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窃读记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窃读记》同步练习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1课】

《窃读记》同步练习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1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1课《窃读记》同步练习及答案(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一、积累与运用1.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6分)A.招牌思索挎进抵达B.狼狈枉然悲愤知趣C.浇灌光顾弹璜诅咒D.绝望智慧捶沫高雅2.选词填空。

(8分)(1)我起脚,使矮小的身体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 抬、踮、挤、挨、蹭、钻)(2)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长大, 长大,也是在长大的!”(读书、吃饭、爱里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6分)A. 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儿不知最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2)正在这时,一个耳朵上架着铅笔的店员走过来了……但是一本书触着我的胳膊,轻轻地送到我的面前:“请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没有卖。

”6.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分)文章的题目“窃读记”能换成“窃书记”吗?为什么?二、课外类文阅读童年读书莫言①我童年时的确迷恋读书。

②那时候既没有电影,更没有电视,连收音机都没有。

在那样的文化环境下,看“闲书”便成为我的最大乐趣。

父亲反对我看“闲书”,大概是怕我中了书里的流毒,变成个坏人;更怕我因看“闲书”耽误了割草、放羊;我就只能像地下党搞秘密活动一样偷着看书。

我偷看的第一本“闲书”,是绘有许多精美插图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那是班里一个同学的传家宝,轻易不借给别人。

我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换来看这本书一下午的权利,而且必须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监督着,仿佛我把书拿出门就会去盗版一样。

这本用汗水换来短暂阅读权的书,留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骑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郑伦、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孙、眼里长手手里又长眼的杨任……一辈子也忘不掉啊。

③记得从一个老师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时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喂羊就要饿肚子,但还是挡不住书的诱惑,一头钻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读完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1.窃读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1.窃读记同步练习(附答案)

11窃读记考点1心理描写作者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的心理,将“我”“窃读”时的心理感受描写得淋漓尽致。

试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①善于通过自语式的独白来描绘自己的心境。

例如,“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总不好意思赶走吧”一句,惟妙惟肖地刻画出“我”利用“下雨天,留客天”这理所当然的借口进行自我安慰的心情,有几分童稚,还有几分诡谲。

②善于用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例如,“我跨进书店门……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既写出了书店的顾客之多,更表现了“我”寻找书籍时的急切心情。

③善于通过人物的神态描写来表达内心活动。

例如,“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将“我”受辱后的尴尬与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

考点2句子理解怎样理解“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这句话的含义?人的成长需要物质食粮——吃饭;还需要精神食粮——读书;更需要社会关怀——人与人之间的爱。

考点3人物形象阅读下面描写老板的语句,分析老板的形象特点。

①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②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

③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采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老板的粗暴;通过语言描写,写出了老板的势利;“我”已经很狼狈了,但老板还对“我”冷笑,突出了老板的冷漠。

基础积累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汗涔.涔()煞.有介事()踉踉跄.跄()gān gà,众目kuíkuí,饥肠lùlù2.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费寝忘食()威风凌凌()若无其是()全神惯注()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有时我______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与他同来的小妹妹或者女儿。

(2)我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______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

《窃读记》练习和答案

《窃读记》练习和答案

第11课《窃读记》一、基础训练(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撅.( ) 踱.( ) 诅咒..跄( )( )..( )( ) 踉踉跄(二)解释下列词语:1.惯伎:2.写照:3.枉然:4.下意识:(三)填空:1.本文作者是小说家和散文家,她的短篇小说集《》曾被改编成电影,颇受欢迎。

2.请写两句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二、课时达标(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窃读记林海音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急忙地寻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

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居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到底买不买?”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向着我。

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我抬起头,难堪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风凛凛地俯视着我。

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

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软弱无力!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⑤我不再去书店,许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悉的街,终于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因为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终于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分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婪,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遇到前次的难堪。

窃读记阅读题答案参考

窃读记阅读题答案参考

窃读记阅读题答案参考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学问的殿堂。

书籍犹如一把钥匙,它能关心我们开启心灵的才智之窗。

那么接下来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窃读记阅读题答案,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窃读记林海音①我跨进书店门,暗喜没人留意。

