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游隙标准

合集下载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
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荷。

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1)圆柱孔轴承单位um
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
(2)圆锥孔轴承单位um
轴承类型的选择
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
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
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
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
标准化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um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um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是指安装在机械设备中的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间隙大小。

这个间隙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运行效果和寿命,因此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

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一般由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来规定,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可能有不同的标准要求。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

1. 游隙配合:游隙配合是指轴承座与轴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用于保证轴承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正常工作。

游隙配合一般适用于低速、低精度的机械设备,如农机、传动装置等。

游隙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01mm到0.05mm。

2. 紧配合:紧配合是指轴承座与轴之间没有间隙,两者紧密贴合在一起。

紧配合适用于高速、高精度的机械设备,如汽车发动机、飞机发动机等。

紧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mm到0.01mm。

3. 过盈配合:过盈配合是指轴承座的内径略大于轴的外径,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过盈量。

过盈配合适用于需要提高轴承与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刚性的机械设备,如工程机械、重型设备等。

过盈配合的间隙大小一般为0.01mm到0.1mm。

除了以上常见的间隙标准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特殊处理的间隙标准,如高温环境下的间隙标准、低温环境下的间隙标准等。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间隙标准一般由相关的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来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和安装。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轴承座与轴之间的间隙问题,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总之,轴承座与轴的间隙标准是保证机械设备正常运行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有不同的间隙标准要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同时,在设计、安装和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以保证机械设备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轴承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轴承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轴承游隙是指轴承在安装后留下的内部间隙,通常用于衡量轴承的性能和精度。

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寿命、摩擦、发热和振动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为了规范轴承游隙的测量和划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标准,下面将详细介绍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游隙的测量方法。

游隙的测量通常采用测量器具,如千分尺、显微镜等,来测量轴承内外圈之间的间隙。

根据ISO标准,游隙的测量应在轴承安装后立即进行,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游隙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游隙的大小和轴承的类型来确定。

根据ISO标准,游隙等级可分为以下几类:1. 微型轴承(Miniature Bearings):微型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6个等级,分别用代码A、B、C、D、E和F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小,轴承的精度越高。

2. 深沟球轴承(Deep Groove Ball Bearings):深沟球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0、1、2、3、4、5、6和7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3. 圆柱滚子轴承(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s):圆柱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N1、N2、N3、N4、N5、N6、N7和N8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4. 圆锥滚子轴承(Tapered Roller Bearings):圆锥滚子轴承的游隙等级分为8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1、T2、T3、T4、T5、T6、T7和T8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5. 推力球轴承(Thrust Ball Bearings):推力球轴承的游隙等级通常分为5个等级,分别用代码TA、TB、TC、TD和TE表示。

代码越靠前,游隙越大,轴承的精度越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尺寸的轴承可能有不同的游隙等级划分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游隙等级和型号的轴承。

轴向游隙标准

轴向游隙标准

轴向游隙标准
一、轴向游隙定义
轴向游隙是指轴承在承受载荷时,由于内外圈相对运动而产生的沿轴线方向的间隙。

这个间隙的大小对轴承的运转性能也有重要影响,如旋转精度、稳定性等。

二、轴向游隙测量方法
轴向游隙的测量通常采用千分尺或测厚仪进行。

一般将轴承安装到测试设备上,然后施加一定的轴向载荷,通过测量载荷作用下内圈和外圈的相对位移来计算轴向游隙。

三、轴向游隙测量点设置
轴向游隙的测量点应选取在轴承的外圈和内圈上,通常在沿轴线方向上选取三个以上的测量点,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轴承的实际运转情况。

四、轴向游隙测量环境要求
轴向游隙的测量应在干燥、无尘、无振动的环境中进行,以避免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此外,测试设备应具有良好的刚性和稳定性,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误差。

五、轴向游隙合格判定准则
根据轴承型号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轴向游隙的合格判定准则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应参照轴承制造商提供的技术手册或相关标准进行判断。

通常情况下,合格的轴向游隙应在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22236轴承游隙标准

22236轴承游隙标准

22236轴承游隙标准
一、轴承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标准间隙范围
22236轴承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标准间隙范围通常为0.125mm。

此间隙范围是为了保证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寿命。

二、根据不同的工况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游隙标准
游隙标准的选择应根据轴承的具体工况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对于22236轴承,我们建议根据实际应用选择符合国际标准ISO 9624的游隙标准。

三、游隙标准的选择直接影响轴承的运转性能和寿命
游隙的选择对轴承的性能和寿命有很大的影响。

合适的游隙可以保证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平稳性,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提高轴承的寿命。

四、游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或运转不稳定
游隙过大或过小都会对轴承的运转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游隙过大可能导致轴承运转过程中产生晃动,增加摩擦和磨损,缩短轴承的寿命;游隙过小则可能使轴承运转困难,甚至卡死,同样会导致轴承过早损坏。

