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的故事
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小故事

有关勾股定理证明的小故事
咱今儿来讲个勾股定理证明的小故事。
话说在古代,有个超级聪明的希腊人叫毕达哥拉斯。
这家伙就跟数学有不解之缘似的。
有一天呢,他在朋友家做客,人家那个地板啊,是用正方形的瓷砖铺的,一块一块整整齐齐的。
毕达哥拉斯就盯着那地板看,突然他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
他看到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这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正好是两块瓷砖的边,斜边呢,刚好是沿着瓷砖的对角线。
他就开始琢磨了,要是把这几个正方形的面积算一算呢?他发现呀,两条直角边对应的正方形面积之和,居然就等于斜边对应的正方形面积。
这就像是发现了一个超级神奇的宝藏密码。
然后他就开始各种研究、证明,最后得出了这个著名的勾股定理,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还有一个说法呢,是咱们中国古代的数学家也对勾股定理有深入的研究。
在三国时期,赵爽那也是个数学大神。
他为了证明勾股定理,画了一个大正方形,这个大正方形里又套着四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
他就想啊,大正方形的面积可以用两种方法算。
一种呢,就是边长乘以边长。
另一种呢,就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
通过这么一捣鼓,最后也证明了勾股定理。
你看,不管是西方的毕达哥拉斯,还是咱们东方的赵爽,都在这个勾股定理上费了不少心思,这个定理就像一座桥梁,把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连接得死死的,可神奇啦!。
勾股定理的证明小故事

勾股定理的证明小故事
“哇,今天的数学作业好难啊!”我一边嘟囔着一边坐在书桌前发愁。
这时,妈妈走了过来,笑着问我:“怎么啦,小家伙,愁眉苦脸的?”我指了指作业本上的题目,说:“妈妈,你看这个勾股定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证明。
”妈妈摸了摸我的头,说:“别着急呀,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
”
于是,我和妈妈开始了一场关于勾股定理的探索之旅。
妈妈说:“勾股定理呀,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魔法,它能让我们知道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呢。
”我好奇地问:“那到底是怎么个关系呀?”妈妈拿出纸和笔,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说:“你看,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勾股定理啦。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妈妈接着说:“我们来做个小实验吧。
”说着,她找来了一些小木棍,拼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然后,她让我分别量出三条边的长度。
我认真地量着,还一边记录下来。
量完后,我按照妈妈说的计算起来,呀,真的发现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呢!我兴奋地叫起来:“妈妈,真的是这样耶!”妈妈笑着说:“对呀,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神奇之处呀。
”
我开心地说:“哇,原来数学这么有趣呀!”妈妈点点头,说:“是呀,只要你认真去发现,数学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呢。
就像勾股定理,它可不是随随便便就有的,是好多数学家努力研究出来的呢。
”我想象着那些数学家们努力探索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敬佩。
我突然觉得,学习就像是一场冒险,每一个新的知识都像是一个等待我去探索的宝藏。
而勾股定理,就是我今天发现的一个大宝藏!我一定要好好记住它,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宝藏等着我去发现呢!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能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
关于勾股定理的故事

关于勾股定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位名叫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他是古希腊的数学大师,也是著名的勾股定理的发现者。
据传,毕达哥拉斯在一次旅行中发现了一块美丽的田野,他被这块田野上的三棵树所吸引,这三棵树分别是高大的橡树、修长的松树和婀娜多姿的柳树。
