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强化:
内阁专横(19世纪末): 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第三院”。
5、特点: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虚君):君主世袭产生,是象征 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是“统而不治” 的虚君 (2)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权力的中心 是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权力由选举产生的下院掌握, 拥有立法权、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3)内阁权力膨胀:政府(内阁)由议会选举获胜的多 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党首出任首相并由其组成责任内 阁,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4)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 为一体。 (5)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 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 独揽。
了解:当今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 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非洲:毛里求斯
学以致用,探究1: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 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 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专题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8.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讲义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权利法案》的制定:①背景:1688年“光荣革命”的胜利。
②时间:1689年颁布③内容:它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④作用:限制了君主的权力,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①时间:18世纪中期,内阁制形成,英国成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典型国家。
②内阁的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由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递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③内阁的职能: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内阁的权力主要表现在控制下院立法程序,通过控制下院本党议员控制下院、宣布提前大选等。
④首相的职能:首相的权力主要表现为拥有各部大臣和主教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内阁会议主持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
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②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③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 1787年宪法:内容:①联邦政府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个部门。
②权力之间彼此制约和平衡。
评价:①美国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②这部宪法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民主原则,从而避免绝对权力的出现③这部宪法也使中央和地方之间,大州与小州之间,南方和北方之间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④局限性: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2.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由各州直接选举产生,每州两名;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人数与州人口数成正比;法律需经国会通过,总统批准才生效。
国会有权向国民征税,调整国外贸易、征兵等。
只有国会拥有宣战权。
总统任命的官员,缔约必须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方可生效。
历史必修ⅰ人民版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

第七单元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重点知识点总结(人民版必修一)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英国议会起源于中世纪,形成于13世纪。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2. 1640年,由于资产阶级和王权的矛盾日益尖锐,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一度建立共和国。
3.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国王查理二世实行反对英国国教和恢复天主教的宗教政策,尽失人心。
4. 1688年,光荣革命,威廉和玛丽共同统治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
5.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内容:以明确的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力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影响: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王权,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6.责任内阁制:形成于18世纪前期。
首相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
内阁名义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
7. 1832年,由于工业革命,英国进行了第一次议会改革,获益最大的是工商业资产阶级。
8.君主立宪制的作用:①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②不同政党通过议会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态中,避免了不必要暴力冲突。
③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对巩固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和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统治起巨大的作用。
9.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的混合物。
主要特点是虽然保留了君主,但由议会掌实权。
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构。
在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但君主“统而不治”。
10 .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政治作用:作为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是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
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1.1787年宪法目的: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制定:1787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对1787年宪法制定有重要作用。
第六专题 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第六专题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纲解读】第10讲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考点梳理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一、背景1、《大宪章》和英国议会的产生使王权受到限制(1)产生:13世纪,英国贵族在市民的支持下,迫使国王在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上签字。
1265年,贵族、骑上和市民等召开会议,这就是英国议会的开端。
(2)作用:议会在王权衰落时产生,有限制王权的作用。
2、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国王和议会的斗争)(1)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除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扩大政治权利。
(2)经过:①1640年爆发革命,并一度建立共和国。
②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③1688年发生了“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二、君主立宪的确立、发展和完善1、确立——《权利法案》颁布(1)时间: 1689 年(2)内容: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权力,并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
(3)意义:英国议会的权力逐渐超过王权,国王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2、发展——18世纪前期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形成过程①光荣革命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共商国家大事,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②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少数大臣参加有一种会议。
③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内阁开始形成。
(2)主要内容①首相的产生方式及职责:由国王任命在下议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
首相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
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统治者。
②内阁的产生方式及职责:由首相提名内阁成员,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
内阁政府机构即行政决策机构,内阁成员集体向议会负责,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和发展总结

(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的和谐)
9
