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类工艺流程题
九年级化学工艺流程题(含答案)

1九年级化学工艺流程题(含答案)类型 1 回收利用流程1. 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的CuS 及其少量的铁和铁的化合物, 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 CuCl 2 的流程图如图:(1)操作Ⅰ中将废渣粉碎的目的是。
(2) 操作Ⅱ中在高温条件下,通入空气,CuS 和 NaCl 反应生成了CuCl 2 和 Na 2S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操作Ⅲ的操作名称是,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 副产物氯化钠的一种用途是。
2. 氯化铁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处理金属电路板。
处理流程 如下:已知:2FeCl 3+Fe ==== 3FeCl 2(1) 步骤②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和。
(2) 过滤是将混合物进行分离,被分离的物质需满足的条件 是 。
(3) 滤渣的成分有,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 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回收利用的物质是。
3.实验室废弃液中含有一定量的 AgNO 3(废液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某兴趣小组回收金属银的流程如下:(1) 若过滤操作中未使用玻璃棒,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2)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加入中。
(4) 小明认为步骤②的操作中加入过量的铜也可以,你是否赞成他的说法,说出你的理由 。
类型 2 金属氧化物制备流程4. 以富含 CeO 2 的废玻璃粉末(含 SiO 2、Fe 2O 3 以及其他少量可溶于稀酸的杂质)为原料回收二氧化铈。
请回答下列问题:2已知: CeO 2 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 NaOH 溶液。
(1) 稀硫酸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滤渣的成分是,过滤后发现滤液仍比较浑浊, 可能的原因是。
(3) 步骤③中通入氧气的目的是。
(4) 氢氧化铈受热分解生成CeO 2 和 H 2O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氧化镁在医药、建筑等行业应用广泛。
以菱镁矿(主要成分为MgCO 3,含少量 FeCO 3)为原料制备高纯度氧化镁的实验流程如下:(1) 操作 X 的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烧杯、 、玻璃棒。
新高考化学高三大题训练4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教师版

例1:过硼酸钠(NaBO3·4H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无机过氧化物,可用作织物的漂白、染色,医药上可作为消毒剂和杀菌剂。
一种由硼镁矿(Mg2B2O5·H2O)制取过硼酸钠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已知:过硼酸钠为白色晶状颗粒,熔点63℃,能溶于酸、碱,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硼元素的化合价始终未发生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为加快“溶解”步骤的的速率可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浸出液”中c(Mg2+)=2×10−3mol/L,当Mg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c(F−)=___mol/L。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已知K sp(MgF2)=2×10−11](3)过硼酸钠(NaBO3·4H2O)中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4)写出“反应结晶”步骤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结晶”步骤在冰水浴中进行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过硼酸钠的水溶液不稳定,极易生成偏硼酸钠(NaBO2)并放出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过硼酸钠晶体(NaBO3·4H2O)可用作洗衣业的无氯漂白剂、清洗材料和牙齿增白剂,在70℃以上加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
实验测得过硼酸钠晶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则T2℃时所得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优选例题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大题优练4【答案】(1)将硼镁矿矿石粉碎(或适当增大NaHCO3溶液的浓度、适当升高反应温度等)(2)1×10−4(3)+3(4)Na2B4O7·10H2O+4H2O2+2NaOH+H2O=4NaBO3·4H2O(5)防止H2O2分解(6)2NaBO3=2NaBO2+O2↑(7)NaBO3·3H2O【解析】根据流程图,硼镁矿在NaHCO3溶液中溶解,浸出液中加入NaF溶液生成MgF2沉淀除去Mg2+,再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Na2B4O7·10H2O,然后Na2B4O7·10H2O与过氧化氢(H2O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生成NaBO3·4H2O,经过洗涤、干燥得到NaBO3·4H2O晶体。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3)(Word版含答案)

工艺流程图专项训练(三)1、铝和铝合金是一类重要的金属材料、工业上用铝土矿(含有Al2O3 和SiO2,不考虑其它杂质)制取金属铝的基本流程如下:已知:①SiO2 是一种难溶于水,也不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物质.②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滤液I 的溶质有(写化学式)。