毕达哥拉斯被这三棵树的形状所吸引,他开始思考它们之间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发现,无论这三棵树怎么移动,它们的位置总是呈现出一个特殊的形状,这个形状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他很好奇,于是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他发现,如果橡树和松树之间的距离是3,橡树和柳树之间的距离是4,松树和柳树之间的距离是5,那么这三棵树所形成的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毕达哥拉斯非常兴奋,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的普遍性。
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推理,最终总结出了著名的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这个定理不仅解决了他当时遇到的问题,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数学工具。
勾股定理的发现,不仅让毕达哥拉斯名声大噪,也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人们通过勾股定理,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比如测量地面上两点的距离、建筑物的高度、航空航天中的导航等等。
勾股定理的应用无处不在,它成为了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毕达哥拉斯的发现,不仅是一次偶然的发现,更是一次伟大的探索。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解开了这个数学难题,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勾股定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就能够发现新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这个故事也启发着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够不断地前进。
所以,让我们一起学习勾股定理,探索数学的奥秘,让我们在勾股定理的世界里,感受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美丽。
勾股定理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向着数学的海洋进发!。
数学童话故事3篇

数学童话故事篇一:勾股定理的故事从前,有一只数学天才的小乌龟,它的数学成绩总是全年级第一,可是却因为太过聪明而引起妒忌,被其他小动物孤立。
小乌龟每天独自一个人玩耍,最喜欢的就是在草地上画画,画的是各种各样的几何形状。
有一天,小乌龟画了一个三角形,但是他不知道三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于是他烦恼不已。
偶然间,它遇到了一只神仙,神仙看到它的烦恼,就送给了他一本奇妙的书,这本书里有很多有趣的数学知识和方法。
小乌龟很开心,打开书一看,发现了本书中最重要的一个定理——勾股定理。
小乌龟很快地就学会了这个定理,于是它就可以算出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了。
小乌龟回到了学校,向同学们展示了勾股定理,从此以后,他成为了学校里的明星,许多小伙伴也开始学习数学,他们从此欢快地在一起玩耍,探索数学的奥妙。
小乌龟的勇气与智慧,让他摆脱了孤独,获得了友谊和尊重,这也成为小动物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例子,展开了一段充满梦幻和思索的人生。
篇二:费马大定理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名叫费马的年轻人,他非常聪明,其数学成绩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水平。
但费马从不满足于学习成绩的评定,他想要寻找一些真正的赏心悦目的事情。
终于,费马找到了数学中最有名的一个定理—“费马大定理”。
他深深地研究了这个定理,试图找到证明它的方法。
费马机智地利用自己的数学经验,对问题进行推导,尝试证明这个定理。
可是,费马却怎么也得不出证明。
他苦思冥想,几乎放弃了证明这个定理的希望。
而在他逝世后,才由大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证明了费马大定理,它成为数学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定理之一。
这位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之所以会产生这个定理,是因为他在阅读毕达哥拉斯的《算术书》时,提出了一个猜想:当n>2 时,a^n+b^n=c^n 没有正整数解a,b,c。
这个猜想经过三百多年的历史演变和世界各国的多名数学家的尝试,才由安德鲁·怀尔斯所证明。
在这项定理背后,闪耀着费马坚定不移的热情和对数学的热爱。
勾股定理有关的历史故事

勾股定理有关的历史故事说到勾股定理,这可是数学里的老古董了。
记得小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讲,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们老早就发现了这个定理,还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勾股定理”,听着就很有文化味。
据说,这个定理最早是商高告诉周公的,他俩的对话被记载在《周髀算经》里。
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意思就是,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一个是3,另一个是4,那斜边就是5。
