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
大学英语选修课刍议

还 是 在 修 改 学生 作 文 时 , 当需 要 和 学 生 单 独 交 流 的 时 候 . 可 都 以 直 接 在群 里 和 学生 进 行 对 话 :如果 想 让 学 生 们 和老 师 一 起 修 改作 文 , 家 就 可 以 把 自 己写 的 作 文 发 到 群共 享 邮箱 里 . 大 然
强 了 师生 的联 系 ,教 师 可 以 用 最 快 的 速 度 把 学 生 作 文 存 在 的 问题 发 过 去 。 学 生 也 能 在 规 定 时 间把 改 正 的作 文 发 回 来 : 而 另 外 ,— i 供 了相 对 隐 私 的空 间 . 生 可 以更 加 大 胆 放 心 地 E ma 提 l 学 与老 师 进 行 一 对 一 的交 流 .这 就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加 强 了师 生 的 关 系 , 教 师 也更 加 容 易 了解 学 生 的情 况 。 而 2B S 使 用 B S E ma 更 为 灵 活 和 新 颖 , 打 破 了 .B 的 B较 — i l 它 E mi — a 的一 对 一 关 系 . 成 了一 对 多关 系 教 师在 B S 给 学 l 形 B上
依 此 类 推 , 个 同 学 都 有 机 会 添 加 内容 , 后 整 个 英 语 故 事 的 每 最 内 容 发 回 到班 级公 共 邮 箱 ,结 果 会 令 大 家 大 吃 一 惊 或 捧 腹 大 笑 。另 外 , 可 以改 错 练 习 和 句 子 排 序 的 形 式 出现 。E m i l 也 — al ;  ̄
一
大 学 英 语 选 修 课 刍 议
宦文艳
( 京 大 学 教 育 研 究 院在 职 硕 士 , 南 江苏 南 京 摘 要 : 学 英 语 选修 课 的 开 设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丰 富 了学 大 生 学 习英 语 的 内容 . 高 了 学 生 的 学 习 兴趣 . 也 遇 到 了一 些 提 但 问题 。 作 者从 选修 课 的 开设 背 景 入 手 , 绍 了选 修课 的 情 况 。 介 指 出 了一 些 问题 , 并提 出 了 自 己的 建议 。 关 键 词 :大 学英 语 选 修课 开 设 背 景 问题 改进 建 议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出现的时代背景及其作用作者:邓笛来源:《大学教育》2014年第08期[摘要]在分析大学英语选修课出现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指出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开设符合时代的发展,也符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总体趋势,对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教学改革需求[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65-03大学英语选修课程是高等学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07年7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经过三年试行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修订稿(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其中明确提出,要“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在我国出现并引起重视,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反映了各高校主动适应国家和社会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新需要的积极态度,另一方面也是各高校在面临不一样的教学资源、学生入学水平以及社会期待的情况下做出的正确反应。
顾名思义,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就是在大学英语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的、可供学生选择种类多样的课程。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实行的是单一的必修课,以至于高等教育工作者有了约定俗成的认识,似乎大学英语课程就应该是现行的这几门必修课。
因此,“大学英语选修课”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
大学英语课的出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又将会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认识这些问题,无疑会对我们加深对大学英语选修课的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英语选修课出现的时代背景(一)知识经济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与大学英语选修课大学英语选修课出现的这个时代,是一个世纪更替的年代,知识经济取代了工业经济,整个社会充满了机遇与挑战。
在这样的知识经济时代里,一方面,中国的经济行为越来越受到世贸组织的各种协议、规则和程序的规范和约束;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融入国际经济大潮流之中,而要想在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不但需要有精通世贸组织各种协议、规则和程序等专业知识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和国际市场知识并且能够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关于开设大学英语能力选修课的思考

关于开设大学英语能力选修课的思考作者:苏玉霞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01期[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竞争能力的加强,对人才的要求提出新的挑战,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完善。
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高校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能力选修课来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与时俱进。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必要性设置[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24-01随着高校大学英语教改的进行,我们在教学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许多有用之才。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大学生的全面质量、整体素质以及国际竞争能力提出更严峻的挑战。
因此,新一轮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大学英语教学应由语言知识型转向实际应用型的语言技能教学,切实提高英语的实际交际能力。
那么针对本科大学英语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开设大学英语能力选修课。
