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治进展
欧洲2015 年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治指南解读

尿液和血液检查
该指南强调尿液采集尽可能在抗生素应用前完成 对于新生儿、小婴儿和未受过如厕训练的儿童,尿
液采集方法有4 种,其中塑料袋收集法尿液培养假阳 性率高,当结果为阴性时较可靠,尿培养阳性不足 以可靠诊断UTI。 若尿试纸检查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试验均为阴性 或尿沉渣镜检既无脓尿又无菌尿可除外UTI。 清洁中段尿培养结果与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培养 结果相关性较好,但污染率(26%)高于后者(1%) 导尿法污染率较经耻骨上膀胱穿刺取尿法高,尤其 对于6 个月龄以下患儿、插导尿管困难和未行包皮环 切的男童
(8)若婴儿期患儿选择门诊治疗,需密切监测。 (9)对梗阻性肾病患者可能需要暂时的尿液引流。
治疗
效果判定: 治疗有效,尿液24 h 后变为无菌,白细胞尿3 ~4 d
消失。90% 的患者在治疗24 ~48 h 体温恢复正常。 对于治疗无改善者需考虑抗生素耐药或存在先天
性尿路畸形或急性泌尿系梗阻,应立即行超声检查。
风险。
该指南建议以下药物可用于预防用药,头孢克洛 [10 mg(/ kg·d),无年龄限制]和头孢克肟[2 mg (/ kg·d),早产儿和新生儿不推荐]等。在具有产超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细菌感染高发的地区,应慎 重考虑应用头孢菌素。蔓越莓汁对UTI 的预防可能有一 定效果。预防性治疗需要家长及患儿较好的依从性。
治疗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

小儿泌尿系感染80例临床分析作者:张弢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尿培养前均给予抗菌药物,对照组患者尿培养前不给予抗菌药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结果。
结果经比较得知,显示阳性为3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阳性7例(17.5%),对照组患者阳性28例(70%),其中大肠埃希菌21例(占60%)、革兰阴性菌6例(占17.1%)、葡萄球菌5例(占14.3%)、铜绿假单胞菌3例(占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泌尿系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在对其进行诊治时,应结合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保证合理应用抗生素,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小儿;泌尿系感染;抗菌治疗;临床分析泌尿系感染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病症,其致病原因是由于大肠杆菌在尿液中繁殖从而对尿路粘膜产生损伤而致病[1]。
发病多以小儿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为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
婴幼儿及小儿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可有发热、喂食困难、病理性黄疸、体重不增等表现,给早期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对患者的尿液进行常规检查,可为早期诊断及治疗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
为进一步掌握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我院对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来我院进行诊治的小儿泌尿系感染患者80例,男37例,女43例,年龄0.4-13岁。
诊断标准:中段尿培养菌落汁数>l0万/ml;尿沉渣检查:WBC>5个/HPF或伴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
其中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者32例、发热13例、腹痛9例、无症状者6例。
排除标准:对头孢或阿莫西林类抗菌药物有过敏反应者;尿路梗阻以及膀胱一输尿管反流等情况,或者继续感染遗留在肾内的陈旧性瘢痕者。
《儿童泌尿系感染》课件

目录
• 儿童泌尿系感染概述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治疗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儿童泌尿系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儿童泌尿系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 侵入泌尿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 。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肾 盂肾炎、膀胱炎和尿道炎等。
对于尿道狭窄引起的泌尿系感染,可进行尿道扩张术进行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饮食调整
鼓励患儿多喝水,减少高糖、高脂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
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长宣传泌尿系感染的预防 知识,如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 等。
04
儿童泌尿系感染的护理与康复
家庭护理指导
01
保持患儿会阴部清洁干 燥,勤换尿布,大便后 及时清洗。
肾炎。
病例二
小红,女孩,3岁,因发热、腰 痛就诊,诊断为急性膀胱炎。
病例三
小明,男孩,1岁,因血尿、蛋 白尿就诊,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
炎。
治疗过程与效果
小华
小明
接受抗生素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和 肾功能,病情得到控制。