这可是公元前的事儿,比那个叫毕达哥拉斯的古希腊人早了不知道多少年。
后来,三国时期的赵爽对这个定理做了详细的注释,还用“勾股圆方图”给出了证明。
再后来,刘徽也用“出入相补法”证明了这个定理。
但你知道吗?这个定理不光在中国,古巴比伦人、古埃及人、古印度人也都发现了它。
据说,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的时候,他的学派还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这个定理也被人叫做“百牛定理”。
不过,这帮人不是吃素的吗?感觉有点扯。
这个定理不光是数学课本上的一个知识点,它在实际生活里也有大用处。
比如,建房子、造桥、搞工程什么的,都得用到它。
而且,它还告诉我们,有时候,数和形是分不开的,就像油条和豆浆,绝配!现在,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已经有好几百种了,每个人都能找出自己的方式来证明它。
不过,对我来说,还是赵爽和刘徽的方法最直观,也最接地气。
毕竟,咱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就是厉害,早早就把这定理给整明白了。
勾股定理不光是数学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很多事情,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就像这个定理,不同的文明古国,不同的人,都从自己的角度发现了它,但最后,大家都走到了同一条路上。
这大概就是数学的魅力吧,简单,却又深不可测。
勾股定理的故事

勾股定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叫做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家,他发现了一条神奇的定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勾股定理。
毕达哥拉斯生活在古希腊的一个小岛上,他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在大自然中探索数学规律。
有一天,毕达哥拉斯走在田间小路上,看到了一个农民正在修理他的田地。
农民用了三根木棍,想要修出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田地。
毕达哥拉斯被这个场景吸引住了,他立刻意识到了三根木棍的长度有着特殊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开始仔细观察,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将三根木棍分别标记为a、b、c,其中c是斜边的长度,a和b分别是直角边的长度。
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a的平方加上b的平方等于c的平方。
这个规律让毕达哥拉斯感到非常兴奋,他决定将这个规律称为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发现,让毕达哥拉斯声名远扬。
他的发现不仅在数学领域引起了轰动,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人们在建筑、航海、天文等领域都能够看到勾股定理的身影,它成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勾股定理的故事告诉我们,数学是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够发现数学的美妙之处。
毕达哥拉斯的发现,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勾股定理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古老的传说,它也是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正是由于毕达哥拉斯的发现,才让我们对数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美好。
勾股定理的故事,就像一颗闪亮的明星,永远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数学的奥秘,也让我们明白了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愿我们能够像毕达哥拉斯一样,用心去发现数学的美丽,让勾股定理的光芒照耀着我们的生活。
和勾股定理有关的历史故事

和勾股定理有关的历史故事勾股定理,哎呀,这可是个令人激动的故事!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我们现在在学校里学习的数学公式,其实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勾股定理的来龙去脉。
1. 古希腊的智慧1.1 毕达哥拉斯的传奇首先,我们得回到古希腊时代。
话说古希腊有个数学天才,名叫毕达哥拉斯。
这个家伙真是不简单,他发现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数学原理,就是勾股定理。
这个定理的内容其实挺简单的: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的对面那条边(也就是斜边)上的平方,等于其他两条边上平方的和。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枯燥?但毕达哥拉斯可是把这个定理搞得风风火火的,他可是把这当成了他最炫酷的发现呢。