(2)该流程中涉及到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和分解反应。
(3)写出滤液II 中溶质的一种用途。
2、硫酸钙转化为K2SO4和CaCl2·6H 2O 的工艺流程如图:(1)蒸氨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填编号)。
A.复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2)操作Ⅲ制取CaCl2·6H 2O 晶体,包含一系列操作:蒸发浓缩、、过滤、洗涤、干燥。
(3)可循环利用的物质除了NH3 外,还有(填化学式)。
3、下图为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 的流程如下:(1)生产上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3)洗涤反应③所得晶体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的目的是。
4、海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请围绕科学利用海水资源,填写空格:用海水“晒盐”的方法得到的粗盐中,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硫酸钠等杂质。
将此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方案如下:(1)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过滤后得到的沉淀成分有:氢氧化镁、碳酸钙、。
(3)请设计实验,能通过清晰可见的现象,准确控制在少量滤液样品中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
5、高纯碳酸钙广泛应用医药、生活生产中。
如图是由工业副产品氯化钙(含有氯化亚铁和氯化镁)制取高纯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图。
有关资料:①氯化铵受热会分解;②在室温下,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氯化钙的质量分数的变化关系如图如示;回答下列问题:(1)工艺流程中操作1 的名称是;(2)向工业氯化钙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所需氧化钙为粉末状,其目的是。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思路详解

52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固体Ⅲ
混合气体Ⅳ
回答下列问题:
(1)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填
பைடு நூலகம்
元素符号)。
(2)工序①的名称为 。
(3)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工序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物质 V 可代替高温连续氧化工序中的 NaOH,此
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步骤是将镁铁元素分离,据此确定物质制备和杂质去除框
架。
第三步,逐步解析答题
考生基于已有的理论证据和题干信息进行分析,给出
解释并答题。试题常考查除杂操作、方程式书写、物质转
化、成分分析等,考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流程分析:物质
有哪些?该步骤发生什么反应?实验操作有什么作用?目
的是什么?例如工序②:初始物质为 MgO、Fe2O3,发生反 应 2CO2+MgO+H2O= Mg(HCO3)2,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 Fe2O3 除去,目的是完成铁元素和镁元素分离,便于单独回 收得到纯净的含铁和镁的化合物。另外,关于溶度积计算也
{学科加油站}
·新题好题·
物质制备类工艺流程题思路详解
●安徽望江县第二中学 江已舒
化学工艺流程题取材于真实的化工生产,重点考查元 素化学和实验原理相关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要 求考生解题时能从题干和流程图中提取有效证据进行推理, 往往还涉及计算。该题型能很好地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和创造 性,落实新课标对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的考查,是高 考考查的主流题型。
Al(OH)4-:K=100.63,Kw=10-14,
【思路详解】
第一步,明确反应原理
2022年中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项训练(6)(Word版含答案)

2H SO =====2CuSO 工艺流程图专项训练(六)1、生产金属镁后的废渣可以综合利用制备光卤石(MgCl2·6H 2O)和金属镁,其工艺流程如下:己知:①废渣的主要成分:MgCl2、KCl、MgO、BaCl2、CaCl2、粉尘等杂质;②MgCO3 微溶于水,本题中视为可溶。
(1)将废渣粉碎的作用是;(2)滤渣Il 的主要成分是;(3)操作a 包含多个操作,分别为蒸发浓缩、、、洗涤、干燥。
2、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联合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侯氏联合制碱法”的主要产品“碱”是指(填化学式)。
(2)图中不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3)在该模拟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3、对废旧手机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
某手机电路板中含有以下金属:Ni(镍)、Pb(铅)、Ag、Au、Fe、Cu、Sn(锡)、Pd(钯)。
如图是某工厂设计的回收金属流程图(假设流程图中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已知:2Cu+O2+ 2 4 △4+2H2O)。
(1)步骤②中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2)步骤⑤实验现象是。
(3)金属Ni、Fe、Pd 的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是。
4、工业上制备K2SO4 晶体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请根据流程回答问题:(1)将CaCO3 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CaCO3 和(填化学式)。
(3)不用水而用饱和K2SO4 溶液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的原因是。
