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
(一)麻醉前一般准备
1.成人术前禁食8~12小时,禁饮4~6小时,以防止麻醉后呼吸道误吸或呕吐。
2.麻醉前应改善病人的全身状况,以增加身体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3.病人精神方面,应着重消除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顾虑。
(二)术前访视
1.目的
(1)通过与病人交流,有助消除其对麻醉和手术的恐惧心理。
(2)与外科医生讨论,了解病情、手术的范围、大约出血量、手术的危险性、是否需要特殊的麻醉处理,如低温或控制性降压麻醉等,以制定详细的麻醉方案。
2.内容
(1)病史
1)个人史
2)过去史
3)既往手术、麻醉史
4)治疗、用药史
5)家族史
(2)全身状况
(3)判定脏器系统功能:根据各系统及脏器的功能状态,判断病人对麻醉的耐受力。
(三)麻醉前用药
1.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劳拉西泮、硝西泮。
2.镇痛药如吗啡、哌替啶,其他镇痛药如芬太尼。
3.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东莨菪碱等。
4.抗组胺药常用有异丙嗪等,常与哌替啶、阿托品配伍使用,效果较好。
麻醉前的准备有哪些

麻醉前的准备有哪些麻醉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手术过程中起到保护患者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患者接受麻醉之前,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麻醉前的准备步骤,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麻醉的过程和必要性。
一、麻醉前的评估在患者接受麻醉之前,医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评估,以确定适合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
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病史询问:医务人员会询问患者的过去病史、药物过敏史、手术史等信息,以了解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2、体格检查:通过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医务人员可以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包括心肺功能、神经系统状态和其他潜在的问题。
3、实验室检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和血液状况。
4、心电图和胸部X线片: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有关患者心脏和肺部的信息,帮助医务人员判断麻醉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
二、麻醉前的术前准备在手术前的几小时内,医务人员需要进行一系列术前准备工作,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重要步骤:1、要求患者空腹状态:空腹状态要求患者在手术前至少6小时内不进食固体食物,以避免在麻醉过程中发生误吸引发肺部并发症。
这是因为手术中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时,可能会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到气管和肺部,造成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在特定的手术类型中,例如小儿手术或急诊手术,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空腹时间要求,以确保患者的安全。
2、静脉通路的建立:在手术前,医务人员会在患者的手臂或手背等部位建立静脉通路。
这通过插入一根细长的管道(静脉导管)到静脉中实现。
建立静脉通路的目的是方便给患者输液、输血或应急药物的快速注射。
这样,在手术期间或术后需要时,医务人员可以迅速进行必要的治疗和药物管理。
3、体征监测设备的准备:在麻醉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麻醉前准备名词解释

麻醉前准备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麻醉前准备这档子事儿!你说这麻醉前准备,就好比是要去打一场大仗,你不得把家伙什都准备得妥妥当当的呀!
咱先说说病人自己得做点啥吧。
就像要出门旅游得收拾好行李一样,病人得把自己的身体状况啊、病史啊,都一五一十地告诉医生。
这可太重要啦,你想想,要是隐瞒了什么重要的情况,那不就跟战场上带着颗定时炸弹一样危险嘛!而且呀,手术前一段时间可别瞎吃瞎喝哦,不然麻醉的时候出点啥问题,那可不得了!这就好像你要去参加比赛,总得保持个好状态吧。
医生这边呢,那可得仔细评估啦!得看看病人适不适合麻醉,用哪种麻醉方法最好。
这就跟老师给学生选合适的学习方法一样,得因材施教嘛!医生还得准备好各种麻醉用品和设备,这可是他们的“武器”呀!少了哪一样都不行,就跟战士上战场没带枪一样尴尬。
还有啊,麻醉前病人的心理状态也很重要呢!很多人一听说要麻醉做手术就吓得不行,这怎么行呢!得放宽心呀,要相信医生的技术。
这就好比你要去坐过山车,一开始可能会有点怕,但坐上去了不也挺刺激挺好玩的嘛!医生和护士也得多多安慰病人,给他们打打气,让他们心里有底。
咱再打个比方,麻醉前准备就像是盖房子打地基,地基不牢,房子能盖得稳吗?肯定不行呀!所以呀,大家可都得重视起来。
病人得积极配合医生,医生得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项准备工作。
只有这样,手术才能顺顺利利的,病人才能平平安安的呀!
