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精选附表格)
专题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讲义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制定:①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的胜利。
②时间:1689年颁布③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④作用: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①时间:18世纪中期,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典型国家。
②内阁的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递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③内阁的职能: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在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④首相的职能:首相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 1787年宪法:内容:①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
②权力之间彼此制约和平衡。
评价:①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②这部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③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局限性: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州人口数成正比;法律需经国会通过,总统批准才生效。
国会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征兵等。
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
总统任命的官员,缔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容、特点及作用(教材P36--38)(1) 确立标志: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
主要目的:限制王权。
(2) 主要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3) 特点:①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②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权力有限,而其作为国家象征的地位更为突出。
③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由内阁掌握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法律上赋予英王的权力都由内阁和议会行使。
(4) 作用: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结束了英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走上了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
(人治—法治)②各派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使其政治斗争在一个有序的状态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2.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善及发展特点(1)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后,议会完全控制了立法、财政预算、王位继承和监督政府等各项权力(形成责任内阁制),1832年英国进行议会改革,修改了选举法,满足了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大大增加了新兴工业城市在议会里的议员人数。
在轰轰烈烈的宪章运动的推动下,英国进一步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
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议会改革,又进一步扩大了选民范围,重新划分选区,实行秘密投票,英国的政治制度逐步完善起来。
(2)发展特点①从代议制度的内容来看,其特点是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责任内阁制逐步完善,选举权主体范围逐渐扩大,内阁日益权重。
②从代议制度发展的方式来看,其特点是渐进的温和变革,民众的斗争和政府的妥协相结合,尊重传统和遵循惯例等。
1787年宪法(教材P40--42)(1)制定背景:美国独立后是一个邦联国家,由于松散的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中央集权较弱,不利于美国的经济政治发展。
(教材P40前三自然段)(2)目的:强化资产阶级的权力,完善资产阶级统治制度,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
2022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第12天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2022高考历史三轮复习:考前第12天欧美资产
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必记图示】
【必背知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
1.确立标志:1689年《权益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议会的进展演变。
3.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步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4.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益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
1.确立标志
1787年宪法的颁布。
2.一个转变
邦联制转变为联邦制。
3.三大权力
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4.三项原则
中央集权(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
三、法国总统共和制
1.标志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或1875年宪法)的颁布。
2.一项制度:共和制度。
3.两大权力:行政权力和立法权力。
4.三种职责:总统、参议院和众议院。
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
1.两个核心和一个标志
核心——在德意志联邦内以普鲁士邦国为核心,在国家政权中以皇帝为核心;标志——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2.两种方式
王朝战争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三个特点
主导权把握在容克地主阶级手中;不完全、不完善,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民版必修一)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形成于13世纪。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 1640年,由于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共和国。
3.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
4. 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5.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力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影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6.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
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
内阁名义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7. 1832年,由于工业革命,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获益最大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
8.君主立宪制的作用: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②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暴力冲突。
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起巨大的作用。
9.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实权。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统而不治”。
10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对1787年宪法制定有重要作用。
专题八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讲解内容)

开始:1640 年爆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㊂ 曲折:1660 年斯
( 二) 议会权力的确立
一条主线:代议制的确立㊁完善与发展㊂
数字解读英国君主立宪制
(1) 颁布:1689 年英国议会颁布‘ 权利法案“ ㊂
两大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㊂
������������������������������������������������������������������
英国国王㊁议会㊁首相㊁内阁之间的关系
考点二㊀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46 ㊀
5 年高考 3 年模拟㊀ B 版( 教师用书)
法㊁法律,管 理 本 辖 区 内 的 财 政㊁ 税 收㊁ 文 化㊁ 教 育 等 公 共 行 政 事务㊂ 为准㊂ 果联邦宪法 与 联 邦 成 员 的 宪 法 发 生 冲 突, 以 联 邦 宪 法 和 法 律 2. 邦联制的特点 第一,邦联是根据各成员国所缔结的条约而组成的㊂ 成员 第二,邦联既无宪法, 又无统一的行政机关, 也无统一的国 第三,邦联对成员国没有强制力, 各成员国既可将让予邦联 第四,邦联的事务由邦联成员国 首脑会议 或邦联会议按 第五,联邦政府和各成员的权限划分, 由联邦宪法规定㊂ 如
������������������������������������������������������������������
权,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席位增加, 原来被大贵族控制的席位相 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㊂
由于内阁制 政 府 具 有 对 议 会 全 权 负 责 的 特 征, 故 又 称 责 任 制 内阁㊂ 2. 形成 (1)1721 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㊂
2. 国王是国家元首, 统而不治 ,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知识点表格化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3、注意英国的封建专制统治与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是不同的。
中国是绝对君主专制,君主大权独揽,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而英国在中世纪时,王权就受到贵族的挑战。
4、英国《大宪章》的主要内容是限制王权,实质是维护封建贵族特权。
5、注意古希腊实行的是直接民主制,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的是间接民主制。
6、注意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是共和派与保皇派相妥协的结果,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二者相互制约。
、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的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与议会制共和制之比较
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的比较表
法国总统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与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比较表
2、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为虚,君主是实。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的统一性表现:
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
三项原则: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
5. 资产阶级代议制主要特征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知识点归纳第7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权利法案》时间:1689年内容: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的权力。
影响: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确立了君主立宪法制。
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由人治转向法治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形成标志:形成光荣革命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内阁担任实际行政职责。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任内阁首相,标志着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内阁与首相实行的原则: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全体成员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保留了君主,统而不治,是国家统一的象征;议会权力至上,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首相实际上掌握国家大权。
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是怎样的?主要内容:A、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中央与州政府分权,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
B、国家权力上实行三权分立。
c、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最高法律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按三权分立学说,把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门。
议会有立法权;总统有行政权;最高法院法有司法权。
三者独立平等,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
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是什么?政体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国家元首产生方式民选世袭国家元首有无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无政府首脑是谁总统首相政府如何产生总统任命议会产生相同:都是民主国家,议会均有立法权,都实行权力分散和制衡原则,司法独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行政权--总统、7年、可连任;立法权-议会:;内阁-议会中多数席位的政党组成《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哪些?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
皇帝: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宰相: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议会:联邦议会-首相为议长;帝国议会-立法权规定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么? 不会。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2)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成。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
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行使权利的 主体
建立在社会主义 公有制基础上
全体人民
建立在资本主义 私有制基础上
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实行,而中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所以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这种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法律文献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权利法案>
《得意志帝 国宪法》 1787年宪法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
权利受限制 拥有至上权 统而不治 利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意义) 以法律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现由“人治”向 “法治”的转变。 2、发展:责任内阁制: 首相逐渐取代国王成为实际最高决策者和统治者
1721年第一任:沃波尔,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得不到议会信任要辞职。 1783年小皮特:开创一个先例——议会不信任时,也可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选民裁决。 19C维多利亚女王:国王不再有提名首相的权力,成为 “统而不治”者;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与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项目
美国
英国
国家元首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期
四年任期制
终身制
政府首脑
总统
首相
内阁
对总统负责
对议会负责
政体
总统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权力中心
总统
议会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项目
德国君主立宪制
法国共和制
(4)影响不同:英国的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则是促使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走向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
德只拥有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对政府、皇帝没有监督权。
4、比较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与中国内阁制的区别
(1)性质不同:英国内阁制属于一种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中国明清时期的内阁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表现。
(2)内阁权限不同:英国内阁权限比中国内阁权限大。
(3)组成方式不同:英国内阁是由选举产生,中国的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
统的制约,但享有真
正的、独立的权力
3、英国君主立宪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相同点: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是君主,世袭制。
不同点:
权力英国君主统而不治
德国君主掌握最高实权,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内阁英内阁首相是议会多数党领袖,内阁对议会负责
德首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议会英是国家政治活动中心,拥有主权、实权,限制王权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
世袭
议会选举
国家元首的任期
终身制
任期制
国家元首有无实权
有
有
政府内阁首脑
首相
总理
政府内阁产生方式
皇帝任命
议会产生
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
皇帝
议会
议会的权力
行使立法权,虽受总统的制约,但享有真正的、独立的权力、行使立法权,权力很小,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法案
行使立法权,虽受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