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学习材料四篇_

合集下载

2023年师德师风学习材料(5篇)

2023年师德师风学习材料(5篇)

2023年师德师风学习材料(5篇)篇一一、敬业,树立师德形象何为师德?师德即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

如: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等。

如何敬业?1、敬业要有诚心这是一个教师必备的最基本的心态。

无论是上班时还是下班后;无论是校园内还是校园外;无论是情绪好还是情绪坏,都会自主、自觉地意识到:我是教师,我就应担任这份职业的社会职责和道德职责,一丝不苟地对待教育中的任何一件事。

2、敬业要有恒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路艰巨而漫长,它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浮躁。

如果能该行,就该行吧,如果不能改变现状,那只有耐心、有恒心地潜心于研究业务,全身心地投入教育。

一个学困生,不是靠一次两次的辅导教育就能转化,他需要一年、两年的关注、辅导、教育,甚至更多!3、敬业要有爱心教育要根植于爱。

马卡连柯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人,唯有爱,教师才会用快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才会把辛苦的教育事业当作乐趣来从事,它能使教师感到每个学生的喜悦和苦恼都在敲打他的心,引起他的思考、关怀与担心。

”,应对差生,我们要想:“假如是我的孩子”我舍得放下吗?应对犯错的孩子,我们要想:“假如我是孩子”我多么期望他人的理解和谅解。

这种设身处地,充满爱的换位做法,会使问题解决得更好,更完美。

二、豁达,收获快乐的心灵有这样一个有关佛家禅语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在山中身居简出的禅师,一天夜晚,他碰到一位正要行窃的小偷,一无所获的小偷慌不择路,禅师却对他说:“别急,天上的明月会给你指路的。

”说完,顺手把自己脱下的外衣也递给了他。

第二天,禅师在门口发现了小偷送还的外衣,感慨道:“我最后送了一轮明月给他。

”其实,对于一个污垢的心灵,最需的是一轮明月,为他指路的明月!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犯下的一些错误,我们做教师不妨豁达一点,不妨满怀一颗真挚的爱心,投一束亲切的目光,做一个放行的手势,让他们在老师关爱的目光中温暖内心,以感悟和省悟。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精选8篇)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精选8篇)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精选8篇)师德师风学习材料师德师风学习材料(精选8篇)师德建设决定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我国整个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师德师风学习材料(精选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失去爱和尊重,他将很难健康地发展。

因此教师必须在理解、尊重、爱护学生的基础上,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

为什么要加强师德建设呢?一、师德是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是教育之魂。

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

只有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

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经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师是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等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

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

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往往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

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通关系的法宝——“博爱之心”,矛盾就无法解决。

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生动活泼与严肃守纪的辨证统一,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相结合。

二、教书育人是师德的关键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材料6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材料6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材料6篇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体会材料 (1) 只有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才能培养出明礼、诚信、自尊、自爱、自信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一周的师德培训,使我对教师的职责、师德的内涵又加深了一层认识,对教育教学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从走出大学校门到现在,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政”把自己的教学工作搞好就是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通过在市大会堂听到两个先进教师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深深体会到:为为一位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教好书,给学生讲讲道理那么简单,而是要从社会,学校,班级,甚至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养成健全人格,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负责任,有用的人才。

教师的职责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什么是师德?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其内涵。

第一,高尚的师德必须对学生充满爱。

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然而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加困难。

记得北师大林崇德教授曾说过,“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的爱,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无私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极其神圣纯真的。

这种圣洁的爱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真实感情,就会“亲其师、敬其师”,从而“信其道”,从而达到真正教育的目的。

在工作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叹,为什么有些学生不能体会出我对他的爱呢,有时反而对我的爱充满警惕和不屑。

通过培训我真正的认识到,原来我的感情还是没有到位,甚至有点急于求成,其实爱贯穿在我平时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相信学生一定会领会到的,就想扎根海岛的那位老师,正是她那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对学生的爱,最终得到学生由衷的尊敬,这些是教育的真谛,是我努力的方向。

第二,作为教师必须对某一学科具有的丰富的知识、精通的业务、严谨的治学、创新的教学,这也是师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备坚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能使学生产生一种信赖感,进而转化为一种很强的人格力量,去激励、鞭策学生。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五篇】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五篇】

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五篇】篇一师德师风专题讲座材料时光荏苒,转眼年初又至年末。

在这近一年来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师德师风”学习活动,我都积极参与,认真学习,并自觉于其中受益良多。

今天对学习成果梳理了一下,于是有了这份总结。

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铸师魂历史更迭,时代发展。

老师这个称呼所承担的内涵也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这个时代不再是“孔夫子领诸国大夫,从三千弟子”的时代,也不再是士农工商阶级分明的时代;这是个全民普及教育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师又该承担起怎么的责任,又该拥有怎样的内涵?这就是我所思考的“魂”,应该是什么样的师魂。

