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走向浪漫

合集下载

从古典走向浪漫

从古典走向浪漫

第四单元——音乐与时代(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材分析:本课的题目是《从古典走向浪漫》,我以为这里面有以下一些内涵,也就是需要交给学生这样一些知识:一、什么是古典主义音乐?什么是浪漫主义音乐?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它们有哪些本质的区别?在阐述这些问题的时候,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集合具体作品,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明了。

二、既然是“走向”,那说明本节课应重点介绍这一过渡时期的音乐作品。

教材中选取了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片断。

贝多芬作为古典主义的音乐大师,又首开浪漫主义的先河,我们可以就第四乐章合唱部分来带领学生简要分析其中的浪漫主义倾向。

教学目的:一、通过欣赏和比较,了解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基本特征。

二、初步感受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的历程,了解贝多芬在中后期作品中,从形式到内容上“集古典派之大成,开浪漫派之先河”的里程碑式的巨大贡献。

教学过程:一、幻灯(1):在人类音乐史上,流淌着一些经久不衰的旋律,闪耀着一颗颗永放光茫的恒星,有一些让我们永难忘怀的名字,他们是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肖邦等,其中,被称为“乐圣”的贝多芬以其杰出的创作成就成为人类近两个多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不光给人类带来了欢乐,而且给人类带来思索,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了火花。

二、幻灯(2):听赏贝多芬的钢琴小品《献给爱丽丝》片断,提问:1、这是贝多芬的哪部作品?2、尝试辨别它的曲式?3、分析一下它属于贝多芬哪个时期的作品?4、你还知道贝多芬的哪些作品?三、幻灯(3):简要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创作成就。

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827年)德国作曲家,生于波恩,从小学习钢琴、小提琴。

11岁成为宫廷乐队的古钢琴手。

17岁到维也纳拜见了莫扎特,22岁向海顿学习作曲。

28岁开始听力衰退,直至两耳失聪。

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但贝多芬没有被厄运压倒,他牢牢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大量为世人称道的音乐作品,其中他的《英雄》、《命运》、《田园》、《合唱》交响曲,成为久演不衰的精典之作。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 五、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教案(表格式)

湘艺版高中音乐鉴赏  五、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教案(表格式)
让学生了解到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进一步了解到贝多芬是从古典主义迈向浪漫主义的过渡人物
环节二
欣赏贝多芬的《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介绍其创作背景
随乐学唱好《欢乐颂》
介绍主要代表人物,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归纳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欣赏《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欣赏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随乐学唱好《欢乐颂》
2、他被人们称为_______,他的音乐不光给人类带来了欢乐,而且给人类带来思索,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了火花。
3、他一生写了9部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 《________交响曲》是著名的四首;其中著名的《______》来自于他的第九部交响曲——《合唱交响曲》的的______乐章,这部作品是他晚年在耳朵完全失聪的状况下写成的不朽作品。
体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特点并了解主要代表特点。
教师指挥全体学生唱着《欢乐颂》结束课堂。
归纳总结古典主义音乐特点和浪漫主义音乐特点。演唱《欢乐颂》
通过回顾总结更深刻的感知体验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达标检测
判断关键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引导学生自评
板书设计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了解其特点及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教学难点
从古典主义迈向浪漫主义音乐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本节课时原有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此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和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的依据。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聆听古典乐派走向浪漫事情的世界名曲,并积极参加有关探究、交流活动
2.能通过欣赏名曲,说出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及有关代表人物。
3.能够随乐哼唱其中的著名旋律《欢乐颂》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

从古典走向浪漫教案教案标题:从古典走向浪漫教学目标:1. 了解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特点和区别。

2. 掌握几位重要古典和浪漫音乐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3. 分析和比较古典和浪漫音乐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理解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特点和区别。

2. 熟悉几位重要古典和浪漫音乐作曲家的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1. 分析和比较古典和浪漫音乐的风格和表现手法。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1. 音乐播放设备。

2. 古典和浪漫音乐作品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3. 学生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概念,并提问他们对这两种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2. 向学生展示几位著名的古典和浪漫音乐作曲家的照片,并简要介绍他们的背景和作品。

Step 2:古典音乐介绍(15分钟)1. 播放一段古典音乐作品,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

