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学各科)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大纲2017年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道德与法治

合集下载

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大纲》

2017年小学《综合素质考试大纲》、《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大纲》

《综合素质》(小学)一、考试目标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国考版)一、考试目标(育萃教育)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育萃教育)(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育萃教育)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育萃教育)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二)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二)

第六章教学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概念: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定时间、地点、场合下的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

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

教学的基本任务:①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⑤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概念:教学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

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

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实施者;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对象;③教材:是教学的内容,教师要传授教材,学生要领会教材的内涵;④教学手段:是上述三要素相互联系的桥梁。

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①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规律;②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③知识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④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教学过程的本质:①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认识过程。

这种认识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复杂过程。

教学过程中,师生正是在传授、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去认识客观世界,并同时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和素质。

②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教学过程不等同于一般的认识过程,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首先,教学是个体认识,不是对人类历史的总体认识,因此教学过程主要是获得间接经验的过程;其次,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性,教学的个体认识往往是不相同的。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

2017年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2017年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2021年整理精品文档)

(完整word)2017年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2017年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2017年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全部内容。

20XX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专业知识姓名: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考点、准考证号。

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号,每个空格只能填写一个阿拉伯数学,要填写工整、笔迹清晰。

2、请考生认真核对答题卡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姓名、准考证呈、座号与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是否一致。

3、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注意事项要求、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黑其它标号。

4、答其它题目时,必须使用0。

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6、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0XX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一、基础知识(一共6题,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A.粗犷(guǎng)蹿(cuān)出炽(zhì)热千乘(shèng)之国B.脊(jǐ)梁矜(jīn)持瞑(míng)目衣冠(guàn)楚楚C.戏谑(xuè) 强(qiǎng)迫骨髓(suǐ) 怙恶不悛(quān)D.镌(juān)刻作(zuò)坊敛(liǎn)财闭目塞(sè)听参考答案:C【解析】A.炽(chì)热 B.衣冠(guān)楚楚 D.作(zuō)坊2、下列成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吐故纳新苦心孤诣贻笑大方相濡以沫B.雕虫小计如火如荼姹紫嫣红防微杜渐C.巧舌如簧韬光养晦吹毛求疵欢呼鹊跃D.班门弄斧甘之如饴穷兵渎武绞尽脑汁参考答案:A【解析】B.雕虫小技C。

2017福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大纲

2017福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大纲

2017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新大纲福建教师招聘网免费提供2016福建教师考试公告最新资讯、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资料、福建教招历年考试题库以及福建教资历年考试题库等。

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要求,以教育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充分体现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

力求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应聘者掌握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分析、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考试范围主要涵盖时事政治、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四大模块。

(一)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年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12年修订)5.《教师资格条例》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8.《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与《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9.《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10.《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11.《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12.《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13.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14.《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15. 《福建省“十三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三)教育学1.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与社会生产力(3)教育与文化3.教育与个体的发展(1)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的发展的因素4.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作用(2)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3)素质教育观5.学校教育制度(1)学校教育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6.课程(1)课程及影响课程的因素(2)课程设计(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7.教师与学生(1)教师的职业角色与劳动特点(2)教师的专业素养(3)教师的专业发展(4)学生及其特点(5)师生关系8.教学(1)教学的意义与任务(2)教学过程(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4)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5)教学组织形式9.教育评价(1)教育评价及其作用(2)课堂教学评价(3)教师评价(4)学生评价10.思想品德教育(1)思想品德教育及其意义(2)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3)思想品德教育过程(4)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与方法(5)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11.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1)班主任及班主任工作的意义(2)班级与班级管理(3)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策略(四)心理学1.心理与心理学(1)心理学概述(2)科学心理学的发展(3)脑的结构与功能2.感觉与知觉(1)感觉及感觉规律(2)知觉及知觉规律(3)感知觉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3.记忆(1)记忆及其规律(2)记忆品质(3)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4.表象与想象(1)表象及其特点(2)想象及其类型(3)学生想象力的培养5.思维(1)思维与思维过程(2)思维的品质与培养(3)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6.注意(1)注意及其功能(2)注意的品质(3)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7.情绪与情感(1)情绪、情感及其功能(2)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8.意志(1)意志与意志行动(2)意志行动过程(3)学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9.个性倾向性(1)需要(2)动机(3)兴趣与信念(4)价值观10.个性心理特征(1)能力及能力差异(2)能力测验(3)能力的形成与发展(4)气质及气质类型(5)性格及其结构(6)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7)气质、性格与教育11.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学生的认知发展(2)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3)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12.教师心理(1)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2)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13.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及其分类(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3)认知学习理论(4)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2)学习动机理论(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5.学习的迁移(1)学习迁移及其种类(2)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3)迁移与教学16.知识的学习(1)知识学习的类型(2)知识的获得(3)知识的保持17.技能的学习(1)技能及其种类(2)操作技能的形成(3)心智技能的形成18.问题解决的学习(1)问题与问题解决(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3)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9.学习策略(1)典型的学习策略(2)学习策略的学习和训练20.品德的形成(1)品德的实质(2)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3)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4)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培养21.课堂管理(1)课堂管理概述(2)课堂管理过程(3)处理严重的问题行为四、考试形式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017福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学科》大纲

