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对联—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觅趣》学案班级:学生: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对联的特点、种类等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及课堂开放式学习,学会修改及拟写简易对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观察生活,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走近对联第一关:小组必答赛(共5题,共5分)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填一填,读一读。

(2分)A.泰山日,虚口烟,天地奇观B.拜妈祖庙,情系一家C.两岸荔枝红D.人在水天一色中1、目极湖山千里外,2、一湾溪水绿,(上联)千秋岁月千秋业:下联:A.万里江山万里春B.四序图新纪岁功C.千岱青岗入画图4、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1分)(上联)春满千家万户:下联:A.春来碧水若蓝B.新春紫燕归来C.心连四海五湖5、你能找出下面对联的下联吗?(1分)(上联)松柏常青河山千里秀:()A.穿云紫燕喜迎四化春B.万盏春灯祝人寿丰年C.云霞放彩社稷万年春第二关:个人争霸赛(共4题,共17分)6、请将下面四句组成两副对联。

(只填序号)(4分)①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②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③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④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1)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_。

(2)上联_______,下联________。

7、下面是某餐馆门口贴着的一副对联。

请你运用小学学过的《悯农》中的有关诗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使之完整。

(4分)《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上联:,弃之可惜下联:杯中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8、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4分)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下联为:二、寻你千遍不厌倦——欣赏对联三、牛刀小试显身手——评议对联。

综合性学习对联广告标语

综合性学习对联广告标语
第4页/共25页
③对比。如“好人献上一滴血,病者除却万分忧”,通过鲜明的对比,给人深刻 的印象和启示。 ④仿拟。就是套用人们熟知的语句,使其产生一种新的意义,从而达到加深印象 的效果。如“但愿人长久,热血注心田”是化用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这类语句为人熟知,让人感到亲切,有利于赢得人们的好感,也有利于迅 速传播。 ⑤比喻。如“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血的作用。 ⑥设问。运用设问,以激起人们的思考,增强感染力。如“为何血浓于水?因有 爱在其中”,构思新颖,提问巧妙,发人深省。
第6页/共25页
3.字词巧排 如“让普通话不普通,让平凡人不平凡”,通过字 词的巧妙排列,造成语音、语义上的循环往复,既 有要求,又有标准,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 4.哲理情趣 例,有一则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就 是你的眼泪”,则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让世人记住 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否则留给我们的可能只 有眼泪。
第9页/共25页
1.(2015,济宁)参考下面的例子,从“海、路、思、记、忘” 中任选一字,根据其字形特点写一两句有意蕴的话。 示例:灯——黑暗中一丁点儿的火星,也可以点燃希望的明灯。 出——努力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就会找到出路。 示例:海——接纳每一滴水,成就了大海的辽阔。∥路——人生 之路,在我们各自的脚下。∥思——思想,心田上开出的智慧 之 花 。 ∥ 记 —— 记 住 自 己 说 过 的 话 , 做 一 个 守 信 的 人 。 ∥ 忘——连心都死亡了,那是真正的遗忘。
第20页/共25页
4.下面诗句中的四句可以组成两副对联,请根据对联特点完成组合,并把答 案写在下面相应的横线上(填写序号)。
①松间鸣好鸟 ②鸟鸣山更幽 ③泉和万籁声 ④风定花犹落 ⑤窗外见南山 (1)上联:____①__;下联:____⑤__; (2)上联:___④___;下联:_____②_。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对联》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对联的特征
傅小松的《中国楹联特征论略》则把楹联的特征概括为五个对立统一: 1、独特性和普遍性 2、寄生性和包容性 3、实用性和艺术性 4、通俗性和高雅性 5、严肃性
三、对联的规则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书童磨墨墨抹书童一脉墨, 梅香添煤煤爆梅香两眉煤。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
(3)情感抒发 角度: 表达了怎样的 情感。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本联在文字上巧下功夫,极具特色。上 下联对仗工整,仄起平收,符合严式对的要 求。最为突出的是运用复字、迭字等方式, 奇巧有趣。上联中“月圆”、“月半”、下 联中“年尾”、“年头”,既是复字对,又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对联的气势。
`
(4)形式角度: 注意对联的对仗、 平仄、词性、结 构、修辞等方面。
例:一帘春色门垂柳(; 上联) 万斛珠光地涌莲(下联)
练:寿比南山不老松(下联) 福如东海长流水(上联)
练:风吹杨柳千门绿(上联) 雨润杏桃万户红(下联)
`
(2)看字词含义或词语习惯。 写对联时通常上联是引导 句,下联是引申句,上联的 价值多在引导出下联的含 义,下联才是主角。上下联 基本属于因果关系。此联 用初春的意境带出吉祥的 祝福。
3.拟写对联
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好友程明和辉 京结伴出游。太阳西坠,两人回归宾馆,闻 得宾馆篱边盛开的连翘飘香。程明兴起,开 口吟出上联:天边斜阳悠悠逝。辉京也不堪 示弱,即刻对出下联:
天边 / 斜阳 / 悠悠 / 逝
窗外 篱花 阵阵 香
驿角连翘朵朵开
`
对对联顺口溜 对对联 不用慌 仔细审题明方向 划节奏 辨词性 寻找突破巧联想 实对实 虚对虚 内容上下两相望 平仄合 音韵谐 句子通顺不牵强