1.2 定理的应用毕达哥拉斯不仅发现了这个定理,还在生活中应用它。
比如在修建房屋或者建筑的时候,他用这个定理来确保墙壁是垂直的。
可以说,这个定理在他的手里,就像是一个万能的工具箱,啥都能修!2. 勾股定理的传承与发展2.1 从希腊到中国勾股定理并不是只有希腊人在用。
咱们中国的古人也早就知道这个定理了。
翻开《周髀算经》,你会发现中国古代数学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已经知道了这个定理。
古代中国的数学家们在“九章算术”中也提到过类似的概念。
看来,不同的文化都在探究这个有趣的数学世界呢!2.2 中西交流的桥梁随着时间的推移,东西方的数学知识不断交流,勾股定理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它不仅在建筑、航海中大显身手,也成为了数学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各种各样的数学家和科学家们都在用这个定理,简直是大显神威!3. 勾股定理的现代意义3.1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到现在,勾股定理依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无论是测量房间的大小,还是计算房间对角线的长度,我们都在用到它。
可以说,勾股定理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位“隐形助手”,无时无刻不在帮我们解决问题。
3.2 教育中的重要性在教育中,勾股定理不仅仅是一个数学公式,它还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工具。
通过学习勾股定理,孩子们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勾股定理的传说故事

勾股定理的传说故事
在中国那可是有一个超有趣的说法呢。
相传啊,大禹治水的时候,就用到了跟勾股定理有关的知识。
大禹那可是个厉害人物,到处治理水患。
当时他得知道怎么把河道挖得合适,怎么计算那些堤坝的尺寸啥的。
据说,他在治水过程中就发现了这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神奇关系。
你想啊,他要让堤坝稳稳当当的,直角三角形的形状在工程里肯定老常见了。
可能一开始就是凭经验,今天这儿修个堤,明天那儿挖个渠,修着修着就发现了规律。
比如说一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就像两个得力的小助手,一条边长是3,另一条边长是4,那斜边啊,不多不少正好是5。
这就像是一个小秘密被大禹发现了一样,靠着这个秘密,他治水工程的计算就更加准确,最后成功治理了水患。
在国外呢,也有个好玩的故事。
那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这人可是个大数学家。
有一天他在朋友家做客,他朋友家的地板是那种用正方形瓷砖铺成的。
毕达哥拉斯就盯着那地板看,他发现啊,以一块瓷砖的对角线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正好等于两块瓷砖的面积之和。
他就开始琢磨这个事儿,在地上画来画去的。
他想啊,要是把这个瓷砖的边长看成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那对角线不就是斜边嘛。
他就开始深入研究,最后得出了这个勾股定理。
他高兴得不得了,觉得自己发现了宇宙间的一个大秘密。
他还杀了一百头牛来庆祝呢,这就是所谓的“百牛定理”。
你看,不管是中国大禹治水还是古希腊毕达哥拉斯看地板,都让这个勾股定理被人们发现了,这个定理可是在数学的大花园里开了一朵超美的花呢,对后来建筑、测量啥的用处可大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万物皆数”——毕达哥拉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简介】泰勒斯(Thales)在哲学上有个对立面,这个人就是首先提出物质运动应该符合数学规律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60年~公元前480年)。
【人生简历】公元前580年,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米里都附近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的小岛)——爱奥尼亚群岛的主要岛屿城市之一,此时群岛正处于极盛时期,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远远领先于希腊本土的各个城邦。
毕达哥拉斯的父亲是一个富商,九岁时被父亲送到提尔,在闪族叙利亚学者那里学习,在这里他接触了东方的宗教和文化。
以后他又多次随父亲作商务旅行到小亚细亚。
公元前551年,毕达哥拉斯来到米利都、得洛斯等地,拜访了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菲尔库德斯,并成为了他们的学生。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萨摩斯的诗人克莱非洛斯那里学习了诗歌和音乐。
公元前550年,30岁的毕达哥拉斯因宣传理性神学,穿东方人服装,蓄上头发从而引起当地人的反感,从此萨摩斯人一直对毕达哥拉斯有成见,认为他标新立异,鼓吹邪说。
毕达哥拉斯被迫于公元前535年离家前往埃及,途中他在腓尼基各沿海城市停留,学习当地神话和宗教,并在提尔一神庙中静修。
抵达埃及后,国王阿马西斯推荐他入神庙学习。