5、MgSO4·7H2O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 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 的主要流程如图:已知:SiO2 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
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a”的名称是。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3)选用MgO 调节pH 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 的原因是_ _ ____ __ __ _ ____ 。
化学工艺流程题

3、在写某一步骤是为了除杂时,应该注明“是为了除去XX杂质”,只写“除杂”等一类万金油式的回答是不给分的。
4、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逐滴滴加XX试剂,振荡,若没有„„
现象,则沉淀洗涤干净
5、检验是否沉淀完全:表达一:静置,往上层清夜中继续滴加XX试剂
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综合多方面因素的考虑,如使反应速度不致于太慢、抑制或促进平衡的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防止副反应、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
如果题目中出现了包括产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信息,则要根据它们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改变的情况,寻找合适的结晶分离方法(蒸发结晶或浓缩结晶)。
3、获得产品阶段
因此,答题时,不要力求把生产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都弄清楚,只要把握住主要的考查方向,理清每个环节的目的和结果,再根据题中的具体设问,进行针对性作答即可,切不可拘泥于流程图中的每个细节,把时间和精力过多用于流程分析,使解题误入歧途。
四、注重文字叙述的规范性
1、洗涤沉淀:往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以上操作2~3次。
5.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图1,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三颈瓶中装入10 g镁屑和150 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15 mL液溴。
步骤2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室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③灼烧、焙烧、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2、分离提纯阶段
①调节溶液pH除杂:
2020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化学工艺流程—制备类化学工艺题

2020届高三化学专题突破:化学工艺流程—制备类化学工艺题1.某高铬型钒渣含Fe2O3、Fe3O4、SiO2、Al2O3、V2O5、Cr2O3等物质,从中分离提取钒和铬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时V2O5、Cr2O3转化为NaVO3和Na2CrO4,SiO2、Al2O3转化为________和_______。
(2)滤渣1中主要含______。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Al(OH)3,对应调pH 应不低于______。
(常温下,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认为沉淀完全,K sp[Fe(OH)3]=4.0×10-38、K sp[Al(OH)3]=1.0×10-33)。
(3)“沉钒”时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NH4VO3煅烧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还原”时溶液的pH在2.5左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5)已知:25 °C时,H2C2O4的电离常数K a1=5.9×10-2,K a2=6. 4×10-5,则25° C时,0.1 mol·L-1NaHC2O4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向0.1 mol· L-1H2C2O4溶液中加入一定的NaOH固体,当溶液的pH= 2.5时,溶液中c(C2O42-):c(H2C2O4)=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来源】广西柳州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4月模拟理科综合化学试题【答案】Na2SiO3NaAlO2H2SiO3 4.7 NH4++VO3-=NH4VO3↓2NH4VO3高温V2O5+2NH3↑+H2O↑3C2O42-+2CrO42-+16H+= 2Cr3++6CO2↑+8H2Oc(Na+)>c(HC2O4-)>c(H+)>C2O42->c(OH-) 0.38【解析】【分析】“焙烧”时,Fe2O3、Fe3O4不和Na2CO3、O2反应,V2O5、Cr2O3和Na2CO3、O2反应转化为NaVO3、Na2CrO4,SiO2、Al2O3和Na2CO3反应转化成Na2SiO3、NaAlO2;“酸浸”时,Na2SiO3和硫酸反应生成H2SiO3沉淀,滤渣1主要成分是硅酸,同时AlO2-转化成Al3+,铁的两种氧化物溶于酸得到Fe2+和Fe3+;“调pH”时,将铝元素、铁元素转化为Al(OH)3和Fe(OH)3沉淀,滤渣2主要成分为Al(OH)3和Fe(OH)3;“沉钒”时,NH4+和VO3-形成NH4VO3沉淀,NH4VO3沉淀煅烧得V2O5;“还原”时,用Na2C2O4将CrO42-还原成Cr3+,调合适的pH将Cr3+转化为Cr(OH)3沉淀,Cr(OH)3沉淀煅烧得到Cr2O3,据以上分析解答。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图题型分类

化学工艺流程1. 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旳电极材料, 可运用钛铁矿(重要成分为FeTiO3, 还具有少许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 工艺流程如下:回答问题:(1)“酸浸”试验中, 铁旳浸出率成果如下图所示。
