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ppt课件

A.V1 的示数变大 B.V2 的示数变大 C.A 的示数变小 D.V1 和 A 的比值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4.(2014,天津)如图所示电路,闭合S、S1,电压表的示数是12 V;闭合S、断 开S1,电压表的示数是8 V。已知电阻R1为40 Ω,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求电阻R2 的阻值。
解:闭合 S、S1 时,R2 被短路,电压表测量 R1 两端的电压,即电源的电压 U=12 V,闭合 S、断开 S1 时,电阻 R1 和 R2 串联,可得, I2=I1=UR11=480VΩ=0.2 A; U2=U-U1=12 V-8 V=4 V, R2=UI22=04.2VA=20 Ω
知识点1 理解欧姆定律 1.由欧姆D定律公式I=U/R变形得R=U/I,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小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7.从欧姆定律可以推导出公式 R=UI ,对电阻的理解,你认为 正确的是( D ) A.当电压增大时,电阻也增大 B.当电流增大时,电阻减小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D.电阻由导体本身性质决定,与电流、电压无关
初中物理课件
8.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向a端滑动,电流表的 示数将_______;电压表与电变流大表的示数之比将________。(均填“变 大”“不变变小”或“不变”)
初中物理课件
12.小明观察了市场上的测重仪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R是定值 电阻,R1是滑动变阻器)。可以测量人体重的电路是( )
A
初中物理课件
13.(2014,丹东)(多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熟悉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并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掌握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3.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公式及相关的物理量的单位;4.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与电压有什么关系。
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设计实验:因电流与电压、电阻均有关系,我们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应该采用控制变量法。
即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器材: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2个)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线电路图:4.进行实验:①按图连好电路,注意连接时开关要断开,开关闭合之前要把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最大处,实物图如下所示。
②保持电阻R1=5 不变,检查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1=5Ω次数电压U/V 电流I/A1 1 0.22 2 0.43 3 0.6改变电阻,使R2=10 不变,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V、2V、3V,并读出电流表相应的数值、填表。
R2=10Ω次数电压U/V 电流I/A1 1 0.12 2 0.23 3 0.35.根据数据画出I-U图像。
6.得出结论:在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要点进阶:1.任何电学实验,在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应调节到阻值最大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
2.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有两点:①保护电路;②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3.如果只凭一组数据,就得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的结论,缺乏普遍性,所以本实验用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实验操作,这样得出的数据更具普遍性。
4.要会根据I-U图,判断电阻值的大小。
如图,通过相同的电流时,U B>U A,所以R B>R A知识点二: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1.提出问题:电流和电阻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2.猜想与假设: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17.2欧姆定律-人教版物理九年级PPT演示课件

归纳总结
(1)辅助答题时要画好电路图,在图上标明已知 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2)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列出物理公式再进行 数值计算,答题叙述要完整。
资料拓展
逆 境 中 的 欧 姆
当堂演练
1.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C )
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 C.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通过该电阻的 电流就越大
第十七章 第二节
欧姆定律
回顾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在电阻一定时,导体
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
2.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 的电阻成反比。
欧姆定律
早在19世纪20年代,德 国的物理学家欧姆就对 电流跟电压和电阻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大量实验 研究,发现对大多数导 体而言,上面的规律是 成立的,并进一步归纳 得出下面的欧姆定律。
欧 可以利用声来传播信息和传递能量。
(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2)能够姆短时间内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同得到一补充段的导是可体再生,能电源,流短时、间电内从压自然、界电得不阻到补三充个的是量不可中再已生能知源.任意两 定 应用 个量可计算出第三个量 二、射线到底是什么
2.解决能源问题的出路:随着第三次能源革命序幕的拉开,核能成为主要能源。同时人类正着力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
解:
变式训练2:
一个电熨斗的电阻是0.1 kΩ,使用时通过的电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t= = =40℃。 ①轻核聚变产能效率高 【例题4】新能源汽车因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广大家庭的喜爱。小明爸爸驾驶电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2km,用时10min。已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七章§17.2欧姆定律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17.2欧姆定律【核心素养中的四个方面】一、物理观念1. 目标:理解掌握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能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 反馈练习:A.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B.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D.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2)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时流过的电流是200mA,加在这个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是多大?(3)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为6V,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电阻R 的阻值.二、科学思维1.目标:学习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馈练习:(4)一个阻值为20 Ω的电阻,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5 A,那么此时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是()A.4 V B.10 VC.0.25 V D.100 V(5)当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是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 A.问:①此时电阻的阻值是多少?②要使通过它的电流为1 A,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应是多少?③如果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多少?§17.2 欧姆定律参考答案(1)D(2) 解:U=RI=10Ω×0.2A=2V(3) 解:电阻R两端的电压U=6V,通过电阻R的电流I=0.3A.所以(4)D(5)解:①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的阻值:②因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为1 A时,导体的电阻值不变,则:U1=I1R=1 A×10 Ω=10 V③电压增加到12 V,通过电阻的电流:。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对电流、电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欧姆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分析数据,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共25张PPT)

