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分解

合集下载

英国代议制的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英国代议制的的确立和完善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扩大选举权
逐步扩大选举权的范围,使更 多人能够参与政治决策过程。
完善的效果和评价
提高了政治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
代议制的完善使更多人能够参与政治决策过程,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 的诉求。
加强了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代议制的完善促进了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发展,媒体、舆论和公民参与等力量对政府行 为进行监督和制约。
的信任。
创新政治制度和程序
03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创新政治制度和程序,使代议制民主更
好地服务于人民。
04 比较与借鉴
其他国家的代议制比较
美国代议制
美国采用总统制,由选民 选举总统,行使最高行政 权,立法权和司法权分别 由国会、最高法院行使。
法国代议制
法国采用半总统半议会制 ,总统由选民选举,拥有 广泛的权力,立法权由议 会行使。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和工业资 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重要事件和人物
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发生光荣革命,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为代议制的发 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重要人物
约翰·洛克、托马斯·潘恩等启蒙思 想家对代议制的确立产生了重要 影响。
确立的意义和影响
确立了议会主权
代议制的建立使议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为民主政治奠定了 基础。
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借鉴代议制的优点,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人大代表的代 表性和参政议政能力。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借鉴代议制的优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监督和法治建设 ,促进政治稳定和发展。
加强公民参与
借鉴代议制的优点,加强公民参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和参与度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君主立宪制特点之三:选举权的扩大。
1969,18岁男女均获选举权
四、英国代议制的新发展趋势 ——内阁权力的膨胀
“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 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的事情。” (1)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议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这种状况在什么时候发生了变化?具体怎样表现的?
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权力开始膨胀。
代议机构的特点: 代议机构是国家的立法机关。
巧记方法:间接参政,有立法权
英国议会— —议会之母
代议制最早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议会, 但直到近代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统治的过程中才最后形成。19世纪30年 代,英国议会终于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 位,并成为西方代议制度的典范。
英国议会起源与发展 1. 13世纪(1215年),随着<<大宪章>>的施 行,英国议会制度基本形成。
国王
封建势力
王斯 朝图 复亚 辟特
1660
1640 专制
任克 “伦 护威 国尔 主就 ” 1653
光 荣 革 命
1688
时间
材料一:17世纪初,英国处在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之 下,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标榜“君权神授”, 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材料二: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688年, 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及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赶 走了詹姆士二世。这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史称“光 荣革命”。 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王的权力有何明显区别?
具体表现:①几乎垄断立法提案权;②控制部 ★君主立宪制特点之四: 分立法权;③篡夺议会的财政权;④加强对议 内阁权力膨胀,逐步凌驾于议会之上 会下院的控制。
学以致用:
2003年春,英国追随美国出 兵伊拉克。你认为: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

主干知识梳理
本 节 目 录
核心要点突破
命题视角探究
主干知识梳理
英 国 君 主 立 宪 制 的 确 立
——自主探索
背景: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掌握
历程:从法律、机构、规则等方面掌握
核心要点突破一:对“光荣革命”的认 时间 识 领导阶级 斗争 结果 阶段
或领导人
方式
资产阶 级和新 暴力 共和国时期 1649-1660 贵族 革命 (按资 资产阶级和新贵 王朝复辟时期 1660-1688 本主义 族利益受威胁 生产方 式经营 复辟王朝 宫廷 的贵族) 政变 “光荣革命” 统治结束 1688
——十七大报告
命题规律探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高考在本课涉及的考查方式、内容、规律等—— 创设新情景 以考查主干知识为主 与经济思想史相结合 在设问上增加难度 注意阶段特征 把握历史整体发展脉络
【真题印证】
1.(2014· 山东文综· 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 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本课小结】
一条主线: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发展、完善 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优秀版)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
确立与发展
第1课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基础导学
知识梳理 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1640~1688年的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专
制王权,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 议会 中的统治地位 确立。
(1)1640年,反对斯图亚特王朝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 爆发,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反对以国王为首的封 建势力,经过两次内战,于1649年,将国王 查理 一世 送上断头台。 (2)克伦威尔利用掌握的军事实权,实行独裁统治, 于1653年就任“护国主”。后来由于“护国主”政 府缺乏强有力的统治,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由于复辟王朝的统治直接威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 族的利益,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控制的 议会发动了“光荣革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 继承英国王位,结束了复辟王朝的统治。
3.影响: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将实际权力逐渐转 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 议会权力高于王权 、司法 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问题思考 2.“光荣革命”前后国王和议会的地位和权力有何
变化? 提示 (1)革命前,国王掌握国家大权,实行专制 统治,认为议会的权力来自国王。 (2)革命后,国王受到议会和法律的限制,国王日 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不支配国家政权, 议会是权力的核心,处于主导地位。
(3)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完善,使英国成为典 型的资产阶级议会君主制国家。 问题思考 3.责任内阁制的含义及形成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1)含义:所谓责任内阁制即内阁必须集体 向议会下院负责,这是议会主权原则的体现。具 体包括:内阁必须由下院多数党组成,下院多数 党领袖通常就是首相,内阁成员必须是下院议员。 (2)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使立法机构得以控 制行政,有效调节了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其 形成维护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行政权)
虚君 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
形式任命
内阁 (首相)
组多 阁数 党
君主
任 命
下院
选 举
议会
上院
(贵族世袭)
权 力 的 制 约 与 平 衡Biblioteka (立法权、行政监督权)