你说,这麻醉前准备是不是特别重要?咱可不能小瞧了它,这可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全的大事呢!所以呀,不管是病人还是医生,都得认真对待,把该做的都做好,让麻醉和手术都能圆满成功!难道不是吗?。
麻醉前的准备和评估

麻醉前的准备和评估在进行手术或其他侵入性医疗操作时,麻醉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麻醉前的准备和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它们直接影响麻醉的效果和手术的安全性。
本文旨在对麻醉前的准备和评估作一简要地介绍和探讨。
一、麻醉前的准备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了多方面的内容。
1、麻醉设备的准备首先,必须检查麻醉气体供应,呼吸机条件和监护仪器的运行情况。
此外,应检查药品的数量和有效期以确保相应的毒剂供应。
麻醉器和周边设备的检查预防了可能的意外问题,确保了手术的正常进行。
2、病人的基础情况了解麻醉师必须仔细了解病人的基础情况,例如年龄、体重、身高、病史和用药史等,以便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麻醉解决方案。
根据病人的特殊情况,应调整麻醉方式和剂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和保证安全。
3、病人的准备在麻醉前,要告知病人麻醉和手术的过程,并询问病人是否有不适、过敏等不良反应的经历,以及病人是否遵从了禁食等麻醉前的特殊指示。
在这些指示中,病人不能吃,不能喝,不能抽烟等。
进食和暴露于一定的麻醉药后的饮食习惯都会影响自然反应和达到手术效果。
4、麻醉师的准备麻醉前还必须做好抢救和预防肺炎的准备,以防止病人在麻醉过后发生呼吸窘迫和感染等急性并发症。
此外,麻醉师要对要用到的药品、用量、对症状管理等问题有全面的了解,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麻醉前的评估麻醉前的评估包括了心肺功能、重要器官功能和全身健康情况的评估。
1、心肺功能的评估心肺功能是麻醉麻痹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通常用生命体征测量来追踪和评估。
这些变量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血压、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等。
通过测量这些数值,麻醉师可以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人的麻醉深度,从而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和麻醉解决方案,以达到预期麻醉效果。
2、重要器官功能的评估此外,对于某些病人,如果他们有慢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况,如肝病、糖尿病、肺和心脏疾病等,那么需要进行特殊的重要器官功能评估和处理。
例如,测量血液糖、血红蛋白和肝功能测定等指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

麻醉前评估-与准备引言概述:麻醉前评估是在进行手术或者其他医疗操作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准备的过程。
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手术或者操作期间的安全,并提供最佳的麻醉效果。
本文将介绍麻醉前评估的重要性以及评估和准备的具体内容。
一、身体状况评估1.1 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在麻醉前评估中,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包括过去的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匡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
1.2 检查生命体征医生在麻醉前评估中需要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同时也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麻醉。
1.3 进行实验室检查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检查、尿液分析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患者健康信息,匡助医生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二、麻醉方案制定2.1 选择麻醉方法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医生需要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
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脊麻等。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需求和手术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麻醉方案。
2.2 药物选择和剂量确定医生在制定麻醉方案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并确定适当的剂量。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选择和调整。
2.3 麻醉风险评估和处理麻醉前评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医生需要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手术类型等因素,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
三、术前准备3.1 患者禁食和禁饮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禁食和禁饮。
这是为了避免手术中发生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和麻醉方案的要求,告知患者禁食和禁饮的时间。
