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单元分辨是非 对自己行为负责
第8单元 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

第8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班级:姓名:导入:(课本97页)初一(5)班学生张明,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格。
期末考试的前一天,张明和几个要好的“哥们儿”进行了“紧急磋商”,,对在考试中如何互帮互助制定了几项具体措施,并约好了不同的暗号。
结果他们的秘密行动被监考老师发现。
班主任分别找张明等几位同学谈话,可另外几位同学八责任都推到了张明身上。
师:1.张明和这几位同学的做法对吗?2.张明应该怎么做?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在社会生活中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增强责任意识,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2.能力目标:提高辨别和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培养控制力,能够预见自己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努力避免带来消极后果的不良行为;尊重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自己的义务。
3.知识目标: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知道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自主学习巩固记忆重点4-5页“第8单元分别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的11个问题的答案。
合作探究一.一站到底①1组﹑3组和5组每组选代表上讲台前回答问题,2组﹑4组和6组派代表在座位上站起提问。
②提问的同学注意问题不可以重复。
回答错误的同学只有一次求助组员的机会,如果用完还不能回答正确,则出局被罚下场。
③比一比,看哪位同学可以站到最后。
二.小组合作①2人小组检查重点的记忆情况,圈出不会的用题号。
组长收起重点根据记录给组员打分,背会3个问题加1分,全会加4分。
②组员记忆自己不会的问题,背会后给组长背;组长背会后给教师背。
三.名言赏析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小组内讨论:(讨论完后,毎组选一名代表发言)。
1. 这句名言给你什么启示?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知识的人,更要明辨是非善恶,做一个正直的品德高尚的人。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①要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即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②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勤于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③要增强自控能力,坚持正确的行为,摒弃错误的行为.教师寄语: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就是责任。
七年级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

七年级第八单元 分辨是非 对自己行为负责【课标要求】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理解行为不同,后果不同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选择。
3.知道生活中有是非善恶,了解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影响;4.懂得如何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选择。
【重点、难点】1.“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是一教学重点。
教会学生如何辨别是非善恶,在是非善恶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他们走好人生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另一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在充分认识自我负责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掌握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基本要求,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是一教学难点。
这部分理论性较强,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中要选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中感知。
4.“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是另一教学难点。
要充分联系学生实际,更要调动学生从自身的经验中去感悟和体会。
【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分析】 分辨是非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点击生活:镜头一:王娜主动护送迷路的老人回家。
镜头二:某人故意砸毁公用电话。
镜头三:农村妇女田桂荣,花费20万回收废旧电池,只为用自己的行动减少废旧电池的危害,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环保。
镜头四:小王卖电脑时收到了一张50元假钞。
第二天,他趁人不注意,又将50元假钞花了出去。
1.请将上述镜头中的人物的行为,按照真善美、假恶丑进行分类。
2.请你评析上述行为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3.我们在生活中应怎么做?答案:1.镜头一、三是真善美的行为;镜头二、四是假恶丑的行为。
2.(1)社会中的真善美现象,能够起到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促使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有利于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辨是非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后果。
2. 培养学生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2.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3. 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表现4. 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做出明智的选择。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正确行为,克服错误行为。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分辨是非的重要性。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实践演练法: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行为和错误行为的后果。
2. 案例分析: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主人公的行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如何在生活中分辨是非,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4. 实践演练: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对自己行为负责。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检查学生对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实践环节的积极性。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
知识测试:设计相关的知识测试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行为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践行正确行为。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知识点。
3. 作业模板:准备课后作业的模板,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4. 讨论指南:制定讨论指南,帮助学生进行有深度的讨论。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分辨是非的定义和意义,分析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思想品德:第八单元《分辨是非 对自己行为负责》教案(鲁教版七年级下).doc

A.①②B.①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教(学)后反思:
3.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
(怎样进行正确判断?怎样提高辨别能力?怎样增强自控能力?)
4.举例说明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为什么不同行为有不同结果?
5.为什么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典型引导、重点剖析】(要求:合作交流,统一认识。≤8分钟)
一、22岁的刘海洋是清华大学电机系四年级学生。由于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所以已被系里保送为研究生,可谁会想到就是这名一流重点大学的高材生竟然先后两次用化学溶剂烧伤动物园的熊。“这是北京动物园建园以来从未发生过的事情,如此恶劣残忍的手段让人无法想象,”动物园长如是说王明的说法谁对谁错?请说明理由。
【巩固拓展、总结规律】《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1.正确选择是非善恶(表现?原因?要求?)
2.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表现?原因?要求?)
[最佳选择]
1关于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一种行为不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结果②一种行为一定会产生一定的结果
C.生活中充满了真、善、美,但也有假、恶、丑D.生活中只有假、恶、丑
4达尔文曾经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歌德也说过“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这告诉我们()①要敢于承认错误
②做了错事不要推卸责任③勇于改正错误有利于自己进步④做事负责就永远不会有错误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第八单元《分辨是非_对自己行为负责》复习正式.

