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上册教案 芬芳茉莉

【课题】芬芳茉莉【教材内容】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通过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音乐风格。
二、发展性目标1、通过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不同音乐风格,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初步学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歌曲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不同情绪的演唱。
【教学重难点】准确分辨三首不同民歌的旋律特点及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钢琴【教学过程】师播放音乐,设问:导入:师:今天,潘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中国民歌,其中最著名的,号称中国第二国歌的是?(茉莉花)设问:你听过这首歌吗?你在哪里听过?你喜欢吗?“今天我带来的茉莉花你们未必听过。
”师完整播放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设问: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是什么风格?2、师生讨论。
师简介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首句是两个重复短句,结束在徵音上;由于基本节奏型的改变、升sol和升do的使用、字前的装饰音及句尾的拖腔的使用等,都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其次,歌词的变化(主要唱《西厢记》中张生戏莺莺的故事)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3、再请同学们听听东北民歌《茉莉花》1)这首歌曲的旋律特点是怎样?音乐风格是怎么样的?2)生完整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3)师介绍东北的《茉莉花》较之江苏的《茉莉花》变化很大,除故事情节相同,个别音调进行相近外,在调式、旋律的行腔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并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就连“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来。
如“啦”、“呀”、“哎哟”、“哪”、“嗯啊”、“哎嗨呀”、“嗯哎呀”、“呀依呀”等。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首《茉莉花》外,还有山西、陕西、四川等许多地方都有以茉莉花为题的民歌,所表现的内容、歌词大体相近,但旋律都有各自的地方风格特点。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

音乐教案《茉莉芬芳》《茉莉芬芳》教学案例一、教学课题:《芬芳茉莉》二、教材内容:人音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课《茉莉花》音乐欣赏。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方法:音乐欣赏法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作品《茉莉花》,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民歌演唱风格、表达情感上的差异以及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2:能力目标:通过聆听不同体裁、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中歌曲的情感,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情感目标:通过聆听多首“茉莉花”为主题的音乐作品,感受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魅力,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教学重点: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演绎形式的《茉莉花》,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的感受;并能够用柔美的声音有感情的轻声歌唱及演绎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音乐。
七、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
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鉴赏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
八、教学准备班班通,课件,茉莉花茶,相关图片、视频;九、教学过程片段师:在十九世纪末的西方有一位歌剧大师普契尼,他的作品《图兰朵》就是以我国明朝一位公主为主人公的歌剧,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部歌剧的一个片段《东方升起月亮》。
(播放视频)师:或许就是这动人的旋律感化了残酷的公主,刚才的视频中所播放的音乐大家熟悉吗?同学们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生自由回答:播放的音乐是《茉莉花》,歌曲旋律优美。
师:同学们见过茉莉花么?对茉莉花又有哪些了解?生:(自由回答)师:现在请同学们抬头看看大屏幕,让我们跟着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花的海洋(播放茉莉花图片,背景音乐为童声合唱《茉莉花》) 师:我们的茉莉花花朵儿小巧,洁白晶莹,不仅可以做盆栽(出示茉莉花盆栽图片),还可以入药、泡茶(出示茉莉花茶图片)。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一等奖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一等奖《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一等奖案例名称:芬芳茉莉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课时:1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小学音乐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聆听茉莉花(江苏民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0

小学音乐人音版(简谱)(吴斌主编)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聆听茉莉花(江苏民歌)》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
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歌曲分析
《茉莉花》选自六年级上册,是一首家喻户晓的中国民歌中的小调。
又名“鲜花调。
《茉莉花》自古以来流行全国,有各种各样的变种,但以流行于江南一带的一首传播最广,最具代表性。
她旋律委婉,波动流畅,感情细腻;通过赞美茉莉花,含蓄地表现了男女间淳朴柔美的感情。
歌曲为单乐段结构,徽调式,歌曲主体由三个乐句构成。
歌曲旋律基本由级进的十六分音符构成,旋律婉转流畅,抒情优美,切分音和一字多音的运用使歌曲更显轻盈活泼。
二、学生分析
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的思想有很大的变化,他们喜欢当今社会流行的音乐,喜欢非主流音乐,喜欢有个性的事物,虽不喜欢课本及中国作品但是也不是反对音乐课上的学习内容,所以课堂上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仅单纯的唱歌课,也要在唱歌课上多元化的学习和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参与,一节音乐课后会收获很多的知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聆听东北和河北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并体验民歌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唤醒学生的民族热情。
2.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良好的呼吸支持的声音歌唱,通过演唱、对比、聆听等方法,分辨各地民歌的不同特点。
3.知识与技能
1、指导学生从节奏、旋律、风格、语言上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东北民歌和河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 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案例名称:芬芳茉莉科目:音乐教学对象:六年级时:1时一、教学内容分析《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讲授本单元的第一时。
根据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
