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考试测试卷(含解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选出并填写在对应题号下的空格中,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诗句描绘的情景中,含有以水流为参考系的是( )A.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C.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D.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物体一定保持平衡C.人加速奔跑时,地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地的作用力D.重力和弹力不可能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3、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a、速度v、位移x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下列图象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 )4、(多选)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光滑小球甲和乙放在倾角为45°的斜面上,被一固定在斜面上的竖直挡板挡住,设每个小球的重力大小为G,甲球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1,斜面对乙球的作用力大小为F2,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F1<F2B.G>F1C.G=F1D.F1=F25、如图所示,一小球用轻绳悬于O点,用力F拉住小球,使悬线保持偏离竖直方向75°角,且小球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为了使F有最小值,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应该是( )A.90°B.15°C.45°D.0°6、如图所示是木星的一个卫星——木卫1上面的珞玑火山喷发的情景,图片中的英文单词Eruption意思是“火山喷发”。
经观测火山喷发出的岩石上升高度可达250 km,每块岩石的留空时间为1 000 s。
已知在距离木卫1表面几百千米的范围内,木卫1的重力加速度g木卫可视为常数,而且在木卫1上没有大气。
则据此可求出g木卫与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g=10 m/s2)的关系是( )A.g木卫=gB.g木卫=gC.g木卫=gD.g木卫=g7、(多选)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综合测试试卷01及答案

第一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0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 .路程B .速率C .加速度D .时刻2.“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里选用的古诗,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其中“桥流水不流”所选择的参考系为()A .水B .牛C .桥D .人3.某同学要从长沙乘高铁到深圳,网上列车时刻表如图所示,通过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火车1147:到达郴州西站,这里的1147:是指时间间隔B .坐在火车上发现外面的树在倒退,是因为选择了树为参考系C .从长沙到深圳所用时间为3 h 24 min ,若全程为728 km ,则此行程的平均速率大小约为214 km/hD .研究火车从长沙到深圳过程中经过某隧道的时间时,火车能看成质点4.在研究物体的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移。
如图所示。
某质点先从A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C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1x = 3 m 4 m = 7 m ---;然后该质点再从C 点沿坐标轴运动到B 点,该过程中其位移2x = 3 m ( 4 m) = 4 m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于正数大于负数,故1x 大于2x B .由于位移的正负号只表示其方向,故1x 大于2x C .整个过程中,质点的位移为4 m D .整个过程中,质点通过的路程为3 m5.浙江在线2016年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第18号台风“暹芭”10月3日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 m/s ),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A .瞬时速度、平均速度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 .平均速度、平均速度D .瞬时速度、瞬时速度6.如图所示,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 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 综合测试(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60.0分)1.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内的初速度是4.2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 B. C. 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B.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C.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可能为负D. 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时则加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下列物体或人,可以看作质点的是()①研究某杂技演员所做的空翻动作②研究奥运冠军在万米长跑中③从广州到北京运行中的火车在过一座桥的时间④研究我国科学考察船去南极途中A. B. C. D.3.某新型战机在跑道上由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测得战机5s末的速度为40m/s、10s末飞离跑道时的速度为70m/s,战机在跑道上共运动了500m.则它在跑道上运动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4.物体A,B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A比B运动的快B. 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 在5s内物体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 内A比B运动的加速度大5.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 质量位移速度B. 加速度路程时间C. 质量时间路程D. 加速度位移速度6.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先加速后减速,丙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路标时速度又相同,则()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 无法判断哪辆车先通过下一路标7.一物体做加速度恒定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2,这就是说()A. 物体速度变化量是B. 每经过一秒物体的速度都增大C. 任意一秒内的末速度均为初速度的2倍D. 物体在任一秒的末速度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为0则加速度一定为0B. 物体的加速度变小时,速度可能增大C. 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则加速度一定发生变化D. 物体速度不变时,加速度可能增大9.小明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的一端运动,纸带上打出的点如图所示,由此判断纸带的运动情况是()A. 先匀速后减速B. 先加速后匀速C. 先减速后加速D. 先加速后减速10.如图,在水平板的左端有一固定挡板,挡板上连接一轻质弹簧.紧贴弹簧放一质量为m的滑块,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已知滑块与板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将板的右端缓慢抬起(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直到板竖直,此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夹角θ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A. B.C. D.11.两固定长杆上分别套质量均为m的A、B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轻质细线悬吊着质量均为m两物体C、D,如图所示,当环沿长杆向下滑动时,物体与环保持相对静止,图甲中细线始终与杆垂直,图乙中细线始终在竖直方向上,则()A. A环和物体C做的是匀速运动B. B环和物体D做的是匀加速运动C. A环与物体C的加速度是D. B环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地面向下的C.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D. 若增大车的速度,则车的惯性增大13.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4.如图所示,物块1,2间用刚性轻质杆连接,物块3,4间用轻质弹簧相连,物块1,3质量为m,物块2,4质量为M,两个系统均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
