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电防溺水教育教案
防雷防汛防溺水教案(18篇)

防雷防汛防溺水教案(18篇)【头脑风暴】让同学们自己各抒己见,说说自己知道的预防措施。
学生A:很简单啊,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时候雷雨要到来了,躲在家里不出门就可以了嘛。
学生B:我觉得就算呆在家里也可能会有危险,我就听说过有人在家里被雷打死了的。
在家里还不能使用各种电器,比如电视、电话、电脑等。
主持人:同学们都说的很有道理,也说得很不错。
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呢?看看我的防雷秘诀是什么。
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
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主持人:刚才我们都讨论了一些防雷的预防知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汛呢?这个是需要同学们自己自觉一点的。
看一下,防汛方面我们应该注意的有:1、下暴雨后上学放学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暴雨过后,上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如果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可以安全通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者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
暴雨过后,放学需途径小河、沟、桥的,要先由学校派教师探视具体情况,或者留校或者由老师护送过小河、沟、桥。
要告诉家长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暴风骤雨和隔河堵水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擅自涉险回家。
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允许了才回家,不能擅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
2、不能到河畔游玩、游泳汛期,河水最易暴涨,河水汹涌澎湃,非人力所能抗拒,曾发生多次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件。
预防雷雨天气防溺水教案(精选5篇)

预防雷雨天气防溺水教案(精选5篇)预防雷雨天气防溺水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预防雷雨天气防溺水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雷雨天气防溺水教案1为加强我园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预防和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根据教育局及乡政府文件精神,结合我园实际,经园务会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和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把维护幼儿园安全稳定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以更强烈的责任心、更务实的作风、更有效的举措、切实抓好防溺水工作,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工作落实到位,问题解决到位,坚决遏制幼儿溺水事故。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校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三、组织领导幼儿园成立安全教育预防发生溺水事故工作小组,负责幼儿园安全教育、防溺水事故活动的组织。
领导小组名单:组长:薛江红副组长:孙建新成员:耿金平、耿雪娜、李金花四、预防的重点1、利用教学活动对幼儿和家长进行预防溺水安全教育。
要求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加强幼儿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的安全管理。
如去有水的地方玩耍,必须要有家长的陪同,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
2、利用校园宣传栏、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溺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3、教育幼儿不要在放学、上学时段私自结伴,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去游泳。
讲清危害和周围幼儿园学生和幼儿园幼儿私自外出游泳发生溺水事故的教训,防患于未然。
4、各班教师上课前要清点幼儿人数,对未到园的幼儿要查明原因,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卫制度,幼儿在校期间决不允许随便出入校园。
确保幼儿在校园期间的安全。
五、溺水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1、如果幼儿因游泳而发生溺水事故,第一个发现者应立即呼救并设法营救,但应当注意保护自己,同时要报告幼儿园。
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安全教案

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安全教案第一篇:夏季防汛、防溺水、防雷电安全教案一、防雷电知识夏季时节是雷电的多发季节,雷电是云中的电荷积聚到一定程度时的放电过程,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伤害性。
因此外出旅游时,要特别注意防雷。
户外避雷1.外出如遇雷雨,可以蹲下,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同时将双脚并拢,减少跨步电压带来的危害。
因为雷击落地时,会沿着地表逐渐向四周释放能量。
此时,行走中的人前脚和后脚之间就可能因电位差不同,而在两步间产生一定的电压。
2.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
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如果用手扶大树,就仿佛用手摸避雷针一样。
所以,在打雷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
3.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海、塘、渠等)、洼地停留,要迅速到附近干燥的住房避雨,山区找不到房子,可以到山岩下或者山洞里避雨。
4.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雷雨天气有时能够起到引雷的作用。
随身所带的金属物品应该暂时放在5米以外的地方,等雷电停后再拾回。
5.不要触摸或者靠近防雷接地线、自来水管、用电器的接地线、大树树干等可能因雷击而带电的物体,以防接触电压或者接触雷击和旁侧闪击。
6.雷雨、暴雨天气时,在户外最好不要接听和拨打手机,因为手机的电滋波也会引雷。
7.遇到雷雨,暴雨天气外出时,最好穿胶鞋,这样可以起到绝缘作用。
室内避雷1.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防止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
不要把头或手伸出窗外。
2.碰上雷雨天气,在室内远离进户的金属水管和与屋顶相连的下水管等。
3.雷雨天气时,尽量不要拨打、接听电话,或使用电话上网,应拔掉电源、电话线及电视馈线等可能将雷电引入的金属导线。
科学稳妥的办法是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在电话线上安装电话避雷器,在天、馈线上安装天、馈避雷器并做好接地。
保持屋内的干燥,房子漏雨时,应该及时修理好。
4.进户电源线的绝缘子铁脚应做接地处理,三相插座应连好接地线。
防溺水防电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溺水、触电的危害,掌握防溺水、防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在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珍爱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溺水和触电的危害。
2. 防溺水、防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1. 学生在遇到危险时的应急处理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安全教育视频。
3. 实物教具(如救生圈、救生衣、绝缘手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讲述溺水、触电的真实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溺水、触电的危害吗?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二、讲解溺水、触电的危害1. 溺水的危害:导致生命危险,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2. 触电的危害: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造成严重损害。
三、讲解防溺水、防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 防溺水:a. 不私自下水游泳。
b.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c. 选择安全的游泳场所。
d. 学会基本的自救和救人方法。
e. 遇到同伴溺水时,不要手拉手盲目施救,要寻求成人帮助。
2. 防电:a. 不触摸电源插座、电线等。
b. 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
c. 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并呼叫成人进行救助。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救生衣、救生圈的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救生衣、救生圈的穿戴练习。
3. 教师示范绝缘手套的使用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绝缘手套的穿戴练习。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溺水、防电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在防溺水、防电方面的疑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还记得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防溺水、防电的知识吗?2.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
二、讲解溺水、触电的应急处理1. 溺水的应急处理:a. 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头部露出水面。
关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