对联教案_综合性学习教案

对联教案_综合性学习教案

对联教案⼀、教学⽬标:1、了解的有关知识,如起源、特点、种类等。

2、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3、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教学重点:1、学会拟写简单的对联。

2、了解对联的有关题型,基本上学会做。

三、教学过程:(⼀)导⼊:(宋)王安⽯的《元⽇》诗:爆⽵声中⼀岁除,春风送暧⼊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

桃、符就是对联,今天我们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并学会写简单的对联。

(⼆)、教学⽬标展⽰:今天我们要学习:1、对联起源2、对联特点3、学对歌诀4、对联种类(三)、讲析⽬标:1、对联起源:要求筛选出要点:对联是⼀种独特的⽂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

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压邪。

这种习俗持续了⼀千多年,到了五代,⼈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板上。

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

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幸寅逊撰词,昶以其⾮⼯,⾃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副。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称春联为“桃符”。

2、对联特点:⼀、要字数相等,断句⼀致。

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要平仄相合,⾳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仄声,下联末句尾字⽤平声。

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不能重复。

举例:少壮不努⼒,⽼⼤徒伤悲。

五年级综合性学习《对联》

五年级综合性学习《对联》

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按韵脚来分,上联韵脚应为仄声,下联韵脚应 为平声,谓之“仄起平收。
节奏相应,就是上下联停顿的地方必须一致。
春草满庭吐秀 彩龙起舞迎春到 桃花流水之曲
金凤腾飞报喜来
绿荫芳草之间
时雨催红万树花
春风吹绿千枝柳
百花遍地飘香
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 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 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 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节令联 喜庆联
哀挽联
名胜联 ……
艰难苦恨繁双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千秋笔墨惊天地 万里云山入画图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得辉
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 对应位置词性相同。
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 词必须在相对的位置上 。
桃花流水之曲桃花流水之曲绿荫芳草之间绿荫芳草之间春草满庭吐秀春草满庭吐秀彩龙起舞迎春到彩龙起舞迎春到春风吹绿千枝柳春风吹绿千枝柳百花遍地飘香百花遍地飘香金凤腾飞报喜来金凤腾飞报喜来宋代吕蒙正对贫富不均的世道非常痛恨每逢春节他就用对联来抒发自己心中的不平有一年他别出心裁地创作了一副由数字组成的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 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 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 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 的文化瑰宝。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横批只有两个字:南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对联