高中物理必修1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及答案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综合复习与测试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是()A、归纳法B、实验法C、观察法D、类比法2、以下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B、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C、力的单位是牛顿D、相互作用力就是一对平衡力3、在平抛运动中,一个小球从某一高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B、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C、小球在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D、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大而增大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一定随时间增大B、物体的加速度一定随时间增大C、物体的位移一定随时间增大D、物体的位移一定随时间减小5、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²,在前2秒内的位移是:A. 2mB. 4mC. 8mD. 16m6、两个质量分别为1kg和2kg的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分别是3m/s和1m/s。
如果它们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粘在一起,则碰撞后的共同速度是多少?A. 1m/sB. 1.5m/sC. 2m/sD. 2.5m/s7、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2秒后速度达到8m/s。
则物体的加速度为()A. 2m/s²B. 4m/s²C. 6m/s²D. 8m/s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对于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B、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F=ma中的力F是指物体不受力的作用;C、牛顿第三定律只适用于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D、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任何物体;E、牛顿第二定律说明了加速度а与物体所受合外力F和物体质量m的关系。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卷【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第一册综合测试卷(考查范围:第一章-第三章)(满分100分,100分钟完成)一、选择题(其中1-6为单项选择,7-10为多项选择)1 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8 m,bc=1 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 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 b、v c,则( )A.v b =4m/s B.v c=3m/sC.de=8m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6s答案:D2 如图所示,三块形状不规则的石块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并保持平衡,a、b之间和b、c之间的接触面均不在水平面上。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桌面对石块c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B.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C. 石块b只受到三个力的作用D. 石块a的重力与石块b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已知a保持平衡,即a合外力为隔离a进行受力分析,a自身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到b对a的斜向上的支持力和b对a的摩擦力。
因为a合外力为0,故b对a的作用力对a摩擦力对a支持力必定竖直向上,大小与a的重力大小一样。
已知b保持平衡,即b合外力为受到a对b的摩擦力和a对b压力,这两个力的合力竖直向下。
b自身受到重力,竖直向上。
因b合外力为0,故b必定还需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
故b受到的力不止3个。
故C错误。
由“C”知,b必定还需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力,此力为c对b的作用力。
故b对c的反作用力,即b对c的压力竖直向下。
c 保持平衡,c合外力为0,故桌面对c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
故A错误。
由“A”知,桌面对c的作用力必定竖直向上,故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也可以把abc看为一个整体,abc整体只受竖直向下的重力,故桌面对abc必定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故水平桌面与石块c之间没有静摩擦力。
故B正确。
因a、b接触面不在水平面上,即b对a的支持力斜向上垂直支持面。
a自身重力竖直向下。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3 .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 F 取代图甲中的 m,且F=mg,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i,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A . a i = a 2B . a i >a 2 C. a i <a 2D .无法判断图24 .如图3所示,物体沿直线运动了 8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前2秒内的加速度大于最后 2秒内的加速度 B.物体运动方向在第 4秒末发生改变 C.物体做往返运动,在第 8秒末回到出发点D .最后2秒内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图3 t5.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 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比乙先着地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C.甲、乙同时着地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2. 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 正确的是()A.质点A 的位移最大C .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D.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力F i、F2作用,F i、F2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则()A.第2s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B.第3s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C.第4s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 .第5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的 图象中,最能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材料 动摩擦因数8 .如图5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9.如图6所示,拉力F 使叠放在一起的 A B 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 匀速直线运动,则A B C D .甲、乙图中 .甲、乙图中 .甲、乙图中 ()A 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 方向相同。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BC AX t tO 图1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C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3.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F 取代图甲中的m ,且F =mg ,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A .a 1=a 2B .a 1>a 2C .a 1<a 2D .无法判断图 24. 如图3所示,物体沿直线运动了8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前2秒内的加速度大于最后2秒内的加速度B .物体运动方向在第4秒末发生改变C .物体做往返运动,在第8秒末回到出发点D .最后2秒内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 3 5.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力F 1、F 2作用,F 1、F 2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第1s 内物体保持静止,则( )A .第2s 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V tB.第3s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图4C.第4s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D.第5s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的v-t图象中,最能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8.如图5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图59. 如图6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 ) A.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测试整理版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 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 ) A .研究温州快客通过宜山大桥的运行快慢 B .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 .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D .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 2.