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人物描写也是独具特色。
以下是一些《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
1、个性化的语言和行为:在《红楼梦》中,每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语言和行为特点,反映出他们不同的性格、身份和文化背景。
例如,林黛玉的语言优美、含蓄,而薛宝钗的语言则圆滑、谦逊,两人的性格特点也通过语言得到了体现。
2、精细的肖像描写:在《红楼梦》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着详细的肖像描写,包括外貌、服饰、神态等方面。
这些肖像描写不仅让读者对人物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反映了人物性格和身份。
3、深入的心理刻画: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刻画,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例如,贾宝玉的性格矛盾、情感复杂,作者通过许多细节描写了他的内心世界。
4、对比和反衬:在《红楼梦》中,作者常常使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通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差异。
例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对比,凸显了两人不同的性格和命运。
5、人物关系的处理:在《红楼梦》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作者通过精心的处理,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例如,贾母与贾宝玉的关系,反映了家族和传承的问题。
6、多元的叙事方式:在《红楼梦》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叙事方式来展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例如,第一人称叙述、第三人称叙述、多角度叙述等,这些叙事方式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和复杂性。
总之,《红楼梦》中人物描写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个性化、细致入微、深入心理刻画、对比反衬、人物关系处理以及多元叙事方式等方面。
这些特色使得《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借鉴和启示。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

《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红楼梦》艺术的巨大成就, 突出表现在它善于刻画人物上。
小说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多达480多人, 其中能给人以深刻印象的有几十个, 宝、黛、钗、王熙凤等都堪称是千古不朽的艺术典型。
《红楼梦》人物塑造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 注意形象的真实与自然。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 作者就借石头之口, 激烈抨击了野史和才子佳人小说, 写男子则貌如潘安, 才似子建;写女子则沉鱼落燕, 闭月羞花之类的陈腐俗套, 他书中的人物, 都按着生活的本真状态客观、如实地进行刻画, 像鲁迅所说: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 并无讳饰, 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 坏人完全是坏的, 大不相同, 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 都是真的人物。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比如, 大观园里那么多美女, 作家并不是把她们写得一无陋处:林黛玉体弱多病;薛宝钗微嫌肥胖;鸳鸯脸上偏有许多雀斑;史湘云爱二不分, 是个咬舌子;香菱虽美, 却既呆且憨总之, 没有一个完人。
惟其如此, 我们才觉得它们这些形象更真实。
庚辰本第20回黛玉嘲笑湘云咬舌, 把二哥哥说成爱哥哥时, 脂砚斋夹批道: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 如太真之肥, 飞燕之瘦, 西子之病, 若施于别个不美矣。
今见咬舌二字加以湘云, 是何大手眼敢用此二字哉?不独不见其陋, 且更觉轻俏娇媚, 俨然一娇憨湘云立于纸上。
第48回写香菱, 脂砚斋又夹批道:呆头呆脑的, 有趣之至。
最恨野史中有一百个女子皆曰聪明伶俐, 究竟看来他行为平平。
今以呆字为香菱定评, 何等妩媚之至。
反面人物如贾雨村, 生得腰圆背厚, 面阔口方, 更兼剑眉星眼, 直鼻权腮, 并不是一付坏人面孔, 作者并未将其脸谱化。
所以, 甲戌本第1回眉批道:最可笑世之小说中, 凡写奸人, 则用鼠耳鹰腮等语。
又如第80回写夏金桂, 一般是鲜花嫩柳, 与众姐妹不差上下的人, 也未将妒妇脸谱化。
所以庚辰本夹批说:别书中形容妒妇, 必曰黄发黧面, 岂不可笑。
红楼梦人物描写

红楼梦人物描写《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作为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其人物形象塑造无疑是其独特魅力的体现。
在这个庞大的世界里,每一个人物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和命运。