接受抗生素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病 情好转,但仍需继续观察。
小红
接受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症状缓 解,痊愈出院。
02
鼓励患儿多喝水,勤排 尿,以冲洗尿道,减少 细菌在尿道停留时间。
03
注意患儿饮食卫生,避 免摄入刺激性食物。
04
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 出现发热、腹痛等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应及时就医。
康复训练与心理支持
根据患儿病情制定康 复训练计划,如膀胱 功能训练、盆底肌肉 锻炼等。
好医生2020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新进展 国家I类 5.0分

儿科常见感染性疾病新进展国家I类5.0分第01节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治策略BCADB1.关于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以下那个说法错误()A:鼻腔相对短小,黏膜柔嫩并富于血管,感染易发生堵塞B:婴儿容易患鼻窦炎,较学龄前儿童多见C:气道黏膜柔嫩,血管丰富,黏液腺分泌不足D:胸腔小而肺脏相对较大,呼吸肌发育差,代偿能力低E:纤毛运动较差,感染容易导致呼吸不畅2.关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判断条件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反复上呼吸道感染:0-2岁小儿,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B: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14岁小儿,一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C:反复肺炎:6-14岁小儿,一年内发生肺炎>2次D:反复支气管炎:次数不够时,可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E: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5岁小儿,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3.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学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支原体E:衣原体4.以下哪种基础病可以引起反复发生在单一部位的肺炎:A:室间隔缺损B:广泛支气管扩张C:先天性免疫缺陷病D:肺隔离症E:房间隔缺损5.关于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中,下列哪一个少见()A:入托幼机构起始阶段B: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C:微量元素缺乏D:部分与鼻咽部慢性病灶有关E:缺乏锻炼第02节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及防治儿科病房医院感染及防治考试DAAEB1.下列关于医院感染定义错误的是()A: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B: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C:医务人员在医疗机构获得的感染D:一般入院后24h发生E:一般入院后48h发生2.下列关于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正确的是()A:抗生素应用破坏宿主微生态的平衡,使耐药的、有毒力的菌株被选择而得以定植、繁殖和引起院内感染B:抗生素的应用及应用时间不是导致血行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C:长期应用二代头孢菌素使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D:应用广谱抗生素7天以上与院内真菌感染密切相关E:以上都正确3.下列不属于最佳院内感染防控措施的是()A:如血培养24-36小时后仍阴性,考虑停止使用抗生素B:对临床败血症抗生素的使用监测,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时间C:考虑监测CRP动态变化作为败血症的诊断指标D:每日对早发及晚发感染的抗生素使用进行评估及监测E:每位操作者仅能穿刺两次4.关于七步洗手法描述正确的是()A:洗手时间:40S-60SB:手消毒时间为:20S-30SC:要求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5sD: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E:以上都是5.下列关于手卫生叙述错误的是()A:医务人员的手常常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B:医院感染都是由手引起的C:手卫生是预防医院内感染最简单,同时也是唯一有效的措施D: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20-30%E: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5s(30s)第03节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6)泌尿道感染诊治循证指南(2016)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窗体顶端DEDCC1.诊断UTI的主要依据()A:尿频尿急尿痛B:发热、腰痛C:尿常规可见白细胞、红细胞D:尿培养及菌落计数E:以上都不是2.儿童泌尿道感染治疗的目的是()A:根除病原体B:控制症状C:去除诱发因素D:预防再发E:以上都是3.不典型UTI可以出现的症状不包括()A:3月以下:发热、呕吐、哭闹、嗜睡、喂养困难、发育落后、黄疸B:3月以上发热、纳差、腹痛、呕吐、尿液浑浊C:无明显的尿路症状D:完全无临床症状,但尿细菌培养菌落大于104?mlE:仅表现为背痛或腰痛4.