关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主题班会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师讲解班会主题:关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
1.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安全的理解和看法。
1.3 教师总结并强调生命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章:防溺水知识讲解2.1 教师讲解溺水的原因和危害。
2.2 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溺水经历,共同探讨溺水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2.3 教师演示防溺水的基本技能,如漂浮、自救等。
2.4 学生进行防溺水技能的实践操作。
第三章:防雷电知识讲解3.1 教师讲解雷电的形成和危害。
3.2 学生分享自己对雷电的认识和经验。
3.3 教师演示防雷电的基本措施,如远离高地、避免接触金属物体等。
3.4 学生进行防雷电措施的实际操作。
第四章:关爱生命的重要性4.1 教师讲解生命的重要性。
4.2 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4.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生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4.4 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生命的实际行动。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班会的收获和体会。
5.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反思。
5.3 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关爱生命,防溺水,防雷电的重要性。
5.4 学生承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会注意生命安全,践行关爱生命的理念。
第六章:防溺水的实际行动6.1 教师讲解如何在危险水域附近行动,如避免单独游泳、不离开同伴视线等。
6.2 学生分享自己在水中遇到危险时的应对方法。
6.3 教师演示如何救助溺水者,包括岸上救助和水中救助。
6.4 学生进行防溺水实际行动的演练。
第七章:防雷电的应急措施7.1 教师讲解在雷电天气中的应急措施,如远离户外、关紧门窗等。
7.2 学生分享自己在雷电天气中的应对经验。
7.3 教师演示如何在雷电天气中进行自我保护,包括正确的室内外避雷方法。
7.4 学生进行防雷电应急措施的实际操作。
第八章:关爱生命的社会责任8.1 教师讲解每个人都有保护生命的责任,包括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
8.2 学生分享自己在关爱生命方面的实际行动,如帮助他人、遵守交通规则等。
防雷暴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防雷暴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增强学生对雷暴天气和水域安全的认识。
2. 掌握基本的防雷暴和防溺水安全知识。
3. 学会在雷暴和水域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
二、教学内容(一)雷暴天气安全常识1. 了解雷暴天气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2. 识别雷暴前的征兆,如乌云密布、风力加大、气温骤降等。
3. 学习室内外避雷的正确方法,包括不宜使用电器、远离金属物品、避免在高地和树下躲避等。
(二)水域安全常识1. 认识到不同水域的潜在危险,如水流湍急、水深不明、水质污染等。
2. 学会判断水域是否安全,包括观察水质、水温、流速等。
3. 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和自救方法,如漂浮、求救信号的发送等。
(三)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技能1. 学习在雷暴来临时的避难措施,如迅速寻找安全场所、保持身体低姿态等。
2. 掌握在水中遇险时的自救技巧,如保持冷静、呼救、使用浮力物自救等。
3. 学习互救技巧,如投掷救生圈、使用救生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等。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雷暴和水域安全知识。
- 组织模拟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互救过程。
- 开展互动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相互学习。
四、教学评价- 通过问答和小测试,检验学生对防雷暴防溺水知识的掌握情况。
- 观察学生在模拟演练中的表现,评估其自救和互救技能的运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学生参与度等。
-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和改进空间。
- 根据实际效果调整教案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防雷电、防溺水主题班会的教案