从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25年这十年中,毕达哥拉斯学习了象形文字和埃及神话历史和宗教,并宣传希腊哲学,受到许多希腊人尊敬,有不少人投到他的门下求学。
毕达哥拉斯在49岁时返回家乡萨摩斯,开始讲学并开办学校,但是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成效。
公元前520年左右,为了摆脱当时君主的暴政,他与母亲和唯一的一个门徒离开萨摩斯,移居西西里岛,后来定居在克罗托内。
在那里他广收门徒,建立了一个宗教、政治、学术合一的团体。
他的演讲吸引了各阶层的人士,很多上层社会的人士来参加演讲会。
按当时的风俗,妇女是被禁止出席公开的会议的,毕达哥拉斯打破了这个成规,允许她们也来听讲。
热心的听众中就有他后来的妻子西雅娜,她年轻漂亮,曾给他写过传记,可惜已经失传了。
毕达哥拉斯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属地克劳东成立了一个秘密结社,这个社团里有男有女,地位一律平等,一切财产都归公有。
社团的组织纪律很严密,甚至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每个学员都要在学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加入组织还要经历一系列神秘的仪式,以求达到“心灵的净化”。
他们要接受长期的训练和考核,遵守很多的规范和戒律,并且宣誓永不泄露学派的秘密和学说。
他们相信依靠数学可使灵魂升华,与上帝融为一体,万物都包含数,甚至万物都是数,上帝通过数来统治宇宙。
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其他教派的主要区别。
学派的成员有着共同的哲学信仰和政治理想,他们吃着简单的食物,进行着严格的训练。
学派的教义鼓励人们自制、节欲、纯洁、服从。
他们开始在大希腊(今意大利南部一带)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也因此引起了敌对派的嫉恨。
后来他们受到民主运动的冲击,社团在克罗托内的活动场所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毕达哥拉斯被迫移居他林敦(今意大利南部塔兰托),并于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岁。
许多门徒逃回希腊本土,在弗利奥斯重新建立据点,另一些人到了塔兰托,继续进行数学哲学研究,以及政治方面的活动,直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
毕达哥拉斯学派持续繁荣了两个世纪之久。
【“万物皆数”】最早把数的概念提到突出地位的是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很重视数学,企图用数来解释一切。
宣称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研究数学的目的并不在于使用而是为了探索自然的奥秘。
他们从五个苹果、五个手指等事物中抽象出了五这个数。
这在今天看来很平常的事,但在当时的哲学和实用数学界,这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在实用数学方面,它使得算术成为可能。
在哲学方面,这个发现促使人们相信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本人以发现勾股定理(西方称毕达哥拉斯定理)著称于世。
这定理早已为巴比伦人和中国人所知(在中国古代大约是战国时期西汉的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录着商高同周公的一段对话。
商高说:“…故折矩,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
”商高那段话的意思就是说:当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短边)和4(长边)时,径隅(就是弦)则为5。
以后人们就简单地把这个事实说成“勾三股四弦五”。
这就是中国著名的勾股定理.),不过最早的证明大概可归功于毕达哥拉斯。
他是用演绎法证明了直角三角形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之和,即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数论毕达哥拉斯对数论作了许多研究,将自然数区分为奇数、偶数、素数、完全数、平方数、三角数和五角数等。
在毕达哥拉斯派看来,数为宇宙提供了一个概念模型,数量和形状决定一切自然物体的形式,数不但有量的多寡,而且也具有几何形状。
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把数理解为自然物体的形式和形象,是一切事物的总根源。
因为有了数,才有几何学上的点,有了点才有线面和立体,有了立体才有火、气、水、土这四种元素,从而构成万物,所以数在物之先。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规律都是由数决定的,都必须服从“数的和谐”,即服从数的关系。
毕达哥拉斯还通过说明数和物理现象间的联系,来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理论。
他曾证明用三条弦发出某一个乐音,以及它的第五度音和第八度音时,这三条弦的长度之比为6:4:3。
他从球形是最完美几何体的观点出发,认为大地是球形的,提出了太阳、月亮和行星作均匀圆运动的思想。
他还认为十是最完美的数,所以天上运动的发光体必然有十个。
一个理论他还有一套这样的理论:地球沿着一个球面围绕着空间一个固定点处的“中央火”转动,另一侧有一个“对地星”与之平衡。
这个“中央火”是宇宙的祭坛,是人永远也看不见的。
这十个天体到中央火之间的距离,同音节之间的音程具有同样的比例关系,以保证星球的和谐,从而奏出天体的音乐。