的 从而达到 多次实验寻找普遍规律 的目ຫໍສະໝຸດ 3、电阻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
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在此实验中采用了 控制变量方法。应该保 证 电压 保持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
更好更方便的方法是使用 滑动变阻器。
所以在此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
(1) 保护电路
;
(2) 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答:它们并联的等效电
阻是 2
电路中的电流是
1 .5 A 。
50 8
5 并
D
串 60
课堂小结
R1
R2
U1
U2
串联电路: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R1+R2=R总
R2
并联电路:
R1
电流:I1+I2=I总 电压:U1=U2=U总
电阻: 1 1 1
R1 R2 R总
1 R1
+
1 R2
=
1 R总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如图所示,为某一型号的汽车油量显示装置示意图, 它能自动测定汽车油量的多少。R是滑动变阻器,油 量表相当于( 电流表),从油量表指针所指的刻度, 就可以知道油量的多少,装置中应用了许多的物理知 识,请说出其中的三个物理知识。
(当电源电压小于电压表的量程时)
答:电压表的电阻非常大,根据
I
U R
,当电
压U一定时,由于电阻大,所以通过电压表的
电流会很小,所以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 变电路中的电压和电阻,分别测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七章 欧姆定律单元全部课件

点击上方图片,认识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数据
实验 次序
电压U=1_.5V 电阻 电流
R/Ω I/A
1 5 0.3
2 10 0.15
3 15 0.1
数据分析
I/A 0.30·
0.2
结论:在电压一定的 情况下,通过导体的 电流与导体的电阻 ___成__反__比__。
·0.1 5
反比例图象
·
·R/Ω
10
基础巩固题 1. 一导体接到电路中 ,如果把洪它山两嘴中端学的詹电振压亚增大到 原来的三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它的电阻是原来的三倍 B. 它的电流保持不变 C. 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分之一 D. 它的电流是原来的三倍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基础巩固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洪B山嘴)中学詹振亚 A.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 B.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C. 电压一定时,电阻跟电流成正比 D. 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连接中考
例 小鹏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 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 电路按甲图连接完整。 (要求导线不交叉)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___断__开____状态,实验前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应位于__A___(选填“A”或“B”)端。滑动变阻器
2. 通过实验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 两端的电压及电路中电流。
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 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
知识点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设计
电路设计
设计思路:电流既与电压有关, 也与电阻有关。那么要探究电流 与电压的关系,就要控制电阻不 变,测出电阻在不同电压下的电 流,从而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PPT优秀课件