五、游隙标准通常采用国际标准ISO 9624
ISO 9624是国际上通用的轴承游隙标准,它规定了不同类型轴承的游隙范围。

对于22236轴承,其游隙标准应符合ISO 9624的相关规定。

六、22236轴承的游隙标准为0.125mm
根据实际应用需求和ISO 9624标准,我们建议22236轴承的游隙标准为0.125mm。

这个间隙范围可以保证轴承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寿命。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著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专业知识整理分享专业知识整理分享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

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

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

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游隙的选择从理论游隙减去轴承安装在轴上或外壳内时因过盈配合产生的套圈的膨胀量或收缩后的游隙称做“安装游隙”。

在安装游隙上加减因轴承内部温差产生的尺寸变动量后的游隙称做“有效游隙”。

轴承安装有机械上承受一定的负荷放置时的游隙,即有效游隙加上轴承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后的以便称做“工作游隙”。

如图1所示,当工作游隙为微负值时,轴承的疲劳寿命最长但随着负游隙的增大疲劳寿命同显着下降。

因此,选择轴承的游隙时,一般使工作游隙为零或略为正为宜。

图1工作游隙与疲劳寿命的关系另外,需提高轴承的刚性或需降低噪声时,工作游隙要进一步取负值,而在轴承温升剧烈时,工作游隙则要进一步取正值等等,还必须根据使用条件做具体分析。

color=#000000>表1深沟球轴承(圆柱孔)的径向游隙单位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2调心球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表5四列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圆柱孔)单位 um表3圆柱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1)圆柱孔轴承单位 um表4调心滚子轴承的径向游隙(2)圆锥孔轴承单位 um轴承类型的选择选择轴承类型时,全面掌握轴承的使用条件是至关重要的。

下表列出了主要的分析项目:具有所需旋转精度的轴承类型[轴承的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已由GB按轴承类型标准化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承游隙标准
轴承内部游隙(初始间隙)是指轴承安装在轴或壳体上之前的内部间隙量。

如下图所示,当内圈或外圈中的一个固定,另一个可以自由移动时,位移可以在轴向或径向发生,该位移量(径向或轴向)称为内部间隙,根据方向,称为径向游隙或轴向游隙。

当测量轴承的内部间隙时,向滚道施加轻微的测量负载,以便可以准确测量内部间隙,然而,此时,轴承在测量载荷下发生轻微弹性变形,间隙测量值(测量间隙)略大于真实间隙,必须补偿真实轴承间隙与弹性变形导致的增加量之间的差异,这些补偿值如下表所示。

一、游隙选择。

运行条件下轴承的内部间隙(有效间隙)通常小于安装和运行前相同轴承的初始间隙,这是由包括轴承配合、内外环之间的温差等因素造成的。

由于轴承的工作间隙会影响轴承寿命、发热、振动、噪声等,因此在选择最合适的轴承游隙时必须慎之又慎。

初始间隙和工作(有效)间隙之间的内部间隙差(过盈配合引起的间隙减少量,或由于内外环之间的温差引起的间隙变化)可以通过公式δff=δ-(δf+δ)计算,其中:δff代表有效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代表轴承内部间隙,单位毫米;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代表内外环温差引起的间隙减少量,单位毫米。

当轴承以过盈配合安装在轴和壳体上时,内圈将膨胀,外圈将收缩,从而减少轴承的内部间隙,膨胀或收缩量取决于轴承的形状、轴
或壳体的形状、各个零件的尺寸以及所用材料的类型。

差分的范围约
为有效干扰的70%-90%,可以通过公式δf=(0.70~0.90)·Δdeff计算,其中:δf代表因干涉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Δdeff代表有效
干扰,单位毫米。

在操作过程中,通常外圈比内圈或旋转部件的温度低5到10C,然而,如果壳体的冷却效果大,则轴连接到热源,或加热物质通过空心
轴传导,内外圈之间的温差可能更大,因此,由于内外圈的胀差,内
部间隙量进一步减少,可以通过公式δ=α·Δ·D计算,其中:δ代表由于热差而减少的间隙量,单位毫米;α代表轴承钢线膨胀系数
12.5x10/°C;Δ代表内外环温差,单位°C;D代表外圈滚道直径,
单位毫米。

外圈滚道直径D可以使用公式D=0.20(d+4.0D)计算,其中:d代
表轴承孔径,单位毫米;D代表轴承外径,单位毫米。

二、轴承游隙选择标准。

从理论上讲,就轴承寿命而言,任何轴
承的最佳工作内部间隙都是轴承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的轻微负间隙。

不幸的是,在实际操作条件下,保持这种最佳公差充其量也很困难,
由于各种波动的工作条件,这个微小的负间隙可能很快变成一个大的负间隙,大大降低了轴承的寿命,并导致产生过多的热量。

因此,应选择初始内部间隙,其将导致略大于负内部工作间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例如正常负载、配合、速度、温度等),标准内部间隙将提供非常令人满意的工作间隙,上表列出了各种应用和操作条件下的非标准间隙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