一、开设大学英语能力选修课的必要性(一)学生英语水平不同,需要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随着高校的改革和扩招,生源区域范围的不断扩大,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采用同一教材,同一教法,同一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大学生的需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必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二)学生对英语的需要不同,需要针对其不同目的开设必要的选修课众所周知,现在的学生几乎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进行语言基础训练,学生的英语学习期明显前移。
因此,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的兴趣、目的、要求也都随之发生了变化,学生已不满足于以往的为求分数的常规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的起点也在不断提高。
那么我们便需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及课程设计,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实际综合运用能力,与时俱进来解决这一时代课题。
(三)适应就业与国际交流的需求,有必要开设必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对学生的调查访谈中了解到,以往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与考试是密切相关的。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

⼤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2013年第5期⽅式的转变,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的全⾯发展,⽽且也有利于不同学⽣的不同需要和不同发展,使全体学⽣都得到发展。
第四,实施素质教育的新途径: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到相当程度⽽出现的⼀种新的远距离教育模式。
应⽤现代通信技术,不但可以解决农村贫困地区师资薄弱的问题,⽽且也有利于加强地区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
远程教育有利于扩⼤教育规模,促进教育的平等性。
远程教育的开放性和资源共享性,使得任何⼈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根据⾃⼰的需要运⽤这些课程、课件去学习,及时更新⾃⼰的知识,提⾼个⼈的素质。
远程教育有利于提⾼教育教学效益,促进学⽣终⾝学习。
最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城乡差距是农村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充分条件。
开展素质教育离不开相应的教学设备和设施,要保证图书、体育⽤品、乐器等基本的教学⽤具供给。
发展农村素质教育,必须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现素质教育的标准化,完善农村素质教育所需的基本设施和设备。
这些都与当地经济发展⽔平息息相关。
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政府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缩⼩城乡差距,加快经济发展。
只有城乡协调发展,城乡差距缩⼩到⼀定的程度,农村教育才能真正摆脱“跳农门”的局⾯,农村学校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的制约,素质教育才能顺利推进。
三、总结实施素质教育是⼀项复杂的社会系统⼯程,涉及到诸多⽅⾯。
农村⼩学要强化教学改⾰,彻底转变“应试”教育的观念,树⽴素质教育的观念,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就要做好如何处理⾯向全体学⽣主体的教学关系,如何合理运⽤考试和评价⼿段等,并将⼯作落实到位。
农村⼩学教育只有⽴⾜⾃⾝实际,抓住⾃⾝教育的特点,充分挖掘其教育资源,发挥其教育优势,才能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献:[1]王乃信.遵循素质教育⽬标模式、改⾰学校管理体制[J].⼭东教育科研,1999(01):4-8.[2]何传军.⽬前农村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02):20-22.[3]杨润勇.农村地区素质教育执⾏难现象的政策学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5(24):3-6.⼤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张嵩(辽宁经济管理⼲部学院外语教学部,辽宁沈阳)【摘要】⽬前我国⼤学英语教育中必修课的⽐例占到绝⼤部分,但是设置⼤学英语选修课的⾼校却是少之⼜少。
《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学期英语选修课的说明

《大学英语》课程第四学期英语选修课的说明一、《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教育部教高厅[2007]3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是为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类型和人才培养目标所选择的标准而推荐的。
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要融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尽量保证在本科总学分中占10%(16学分左右)”。
二、第四学期《大学英语》系列选修课程根据中南大学08版本科生培养计划,第四学期《大学英语》课程是系列选修课程。
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四类:1.综合英语类;2.语言技能类;3.语言应用类;4.语言文化类(详见附表)。
大学英语课程由原来的四个学期16个学分的基础阶段的教学改为“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前3个学期通过计算机网络和大学英语教材进行基础阶段的学习,每学期4个学分;第四学期为高级阶段,开设《大学英语》系列选修课程。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英语程度继续选择原课程,也可以选择高级英语课程的部分课程,但必须完成4个学分以上的学习(根据《中南大学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规定我校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学分为16学分)。
前三个学期结束时未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在425分以下)的学生只能选修专为他们开设的《大学英语4》。