“魂”者,本质也。

师的内涵因时代的变更而变化,但本质从来未有变过,即---传道授业。

这四字放在今天,道即是道德准则,业即是当代知识(即这个时代所流行的科学观)。

我们为师者,在过去或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精英金字塔尖,今天则是普普通通的劳动大众。

即往日为师之大,今日为师之微。

在这个时代里探究师魂,则是往微里面研究什么是道,什么是业。

我认为,在我(一个普通的地理老师)这里的道,就是做人的美德,譬如善良、正直、勇敢、智慧。

在我这里的业,就是传授他们足够多的有用的地理知识。

从上可以看出,要铸师魂,须有师德,也须有师才。

德于才先。

(二)树师德若传道,必先得道。

做为一个在孩子蒙童心中播撒美德种子的园丁,如果己身不正,又如何能是美德的种子在孩子们心里生根发芽?在这近一年的学习里,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自己平时或多或少有一些小毛病,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可是对于老师来说就会被放大成大毛病。

例如:老师如果上课经常迟到,也许只迟到一两分钟,但就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们就会认为遵纪守时并不是那么重要;老师如果今日话明日忘,朝令夕改,孩子们就会觉得原来承诺也就那么一回事。

意识到这些后,我时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以之践‘道’。

(三)展师才欲授业,必先精于业。

但怎么样才算是精于业呢?我个人看法是这样的。

师德师风教育材料7篇

师德师风教育材料7篇

师德师风教育材料7篇师德师风教育材料(篇1)我院开展了师德学习心得征文活动,对于刚刚迈入教师队伍整一年的我有很多的感触。

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师德应该是第一位的。

师德古已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赋予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在当今的知识时代对师德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我认为师德不是孤立的,而是多方面系统的。

一、爱岗敬业、献身教育是师德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职业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和标准,塑造学生的思想道德,向学生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和工作能力,决定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

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教师不仅仅是在奉献、在燃烧,而且同样是在汲取,在更新,在升华。

教师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是苦中有乐,乐在其中。

教师最大的乐趣就是照亮了别人,充实了自己。

正是这种成就感、幸福感,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劳地为教育事业献身。

对任何一种职业,都要明确其职业性质,才能落实其相应的社会地位和有关的.待遇。

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的教师职业更不例外。

教师到底是自由职业者还是国家公职人员,虽然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有的是作为公务员)对待的。

国家公职人员(或公务员)的显著特点是有具体的职业资格要求,有专门的机构进行严格的考试并认定职业资格。

对于教师而言,目前,日本、美国、德国、法国等国都在实施教师资格制度。

在上述国家,必须取得国家认定的教师资格后,才有可能由政府任用为教师。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是把教师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干部”对待的。

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将教师身份规定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从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看,仍把教师列为国家公职人员。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范文(5篇)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范文(5篇)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范文(5篇)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看完了这位优秀教师的师德讲座,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的身影在我脑海挥散不去,他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

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

这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一门艺术,因为人是最神秘最复杂的生物。

面对一群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如何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尊重,如何对他们实施德育教育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认识到教师肩头的重任,一定要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教育学生,最重要的是要倾注爱心。

教师没有深切的爱就难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用爱心架起师生心灵的桥梁,注意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就应该服从老师,被老师批评是理所当然的事。

然而,这种观点在当今社会显然已不适用。

学生,尤其是处于生长叛逆期的中学生,他们追求个性发展,个体意识明显加强,更追求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平等交往。

因此,我想,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

在开展班级德育工作,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条件、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学生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教师就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应对每个学生都有全面的细致的了解。

高校师德师风总结材料汇总(五篇)

高校师德师风总结材料汇总(五篇)

高校师德师风总结材料汇总(五篇)高校师德师风总结材料篇一一、在思想上,爱国爱党,积极上进。

本人思想端正,热情努力,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办事认真负责。

并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

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师表形象要时刻注意,我在注意自身师表形象的同时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

因为我深信良好的品行是每个人身上最美的东西,在工作中能够主动与同事研究业务,互相学习,配合默契,教学水平共同提高,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

作为老师我更明白,只有不断充电,才能维持教学的活力。

二、在教育教学上,敬业爱岗,严谨治教。

根据学校的课堂教学常规严格做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追求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体辅导和个人辅导,热情辅导中下生,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考查,做好学生的补漏工作。

把堂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者和加工者,充分发掘学生自己的潜能。

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的“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

