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3、皇帝任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对皇帝负责4、议会立法须得到皇帝批准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
宰相
产生
下议院多数党派领袖担任,国王任命
同上
同上
皇帝任命
职权
1、掌握国家行政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一会负责
2、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主要政策3、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4、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5、议会可以罢免首相,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两者相互牵制。特点:责任内阁制度(18世纪中期形成)
宰相主持内阁会议,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上议院:贵族,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
参议员:每州2名,6年
众议员:各州比例选出,2年
参议员:间接选举,9年
众议员:直接选举,4年
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推动德国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事专制色彩,民主是脆弱的。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4年)
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世袭
职权
“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国家统一的象征,英联邦首脑
1、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司令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类别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背景
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议会权力增大。
复习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创立 共和
曲折 反复
确立 巩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内容(1)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 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 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 (2)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 会。众议员任期4年,参议员间接选出,任期9年。参议 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 评价: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 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实质区别: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政治派 别的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的斗争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Leabharlann 不同相 同
皇帝(权力中心);皇位 世袭 ;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任命宰相, 行政机构 行政权归总统;总 统权力受议会限制 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作用较小;帝 议会的权 有立法权 国议会所有法案都须经皇 力和地位 (权力中心) 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立法与行政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 机关的关系 与议会相互制约 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政体 议会制共和制 ①都是资产阶级专政;②都实行政党政治 ③都是代议制的实现形式,都实行政权机构分立的原则 ④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异)
国家
国家元首 名称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
任期制 总揽行政权 总统
英国君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 首相
产生方式
任期
权限
政府 首脑称谓
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会关系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概况
代议制: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 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探究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影响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首相为首的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 集体负责,受议会监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国王 “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在形式上任命内阁。
材料一 乔治一世(1714-1727在位)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 ,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 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罗伯特• 沃波尔(辉格党)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 从乔治一世开始行政权发生什么变化? 责任内阁制下什么先例形成? 变化:行政权逐渐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开始由首相主持; 先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 的范例形成;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专 题 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 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七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专题七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17、18世纪开始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含义:公民通过选举组成国家机关,行使国家权利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2、特点:制造一部宪法(宪政)设立议会(国家权利机关)实行选举政党政治国家权力机构实行制约与平衡。
3、形成的条件(19世纪70年代确立)(开始形成:17、18世纪)(1)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阶级基础: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发展资本主义(3)思想基础:启蒙思想4、形成的途径:通过革命和改革,推翻专制主义(前提)→制定宪法(立法)等一系列法律,设立议会,把国家最高立法权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5、基本形式:(1)君主立宪制(2)民主共和制※政治文明多样性的原因: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最基本)不同,国情不同,历史传统不同。
6、历史作用:(1)局限性:维护的仍是资产阶级民主,范围狭小,一开始并不成熟(2)积极性:①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②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资产阶级代议制传播到亚洲及其他地区。
③对现代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有借鉴性。
1、特点:虚君;内阁对议会负责;选举权扩大;内阁权力膨胀;资产阶级力量和封建力量斗争长期性和曲折性的结果;既是民主制,又是君主制、贵族制。
2、确立(利用宗教)(1)前提: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专制主义目的: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领导者: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过程:处死查理一世克伦威尔统治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光荣革命(1688)(2)《权利法案》等一系列法案颁布(1689年《权利法案》、1701年《王位继承法》)①内容:限制王权(国王拥有一定的行政权、王位继承权),扩大议会权力(议会掌握立法权、司法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作用: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之外的原则,从而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国王处于宪法和法律约束中(本质特征))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初步确立(3)责任内阁制(对议会负责)议会>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①内阁的形成(前身:枢密院):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开创了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的先例)②1721年开始形成,18世纪中叶形成并完善③作用:促进英国民主化进程,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议会取得行政权,国王成为虚君“统而不治”,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完全确立国王:最高权力的象征3、发展(与两次工业革命密切相关)背景:工业资产阶级掌握政权的要求(工业革命使工业资本逐渐占据统治地位,但由于选区划分,议席分配的不公平,工业资产阶级没有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群众斗争高涨;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大陆革命浪潮的冲击(1)1832年议会改革:适应工业资产阶级的需要作用: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而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限制(财产);扩大了资产阶级内部民主范围(亚当·斯密:自由主义)(2)19世纪70年代开始,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被称为议会的“第三院”(议会:上院(贵族),下院(平民))原因: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对外扩张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为提高行政效率,争夺霸权。
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与国会或议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 会的关系 依法弹劾总统,二者平行, 但相互制约 任期 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知识拓展: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
比较项 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异 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议会、政 府之间的关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首相 国王,世袭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2.19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在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 ②法国政体经历反复变迁,直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以法律 形式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德意志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基础上,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联邦制。 特征: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深入进行,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完善、扩展, ③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全面确立。