关于小儿UTI,以下说法哪个不正确()A:小婴儿表现为典型的尿频尿急尿痛B:男婴包茎容易合并尿路感染C: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G-菌落计数不论多少,99%可以诊断尿路感染D:首次发热性UTI均应行泌尿系超声检查E: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I,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5.关于影像学检查中,对于小儿UTI的意义错误的是()A:DMSA是诊断急性肾盂肾炎的金标准B:首次发热性UTI均行泌尿系超声检查C:MCU可作为首次发热性泌尿道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D:急性肾盂肾炎后6个月复查DMSA用以评估肾瘢痕E:MCU是系确诊VUR的基本方法及分级的金标准窗体底端第04节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与治疗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窗体顶端CBCDA1.关于MP的说法错误的是()A:MP是最小微生物,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B:无细胞壁结构C:症状缓解后无传染性D:MP进入体内不一定均会出现感染症状E: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2.肺炎支原体属于()A:柔膜体纲-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目B: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支原体目-柔膜体纲C:支原体科-支原体目-支原体属-柔膜体纲D:支原体属-支原体科-柔膜体纲-支原体目E:柔膜体纲-支原体科-支原体属-支原体目3.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最好发年龄()A:婴儿B:幼儿C:学龄期儿童D:新生儿E:成人4.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特征性的临床特点是()A:胸痛B:肺部啰音C:胸腔积液D:临床没有特征性表现E:咳嗽5.肺炎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以下哪个说法正确()A:无特异性的表现B:典型的支气管肺炎的表现C:多表现为实变的表现D:容易合并胸腔积液E:肺空洞窗体底端第05节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儿童篇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儿童篇考试本组考核由题库随机抽取,全部答对后视为通过,限时30分钟窗体顶端BCCCC1.哪一型流感更容易发生变异造成大流行()A:甲型流感B:乙型流感C:丙型流感D:丁型流感E:C型2.流行性感冒病毒分为型的依据()A:所致疾病的临床特征B:流行特征C:基质蛋白和核蛋白D:表面抗原血凝素E:以上都不是3.流行性感冒的确诊的主要依据是()A:发病季节B:呼吸道症状轻微而全身中毒症状重C:病毒分离D:血凝抑制试验E:患病人群4.流感的预防措施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对流感患者进行隔离及治疗B:流感流行前接种流感疫苗C:流感流行前,给所有易感人群使用金刚烷胺进行药物预防D:减少公众集会活动E:开窗通风5.流行性感冒的确诊办法错误的是()A:病毒分离培养阳性B: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C:发病季节D: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E:快速抗原检测阳性窗体底端。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

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狼疮性肾炎诊断治疗指南一、前言泌尿系感染(UTD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⑴,旦婴幼儿uτι常合并膀胱输尿管反流(VUR)等先天性尿路畸形(VUR)在婴幼儿发热性UTI中可高达20%~40%).VUR和反复UTI可导致持续性的肾脏损害和瘢痕化,从而可能引起高血压和慢性肾衰竭。
早期发现和诊断婴幼儿UTL并给予合理处置尤为重要。
为规范我国儿童UT工的诊断和治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起草本指南试行稿,旨在反映当前最佳临床实践证据,为临床儿科医生提供符合我国国情的、可操作性的中国儿童UTl诊断和治疗的参考方案。
二、证据来源1 .检索文献数据库:(1)外文:EMBASE X MEDLINE、CoehraneLibrary.OVid循证医学数据库。
(2)中文:CHKD(中文全文数据库)、CBMDiS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CEBM∕CCD(中国循证医学/Cochrane中心数据库)。
(3)手工检索:已出版的国内、外UT工诊断与治疗指南。
2 .检索关键词:泌尿道感染(Urinaryt×actinfection,UTI)>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icreflux,VUR)»治疗(treatment)、Meta分析(meta-analysis)、随机临床试验(randomizedclinicaltrial,RCT)>儿童(ChiIdorchildhood),>3 .检索结果:检索截止时间为2008年9月,1999年至2008年共检索到相关的指南5篇,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14篇。
三、证据评价本指南中的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的要求,参照欧洲心血管病学会提出的证据水平和推荐等级分级,其中证据水乎分为A、B、C3个级别,推荐等级分为I、Ila、Ilb和川共4个等级(表表1证据水平及推荐等级证据水平证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RCT)或荟萃分析B 证据来源于单个的RCT或大样本非随机临床研究C 证据来源于专家共识和(或)小样本研究、回顾性研究以及注册登记的资料推荐等级I 证据和(或)共识对于诊断程序或治疗是有确定疗效的、可实施的和安级全的II 对治疗的有效性具有分歧。
123例5-8岁儿童大肠埃希菌泌尿系感染的耐药性及治疗分析

的重要措施之 一。有机 磷农 药 中毒所 导致 死亡 的主 要原 因包
[ 3 ] 沈清瑞, 叶任 高, 余 学清, 等. 血 液净化 与肾移植【 M] . 人 民卫 生
出版 社 , 1 9 9 9 . 2 3 1 — 2 3 8 .
