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仪日常维护保养记录

合集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和保养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与保养液相色谱仪应该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维护保养按照维护频率分为日常维护、每周维护及每月维护。

每周维护、每月维护活动均应记录在仪器维护记录本上。

1日常维护1.1溶剂配制所有溶剂应为HPLC级,水应为二次超纯水。

溶剂必须经过滤膜过滤,过滤水和有机相时应该选用不同的滤膜。

纤维素膜主要用于水溶液,尼龙滤膜和PTFE膜均是通用型滤膜。

常用0.45μm滤膜,如果使用亚二微米颗粒色谱柱,建议使用0.22μm滤膜。

溶剂使用前必须脱气,常用超声脱气20-30min。

1.2开机准备新鲜的纯水和有机溶剂以及方法所需的溶液。

按顺序打开仪器各组件电源→电脑电源→打开工作站。

确认工作站和仪器连接正常,通过工作站或手动打开排气阀,将需要用到的通道分别100%以流速3ml/min~5ml/min排气。

(所需流量参考日常工作的排气流量)(多个泵同时排气容易对泵造成损耗,不建议!)确认各通道排气完成后,关闭排气阀。

用20倍以上的柱体积的有机溶剂冲洗系统。

(注意:有机溶剂冲洗前需确认之前关机时已经移除系统中的缓冲盐)调用运行方法,使用5~10倍柱体积的方法所需流动相比例平衡系统。

平衡系统前用所需方法的流动相比例在排气阀打开的情况下以3ml/min~5ml/min运行一段时间,让泵中的流动相比例快速达到所需的流动相比例。

更换洗针溶剂、更换密封垫清洗溶剂。

1.3试验中注意1.3.1流动相在选择A、B、C、D泵放置流动相时,将盐溶液连接在一个底部梯度阀端口上,有机溶剂连接在一个上部梯度阀端口上。

最好使有机溶剂通道位于盐溶液通道的正上方。

最好不要将纯水溶液作为流动相的一组,如果使用了水相作为流动相的一组,应注意定期更换、过滤溶剂,不应超过2天,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如果试验允许,可向水相中加入0.001-0.0001M的叠氮化钠。

1.3.2色谱柱使用流动相前千万注意,流动相与色谱柱内的保存溶剂和系统内存留溶剂的混溶性,避免形成乳化小液滴,从而毁坏柱子。

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操作规程一﹑目的为进一步强化实验仪器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特此制定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旨在保障仪器设备持续正常,平稳运行状态,提高效能。

二﹑应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液相色谱仪的维护保养工作。

三﹑维护内容及流程1.清洁仪器,定期对仪器外表面特别是凹角部位做深度清洁,可使用软布擦拭仪器表面灰尘,包括键盘,如有必要可使用水﹑乙醇溶液和其他实验室常用清洁剂。

2.检查密封件,查看密封件有无老化现象,特别是漏液导致基线不准问题时。

3.更换洗针液,一般是用20%乙腈溶液进行清洗,如有浑浊现象及时更换处理。

4.清洗溶剂过滤头,用35%浓硝酸溶液浸泡1小时可使用超声清洗或按照设备厂家推荐的技术方法进行处理。

四﹑常见故障处理1.如遇到泵压不稳或流动相不能抽取,则可能是单向阀出现问题,卸下用异丙醇超声波清洗,清洗时须按其安装的方向放置在小烧杯中,切记不可与安装方向倒置超洗。

2.排液阀不能完全密封或漏液时一般是其中的垫片污染或磨损,可卸下后取出其垫片用异丙醇超声波清洗或更换垫圈。

3.色谱峰出现异常情况时,可能是过滤器被污染,拆下用异丙醇超洗或更换过滤垫片。

五﹑维护周期1.清洁仪器每月一次2.检查密封件每月一次3.更换洗针液每季度一次4.清洗溶剂过滤头每月一次六﹑维护内容记录本规程制定的维护周期,使用者可根据设备所处环境及使用频率进行适当调整。