★知识拓展: 1.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比较。 项目 权限 美国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总司令 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英国首相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中获多数票的政党领袖 担任
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罢免 首相,首相也可以向国王建议解 散议会,两者相互牵制 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地位,即 可连任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 欧洲大陆的扩展。 1、17-18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上半 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②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 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 共和政体。 特征: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开始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初步发展,欧美向民主化、法治化社会过渡。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总结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和谐)
9
– 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 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 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 阁。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 政策,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作用
积极: ①政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 ,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②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局限:资产阶级狭隘民主(资级利益)
不 同:
经济基础 行使权力主体 组织活动原则 政党制度
阶级本质
中国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全体人民 民主集中制
中共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 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
生产资料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制衡 两党轮流执政
资产阶级专政
8
★ 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启示:
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 借鉴,世界才能和谐相处。(无论实行何种体制, 只要与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相符,就是 符合历史趋势的。) 4、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不断提升人民的民主素养和法律意识。
总结归纳
标志 政体
英国
德国
1689年《权利 1871年德意
法案》
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法国
1787年宪法
1875年第三 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知识点5_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作用和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 及其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代议制】
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 1.代议制的含义: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 政议政,讨论和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 2.特点: (1)西方代议制普遍特点:属于间接民主,既要求政府对 民众负责,又使它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2)英国代议制民主的特点:是一种间接民主,具有更多 的弹性、更广泛的包容性和更大的自由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代议制】
3.影响: (1)有利于缓解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 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 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3)对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对于其他英国海外殖民地 的政治文明进程,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作用及其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历史作用及认识】
2.历史作用 (1)代议制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 级革命或改革的成果。 (2)代议制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在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 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3.认识 (1)资产阶级代议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 使国家主权的制度,其统一性表现为一个核心:代议制民主;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总统共和制;三项原则:民主化、法 律化、制度化。 (2)英、美、法、德四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但由于 各国国情不同,其政体各不相同,且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体现 了世界各国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摘编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长期的分裂局面使得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 求国家现代化,因此远远落在英、法等国后面。1870年后, 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 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 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 “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精品规章制度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总述
1、概念:资产阶级掌权后,选举产生代表(议员)组成议会(两院制),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特别是立法权),以此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2、确立过程:
①资产阶级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或其他政治运动,掌握国家政权,建立资
产阶级专政。
②立法,颁布法律确立代议制度。
3、确立背景:
①历史渊源:受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的影响,借鉴值得参考的国家政
治原则、决策方式和民主运行的机制等。
②政治因素:资产阶级掌权后,为维护斗争成果,维护统治而确立。
③经济因素: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根本原因)
④思想因素:受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民主、自由、平等、法治等
观念深入人心。
4、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政体)的不同形式
①君主立宪制(英国,德意志、日本)
②民主共和制:A总统制共和制(美国);B 议会制共和制(法国)
5、国体相同的国家政体却不尽相同,原因?
①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不同,资产阶级力量不同,思想解放程度不同
等)
②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方式不同(革命,改革,王朝战争等)
6、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特点
A、都是间接民主;
B、国家权力机关一般都遵循分权与制衡原则;
C、实行政党政治、轮流执政;
D、本质都是资产阶级专政。
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共同作用
A、调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B、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成果,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D、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可编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 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请回答,资产阶级代议制的 历史作用。
① 政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否定了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② 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 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9
最高法院可宣布法律不合宪法
最高法院 司 法4
立 众议院——普选
法
国民议会 向
权 参议院——间接选举
议
行
总统——国民议会产生,国家 元首军队统帅,任命部长
会 负
政
责
权 内阁——总统命令经各部部长
副署
5
行 皇帝
政 体
政 权
任负 命责
首相
行政、军事、立法、司法 政府首脑,主持帝国政府
立
联邦议会 由各邦代表组成
法 权 帝国国会
由普选产生
6
对比 英国 美国1787年 法国1875年 德国1871年
立法 司法 行政
主要在
国会
下议院
上议院 最高法院、
各级联邦法院
首相内阁 总统、内阁
议会 参议院 总统、内阁
皇帝批准 皇帝
皇帝、首相
军事 议会授权 首相执行
总统
权力 中心 元首
议会 国王
总统 总统
政体 君主立宪 总统制共和制 (法律) 制
第三单元总结
趋势: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
一条主线: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政体的确立
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共和制
三点认识:必然性、曲折性、传统与国情
四部法律文件: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 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 帝国宪法》
五、特征: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三权分立、
总统
皇帝
议会
皇帝
总统 共和制
皇帝
“君主立宪制” (专制)7
资产阶级代议制基本特点
① 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议会 一般拥有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
② 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 ③ 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 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 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 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2
(立法权)
下院
选 举
(国家元首、国家
(行政权)
象征、统而不治)
内 阁(首相) 形式任命 君主
负 责
数 党 组 阁
下 院 多
议会
任 命
上院
(权力中心、立法权) (贵族)(司法权)
立法机关可以控制行政
选民
核心是责任内阁制
司法独立(上院)
(司法权)
3
总统内阁 行政
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必须经参院确认
参众两院 立法
权力制衡原则;以法律确立国家政体;实行政党政
治
1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代议制 含义: 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
制度。 类型:
君主立宪制:近代英国、1871年德国 共和制:近代美国、近代法国
确立的标志: 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