三、开设系列选修课程的必要性1.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部教高厅[2007]3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这是我国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经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与实践应当选择达到的标准。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以英文电影赏析课为例

a tvte ,pu s i g fe i l ls r o ta hn n v l to c iii s ru n x b e ca so m e c ig a d e auain,a mi g t r mo e t e q a i ft a h— l i n o p o t h u lt o e c y i g a d d e e i g t e r fr o ol g g ih. n n e p n n h eo m fc le e En l s Ke r s:s l ci e c u s s;Engih mo i p r cai n;ca so m e c i g y wo d e e tv o r e ls v e a p e i t o l sr o t a h n
LILi z ng— hi
( oe nL nug eat et hnzo a p s f oa U i r t,C agh u2 32 ,C ia Fri ag aeD pr n,C aghuC m u hi n esy hnzo 10 2 h ) g m oH v i n
、
开设大 学英 语选修 课 的意义
后续 课程 ,这些 选 修课 都 在 各 个 不 同 的层 面 上 拓 展 了学 生 的视 野 ,增 强 了学 生 的人 文 修 养 ,促 进
了大学 生英语 综 合 应 用 能 力 的提 高 。而英 文 电影
以英 文 电影 赏 析课 为 例
李 灵 芝
( 海 大 学 常 州 校 区 外 语 部 ,江 苏 常 州 23 2 ) 河 102
摘要 : 选修课 的开展 丰富了大学英 语课 程体系 ,但在 具体实施 过程 中仍然存 在一些 问题。本文从 探讨开设 大 学英语选修课 的意义及理论基础开始 ,以影视赏析课 为例分别从 学校 ,教师 ,学 生三方 面探讨 了这 门选 修课 开展 的现状 。建议教师加强理论知识 的学 习,开展丰 富的课堂活 动 ,探求灵 活多变 的授课 和考核方式 ,从 而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及原则探讨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及原则探讨摘要:进行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其价值取向及目标定位进行分析,要在满足未来人才要求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课程。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也应遵循互补性、多样性、针对性及可行性等一系列原则,体现特殊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程;价值取向;目标定位;原则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各高等院校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认识到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因此,研究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制定课程设置的原则,就成了各高校不得不面临的一项工作。
1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一门课程的价值,指的是“课程对学习者个体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满足,是对施教者教育(培训)追求的适合”[1]。
而所谓的课程价值取向,指的是“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人们对课程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和选择”[1]。
设置什么样的大学英语选修课首先要确定这些课程的价值取向,即每一门选修课程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向什么方向发展、在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一门课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人性的培养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二是以“有用性”为目的的价值取向,满足学生的某种需要,或有利于学生的某个兴趣进一步的发展。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要求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要思考未来人才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教育客观规律的课程设置。
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价值取向还反映了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相关的课程体系也体现了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对人才培养规律的认识,而每一门选修课程的设置正是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的价值观念与对人才培养规律认识两者相结合的产物。
具体地讲,大学英语选修课应具备以下六个目标。
1.1主体性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校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选修课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不同的校情而设立的,因此要能有助于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否则就与单一的大学英语必修课时代没有什么区别,也就失去了开设的意义;二是教师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选修课要能调动教师的教学热情,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活动中去;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立应该符合学生的内在要求,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主体精神。
论大学英语先导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大学英语先导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不妨碍学习学位课程,还需要学习一门全新的语言英语。
英语可以通过英语先导课来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开始一段英语学习之旅。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先导课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大学英语先导课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关键。
