min通过,为了不影响附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18.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19.位于我市市中心的镜湖因水清可鉴,形似圆镜而得名.春日的镜湖公园分外妖娆,鸟语花香、绿柳成荫,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鸟语”是通过传播到人的耳中的;“柳荫”是由于光的形成的.20.我国民间有句谚语:“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霜是由于气温较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时需要热,因而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21.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当小强吹(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该瓶内空气柱振动的最快,所以发声的音调最高.22.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或.三、作图、简答与实验(共27分)2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射向空气.请画出其反射光线.24.为了把竖直照射的太阳光经平面镜反射后,沿水平方向射入涵洞中,请在如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5.在家里洗澡时,浴室里的镜子上常常会出现“哈气”,用起来十分不方便.现在有一种新型的镜子﹣﹣防雾镜,就是在普通镜子的背面装有电热丝,洗澡时,只要接通其电路,就可避免镜子上出现“哈气”.请你说明“哈气”产生的原因以及防雾镜是怎样避免“哈气”产生的.26.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跳闸”,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如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在粥和汤未煮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27.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28.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根据实验记录分别绘制了冰熔化时和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丁所示.请你回答:(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2)图丙中,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是(填“晶体”或“非晶体”(3)由图丁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此可判断出当时水面上方的气压(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4)婷婷同学认为图丁中的GH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请你帮婷婷陈述其中的奥秘:.29.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将纸板NOF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说明.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四、计算题30.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小明的学校也开通了校车.如图所示.(1)校车行驶过程中,遇到行人时司机鸣笛示意,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3)细心的小明发现,冬天乘坐校车时,校车的窗户上常常有白茫茫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侧.(选填“内”、“外”)(4)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小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千米?(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31.熊大从上海乘飞机去北京,飞行距离1040km,所乘航班起飞时间是9时30分,飞行速度为160m/s.他在北京的兄弟熊二从北京的住地开轿车到机场接他,熊二住地离机场36km,若轿车行驶速度为20m/s,为了按时接人,熊二从住地出发的时间应为几时几分?2016-2017学年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童寺学区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请将答案填在表格内1.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声音传播的条件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考点】声音的产生.【分析】将纸盒上的小纸片的跳动与音乐即声音联系起来,即可得到实验的目的.【解答】解:A、在实验中,由纸片的跳动可以认识到扬声器的振动,这是一种转换的思想也可理解为放大法.扬声器振动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由此可知A正确.B、要研究声音传播的条件,实验中应体现人耳与声源之间介质的有无及种类,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B错误.C、要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实验中应重在体现物体振动快慢与音调的高低,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C错误.D、要研究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实验中要出现这两种声音,然后加以比较,而此现象中只是观察的现象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故D错误.故选A.2.下列数据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这张试卷的厚度大约为2cmB.步行上学的速度约为10 m/sC.某同学身高约为160dmD.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1s【考点】长度的估测;时间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解答】解:A、人的头发丝的直径在80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于此数值,在100μm=0.01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0cm=16dm左右.故C 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 符合实际.故选D.3.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 cm、5.50 cm B.1 cm、8.30 cmC.1 mm、2.8 cm D.1 mm、2.80 cm.【考点】长度的测量.【分析】首先要确定刻度尺零刻线和分度值,然后再读出金属片的长度;【解答】解:由图可知,在1cm之间由10个格,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从图中可看出,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5.50cm的刻线,金属片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8.30cm,所以金属片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8.30cm﹣5.50cm=2.80cm.故选D.4.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冰化成水 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C.铁块化成铁水 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液化、熔化、升华的概念.【解答】解:A、冰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清晨在草上出现了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铁块化成铁水是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室外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如图所示,是班上几个同学送小明乘火车回家时的情景示意图.当火车徐徐开动时,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那么,小明不可能选择的参照物是()A.火车 B.同学C.小明 D.火车内其他乘客【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之前,必须选择参照物.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和参照物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则称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若以火车、小明,或火车内其他乘客为参照物,几个同学与这些物体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同学是运动的,所以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当以这些同学为参照物时,他们之间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这些同学是静止的.那么小明会觉得自己不断地向前运动,而不可能看到几个同学渐渐向后退去,所以不可能选择同学为参照物.也就是说如果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是不能选择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的.故选B .6.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两船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 )A .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B .上游小船先捞到木箱C .下游的小船先捞到木箱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分析】解答本题关键是看参照物的选择,以水为参照物:若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静止不动,两船相当于在静水中划行,甲船的速度是V 甲,乙船的速度是V 乙,知道了两船的速度关系和距离关系,则可判断出哪只船先赶到.【解答】解:以河水为参照物,则木箱是静止的,两船相当于在静水中划行,因两船在静水中划行速度相同,而两船到木箱的距离又相同,故同时到达木箱.故选A .7.关于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测量时未遵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C .误差就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错误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避免误差【考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分析】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的减小误差.