3、胡锦涛冒着最低气温达摄氏零下35 ℃的严寒, 到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考察;吴邦国到大同煤矿、 山西柴油机厂等企业慰问困难职工群众,到三峡 库区最困难的地方考察;温家宝深入700米深的 矿井看望矿工;曾庆红到延安、井冈山和上海等 地,顶风踏雪,看望老红军、老干部、老党员、 老劳模和困难群众。新一届中央政府领导人坚持 以人为本,时刻关注着人民的衣食冷暖,赢得了
11、章程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踢球,一不小心 将邻居家的门窗踢碎了。他见状马上躲了起来。 (1)他这种做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
责。在做一件事之前应对其产生的后果作出正
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给自己他人和社
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如果是自己的行为给他
人和社会带来损失,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并及 时改正。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主动找邻居承认错误,并进行赔偿等等。
• 要成为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就必须: • 1、对自己行为的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2、我做事我负责
(1)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2)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
(3)做错事要敢于承担责任, 并及时改正
知识梳理
分 辨
第五课
是 第非 八
看社会 是非
辨
单对
元自
己
的 第六课
行
为
1生活中的是非善恶 生活中有
广大人民的信任和爱戴。这说明( ) A
①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②每一种行为都会对自己 及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一定的影响 ③敬人者人恒敬 之 ④身居高位的人容易赢得他人的尊敬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李晓东是个足球迷,尤其对西班牙皇家马德里 着迷,每逢有皇马参加的比赛他是每场必看。但 是,李晓东对做值日却很不上心,每当轮到他做 值日的时候,他总是借口自己要练球而加以逃避, 并且每次都振振有词,把做值日的事推到小组其
第八单元分辨是非 对自己负责

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负责
以下是为您推荐的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负责,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负责
一2.5 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2.6 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二3.1 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三2.3 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教育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是非善恶观,在社会生活中努力做到抑恶扬善,做一个正直的人。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

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八单元(课表要求+中考要点+单元试题)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课标要求】1.体验行为和后果的联系,知道每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为人正直,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3.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4.知道责任是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中考要点】1.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及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2.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及如何认识行为不同结果不同。
【学法指导】学生在学习一些心理、道德、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正视价值冲突,积极做好自我批判和选择,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辨别能力和辩证地看问题的能力。
【名题点击】1.李晓东是个足球迷,尤其对西班牙皇家马德里着迷,每逢有皇马参加的比赛他是每场必看。
但是,李晓东对做值日却很不上心,每当轮到他做值日的时候,他总是借口自己要练球而加以逃避,并且每次都振振有词,把做值日的事推到小组其他同学的头上。
李晓东的这种做法()A.说明他缺乏对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B.没有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C.不必过于追究,他对足球太痴迷了,做不做值日无所谓D.不利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解析:每个人都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没有任何借口。
李晓东的这种行为不利于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答案:ABD2.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弗拉迪米尔·科马洛夫,独自一人驾驶联盟一号宇宙飞船,经过一昼夜的飞行,胜利返航。
当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准备打开降落伞以减慢飞船速度时,科马洛夫发现无论用什么办法也打不开降落伞了。
地面指挥中心采取了一切可能救助的措施帮助其排除故障,但都无济于事。
在人生的最后两个小时,科马洛夫十分坦然,从容地用了大部分时间向上级汇报工作,然后再向他的母亲、妻子、女儿作最后的诀别。
他对泣不成声的女儿说:“爸爸就要走了,告诉爸爸,你长大了干什么?”“像爸爸一样,当宇航员!”“你真好!可我要告诉你,也告诉全国的小朋友,请你们学习时,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每一个标点符号。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八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第十八课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第2框如何做到对自己行为