2. 分析该作品的特点,如乐器运用、旋律线条、节奏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介绍一位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如贝多芬,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4. 播放贝多芬的代表作品,如《命运交响曲》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Step 3:浪漫音乐介绍(15分钟)1. 播放一段浪漫音乐作品,如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

2. 分析该作品的特点,如情感表达、技巧要求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3. 介绍一位重要的浪漫音乐作曲家,如肖邦,以及他的代表作品。

4. 播放肖邦的代表作品,如《军队进行曲》的片段,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Step 4:比较与总结(15分钟)1. 分组讨论,比较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并列举出几个例子。

2. 学生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比较结果,并进行讨论和补充。

3. 教师总结并强调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的差异。

Step 5:欣赏活动(15分钟)1. 分发学生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

古典走向浪漫 教案【,教学资料】

古典走向浪漫 教案【,教学资料】

古典走向浪漫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从古典到浪漫的音乐风格转变,通过分析不期的音乐作品,使学生能够理解音乐风格的演变过程,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基本概念;2)掌握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风格特点;3)分析古典音乐向浪漫音乐转变的原因。

1.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定义、特点以及转变原因。

教师会向学生介绍古典音乐的概念,包括古典音乐的时期、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接着,教师会引导学生了解浪漫音乐的概念,包括浪漫音乐的形成、发展以及代表作曲家。

教师会分析古典音乐向浪漫音乐转变的原因,包括社会背景、音乐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章:古典音乐时期2.1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曲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2.2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惊愕》、《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2.3 古典音乐的特点结构严谨、旋律优美、和声丰富、形式规范2.4 课堂活动聆听古典音乐作品,分析作品的结构、旋律、和声等特点,引导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第三章:浪漫音乐时期3.1 浪漫音乐的代表作曲家舒伯特、肖邦、李斯特3.2 浪漫音乐的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夜曲》、《前奏曲》3.3 浪漫音乐的特点情感丰富、表现力强、形式多样、注重个性3.4 课堂活动聆听浪漫音乐作品,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表现力、形式等特点,引导学生体验浪漫音乐的魅力。

第四章:古典音乐向浪漫音乐转变的原因4.1 社会背景的影响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4.2 音乐审美观念的转变从规范、理性到情感、个性4.3 音乐技术的进步乐器改良、记谱法的改进4.4 课堂活动讨论古典音乐向浪漫音乐转变的原因,分析不同因素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程总结回顾本课程所学内容,总结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特点及转变原因。

5.2 拓展活动推荐学生欣赏古典音乐和浪漫音乐的作品,鼓励学生参加音乐鉴赏活动,提高音乐素养。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湘版高中音乐鉴赏《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从古典到浪漫的追忆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袁坤教学目标:1、能认真聆听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度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一些基本特点。

2、通过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第四乐章选段(《欢乐颂》),了解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及成就。

3、简要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代表人物及特点。

重点:赏析古典主义过度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

难点:通过听赏作品能够理解贝多芬是“集古典之大成、开浪漫之先河”的音乐家的真正含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经历过很多不同的时期,比如巴洛克音乐时期,古典音乐时期,今天我们来了解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过度时期的代表作品及其特点。

聆听两段不同的音乐片段(幻灯片播放)提问:(1)、你知道这两首作品的名字吗?(2)、两者有什么共同之处?第二首作者是谁?生:《不想长大》、《第40交响曲》、莫扎特,音乐的主旋律相似师:很多学生都知道SHE的《不想长大》,却不太了解莫扎特的《第40》,然而这首流行歌曲的曲调恰恰正是源自古典主义音乐元素,这也正体现了舒曼的一句话“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听觉。

”二、新授:1、作者介绍师:既然古典主义音乐如此有魅力,我们更要了解其中的一位代表人物――贝多芬。

提问:你对贝多芬有多少了解?(生平、代表作品等)生:回答师:补充(幻灯片播放)总结作曲家简介,提问体现贝多芬最高艺术成就的作品是哪一部?生答《第九交响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听对贝多芬这部伟大作品的介绍。

2、作品欣赏欣赏电影片段提问:(1)听完了《第九交响曲》,请同学谈谈你有什么体会?(2)你觉得音乐体现了贝多芬怎样的性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回答,教师补充。