– 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也就是都必须由 在议会选举或大选中获胜的政党领袖来出任总 统或总理(首相),并以本党人员为主组成内 阁。政府在执政期间都坚决推行本党的意志和 政策,总统和总理都拥有巨大的权力。
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作用
积极: ①政治: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 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 ,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②经济: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局限:资产阶级狭隘民主(资级利益)
不 同:
经济基础 行使权力主体 组织活动原则 政党制度
阶级本质
中国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全体人民 民主集中制
中共领导的多党 合作与政治协商 制度
人民民主专政
西方
生产资料私有制 资产阶级 分权制衡 两党轮流执政
资产阶级专政
8
★ 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启示:
1、人类的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3、承认文明的多样性,尊重各国的不同文明,相互 借鉴,世界才能和谐相处。(无论实行何种体制, 只要与本国“历史”与“现实”的国情相符,就是 符合历史趋势的。) 4、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 设,不断提升人民的民主素养和法律意识。
总结归纳
标志 政体
英国
德国
1689年《权利 1871年德意
法案》
志帝国宪法
君主立宪制
美国
法国
1787年宪法
1875年第三 共和国宪法
民主共和制
行政权 内阁、首相
皇帝、宰相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史政治史专题(世界史部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阶段特征】本专题主要介绍了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通过立法的方式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先后确立。
由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途径不同,反封建的彻底性各异,各国政治民主程度发展并不平衡。
但其本质都是在维护资产阶级利益,通过议会立法,限制君主或总统对行政权力的滥用。
本专题具体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内容体现】【典型例题】一、英国和美国一直被视为传统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但两国的政治面貌却不尽相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两国的政治制度及主要特点。
(2)分别指出两国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
(3)概括说明两国实行不同政治制度的社会原因。
答案提示:(1)政治制度: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共和制。
主要特点:英国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的混合政体;美国是共和制为根基,总统制、联邦制为表现。
(2)法律依据: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传统的封建社会,是革命胜利后新旧势力既斗争又妥协的结果;美国:独立战争彻底摆脱殖民统治,没有传统势力的包袱,但各地利益存在激烈冲突,是各种现实利益冲突妥协的结果。
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英国革命后,一直沿袭中世纪的议会选举制度,议席每郡和自治市一律选派两名代表。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么? 不会。
内阁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2)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成。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 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如果议会中大多数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2.资产阶级力图通过议会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
立法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对行政
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人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资产阶级代议制
经济基础
行使权利的 主体
建立在社会主义 公有制基础上
全体人民
建立在资本主义 私有制基础上
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实行,而中国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 取,所以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这种政体不适合中国国情
欧美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比较
英国
德国
美国
法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法律文献
国家元首 产生方式
<权利法案>
《得意志帝 国宪法》 1787年宪法
国王、世袭 皇帝、世袭 总统、
权利受限制 拥有至上权 统而不治 利
1、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内容、意义) 以法律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议会的权力超过王权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实现由“人治”向 “法治”的转变。 2、发展:责任内阁制: 首相逐渐取代国王成为实际最高决策者和统治者
1721年第一任:沃波尔,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得不到议会信任要辞职。 1783年小皮特:开创一个先例——议会不信任时,也可 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由选民裁决。 19C维多利亚女王:国王不再有提名首相的权力,成为 “统而不治”者;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
2015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复习专题八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本专题是近几年文综考试高考的热点。
鉴于政治民主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以后的复习中要给予高度关注。
要注意三权分立和社会契约学说的思想与实践;英法两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长期性和曲折性;结合美国《1787 年宪法》,联系时政分析美国的人权问题;德意志帝国的政体间题等。
2、学习本专题要注意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总结:第一,结合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分析其性质,归纳其共同特点,如议会的作用及其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地位、司法权的独立等;第二,结合各国的历史及其宪法的制定情况,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下的不同政治体制模式,如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等,用横向比较分析的方法,把握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之间、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异同;第三,从西方和世界政治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和完善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持续发展和繁荣的作用。
Ⅱ专题表解Ⅲ内容概要欧美各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伟大成果就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在政治方面,近代时期的转变在于,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是在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过程中诞生的,这一斗争过程也是西方政治民主化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有“议会之母”的称誉,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是在“光荣革命”之后,以《权利法案》的颁布为标志。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度和议会至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美国在独立战争胜利后通过第一个治国方案《1787 年宪法》,它所确立的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开创了世界先例,有力地维护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
法国持续性的革命引发了法国社会和政局长期的剧烈震荡,直到大革命结束后将近百年的时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新体制确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背景: 必要性:
1776年独立后的邦联制无法满足政治经济 发展的需要。
可能性:
启蒙思想的影响(孟德斯鸠之三权分立)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 革命是(1763— 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 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1787年联邦派所要保持的自由,按他们的理解,则 是反对群众暴政的侵犯。‛根据他的看法,创立美国 联邦政府 A.背离了革命的原则 B.强化了全国性政府的权力 C.忽视了对个人自由的保护 D.维护了商人和农场主的利益
(2009高考天津文综)1787年宪法是独立后的美 国从邦联发展成为联邦制共和政体,其重要作用是 ①结束了松散状态,维护了国家统一 ②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权益的要求 ③确立了美国的责任内阁制 ④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2009高考广东单科)1830年7月27-29日,法国议 会将路易· 菲利浦推上最高权力宝座,史称“光荣 三日”。“光荣”的含义源自英国“光荣革命” 据此可以推断“光荣三日” A.推翻了拿破仑帝国 B.在法国建立共和国 C.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 D.第一次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三、法兰西的共和之路
政府首脑
政府如何产 生 国家的权力 中心
三、法兰西的共和之路
1、法兰西共和历程
法国的共和历程—— 反复艰难的过程
法国大革命爆发 1789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帝国 1804-1814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48-1852
七月王朝 1830-1848
波旁王朝复辟 1815-1830
1、布朗取代布莱尔上台组阁,那么必须具备什么条 件?在诸多条件中,最关键的是什么?