大学英语先导课是高中英语学习的延续和大学英语学习的原点,它是大学英语学习的关键。
通过先导课,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更加熟练地掌握语言,学习技能,以便在后续课程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是大学英语先导课作为大学英语认知能力的基础。
大学英语先导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强英语认知能力。
通过先导课,学生可以学习正确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掌握有效的英语研究技巧,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掘学习英语的规律,提高英语能力。
三是大学英语先导课作为大学英语学习中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先导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确的词汇和语法,以及相关的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理解英语教材,更好地应对大学英语考试。
四是大学英语先导课作为大学英语学习的基本要求。
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 ha 为学生提供英语先导课的机会,甚至作为入学要求,这也强调了大学英语先导课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先导课,才能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从而更好地学习大学英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先导课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对大学生学习英语有着重要而必要的作用。
每位大学生都应该重视英语先导课,培养积极学习英语的态度,从而取得学习英语的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选修课的必要性和意义
【摘要】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必修课的比例占到绝大部分,但是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的高校却是少之又少。
而从诸多方面考虑,为教育长远计,大学英语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很有必要的。
英语教育工作者应该在课堂上兼顾学生的英语的输入和输出,使英语选修课程能够和大学英语必修,乃至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以后所进行的自身英语修为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选修课;必要性
当今世界正处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革新时期,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无形中变革。
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化以使自身的教育体系能够适应社会的变革大潮。
同时,我们也能够看出,这次变革在教育上的特点是,受到社会和学科演变的双重制约。
从社会制约上看,教育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
素质教育的内涵很多。
笔者认为,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自身能够将所学知识自我更新,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信息进行社会效益化和知识再造,使教育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从学科内部演变的制约上来看,现在的新兴学科逐渐成为新兴产业的基础,而新兴学科中很多是交叉学科。
这就需要受教育者必须开阔眼界,汲取信息。
在当前社会中,英语已经不言而喻地成为知识信息传递的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而在英语被设置为必修科目的大学中,增设英语选修课也成趋势。
一、选修课制度的含义
要想让教育朝着量身定制式的个性化方向发展,个性化课程的依托就变得尤为重要。
选修制度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有机构成,是支撑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
个性化教育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生活中双管齐下,做到相辅相成。
教师一方面尽可能发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动力,另一方面又承担起塑造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学会怎样选择、学会选择什么,学会为什么选择是个性化教育、个性化课程的基本宗旨。
学生根据自己的动机、兴趣和个性特征选修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构筑个性化教育。
因此可以说,个性化课程体系符合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与趋势,是选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容许个人去进行选择的课程,是为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开发的课程。
选修课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必修课程的单一性,有利于人才的个性化培养。
在课程价值观上,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程具有等价性,二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二、必修英语课的现状与背景
第一,从教学资料上看,我国现阶段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书本为主。
书本是有形的,固定的,学生不可变更的教学材料,这实际上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思维。
教科书之上的思维惯性已经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实践,往往造成理论性质大于实践性知识,应试能力大于实践能力的被动局面。
其次,很多大专院校近年来为了突出学科群的专业特征,压缩英语课程的比例。
很多学校的英语课程从三年压缩到两年,甚至有些学校将英语课程进一步压缩到一年。
除了英语专业的学生以外,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想要达到听说读写基本上真正能够付诸社会实践的水平的话,其难度可想而知。
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课程也并非像专业英语学生那样,能够获得专业英语知识,并且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充足的学习时间。
正相反,他们只能将考试作为学习目标,进行单一的英语学习。
这样,他们也就无法得到多元多层面的英语知识。
第三,近年来在各高校中,学生英语的两极分化现象也日趋明显。