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究竟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片花绿封面的排列队里,我的眼睛过于赶忙地查找,反而看不到那本书的所在。

从头来,再数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是在昨天那位置了。

②我庆幸它竟然没有被卖出去,仍四平八稳地躺在书架上,专候我的光临。

我多么兴奋,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双巨掌,十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你究竟买不买?”③声音不算小,惊动了其他顾客,他们全部回过头来,面对着我。

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我抬起头,尴尬地望着他——那书店的老板,他威严凛凛地俯视着我。

店是他的,他有全部的理由用这种声气对待我。

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抵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其实我的声音是多么脆弱无力!④在众目睽睽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脚跟后面紧跟着的是老板的冷笑:“不是一回了!”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行以再原谅的惯贼。

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同学!⑤我不再去书店,很多次我经过(文化)街都狠心咬牙地走过去。

但一次,两次,我下意识地走向那熟识的街,最终有一天,求知的欲望迫使我再度停下来,我仍愿一试,由于一本新书的出版(广告),我从报上知道好多天了。

⑥我再施惯技,又把自己藏在书店的一角。

当我翻开第一页时,心中不禁轻轻呼道:“啊!最终和你相见!”这是一本畅销书,那么厚厚的一册,拿在手里,看在眼里,多够重量!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当心地不敢贪欲,多串几家书店更妥当些,免得再遭受到前次的尴尬。

窃读记练习题

窃读记练习题

窃读记练习题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窃读记》是一篇以_________为线索的散文。

2. 文章中“我”在_________时,第一次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

3. 作者在书店里_________,因为_________。

4.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经常_________,以避免引起店员的注意。

5. 文章中提到“我”的读书方式是_________。

6.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经常_________,以减少对书店的干扰。

7. 文章中“我”在书店里读书时,最害怕的是_________。

8.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经常_________,以获得更多的阅读时间。

9. 文章中提到“我”的读书方式是_________。

10.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最高兴的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窃读记》一文中,作者最初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到书籍的?A. 在学校B. 在家中C. 在书店D. 在图书馆2.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为什么会选择站在书架旁?A. 方便挑选书籍B. 避免引起注意C. 因为喜欢站立D. 节省空间3.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最害怕发生什么事情?A. 被店员发现B. 书被买走C. 书店关门D. 忘记带钱4. 文章中提到“我”的读书方式是什么?A. 一目十行B. 细嚼慢咽C. 边读边写D. 只读不写5.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为什么会选择在角落里?A. 光线好B. 空气流通C. 人少安静D. 便于交流6. 文章中“我”在书店里读书时,最高兴的是什么?A. 找到好书B. 读书不花钱C. 学到知识D. 与作者交流7.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为什么会选择在黄昏时分?A. 光线柔和B. 人少安静C. 书店关门D. 心情愉悦8. 文章中提到“我”的读书方式是“窃读”,其含义是什么?A. 偷书B. 偷偷读书C. 读别人的书D. 读禁书9. 作者在书店里读书时,为什么会选择在雨天?A. 雨天人少B. 雨天安静C. 雨天心情好D. 雨天适合读书10. 文章中“我”在书店里读书时,最害怕的是什么?A. 被店员发现B. 书被买走C. 书店关门D. 忘记带钱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窃读记》中“我”在书店里读书时的心理活动。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1课《窃读记》精品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1课《窃读记》精品同步测试(含答案)

窃读记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蹭.( ) 踱.步( ) 难堪.( ) 俯.视( ) 狼狈.( ) 腋.下( ) 贪婪.( ) 惨.淡( )唾.沫( ) 枉.然( ) 自卑.( )诅咒..( )( )威风凛.凛( ) 煞.有介事( ) 饥肠辘.辘(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在众目睽睽....之下,我几乎是狼狈地跨出了店门。

众目睽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

踉踉跄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

尴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受了前次的教训,我更小心地不敢贪懒..。

贪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词填空。

(1)但我是偷窃了什么吗?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_____(盼望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2)我明知道,任何便宜价钱对于我都是_______(枉然徒然)的,我绝对没有多余的钱去买。