[ 4 ] 王海燕. 肾脏病 学[ M] . 第3版. 北京: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2 0 0 9 . 1 9 6 8
1 2 3例 5 - 8岁 儿 童 大 肠 埃 希 菌 泌 尿 系 感 染 的 耐 药 性 及 治 疗 分 析
柴 顺梅
( 青 海 省 互助 县 人 民 医 院 , 青 海 互 助 8 1 0 5 0 0)
摘 要 : 目的: 分析 引起 5 — 8岁儿童泌尿 系统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 况; 方法 : 对1 2 3例患
2 0 0 8, 6 ( 1 1 ) : 1 1 5 1 - 1 1 5 2 .
在抢救急性有机磷农 药 中 毒 的患者 时, 要求 医生不仅 要熟
悉抢救程序还要争分夺 秒, 即使只 有一 线希望 , 也 要做 出百分 之一百的努力 。 目前 在临床 上应用 的血液透 析 灌流方 法治 疗急性有机磷农 药中毒是一种非常有效 的血液净 化治疗手 段,
1 9 7 0.
[ 5 ] 张建 荣, 付敏 , 刘培玲 . 有机磷农 药中毒 患者的抢救与 护理 【 J ] . 中 国医学创新 , 2 0 1 0 , 7 ( 7 ): 9 — 1 0 .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进展泌尿系统疾病是指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尿液形成、排泄和存留障碍所产生的一系列疾病。
这些疾病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诊治方面也备受关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临床诊疗手段的不断完善,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也有了显著的进展。
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排尿困难、排尿疼痛、尿频、尿急、尿失禁、尿血等。
针对这些症状,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有尿常规、尿沉渣镜检查、尿液细菌培养、超声波检查、细胞学检查、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检查、肾动态显像等。
其中,超声波检查是对泌尿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常规检查的一种方法。
通过超声波图像可以直观地观察到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形态和位置,帮助医生判断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此外,超声波检查还可以进行胎儿、儿童和婴儿的泌尿系统检查,安全、无创伤、快速,是检查泌尿系统疾病非常重要的方法之一。
静脉尿路造影(IVU)是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观察泌尿系统的影像。
常用于检查泌尿系统的疾病诊断,如肾结石、尿路梗阻、肾盂肾炎等。
IVU可显示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的形态和大小,为判断病变的部位、范围、病灶的性质、伴随病变等提供重要信息。
膀胱镜检查是一种直接观察泌尿系统疾病的方法,可通过膀胱镜将显微镜引入尿道,直接检查膀胱、尿道和前列腺的情况。
此外,膀胱镜检查还可进行生物组织取样,以进一步分析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以及决定治疗方案。
除了传统的诊断方法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诊治手段也陆续被引入到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治中。
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新型诊断手段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
PSA是一种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在前列腺癌患者血液中的浓度较高。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PSA水平可以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提供重要的辅助信息。
该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
在治疗方面,泌尿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射频治疗、微波治疗、介入性治疗等。
2023版:儿童尿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3版:儿童尿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国
专家共识(全文)
本文旨在呈现2023版关于儿童尿道感染诊断和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
以下是该共识的主要内容:
1. 引言
- 介绍和背景
- 共识的制定目的和原则
2. 尿道感染的定义和分类