整数的变化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在数学上有很多创造,尤其对整数的变化规律感兴趣。
例如,把(除其本身以外)全部因数之和等于本身的数称为完全数(如6,28,496等),而将本身大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盈数;将小于其因数之和的数称为亏数。
几何的其他贡献在几何学方面,毕达哥拉斯学派证明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两个直角”的论断;研究了黄金分割;发现了正五角形和相似多边形的作法;还证明了正多面体只有五种——正四面体、正六面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和正二十面体。
万物皆数他同时任意地把非物质的、抽象的数夸大为宇宙的本原,认为“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质”,是“存在由之构成的原则”,而整个宇宙是数及其关系的和谐的体系。
毕达哥拉斯将数神秘化,说数是众神之母,是普遍的始原,是自然界中对立性和否定性的原则。
【毕达哥拉斯得到的伦理观】在早年的治学时期,毕达哥拉斯经常到各地演讲,以向人们阐明经过他深思熟虑的见解,除了“数是万物之原”的主题外,他还常常谈起有关道德伦理的问题。
他对议事厅的权贵们说,“一定要公正。
不公正,就破坏了秩序,破坏了和谐,这是最大的恶。
起誓是很严重的行为,不到关键时刻不要随便起誓,可是每个官员应能立下保证,保证自己不说谎话。
”在谈到治家时,他认为对儿女的爱是不能指望有回报的,但做父亲的应当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获得子女由衷的敬爱。
父母的爱是神圣的,作子女的应当珍惜。
子女应是父母的朋友,兄弟姐妹之间也应该彼此互敬互爱。
当提到夫妻关系时,他说彼此尊重是最重要的,双方都应忠实于配偶。
他谈到过自律的问题。
他说,自律是对人个性的一种考验,对儿童、少年、老人、妇女来说,能自律是一种美德,但对年轻人来说,则是必要。
自律使你身体健康,心灵洁净,意志坚强。
毕达哥拉斯从如何培养自律讲到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人的自律只能在理性和知识的指导下才能培养起来,而知识只能通过教育才能获得,所以教育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
他形象的描述了教育的特性:“你能通过学习从别人那里获得知识,但教授你的人却不会因此失去了知识。
这就是教育的特性。
世界上有许多美好的东西。
好的禀赋可以从遗传中获得,如健康的身体,娇好的容颜,勇武的个性;有的东西很宝贵,但一经授予他人就不再归你所有,如财富,如权力。
而比这一切都宝贵的是知识,只要你努力学习,你就能得到而又不会损害他人,并可能改变你的天性。
”诚然,作为一种唯心主义的世界观,毕达哥拉斯和他的学派的科学探索无法找到正确的方向,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给后来的自然哲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消极影响。
但是,这些失误,并不能掩盖毕达哥拉斯在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列宁告诉我们,毕达哥拉斯是“科学思维的萌芽同宗教神话之类幻想间的一种联系”。
【毕达哥拉斯的小故事】毕达哥拉斯有次应邀参加一位富有政要的餐会,这位主人豪华宫殿般的餐厅铺着是正方形美丽的大理石地砖,由于大餐迟迟不上桌,这些饥肠辘辘的贵宾颇有怨言;这位善于观察和理解的数学家却凝视脚下这些排列规则、美丽的方形磁砖,但毕达哥拉斯不只是欣赏磁砖的美丽,而是想到它们和[数]之间的关系,于是拿了画笔并且蹲在地板上,选了一块磁砖以它的对角线AB为边画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面积恰好等于两块磁砖的面积和。
他很好奇,于是再以两块磁砖拼成的矩形之对角线作另一个正方形,他发现这个正方形之面积等于5块磁砖的面积,也就是以两股为边作正方形面积之和。
至此毕达哥拉斯作了大胆的假设:任何直角三角形,其斜边的平方恰好等于另两边平方之和。
那一顿饭,这位古希腊数学大师,视线都一直没有离开地面。
【西方哲学史——毕达哥拉斯】作者:英伯特兰·罗素著来源:《西方哲学史》毕达哥拉斯对古代和近代的影响是我这一章的主题;无论就他的聪明而论或是就他的不聪明而论,毕达哥拉斯都是自有生民以来在思想方面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数学,在证明式的演绎推论的意义上的数学,是从他开始的;而且数学在他的思想中乃是与一种特殊形式的神秘主义密切地结合在一起的。
自从他那时以来,而且一部分是由于他的缘故,数学对于哲学的影响一直都是既深刻而又不幸的。
让我们先从关于他生平已知的一些很少的事实谈起。
他是萨摩岛的人,大约鼎盛于公元前523年。
有人说他是一个殷实的公民叫做姆奈萨尔克的儿子,另有人说他是亚波罗神的儿子;我请读者们在这两说中自行选择一种。
在他的时代,萨摩被僭主波吕克拉底所统治着,这是一个发了大财的老流氓,有着一支庞大的海军。
萨摩是米利都的商业竞争者;它的商人足迹远达以矿产著名的西班牙塔尔特苏斯地方。
波吕克拉底大约于公元前535年成为萨摩的僭主,一直统治到公元前515年为止。
他是不大顾虑道德的责难的;他赶掉了他的两个兄弟,他们原是和他一起搞僭主政治的,他的海军大多用于进行海上掠夺。
不久之前米利都臣服于波斯的这件事情对他非常有利。
为了阻止波斯人继续向西扩张,他便和埃及国王阿马西斯联盟。
但是当波斯王堪比西斯集中全力征服埃及时,波吕克拉底认识到他会要胜利,于是就改变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