操作人员按此规程内容对仪器设备做好维护保养工作,并做好维护记录,记录格式见下表。

液相色谱仪维护保养操作记录表注:①请及时做好维护记录存入仪器设备档案妥善保管。

②维护周期可以根据仪器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Waters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Waters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规范Waters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确保检测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2.范围:适用于Waters 1525型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GCK3308全自动空气源、ELSD 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的操作使用。

3.职责: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负责本规程的执行。

4.控制内容与要求:4.1仪器及部件Waters 1525输液泵;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GCK3308全自动空气源; ELSD 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mpower3色谱数据工作系统使用前检查室内温湿度,保持在15-30℃,和20-85%RH;线路连接是否正常,外部组装是否完整,液体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废液瓶是否需要更换或者或者倾倒;若不正常应尽快上报并检修。

4.2开机4.2.1 依次打开Waters 1525输液泵(左面板上部)、Waters 2489紫外检测器(主面板底部)、柱温箱电源(右板面下部),待自检通过后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Empower色谱工作站。

4.2.2 依次打开Waters 1525输液泵(左面板上部)、GCK3308全自动空气源(主面板底部)、ELSD 2000ES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后面板底部左侧)、柱温箱电源(右板面下部),(注意空气源的排水及更换硅胶和活性炭)待达到设置的条件时打开计算机电源,进入Empower色谱工作站。

根据情况可先用甲醇或者异丙醇冲洗色谱柱。

4.3设置4.3.1设置系统进入Empower3色谱数据工作系统,单击“配置系统”,单击Empower3配置下“系统”,若有在线系统,查看是否是所需系统,如果不是,则单击在线系统,后右击“离线”,单击“确定”;再单击所需系统,后右击“启用”,单击“确定”。

4.3.2设置项目和方法4.3.2.1设置项目配置系统→文件→新建→项目→下一步→设定表空间为250,取消全面审计跟踪→下一步→选择PDA→下一步→下一步→选择一个源项目→下一步→项目名(例如:花青素20150922)→完成,关闭窗口4.3.3设置仪器方法双击“运行样品”,选择已设置的项目和系统,单击“确定”。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与维护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与维护

浅谈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与维护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环境等领域。

为了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分析结果,对HPLC仪器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清洁、校准、替换零部件、处理故障等。

首先是清洁的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样品和溶剂的残留会堵塞柱路、检测器等部件,影响分析结果。

应定期对仪器进行清洁。

一般来说,每天使用完毕后要清洗柱路,以去除残留物;每周应当清洗检测器;每月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洁,包括仪器表面和连接部件。

还要定期更换管道和密封件,防止漏气和交叉污染。

其次是校准的问题。

HPLC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校准,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校准包括流速的校准、检测器的波长校准、标准品的浓度校准等。

流速的校准一般通过称重法或比色法进行,检测器的波长校准则需要使用标准样品进行。

还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柱温控制系统,保证柱温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接着是零部件的替换。

HPLC仪器中的一些关键部件,如针头、柱塞、承载阀等,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

针头是进样系统中的核心部件,容易受到污染和磨损,应定期更换,以保证准确的进样量;柱塞则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定期更换,避免柱塞失灵导致的问题;承载阀是控制流动方向的关键部件,需要检查和更换密封圈,以保证系统的密封性。

最后是处理故障的问题。

在使用HPLC仪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故障。

一般的故障有柱塞失灵、进样量不稳定、峰形不对称等。

当遇到故障时,首先要查明故障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排查和处理。

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可以通过更换零部件、调整操作参数等方式进行解决。

如果遇到复杂的故障,建议联系仪器厂家的售后服务进行维修。

对HPLC仪器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非常重要,可以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在进行保养和维护时,要注意清洁、校准、替换零部件、处理故障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仪器的使用寿命和分析效果。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及维护保养规程