二、教学目标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这节我想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时,特地以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题:听、问、看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新,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学会演唱《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芬芳茉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比较《芬芳茉莉》的特点。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芬芳茉莉》。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民族音乐特点等。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1册第四课)【教学内容】1.学唱《茉莉花》2.欣赏不同版本《茉莉花》【教学分析】本课选自人音版音乐教材第11册第四课,《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民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弘扬民族音乐”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内容以江苏民间音乐《茉莉花》为主题,向学生展示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独特的,丰富多样的色彩与风貌,学生通过对茉莉花香味、外型的了解以及对歌曲旋律逐步深入的感知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茉莉花的美,在此基础上达到有感情的完美表达。
【教学目标】1.了解民歌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感受民歌的民族风格与地方色彩。
能随音乐有感情的轻声歌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2.通过聆听不同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民歌的变异,感受不同风格音乐的气质、生活的纯真与美好在音乐中的表现。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茉莉花》已走上了世界的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把握和对以茉莉花为主题的不同音乐感受,以及对这些音乐所具有的共性和不同个性的把握和区别。
【教学难点】通过体验--引导--讨论--再引导得出结论的方法,在对比中找个性,在感受中寻求其共性的东西。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风景如画,南北风光更是别具一格,各有千秋。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一个地方,是哪儿呢?就在下面的歌曲中,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媒体出示江南风景图)音乐播放《茉莉花》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南方或江南)3.师:为什么呢?你们为什么说这是我国的南方地区江南呢?学生回答。
4.师:的确,受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条件的影响,北方的风景建筑显得更为雄壮、气势磅礴。
南方的较之北方,似乎更偏向于精致、小巧、秀丽些。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说课稿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的教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歌词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教材通过这首歌曲,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然而,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芬芳茉莉》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对歌曲的学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演唱《芬芳茉莉》这首歌曲,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旋律,以及对于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2.讲解法: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视听法: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的音频和视频,让学生进行视听学习。
4.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练习演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播放《茉莉花》的音频,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讲解:教师对歌曲的节奏、旋律等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示范: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4.练习:学生进行歌曲的练习,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展示:学生进行演唱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总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1.过程性评价:主要对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能力等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名称:芬芳茉莉
科目:音乐
教学对象:六年级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芬芳茉莉》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该单元包括两个课时。
按照教学计划的进度,今天的音乐课讲授本单元的第一课时。
根据课本德内容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我将江苏版、东北版和河北版的《茉莉花》和《东边升起月亮》编排在一起,上了一堂欣赏课。
二、教学目标
1、聆听不同题材、体裁、结构、风格、演唱形式的《茉莉花》,体验音乐作品的音乐情感与形态,感受音乐情境的美,喜爱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追求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2、了解民歌体裁、演唱风格、曲式结构、表演形式等知识,能随着音乐有感情地轻声歌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这节课我想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能够将音乐、图片、mtv相结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以音乐为主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自主、探究的小组合作式学习。
在教学方法上,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们去探索音乐的语言。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茉莉花》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聚着劳动人民对中华民族的无限热爱和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因此在设计《茉莉花》这课时,特地以课前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营造氛围,再通过对茉莉花的了解导入新课,进一步通过讲述歌剧《图兰多》的传奇故事,了解茉莉花音乐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
进而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实践并掌握音乐知识,再通过让学生欣赏比较多种版本的《茉莉花》,螺旋上升拓宽知识面,感受《茉莉花》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同时,尽可能的使音乐属于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去感受民族音乐的.美,进而爱上民族音乐。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及对《茉莉花》风格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能力。
3、课前搜索相关内容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课题:听、问、看
1、教师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
2、问:刚才听到的音乐你熟悉吗?是什么?把你了解的茉莉花的形态、色彩描绘一下。
3、看:课件多媒体展示茉莉花的图片。
1、学生听流行版的《茉莉花》。
2、分组讨论、交流。
3、观看茉莉花,了解其形态。
1、营造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
2、我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会用各种方法去了解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花的情感。
二、欣赏普契尼歌剧《图兰朵》片段《东边升起月亮》。
1、歌剧简介:关于江苏民歌《茉莉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想听吗?
