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联感悟体会
解缙写对联的读后感

解缙,这位明朝时期的杰出文人,他的才情与智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读他的对联,就像是穿越时空,与古人的思想碰撞,感受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解缙的对联中充满了浓厚的书卷气。
他学识渊博,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无所不涉。
在他的对联中,不仅可以看到他对古典文化的娴熟运用,更能感受到他对这些知识的独特见解。
每一对句子都仿佛是他智慧的结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那份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
其次,解缙的对联意境深远。
他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将对联的意境推向高潮。
无论是描绘自然风光,还是抒发人生感慨,他都能以简练的文字,表达出深沉的情感。
每一对句子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卷,让人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此外,解缙的对联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他通过对事物的深入观察,以及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将对联升华为一种人生的智慧。
这些智慧不仅是他个人的见解,更是对后人的启迪与教诲。
读他的对联,就像在聆听一位智者的教诲,让人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读解缙的对联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学习。
他的对联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品读一下解缙的对联,感受那份古人的智慧与才情,让心灵得到一次洗礼与升华。
关于写春联的感悟

关于写春联的感悟关于写春联的感悟「篇一」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也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一个亲切的词,一个熟悉的词,一个暖洋洋的词,一个让人欢天喜地的词,一个迎春送旧的节日一到春节,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男女老少的脸上都挂满了笑容,都享受着节日的快乐。
过年要贴春联呢,这是妈妈给我的任务。
我从商店里买回来三副春联,分别贴在大门、厨房、猪圈。
于是,我大声读到:“迎春接福福自来,满堂聚财财先到。
”妈妈大声赞道:“好,真是一副好对联!”接着我又读到:“席上敬奇香。
”妈妈连忙说出下联:“厨中调美味。
”妈妈还挺厉害嘛!”我称赞道。
妈妈说:“我是谁呀!我是你聪明的妈妈呀!”听完妈妈的话,我便哈哈地笑了起来。
第三幅春联上面写着:“财源年年旺,日子天天好。
”最后,妈妈告诉我,说:“春联里写的都是吉祥话,是人们祈求在一年里能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
”过年时,每一户人家门前那红彤彤的对联,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家门前都贴上春联,喜气洋洋。
至于贴春联时间是不固定的,那要根据各地的风俗,一般都是在除夕的上午或下午。
我总是盼着过新年,因为那个时候我就可以穿新衣,收压岁钱,放鞭炮等等,真想每天都过年,那该多好啊!关于写春联的感悟「篇二」春节将至,不少人家都在忙着搞年末大扫除,贴春联。
贴春联看似简单,里边却有不少学问。
大头爸爸和小头儿子也跟其他人家一样贴起了春联。
小头儿子一拆开对联包装,大头爸爸就提醒他先分清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然后再打上胶水张贴。
对联被铺展开,一联是“心想事成百业兴”,另一联则是“合家欢乐接富贵”,横批是从左到右写着“招财进宝”。
稍思片刻,小头儿子就将“心想事成百业兴”确认为上联,然后将它打上胶水贴在了大门的左边,又将另一联贴在了大门的右边。
大头爸爸看着看着贴好的对联就开始犯嘀咕了,总觉得对联没贴对,但又说不出所以然来。
小头儿子见爸爸一犯愁,赶紧去网上查询有关贴对联的知识。
输入关键字,百度一下,小头儿子很快就查找到了所需的知识。
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对联是一种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源于唐代,流传至今。
它被誉为“诗中的诗”,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在我学习对联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对联的魅力和精髓。
对联需要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一副好的对联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能够表达出独特的意境和文化内涵。
在练习对联的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对仗的基本技巧,如平仄、押韵、字数相等等。
这些技巧使我在写作中更加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对联需要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一副好的对联需要经过多次修改和润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在修改对联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细节的重要性。