中考语文综合运用--对联

课题导入
【2】明代著名学者杨升庵,新都城内的桂湖就是他的 故居.少年时即是当地有名的神童。传说他6岁时与一 群顽童在水池中洗澡,县令从池边经过,命随从将杨 升庵的衣裤挂在一棵老树上,并出一上联“千年古树 为衣架”,让杨升庵对出下联,他顺口而出,“万里 长江作澡盆 ”。惊得县令目瞪口呆,自此以“神童” 扬名乡里。
例题解析(一)
一、对联撰写这有两种情况,一是运用对联知识直接对出下联 (或上联);二是根据一定的限制对出下联(或上联)。
例1、对对联
(2006年湖北荆门市中考题)
上联:诚实守信立根本
下联:
例题解析(一)
例2、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 “读名著,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 你根据上联,完成下联。(200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题)
例题解析(四)
四、对联链接即把对联与名句默写、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结 合起来加以考查。
例6、下面的对联都是赞颂古代名人的。请写出其中一副 对联所赞颂的人物、与对联内容相关的成语或诗句。(2006年 辽宁锦州市中考题)
(1)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2)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3)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赞颂的是_________ 相关的成语或诗句是_________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答案解析(一)
这种形式的对联题是比较简单的一种,考生只要知道 对偶的有关知识,再根据下联把上联做一点压缩就可 以了。另外课外书读得多的同学也很可能知晓这是毛 泽东同志拟写的一副对联,其上联是“苟有恒,何必 三更眠五更起”。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综合性学习——背起行囊走四方

哈尔滨萧红故居
坐落在呼兰河畔。 长篇小说《呼兰 河传》驰名中外文 坛。
导游词欣赏(西湖)
朋友: 来杭州之前,您一定听说过“上有天堂, 下有苏杭”这句名言吧!其实,把杭州比喻 成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了西湖。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唐朝大诗人白 居易离开杭州时还念念不忘西 湖说他之所以舍不得离开杭州,其主要原因 就是因为杭州有一个美丽迷人的西湖。
走四方的文化?对联欣赏?名胜古迹对联考?学习创作对联?塔内点灯层层孔明诸角葛亮敖广举火步步照赵云照子龙背起行囊走四方对联欣赏背起行囊走四方难联绝对古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湖今过南平卖蓝瓶蓝瓶得南平难得蓝瓶古南通前北通前南北通前通南北今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对联欣赏背起行囊走四方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剌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题蒲松龄故居理冤狱关节不通自是阎罗气象赈灾黎慈悲无量依然菩萨心肠合肥包公祠名胜古迹对联考猜人名背起行囊走四方四面湖山归眼底
牡丹江绥芬河国门
国家一类口岸―― 绥芬河口岸,过去在 国门背后大概一两百 米就是和我们国家接 壤的另外一个国家 ――俄罗斯。
地下森林
地下森林(即火山口森 林)位于镜泊湖西北约50 公里处,是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 游人下到石级尽头, 即至火山口底。熔洞内气 温反常,酷夏有薄冰,严 冬有清泉,十分奇特。越 往里走,越觉得阴冷,最 后仿佛走进冰窖一般。
沙漠风光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 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 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 都护在燕然。
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 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 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青倒影。绝巘多生 柽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 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综合性学习——(二)“对联题”解析与指导

综合性学习——(二)“对联题”解析与指导
(二 )名 著 考 查 类

示 例 :成 功 必 由 刻 苦 出 ( 相 近 ) ;韶 华 不 为 懈 怠 留 ( 相 反 )