司法独立
(司法权)
历史重现
挽救金融危机
英国政府拟500亿英镑入股本国八家银行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这是行使行政权的内阁集体作出的决定。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因王宫维修需要经费而反对投资, 英国会不会为此而放弃计划?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权,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议会主导权由贵族 四、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资产阶级转移到工 业资产阶级
请问:同样是“内阁”,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英国:内阁是由国王任命在议会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 党领袖组成的,内阁拥有行政权,并对议会负责而不对 国王负责。 中国:皇帝的咨询机构,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 务。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最大不同:社会性质的不同。明代内阁制是封建君主专 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制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的产物。
1、议会改革,制定选举规则
1832,重新分配议席;降低财产资格限制 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限制。
2、议会权力缩小,内阁权力膨胀
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专横,权力膨胀: 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君主立宪制) 的确立和完善
1.背景 资产阶级革命 确立:《权利法案》 发展: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完善:议会改革 内阁专横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一、争取民主-----光荣革命1、革命爆发的原因.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基础:早起启蒙思想的兴起2、革命过程①内战:1640年爆发革命,②共和: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③独裁:1653年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建立独裁统治(实质:资产阶级统治)④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目的:稳定政局、保护革命果实)⑤政变:1688年的“光荣革命”记忆归纳: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二、确立民主(一)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1、目的:限制国王的权力,扩大议会的权力2、内容:P1193、影响:(1)权利转移:实际权力转移到议会手中(2)两大原则:议会至上:议会权力高于国王权力法律至上: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3)奠定基础:奠定了君主立宪的法律基础(二)确立民主----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过程:略2、影响:责任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君主立宪的最终确立3、英国民主运行方式示意图说明:内阁和国王的关系:(1)内阁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2)内阁不对国王负责内阁和议会的关系(1)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2)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3)议会通过内阁不信任法案时,首相要辞职谢罪或可以解散下院重新大选由新选举出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国王是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但“统而不治”;(2).国家权力的中心在议会,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3).由内阁掌握行政并对议会负责;(4).内阁和议会存在相互制约的权力关系。

三、完善民主---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1)沿袭中世纪的选举制度,选区划分和议席分配不均(2)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力(3)高额财产资格限制,剥夺了工人群众甚至是中小资产阶级的选举权(4)欧洲革命潮流冲击,英国群众运动斗争的高涨2、内容(1)减少财产(2)重新分配议会名额3、评价进步: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额选举权局限:工人、贫民的政治权利仍受种种限制四、发展。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历史-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首相和阁员必须总 辞职向议会谢罪;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 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二、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选出下院 选出多数党 选出领袖
(权力中心)

(政府) 内
会 首
共进退
阁 国 王
相 (政府首脑)
形式负责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Act of Settlement(1701)
• 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 个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在 她死后,王位应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 国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 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 赦免。 司法权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689)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言论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三、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乔治一世 ——不懂英语的国王
小密室——内阁
沃波尔——首 任首相(1721)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的时间: 威廉三世
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 惯例一: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沃波尔任首相 内阁掌握行政权;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的 惯例二: 多数党领袖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监督控制权;国王统而不治,君主立宪制 内阁和议会相互制约的关系 惯例三: 最终形成。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已恢复]