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解答】解:A 、测量时未遵操作规则会引起错误,而不是误差,故A 错误;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故B 正确;C 、误差与错误是截然不同的,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故C 错误;D 、选用精密仪器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D 错误.故选B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一般是不振动的B .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说明水能够传声C .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消除噪声D .利用“B 超”对孕妇进行常规检查时,不能向孕妇体内发射超声波【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超声波与次声波.【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的频率很大,具有很强的穿透性.【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人说话时,声带是振动的,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因为声音可以在气体、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所以垂钓人的说话声会吓跑要上钩的鱼,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街道上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显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消除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B超”的工作原理就是向人体内发射超声波,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9.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液化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3)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解答】解:A、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过程.此选项正确;B、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此选项错误;D、冰箱冷冻室内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此选项错误.故选A.10.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A.熔化、汽化、升华 B.熔化、液化、凝华C.汽化、液化、升华 D.凝固、液化、凝华【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分析】由物态变化分析条件可知熔化、汽化、升华过程吸热.【解答】解: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故A正确.故选:A.11.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可以解释,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考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蒸发及其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2)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3)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汽化吸热;(4)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解答】解: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上会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吸热,该选项说法正确;C、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的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该选项说法正确;D、取出冰箱的冰糕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2.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如图,则试管里的水()A.能达到沸点、能沸腾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C.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考点】沸腾及沸腾条件.【分析】液体沸腾有两个必要条件:(1)达到沸点,(2)继续吸热;当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即可沸腾.【解答】解:如图:大烧杯中的水吸收火的热量,能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水的温度还低于火的温度,还能继续吸收热量,所以烧杯中的水能沸腾.开始时试管中的水低于烧杯中的水的温度,能在烧杯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后,由于在同一大气压下,烧杯中的水和试管中的水沸点相同,试管中的水无法再继续吸收热量,所以不能沸腾.故选C.13.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的关系,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A.沿ON前后转动板E B.沿ON前后转动板FC.改变光线OB与ON的夹角D.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考点】光的反射定律.【分析】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及加深知识的理解掌握.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定义.【解答】解:此题主要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先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然后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入射角减小,再量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度数,与前一次实验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即可发现反射角和入射角关系.故选D.14.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传播方向【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分析】弦的音调跟弦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在长度和粗细一定时,弦越紧,弦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松紧和粗细一定时,弦越长,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在松紧和长度一定时,弦越粗,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解答】解:调节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在弦的长度和粗细一定时,改变了弦的振动频率,改变了弦的音调.故选A.15.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C.物质的初温是40℃D.加热5分钟时物质的温度是48℃【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在熔化图象上表现为:晶体有一段水平线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所对应的温度是该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随加热时间的增加温度持续上升.【解答】解:A、从图象可以看出,此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保持48℃不变,所以此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分析图象可知,CD段已全部变为液态,继续吸热升温,所以本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从图象可以看出,物质的初温是40℃,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加热5分钟时,该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应为固液混合态,此时的温度还是48℃,所以本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16.在暗室里,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分析】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其他方向上几乎没有反射光线.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解答】解:当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时,在平面镜上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光线会集中在竖直方向,所以从侧面看到的平面镜是暗的;而纸会发生漫反射,所以在侧面看到的纸是亮的.故选C.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7.有一座高架桥正式全线通车,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桥上限速40km/h,约合11.1m/s(保留一位小数),高架桥全长约1.2km,若一辆轿车以最高限速匀速行驶,需要 1.8min通过,为了不影响附居民的生活,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这实际上是从声音的传播环节减小了噪声的影响.【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防治噪声的途径.【分析】(1)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2)根据1m/s=3.6km/h进行换算;(3)知道速度和路程,根据t=求出时间.(4)从减小噪音的方面解释,减小噪音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1)高架桥和轿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行驶在桥上的轿车为参照物,高架桥是运动的;(2)∵1m/s=3.6km/h,∴40km/h=11.1m/s;(3)∵v=∴通过高架桥的时间:t===0.03h=1.8min.(4)高架桥主要桥面外侧都安装了隔音墙,是从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答案为:运动;11.1;1.8;传播.18.今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可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中水分的蒸发(或汽化),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吸收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考点】蒸发及其现象;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要加热蒸发,可以升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