1.目的本文件规定了SPD-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程序。

以规范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维护和保养,保证仪器正常使用,延长仪器使用寿命。

2.适用范围适用于SPD-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及维护保养。

43.内容3.1 方法简述3.1.1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现代液体色谱法,其基本方法是将具一定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液,作为流动相,用泵将流动相注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注入的供试品被流动相带入柱内进行分离后,各成分先后进入检测器,用记录仪或数据处理装置记录色谱图或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测定结果。

3.1.2 由于应用了各种特性的微粒填料和加压的液体流动相,本法具有分离性能高,分析速度快的特点。

3.1.3 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能在特定填充剂的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的药品的分析测定,特别是多组分药品的测定、杂质检查和大分子物质的测定。

3.2 仪器组成本仪器由公司泵,UVD检测器(190~600nm)和N-2000工作站组成。

3.3 使用前准备3.3.1 接入稳压电源将稳压电源的交流电源的输入插口插在固定的插板上。

打开稳压电源工作电源开关。

3.3.2 更换泵头里清洗瓶中纯化水更换蠕动泵清洗瓶中的纯化水(如果仪器经常使用则建议每周更换两次,如果仪器使用很少则每次使用前必须更换)。

3.3.3 清洗手动进样阀的定量环首先将手动进样阀的扳手反时针扳到头,手动进样阀将处于“Load”状态,用平头医用注射器吸入约1~2ml的50%的甲醇后,从手动进样阀的进样口注入,进行手动进样阀的清洗。

3.3.4 流动相的混匀与过滤3.3.4.1 若流动相为非单一溶剂,配好后要用玻璃棒或其它工具搅匀。

3.3.4.2 如果使用的流动相非色谱纯的、水相或配好的混合溶液,需要用0.45μm的一次性过滤膜过滤(纯有机相或含一定比例有机相的就要用有机系的滤膜,水相或缓冲盐的就要用水系滤膜)。

3.3.5 流动相的超声脱气过滤后的流动相需要超声脱气,一般超声约10~20分钟。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及日常维护

高效液相色谱仪组成及日常维护
保护色谱柱
减少死体积 防止填料的氧化
常用的脱气方法有: 抽真空脱气法: 特点:可以一次完成过滤和脱气任务 注意:抽真空会引起混合溶剂组分的
变化,适合单一溶剂体系
超声波脱气法 简单,但效果不理想
常用的脱气:
(1)使用新鲜配制的流动相,特别是水溶剂或盐缓 冲液建议不超过两天,最好每天更换
双柱塞往复式串联泵示意图
输液系统的辅助设备
主要有管道过滤器、脉动阻尼器、由 压力传感器组成的压力测量、显示装置, 以及流动相流量的测量装置
梯度洗脱装置 梯度洗脱技术可以提高柱效、缩短分
析时间,改善检测器的灵敏度,它类似于 GC种使用的程序升温技术
影响梯度洗脱的主要因素有:溶剂的 纯度、溶剂的互溶性、检测器的种类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光路示意图
光栅
氘灯
狭缝
光电二极管
流通池
可变波长紫外检测器
﹠ 选用氘灯作为光源,在190—600 nm 范围内可连 续调节,选择不同的波长检测
流动相的要求:
(4)pH的影响
高压输液泵和梯度洗脱装置
性能:①泵体材料耐化学腐蚀 ②能在高压下连续工作 ③ 输液流量范围宽
对填充柱:分析型输出流量为0.1~10 ml/min 制备型输出流量为1~100 ml/min
对微孔柱:分析型输出流量为10~1000 μl/min 制备型输出流量为1~9900 μl/min
吸光度∶ A = -log(T)= log(I0/I)
吸光度 ∶ A = abc
溶剂的影响
不同种类溶剂有其截止波长 溶剂的质量好坏对其截止波
长有影响 何为溶剂质量不好?
含紫外吸收的杂质 溶解在其中的氧气 缓冲液溶质的紫外吸收

液相色谱仪日常保养

液相色谱仪日常保养

液相色谱仪日常保养液相色谱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分析仪器,用于分离和检测样品组分。

为了确保液相色谱仪的精确性和稳定性,日常保养非常重要。

在保养过程中,主要是要对仪器进行清洁、校准和维护等操作,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常规清洁液相色谱仪的常规清洁包括三个方面:外部、前室和样品室。