3、合唱《欢乐颂》主题请学生充满激情地演唱主题(教师钢琴伴奏)提问:《欢乐颂》主题有何风格特征?( 节奏、歌词、情感等) 信人类的理想通过斗争一定能够实现。

4、简要介绍浪漫主义音乐师:听完同学们富有激情的演唱,使我想起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一名英雄。

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演变历程

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演变历程

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演变历程目录概述 .............................................................................................................................................2 1.1维也纳古典乐派简介 .........................................................................................................2 1.2浪漫主义乐派简介 .............................................................................................................3 1.3由维也纳古典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演变过程 .................................................................3 1.4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三个阶段与其风格演变概览 .............................................................3 1.4.1第一阶段(1792-1800年)-----继承 ...........................................................................3 1.4.2第二阶段(1800-1815年)-----从和谐向崇高的美学风格转变 ...............................4 1.4.3第三阶段(1815-1825年)-----结构的探索 ...............................................................4 2.浅析贝多芬的第一、第五、第六、第九交响曲 ........................................................................4 2.0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演变概述 .............................................................................................4 2.1第一交响曲 .........................................................................................................................4 2.1.1音乐分析 ..................................................................................................................4 2.1.2风格分析 ..................................................................................................................5 2.2第五交响曲 .........................................................................................................................5 2.2.1音乐分析 ..................................................................................................................5 2.2.2风格分析 ..................................................................................................................6 2.3第九交响曲 .........................................................................................................................7 2.3.1音乐分析 ..................................................................................................................7 2.3.2风格分析 ...........................................................................................................8小结 ...............................................................................................................................................1.概述1.1维也纳古典乐派简介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730年——1820年间的欧洲主流音乐。

从古典到浪漫

从古典到浪漫

从古典到浪漫摘要:在西方音乐发展两千多年的漫漫长河里,十八世纪末与十九世纪初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音乐的过渡时期一直是众多研究者的重点研究阶段。

贝多芬正是处于这一过渡阶段的代表作曲家,他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至至高点,并开辟了浪漫主义的先河。

本文以贝多芬创作中最为重要的交响乐为例,阐述这一历史阶段在启蒙运动思潮与人文主义精神影响下音乐的发展。

西方音乐发展至今已经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早期经历了古希腊罗马的繁盛时期、中世纪盛行的教会音乐、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音乐时期,于19世纪上半叶转向浪漫主义音乐。

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位享誉世界、跨时代的音乐家,是世界音乐发展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作曲家,同时又是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他的音乐深度和哲理性远远超过了海顿、莫扎特和其他前辈的音乐。

他的早期作品在继承了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曲式结构与体裁形式外,更有贝多芬式的曲调与特点。

晚期作品在古典主义时期严谨的结构上发展了新的风格,作品内容深入贝多芬的内心世界,已然不是单纯的炫技与固定的音乐曲式结构,更多的是贝多芬晚年对于音乐及生命的人性化的理解以及后来展现出的浪漫主义情怀与基调。

其作品中所出现的主导动机的运用、标题性音乐以及自由、冲动的戏剧性因素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的作曲家。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自幼跟随父亲学习音乐,八岁开始登台演出。

贝多芬自幼显现出来的音乐天赋使其父亲想要他成为第二个莫扎特的愿望,因此经常逼迫贝多芬练琴,大骂不断,以至于少年的贝多芬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

他在11岁时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作品《钢琴变奏曲》。

13岁参加宫廷乐队,任风琴师和古钢琴师。

1787年到维也纳,开始跟随莫扎特、海顿等人学习作曲,音乐理论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最初贝多芬的音乐作品还有着海顿、莫扎特的影子,音乐非常的保守,是纯粹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优秀6篇)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优秀6篇)

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优秀6篇)高中音乐鉴赏说课稿篇一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安排一课时。

首先,我先要说教材《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是湖南文艺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下册的一个章节,本节以欣赏和讨论为主,学生通过欣赏《第九交响曲》《c小调练习曲》《芬兰颂》这三首音乐作品可以大致了解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音乐越来越表现人的个性和情感,作曲家追求的诗意理想的生活。