(3)我________(黯淡惨淡)无神地提着书包,抱着绝望的心情走进最末一家书店。

4.指出下列句子在刻画人物时运用的表现手法。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 )(2)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3)我合上最后一页——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所有的智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一课 窃读记 (练习)

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十一课 窃读记 (练习)

《窃读记》练习题一、读拼音写汉字。

gān gà nán kān fǔ shì tān lán()()()()shà yǒu jièshìzhòng mùkuíkuífèi qǐn wàng shí()()()二、辨字组词。

蹭()贪()赡()消()赠()贫()檐()销()三、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顾:A注意;B拜访;C转过头看看;D商店或服务行业前来购买东西或要求服务的。

1.顾此失彼。

()2.刘备三顾茅庐传为佳话。

()3.今天顾客盈门,服务员都忙不过来。

()4.我环顾四周,只见这里山青水秀。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

()2.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

()3.他读书的时候,像一只蜜蜂在吸取花粉那样专注。

()4.她看见饭店的招牌,闻到炒菜的香味,就好像看见了满桌的美味佳肴。

()5.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

她一生创作了多篇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产量十分可观。

其中最著名的小说是2.课文以为线索,对英子的刻画运用了细致的和描写,表达了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

我踮着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

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

从头来,再找一遍。

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下去。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1.找出第一段画曲线的句子中准确的动词一系列的动作表现了2.划线句子使用了修辞,把比喻成把比喻成表达了3.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快乐和惧怕矛盾吗?为什么?七、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窃读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窃读记》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一基础训练
1给下列字注音:
撅()踱()
诅咒()()
踉踉跄跄()()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惯伎
②写照
③枉然
④下意识
二熟读精思:
3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若把题目改为“偷读记”好吗?为什么?

4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女孩?
答:
5出色的心理描写是本文一个亮点,请在文中找出一句刻画人物心理的语句并作简要的赏析:例句
赏析
6“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三拓展填空:
7本文作者是小说家和散文家,她的短篇小说集《》曾被改编成电影,颇受欢迎。

8①读书,行路。

②少壮不努力,。

③是人类进步的。

④请另写两句有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答案:3窃读;不能改;因为“窃”是“偷偷地”意思,此文以“窃读”为叙事线索,着重描写作者“窃读”的心理和情感经历,“窃读”两字真切反映了作者囊中羞涩的窘态,更表现了作者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和鲜明的形象;4文中的“我”是个渴望读书而不怕艰辛并懂得感恩的女孩;5例句:第4节“我多么高兴又多么渴望地伸手去拿,但和我的手同时抵达的,还有一只巨掌,五个手指大大地分开来,压住了那本书的整个”;赏析:这里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刻画了作者刹那间由喜悦到惊慌到沮丧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一个渴望读书的穷学生受人
侮辱的悲凉;6日常生活中融入了浓浓的爱,不经意的细节往往给人巨大的力量,我们应该善于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爱;7林海音;《城南旧事》;8万卷,万里;老大徒伤悲;书,阶梯;④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11窃读记练习题及答案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汗涔涔()尴尬()众目睽睽()
贪欲() 诅咒() 饥肠辘辘()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________(难堪尴尬难受),___ _____(涨羞映)红了脸。

(2)终于有一天,求知的________(欲望方法念头)________(逼迫催)使我再度地停下来。

(3)我合上最后一页——________(吞吐咽)了一口唾沫,看起来所有的________(知识道理聪慧)都被我吞食下去了。

3.按照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大伙儿的眼睛都凝视着。

()
(2)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
(3)看起来真有这么回事似的。

()
(4)形容用心致志地干某一件情况,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

()
4.下面语段中有一处语病,在文中画出来,并进行修改。

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14~17周岁人群对课外书的选择偏好要紧集中在文学类上,这一比例占到了58.5%;其次喜爱的课外书类别依次是历史类、科普类和心理类,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

关于学生阅读课外书,66.0%的学校老师和74.3%的家长表示赞成,另有9.6%的学校老师和6.6%的家长因担忧耽搁学习而反对学生阅读课外书。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5.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如何样的描写方法?
(1)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躯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