解:(1)由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量电阻R1的电流,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并
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可知:U1=U2=U=9V;
则电流表A1的示数:
I1
U1 R1
9V 10
0.9A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解:(2)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所以,通过电阻R2的电流:
I2=I-I1=1.2A-0.9A=0.3A,
解:U=220V,R=880kΩ=8.8×105Ω,
I=
U R
=
220V 8.8×105
Ω
=
0.00025
A
探究新知
根据 I
=
U R
,导出公式
U=
I
R
例题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使灯 泡正常发光,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的电流值是0.6 A。已知该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20 Ω,求灯泡两端的电压。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2. 某定值电阻两端加上10V的电压时,测得通过它 的电流为2A,则其阻值为___5___Ω,若电压为0,则 它的阻值为___5___Ω。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两个定值电阻,阻值之比R1:R2=2:3,将它们串联
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加在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2_:__3__;若将它们并联起来接在某一电路中,通
I= U = 12 V = 0.4 A R 30 Ω
探究新知
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的一般步骤 01 读题、审题(注意已知量的内容);
02 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03 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 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
一、填空题
1.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4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该定值电阻的阻值是Ω,若它两端增加4V时,通过该定值电阻的电流为。
若它两端无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A,此时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Ω。
2.两只定值电阻,R1标有“10Ω1A”,R2标有“20Ω0.5A”。
现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为了不损坏电阻,该电源电压不得超过V;若将它们并联,为了不损坏电阻,干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A。
3.现有一些阻值为15Ω,正常发光时电流为0.3A的小彩灯,为了增加节日的欢乐气氛,应该把个小彩联在220V的照明电路中使用。
4.电阻R1=5Ω,R2=20Ω,并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则两电阻之比为;它们两端电压之比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3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电源电压是V。
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为0.4A,则通过R2的电流是A,R2的阻值是Ω。
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自a向b移动时,电压表V1的示数,电压表V2的示数,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二、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改变时,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也随着改变
B.用不同的导体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得到的结论都一样
C.相同的电压加在电阻不同的导体两端,电流一定不同
D.同一导体,它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它的电流也越大
8.将光敏电阻R、定值电阻R0、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电源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减小。
闭合开关,逐渐增大光敏电阻的光照强度,
观察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应该是()
A.A表和V表示数均变小
B.A表示数变大,V表示数变小
C.A表示数变小,V表示数变大
D.A表和V表示数均变大
9.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小,电流表示
数突然变大。
下列故障判断可能的是()
A.L1灯短路
B.L2灯短路
C.L1灯灯丝断开
D.L2灯丝断开
10.张华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在导体乙的两端加上1V的电压时,通过导体乙的电流为0.1A
B.将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3V的电源上时,干路中的电流为
0.9A
C.通过导体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D.导体甲的电阻大于导体乙的电阻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一定,电阻R1=R2,当开关S闭合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与丙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最小
B.乙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最大
C.甲与丙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相同
D.丁电路中的电流表示数最小
三、实验题
12.小明同学想探究“一段电路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为6V)。
(1)根据小明设计的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小明将第一次实验得到的数据填入了右边表格中,然后将E 、F 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20Ω,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
移动(A 或B ),直到
为止。
此
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丙所示,请把测得的电流数值和电压数值填入右表。
(3)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论: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请你对以上的探究过程做出评价,并写出两点评价意见:。
13.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开关、电压为6V 的电源、“3.8V 0.4A ”的小灯泡、标有“20Ω 1.5A ”的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连线不得交叉;电流表的量程选择要恰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小灯泡变暗)。
实验序号
电压/V 电阻/Ω 电流/A 1 4 1.0 0.4 2
20
(2)甲组同学连接好最后一根导线,灯泡立即发出明亮耀眼的光并很快熄灭。
检查后,发现连线正确,请你找出实验中两个操作不当之处:①
;②。
(3)乙组同学闭合开关后,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有示数。
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A .更换小灯泡 B .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 .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下表是按正确的操作测得的数据,从表中计算出三次小灯泡的阻值不相等,其原因是。
(5)利用此电路 (填“可以”或“不可以”)来探究“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8;1;0; 8 2. 15;1.5
3.49;串
4.1:4;1:1;4:1
5.3;0.3;10
6.变小;变大;变小
二、选择题:
7.A 8.D 9.A 10.D 11. A 三、实验题
12.(1)实物电路如右图所示
(2)B ;电压表的示数为4V ,表格数据:4;0.2 (3)实验次数太少(没有进行多次实验),结论缺少“电压一定”的前提
13.(1)实物电路如右图所示
(2)①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②滑动变阻器没调到最大阻值 (3)C
(4)灯丝电阻与温度有关
(5)不可以;灯泡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2.0 3.0 3.8 电流I/A 0.33 0.34 0.40 电阻R/Ω
6.0
8.8
9.5
初中物理试卷
灿若寒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