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使对联更加完美,发挥出最大的艺术价值。
对联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通过学习对联,我不仅掌握了对仗技巧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对联,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是一种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
通过练习和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了对联的魅力和精髓。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对联将继续陪伴我成长,为我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启示。
贴对联的收获与感悟简短

贴对联的收获与感悟简短首先,写对联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
对联是一种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文字表达形式,它要求内容简洁明了,同时又要有独特的创意和意境。
在写对联的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文字的巧妙排列和搭配,使得文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表现力。
这种能力不仅可以帮助我在写作中更加得心应手,也可以提升我的审美能力和文字艺术修养。
其次,写对联可以增加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涉及到众多的历史、文学、哲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
在写对联的过程中,我不仅仅学到了许多古诗词和经典名句,也学会了如何从中汲取灵感和启示。
我明白了对联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一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写对联,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古人们的智慧和创意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
最后,写对联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
对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要求创作者在短短的四句词中传达出对生活、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感悟和领悟。
在写对联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和素材,如何通过文字的表达和情感的宣泄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写对联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通过写对联,我得以更加全面和丰富地认识和感悟生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文字的力量和魅力。
综上所述,通过写对联这个古老而又有趣的艺术活动,我不仅仅提升了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也增加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和情感世界。
写对联不仅让我愈发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也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文字的力量和魅力。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热爱并且深入地参与到对联这个古老而又有趣的艺术活动中,也会更加珍惜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鉴赏对联感悟

鉴赏对联感悟鉴赏对联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对联的欣赏和解读,可以领略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和美感。
下面列举了十个关于鉴赏对联的感悟:一、对联的形式美对联以其简洁明了、对仗工整的形式美,给人一种欣赏美的快感。
对联的两句词语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对比,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二、对联的意境美对联通过精练的文字和形象的表达,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意境美。
有的对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有的对联通过表达哲理和情感,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三、对联的文化美对联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鉴赏对联,不仅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四、对联的艺术美对联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要求词语的选用准确、对仗工整、意义深远。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欣赏到词语之间的韵律美和形式美,感受到艺术的力量和魅力。