由图可知, 当铁旳净出率为70%时, 所采用旳试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 钛重要以TiOCl42-形式存在, 写出对应反应旳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试验成果如下30 35 40 45 50表所示:温度/℃TiO2·xH2O转化率% 92 95 97 93 88分析40℃时TiO2·x H2O转化率最高旳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2Ti5O15中Ti旳化合价为+4, 其中过氧键旳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L,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长1倍), 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10-5 mol/L, 此时与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___________(列式计算)。
FePO4、Mg3(PO4)2旳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旳化学方程式。
【答案】(1)100℃、2h, 90℃, 5h(2)FeTiO3+ 4H++4Cl− = Fe2++ TiOCl42− + 2H2O(3)低于40℃, TiO2·xH2O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长;超过40℃, 双氧水分解与氨气逸出导致TiO2·xH2O 转化反应速率下降(4)4(5)Fe3+恰好沉淀完全时, c(PO43-)= mol·L−1=1.3×10-17 mol·L−1, c3(Mg2+)×c2(PO43-)=(0.01)3×(1.3×10-17)2=1.7×10-40<Ksp [Mg3(PO4)2], 因此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探究解题思路呈现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设问方式:措施、成分、物质、原因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落点: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实验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题】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控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控制条件,调节PH ,使Mg 2+全部沉淀1. 解题思路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 → 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其次,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第三,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① 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② 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 ③ 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考察内容主要有:1)、原料预处理Ⅱ分离提纯Ⅰ预处理 Ⅱ分离提纯Ⅲ 还原2)、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 调节、溶剂选择)3)、反应原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水解原理、物质的分离与提纯)4)、绿色化学(物质的循环利用、废物处理、原子利用率、能量的充分利用)5)、化工安全(防爆、防污染、防中毒)等。
2、规律 主线主产品 分支副产品 回头为循环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产品分离提纯3.工业生产流程主线与核心4. 熟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与名词原料的预处理①溶 解 通常用酸溶。
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②灼 烧 如从海带中提取碘 ③煅 烧 如煅烧高岭土 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
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④研 磨 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 如苹果中维生素C 的测定等。
控制反应条件的方法①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其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 pH 值的控制。
例如:已知下列物质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如下表所示 物质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2.73.7 Fe(OH)27.69.6 Mn(OH)28.39.8问题:若要除去Mn 2+溶液中含有的Fe 2+,应该怎样做?调节pH 所需的物质一般应满足两点: ○i 、能与H +反应,使溶液pH 值增大; ○ii 、不引入新杂质。
例如:若要除去Cu 2+溶液中混有的Fe 3+,可加入CuO 、Cu(OH)2、Cu 2(OH)2CO 3等物质来调节溶液的pH 值②蒸发、反应时的气体氛围③加热的目的 加快反应速率或促进平衡向某个方向移动④降温反应的目的 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溶解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题目要求的方向移动⑤趁热过滤 防止某物质降温时会析出⑥冰水洗涤 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①结晶——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蒸发溶剂、冷却热饱和溶液、浓缩蒸发)②过滤——固、液分离原料预处理 产品分离提纯反应条件原料循环利用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③蒸馏——液、液分离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间的分离⑤萃取——用一种溶剂将溶质从另一种溶剂中提取出来。
⑥升华——将可直接气化的固体分离出来。