以下将着重介绍几位主要人物的描写。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贾府的少爷,聪明、敏感、情感丰富。
他天生带着一种文人气质,对诗词歌赋颇有造诣,心地善良,对待身边的人总是充满同情和温暖。
然而,他也有一些消极的特质,比如优柔寡断、多愁善感。
在整个小说中,贾宝玉的形象通过他的情感经历和命运变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林黛玉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她是贾宝玉的表妹,天生美貌,聪慧伶俐。
与贾宝玉一样,林黛玉也是一个敏感多愁的人,对命运的嬉笑怒骂常常超乎寻常。
她痴情而执着,对贾宝玉有着深深的感情,但同时又难以摆脱宿命的束缚。
林黛玉的形象在小说中展现了一个女子的柔弱和坚毅,并通过她的悲剧经历使读者对她产生了深深的同情。
薛宝钗薛宝钗是贾府的侄女,出身清高,气质高雅。
她与贾宝玉、林黛玉三人之间构成了一段错综复杂的爱情纠葛。
薛宝钗富有智慧和计谋,她的形象展现了一个聪慧而冷傲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薛宝钗对自身地位和命运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与贾宝玉、林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富有冲突和张力。
以上是《红楼梦》中几位主要人物的简要描写,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轨迹,共同构成了这部伟大作品独特的人物群像。
通过对这些人物的细腻刻画,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立体鲜活的形象,使得整个故事如同一幅立体交错的画卷,吸引着读者去探索其中的情感和命运。
红楼梦描写人物的方法

红楼梦描写人物的方法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塑造了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故而谈讨《红楼梦》的人物塑造方法十分必要,管中窥豹,或许可见一斑。
(一)肖像描写《红楼梦》的肖像描写十分具有层次感,具体体现在林黛玉进贾府和贾宝玉游幻境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单纯的外貌描写,比如对与贾母外貌只一句“鬓发如银”便一笔带过。
②详尽的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揉和在一起写,比如写王熙凤外貌描写结束后,加以神态描写“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当然这里也隐隐包含了凤姐的性格特征。
③外貌、神态描写后加以性格描写,比如写完宝玉的外貌神态描写后,加了《西江月》的两首词充分说明了宝玉“不学无术”“家国无望”的性格特点。
④贾府众多人物的肖像描写都是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的,但都是片段性描写,集中笔墨描写的是警幻仙子,用了一篇赋体来写,写的特别出彩,姑且称之为《美人赋》吧,这几乎是把肖像描写作为整体部分加以细致描摹了。
人物肖像描写也呈现出阶段性的变化,为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性格的演变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描写《红楼梦》里的环境描写层次性也特强,包括虚实两个方面,这里对应着佛家关于前世今生来世的三重境界说。
虚幻的方面包括太虚幻境阴司环境的的创设,太虚幻境集中在开篇甄士隐的梦境和第五回贾宝玉的梦境中,阴司环境在林黛玉去世后贾宝玉梦游黄泉里有描写,就不多讲了。
现实的环境描写当然主要集中在大观园了,略微谈讨下成因。
大观园的背景环境是荣宁二府,这个在林黛玉进贾府里借黛玉的视角从外到内有了具体的描述。
后来因为选妃省亲重新设置了大观园的典型环境,大观园从贾政试才宝玉的情节中借宝玉视角集中写了大观园的外部环境,元妃省亲也有进一步对大观园环境的集中描写,并且部分名称的修改,最后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借刘姥姥的视角具体描写了内部幻境,到此为止,大观园的环境算是交代清楚完整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自然环境还有社会环境的描写,集中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中对荣宁二府的人物关系介绍和葫芦案中门子关于护官符的描写说明都是反映社会环境特质的。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红楼梦的艺术特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红楼梦》的艺术特色1、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是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
全书一百二十回,上半部“备记凤月繁华之盛”,下半部写“树倒猢狲散”的衰败局面,其中第五十四至第五十五回之间是个转折,由喜转悲,由盛转衰,由荣转枯,第五十四回是全书热闹的顶点,第五十五回便开始急转直下。
大体说来,全书按贾府的衰败阶段分为四大段落:第一部分(前5回):序幕。
对于全书有着纲领性作用。
它对全书的主题、主线、副线以及贾府家事、人丁、四大家庭之间的关系和十几个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命运都作过或明或暗的概括。
第二部分(第6-55回):是贾府的全盛时期。
第三部分(第66回-104回):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时期。
第四部分(第105回-120回):是彻底衰落时期。