防雷电、防溺水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雷电和溺水的危害性。
2. 培养学生防范雷电和溺水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自我保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雷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2. 溺水的危害及预防措施3. 遇到雷电和溺水时的应对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防雷电、防溺水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雷电和溺水的危害性,以及如何预防雷电和溺水事故。
3. 互动:组织学生讨论遇到雷电和溺水时应该如何应对。
4. 总结:总结本次班会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雷电和溺水的危害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学生能够掌握预防雷电和溺水的方法。
3. 学生遇到雷电和溺水时能够正确应对。
五、教学资源:1. 防雷电、防溺水相关资料。
2. 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活动:1. 观看防雷电、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
2. 进行防雷电、防溺水知识问答竞赛。
3. 小组讨论,分享防范雷电和溺水的方法。
七、实践活动:1. 模拟雷电天气,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避雷方法。
2. 模拟溺水情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救生技能。
八、家庭教育:1. 学生与家长共同学习防雷电、防溺水知识。
2. 家长签署防雷电、防溺水安全承诺书。
九、班级文化建设:1. 举办防雷电、防溺水主题班会。
2. 制作防雷电、防溺水宣传海报。
十、总结与反思:2. 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十一、教学评价:1. 学生对防雷电、防溺水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情况。
3. 家长对安全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十二、教学资源:1. 防雷电、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
2. 知识问答竞赛题目及答案。
3. 防雷电、防溺水宣传海报素材。
十三、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防雷电、防溺水讲座。
2. 组织学生参观溺水事故发生地,加深印象。
十四、家庭教育指导:1. 家长如何在生活中教育孩子防范雷电、溺水。
2. 家长如何关注孩子的安全教育。
防触电防溺水健康教案(通用16篇)

防触电防溺水健康教案防触电防溺水健康教案(通用16篇)防触电防溺水健康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预防溺水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进一步完善学校预防溺水教育的各项制度,提高学校安全管理水平,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二、活动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三、活动对象:全体学生四、活动时间:5月20日至7月10日五、活动内容:围绕“四个突出”,提高“防溺水”安全教育实效。
四个突出:1、突出抓重点对象教育,对平时擅自游泳的学生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
2、突出抓重点时段教育,如:放学、双休日、节假日等。
3、突出抓防溺知识教育,教育学生正确的自护自救和相互急救方法等。
4、突出抓纪律教育,一经发现私自游泳的,要立即制止和批评教育,杜绝溺水事故发生。
六、课堂总结:同学们,生命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无穷的探索里,你会看到光辉、灿烂的前景。
让我们珍爱生命,防止溺水。
祝愿大家今天好,明天会更好!防触电防溺水健康教案篇2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感知,了解和掌握基本卫生、游泳安全知识,形成自我保护和保健的基本能力。
2、培养幼儿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和态度。
活动准备:课件、创设去海边游泳的情境,溺水图片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炎热的夏天悄悄来到了,你最喜欢参加夏天的什么活动?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播放海滩的游泳景象的录像,激发幼儿参加的热情,创设一起外出去游泳的情境。
二、自主讨论,遇到溺水的人怎么办。
1、幼儿相互通过讨论。
2、教师小结:怎样救助溺水的人。
三、模拟游泳情境,学习游泳安全知识1、到达目的地,创设游泳氛围。
教师扮演游泳教练,讲述发生的溺水童谣,引起幼儿重视。
2、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明白准备活动的要领和安全知识,以及注意事项。
四、学唱童谣1、教师小结:在炎热的夏天,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外边走要注意健康和安全,现在暑假快要到了,每一位同学小朋友都要注意这些问题,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雷电、防溺水教育教案
一、活动计划
1、夏秋季节开展防雷电、防溺水安全教育班会活动很必要。
2、向学生宣传相关雷电知识、雷电的危害性和如何躲开户外雷击。
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养有关防范力。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了解应注意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使学生了解雷电知识和雷电的危害性。
3、教育学生学会如何防雷电、防溺水。
4、锻炼学生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和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实施过程
(一)、向学生介绍雷电的有关知识
雷暴是伴有雷电现象的对流性天气系统,出现时必有强烈的积雨云活动,因此往往有阵雨、龙卷、冰雹、大风等伴生。
雷暴是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引起闪电、雷鸣现象的局地风暴。
由水蒸气激烈上升形成的积雨云中,凝结有巨大数量的小水滴和冰晶,它们之间的高速碰撞使云体带上电荷。
带不同正负电荷的云体相遇,便产生火花放电现象,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带电粒子流在云中高速运动,使空中气温猛升,气体膨胀,放电后又急速冷却收缩,一涨一缩激荡空气发出巨大声响,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
雷声和闪电在高空同时出现,由于光速比声速快,所以一般都是先见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二)、向学生宣传雷电天气如何自我保护
1、在建筑物附近和室内时,应注意以下4点:
第一、不能停留在楼顶。
第二、要注意关闭门窗。
第三、在雷击时不宜接近建筑物的裸露金属物,如水管、暖气管、煤气管等,更应远离专门的避雷针引下线。
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设施的电器设备。
2、在雷暴天气条件下,当人们在建筑物的外面时,又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呢?
第一、不宜进入棚屋、岗亭等低矮建筑物。
第二、不宜躲在大树下。
第三、不宜在旷野中打雨伞等金属物体。
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陆交界处作业。
第五、不宜快速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第六、不宜进行户外球类运动。
四、防溺水教育
1、游泳中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讨论:在游泳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以后,教师进行总结: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不去西江、山塘、水库游泳。
2、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教师详细讲解急救步骤: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
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院。
五、巩固提高:
让学生前后几个人相互交流这节课的感受,然后指派代表小结本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