⑦盐析——加无机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常见名词浸 出:固体加水(酸)溶解得到离子浸出率:固体溶解后,离子在溶液中的含量的多少酸 浸:在酸溶液中反应使可溶性金属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的溶解过程水 洗:通常为除去水溶性杂质水 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范例 (14分)镍电池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系统,电极材料是由Ni(OH) 2、碳粉和氧化铁等涂在铝箔上制成。
由于电池使用后电极材料对环境有危害,某兴趣小组对该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回收研究,设计实验流程如下:已知:a.NiCl 2易溶于水,Fe 3+不能氧化Ni 2+。
b.某温度下一些金属氢氧化物的K sp 及沉淀析出的理论pH 如表所示:M(OH)n K sp pH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Al(OH)3 1.9×10-33 3.432 4.19Fe(OH)3 3.9×10-38 2.532 2.94Ni(OH)2 1.6×10-14 7.60 9.75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步骤②依次析出沉淀Ⅱ________和沉淀Ⅲ________(填化学式),则pH 1________pH 2(填“>”、“=”或“<”),控制两种沉淀析出可利用________(填序号)。
A.pH 试纸 B .石蕊指示剂 C .pH 计(2)已知溶解度:NiC 2O 4>NiC 2O 4·H 2O>NiC 2O 4·2H 2O ,则步骤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③后,过滤沉淀所需的玻璃仪器有 。
若过滤时发现滤液中有少量浑浊,从实验操作的角度给出两种可能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中阳极反应产生的气体E 为____________,验证该气体的试剂为 。
(4)试写出步骤⑥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标准答案](1)Fe(OH)3(1分) Al(OH)3(1分) <(1分) C(1分) (2)NiCl 2+Na 2C 2O 4+2H 2O===NiC 2O 4·2H 2O ↓+2NaCl(2分) (普通)漏斗、玻璃棒和烧杯(2分) 玻璃棒划破滤纸(1分)、滤液超过滤纸边缘(1分) (3)Cl 2(1分) 淀粉KI溶液(1分) (4)2Ni(OH)2+2OH -+Cl 2===2Ni(OH)3+2Cl -(2分)制备类工艺流程题1. KNO 3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下面是一种已获得专利的KNO 3制备方法的主要步骤:(1)反应Ⅰ中,CaSO4与NH4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Ⅱ需在干态、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反应Ⅳ所得混合物中分离出CaSO4的方法是趁热过滤,趁热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反应Ⅱ所得K2SO4中是否混有KCl的方法是取少量K2SO4样品溶解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整个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5)将硝酸与浓KCl溶液混合,也可得到KNO3,同时生成等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NO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体B与O2反应生成1体积气体A和2体积红棕色气体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015·河南洛阳高三期末)钛合金是航天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
由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化学式为FeTiO3)制备Ti等产品的一种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已知:①TiO2+易水解,只能存在于强酸性溶液中。
②常温下,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与pH关系如图。
③25 ℃时TiO(OH)2溶度积K sp=1×10-29。
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钛铁矿酸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Ⅱ包含的具体操作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富含 TiO2+溶液”中加入Na2CO3粉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TiO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当溶液pH=________时,TiO(OH)2已沉淀完全。
(4)加入铁屑将Fe3+转化为Fe2+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近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碳酸钾溶液,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空气中的CO2转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
“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下:(1)分解池中发生分解反应的物质是。
(2)在合成塔中,若有2.2kg CO2与足量H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态的水和甲醇,可放出2473.5 kJ的热量,试写出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①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而实际生产中采用300℃的温度,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②从合成塔中分离出甲醇的原理与下列哪个相符(选填字母)。
a.过滤b.分液c.蒸馏③“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中常包括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上述流程中能体现“循环利用”的除碳酸钾溶液外,还包括。