3.2 心理准备和解释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匡助其做好心理准备。
这可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麻醉前准备

1 .重度肝功能不全者(如晚期肝硬化) 手术风险极高,不宜行任何择期手术。 肾病患者术前应正确评估患者的肾功 能,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和适当治疗, 并针对导致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制 定预防措施以保护肾功能。
2.妊娠患者于妊娠的头3个月期间,缺氧、 麻醉药或感染等因素易致胎儿先天性畸形或 流产,故应尽可能避免手术。急诊手术麻醉 时应避免缺氧和低血压。妊娠4~6个月期间 一般认为是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有必要 可施行限期手术。
2.血压显著升高(即收缩压大于 18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110mmHg) 患者应在术前控制血压,舒张压高于 110mmHg时,除急诊外所有手术都应 推延。
3 .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药(B受体 阻滞药)、抗心律失常药、洋地黄 类、内分泌疾病用药(胰岛素)等, 不建议术前停药。
其他方面的准备
3. 1)气道高反应患者术前可用支气管扩 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来降低其危险性。 2)COPD患者术前准备的原则是:控制 呼吸道感染、清除气道分泌物、治疗支 气管痉挛、改善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 运动能力和耐受力。 3)已经发展为肺心病的患者,还应注 意控制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
4 .对于术前存在以下因素者应进行肺功 能检查: 1)有肺部疾病史; 2)有肺通气限制因素者,包括肥胖 (超过标准体重20%),脊柱后、侧凸 和有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者; 3)明显影响肺通气的手术,如胸内及 胸壁手术、60岁以上行腹部手术者;
4)大量吸烟者(每月超20包);
5)近期(小于30天)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 6)年龄超过65岁者。
心血管系统的准备
1 . 缺血性心脏病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1)充血性心力衰竭史; 2)不稳定型心绞痛; 3)陈旧性心肌梗死(小于6个月); 4)高血压; 5)心律失常; 6)曾接受过心脏手术; 次要危险因素:1)糖尿病;2)吸烟;3)高 脂血症;4)肥胖;5)高龄。
麻醉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
一、入手术室前
(1)精神状态准备:从安慰、解释、关怀、鼓励着手,用恰当的语言解释、交谈,争取医患充分合作。
对过度紧张者,术前数日可服适量地西泮。
(2)善营养状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3)让患者适应手术需要的锻炼,讲明术后深呼吸、咳痰的重要性。
(4)了解胃肠道、口腔准备及排尿情况。
(5)准备治疗、麻醉药物及器械、氧气设备。
二、入手术室后
(1)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床号。
(2)核对手术名称、部位、手术方式。
(3)了解术前用药执行情况,有无备血、有否禁食等。
(4)安慰病员,解除思想顾虑。
(5)安置麻醉机及各种监测装置,并试运转,记录运转结果。
(6)详细核对各种用药的药名、剂量、质量;注射器抽药后,应标明并用原安瓶套好。
麻醉手术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护理

37医学科普保 健现代养生 2021年5月第21卷第9期杨雪梅 四川华西甘孜医院麻醉手术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护理一、麻醉手术前的注意事项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进行术前麻醉。
事实上,麻醉是手术前的必要准备工作,患者通过接受术前麻醉让其手术区域的不良反应及痛觉消失,使手术顺利进行。
医学常用的麻醉分为了全身麻醉与区域阻滞麻醉两大类,全身麻醉会使患者处于完全无意识状态,区域阻滞麻醉会使患者局部麻醉。
而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麻醉医师需要依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及手术形式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同时,为了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过度紧张,做好麻醉手术前的准备工作也十分重要。
1.心理疏导不论患者病情是否严重,当知道自己要进行手术时,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情绪。
其中,有些患者可能情绪波动较大,甚至整夜失眠,这会降低其麻醉手术中的耐受力,若患者的耐受力较差,很容易在手术过程及手术后引发不良反应。
因此,在麻醉手术之前,医护人员可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患者说明手术的目的,向其介绍相关的麻醉知识,安慰关怀患者,缓解病人的焦虑情绪。
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积极配合手术。
2.术前禁食禁饮为了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概率,患者在进行手术之前,必须禁食禁饮。
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进行麻醉,则其胃部必须处于排空的状态,这可以避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胃内容物误入呼吸道的情况,避免患者发生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死亡。