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到底挤到里边来了。

( )
(2)我的内心是如何样快乐地喊着:“再大些!再大些!”()
(3)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
(4)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抵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事实上我的声音是多么脆弱无力!()
6.请你仿照下列句式,也打个比喻,赞颂好书。

(要尽量押韵)
书是师,最可亲;诲不倦,更热心。

书是友,常交流;天下事,共探求。

7.你所在的班级正在开展以“好读书,读好书”为主题的班会活动。

活动中有一位同学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读书的名言分类编排。

请你为他汇编的名言集加上一个小标题,并为其写一则前言。

①古文学家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②学者陈善的“出入法”:既能钻得到里面去,又要跳得出来。

③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⑤思想家伏尔泰的“再读法”:重新再读一本旧书,就看起来与老友重逢。

⑥儿童文学家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⑦孟子的“独立摸索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⑧历史学家侯外庐的“热处理法”:读书学习都应趁热打铁。

[来源:学.科.网Z.X.X.K]
名言集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你为此名言集写的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忆读书
冰心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自从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

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的“天、地、日、月、山、水、土、木”以后的那几册,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讲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中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

然而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

我只好带着关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督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难道越看越懂,尽管字音都读得不对,例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我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部分。

谈到《三国演义》,我第一次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把书丢下了。

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

最后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这时我同时还看了母亲针线笸箩里常放着的那几本《聊斋志异》。

聊斋故事是短篇的,能够随时拿起放下,又是文言的,这关于我的作文课专门有关心,因为我的作文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着“柳州风骨,长吉清才”的句子。

事实上我那时还没有读过柳宗元和李贺的文章,只因那时的作文差不多上用文言写的。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讲的爱好,关于那部述讲“官逼民反”的《水浒传》专门观赏。

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回,看了使我气愤填胸!——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尽管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
将就强地写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精忠讲岳》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的印象,尽管岳飞是我从小就崇拜的最伟大的爱国英雄。

在此顺便讲一句,我热爱古典诗词,但能够从头背到底的,只有岳武穆的《满江红》“怒发冲冠”那一首,还有确实是李易安的《声声慢》,她那几个叠字——“寻查找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写得十分动人,专门是以“寻查找觅”起头,描写尽了“如有所失”的无聊情绪。

到我十一岁时,回到故乡的福州,在我祖父的书桌上看到了林琴南老先生送给他的《茶花女遗事》,使我关于林译外国小讲产生了广泛的爱好,那时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钞票,就请人去买林译小讲来看,这又使我明白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爱好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

依旧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味道。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我永久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欢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摸索”的大道理,这差不多上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确实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8.开头第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如何样的作用?
9.第二段画线句子突出表现了什么?
10.讲明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表达作用。

(1)我只好带着关于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在母亲的督促下,含泪上床。

(2)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来,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下去。

11.通读全文能够明白,作者喜爱读哪些作品?不喜爱读哪些作品?喜爱和不喜爱的理由是什么?
12.从作者对读书的回忆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1.cén gān gàkuílán zǔzhòu lù
2.(1)尴尬涨(2)欲望迫(3)咽聪慧
3.(1)众目睽睽(2)全神贯注(3)煞有介事(4)废寝忘食
4.病句:选择比例均大约在20%左右。

修改:删去“大约”或“左右”。

5.(1)动作描写(2)心理描写(3)神态描写(4)语言描写
6.示例:书是桥,两岸伸;连中外,通古今。

书是灯,放光明;指方向,照航程。

7.小标题示例:书山有径(读书方法)前言示例:读书贵在有法。

把握了好的读书方法就如同拿到了打开书籍宝库的钥匙,会事半功倍。

8.落笔点题,统领全文,突出爱读书的感情基调。

9.突出表现了“我”对《三国演义》(或自选读物)的喜爱。

10.(1)表达出“我”对故事的期望和眷念之情。

(2)形象地表现了“我”的决心之大。

11.喜爱的作品:《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满江红》《声声慢》《茶花女遗事》《红楼梦》;不喜爱的作品:国文教科书、《荡寇志》《精忠讲岳》。

喜爱的理由:人物个性鲜亮、故情况节感人;不喜爱的理由:没有人物个性。

12.示例:读书益处多;读书范畴要广;要读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