答: ⒈工党必在下院大选中获胜成多数党; ⒉本人必须是工党领袖; ⒊由国王任命。 关键是赢得民众广泛支持,获得选举胜利
实践演练:
2、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答: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 此而撤兵?为什么? 答: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专题十四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考试大纲: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 宪制的确立
课程标准:
(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 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 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 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 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 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4)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多 2、国王: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 任 负 数 命 责 组 3、首相:最高行政首脑,有行政权和立法 阁 下院 上院 选 (权力中心 立法权) 举 进退,集体对议会负责; 选民 司法独立
组 成 议 会 创议权;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和阁员共
(大贵族)
4、议会:立法权,国家权力中心
(司法权)
实践演练:
过程方式: 革命、改革,制定宪法,设立议会,到19世纪70 年代,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 主要特征: 1)以选举与议会为主要特征; 2)分权制衡原则; 3)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主要作用: 1)否定了君主专制体制,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主要表现。 2)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秩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3)对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广泛影响。 局限性: 维护资产阶级内部民主;在欧美部分国家仍然尚未成熟
1、背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中世纪的英国: 1215年贵族和国王签订《大宪章》限制王权; 1265年英国议会雏形(Parpiament:讨论之意)
17世纪初的英国: 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1688年‚光荣革命‛
(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对美国人设计政 府结构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 A.康德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2009高考海南单科)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 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 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君主立宪制:
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法规 定受 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总统共和制:
国家最高权力由总统和议会按不同职能分别执掌和行 使的一种政体形式。总统和议会分别由选举产生,任 期限定,内阁由总统组织并对总统负责,总统既是国 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与议会之间有权力制约关系。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3、完善:
(1)宪法修正案 (2)林肯维护联邦的斗争 (3)废除奴隶制 (4)两党制
项目 国家元首
美国总统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
总统 选民选举产生 任期制 有 总统 总统任命 总统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无 首相 议会产生 议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美国 总统 制和 英国 君主 立宪 制的 不同
国家元首产 生的方式 国家元首的 任期 国家元首有 无实权
(2009安徽文综高考)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托马 斯· 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 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 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 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A. 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说 D.三权分立学说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52-187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870建立
(2009高考上海单科)路易十六在日记 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 这一天却成为改写法国历史的日子。因为 在那天 A.第三等级召开了国民会议 B.制宪会议通过了《人权宣言》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
(2009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 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 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关于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几点认识: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 确定君主立宪政体: ①皇帝;②首相;③议会;
3、评价 ①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②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色彩。
(2009全国文综二)美国历史学家平森认为,德国 在短短的30年间,‚从一个‘诗人和思想家’的民 族转变为以工艺技术、金融和工业组织以及用物质 进步为公共生活的显著特征的民族‛。促成这一巨 变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组织大量出现 B.从殖民地攫取巨额利润 C.自法国获得割地赔款 D.德意志统一的完成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4、完善——1832年议会改革 原因:
工业革命的发展。
内容:
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更多席位,选举 权扩大。
意义:
确保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5、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行政权)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代议制为基础; 君主 内阁 形式上任命
2、确立:1787年宪法
(1)内容: (2)原则: 联邦制原则:? 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 (3)评价: 世界第一部成文宪法,确立了美国总统共和制。 (局限:维护的是 资产阶级的利益 ;保留奴隶制; 黑人和妇女 权利没有保障)
(2009全国文综一)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 族爵位。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 B.平等主义 C.自由主义 D.共和主义
二、美国总统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背景:
“是的,没有钱支付津贴,没有钱维持军队。邦联条例对地方 权益百般维护,各州不愿建立一个强大到能向债权人和军人 偿还债务的中央政府……不要打开内战的闸门,把我们的国 家淹没在血泊之中。” ---1783年华盛顿对军队的演讲 ‚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在全国 各地的那种普遍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 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于1787年
2、共和政体的确立(1875年宪法) 内容: 立法权(议会): 参议院:间选,可否决众议院决议 众议院:直选,受参议员和总统限制 行政权(总统和内阁): 总统?内阁?和议会的关系? 意义: ①确立了共和政体;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1、背景——德意志的统一
德意志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普鲁士首相俾斯麦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
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答: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下院,重新选举。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6、君主立宪制的作用
①结束君主专制,是历史的进步; ②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 ③为各国提供一种政治体制模式;
(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历史学爱汤因比认为, 英国是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驱。这是英国‚光荣革 命‛后产生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 A.第一部成文宪法 B.多党制的议会 C.总统制 D.君主立宪政体
复习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