作为一部博大精深的百万巨着,作者组织了大大小小的故事,描写了无休无止的斗争,在这蔚为大观的历史长廊里,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宝黛爱情悲剧的发展始末,两者相互穿插交织,是支撑这座艺术大厦的栋梁。
此处每一人物又几乎自成起讫的故事线索,又有如斗拱短柱。
条条线索、错落编织,所以《红楼梦》又有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的美称。
关于《红楼梦》结构的其他说法还有:近代的“四时气象说”(二知道人)、“二十一大段说”(王希廉)、张新之的“三大支说(张新之)以及当代的“波纹结构说”(无名氏)、“立体式建筑说”(周汝昌)、“复叠框架结构说”(曹涛)等。
2、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之所以成为我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名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物描写的成功,因为人物是小说的灵魂。
据何绵阶、邢颂恩所着《百二十回<红楼梦>人名索引》统计,在《红楼梦》里,有名姓的人物共七百多人,上至皇妃亲王、公侯太监、夫人小姐、公子士人、世族权豪;下至贫民百姓、丫环村妪、僧侣尼姑、相士医家、市井无赖、艺人门客、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一应具全。
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毕业论文(设计)晋中分校太谷辅导站本科(本、专)汉语言专业师范方向题目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发表日期2006年 2 月28 日撰写日期2006 年 4 月31 日开始2006 年7 月9 日结束答辩日期2006 年8 月日学生姓名王娟平学号051080280指导教师王文蕊职称中学高级教师目录封页………………………………..1页目录………………………………..2页论文提纲…………………………..3页内容摘要、关键字(中、英文)…4-6页正文……………………………….(7-22) 参考文献……………………………23页论文提纲一、序论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一部古典小说,也是世界文化史上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化且具有人类文化普通价值的少有杰作之一。
《红楼梦》能够而且已经起到引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作用。
《红楼梦》这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多少年来一直被后人传阅、研究,那么它究竟有哪些特点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它的艺术特色、个性何在?这就必须从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上来看曹雪芹这位伟大作家的文学创作。
二、本论一、主题的多义性:二、富多样的人物塑造三、语言特色四、结论《红楼梦》内容宏富,包罗万象,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化的回顾、总结、浓缩和艺术的表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生活文化的集大成者。
《红楼梦》是读不尽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一部作品,它所含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它所储存的信息量越大,也就越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关注和探讨的热情。
研读《红楼梦》就是在研读中国的传统文化,它已经成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化石和标本了,这是中国任何一部其他小说难以达到的成就。
内容摘要:论《红楼梦》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小说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写作方法上是积极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表现方式的有机融合,力求更充分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用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来引导读者认识生活。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

浅析《红楼梦》的细节描写内容提要:《红楼梦》中细节描写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增强作品真实性,深化文章主题的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语言,心理,外貌,行为等四个方面来进行论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细节描写不仅能够深刻而有力地揭示主题思想,而且能够使主题思想变得含蓄隽永。
关键词:《红楼梦》细节描写人物性格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杰出的作品,总是以细节描写取胜的。
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
离开细节,就谈不上逼真地反映生活,尤其对以家庭生活为题材而缺少惊心动魄的传奇情节和宏大场面的作品更是如此。
《红楼梦》是以细节描写的丰富、细腻、生动、深刻见长。
《红楼梦》的细节描写,精雕细刻,却又十分真实自然,不露一丝人工斧凿痕迹;含义丰富,却又出乎平常,能于小中见大,细中见深,最能体现出“琐碎中有无限烟波”。