不同英语基础,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英语,即便拥有同等的教学软件和硬件,接受英语知识的程度势必会千差万别。
因此他们需要的是适合自身程度的英语学习,而不是互相牵制的一刀切式英语学习。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规定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以满足不同专业的发展需要”。
学生应该能够“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学习”,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因此也要在符合学生个性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英语自主学习的个性化一面。
三、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方式及意义
1.外延型选修课。
外延型选修课即授课的内容从课本向外延文化做辐射式的扩展。
让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外延文化环境的了解来增加其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具体的课程设置方式可以为文化比较课程和文化概况介绍课程。
这种课程以介绍文化为主,其特点是趣味性强,开放性强,课程内容不单一,不枯燥。
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可以开阔其眼界,提高其兴趣,增加其动力。
2.模块型选修课。
模块型选修课即将英语习得过程中的听说读写译五个模块设置成独立的选修课。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各英语模块的掌握情况来权衡选修不同的英语选修课程。
这种选修课程的特点是学生对自身英语掌握情况的判断可以具体化,课程本身针对性很强。
学生可以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学习来提高英语成绩。
3.提高型选修课。
提高型选修课,即由于必修课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相对于必修课来说更高难度或层次的英语课程。
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会对英语的掌握参差不齐。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学生可以通过此类选修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此类选修课的特点是,使基础好的学生将自己的英语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尤其对那些希望报考超出必修课难度的英语考试的同学来说,此类选修课将使他们受益匪浅。
四、英语选修课的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而且也是应用性、工具性课程。
应该说,工具性和人文性同样重要。
英语不仅仅是门学科,也是一座连接不同思想和传递信息的桥梁。
大学英语所教
授的知识,不仅是语言知识,而且还有多样的外延知识体系,比如文化方面的知识、文学方面的知识以及对比方面的知识等等。
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也应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以及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而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则恰恰能够弥补英语学科在仅限于必修课程设置上的缺陷。
首先,设置了大学英语选修课以后,从学术课程上来看,可以使学生对必修课英语中所学的内容有所巩固,并能够在此基础上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去丰富对英语的了解。
在必修课英语中,学生所学的知识由于必修英语课程的学时数限制,使有些学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所学内容迅速消化,更不用提将其巩固。
因此大学英语选修课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消化所学知识的缓冲平台。
这样,使那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巩固所学的知识,温故知新。
其次,大学英语选修课也可以为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提供一个扩大知识面的扩容平台。
在大学英语必修课中,学生的基础水平由于各种原因总要存在一些差距。
而这些差距是在短期之内无法消除的。
因此,在均衡教学的现行教育方法中,成绩比较突出的英语学生会渴望获得一些课堂之外的知识来充实和提高自己。
而知识拓展方面的大学英语选修课,比如文化类和文学类选修课,又能够丰富这些学生的求知欲望,并且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多方位提高自身的英语修为。
第三,大学英语的选修课程设置是在单一的英语必修课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的突破,并且是在教学理念和手段中找到突破。
比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实现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模块教学。
使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课程。
在教学方针上也可以突破应试教育的模式,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入手,也可以从激发更大的兴趣入手,起到一个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以上证明,大学英语选修课的设置可以在校方的统一教学规划下使学生能够在个性发展的同时学到英语知识,扩充英语容量,积攒英语底蕴,接触英语文化。
还可以使教师改善教学,使其做到大学英语必修课与选修课“交相生,还相用”。
因此要达到以上要求,仅靠大学英语基础教学是远远不够的,相关选修课的开设势在必行。
开设并统筹设置英语选修课对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亚杰.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考试周刊,2010(15).
[2]周红民.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开办的理据和计划[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5).
[3]袁秀娟.大学英语翻译选修课与科技翻译人才培养[J].考试周刊,2010(18).
[4]陈俊.论大学英语教学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08(26).
本文是课题成果,课题负责人:王艳萍,课题名称:“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研究” 课题被批准为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一般课题。
编号为:WYYB110093(参见辽高教会通字【2011年14号
文件】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