根据本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知、情、过”三个维度,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贝多芬在音乐史的地位及浪漫派的代表作曲家,知识与技能了解19世纪欧洲的音乐,感性地知道浪漫派作品的特点,能够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

过程与方法:欣赏音乐作品,同学分组讨论发言浪漫派作品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指导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欣赏音乐作品,讲解代表作家及作品。

方法:听选段,教师提示音响的旋律,请同学哼唱。

请学生上讲台介绍作曲家及其作品难点:辨别浪漫主义音乐作品方法: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交流并发言,教师指导并进行总结。

其次,我要说教法教有常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本着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采取了情境设置法,将音乐作品与相关情境结合,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点拨法,参与学生讨论,适当进行引导和点拨。

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

再次,我要说学法:根据高中生理解力鉴赏力比较高的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采取网上学习、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好本课所涉及的作曲家的简介及代表作,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最后,我要说的是教学过程,我准备按如下五个环节展开:1.导入:(2分钟)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音乐从宗教走向世俗,我们具体介绍了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和作曲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曲为有魄力的快板,c小调,4/4拍, "ABA"三段体式。第一段从c小调起经各种 转调至降B大调,反映出极度的悲愤与激昂。 第二段的情绪稍显平和,但仍是洋溢着满 腔悲愤的曲调。第三段为第一段的再现, 从c小调起又经多种转调,最后回到c小调 而终了。
土尔其进行曲
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肖邦,c小调练习曲《革命》
一八三一年,离开故国多年的肖邦,于返回祖国 的途中,在德国斯图加特得知了波兰的华沙革命 失败,俄国军队已占领华沙的消息。 于是他在悲 愤慷慨之余, 写下了这首练习曲。 左手奏出代表 着失望与愤怒的上下行音节,似狂浪波涛般滚动, 犹如同仇敌忾的热血在沸腾;右手同时奏出壮烈 的八度和音旋律,似号角般铿锵有力,仿佛是肖 邦自己在宣告"波兰不会亡! "。
第五《命运交响曲》为他中期的代表作 品。全曲通过两个对立主题、两个对立 形象之间的冲突,刻画了光明与黑暗的 斗争,歌颂了光明战胜黑暗的欢乐,表 现了“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主题思 想,他的音乐,从当时奥地利宫廷音乐 那种文质彬彬中冲出来,一雷霆万钧之 势震撼人们的心灵。
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 表现 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 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 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
音诗《芬兰颂》 作品作于1899年, 是西贝柳斯最著名的代表作。
《芬兰颂》这首举世闻名的杰作,曾对芬 兰民族解放运动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它 在向全世界诉说位于北极圈的这个小国为 生存而进行的殊死斗争,并使全世界确信 芬兰并不是沙俄独裁统治下的一个附属国, 所起的作用比千万本小册子和报刊论文都 重要得多。它被誉为芬兰的“第二国歌”。
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感情约束、 结构严谨、手法洗练。
浪漫主义音乐崇尚激情、珍视自由 随意、讲求个性突出。
瓦格纳(1813-1883) 德国作曲家。
简·西贝柳斯(18651957),芬兰最著名的 作曲家、民族乐派的代表 人物。初学小提琴和音乐 理论,毕业于赫尔辛基音 乐学院,后赴柏林、维也 纳进修。著有多部作品, 凝聚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感 情和浓厚的民族特色,因 而获得了世界的公认。
音乐——从古典走向浪漫
贝多芬(1770-1827)
贝多芬是一位 集古典主义大 成,开浪漫主 义先河的欧洲 古典音乐作曲 家。被后人尊 称为”乐圣”。
竭力为善,爱自由甚于一切,即 使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
——贝多芬(1792年手册)
贝多芬早期的音乐,有着海顿和莫 扎特的宫廷音乐风格,注重形式美, 如第一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 而从第三交响曲开始,一个分明的 线索主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 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 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 有做到的。
第九(合唱)交响曲
第四乐章选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第九交响曲的原谱定为人类文化遗产
肖邦(1810-1849)伟大的波兰 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 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 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 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 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 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 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 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 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 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 如《革命练习曲》等;还有怀念祖 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 少夜曲与幻想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