- 定义儿童尿道感染的标准
- 根据感染部位进行分类
3. 诊断方法
- 详细介绍尿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
- 探讨各种常用诊断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 强调个性化和综合诊断的重要性
4. 治疗原则和策略
- 根据尿道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因进行治疗选择
- 介绍抗生素治疗的指导原则和建议
- 强调治疗过程中的预防、监测和管理
5. 临床实践指南
- 根据不同情况提供具体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 针对特殊人群和特殊情况给出相应的指导
6. 结论
- 总结本次专家共识的关键内容
- 强调该共识对于儿童尿道感染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
该专家共识的制定依据中国儿科学会和相关专家的临床实践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提供给医疗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一份权威、准确且实践性强的指南。
请注意,本文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等。
2023版:儿童尿道感染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儿科学会,2023。
本文仅供参考,请勿引用未经证实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泌尿系感染诊治进展
儿童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病,需注意合并泌尿系统畸形、存在肾实质损失的情况。
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可导致其病程迁延、反复感染,可导致肾瘢痕、蛋白尿、高血压等,远期预后不良。
预防用药、规律随访可以帮助减少复发。
同时还应根据是否存在直肠-膀胱功能障碍及反流程度等情况,判断病情发展,选择治疗方案。
标签:儿童;泌尿系感染;膀胱输尿管反流
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指病原体在尿液中不断生长繁殖,对尿路黏膜、组织进行侵犯,产生损伤的病变。
以肾小盏为界,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
泌尿系感染是儿童最常见疾病之一,不同年龄、种族、性别的发生率为3~7%不等[1-2]。
多数患儿在急性期经过抗感染治疗可以得到控制,但复发率高,并且存在相当比例的高危儿童,如30%的泌尿系畸形患儿以UTI为首发表现,85%伴发热的UTI患儿存在肾实质损害。
其中膀胱输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 reflux,VUR)是儿童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畸形,VUR患儿中发生UTI的概率为30~45%,甚至更高[3],并且发生上尿路感染的概率更高。
目前,DMSA肾静态显像是肾盂肾炎诊断金标准。
而VCUG仍是诊断VUR 的金标准。
2015年欧洲泌尿系学会(EAU)/欧洲儿童泌尿系学会(ESPU)儿童指南制定委员会发表的儿童UTI诊治指南(欧洲指南)指出应在UTI治愈后,即菌尿消失后早期行VCUG检查,此项检查不会增加UTI发生率,检查时间的选择不影响VUR的存在及严重性判断[4]。
此两项检查被列为伴有发热的泌尿系感染患儿的一线检查手段,DMSA与VCUG的检查的先后顺序未作规定。
相关研究证明,VUR的存在可使带有病原菌的尿液从膀胱反流到输尿管、肾脏,导致膀胱炎在短时间内发展为肾盂肾炎。
当肾脏感染时,通过释放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肾实质缺血、坏死,肾脏瘢痕形成[5]。
小婴儿还可出现脓毒症等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部分新生儿还会出现一过性假性醛固酮减少症,表现为复杂的低钠血症伴或不伴高钾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重度VUR患儿常合并先天的肾发育不良,反复感染、肾瘢痕的形成更加重了肾脏生理功能的损害,从而产生高血压、蛋白尿、甚至慢性肾衰竭[3]。
2010年美国泌尿协会(A V A)关于VUR的指南中指出:预防反复发生的泌尿系感染、减少肾瘢痕的形成,是VUR患儿治疗的目标。
除了急性期的早期足疗程抗感染治疗。
后期的治疗也倍受重视,但预防用药一直存在争议。
欧洲指南建议,对于具有扩张型VUR的女童和UTI复发高危患儿及发生获得性肾损害高危患儿可考虑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国外学者通过对203名和607名VUR患儿的随机分组并长期随访发现,持续的抗生素治疗可降低VUR患儿发生UTI的几率[6-7]。
对于持续使用抗生素仍复发泌尿系感染的患儿,国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BBD是指不明原因导致的排便和排尿功能异常,常见于进行排尿训练前泌尿系统解剖和神经系统发育正常的儿童。
欧洲指南强烈推荐,BBD是每个UTI 患儿起病时均应被排查的危险因素。
研究证明,预防用药后仍复发泌尿系感染的患儿与BBD相关。