例 2

(20 0 9 广 西 河 池 )对 联 是 我 国特有 的文 学样 式 请你 根 据 下 面 提 供 的

内容 拟 写 下 联

他 恩 怨分 明 为兄 报 仇




例 1

撰写对联要按照它的

特征 进行 如字数相 等 词 性 相对 结构相近 意义 相关 等等

、 ,
请根 据特征 要 求

为下 面 的 上 联 续 写 下 联 例 :草 堂 留 后 世
下联

诗 圣 著千秋
上 联 :学 业 宜 从 勤 奋 始


解 析 :解 答 此 类 题 型 首 先 要 结 合 题 干 中 的 对 联 特 征 分 析 例 句 的 特 征 如 草



典例 精析 】 【
题型



应对撰写型

即要 求考 生 根 据

定 的 限 制 对 出 下 联 ( 或 上 联 ) ;有


时 则 是 自拟
(

副对 联



形 式 的对 联 考查 题 灵 活 多样 是考查 的重 点

)传 统 续 写 类 ( 2 0 0 8 江 苏 无 锡 ) 对 联 是 汉 语 特 有 的文 学 样 式


综 合性 学 习
(二 ) 对 联 题 解 析 与 指 导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 对 联 故 事
一天傍晚,苏轼和好友佛印泛舟 长江。佛印是一个和尚。苏轼忽然用 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 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马 上就明白了。他随将自己手中题有苏 东坡诗句的蒲扇抛入水中,这扇子上 题有苏东坡诗句。然后两人大笑起 来。 原来,这是一副哑联。
苏轼上联的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对联“快乐大本营”
1、对几个简单的词组
( 迎新春 ) 千山秀 ( 万水清 ) 蜂采蜜 ( 蝶恋花 ) 冬去( 春来 ) 行千里路 ( 读万卷书 )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辞旧岁
对联、粮店、肉铺、饭店)
文海放舟健儿要敢顶风上;书山寻宝志士哪能空手回 (书店)
对联的一般特点
1、它可长可短,但不管长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2、上下联相同的位置词性应该相同。 3、上下联相同位置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 4、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收。 5、内容关联 6、上下联尽量避免出现重复的字。
上下联平仄相谐,仄起平落。
日 耀 长 天 画 卷 红
春 回 大 地 诗 行 绿
发愤识遍天下字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风送花香红满地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书山万仞志能攀 雨滋春树碧连天
对联“快乐大本营”
5、下面是某餐馆门上贴的对联。请你运用《悯农 》诗的有关词句,将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 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弃之可惜;
下联:杯里酒口口都香甜,量力而行。
对联“快乐大本营”
(肉铺)
对联“快乐大本营”
3、请将下列句子搭配成三幅对联。 (1)九州瑞气迎春到 (1)对(5) (2)山外斜阳湖外雪 (2)对(3) (3)窗前流水枕边书 (4)窗前细雨传春讯 (4)对(6) (5)四海祥云降福来
(6)枝上黄鹂送好音
对联“快乐大本营”
4、将下列打乱的对联准确配对。
发愤识遍天下字 腊梅吐芳迎红日 学海无涯勤可渡 风送花香红满地 雨滋春树碧连天 书山万仞志能攀 立志读尽人间书 绿柳展枝舞春风
•6、根据名著或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1)水浒传,传梁山好汉,杀富济贫,梁山聚义。
西游记,记唐僧师徒,降妖捉怪,西天取经。 。
(2)耳闻夏蚊成雷
眼观群鹤舞空。
(3)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
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
(理发店) 飞鸟闻香化凤;游鱼得味成龙 (饭店) 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药店) 客至心常热;人走茶不凉 (茶馆) 春夏秋冬一岁川流不息;东西南北四方宾至如归 (宾馆)
新事业从头做起;旧现象一手推平 谷乃国之宝;民以食为天 步月凌波去;登堂入室来
(粮店) (鞋店)
任挑肥拣瘦指向哪里割向哪里;请依次排队生人一般熟人一般
寿 比 南 山 不 老 松
福 如 东 海 长 流 水
返回
1、把握对联的基本特点 2、进行联想和想象 3、仿用已有的修辞手法 4、利用传统的对联口诀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
——《声律启蒙》
对联故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 与其兄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 一天,苏轼带着年少的弟弟苏辙游巫山。山上一位 老道听说神童苏轼光临,便想当面考考他。老道出了个 异字同音对:“无山得似巫山好。”苏轼不假思索,立 即对出下联:“何叶能如荷叶圆?”老道连连称好。 谁知,苏辙在一旁却说:“兄长的下联对得还不甚 工稳,不如改一改。”苏轼问:“怎么改?”苏辙便念 道:“何水能如河水清?” 苏轼和老道一听,以“水”对“山”更工稳,齐声 叫好。从此,苏辙也远近闻名了。
对联概说
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它言 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 汉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 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对联的种类约分为春联、喜联、寿联、 挽联、装饰联、行业联、交际联和杂联(包括 谐趣联....)等。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 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 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 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 备以下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