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

在工作中,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及教学管理水平。

在校内,虚心、主动地向老教师请教自然、科学知识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更严谨。

虚心学习,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精华,在自己的教学中为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平时向书本学习、向身边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但我平时工作中出现需改进的地方也较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扬长补短,不断努力。

总而言之,现在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作出自己奉献。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3篇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13篇

师德师风材料(五)“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有两个人值得每一个身处高校立德树人岗位上的人铭记:一个是应为所有师者崇敬学习的钱易,一个是当为所有师者引以为戒的沈阳。

现将相关信息做以下简要呈现,希望所有传道、授业、解惑的矿大师者,都能时刻以师者之荣钱易为榜样,以师者之耻沈阳为警戒,规范自己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清华大学教授钱易: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我更愿意说的是‘后生可慰’,‘欣慰’的‘慰’,因为看到学生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个一个超越了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不要叫我院士,请叫我老师。

因为做老师是我真正喜欢的事情。

”听到别人介绍自己是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清华大学第一位女院士时,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钱易总是摆摆手,拒绝这些“高帽”。

她最中意的还是那顶名为“老师”的帽子,并且已经戴了近六十载。

钱易是天生的师者。

有一次,她给青年学生作演讲,主持人准备椅子,她拒绝了。

讲了一个多小时,主持人怕她身体吃不消,就搬来凳子。

有人提问,她又会不自觉站起身来回答。

讲台上的钱易一头华发,身着浅素色绸衫,金丝边眼镜后的双眸充满睿智和笑意。

从青丝到白发,她是几代清华人的记忆。

如今已81岁的她,仍然躬耕于三尺讲台,瘦小身材,却被尊称为“大先生”。

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一门六院士,半门皆教师。

”钱易家世煊赫,国学大师钱穆是她的父亲,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是她的堂兄。

钱易说自己更看重后半句。

“我父亲、母亲是老师。

两位叔父、两位姨妈和两位舅父都是老师。

我有三个哥哥一个妹妹,加上配偶,一共10人,九个半是老师(注:钱易的先生在研究院工作,是博士生导师,用钱易的话来说算‘半个老师’)。

下一代里又有6个当老师的……”小时候,钱易家住在有十几户人的苏州大院,“邻居们知道母亲是教师,就把放学后无人看管的孩子送到我家上晚自习,母亲在身边来回走动,给每一个孩子辅导功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四篇_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一)
作为学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
的教师。

作为教师,也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
有道德的学生。

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同学都愿意接近的学生,或者要
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你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
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推断,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
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史大的影响。

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
德的人。

学生接近教师有很多原因。

除了道德,教师的学识、权力、外表等都
会成为促使学生接近的因素。

但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权力
只能维系短暂的顺从与亲近,外表只能吸引肤浅的注意。

真正打动学生内
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

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
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

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
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

对教师来说,最好的回报就是得到学生的真心拥戴。

但对一位教师师
德师风的真实准确的评价,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学术和行
政的种种权力,以及对学生所能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之后,才能真正得到。

史学界有盖棺论定”之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教师在位,特别是对那些地
位高、权力大的教师,大家的评价常常言不由衷。

因此,一个教师只有当
他(或她)已不在人世,或者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
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

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

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二)
实际上,遵守诺言、讲求信用、乐于助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等等这些在古代就在平日里要求常人做到的,都是义”字的题中之义。

把这些放在教师身上,同样是一种美德。

那些不讲义气,在学生困难时不解囊相助,学生需要时不能设法满足,学生遇到危险
时不能挺身而出的教师,恐怕也谈不上有师德.
为人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

眼下大
学教师有一种浮躁的心态,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教师。

浮躁实际上
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

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
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

所以说,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

在教师职业中,这种心态主要有十种具体表现:
1.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
2.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
3.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
4.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
5.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
6.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
7.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
8.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
9.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
10.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三)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

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
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
服务的对象上。

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
你的亲人突然死去,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
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

但是当医生站在手术台旁,售货员站
在柜台后,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病人、顾客和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
移到医生、售货员和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殡仪馆和领
导者那里。

在病人面前你就是医生,在顾客面前你就是售货员,在学生面
前你就是教师。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我,这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
的要求,是一种境界。

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师德不仅是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即风气问题。

个人师德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
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

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特别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
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

这时的师德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
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大到
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
极坏的社会风气。

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
风相伴相随。

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

所以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

而特殊说,由
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所以,任何时候,提倡教师的师德师风都是
必要的。

师德师风学习材料(四)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

相互学习、相互尊重。

封建社会里老百姓称当官的为父母官”,是期待这
些官能为民办事,也是对好官的一种尊称。

其实真正的衣食父母是老百姓。

封建社会把这个关系颠倒了。

当教师也有同样的道理。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
之言。

既然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