据文献报道,合并BBD的VUR患儿发生UTI的風险为56%,而单纯VUR发生UTI的风险为25.4%[8]。
因此,矫正下尿路功能异常对于降低UTI复发率非常重要。
欧洲指南指出对于受过如厕训练的患儿,可同时进行膀胱充盈和排空2个相位超声检查,以发现具有膀胱排空功能障碍的患儿;检查时还需注意直肠充盈情况,如果直肠充盈>30mm,需考虑便秘[9],在病史收集中也增加了”便秘”的询问,如果在感染间歇期具有BBD的体征,应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有效治疗便秘可降低UTI复发率。
在排泄性膀胱尿路造影的试验中发现,当膀胱容积≤35%时,仍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是UTI反复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HR1.58,95%Cl1.05-2.38,P=0.03)[10]。
最近的研究还发现2岁以前就被诊断为VUR的患儿是UTI反复发生的危险因素,并且与患儿反流程度呈正相关[11]。
这些研究说明合并BBD、早期发生反流、低容量反流、高级别反流患儿更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的反复发作。
其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可能降低,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通过手术矫正畸形。
另一方面,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依赖于血药浓度的持续稳定。
统计数据显示慢性病患儿家属依从性仅有50~70%,所以医生在诊断治疗疾病之外,还要投入大量时间的精力来提高患儿家属的对疾病的认知和对治疗的理解。
参考文献:
[1]Shaikh N,Morone NE,Bost JE,et al.Prevalence of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childhood:a meta-analysis[J].Pediatr Infect Dis J.2008,27(4):302-30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儿童常见肾脏疾病诊治循证指南(试行)(七):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0,48(11)814-816.
[3]许靖,徐虹,周利君,等.原发性膀胱输尿管反流患儿预后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8):587-592.
[4]SteinR,DoganHS,HoebekeP,et al.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in children:EAU/ESPU guidelines[J].Eur Urol,2015,67(3):546-558.
[5]Peters C,Rushton HG.Vesicoureteral reflux associated renal damage:congenital reflux nephropathy and acquired renal scarring[J].J Urol. 2010,184(1):
265-273.
[6]RIVUR Trial Investigators,Hoberman A,Greenfield SP,et al.Antimicrobial prophylaxis for children with vesicoureteral reflux[J].N Engl J Med,2014,370(25):2367-2376.
[7]陈敏广,梁海燕,余灵芳.2岁以下膀胱输尿管返流病例与无返流病例的临床检查对比[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1):1321-1324.
[8]Keren R,Shaikh N,Pohl H,et al.Risk Factors for Recurrent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Renal Scarring[J].Pediatrics.2015,136(1):13-21.
[9]BurgersR,de JongTP,Benninga MA,et al.examination in children:digital versus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J].J Urol,2013,190(2):667-672.
[10]Alexander SE,Arlen AM,Storm DW,et al.Bladder volume at onset of vesicoureteral reflux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breakthrough febrile urinary tract infection[J].J Urol,2015,193(4):1342-1346.
[11]Arlen AM,Garcia-Roig M,Weiss AD,et al.Vesicoureteral Reflux Index:2-Institution Analysis and Validation[J].J Urol.2016,195(4 Pt 2):1294-1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