五、对联的思想美对联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领悟到其中的思想内涵,启发自己的思考和思维方式,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修养。
六、对联的情感美对联往往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感悟和情感寄托。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情和真挚,引发自己对情感的共鸣和思考。
七、对联的教育美对联往往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学习到前人的智慧和经验,了解到一些道理和规律,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有所启发和帮助。
八、对联的幽默美有些对联通过幽默的表达和反讽,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领略到其中的幽默感和机智,让人忍俊不禁,增添生活的乐趣。
九、对联的神秘美有些对联通过玄妙的表达和隐喻,给人以神秘感和猜想的空间。
通过鉴赏对联,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神秘和深奥,激发自己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十、对联的传承美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鉴赏对联,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和价值观念,让对联成为一种文化的纽带和精神的寄托。
写春联感想400字

写春联感想400字
写春联感想400字如下:
在我看来,写春联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表达。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贴上红红的春联,寓意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
而作为中国人,我也有幸能参与到这个传统习俗中,亲身体验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写春联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洗礼。
笔墨之间,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需要精心推敲,既要符合韵律,又要寓意深远。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更加珍惜祖先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
写春联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通过笔墨,将自己对新年的美好祝愿融入字里行间,寄托着对家人的思念和祝福。
每当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贴在家门上,那种成就感与幸福感便油然而生。
这也是一种与家人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
写春联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时光。
在新的一年里,愿我们都能拥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时光,让美好的祝愿成为现实。
1/ 1。
写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写对联感悟心得300字
对联是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需要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出深刻的意境和思想。
在写对联的过程中,我深深感悟到了一些心得。
首先,写对联要有主题。
对联是一种有着明确主题的文艺形式,它可以表达人生哲理、社会风貌、自然景物等等。
在写对联之前,要先确定好主题,然后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构思和创作,这样才能使对联更加有力地传达出意境。
其次,写对联要有对仗。
对仗是对联的核心要素,也是区分对联好坏的重要标准。
对仗包括平仗、仄仗和押韵,要求前后句字数相等,声调相对应,并且要有韵律美感。
在写对联时,要注重修辞技巧,善于运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手法,使对联更加生动有力。
最后,写对联要有独特性。
对联是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要想在众多对联中脱颖而出,就需要有独特性。
在写对联时,要注意创新,不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和思维,可以尝试一些新颖的表达方式和创意,以展现自己的独特风格。
通过写对联,我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通过对联的创作和欣赏,我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培养了我对文化传统的热爱和传承的责任感。
总之,写对联不仅是一种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传递。
通过写对联,我深深感悟到了创作的艰辛与乐趣,也更加珍惜和热爱我们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写春联体会

写春联体会
红纸翻飞,墨香缕缕。
新春佳节之际,我首次拿起毛笔,蘸满浓墨,挥毫泼墨,准备
写一副春联。
不求笔走龙蛇,但愿新的一年平安如意,好运连连。