对自己的行 为负责
生活中有 是非善恶
行为不同结
第
果不同
八
单
元
五、当堂达标
• 一、轻松选择(以下各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题1分) • 1、下列选项属于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是( ) • ①与人相约,守时守诺 ②诚实守信 ③自尊自强 ④自立自信 •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快上课了,黑板还没擦,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的行为表现。下 列属于负责表现的是( )
• A、小王同学若无其事,从黑板前很自然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 • B、小红同学发牢骚:“今天谁的值日生,真没素质,也不擦黑
板!” • C、小虎同学默默地把黑板擦干净,虽然他不是值日生 • D、小林同学又在黑板上多画了几道杠 • 3、下列做法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的是( ) • ① 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与偷猎者周旋 • ②为“希望工程”捐款 ③少交个人所得税 ④支援西部建设 • ⑤在刺骨的寒风中跳水救人⑥制售假冒伪劣商品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小华的火气越来越大,就对小强说: “我们一起收拾他!”小强想都没想就和小 华一起动起手来,在对打的过程中,小华失 手将队友的头打破,使他住进了医院。队友 的家长要求赔偿医药费并处分小强和小华。 学校正在调查此事。
1、小强和小华如果能事先预见到自己行为 的后果,将会是一种什么结局?
2、从这件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什么?我球技 不行?!
结局:不发生打架事件,双方可能 和解。
• 启示:需要我们加强道德修养和文化素 养,在做一件事之前要对其产生的后果 做出正确的判断,尽量避免因做错事给 他人和自己以及社会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请你介绍一则自己由于不能预 见自己行为后果而造成不好影 响的事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30分钟训练(巩固类练习,可用于课后)
一、基础测试
1.在社会生活中,心中要有“一把尺”,这把“尺”包括( )
A.心理标准和法律标准B.道德标准和法律标准
C.纪律标准和法律标准D.思想标准和知识标准
答案:ABCD
6.李洪林看到有的同学学会了吸烟、喝酒、赌博,他也跃跃欲试。你认为李洪林要杜绝这些不良嗜好,就要…( )
A.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B.抵制自己的兴趣
C.不与别人交朋友D.学会拒绝
解析:李洪林对吸烟、喝酒、赌博这些不良嗜好也跃跃欲试,说明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A、D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兴趣有低级和庸俗之分,朋友有好坏之别,所以不加区别地抵制兴趣和拒绝交友是错误的。
C.积极巧妙地同丑恶现象作斗争
D.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
解析:这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A、B、C、D四项都是正确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ABC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辽宁省一位初中女学生看到一个人因突发事故倒在地上而无人相救时,她勇敢地站出来呼吁旁边的人营救这个不幸者。但周围几十个围观者竟然无人伸手援助,她只好打电话向警方报警。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 )
A.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
B.对一些人,尤其是意志薄弱者,会产生相当大的消极影响
C.既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又给自己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D.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解析:社会生活中的以大欺小、以强凌弱、造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贪污受贿等假、恶、丑现象,对社会公共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危害社会秩序,败坏社会风气,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对社会生活中的每个人也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会使一些人价值观发生扭曲,铤而走险,违法犯罪。这些消极现象的存在,更是给正在成长的未成年人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致使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行为失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歧途。因此,A、B、C三项是正确的。正是因为有这样消极的影响,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才是完全必要的,D项也正确。
A.他们分不清是非
B.他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C.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
D.他们高度贪婪和自私
解析:人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会面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要作出各种选择。如果是非不清、善恶不明,就有可能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但是,如果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情,就说明这种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是自私的。
答案:AD
7.判断正误:只要有了明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并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就不会再犯错误。( )
解析:人人都难免犯错误,它与明确判断是非的标准、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不是密切相关的,因此该观点是错误的。
答案:×
8.判断正误:刘明坚持每天带身有残疾的低年级同学过马路,周围有些同学认为他是为了表现自己,对其冷嘲热讽。( )
答案:AB
7.赵新刚听说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同龄人无钱上学,于是就和父母商量,从自己的零花钱中节省一部分钱,然后再向父母借一部分钱(让父母记好,等挣钱后再还),每年拿出500元钱资助一个同龄人,让他和自己一样有上学的机会。你认为( )
A.赵新刚的做法体现了助人为乐的美德
B.赵新刚的做法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没有必要这么做
答案:AC
2.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要作出正确的选择,首先就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个标准…( )
A.既包括道德标准,也包括法律标准
B.是衡量是非善恶的一把“尺”
C.能帮助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D.有了它,我们在是非善恶面前就不会再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知道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一标准有什么作用。A、B、C、D四项都符合题意,是正确的。
青年志愿者及其行动( )
A.体现了真、善、美,是值得赞扬的
B.符合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们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C.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D.是我们这个社会中大量存在的