分析和欣赏这些具有高度真实感的情节和细节描写,对我们今天的创作,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在《红楼梦》中,曹雪芹总是紧紧地把握住了细节描写与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内在联系,使人物性格的鲜明性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同时显现在读者的眼前《红楼梦》的人物语言生动鲜活,确能使读者从书本上听出声音,进而又能从纸面上看到活动着的人物,并体会出他们的思想和心理。
王熙凤的性格是比较复杂的,她聪明泼辣而又极善言辞。
她丰富的思想性格,很多时候也都是由她的说话表现出来的。
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的出场就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在笑声之后,便听见“我来迟了。
不曾迎接远客!”黛玉感到很惊异,在众人皆“敛声屏气”的庄肃气氛中,独她一个人竟敢如此“放诞无礼”。
可见她在贾府中的地位,也可见她迥异于别人的性格。
王熙凤是一个机灵聪明的人,这机灵和聪明就常常表现在她的嘴上,特别是从她对贾母的讨好奉承中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
小说这样描写她在初见黛玉时的说话和表现: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

《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贾宝玉:贾府的掌上明珠,以才情出众和聪明睿智而闻名。
他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善于写诗作画。
他善良正直,关心家族的兴衰,对待朋友和女性都极其真诚。
他与林黛玉也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最终却不能在一起,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林黛玉:一个美丽而富有才华的女孩,她自幼聪明机智,与贾宝玉有着相似的性格。
她眼中有着疏离和悲伤的情感,不容易接纳其他人,对世界充满了矛盾和不安。
她与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情感,在贾府的兴衰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贾母:贾府的家长,对家族的兴衰有着深刻的认识。
她是一个勤劳善良的母亲,对待家族成员非常慈爱和关心。
她以家庭为重,经常积极参与家庭事务,与贾府的其他成员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王熙凤:林黛玉的表妹,贾府嫡庶之争的中心人物。
她机智聪明,心机深沉,懂得利用自己的优势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她与贾府的其他人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以及与贾宝玉之间存在着隐秘的感情。
贾政:贾府的家长,尽管身份显赫,但他对家族的状况视而不见,不愿意参与家庭事务。
他糟蹋了家族的财富,导致了贾府的衰败。
他是一个消极懦弱的人,容易屈服于他人的影响。
林妹妹:一个温柔娴静的女孩,与林黛玉是至亲之关系。
她是一个善良纯真的人,对贾府的兴衰持有朴素的希望。
她与贾宝玉的感情是纯洁而真实的,但最终却被迫与其他男人结婚。
薛宝钗:林黛玉的同母异父姐姐,贾府的庶出之女。
她聪明机智,心地善良,被贾府成员广泛认可和欢迎。
她与贾宝玉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她与林黛玉之间也存在着矛盾与竞争。
贾探春:贾府的次子,与贾宝玉是亲密的朋友。
他聪明才智,懂得如何利用家族的资源来促进自己的成长。
他在贾府的兴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最终却被贾府的萧规曹随所束缚。
这些人物是《红楼梦》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和命运,通过他们的故事,叙述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和人生的悲喜。
他们的形象栩栩如生,深入人心,让人们在阅读《红楼梦》时产生共鸣,感受到人生的真实和复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的写人艺术
《红楼梦》是继《三国演义》之后古典四大名著中最宏大的作品,
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巅峰之作,它的宗旨是以阐写统治者权谋体系
的变迁,与之并行的就是作者独到而精湛的写人艺术。
一经出版,《红楼梦》便以其丰富多彩的写人艺术把人们吸引住了,《红楼梦》共有120多个人物,他们组成家族史诗式的演变过程,最
突出的是林黛玉因为孝敬母亲而怨天尤人,朴实勤劳节俭,又具有浪
漫多情、孤独情爱、悲剧爱情等种种情感复杂演变的传奇故事,有极
高的人物凝而又神话传说般的艺术塑造,把她形象化,成为小说史上
的国宝,作者用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林黛玉的性格线索一一画出来,以达到突出其她的美德的目的。
此外,《红楼梦》写的不仅仅是人的不幸,也写出了人的善良和符合
常理的善意。
比如林妹妹,林妹妹明朗善良、聪明而又有礼貌,母亲
称赞她是“良禽择木”,这在当时大受欢迎,受到很多人的赞扬。
又如
贾宝玉,他以其英勇善良的人格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喜爱,表现出功成
名就的智慧,更显出了一个良好的品格。
总之,《红楼梦》的写人艺术非常出色,以其充满戏剧性和深刻性的
写作风格,诠释了人物心灵的深刻内涵,令读者深受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