外部清洁:将仪器表面的油污、灰尘、指纹等清洗干净。

使用柔软的湿抹布擦拭,保证不会刮伤表面。

前室清洁:在每次换样前要对前室进行清洗。

首先将前室中的试剂排出,然后用纯水冲洗前室和外部通道,用洁净的布擦干前室表面和外部通道,不能有残留物。

样品室清洁:样品室是液相色谱仪中最容易污染的地方,清洁必须严格按规定操作,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首先,使用注射器注入高纯水冲洗:将背景溶液全部吸入注射器,然后推入样品室,注射器中的水与样品室中的样品形成混合液,再将混合液全部排出,重复几次,直到没有混合液流出为止。

然后,使用注射器注入甲醇进行超声波清洗,清洗时间不能超过5分钟,用洁净巾将超声清洗液擦干净。

校准液相色谱仪的校准有两种方式:自动校准和手动校准。

前者不需要用户手动操作,价格较高的仪器通常都具备这种功能,在注射器自动喷出液体前,仪器会先自动校准。

手动校准需要用户自己进行,如下:1.流量校准:流量检测器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件,其准确度直接影响分离和检测结果。

使用校准溶液(通常为水)、称量量杯和计时器,检查流量检测器测得的实际流量是否与理论值相同。

2.压力调整:检查液压系统是否正常以及各个部位之间的压力是否均衡。

3.柱温校准:柱温对液相色谱分离效果有显著的影响。

使用热电偶或红外线热像仪检查柱温测量值是否准确。

4.信号校准:又称增益调整,指的是对检测器灵敏度的调整。

液相色谱仪维护液相色谱仪的维护包括:1.液体和溶剂进样:每次进样前应检查样品液体是否均匀悬浮,再将样品注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均匀。

2.柱子更换:根据预定的使用寿命,定期更换柱子,否则会影响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规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维护规程

1 目的建立本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维护操作,确保仪器能正常使用。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维护操作。

3 责任者本实验室所有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人员。

4 操作规程高效液相色谱法系采用高压输液泵将规定的流动相泵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对供试品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法。

注入的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各组分在柱内被分离,并依次进入检测器,由积分仪或数据处理系统记录和处理色谱信号。

4.1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和色谱条件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

仪器应定期检定并符合有关规定。

4.1.1 色谱柱反相色谱系统使用非极性填充剂,常用的色谱柱填充剂为化学键合硅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硅烷键合硅胶和其他类型的硅烷键合硅胶(如氰基键合硅烷和氨基键合硅烷相等)也有使用。

正相色谱系统使用极性填充剂,常用的填充剂有硅胶等。

离子交换色谱系统使用离子交换填充剂;分子排阻色谱系统使用凝胶或高分子多孔微球等填充剂;对映异构体的分离通常使用手性填充剂。

填充剂的性能(如载体的形状、粒径、孔径、表面积、键合基团的表面覆盖度、含炭量和键合类型等)以及色谱柱的填充,直接影响供试品的保留行为和分离效果。

分析分子量小于2000的化合物应选择孔径在15nm(1nm=10A)以下的填料,分析分子量大于2000的化合物则应选择孔径在30nm以上的填料。

除另有规定外,普通分析柱的填充剂粒径一般在3~10um之间。

粒径更小(约2um)的填充剂常用于填装微径柱(内径约2mm)。

使用微径柱时,输液泵的性能、进样体积、检测池体积和系统的死体积等必须与之匹配;如有必要,色谱条件也需作适当的调整。

当对其测定结果产生争议时,应以品种项下规定的色谱条件的测定结果为准。

以硅胶为载体的键合固定相的使用温度通常不超过40℃,为改善分离效果可适当提高色谱柱的使用温度,但不宜超过60℃。

流动相的PH值应控制在2~8的。

当PH大于8时,可使载体硅胶溶解;当PH 小于2时,与硅胶相连的化学键合相易水解脱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