我在每一笔中追求力度与流畅的完美结合。
横要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靠;竖要
如万岁枯藤,矫若游龙,回环郁盘。
每一个字都仿佛承载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期盼。
我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副春联,更是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春联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书写过程中,我仿佛穿越到
了古代,感受到了那浓浓的文化气息。
毛笔的笔尖舞动间,似乎是先人传递的一份情意、一个祝福、一段回忆。
此时此刻,我更加珍惜这份与中华文化紧密相连的情感。
通过这次写春联的经历,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这个全球化的
时代,我们要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中华文化。
因此,我希望自己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华文化,将这份情感
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
写春联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让我们在新的一
年里,继续书写属于我们的故事,传承属于我们的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对联感悟体会各位教师,各位学友:我受五期班委之托今天有幸和大家一起交流学联的感悟领会。
说实话,比较汗颜。
因为觉得自己学得不好,怕有负教师和各位学友的期望。
但是要说收获肯定是有的。
回忆学联这一路,我大致做了一下总结归纳:分为感悟篇和实战演练篇。
一、感悟篇:我想简单说两点,一是学联如做人,一个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是必须的。
二、学联如爬山,兢兢业业,持之以恒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不断积累,循序渐进才能厚积薄发。
(因为时间关系,此处省略一千字。
)总体来说就是对东风教师提出的"四心三多"正确理解和灵敏运用。
这里有两点我觉得不能省略,一是关于"多练"的问习题。
有的同学想,我对的句子不好,怕别人笑话,因此索性只做个旁观者。
我想说,我们要勇于做那只"过河的小马",你不下水,永远不知水的深浅,不知下水后的精彩。
或许因为我是工科生,喜欢用数字来制定目的和考核目的完成。
从20XX年十一月至今,我给自己定下一个手册,每天对句最少五个。
东风教师的对句三百已经完成一半,自己出句二百多个。
加上临屏对句早就超过了一千个,且不管好坏,多炼才能锻炼我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你对不出,你就会想规定去阅读,去学习别人的句子。
从而反思自己的句子,假如只是旁观,能收获到什么呢?我一直坚信两句话,也把这两句话作为自己学习的座右铭,那就是:"勤能补拙"和"天道酬勤".东风教师在国粹搞的对句联赛中,我坚持参加对句,其中一个句子被有幸选入到优秀对句赏析里,这让我着实窃喜了一番呢。
二是练习方法问习题。
偷偷告诉你们一个学习流水对的窍门哈,这个机密我可是第一次爆料哦。
那就是除了正常的课堂练习外,经常研读学习东风教师的对句三百、出句三百,并且尝试去对句,用心去领悟他的对句思路和意境流转。
三期清浅师姐三百句对完了,我曾经下过决心,五期毕业前要把三百句对完,因为懒散,目前我完成了对句一半。
七期学弟学妹们那么厉害,一定有超越的我们的,加油哦!二、实战篇(因为中高级要学习出句和成联,所以我在这两方面多费一些笔墨)⑴分析出句:解析联意,是一切对联的开始。
分析出句包括判断出句的节奏、平仄、词性、构造等格律问习题;分析出句的修辞手法、用典。
分析出句句意、感情色调及其字外之意,找出出句的关联点即联眼;我们要通过文字感知出句要表达的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由出句给出的条件联想起某一个得当的画面来照应出句。
下面我以我非常喜欢的两个教师的经典对句为例说一下析联。
一棹撑开烟水阔==只身隐去姓名无【再嫁东风】应景分析:看到此联,我脑海里立即浮现一副山水闲淡,一个隐者悠然世外,或看花赏月,或夜舟垂纶,把酒青天的画面。
上联以景入情,"阔"是联眼,这里的"阔"不单单是看到的水面阔,更是内心放下后的一种"阔".下联延伸和递进了上联的意,原来是卸下世俗的功名,云淡风轻,才使得视野更加开阔。
再如:旧事有时归纸篓==相思照样落眉弯【东风】应景分析:满腹的心事向谁诉,知心的话语几人听?无人可听,无人可寄,只好写进纸里,丢进纸篓,散入风中——但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多读几遍东风对联,即可以发现流水对一般遵循这样的规律,这和诗词有很大的相似,就是,情景结合,以景带情,以情入景。
上联普通的叙事,下联以情致胜。
一个联,就是一副画面,一个故事。
这正是流水对最出彩和最吸引人的地方。
笛外烟村花簌簌[东风]=堂前旧燕影双双[柒米]析联:暮春时节,悠扬的笛声阵阵,放眼望去,远处的村舍在轻轻的薄烟缭绕下显得如梦如幻。
四周的绿树红花随着微风摆动,仿佛通了灵气一般,伴着音乐婆娑起舞,那成双成对的燕子仍然细语呢哝……这是一副多么灵动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啊。
绕树炊烟迷倦鸟[东风]骑牛稚子弄笛声(今)[柒米]析联:出句给的物像,树,炊烟,倦鸟。
从这里可以看出,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副黄昏暮景。
村庄里炊烟袅袅,倦鸟归林。
牧童也牧牛归来,弄一曲柳笛,童真无限……⑵对句:(一)造景与修辞:析完出句后,我们脑海里就会得到一个大致的色调和意境。
然后根据这个意境迅速在脑海里设置一个场景和画面,在这副画面里,利用出句给出的物像四周去找物像应对。
另外对句是离不开修辞的。
修辞又和造景造境密不可分的,它能将一句很平常的句子,凝炼成精,从而到达意境饱满,让句子更具诗意,更具可读性,欣赏性。