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在起动的汽车B.自由下落的石块C.匀速下降的跳伞员D.水平抛出的小球 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C.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每晚7:30准时与您见面D.午休从12:10开始 4.下面为四个质点的速度图像,其中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5.皮球从3m 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 )A.4m 、4mB.3m 、1mC.3m 、2mD.4m 、2m6.一个学生在百米测验中,测得他在50m 处的瞬时速度是6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7.5m/s ,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A.6m/sB.6.25m/sC.6.75m/sD.7.5m/s 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 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x =4t -2t 2,x 与t 的单位分别是m 和s 。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4m/s 和-2m/s 2B.0和2m/s 2C.4m/s 和-4m/s 2D.4m/s 和0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 ,2秒末速度为8m/s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m/sB.加速度为2m/s 2C.任意1s 内速度变化2m/sD.第1s 内平均速度为6m/s 10.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 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 内下落位移的( ) A .2倍 B .3倍 C .6倍 D .9倍11.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 .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40sB .火箭前40s 上升,以后下降C .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 2D .火箭离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1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ABC D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 A.1.2m B.3.6m C.6.0m D.10.8m 13.在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14.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C A
X t t 0
O 图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C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3.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F 取代图甲中的m ,且F =mg ,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a 2
D .无法判断
图 2
4. 如图3所示,物体沿直线运动了8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前2秒内的加速度大于最后2秒内的加速度
B .物体运动方向在第4秒末发生改变
C .物体做往返运动,在第8秒末回到出发点
D .最后2秒内的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图 3 5. 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在同一高度处同时自由下落,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比乙先着地 B.甲比乙的加速度大 C.甲、乙同时着地 D.无法确定谁先着地
6.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力F 1、F 2作用,F 1、F 2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第1s 内物体保持静止,则( )
A .第2s 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B .第3s 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图 4
C .第4s 内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
D .第5s 末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V t
7.某人在静止的湖面上竖直上抛一小铁球,小铁球上升到最
材料动摩擦因数
高点后自由下落,穿过湖水并陷入湖底的淤泥中.不计空气阻力,取向上为正方向,在如图所示的v -t 图象中,最能反映小球运动过程的是()
8.如图5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图5
9. 如图6所示,拉力F使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以共同速度沿F方向做
匀速直线运动,则 ( )
A.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B.甲、乙图中A物体均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方向相反
C.甲、乙图中A物体均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D.甲图中A物体不受静摩擦力作用,乙图中A物体受静摩擦力作用,方向与F方向相同
图6
10. 分解一个力,若已知它的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以下正确的是 ( )
A.只有唯一组解 B.一定有两组解
C.可能有无数组解 D.可能有两组解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1.(表内为某同学利用光电门研究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通过某点的速度情况,请将表格填写完整.
遮光板宽度(m)0.020.005
经过时间(s)0.06620.0161
平均速度(m/s)
你认为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较为精确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m/s,这题所求
得的“瞬时速度”,体现了物理学中用物体在某处极短时间内的________来等效
替代瞬时速度的思想方法.
12.一物体从45m高处自由下落,在最后1s通过的高度是______s,最后1s的初速度是______m/s,最后1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三. 实验题.( 本题共2小题,共10分,每空2分)
13 .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
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N。
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弹簧测力计最小刻度为0.1N)
14.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
(1)本实验中探究的方法( )
A.控制变量法
B.理想实验法
C.物理模型法
D.实验假设法
(2)在验证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砂桶和砂子,小车和砝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
片,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
A .秒表
B .弹簧测力计
C .毫米刻度尺
D .天平
E .低压直流电源
F .低压交流电源 (3)某同学已根据实验数据描完点,请帮他完成图像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50分)
15.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
设物体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µ=0.4,求:
(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多大?
16. 屋檐定时滴出水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已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 的窗户的上、下沿,如图所示,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m ?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P
F
3 2 N
F
17.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从传送带左端P 先后由静止轻轻放上三个物体A 、B 、C ,物体A 经t A =9.5s 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 ,物体B 经t B =10s 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 ,若释放物体时刻作为t =0时刻,分别作出三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求:
(1)传送带的速度v 0=? (2)传送带的长度l =?
(3)物体A 、B 、C 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各是多大? (4)物体C 从传送带左端P 到右端Q 所用的时间t c =?
18.如图所示,斜绳(与水平方向夹450)与水平绳最大承受拉力分别为20N 和10N ,竖直绳抗拉能力足
够强,三绳系于O 点,问各绳均不断时,最多可悬吊多重的物体?
19.如图所示,ABCD 为一倾角θ=30°的粗糙斜面,其中AD 边与BC 边平行,斜面上有一重G =10N 的
滑块,当对物体施加一个与AD 边平行的拉力F 时,物体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斜面问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
=μ,求力F 的大小以及物体运动方向与力F 方向间的夹角α.
C
D F
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