2017福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学科》大纲

2017福建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英语学科》大纲福建教师招聘网免费提供2016福建教师考试公告最新资讯、福建教师考试备考资料、福建教招历年考试题库以及福建教资历年考试题库等。

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二级)所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内容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2.考查考生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3.考查考生对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考试范围涵盖三个方面,即小学英语教学内容、高等教育对应于小学英语课程的相关专业知识以及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论内容。

(一)小学英语教学内容1.语言知识(1)语音: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

(2)词汇:知道单词是由字母构成的;知道要根据单词的音、义、形来学习词汇;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的600~700个左右的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并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表达二级规定的相应话题。

(3)语法:①在具体语境中理解以下语法项目的意义和用法: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和名词所有格;人称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等;表示时间、地点和位置的常用介词;简单句的基本形式。

②在实际运用中体会以上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

(4)功能: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问候、介绍、告别、请求、邀请、致谢、道歉、情感、喜好、建议、祝愿等。

(5)话题: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2017年福建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品德考试大纲

2017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一的选拔性考试。

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

招聘考试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1.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掌握及应用能力。

三、考试范围与内容第一部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形势与政策(一)小学品德与生活1.健康、安全地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有应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认知国家象征与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和公民的概念。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有好奇心和多样的兴趣;设计与制作;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1.我的健康成长:懂得做人要自尊,自爱,有荣誉感和知耻心;能够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理解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习做有诚信的人;懂得感恩和基本的礼仪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2.我的家庭生活: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懂得邻里生活中要讲道德、守规则;学习合理消费、勤俭节约的途径和方法;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和谅解。

3.我们的学校生活:能看懂学校和学校周边的平面图;尊敬老师,尊重学校工作人员的劳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作弊;知道同学之间要相互尊重,友好交往;知道班级和学校中的有关规则,初步形成规则意识;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

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大纲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2017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大纲(国考版)一、考试目标(育萃教育)主要考查申请教师资格人员的下列知识、能力和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4.具有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育萃教育)(一)职业理念1.教育观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2.学生观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理解“以人为本”的涵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师观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方式和手段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

(二)教育法律法规(育萃教育)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了解国家主要的教育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相关内容。

2.教师权利和义务理解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熟悉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依法从教。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

3.学生权利保护了解有关学生权利保护的教育法规,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依据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分析评价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权利保护等实际问题。

(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育萃教育)1.教师职业道德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掌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法律及社会接受的行为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统一笔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道德与法治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为全省统一组织的公开性选拔考试,是落实“省考、县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的基础工作。

其目的是吸引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优秀人才到中小学任教,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

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笔试结果将作为安徽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同时纳入考试总成绩。

招聘考试从教师相应岗位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

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1.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及道德与法治、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考查考生对与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考查考生对国内外重大时事及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理解。

4.考查考生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相对应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范围
(一)学科专业知识
第一部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知识
本部分主要包括《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义务教育阶段)》所涵盖的核心知识及其关联。

1.品德与生活
(1)健康、安全地生活: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生活。

(2)愉快、积极地生活:愉快、开朗,积极向上,应付挑战的信心与勇气。

(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关心;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4)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好奇心和兴趣;设计与制作;勤于思考,学习探究。

2.品德与社会
(1)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意义。

(2)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科学技术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

(4)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5)影响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事件,不同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相互尊重、和睦共处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初中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知识
1.初中思想品德
(1)成长中的我: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

(2)我与他人和集体: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

(3)我与国家和社会: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遵守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2.初中历史
▲中国历史
(1)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古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中国近代史:侵略与反抗;近代化的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十四年抗日战争;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经济和社会生活;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3)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科技、教育与文化;社会生活。

▲世界历史
(1)世界古代史:人类文明的开端;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古代文明的
传播与发展;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2)世界近代史:步入近代;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璀璨的近代文化。

(3)世界现代史: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和演变;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3.初中地理
(1)地球与地图:地球和地球仪;地图。

(2)世界地理:海洋与陆地;气候;居民;地域发展差异;认识区域。

(3)中国地理:疆域与人口;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与文化;地域差异;认识区域。

(4)乡土地理: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口数量及变化特点;家乡的发展规划。

第三部分与思想品德学科核心知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知识
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和具体要求;道德修养的方法和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法学基础理论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法律原则;法律责任;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治和法制;法律监督和法律服务;宪法的概念和特征;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家机构;宪法的实施和保障;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民事权利和责任;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基本原则。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第四部分时事与政策
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

2.中国共产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

(二)学科课程与教学论及其应用
1.《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论:理解和运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相关知识。

3.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技能:掌握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中备课、上课、说课、听课和评课等基本技能;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具体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等。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教学片段设计等。

4.内容比例:学科专业知识约占70﹪,课程与教学论约占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