因此,患者在术前需要禁食禁饮,不过具体禁食禁饮的时间需要视患者情况而定。
比如,成人患者需要在麻醉前8小时内进行禁食,4小时内进行禁饮;而患儿由于不能忍受太久的饥饿,他们的禁食时间会稍微短一点。
3.保证术前营养供给如果患者接受手术时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则其手术和麻醉的耐受力会明显下降。
比如,如果患者蛋白质不足,那么其在手术中出现失血和休克的概率会增加;如果患者缺少维生素,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会不正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醉前准备
与麻醉前用药
临床麻醉学教研室
麻醉科
术前准备(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
针对患者麻醉手术前存在的内 科疾病、病理状态、内环境紊乱等, 请求相关科室会诊,提出诊疗意见, 并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患者的 异常指标恢复到接近正常或正常时 再手术。
麻醉前准备的目的
体格方面的准备
术晨用药指示
继续服用 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 治疗冠心病药、激素
停止的药物 抗凝、降糖药
精神方面的准备Psychological prepara 重视病人对麻醉手术治疗的知情权 满足病人无痛、舒适、无不良记忆的要求
重视儿童患者的心理问题
临床麻醉观念的碰撞
临床麻醉观念的碰撞
术前用药是必要的吗?如果是,应该在 何时给药?由谁来给? 从给药后到麻醉医生进入手术间,病人处 于无人看护状态。 弊端有三:不是个体化用药;患者普遍口 渴不适;医嘱由护士执行,发生意外要麻 醉科负责,极不合理。 于布为
麻醉方面的准备
麻醉设备的准备与检查
无论是全身麻醉还是椎 管内麻醉或神经阻滞,均按 照全身麻醉的要求来准备
体格方面的准备
胃肠道准备
elective and restrictive surgery
禁食6-8h , 禁饮4h 小儿禁饮食时间与年龄相关
禁食(奶)4-8h ,禁水2-3h emergency surgery 注意饱胃问题
体格方面的准备
胃肠道准备
注意
应激情况下胃排空减慢 饱胃病人急诊手术时,应采取避免 呕吐误吸的措施 向家属交代清楚“禁食”的含义
麻醉前用药
目的
消除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 抑制呼吸道腺体分泌 提高病人痛阈、缓解术前和麻醉操作疼痛 降低基础代谢和神经反射的应激性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降低胃内容及提高胃pH值 降低呼吸道分泌物 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降低自主神经的反应性 预防过敏反应 继续治疗并发的疾病
麻醉前用药
用药基本原则
1.根据病人情况、麻醉用药和方法,确 定麻醉前用药的种类、剂量 2.用药方式和时间
麻醉前用药
用药基本原则
3.注意事项
镇静安定类药:一般情况差、年老、休克及甲低者,减量;年轻 体壮、紧张、及甲亢者,增量;1岁以内婴儿不用 麻醉性镇痛药:呼吸功能不全、颅内压高及产妇,不用 抗胆碱药:小儿用量较大;心动过速、高热者少用
麻醉前需要术前准备吗?
绝大多数需由专科医师处理的问题,现在麻醉科医师已 能独立、有效、安全的处理。
内科疾病术前准备,充其量是控制症状,无法治愈。
这类重病人,遭遇急诊手术时经历了麻醉,说明术前准 备与否,并不是影响麻醉安危的唯一重要因素。
于布为
麻醉选择的原则
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前提下,遵循 最有利于病人的原则 综合考虑: 病人情况、手术方式、麻醉特点、 麻醉者经验、设备等方面的情况。
麻醉方面的准备
麻醉机及其附件 气源、电源
麻醉方面的准备
监
护
设 备
麻醉方面的准备
喉 镜
麻醉方面的准备
气管导管、喉罩
麻醉方面的准备
听诊器、牙垫、面罩
麻醉方面的准备
麻醉药及 抢救药品
病人入手术室后的复核
核对姓名,年龄,确保无误
拟施手术和部位
术晨用药情况
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
思考题
1.麻醉前准备的目的与任务? 2.病人体格方面要做哪些准备? 3.麻醉前用药的目的? 4.麻醉前用药的常用药物? 5.麻醉设备应做哪些准备?
常用药物
抗胆碱药
M-胆碱受体阻滞药:抑制腺体分泌 及迷走神经反射 M1:脑、腺体、胃粘膜 M2:心脏、神经元突触前膜 M3:腺体、平滑肌、脑
麻醉前用药
常用药物
抗胆碱药
阿托品:0.01-0.015mg/kg,抑制迷走神经,增快 HR作用大于东莨菪碱
东莨菪碱:0.01mg/kg,扩瞳、抑制腺体分泌和中枢镇 静作用大于阿托品 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选择性作用于 M1和M3受体, 0.01mg/kg,中枢镇静、抑制腺体,增快HR作用不明 显
增强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 避免麻醉意外发生 减少麻醉并发症 提高围术期安全性
麻醉前准备的任务
病人体格与心理方面的准备
恰当的麻醉前用药
麻醉方面的准备
麻醉前准备的原则
The principle
Different preparation for different operation Elective surgery Restrictive surgery Emergency surgery 择期手术 限期手术 急症手术
过度的镇静 投药时间不易准确把握 肌注引起的疼痛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 抑制腺体分泌所致的口腔干燥 延长恢复时间
麻醉前用药
常用药物
镇静安定药
咪达唑仑:0.05-0.1mg/kg 氟哌利多:2.5-5mg
麻醉性镇痛药
Morphine:0.1mg/kg,心瓣膜病者0.050.07mg/kg
麻醉前用药
体格方面的准备Physiological preparation
改善病人的全身情况
营养状况、贫血、低蛋白血症
内环境状况
心肺储备能力 适应性锻炼
体格方面的准备
积极治疗内科疾病
心血管系统:心衰、心律失常、心绞痛、高 血压 呼吸系统:急性感染、COPD 、哮喘 内分泌系统:甲亢、糖尿病、嗜铬细胞瘤 肝肾血液:肝肾功能、出、凝血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