1、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已恢复]
C. 形成责任内阁 D. 1832年议会改革
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中国:
内阁没有实权,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大权独揽。
是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产物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5 月29,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 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2016年6 月23日,英国举行公投。24日公布结果:脱欧阵营锁定最终胜利。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君主立宪制(英国、德国)

君主立宪制亦称“有限君主制”,是资本主 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共和制(美国、法国)
共和制是"君主制"的对称。国家代表机关或国家 元首由选举产生的一种制度
专题七: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激情展示
假如你是一名英国的政治家,你觉得你怎样才能成 为英国首相
1、加入某一政党; 2、成为这个政党领袖; 3、领导自己所在政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4、得到国王的任命;
课堂小结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国王是国家象征,“统而不治” ②议会居权力中心,掌握立法权 ③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④随着社会发展逐渐完善
1、1700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吏治澄清法》规定,凡接
受皇家薪资及年金的官吏,除各部部长和委员外,均不得
为议会的下议员。这说明英国
A. 国王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 确立了议会至上原则
C. 国王实际上“统而不治” D. 国王与议会矛盾激化
2、1702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即位 。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 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 ,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在当时英国 A.议会无权制约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善 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权利法案》遭到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1689年《权利法案》 1701年《王位继承法》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止法律为非
法权力。
立法权
•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 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
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财政权
小密室——内阁
——不懂英语的国王
沃波尔——首 任首相(1721)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出现的时间: 威廉三世 地位: 最高行政机关
2、汉诺威王朝-乔治一世 惯例一: 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
3、1721年,沃波尔任首相 内惯阁例掌二握:行政多权数党;领议袖会任取首得相了并对组行建内政阁权的 监最惯督终例控形三制成:权。;内阁国和王议统会而相不互治制,约君的关主系立宪制 4、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最终形成
查理一世
詹姆士二世
威廉三世
威廉三世和玛丽
由“神授”到议会决 定
光荣革命是英国历史的转折 点。从表面上看似乎一切都没 有变,只是换了国王,但实际 上,新国王是由议会创造出来 的,没有议会就没有国王的王 位……既然创造了国王,主权 当然在议会了。
----- 钱乘旦《英国通史》
光荣革命前后,国王权力的来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伊丽莎白一世
伊丽莎白二世
1558~1603
1926 ~至今
19世纪,英国宪法权威W·白芝浩特说:
“上下两院如果做出决定,就是把女王本人
的死刑判决书送到她面前,她也不得不签字。











全南中学 陈亮
一、争取民主:光荣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
一、争取民主:光荣革命 杀了一个王 逐了一个王 请了一个王
•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
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军事权
《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力?
Act of Settlement(1701)
• 威廉三世死后,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二世的第二
个女儿安妮。如果安妮没有直接的继承人,在
她死后,王位应传给斯图亚特王朝的远亲、德
国汉诺威选帝侯。
王位继承权
• 以后法官的任免权不再属于国王而属于议会;
以后凡议会谴责、定罪的人,国王都不能任意
赦免。
司法权
《王位继承法》进一步限制了国王的什么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Bill of Rights (1689)
•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该是自由的。 选举权
• 议会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
应……受到弹劾或询问。
二、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权力中心)
议会
选出下院 选出多数党 选出领袖
(政府)内 阁
共进退
首 相(政府首脑)
形式负责
国王
形式任命
(国家元首)
2010年1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访华期间, 英中双方达成5年内双边贸易额达到1000 亿美元的协议。 你认为: ◆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为 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制。
◆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协议会不会终止? 为什么?
不会。女王统而不治。
◆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首相和阁员必须总 辞职向议会谢罪;或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 新举行议会大选,由新议会决定内阁去留。
言论权
• 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
律起见,议会应时常集会。
集会权
《权利法案》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力?
二、确立民主:限制王权的法案
①权力由国王转到议会。 ②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 则。 ③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基础。
议会主权
法律至上
三、完善民主:小密室的演变
乔治一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