解析:此题考查是非善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青年志愿者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因此A项是正确的;B、C两项是说明真、善、美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作用,因此也是正确的;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现,这种现象已蔚然成风,故D项是正确的。
第8单元分辨是非对自己行为负责
第十七课 看社会辨是非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判断正误:美总是与真联系在一起的。( )
解析:真是美的前提,离开真,也就谈不上美。
答案:√
2.判断正误:小军的学习成绩在年级里拔尖,他对学校和班级组织的活动一律采取敷衍了事
的办法。( )
解析:在生活中,我们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累社会经验,加强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以使自己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拥有一双识别是非善恶的慧眼,在是非善恶面前坚持正确的标准,作出正确的选择。
答案:BCD
5.“学会做人,学会辨别是非善恶,比学习专门知识显得更为重要,一个‘德盲’远比一个文盲对社会更具负面效应”。这是因为( )
A.只有明辨是非善恶,才能把握好生活的方向
B.只有做到明辨是非善恶,才能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C.一个是非不分、缺乏道德的人对社会的发展没有任何影响
D.如果每个人都能辨别是非善恶,社会上就不会有邪恶
A.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
B.社会风气越来越糟糕
C.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
D.具有高尚道德觉悟的人只是少数
解析:此题考查对是非善恶的理解、运用能力。这位初中女学生与周围的围观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说明社会生活中有是非善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因此A、C两项是正确的。B、D两项从消极的态度说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错误的。
解析:社会生活中总是存在正义和邪恶两个方面,题目中这句话强调了人的思想道德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AB
6.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我们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必须( )
A.明确正确的判断标准B.不断提高辨别能力
C.赞扬真、善、美,抛弃假、恶、丑D.不管闲事,不做坏事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首先就需要有个标准,仅仅如此还不够,还需要不断提高辨别能力。C项是作出判断和选择之后而采取的行为要求,不合题意。D项本身就是错误的。
解析:社会生活是复杂的,需要人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就需要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应该具有社会性、普遍性、阶级性以及强制性。
答案:B
2.爸爸妈妈在饭店为小李过生日,点了许多小李爱吃的菜。临走,小李要求打包带走,爸爸妈妈笑着同意了。小李的行为( )
A.没有坚持正确的是非善恶判断标准
B.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
A.要有正确的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
B.要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C.要增强自己的控制力
D.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
解析:这一事例说明了青少年不能明辨是非善恶,缺乏自控能力,因此就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守法观念。A、B、C、D四项均符合题意,都是正确的。
答案:ABCD
二、综合测试
9.湖南省委原副书记郑培民同志是新时期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他身居领导岗位,心系人民群众,始终把“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衷心赞誉,集中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2002年3月11日,郑培民同志因突发心肌梗塞,牺牲在工作岗位上。郑培民同志的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思想和行动令人深深感动。
参考答案:(1)社会中既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郑培民为民服务的行为是真、善、美的体现;李真的行为触犯法律,是假、恶、丑的表现。
(2)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对人们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它能够促使人们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自觉抵制假、恶、丑现象。而人们对真、善、美的向往和不断追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自己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要从现在开始。
答案:ABCD
3.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现象有利于( )
A.促进人们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B.净化人们心灵
C.促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D.使你考上大学
解析:真、善、美现象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道德,影响社会风气。考大学需要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多方面综合起作用,甚至说智力因素更重要。D项不合题意。
答案:ABC
4.2010年2月24日第六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和“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评选结果在京揭晓。长期资助178个山区贫困孩子读书,即使负债累累、身患重症也无怨无悔的广东省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上海同济大学毕业生,放弃优越工作条件,投身西藏建设并扎根雪域高原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英俊等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青年志愿者行动是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以倡导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
A.没有分清是非
B.是个人的正当爱好,没有什么错误
C.应该受到批评,因为他损害了他人的利益
D.是违背道德和法律标准的
解析:就小军的行为来说,是错误的,并非没有分清是非,故A项是错误的;这种做法损害了他人的利益,因此C项当选;小明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D项是正确的。
答案:CD
4.生活中,有些人明知不对仍然去做违法犯罪和不道德的事。这是因为( )
答案:ABCD
5.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扭曲。有的人信奉“金钱至上”,变得利欲熏心,造假售假、坑蒙拐骗,成了金钱的奴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深渊;有的人迷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慷国家之慨,以国家、人民的利益换取个人私利;有的人崇尚那种“自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醉生梦死之中,“黄、赌、毒”成了他们追逐的目标……这些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