举例如下分别用"月"和"雁"做为境像,出一七言上联,准确的表达你的某种意像。
我选用了两种不同的色调,一冷一暖(这里的暖或许不算暖,算中性吧,但是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法使句子呈现不同的色调,后一个句子运用了拟人手法,则使句子一下子充满了生动性和趣味性)。
月:冷色调:出句1:凄清月下何堪恨【柒米】对句1:寂寞杯边已忘年【柒米】暖色调:出句2:蛙跳莲台惊月醒【柒米】对句2:风摇柳线逗鱼忙【柒米】雁:冷色调:出句1:云捎雁字秋声远【柒米】对句1:酒慰离人月色陪【柒米】暖色调:出句2:雁阵排兵秋点将【柒米】对句2:金风挂帅月登台【醉翁】(二)对句的流转:流水对的前后两个句子在意义上有连接、因果、条件、转折等关系。
但流水对回绝平行并列关系的。
这就需要你把出句转化为你对句的铺垫,思维的流转,要顺势而为,回扣有力。
有例如下: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对句:何处忘机一棹闲【柒米】先来说说这个"国粹论坛意境联流水对再嫁东风专习题优秀对句赏析"里的句子。
出句讲"我"被虚名羁绊多年,名利缠身,利欲蒙心,有种厌倦和无奈的情感在里头,那么对句该如何流转呢?出句厌倦了繁华和喧嚣,对句是不是该从他的向往和梦想入手呢?向往什么?肯定是山水之乐,怡情怡性。
这里我还对了一个工对的句子。
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出句:虚名累我十年久【再嫁东风】对句:浊酒浇身镇日愁【柒米】大家看看,是不是就没有流水对的那个灵动劲呢?再多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江风鼓浪催舟醒==[白衣]羁客无眠对月思=柒米出句是说江风很大,掀起的浪花把舟拍打醒了,对句就应该从醒了后怎么样呢?假想舟上的是一位羁旅的游子,睡不着望着天边的月亮会思念家乡的亲人。
才过溪山春乍现==[白衣]恰闻柳岸燕初啼=柒米这个对句是从出句的后三延伸开来的,春乍现后,会有什么发现呢?展开联想,可能会有红花,有绿树,有莺燕,有农家。
我这里用了"燕"这个物像来展现春的勃勃生机。
再如:出句:惟有青山不负我[如昔]对句:再无名利可拘人【柒米】出句:已是秋心宁似水【蘅芷】对句:任由岁月淡如茶【柒米】从上面的对句可以看出,对句都是对出句内容的补充、拓宽和丰盈,和出句形成一副生动和谐的画面。
而不是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
⑶出句和成联:"辞能达意"是对对联最基本的要求。
成联创作的主要步骤可以分为:立意、取象和章法。
所谓立意,就是确定主习题思想,围绕主习题思想构思。
没有立意在先,再好的文辞、再好的技巧,也只能是文字的堆砌。
在选取意象时特别要注意两个问习题:一是要选取最能表现自己感情的意象;二是要选取蕴意丰富的意象:所以说选取意象必须准确。
更要注意某种现象的基本含义,避免牵强附会,因此我们必须了解古诗词中一些常用物象的基本含义。
如月,山,云,松,竹,梅,寒鸦,落日等。
★比如我想表达一种淡泊宁静,不争名利的隐世情怀心态和处世原则,我会选取"山或云",⑴青山与我相看久【柒米】⑵一角湖山堪养性【柒米】⑶负手山巅云作伴【柒米】★我想表达不流俗,品性清高、雅趣,我会选取"梅、竹或月"⑴幸有梅花开院左【柒米】⑵诗砚一池邀月住【柒米】⑶虚心堪比竹【柒米】⑷诗心开画境【柒米】⑸梅边香透骨【柒米】★我想表达一种闲愁,我会选取"雨、灯花或酒"⑴披衣檐下细听雨【柒米】⑵剔尽灯花人不寐【柒米】⑶策马归来香染履【柒米】⑷清嘉月色惜无酒【柒米】对于成联内容的创作,还有关键的一点就是,必须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切忌"假、大、空".有情感的作品才能打动人心,无情感则作品苍白。
下面列举我的几个成联例子(需要说明一点,就是有的句子词性宽些,有的用词略为粗拙,需要再推敲和修改,大家勉为其难将就看下吧)。
★习题"网络情缘"[一]无声网线连千里一段情缘痛几回[二]网海无波,任心事如潮每因君起落知音有几,叹情缘似水总为爱伤悲郑重申明哈,本人虽然没有网恋的经历,但是看得多听得多,所以也算是有感而发。
★习题"濮阳印象"濮水涓涓,奔腾不止洪荒辟,阅尽千年变幻大平切切,源远流长古韵徊,唱出人世悲欢(今)(濮水:流经春秋卫地,即所谓"桑间濮上"之濮。
是濮阳一条很古老的河流。
大平:具有戏曲活化石之称的濮阳大平调是非常出名的一个戏种,它传承了数百年、在黄河两岸颇有影响。
)★习题爱情天梯[一]六千级石阶,一诺因她,糙手劈开天堑路五十年风雨,痴心共我,奇情铸就此生缘[二]历历风霜,唯石阶可证痴心不悔浓浓眷恋,愿来世仍延真爱传奇这是一道作业习题,但我仍然被男女主人公的那种情比金坚的信念与力量所深深震撼,当前社会物欲横流,急躁不堪,对爱情与真情能坚守到底的又有几人?节约时间,大家过后可以去找度娘娘★感恩1.习题母爱十月苦怀胎,养儿更觉慈恩重一生难报德,反哺莫言今日迟恰逢儿子生日在即,回想自己人生中的那段困难历程,更觉母亲的伟大。
"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是多么的精准和具有哲理,联想到时下关于"孝敬"的话习题,有感而写。
2.赠再嫁东风教师[一]情牵国学,再嫁东风终不悔笔骋联坛,频拈妙句总宜人[二]心中自有清凉地笔下常来锦绣文古风学苑东风校长涉足联坛十余载,文采出众,博学多长,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创办联班义务教学,传承国粹,把楹联艺术中最靓丽的一朵奇葩--意境联,流水对这一表现形式得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爱好者感受流水对的独特魅力,我被别人格魅力所感染,写了上面的成联。
3.习题清洁工帚写春秋霜两鬓情牵巷陌爱无声每天上班看到路边环卫清洁工辛勤繁忙的身影,感觉他们才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中最无私的幕后英雄★习题看海看潮起潮平鹭隐霞飞,海边牵手心相印任花开花落寒来暑去,一世长情爱更坚这是一幅习题图成联作业,落日,晚霞,海边,一对牵手并肩的老夫妻共看夕阳,我仿佛闻到海风的气味,我仿佛听到了海浪的声音,但是我仿佛更加感受到了他们那携手一世的幸福絮语和真情誓言!最后以一幅成联和一阙喝火令作为结束语。
虽然面临毕业,但是学无止境,我将会继续把与文字的这份特殊情缘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