2、播放歌剧《图兰朵》片段和《东边升起月亮》的音乐。
1、学生听老师讲故事。
2、听歌剧音乐。
激发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将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融于感受和鉴赏领域中,调动学生
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唱歌曲《茉莉花》。
1、教师伴奏全曲。
2、教师有感情地边弹边唱,强调歌唱表情和声音位置。
3、你感受到这首歌曲是什么样的风格?
4、播放江苏风景课件。
教师:学了江苏民歌《茉莉花》后,想不想欣赏江苏的风光。
5、你能把自己总结出来的歌曲风格用歌声表现出来吗?
6、教师播放歌曲范唱。
7、教师分组检查演唱效果。
1、学生跟着老师的琴声用“lu”模唱旋律。
2、学生轻声试唱歌词。
3、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婉转、柔美)。
4、欣赏江苏风景。
5、学生轻声跟范唱带试唱。
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1、感受茉莉花的柔美、细腻与江南的人文风情也有关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评价的能力。
四、拓展欣赏(感受与体验多样《茉莉花》)
1、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黑鸭子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演奏、萨克斯演奏)
教师:由于人们的喜爱和民歌的变异性,有了很多版本的《茉莉花》。
2、播放宋祖英悉尼歌剧院演唱会视频片段。
教师:《茉莉花》不仅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还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
在多种重要场合都要奏响它。
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演唱会。
就在这场演唱会里,她深情地演绎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度介绍给全世界。
获得全场来自世界各国的观众热烈的掌声。
1、学生欣赏人声、器乐《茉莉花》片段。
2、欣赏宋祖英演唱视频。
1、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不同风格,了解民歌的变异性并探究其形成的根源。
2、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情动于中,有感而发,表达自己对《茉莉花》的感悟。
五、寄语未来。
小结:《茉莉花》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如《茉莉花》一般美的民族音乐。
期待着有一天在你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光彩,从你们的心田飞向世界!让我们再次高歌《茉莉花》。
并在歌曲结束时随音乐离开教室。
再次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
纯真而美好的感情是人类共同的追求;茉莉花的洁白无暇、高雅真挚,代表了人类共同的理想。
七、教学评价设计
1、你的歌声真美妙,就如百灵鸟一般。
2、你的耳朵真灵敏!
3、你们专注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老师看你听得很认真,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哦!
6、从师生合作演唱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7、从你的表情上让我感觉到江南民歌确实很优美。
8、谢谢你精彩的回答!
9、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
4、你说得还不完全,没关系,谁来帮他补充一下。
10、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八、板书设计
《茉莉花》江苏民歌委婉流畅、柔和优美的江南风格
教学反思:
为了能使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我作了如下的设计:首先,用黑鸭子组合演唱的《茉莉花》导入,营造一种清新的学习氛围。
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认识茉莉花,了解茉莉花,然后通过《茉莉花》的传说引出《东边升起月亮》,并介绍中国民歌《茉莉花》也随着这部经典歌剧的流传而享誉世界。
籍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让学生初步感受茉莉花的旋律,并回答问题引出本课课题《茉莉花》,学生通过教材提供的知识点,初步了解《茉莉花》及小调民歌特点,使学生初步感知细腻柔美的江南风情,并感受歌曲的情绪。
由于茉莉花的旋律学生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曲谱较为简单,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
整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只有在歌曲结束句的演唱上,由于学生气息运用不是很到位,有个别学生遇到了演唱上的困难。
教师要在这里给予学生更多演唱方法上的指导。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芬芳茉莉教案】相关:
1.芬芳茉莉的优秀教案
2.人音版《走进新疆》优秀教案
3.人音版《雨花》优秀教案
4.人音版《放牧》小学音乐教案
5.人音版《动画城》优秀教案
6.《芬芳茉莉》的说课稿
7.人音版音乐教学计划
8.人音版六年级上册音乐教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